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政黨與政黨制度講義
英美政黨與政黨制度講義
2009-6-30 18:31 政黨研究 brightcn的個人空間 http://blog.gmw.cn/36170
英美兩國是近代以來世界上最早形成和確立起政黨政治的地方。相比較而言,政黨政治在這兩個國家也發育得最為完善和成熟。兩百多年來,政黨政治從這兩個國家擴散到所有被納入現代化、全球化範圍之中的國家和地區,成為一種普遍的政治現象。我們現在認為英美政黨政治只是不列顛民族和美利堅民族政治發展民族性的產物。但是,英美最早生成政黨政治不是偶然的,它們具有歷史的必然性,這些必然性的東西又有其一般性、普適性。
從發生學的角度看,事物在其形成、孕育階段就已經內涵了決定其未來發展的「基因」。我們在研究政黨政治及考察相關政治現象時,都有必要回溯既往,看一看政黨、政黨政治的由來;都有必要抓住本質,找出其中內在的政黨與民主政治發展的「基因」。
下面,我們將從以下方面來分別研究、考察英美政黨與政黨制度:1,政黨與政黨制度的意蘊;2,英美政黨與政黨制度的產生與發展;3,英美政黨制度內涵的政治理念;4,英美政黨政治的運轉過程;5,英美政黨制度與我國政黨制度比較。
一、 政黨與政黨制度的意蘊
言及政黨和政黨制度,就必須首先提到政治及其本質。政黨、政黨制度是近代以來政治發展的產物,是現代政治不可或缺的構造性要素。沒有政治,沒有政治發展,也就無所謂政黨。反之,沒有政黨,現代政治將無法正常運轉,政治發展也將陷於停滯或混亂。
東西方人對政治的理解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總地來講,政治在各民族都有相同的內涵和外延。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儘管常常是以管理公共事務的表象出現,但它在本質上總是要服務於一定階級、集團及其利益。如果將人們對於利益的競逐視作人性之惡的話,那麼,政治就是基於人性的必要的惡。它兼具公共性、倫理性和強制性,是一門人類所特有的藝術(技術)。
政黨是政治發展的必然產物。政治發展是發展政治學的基本概念,用以特指在前現代社會中,隨著經濟社會現代化的推進,逐步建立起民族國家並實現其政治現代化的歷史進程。政治發展具體包括政治理念的更新、政治結構的合理化、政治制度的完善,以及政治行為的進步這麼幾個方面的內涵。衡量政治發展的水平的指標,應當是人切實享有的自由、平等權利的高下,以及整個社會民主發育的成熟度和理性化程度。
關於政黨,學者們的定義不下百種。其中,比較引人注目的有以下幾種:
1, 政黨就是階級鬥爭的工具;
2, 政黨就是用以選舉競爭的手段;
3, 政黨是有組織的意見;
4, 政黨是聯結國家與社會的橋樑和紐帶;
5, 政黨就是把公眾偏好變成政策的機制。
所有政黨都有相同的特徵:
1, 都與特定的利益和理念相關;
2, 其政治過程始終都是以政府權力為中心;
3, 都是特殊的社團;
4, 其存續過程、結構功能都為社會生活所規定並反作用於社會生活。
所有政黨都大致發揮著如下幾方面的功能:
1, 制定目標,設立社會議程;
2, 意見表達和利益整合;
3, 政治動員、政治社會化;
4, 精英的招募、培養和錄用。
一般認為,但凡全面具備上述幾方面特徵、功能的社團,就是政黨。
所謂政黨制度,就是一系列有機聯合起來的基本的政治、法律規範和慣例,它們共同主導著發生在政黨與公共權力、政黨與公民和公民社會,以及政黨與政黨之間的相互關係和政治過程。
現代化是市場化緊密聯繫。只要存在現代化進程,就會有趨向民主化的政治發展,其中自然也就會形成一定的政黨、政黨制度。根據政治發展所處時代背景和民族、文化生態的不同,政黨可區分為內造政黨、外造政黨。相應地,政黨制度也會有對抗性、競爭性和合作性徵的差異。借用黑格爾的表述方式,我們可以這樣概括政黨、政黨制度與政治發展的關係:有什麼樣的人民,就有什麼樣的國家;有什麼樣的國家,就有什麼樣的政治發展;有什麼樣的政治發展,就有什麼樣的政黨和政黨制度。
二、英美政黨、政黨制度的產生與發展
工業革命、資產階級革命和民主使政黨政治成為歷史的必然。工業革命改變了社會的基本結構,當商品生產每時每刻都複製出市場規則和資本主義秩序的時候,間接的利益關係就取代直接的血緣、地緣和職緣關係,成為聯結人與人關係的主要紐帶。在這種情形下,權利的委託與代理機制不僅在經濟領域,而且也在政治領域逐步確立起來。在資產階級革命和民主直接推動國家與社會相分離、國家與政府相分離的條件下,由作為社團的政黨出面組織政府,代表人民進入公共權力體系掌握統治權,也就成為一種越來越普遍的治理方式。
英國政黨的產生和發展與英國資本主義、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密切關聯。英國歷史上基本沒有形成過絕對的王權。自十三世紀大憲章訂立以後,更是形成了議會君主制的傳統,也就是「王在議會、王在法下」這麼一個王權與貴族權利妥協的傳統。妥協的政治傳統延伸到了17世紀的資產階級革命當中。近代以來,英國資產階級民主體制的發展實際上是一個革命與復辟、對抗與妥協錯落雜糅的過程。1688年的「光榮革命」更是其中極具代表性的篇章。光榮革命前後,英國政壇存在著鄉村派與宮廷派的鬥爭,存在著輝格黨人和托利黨人的鬥爭,這些派系、黨人的鬥爭,其性質尚屬宮廷派系之爭,主要是圍繞是否擴張王權、是否宗教寬容等問題展開。因此,雖有黨人、黨爭之名,卻很難就此認定當時的英國就已經形成了政黨。直至1830年議會改革以後,上述鬥爭才開始走出宮廷並訴諸公眾,訴諸選舉和責任政治。有學者認為,自那時起,英國才有真正的政黨政治。
美國政黨的發軔於獨立戰爭後出現的政治派別活動。圍繞建立一個怎樣的國家的問題,在美國制憲過程中,聯邦黨人與反聯邦黨人的鬥爭開始變得有組織。1790年,漢密爾頓的財政計劃案和第一國家銀行案引起激烈的派系爭吵,後來,圍繞如何對待1793年英法戰爭的問題,派系分歧越來越大,政黨活動的特徵越來越明顯。1796年,華盛頓宣布不打算參加下屆總統選舉,導致首次政黨競選總統。一般認為,從1798年國會中期選舉開始,美國就真正出現了現代意義上的政黨組織及活動。
簡單介紹一下英美政黨體系發展的歷程。
首先看英國政黨體系。1830年第一次議會改革使選區分布相對合理,放寬了選民資格,增加了選民人數。更重要的是:
<!--[if !supportLists]-->1,<!--[endif]-->王權受到極大限制,由此轉向「統而不治」並形成了憲法慣例;
<!--[if !supportLists]-->2,<!--[endif]-->托利黨、輝格黨開始著手建立完善的政黨組織,逐步演變為近代的保守黨、自由黨;
<!--[if !supportLists]-->3,<!--[endif]-->責任內閣和責任政治初步形成。其後,又經過1867、1883年第二、三次議會改革,英國近代兩黨政治逐步確立和發展起來。
進入19世紀,自由黨漸趨沒落。1900年,英國工黨成立並迅速壯大了力量。1922年,工黨成為議會第二大黨。1924年,工黨、保守黨開始輪流執政。英國新的兩黨政治開始確立。1945年以後,工黨、保守黨形成穩定的兩黨制。
1950-70年代,英國開始進入後現代社會,各政黨自身基質都發生了、發生著重要的變化。近年來,工黨長期執政但問題不斷,保守黨銳意改革,自由黨力量復甦,英國政壇似乎出現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關於美國政黨體系的發展,有學者認為總共經歷了五次黨系,也有人認為經歷了六次黨系的演變。兩種說法大同小異。第一黨系是美國建國初期聯邦黨與共和黨對峙的政黨制度。1814年,第二次英美戰爭即將結束時,聯邦黨人召開哈特福德會議,企圖分裂聯邦不成而造成自身瓦解,第一黨系宣告結束。
第二黨系以失去對手的民主共和黨一黨獨大的體制開始,其間該黨分裂為民主共和黨(後稱民主黨,延續至今)和國民共和黨(後稱輝格黨),繼續兩黨政治。1850-1856年間,輝格黨人因廢除南部奴隸制問題發生分裂並土崩瓦解,第二黨繫結束。1854年,共和黨創立。第三黨系拉開帷幕。共和黨人領導美國政府贏得內戰勝利並長期執政,民主黨人則因南北分裂而處於分裂狀態,無法與共和黨抗衡。
19世紀晚期以後,亦即第三黨系之後,美國主要政黨名稱基本沒有變化,但其政治理念、黨的綱領間或發生變化,同時,也由於選民重組間或發生的緣故,美國政黨政治又經歷了幾次黨系的演變,並保持兩黨體制直到今天。
三、英美政黨制度內涵的政治理念
任何制度都有內涵的理念。制度是理念的外化,人們的理念在頭腦中建構起理想的秩序,並通過相應的制度設計和運作來實現自己的秩序理想。政黨制度內涵了統治者的政治理念。英美政黨制度體現了政治精英們如下的政治理念:
<!--[if !supportLists]-->1, <!--[endif]-->主權在民、責任政治,政黨必須體現民意。政黨,無論在朝還是在野,都是社團,都是匯聚民意和執行民眾意志的工具。政党進入國家執掌政權,是人民控制公共權力之手的延伸,必須以特定方式向人民負責。政黨政府要以其政策、績效向公民負責,這是最基本的政治倫理要求,也是現代政黨制度最基本的政治理念。
<!--[if !supportLists]-->2, <!--[endif]-->憲政分權(法治,RULE OF LAW),警惕政黨的國家化傾向。憲政就是限政。就是通過嚴格的法治去規範政黨政府權利的行使,使之無法侵及民眾的利益。分權與制衡體現在三個層面:民眾與政權之間,中央與地方之間,中央權力各分支之間。西方三權分立的體制雖然不具備普適性,但分權和制衡的政治理念卻有其普適性。沒有分權,沒有制衡,權力就成了絕對的權力。依據阿克頓勛爵的說法,權力傾向於腐敗,絕對的權力傾向於絕對的腐敗。因此,憲政原則是西方政黨政治最基本的政治原則。
<!--[if !supportLists]-->3, <!--[endif]-->嚴格規範(法制,RULE BY LAW),高度約束政黨政府自致性傾向。政黨不可以直接將自身的權力考慮凌駕於公眾之上,不可以有利益上的自致性。政黨只有在守衛、關照好公眾油鹽醬醋等基本利益之餘,才可以間接地達成自己合理、合法的目標。西方國家普遍通過相關立法來規範和約束政黨行為,特別是通過諸如「陽光法案」之類的東西,約束政黨與金錢、利益發生關係的行為場域。通俗來說,就是可以依法律規定拿錢搞權,但絕對不能反過來,明目張胆拿權搞錢。
<!--[if !supportLists]-->4, <!--[endif]-->多元競爭,政黨政府必須經由充分的競爭性選舉產生,必須兼具合法性、正當性。權力的來源決定權力的行使。競爭性選舉是公眾賦權政黨政府的基本方式。充分競爭的選舉可以直接、真實地反映民意,有利於政黨候選人將公眾意願轉變為自己的政策,有利於提升治理的有效性。
<!--[if !supportLists]-->5, <!--[endif]-->經驗主導,意識形態實用化。根據米歇爾斯的分析,任何政黨、政黨制度內部都存在強調意識形態和強調現實利益這麼兩端、兩翼。在英美政黨政治中,意識形態原教旨主義的東西比較少見,政黨活動和政黨制度的發展始終圍繞公共政策問題展開,始終圍繞如何有效接近和有效掌控政權展開,意識形態服務於公共政策、社會政策,政黨競爭的焦點極少專註於意識形態問題。
四、英美政黨政治的運轉過程
1908年,美國政治學家本特利就開啟了政治過程研究的濫觴。本特利認為,傳統政治學只是對政治制度的外部特徵做了表面的和形式上的研究,無法揭示現代政治的內涵。因此,他堅持政治學研究要如同自然科學那樣,將可觀察的事實與行為作為研究對象,並主張政治的中心是團體過程,而非制度。
本特利指出,不同團體由於利益要求和所受壓力的不同,彼此間勢必存在不斷的對立和衝突,但任何政治都是數量與數量平衡的過程,所以最終總會取得某種均衡,從而使社會秩序得以維持。有鑒於此,他強調政治過程就是團體過程,實質上也就是「利益的均衡」、「團體的均衡」。
從本質上講,政黨的政治過程就是一個政黨從意見表達到利益整合,繼而實現公眾利益要求的完整過程。政黨過程生成政黨制度過程。從動態的視角來看,政黨制度既是一種存在樣態,又是一種政治過程。也可以這樣講,政黨制度是特定政治生態中政黨政治過程積累的產物。
下面,讓我們結合比較的方法來考察英美政黨制度的過程。
首先是政黨的成立。政黨成立是政治市場的准入過程。英美兩國政黨的設立程序存在細微的差別,但總地來看都沒有硬性的准入門檻。准入並不意味著就能夠存活甚至勝選執政。英美政黨成立後普遍面臨相對嚴苛的優勝劣汰的考驗。
其次就是推舉候選人。英國政黨候選人的產生流程是黨員申請,然後經委員會考試篩選,繼而由中央——地方協調,最後擬定名單並由基層選區支部通過。美國政黨候選人產生主要是依託預選機制。各州依本周相關法律規定,或者開門預選,或者關門預選,充分競爭產生候選人後提交全國代表大會通過。兩國政黨制度中候選人產生方式有所不同,但在候選人產生過程中初步協調黨內意見表達、初步形成政黨政策理念等方面,是非常相近的。
其後是正式選舉和大選。英美選舉都適用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的選制。該選制的特點在於:
1,大黨得利,小黨不利。選民一般會把票投給當選機會大的政黨,以防止自己最不喜歡的人當選。結果是容易形成兩黨政治。
2,選制迫使候選人走中間路線,政見訴求趨於溫和、妥協,不能偏激、保守。結果是容易導致主要政黨政策趨同。
3,此種選制在兩黨勢均力敵時容易出狀況並且造成憲法危機。
再看議會和政府過程。英國實行內閣制,由多數黨領袖組閣,執政黨完全掌握政府行政並基本上操控下院的立法活動。少數黨組織影子內閣進行監督。在議會制條件下,政黨對議員們的控制比較嚴密,議員投票必須服從黨的意志。美國實行總統制,執政黨、在野黨的地位與兩院多數沒有直接關係。政府向總統負責,不向國會負責,國會議員投票基於良心和道義,不向本黨負責,甚至可以不向選民的意見負責。借用柏克的話,「代表所應盡忠於選民者,不是婉容取媚,而是在事關公益的事上,自持其判斷,至不惜和選民相乖歧」。少數黨總統在議會將面臨較大的立法阻力。
政黨政府與社會之關係。政黨政府的政策活動必須考慮本黨組織及其選民的政治偏好。立法活動、政策過程大多受到院外活動的影響,這一點在英國相對隱秘,但在美國則是近乎制度化的機制。民意代表必須以種種方式保持與選區的聯繫,經常性地回選區從事服務性工作。選區及基層黨組織有權向本黨及地方政府推薦公務人員人選,也兼有輔選之責。總之,政黨政府是來自於社會,服務於社會,最終也還是要回歸社會。
五、英美與我國政黨制度的比較
要進行比較政黨和比較政黨制度研究,首先必須明確比較的目的是什麼。比較要不是簡單地找出差異,也不是簡單地總結出孰優孰劣。我們不應當滿足於貼標籤,而應當找出不同政黨政治當中內在的共性的地方,找出不同政黨政治各自存在的合理性並分析其當下所以能「各具足性」的原因,找出不同政黨政治未來可能的走向,以及不同政黨制度之間彼此可以鏡鑒的地方。
任何政黨制度都是一般性與特殊性的統一體。只要是政黨,它的活動就要按政黨政治的一般規律進行;只要是政黨制度,它的發展也必須合乎政黨政治發展的一般邏輯。但是,在不同的時代和政治生態中,政黨政治的發展又總是以民族性、特殊性的方式、面目展現出來的。因此,我們必須在善於從特殊性角度歸納一般性、普適性的同時,也善於從一般性的角度去比較、認識特殊性的問題。絕對不能拿一般性去取代特殊性,更不能試圖以特殊性去否定、抵制一般性和普適性的東西。
政黨政治發展一般性、普適性的地方在於:有市場,就會有人的權利,就會有公民社會的興起,就會有民主政治,繼而會有政黨政治的要求。政黨必須始終保持自己作為公民社會民主手段和工具的本質,必須始終遵循服務於公眾利益的政治倫理。但是,由於不同國家、地區和民族進入現代化時代背景的不同,由於文化與傳統的差異,政治發展也就會出現路徑和階段等方面的不同,政黨政治也就體現出各不相同的特點。
不同於英美近代以來政黨政治從市場經濟自然內生髮展而來的歷史,中國政黨政治有著自己獨特的軌跡。中國是現有政黨,然後黨造國家,繼而出現政黨政府主導的市場經濟,此後才出現市場經濟、公民社會和民主政治的發展。因此,不同於英美充分競爭的政黨制度,中國政黨制度是非競爭性的合作型政黨制度;不同於英美髮達社會的民主和政黨制度是歷史的自然的經驗積累的結果,中國發展中社會的民主和政黨制度一開始是理念建構的結果。
應當承認,中國政黨制度並非最完善的政黨制度,它是中國市場經濟和政治發展上處於較低水平和階段上的產物。但也應看到,相對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落後的現狀,它又是最適宜的政黨制度。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黨制度逐漸增添和豐富了經驗的內容,已經、正在並將繼續發揮越來越重要的社會功能。為此,我們必須立足於現實,並且著眼於長遠,在繼續深入推進我國經濟社會改革和發展的基礎上,結合民主政治發展的切實要求,逐步以積累、建設的方式推動我國政黨制度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六、結論
1.民主是現代政黨、政黨制度的宿命。政黨生來為民主,失去了民主的精神和訴求,政黨就不再成其為政黨,政黨制度也就不再成其為政黨制度。政黨、政黨制度不是在推進民主政治發展中得以維繫和壯大,就是在延宕和阻滯民主政治發展中趨於衰朽和蛻變。這正是決定政黨政治、民主政治發展的具有普適性的法則之一。
2.民主與政治發展沒有止境,落後或者超前都會出問題,所以合適就好;政黨制度,不論多黨一黨,沒有最好只有最不壞,因此適合就好。政治發展必須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沒有成熟的民主政治主體,政黨政治超前發展反倒會導致民主政治失效,導致民主精神被褻瀆;有了成熟的民主政治主體,政黨政治發展卻相對滯後,又會導致治理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喪失,導致社會現代化整體成就的損毀。
3.不能簡單照搬政黨制度,簡單的制度置換將會造成民族的悲劇、歷史的災難。民主和政黨政治是要經過自然生長才能趨於成熟和有效的。我們不排除對別國民主體制和政黨政治借鑒的可能,但這種借鑒歸根結底還是要在本國、本民族生態環境中適應、生長壯大後才能完善有效。理想化、浪漫主義的理解革命、民主,盲目迷信某種政黨制度,就會將革命、民主引向不健康的方面。來自歷史和現實的經驗告訴我們,制度置換並不能立即產生合理、有效的政治秩序。沒有長期的、艱苦的積累和建設,沒有基於公民權利的一點一滴的談判與妥協、沒有公民與政黨政府之間日復一日的錙銖必較,民主不會從天而降,政黨政治也不會憑空優化。
4.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已經為中國民主政治和政黨政治的深入發展積累了良好的條件。當代中國政黨制度經由長期歷史與現實的積累與建設發展而來,既是中國近代以來政治發展的基本成就之一,又是我們未來進一步改革、調試和完善的對象。我們必須堅持和完善這一政黨制度。至於怎樣堅持,怎樣完善的問題,則是一切要取決於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取決於中國政治發展的要求,取決於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根本的意願。公民、社團、政黨和政治力量都必須認真把握和切實遵循這一基本的政治原則。
推薦閱讀:
※制度與文化:第二部分,制度與文化的交互關係
※為何我國現在還是禁止性別鑒定?
※如何優雅地談論一種制度(某種模型的泛函)
※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實施計劃生育政策,或者限制生育的其他政策?
TAG: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