標籤:

上古天干地支紀年與歲星紀年 -

上古天干地支紀年與歲星紀年

干支紀年法是西漢時候出現及使用的,歲星紀年法是東周時候出現及使用的,殷商甲骨中那個是干支記日法,不是干支記年法,殷商記年使用數字不是干支,干支在時間上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夏朝,但是干支用於紀年側是西漢才開始出現及使用,可以這樣說,殷商時期雖然出現了干支記錄時間,但是那時還不完善,在甲骨上出現的干支對於考古學家來說也是很頭痛的,只能考察出時日,而不知年月。歲星紀年法是東周戰國時期出現,他和干支紀年法有本質上的不同,二者雖然能重疊使用,但是使用上就比較麻煩了,以下介紹他們的相關內容:殷周記年月,都用數字表示順序,記日則用干支。後人沿襲了這種辦法,同時也有用干支記年、用數字記日的。又有太歲記年法,也就是所謂的歲星紀年法。《爾雅·釋天》說:「太歲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強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維,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在癸曰昭陽。」「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協洽,在申曰涒灘,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閹茂,在亥曰大淵獻,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奮若。」這種記年法也象干支記年之以干支相配,如閼逢攝提格,用干支來表示,即甲寅。太歲記年法在史書中用得不多。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環球網論壇(http://bbs.huanqiu.com)

在甲骨文中,記時的形式還不大完備。很多卜辭,是有月日而無年。比較完備的形式是於記事開端用干支記日,於末尾記上月份,緊接著再記年,如:癸未,壬卜……在四月,佳壬二祀。癸卯,壬卜……在九月,佳壬五祀。干支紀年法:干支紀年萌芽於西漢,始行於王莽,通行於東漢後期。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干支紀年。有人認為中國在漢武帝以前用干支紀年。可是,這就是太歲紀年,用太歲所在紀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黃道附一周天分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繞天一周,所以太歲約86年多走過一辰,這叫做「超辰」。在顓頊歷上,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歲在丙子,太初曆用超辰法改變為丁丑。漢成帝末年,由劉歆重新編訂的三統曆又把太初元年改變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從乙酉改變為丙戌。還東漢的歷學者沒用超辰法。所以太歲紀年和干支紀年從太始二年表面一樣。

古代最早的紀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紀年,例如公元前770年是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以元、二、三年序數計算,直到在位者出位。漢武帝時開始用年號紀元,例如建元元年、元光二年等,更換年號就重新紀元。這兩種紀年法是古代學者所用的傳統紀年法。戰國時代,占星家還根據天象紀年,有所謂歲星紀年法、太歲紀年法。在中國古代的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干支紀法。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來看,天干地支在我國古代主要用於紀日,此外還曾用來紀月、紀年、紀時等。那麼,干支紀法的發明者究竟是誰呢?雖然有以下一些說法來考證干支的起源,但是究竟是誰發明?最早出現於何時?始終都是一個謎。大約在戰國末年,依據各國史官長期積累下來的材料編成的史書《世本》說:「容成作歷,大橈作甲子」,「二人皆黃帝之臣,蓋自黃帝以來,始用甲子紀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看來干支是大撓創製的,大撓「采五行之情,占斗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謂之枝,有事於天則用日,有事於地則用月,陰陽之別,故有枝幹名也。」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釋干支》中認為,以往人們對干支的解釋,都是望文生義的臆測,「十天干」純屬十進位記數法的自然發生,其中多半是殷人所創製。至於「十二地支」,起源於古巴比倫,在比較中國古代的十二時辰和古巴比倫的十二宮後,指出中國古代的十二辰和十二地支,都是從古巴比倫的黃道十二宮演變而來。其傳入中國的途徑,可作大膽推測,也許商民族「本自西北遠來,來時即挾有由巴比倫所傳授之星曆知識,入中土後而沿用之」,或許「商室本發源於東方,其星曆知識乃由西來之商賈或牧民所輸入」。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環球網論壇(http://bbs.huanqiu.com)

一些學者從我國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湯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於名號這一特有現象。為駁干支外來說,陳遵媯在《中國天文學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產生了」。鄭文光在所著《中國天文學源流》一書中認為,十天干起源於我國古代伏羲和「生十日」的神話傳說,是十進位法概念在紀時中的反映,應當產生於漁獵時代的原始社會;「十二地支」則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話傳說演變而來,產生於殷商之前,後逐漸演變為十二辰。所以,鄭文光推斷:「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創作。」杜石然等則在編著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一書中,主張夏代已有十天干紀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紀日的基礎上,進一步使用干支紀法,從而把十天乾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環的紀日法。歲星紀年法:歲星就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中的木星,按距離太陽的次序而論為第五顆(地球為第三顆),其質量與體積均超過其他八顆行星的總和。木星圍繞太陽的公轉周期為11.8622年,古人以地球為觀測點,以相對不動的恆星為背景來觀測歲星(也包括日、月及其他四顆行星)在天空的視運動,正好約十二年繞天一周,也就是說,歲星每年要行經一個特定的星空區域。每一星空區域都有一個特定的名稱,共有十二個這樣的星空區域,即十二次,這樣用「歲在××」就可以紀年了,十二年周而復始。 十二次是將黃道(參見本書「什麼是黃道十二宮」一問)附近的一周天按由西向東的方向平均劃分為十二等分,其名稱依次為星紀、玄枵(xiāo消)、諏(zōu鄒)訾(zī姿)、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具體位置則以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為標誌。歲星紀年法的表示方法是:如歲星在某一年運行至星紀區域,這一年就記為「歲在星紀」。翌年歲星又運行至玄枵區域,該年就記為「歲在玄枵」,以下類推,十二年循環一次。《左傳·襄公三十年》有如下一段記載:於子嬌之卒也,將葬,公孫揮與裨灶晨會事焉。過伯有氏,其門上生莠。子羽曰:「其莠猶在乎?」於是歲在降婁,降婁中而旦。中的裨灶指之曰:「猶可以終歲,歲不及此次也已。」及其亡也,歲在諏訾之口。其明年,乃及降婁。文雖不長,卻通過一段預言式的對話透露出歲星紀年的消息。魯襄公三十年(公元前543年),鄭國之臣伯有在內亂中被殺死。此前十一年,即魯襄公十九年(公元前554年),鄭國大臣公孫揮與裨灶商議辦理鄭臣子的喪事,清晨路過伯有家,見其門長滿惡草。公孫揮說:「伯有門上的惡草還有嗎?」當時歲星運行於降婁,而降婁在天空正中天就亮了。裨灶就指著降婁區域說:「還可以再等歲星繞天一周,但伯有活不到這一星次了。」伯有之死正是「歲在諏訾」這一年,第二年才是「歲在降婁」。裨灶十一年前的預言完全應驗。除此例之外,《國語·晉語四》也有一段有關晉公子重耳在外逃亡的趣事,涉及到歲星紀年。重耳一行逃至五鹿,向田野中一農夫討飯吃,農夫將一土塊遞給重耳,重耳正要發怒,他的隨從子犯說:「這是上天賜給我們土地,十二年後,我們必得此土地。」並讓大家記住:「歲在壽星及鶉尾,其有此土乎!」 農夫獻土塊在魯僖公十六年(公元前644年),十二年後即魯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這一年的正月十一日,已經當上晉國國君的重耳攻打下了五鹿。周曆正月是夏曆上年的十一月,所以子犯說「歲在壽星及鶉尾」,顯示了周曆、夏曆的差異。

推薦閱讀:

天干地支四時五行對應表
天干地支 - 星籟
「己」和「已」為什麼長得這麼相似,有什麼淵源?
怎樣才能熟練的記住十二地支排序?

TAG:天干地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