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學針灸的進來
http://www.gogoqq.com/ASPX/939554339/JournalContent/1413588725.aspx
想學針灸的進來---針刺技術精要轉載
針刺前的準備
一、患者的體位 (一)常用體位 仰卧位:前身部的穴位(頭面、胸腹、四肢)(圖2-5)俯卧位:後身部的穴位(後頭、腎、腰臂、四肢)(圖2-6)
常用體位 側卧位:側身部的穴位(側頭、脅肋、臀、四肢)(圖2-7) 仰靠坐位:頭面、頸前、上胸、四肢部分穴位。(圖2-8) 俯伏坐位:頭頂、枕項、肩背、上肢部分穴位。(圖2-9) 側伏坐位:側頭、面頰、頸側、耳穴。(圖2-10)圖5-5 仰卧位
圖5-6 側卧位圖5-6 俯卧位
圖5-8 仰靠坐位 圖5-9 俯伏坐位 圖5-10 側伏坐位
由於仰卧位自然、舒適、持久、不易疲勞。對初次針刺者,精神緊張懼針者,體虛病重者宜首選仰卧位。 (二)選擇體位的原則與意義 1.原則 醫生:取穴準確,操作方便。 患者:自然舒適,持久留針。 2.意義 體位選擇適當,取穴準確,操作方便,病人能持久留針,並能防止針刺意外;如果體位選擇不當,則取穴不準,操作不方便,病人不能持久留針,病人因不適而移動體位還容易發生彎針、滯針、斷針、暈針等針刺意外。特別是對體虛病重、緊張畏針者,體位選擇尤為重要。 (三)選擇體位的注意要點 1.對初診患者作好宣傳,消除緊張情緒,積極配合治療。2.施針穴位局部衣服要解開,充分暴露。
3.針刺與留針過程中囑患者不要移動體位,防止彎針、斷針。 4.對活動障礙者,應根據其本身的體位選擇適當的位置。 二.腧穴的揣定 醫生在腧穴處揣摸、按壓,以取定穴位的方法叫「揣穴」。通常要在穴位處找出指感最強烈的部位,然後用指甲切掐「十」字作為進針點的標記。 明代醫家楊繼洲在《針灸大成》中首次提出「揣穴」,並且把它作為「下手八法」之首。他說:「揣,揣而尋之。凡點穴,以手揣摸其處,……按而正之,以大指爪切掐其穴,於中庶得進退,方有準也。」 (一)操作方法 1.指切揣穴法 左手拇指指甲在穴位上用力切掐,以宣散氣血,減輕疼痛,固定穴位。又叫爪切法。本法臨床最為常用。 2.按壓揣穴法左手五指張開或併攏用力按壓,將肌肉壓平以防移位,便於進針。用於肌肉鬆弛處,如腹部中脘穴,可將中指按壓該處,其他四指排開將腹部壓平。
3.分撥揣穴法(圖2-11) 用拇指前後左右推撥,將肌腱、血管分開,按定穴位。如取內關穴,用左手拇指按定其穴,將肌腱和血管撥開,並找到指感強烈的部位作為進針點。 4.旋轉揣穴法 旋轉有關部位,使穴位充分暴露的方法。適用於骨骼、肌腱、血管覆蓋處。如取養老穴,令患者屈肘,掌心向下,用另一手指按在尺骨小頭的最高點,然後掌轉向胸部,當手指滑入的骨縫中取穴。 5.滾搖揣穴法(圖2-13) 左手拇指掐住穴位,右手牽拉並左右搖滾肢體遠端的掐穴方法。適用於關節處的穴位。如陽池穴,以左手拇指緊掐其穴,右手握住患者四指,用輕微力量牽拉並左右搖滾,使關節鬆弛,穴位暴露於指下。 6.升降揣穴法 左手拇指緊掐穴位,右手握住肢體遠端並上下搖動的揣穴法。如解溪穴,用左手固定踝部,拇指緊掐其穴,右手握住足尖,上下搖動使踝關節鬆動,以暴露穴位。 7.滾搖升降揣穴法左右搖滾、上下抬舉,以屈伸關節,暴露穴位的揣穴法。如肩髃穴,左手拇指緊掐其穴,右手托握肘關節,上下抬舉,左右搖滾,使穴位顯露於指下。
(二)臨床應用 1.了解局部特徵,利於正確取穴 通過揣穴,可以了解局部肌肉之厚薄,肌腱、血管之走向,骨骼關節之間隙,避免損傷局部組織,減輕進針、行針之疼痛,防止出血、血腫、滯針、彎針等針刺意外。尤其是在刺筋、刺骨時,必須先用揣穴法。 2.協助經絡診察 通過揣摸、按壓,可發現經絡穴位皮下之異常現象,如痿軟、堅硬、包塊、結節、條索狀物等,了解經絡之虛實。一般來說:揣穴時疼痛、腫脹、包塊、硬節、條索狀物者為實證;揣穴時癢麻、痿軟、鬆弛、空虛者為虛證。 三.消毒 毫針要刺入體內,必須嚴格消毒,否則,輕者容易出現局部感染(紅腫熱痛),重者可能造成病毒交叉感染(如乙肝、艾滋病等)。 古代的隔衣扎針,以口溫針,不適合消毒要求,現在禁止使用。 (一)針具器械消毒1.高壓消毒(高壓蒸氣滅菌法)
把毫針用布包好後,放入高壓蒸氣鍋內滅菌消毒。要去壓力:1~1.4kg/cm2,溫度:120℃左右(115~123℃),時間:30min以上 2.煮沸消毒 將毫針用紗布包好後,放入清水中加熱煮沸,水開後再煮15~20min。 因煮沸法容易損耗針具,可在水中加入重碳酸鈉形成2%溶液,可以提高沸點到120℃,降低沸水對針具的腐蝕。 3.藥液浸泡消毒 把針具放入75%酒精內浸泡30~60min,取出後用消毒毛巾擦開備用。或放入器械消毒液,如「84液」內浸泡消毒。 其他與針具接觸的器械,如鉗子、鑷子、針盤等,可放入2%來蘇爾溶液浸泡1~2小時,進行消毒。 經過消毒的毫針,要放在消好毒的針盤或針盒內,外用消毒紗布蓋好。 為了防止乙型肝炎、艾滋病等病交叉感染,目前發達國家與地區均採用一次性無菌針灸針。我國有些專家也倡儀使用一次性無菌針灸針。但由於經濟上的原因,暫時還無法普遍使用,一部分人已率先使用。經濟落後地區可採用一人一套針具制度以避免交叉感染。(二)醫生手指消毒
1.用肥皂水洗手後將手沖洗乾淨,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 2.盡量避免手指接觸針身,需要時用消毒棉球間隔。 (三)針刺部位消毒 1.75%酒精棉球由中心向周圍拭擦(體針)。2.先擦2%碘酊,再擦75%酒精脫碘(耳針等)。
3.皮膚消毒後保持局部潔凈,防止重新污染。 (四)治療室內消毒 1.治療室內定期用消毒燈照射進行空氣消毒(1~2次/日)。 2.室內保持空氣流通,衛生清凈。3.治療床上的各種物品(墊子、床單、枕巾、蓋巾、毛毯等)也要定期換洗、晾曬。
(二)臨床應用 1.針具長度 短針可採用爪切進針法、提捏進針法、舒張進針法、單手進針法、壓針緩進法等方法進針。 長針可採用夾持進針法,插入速刺法等方法進針。 2.患者體質 小兒、體質虛弱、緊張畏針者,宜採用管針進針法;成人、體質壯實、針感遲鈍者,可採用上述各種進針法。 3.腧穴部位 腹部穴及肌肉鬆弛處宜用舒張進針法;面部穴及肌肉淺薄處宜用提捏進針法;眼周穴宜用壓針緩進法。 四.針刺角度和方向臨床上常有這樣的情況,甲和乙取穴都準確,但甲刺入後沒有感覺,療效差;而乙刺入後針感明顯,療效顯著。這說明:穴位不是平面上一個孤立的點,而是具有某種立體結構的組織。這個立體結構範圍有多大,其精確數字目前還無法確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通過我們採用正確的針刺角度、方向與深度,可以進入這個立體結構,獲得最佳針感,取得顯著效果。
(一)操作方法 1.進針角度(圖2-26) 進針角度指針身與皮膚表面形成的夾角。圖5-19 針刺的角度
(1)直刺 操作:針身與皮膚表面呈90o角,垂直刺入。 應用:肌肉豐厚的大部分穴位,淺刺、深刺均可。 (2)斜刺 操作:針身與皮膚表面呈45o角,傾斜刺入。 應用:①皮肉淺薄處或內有重要臟器處。 ②為避開血管、骨骼、肌腱等組織。 ③為施行調氣行氣手法。 (3)橫刺(平刺、沿皮刺) 操作:針身與皮膚表面呈15o角左右,橫向刺入。(沿皮下平行刺入) 應用:①皮薄肉少處的腧穴(頭面、胸背)。 ②特殊針法:頭針法,腕踝針法。 2.針向調整 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後,若無得氣針感,可將針退至皮下,調整針刺方向以激發經氣。 (1)針向催氣法:在刺入穴位一定深度,行針後仍不得氣或針感微弱,可提針至淺層,改變方向後再刺入深層。 (2)針向行氣法:針刺得氣後,為促使針感傳導,可調整針向,使針尖朝向病所(或欲傳導之方向),再次刺入或按針不動。並可配合循、攝、努等輔助手法。 (3)根據腧穴位置調整針刺方向 針刺膀胱經第一側線穴位時,針尖朝脊柱方向(向內)斜刺,針刺第二側線穴位時,針尖朝肩胛方向(向外)斜刺。針刺啞門、風府時,針尖向下斜刺或直刺;針刺風池時,針尖向鼻尖方向刺入。 (4)根據病情調整針刺方向 針刺頰車穴,治療牙痛可直刺;治療口眼歪斜時向口角(地倉)方向斜刺;治療痄腮時向腮腺斜刺;治療面頰疼痛、口噤不開時向顳部斜刺,使針感放射到整個顳部。 (二)臨床應用 1.保證安全,避免疼痛 進針時應根據穴位的局部解剖特點,選擇正確的針刺角度與方向,避免引起疼痛或重要臟器損傷,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獲取療效。 2.促進經氣傳導 為了促進經氣傳導,通常是將針尖朝向病所,採用各種手法以達到氣至病所(如捻轉、循、彈、按壓關閉等)。 3.更好地發揮腧穴的治療作用 通過朝不同方向針刺,使針感向不同部位擴散傳導,從而更好地發揮腧穴的治療作用。 (三)注意事項 1.針刺角度應根據施術部位的局部解剖、患者的體質體型與病情等情況確定。 2.針刺方向以得氣——氣至病所為準則。不得氣者調整方向以得氣;已得氣者針尖朝向病所,配合其他手法以促使氣至病所。 五.針刺深淺 掌握正確的針刺深度,是保證針刺安全,提高針刺療效的重要環節。針刺深淺的原則是:既要得氣,又不傷及臟腑組織器官。 (一)操作方法 1.依腧穴部位定深淺 頭面、胸背部、四肢末端宜淺刺(肌肉淺薄或內有重要臟器);四肢、腰臀、腹部可適當深刺(肌肉豐厚)。 2.依疾病性質定深淺 表證、熱證、虛證、新病宜淺刺;里證、寒證、實證、久病宜深刺。 3.依病位定深淺 病位在表、在肌膚者宜淺刺;病位在里、在筋骨、臟腑者宜深刺。 4.依年齡、體質定深淺 小兒、消瘦、虛弱者宜淺刺;成人、肥胖、強壯者宜深刺。 5.依時令定深淺 春夏宜淺刺,秋冬宜深刺。 《難經》:「春夏者,陽氣在上,人氣亦在上,故當淺取之;秋冬者,陽氣在下,人氣亦在下,故當深取之。」 6.依得氣與補瀉要求定深淺 針刺淺部不得氣者,宜插至深部以得氣;深部不得氣者,宜提至淺部以得氣。 補法宜淺,由淺至深;瀉法宜深,由深出淺。 此外,在臨床上,對於針感強,出現快,緊張懼針者,宜淺刺;針感遲鈍,出現慢者宜深刺。 (二)臨床應用 1.深淺刺法針具:短毫針、皮膚針。
淺刺 病位:皮、脈、肌肉淺層。 刺法:毛刺、半刺、浮刺等。深刺
針具:長毫針、芒針。 病位:筋、骨、肌肉深層。 刺法:關刺、恢刺、輸刺、短刺等。 2.深淺補瀉 補法從衛分(淺層)候氣;瀉法從營分(深層)候氣。補法由淺入深,三進一退;瀉法由深出淺,一進三退。 3.取穴處方 淺刺取穴宜多,可反覆捻轉,適用於病變後期,正氣不足者;深刺取穴宜少,注意掌握深度,中病即止,適用於病變進行期,邪氣亢盛者。 六.提插法 提插法是將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後,施以上提下插動作的操作方法。是行針的基本手法之一。提插法包括上提、下插兩個動作,是針體在穴位空間內上下進退的縱向運動。 (一)操作方法 進針至一定深度後,將針由淺層下插至深層,由深層上提至淺層,上下進退反覆操作。 1.刺激量的大小 刺激量大:提插幅度大(3~5分),頻率快(120~160次/分鐘),用力重,時間長。 刺激量小:提插幅度小(1~2分),頻率慢(60~80次/分鐘),用力輕,時間短。 2.刺激量的選擇依據 刺激量大小,根據患者體質、年齡、腧穴部位、病情輕重緩急、接受針刺的次數等靈活掌握。 3.訓練要求 一般按中等刺激量進行實體練習。訓練要求,幅度一致:2~3分,勿時大時小,上提時不要提出皮膚,下插時不要刺傷筋骨與臟器。頻率一致:80~120次/分鐘,勿時快時慢。輕重一致:用力均勻,勿時輕時重。針身垂直:勿傾斜。 (二)臨床應用 1.催氣 不得氣者,可單獨用提插法,或提插法與捻轉法結合,促進得氣。 2.行氣 針刺得氣後,提插幅度在1分左右持續均勻地操作,可促使針感擴散傳導。 (三)注意事項 1.肌肉淺薄處不宜提插,可用捻轉法代替。 2.提,又稱伸、引、上、出。但並不是指出針,而是將針上提。插,又稱推、按、內、入、下。但並不是指使針直入深層。而是按插針體,使其向內向下。 3.提插作為一種基本的行針手法,通常採用中等刺激量,即幅度2~3分,頻率80~120次/分鐘,用力均勻。 七.捻轉法 捻轉法,指針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後,捻動針柄使針左右均勻旋轉的手法。 (一)操作方法 進針至一定深度後,拇、食、中指持針柄來迴旋轉捻動,反覆交替進行。也可拇、食指持針柄來迴旋轉捻動。 1.刺激量的大小 捻轉角度大(360o),頻率快(120~160次/分鐘),用力重,時間長——大。 捻轉角度小(180o),頻率慢(60~80次/分鐘),用力輕,時間短——小。 2.刺激量的選擇依據 刺激量大小,應根據患者的體質、年齡、腧穴部位、病情輕重緩急,接受針刺的次數等靈活掌握。 3.訓練要求 一般按中等刺激量進行實體練習。要求:角度一致:180o~360o,不要時大時小。 頻率一致:80~120(次/分鐘),不要時快時慢。 輕重一致:用力均勻,不要時輕時重。 雙向捻轉:必須雙向來迴旋轉,動作連貫自然,不要中途停頓,禁止單向捻轉,以免滯針。 (二)臨床應用 1.進針:既可用小幅度(<90o),慢頻率捻轉進針;也可用大幅度(180o~360o),快頻率捻轉進針;多用短針。 2.催氣:一般用小幅度捻轉催氣。 3.行氣:針尖朝病所方向,得氣後小幅度、快頻率連續推捻,促使氣至病所。 4.針感保留與消減: 出針前持續單向捻針後迅速出針,可使針感保留。若針感過強,患者難忍,可以用輕微的指力均勻反覆捻針,可使針感減弱。 (三)注意事項 1.以拇、食指末節指腹或拇、食、中指末節指腹來回捻轉。 2.捻轉的角度在180o~360o左右,但也有>360o或<180o者,應根據治療目的和病人耐受度而定。 3.切忌單向捻轉,以免滯針或造成針刺後遺感。 4.捻轉手法要自然連貫,不要中途停頓。 5.《內經》中將捻轉稱為「旋」和「轉」。 八.導氣法和平補平瀉 導氣法出自《靈樞·五亂篇》,是針對「亂氣相逆」、「清濁相干」(臟腑經絡氣機紊亂)的一種導氣復元的刺法。 平補平瀉法源出《靈樞·經脈篇》「不盛不虛,以經取之」,是針對虛實不明顯而設的一種刺法。 兩種刺法有聯繫,都是針對臟腑經絡無明顯的虛實狀態而設,如導氣法「是非有餘不足也,亂氣之相逆也」;平補平瀉法「不盛不虛,以經取之」。但側重點不同,導氣法針對氣機紊亂,而平補法瀉法針對虛實不明顯;操作也不盡相同。現分別介紹。 (一)導氣法 1.原文:《靈樞·五亂篇》 「徐入徐出,謂之導氣,補瀉無形,謂之同精,是非有餘不足也,亂氣之相逆也。」 2.操作方法 (1)徐宗導氣法(陸瘦燕弟子)(新世紀教材) ①進針得氣後,由淺層慢慢插入深層,再從深層慢慢提至淺層;或由深層慢慢提至淺層,再從淺層慢慢插至深層。此為導氣1度(3~4分鐘)。 ②反覆行針3~5度,每度留針3~5分鐘後再行下一度導氣法,也可連續操作。 ③待導氣完畢,最後留針15~20分鐘。 (2)劉炎導氣法(《針刺手法圖》上海科技出版社03年版)當進針至穴位一定深度後,用均勻、緩慢、平和的手法,邊提插,邊捻轉,上提或下插、左轉與右轉的用力、幅度、速度相等,待針下得氣後留針,最後出針。 進針得氣後,小幅度、緩慢輕柔地提插捻轉。 3.臨床應用 導氣法不具有補瀉作用。 ①主治氣機紊亂,虛實不明顯或虛實夾雜、臟腑經絡陰陽失調的各種病證,意在恢復陰陽平衡。如郁證、癲證、痹證。 ②可用於催氣、行氣、守氣。 (二)平補平瀉法 1.原文:《靈樞·經脈篇》 「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2.操作方法 平補平瀉法各家操作不一,現根據五版、六版《針灸學》予以介紹:進針得氣後,均勻地提插捻轉。 △平補平瀉法操作要點在「均勻」,而不是要緩慢,這一點與導氣法有別。 3.臨床應用 ①虛實不太明顯或虛實夾雜的病證(郁、癲、痹)。 ②催氣、守氣、行氣。 4.注意事項 (1)《神應經》「平補平瀉」 「平補平瀉,須先瀉後補,謂之先瀉其邪,後補真氣。」可見《神應經》平補平瀉是先瀉後補的刺法,並非平補平瀉。 (2)《針灸大成》平補平瀉 楊繼洲的平補平瀉,實為與「大補大瀉」相應的小補小瀉,是一種補瀉劑量小的補瀉手法。 九.留針法 針刺得氣,施行補瀉後,將針在穴內停留一段時間後出針的方法。 (一)操作方法 1.靜留針法 留針過程中不再施用任何針刺手法。一般留針20~30分鐘。特殊病症可留針幾小時,甚至幾十小時,或者採用皮內或皮下埋針。 2.動留針法 留針期間間歇行針,施以各種手法。留針20~30分鐘,其間行針1~3次;或隔5~10分鐘行針1次。留針時間幾小時或幾十小時,可每10~30分鐘行針1次,癥狀發作時及時行針。 (二)臨床應用 ;押手持消毒干棉球隨即按壓針孔。 (二)注意事項 1.候氣 留針以候氣至。靜留針法和動留針法都有候氣的作用。 2.守氣 守氣指保持針感持續。針感較強者,靜留針便可守氣;針感較弱者,可採用動留針守氣。 3.行氣 行氣指促使針感傳導。留針期間,針尖朝病所小幅度捻轉提插,可促使經氣傳導,氣至病所。 4.辨病留針 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發作,如急腹症、哮喘持續狀態、抽搐甚至角弓反張等病症,可採用長時間動留針法。頑固性病症,可採用長時間靜留針法。慢性病患者,一般採用靜留針法,體弱不耐針刺者,可採用短時間靜留針法。 5.辨證留針 ①因證而異: 表證、熱證、陽證留針時間宜短,或不留針。里證、寒證、陰證留針時間宜長。 ②因人而異:小兒可淺刺疾出不留針。 老人、體虛者可短時間留針。青壯年留針時間可適當延長。 ③因時而異:春夏季留針時間宜短。秋冬季留針時間宜長。 ④因針感而異:針感強烈、不能耐受者,留針時間宜短或不留針。針感遲鈍、耐受性較強者,留針時間宜長或間歇行針。 ⑤因部位而異:後頭部、眼區、胸背部,留針時間宜短。四肢部、腰臀部、腹部,留針時間可適當長一些。 (三)注意事項 1.根據治療要求留針 達到治療目的,「中病」即止,若仍留針容易損傷正氣;未達到治療目的,留針時間不夠,容易留邪,使病情反覆。 2.留針期間的一般要求 環境安靜,溫度適宜,不要移動體位,醫生要注意觀察患者的表情,以防暈針等針刺意外。 十.出針法 在針刺達到治療要求後將針取出的方法,叫出針。出針又叫起針、退針、拔針,是毫針操作過程的最後步驟。 1.出針前注意針下感覺 (一)操作方法 刺手持針作小幅度捻轉後將針提至皮下,然後拔針 當針下感覺鬆動滑利時,方可出針;若針下仍然沉緊,為邪氣未退,真氣未至,不宜出針,應施提插捻轉手法,待針下空虛後方可出針。 2.出針時注意用力輕巧 出針時應緩慢捻動針柄後將針取出。 3.出針後注意止血 對頭皮、眼眶等容易出血的部位,出針後應用消毒干棉球壓迫針孔較長時間止血,必要時冷敷止血。 4.出針順序 先上後下,先內後外(先取醫生一側的針,再取另一側的針)。 5.針刺後遺感的處理 出針後,若針孔局部脹痛難忍,可在局部按摩,或循經按摩,或者在局部作熱敷、灸法以消除。 6.注意核對針數,觀察有無暈針延遲反應,宜稍事休息後離開。 1.指切揣穴法 左手拇指指甲在穴位上用力切掐,以宣散氣血,減輕疼痛,固定穴位。又叫爪切法。本法臨床最為常用。 2.按壓揣穴法 左手五指張開或併攏用力按壓,將肌肉壓平以防移位,便於進針。用於肌肉鬆弛處,如腹部中脘穴,可將中指按壓該處,其他四指排開將腹部壓平。 3.分撥揣穴法 用拇指前後左右推撥,將肌腱、血管分開,按定穴位。如取內關穴,用左手拇指按定其穴,將肌腱和血管撥開,並找到指感強烈的部位作為進針點。 4.旋轉揣穴法 旋轉有關部位,使穴位充分暴露的方法。適用於骨骼、肌腱、血管覆蓋處。如取養老穴,令患者屈肘,掌心向下,用另一手指按在尺骨小頭的最高點,然後掌轉向胸部,當手指滑入的骨縫中取穴。 5.滾搖揣穴法 左手拇指掐住穴位,右手牽拉並左右搖滾肢體遠端的掐穴方法。適用於關節處的穴位。如陽池穴,以左手拇指緊掐其穴,右手握住患者四指,用輕微力量牽拉並左右搖滾,使關節鬆弛,穴位暴露於指下。 6.升降揣穴法 左手拇指緊掐穴位,右手握住肢體遠端並上下搖動的揣穴法。如解溪穴,用左手固定踝部,拇指緊掐其穴,右手握住足尖,上下搖動使踝關節鬆動,以暴露穴位。 7.滾搖升降揣穴法 左右搖滾、上下抬舉,以屈伸關節,暴露穴位的揣穴法。如肩髃穴,左手拇指緊掐其穴,右手托握肘關節,上下抬舉,左右搖滾,使穴位顯露於指下。 1.針刺方法 1.1 持針法 《金針梅花詩鈔》:「持針者,不僅在進針之先應持針在手,細 心揣摩;在進針之後,更應手不離針全神貫注。……故在下針之初, 固應著力持針,直插至應止之處;而在進針之後,尤應手如握虎,勢 若擒龍,緊全身之力於指腕,目無他視,著意呼吸,全神貫注,屬意 病者,方可針通造化,神察秋毫。如此,則針下之虛實明,邪正辨, 氣之至否可以確知,氣之行走可以推引,而為補為瀉,其數亦可以從 心矣。」 1.2 進針法 《標幽賦》:「目無外視,手如握虎,心無內慕,如待貴人。左 手重而多按,欲令氣散;右手輕而徐入,不痛之因。」 《針刺手法百家集成》:「進針必須持針穩,取穴准,動作輕, 進針快(個別亦須慢)。進針必須手法熟練,指、腕、掌用力均勻。 在雙手進針時,押手爪切按壓,刺手持針刺入,相互配合。進針前要 對病人作好安慰工作,要求醫患雙方配合,進針時病人體位合適,切 莫隨意變動。進針時可配合咳嗽、呼吸等法,以減輕進針疼痛。隨咳 下針,還可激發經氣。如針刺頭額等痛覺敏感處,可屏息以緩痛。」 1.3 行針手法 1.3.1 提插 《醫學入門》:「若邪壅氣滯,卻用提插,先去病邪,而後通其 真氣。提者自地部提至人部、天部,插者自天部插至人部、地部。病 輕者提插九數,病重者或少陽數、老陽數,愈多愈好。」 1.3.2 捻轉 《金針梅花詩鈔》:「下針得氣或不得氣時,均可將針不進不退, 有進有退,反覆來回搓動。以拇、食二指夾持針柄,拇指與食指交互 前進與後退。前進時,以拇指尖至指橫紋為準;後退時,自食指尖至 食指橫紋為準。」 1.3.3 循法 《針灸問對》:「下針後氣不至,用手上下循之。假令針手陽明 合谷穴,氣若不至,以三指平直,將指面於針邊至曲池,上下往來撫 摩,使氣血循經而來。故曰循以至氣。」 1.3.4 彈法 《金針梅花詩鈔》:「彈法有二義,一為彈針,一為彈穴。」 《陸瘦燕針灸論著醫案選》:「彈法的應用,一般須在針刺得氣 以後,並須在守氣的情況下,於留針過程中施行。一般是彈動針柄, 使針體微震動,從而加強得氣的感應。」 1.3.5 刮法 《金針梅花詩鈔》:「用食、中二指抵住針身,拇指爪甲頻頻搔 刮針柄,使針身發生細微顫動,也有激發經氣作用。向上刮則使氣外 出為瀉,向下刮則使氣入內為補。在孔穴太淺如井穴等,不能提、按、 抽、搗者每多用之。」 1.3.6 搖法 《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搖者,如出針三部欲瀉之際,每 一部搖二、三搖,多者不過六搖而已,以指捻針如扶人頭搖之之狀,使 孔穴開大,無有窒凝,邪氣退除而病癒矣。」 1.3.7 飛法 《陸瘦燕針灸論著醫案選》:「施行飛法,針體細細搓動,不分 左右,目的在於疏導經氣,加強針感,一搓一放,使針感斷斷續續, 所以也是一種催氣、守氣的方法。赤鳳迎源法即以本法為主。」 1.3.8 震顫法 《神應經》:「用大指及食指持針,細細動搖,進退搓捻其針, 如手顫之狀,是謂催氣。」 1.4 治神法 《靈樞·官能》:「用針之要,勿忘其神。」《靈樞·本神》: 「是故用針者,觀察病人之態,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郭 玉說:「神在於心手之際。」《針灸大成·針邪秘要》:「定神,謂 醫與病人各正自己之神,神不定勿刺,神已定可施。」張志聰說: 「行針者,貴在得神取氣。」 1.5 得氣法 《靈樞·九針十二原》:「氣至而有效」,「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勿復針。」
《標幽賦》:「先詳多少之宜,次察應至之氣。輕滑慢而未來, 沉澀緊而已至。既至也,量寒熱而留疾;未至也,據虛實而候氣。氣 之至也,如魚吞鉤鉺之沉浮;氣未至也,如閑處幽堂之深邃。氣速至 而速效,氣遲至而不治。」 《針灸大成》:「寧失其時,勿失其氣」,「用針之法,候氣為 先。」 1.6 催氣、守氣、行氣法 1.6.1 催氣 《神應經》:「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針,細細動搖進退,搓捻其 針如手顫之狀,是謂催氣。」 《針刺手法百家集成》:「常用的催氣手法有行針催氣、押手催 氣、熨灸催氣三種。 ①行針催氣法:包括適度的捻轉、提插、顫法(震顫術)、搗法 (雀啄術)、飛法(鳳凰展翅術)和彈針、刮針等。…… ②押手催氣法:包括爪切、循、攝、按揉穴位等方法,彈穴法亦 屬此範疇。…… ③熨灸催氣法:熨法指用溫熱物體(如炒鹽、炒葯、熱水袋)用 布包裹後,貼敷穴位、經脈,或上下來回移動,以促使針下得氣的方 法。灸法,常用迴旋懸灸法,艾條熏灸針穴四周,並配合行針,促使 針下得氣。」 1.6.2 守氣 《靈樞·小針解》:「上守機者,知守氣也」,「針以得氣,密 意守氣勿失也。」 《針灸大成》:「寧失其時,勿失其氣。」 《針刺手法百家集成》:「守氣法在具體應用時,必須仔細辨認 得氣情況,得氣時不要隨意改變針刺方向和針刺深度,宜手不離針、 持針不動,針尖不要偏離已得氣之處。或用治神運氣法,貫氣於指, 守氣勿失。或用較輕柔平和的手法,促使經氣續續而至,繞於針下。」 1.6.3 行氣 行氣法指促使經氣循經傳導,直達病所的針刺手法,又稱調氣法。 筆者在多年針灸臨床與教學工作中,總結出常用的調氣(行氣)針法 12種:⑴循攝調氣法。⑵彈針調氣法。⑶針向調氣法。⑷按壓調氣法。 ⑸推捻調氣法。⑹運氣調氣法。⑺逼針調氣法。⑻搗針調氣法。⑼通 關過節法。⑽添針調氣法。⑾局部擴散法。⑿搓針調氣法。(詳見拙 作《調氣針法初探》,載於《湖南中醫學院學報》1999年第3期)。 1.7 針刺補瀉法 1.7.1 捻轉補瀉法 《針經指南》說:「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進,謂之左;大 指往下退,謂之右」,「捻者以手捻針,務要記乎左右也,左為外, 右為內,慎記耳。」 《針灸大成》說:「左轉從陽,能行諸陽;右轉從陰,能行諸 陰。」《金針賦》說:「男子者,大指進前左轉,呼之為補;退後右 轉,吸之為瀉。」 《針刺手法百家集成》說:「拇、食指持針捻轉,拇指向前用力 使針左轉,然後讓針自然退轉(拇指不用力),是為補法;拇指向後 用力使針右轉,然後讓針自然退轉(拇指不用力),是為瀉法。」 1.7.2 提插補瀉 《難經·七十八難》說:「得氣,因推而內之(插)是謂補,動而 伸之(提)是謂瀉。」《醫學入門》說:「凡提插,急提慢按如冰冷, 瀉也;慢提急按火燒身,補也。」 《針灸大成》說:「伸者提也,按者插也。……提者自地部(深 層)提至人部(中層)、天部(淺層),插者自天部插至人部、地部。 病輕,提插初九數;病重者,或少陽、老陽數,愈多愈好。瀉者先深 而後淺,從內引持而出之。補者先淺而後深,從外推內而入之。乃是 因其陰陽內外而進退耳。」 《針刺手法百家集成》說:「提插補法:要急按慢提。即將針體 由淺層向深層下插時,用力要大,速度要快,其要領是急按;將針體 由深層向淺層上提時,用力要小,速度要慢,即慢提。有人將之稱為 「下三上二提插術」,即插針用力大、上提針用力小。提插瀉法:要 急提慢按。即將針體由深層向淺層上提時,用力要大,速度要快,其 要領是急提;將針體由淺層向深層下插時,用力要小,速度要慢,即 慢按。」有人將之稱為「上三下二提插術」,即指上提針用力大、下 插針用力小。 1.7.3 徐疾補瀉 《針刺手法百家集成》:「於書庄徐疾補瀉手法:①補法:徐內, 針刺速度慢,下插指力重,達到預期針刺深度時間要長(約1~2分 鍾);疾出,提針速度要快,上提指力輕,退出皮膚所需的時間要短。 ②瀉法:疾內,針刺速度快,下插指力輕,達到預期針刺深度要短; 徐出,提針速度要慢,上提指力重,退出皮膚所需的時間要長(約1~2 分鐘)。用上述方法還可誘導針下寒熱感應,計95例、185穴次、33個 病種。其中,補法175穴次,出現熱感162穴次(92.5%),未出現熱 感者13穴次(7.5%);瀉法10穴次,出現涼感為4穴次。一般出現熱感 或涼感的時間,在施術1~2分鐘之間,在2分鐘以內出現涼、熱感者為120穴次(78%)。以上感應出現在針下及其周圍者為140穴次(84.3%)
,循經感傳者為11穴次,局部及鄰近處者15穴次,全身出現熱感者2穴 次。」 1.7.4 迎隨補瀉法 《針刺手法百家集成》:「賀惠吾迎隨補瀉法:多用於四肢部腧 穴。分為迎法(瀉)、隨法(補)。①迎法:針刺方向朝本穴經脈循 行的始端,急刺到所需深度。將搖針術(搖法)和上三下二提插術( 提插瀉法)合併應用2、3次,得氣後醫者覺針下陣陣沉緊,病人覺針 感向經脈循行的終端擴散,此時則邊搖針、邊提插,緩慢出針,勿捫 針孔,令邪氣外泄。②隨法:針刺方向朝本穴經脈的終端刺入後,徐 徐搓針至天部,將下三上二提插術(提插補法)合併應用約30秒~1分 鍾,醫者覺針下沉緊,病人稍有酸脹感時,將針徐徐搓捻至人部,仍 重複上述針法,待再次出現酸脹感時,將針徐徐搓至地部,繼續施用 上述手法,時間較長約1分至1分半鐘,病人覺針感隱隱向經脈循行始 端傳導,醫者趁針下沉緊,較快出針,捫其針孔,勿令氣泄。」 1.7.5 呼吸補瀉 楊元德應用呼吸補法,針刺治療不安腿綜合征56例,並與耳針治 療57例作對照觀察。針刺組,取血海、地機、三陰交、足三里、上巨 虛、太溪,雙側取穴以齊刺針法,得氣後留針30分鐘,用呼吸補法。 每日1次,12次為1療程。耳針組,取耳神門、內分泌、皮質下、心、 脾、腎、肝穴,用5分毫針針刺後,留針20分鐘。出針後,再用王不留 行籽敷貼於耳穴上,每日早晚各按壓耳穴1分鐘左右。每耳壓籽3天, 12天為1療程。以上兩組對照治療結果,針刺組總有效率為92.84%,耳 針組為73.08%,兩組療效經統計學處理有極顯著差異(P<0.01);針 刺組痊癒率為33.93%,耳針組為17.32%,亦有顯著性差異(P<0.05)。 (《特種針法臨證薈萃》,240頁)。 1.7.6 開闔補瀉 《靈樞·官能》:「瀉必……搖大其孔,氣出乃疾;補必……氣下 而疾出之,推其皮,蓋其外門,直氣乃存。」 《靈樞·終始》:「一方實,深取之,稀按其痏,以極出其邪氣; 一方虛,淺刺之,以養其脈,疾按其痏,無使邪氣得入。 針灸之髓 作者:桂亮 筆者以為真正代表中醫的針法,是《黃帝內經》中的針法和子午流注針法,而子午流注針法更是《黃帝內經》針法之結晶。因為子午流注針法是以《黃帝內經》針法為基礎,再配合日月星辰運轉的時間規律,再細分流注至六十六穴及八脈交會穴。而在整個針灸歷史的發展中子午流注針法一直以民間,隱匿的方式流傳的。它常被視為異術而在民間秘而不傳,一直面臨失傳的危險。 上月,在中央4套《健康與生活》欄目中介紹中醫針灸,其中有黃龍祥教授及北京某醫院針灸主任,當他們談到針灸現狀都搖頭不語,這位針灸主任說現在針灸不景氣的狀況,與收費較底有關係。而筆者卻不這樣認為,其實任何事物都有二面性,老百姓都喜歡價廉物美的治療手段,如果你的針法能夠治療多種疾病,且療效顯著,那麼大家都要搶著來針灸治療,那樣就不會有不景氣的狀況出現。而針灸不僅對一般常見病有顯著療效,對內科疾病同樣有突出效果,且治療範圍極廣。如果你真正掌握了針灸的精髓,那麼你就能治療許多疾病。許多朋友在與筆者的交流中,對當今五花八門的針灸方法無所適從。盲目的學習各種所謂的新針法,但在臨床中療效卻並不顯著。所以筆者認為要將針灸水平真正的提高,首先必須要對針灸有宏觀的了解,要對針灸發展的整個歷史有所了解。要真正知道針灸的根蒂源於《黃帝內經》,我們應以《黃帝內經》中的針灸治療方法為準繩,並作為衡量自己水平的唯一標準。有了這種尺度,我們才能正行無問,不會被各種五花八門的所謂的自創針法所迷惑。但筆者也不反對創新,而這種創新應是對《內經》中的針法完全融會貫通基礎上得出的新的體會和見解,這才是真正的創新。猶如張仲景之《傷寒論》是從《內經,熱論篇》中發展而來,這就是真正的創新。針法也是如此,自創的針法在其治療過程中仍應以《內經》為理論依據,通過望問聞切,辨證施治,並有獨特療效的針法,才是創新針法。筆者認為一個好的針灸師,在診治過程中,首先治療思路是從整體出發,而非局部。其次下針取穴少而精,再有補瀉手法運用得當,掌握火候。最終通過調經絡,補氣血使陰陽平衡來取代藥物,同樣使病人恢復健康。 經絡切診在臨床上的應用桂亮中醫傳統切診內容源自於《黃帝內經》,《靈樞刺節真邪》;「凡用針者,必先察其經絡之實虛,切而循之,按而彈之,視其應動者,乃後取之而下之。」因此,切循經絡是針灸家診斷疾病,治療疾病,循經取穴的必用方法。在《內經》的許多篇章中都討論到這些內容,概括起來,主要方法有「審、切、循、捫、按」五種方法,審即包括審視和審度二層意思,審視是觀察,審度是分析。觀察體表經絡色澤絡脈等異常,來分析是何經脈病變。切,指切侯全身體表經絡的「動脈」處,包括三部九侯等部位。來分析疾病虛實。循,指循摩,推壓體表經絡及循行部位,了解經絡有無結節,索條樣腫物疼痛變化。捫,指用掌面接觸患者皮膚表面,比較各部皮膚有無溫度差別。按,指按壓體表穴位,特別是各經脈五腧穴。故只有把這五種手法結合起來運用才能綜合分析患者病情及是何經絡病變。而經絡內連臟腑外絡枝節,如內部臟腑有變化,必反映在經絡表面上。在運用經絡切診方法來診斷疾病,經絡反應有三,一、可見酸,麻,痛,木,沉,堅,緊,溫,涼,腫及陷下等反映。二、可見如筋,如索,如節,如小錘等反應。三、可見氣行如電擊式,蟻行,水流,蠕動,熱流,涼流等反應。以上各經脈之切診有一重要原則,即「寧失其穴,勿失其經」,並且需要辨症切經,而運用切診所反映出的反應點,也是治療的最佳穴位,對疼痛性疾病,往往一針見效。且每次針後,其反映點可能上下隨經脈移動。可在原反映點下針,再取現在反應點下針截取,使邪氣無路可退。現舉一醫案來論證經絡切診之效。彭某某 女 62歲患者於晚上上門牙劇痛,用一般止痛劑無效,求治,筆者在手足陽陰五腧穴及原穴切循,發現在雙手陽明大腸經偏歷穴有壓痛,便取偏歷(雙側)行透天涼法,過五分鐘牙痛便止,留針半小時,起針後不再複發。 近年來針灸之術雖名聲響譽世界,但國內的發展卻不盡如人意,針道漸亡。原因之一便是師承家傳的絕學少了。扁鵲從學於長桑君,學成後,長期在民間行醫,足遍當時起齊,趙,衛,秦等國。兼長內,外,兒,婦各科,根據群眾需要和習俗擔任各科醫生。正是這些歷代師承游醫將中醫一代代傳了下來。而現在學校規範化了,引進西方教育模式,但中醫卻要滅亡了,傳不下去了。劉教授認為,原因在於不能盲目學習西方教育模式,中醫傳承有自己的特色,要注重經典著作。許多大學生博士生,沒有幾個人能讀完讀通《內經》《傷寒論》。現在一直講繼承發揚中醫,其實我們連繼承什麼都不知道,又怎能發揚。真正的中醫是《內經》《傷寒論》等經典,明白了道理,然後再尋師訪友。孟子所謂大匠誨人,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巧乃學術精華。故尋師承即學其學術精華與經驗,爾後才能登堂入室。 子午流注針法取穴皆在五腧穴,《靈樞》九針十二原「經脈十二,絡脈十五,凡二十七氣以上下,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腧,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二十七氣所行,皆在五腧也。」人體氣血流注猶如河流,調節五腧穴實乃清其源頭,治其根本。因此周身三百六十穴,統於六十六穴。筆者常用五腧穴與八脈交會穴合用,療效頗佳。如何靈活應用五腧穴,關鍵在於悟出五行生剋變化,才能守規矩脫規矩。另外如運用五行配穴法與其他配穴法混在一起,經氣必不能按五行生剋運行,會影響針灸療效。當年竇漢卿即是運用五門八法,治百病而無不愈,以針術聞名於世,為針灸醫學史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手法的好壞也是直接影響五腧穴應用療效的關鍵。治病效果必須在辨證正確,取穴精準的前提下,手法運用才能顯現療效。如果辨證錯誤,取穴不合理,手法再好也沒用。所以這三個環節緊密相連。 筆者在研究各家各派針法,發現唯有單氏一脈針法獨樹一幟,悟陰陽之理,明氣化之機,深得《內經》《傷寒論》之旨。單氏在手法的運用中,特別注重呼吸與補瀉的結合。認為當補之時,候氣至病所,更用生成息數,令鼻中吸氣,口中呼氣,病家自覺溫熱。當瀉之時,令病人口中吸氣,鼻中呼氣,病家自覺清涼。余初以為語多夸誕,非敢信以為真,及運用在臨床上,始知確切不移。而筆者老師殷氏認為,手法精要處非口授心傳不可,筆者現總結了幾個特點:一 殷氏認為治病無非扶正祛邪或祛邪扶正,故手法只有補和瀉。平補平瀉只適合虛實證候不甚明顯,病勢較緩的病證,臨床上較少用。而對於重證或久病,必須補瀉分明。特別在治療內科疾病時,運用五腧穴必須補瀉分明才能顯效。 二 在進針治療過程中包括以下幾個過程進針——靜以候氣——氣不至催氣——得氣-——辨氣補瀉,氣至病所——留針,靜以守氣——間歇行針——針下氣和,方可起針。每一階段都要細心體會,經云:迎之隨之,以意合之,針道畢矣。漢郭玉曰:醫之為言意也,腠理至微,隨氣用巧,針石之間,毫芒即乖,神存心手之際可得解而不可言也。三 燒山火,透天涼是針灸治療過程中顯效的反映,不可刻意追求,欲速則不達。針灸最終療效是針下氣和,邪去正安。手法補瀉精華奧妙處,須耳提面命,甚至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四 反對輕刺激是補,重刺激是瀉。反對以神經學說研究經絡。如果片面崇拜西醫,從解剖觀點視之不見,就認為不科學,一筆抹殺,否定其意義是錯誤的。決不能因為在現代醫學知識範圍內不能科學地解釋其內容,就說它不科學而懷疑其作用。正如只知道血而不知氣,想觀察經絡實質是不可能的。殷氏針法治療內科疑難疾病,只取四末,奏效頗速。若以神經解釋,諸多不合。輕重刺激,非補瀉之根本。在針刺手法中有九六補瀉,九者子陽,六者午陰。九有少陽老陽之數,六有少陰老陰之數。如病家體虛行補法,可行少陽老陽之數,也可行其倍數,反之亦然。故補有輕重緩急之分,瀉也有輕重緩急之分,豈能以刺激量來衡量。五 治療須因人而異,注重各人體質,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傷其正氣。如:太陽病有中風傷寒二證,即是各人體質差異所造成的。因此中醫有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治病特色。 子午流注針法是歷代名師傳承下來古典針法,至今還沒有一種針法能凌駕於其上。它概括了整個祖國經典醫學理論體系於其中,故可喻作「大則彌綸宇宙,小則纖細秋毫」的針法。此針法必須靈活運用,才能療效顯著。不可拘泥,死套公式。碰到問題不是考慮自己的知識是否缺欠,反而懷疑針法是否真實有用,這種定式思維是錯誤的。需深研五運六氣,了解古代天文學,對五行生剋變化瞭然於胸。比如必須知道五行變化可化為五五二十五種配法,穴位開闔轉化,陰陽變化等等。正如《標幽賦》中指出: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見幽微,一時取十二經之原,始知妙要。以上是筆者研究針道的一些心得體會,都是師承家傳之精華,一脈相傳。上承內難,旁及百家。歷代針法皆不出此範圍。今載錄於此,惟恐古法失傳,針道滅亡。有緣者遇針,特指引方向,取其精華,使針灸這一古老傳統醫術能繼續一脈傳承下去。 中醫針術之顛峰——《黃帝內經》 而在歷代各家針法中子午流注針法與《內經》的關係猶為密切。子午流注針法,它是注重時間條件,以自然界周期現象,與人體氣血周流的情況相配合的。在《靈樞,脈經》篇《營氣》篇都有記載。《素問,八正神明論》說「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時八正之氣,氣定乃刺之。」是謂「得天時而調之」。《內經》說「隨日之長短,各以為紀,謹候氣之所在而刺之是謂逢時。病在於陽分,必候其氣之加於陽分而刺之。病在於陰分,必先候其氣之加於陰分而刺之。謹候其時,病與可期,失時反候,百病不除。」由此可見在《內經》中已經有子午流注針法之雛形,與子午流注有密切之關係。後至南唐何若愚才明確的將子午流注針法的應用和方法,作了概括的說明。因此子午流注針法其根源來自《黃帝內經》,它將《內經》中的五運六氣,臟腑,經絡,營衛,日月星辰,氣血,時間,手法全部融合在一起,概括了整個祖國經典醫學理論體系於其中,詳見拙著《金針探秘》一文。如果我們完全將《內經》各篇結合在一起,前後呼應來研究,你會發現子午流注針法是整部《黃帝內經》的結晶,更是《黃帝內經》之升華。因此不要認為《內經》已經過時了,或者自以為已經看過了幾遍,覺得沒有什麼神秘之處,認為自己應該再學習一些新奇的療法。從古至今歷代名醫都以註解《黃帝內經》為自己的榮耀,將自己的一生臨床心得體會都注入在《內經》的註解中。因此《黃帝內經》是要我們用一生去探索研究的,而且我保證這個金礦你一輩子都開採不完。如果你能認真刻苦鑽研,《內經》中的寶藏也將會使你終身受用。 學針刺必讀精華 《黃帝內經》靈樞 ● 九針十二原篇第一(譯文) 【題解】九針,是指古代針刺治療所用的九種不同形狀的針具;十二原,是指臟腑真氣輸注於體表的處所,也是治療臟腑疾患的十二個要穴。本篇詳細明確地介紹了九針的名稱、形狀以及不同的用途;介紹了十二原穴的名稱及其各自所對應的臟腑,並說明了五臟六腑有病,可以分別取用相應的十二原穴來進行治療的道理。所以本篇名為"九針十二原"。 【原文】黃帝問於岐伯日餘子萬民,養百姓而收其租稅。余哀其不給,而屬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藥[1],無用砭石,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營其逆順出入之會。令可傳於後世,必明為之法。令終而不滅,久而不絕,易用難忘,為之經紀。異其章,別其表裡,為之終始。令各有形,先立針經。願聞其情。 【提要】本段講撰寫針經的目的。 【注釋】[1]毒藥。古人將一般可以治療疾病的藥石通稱為毒藥。 【白話解】黃帝對岐伯說我將百姓視為自己的子女,養育他們,並徵收他們的錢糧賦稅。我憐憫他們時常不能生產自給,還接連不斷地生病。對於疾病的治療,我想使他們避免遭受藥物、砭石的傷害,而僅用微小的針,刺人肌膚,就可以疏通經脈,調和氣血,使氣血在經脈中逆順運行、出入離合循行無阻,從而治癒疾病。同時,為了把這種療法流傳到後世去,就必須明確地制定出使用法則,而使它永遠不會湮沒,歷久而不失傳;並且這個法則還應該是容易運用而不容易忘記的孛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使其有綱有紀,清楚地分出章節,辨明表裡關係,確定氣血終而復始的循行規律。而所用的針具也都要交待出具體的形狀。為此,我想綜合以上的問題先著一部針經。現在,我想聽聽你對於這個問題的意見。 【原文】岐伯答日:臣請推而次之,令有綱紀,始於一,終於九焉。請言其道。小針[1]之要,易陳而難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門,未睹其疾,惡知其原。刺之微,在速遲,粗守關,上守機,機之動,不離其空[2],空中之機,清靜而微,其來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機之道者,不可掛以發,不知機道,叩之不發,知其往來,要與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獨有之。往者為逆,來者為順,明知逆順,正行無問。逆而奪之,惡得無虛,追而濟之,惡得無實,迎之隨之,以意和之,針道畢矣。 【提要】本段敘述診察氣機運行變化的重要性及相應的運用。 【注釋】[1]小針亦稱微針,即現代所用的毫針。[2]空即孔穴,也就是穴位。 【白話解】岐伯回答說讓我盡我所能依次陳述,使它條理清楚,就像萬物起於一而終於九的規律一樣清楚明白。現在讓我首先來談一談關於用針治病的一般道理。運用小針治病的要領,說起來比較容易,可是要達到精妙的境界就不容易了。一般技術粗淺的醫生,只是拘泥於觀察病人的形體,單從外表上辨別病情;而技術高明的醫生則更注重病人的精神活動以及氣血盛衰的情況。高明的醫生可以辨別神氣的盛衰,並且還能了解客居在人體內的外邪往來出入的門戶所在。要知道,沒有看出疾病的性質,怎麼能知道疾病的來源,而給以適當的治療呢?
至於針刺的微妙作用,關鍵在於正確使用疾徐的不同手法。在這方面,粗率的醫生,僅僅會依據癥狀而取用關節附近的若干與癥狀相對應的穴位來進行治療;惟有高明的醫生,才會根據病人經絡中氣機的變化,而選取相應的穴位來進行治療。人體經絡氣機的變化是離不開穴位空竅的。在這些空竅中,所反映出的氣血虛實盛衰的變化,是至清至靜而微妙的。當邪勢正盛的時候,切不可迎其勢而用補法;而當邪氣已去時,則不宜再用瀉法去追瀉邪氣。知道氣機變化之理的醫工,謹守著氣的往來之際,及時運用補瀉之法,不能差之毫髮;不懂得氣機運行之理的人,到了應該補瀉的時候而不能及時地運用手法,就好像是箭扣在弦上,應當發射而不發射一樣。用針的人必須知道氣機的往來運行變化,並相應地嚴格由氣機運行來把握針刺的時間,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粗率的醫生對這一點,閻然不能明了;惟有高明的醫生,才能體察到其中的妙用。 至於氣的逆順,氣已去的,脈氣虛而小,為逆;氣已來的,脈氣平而和,為順。清楚地了解氣的往來逆順變化,就可以毫無疑問地及時施行針法。根據經氣的循行方向,朝著經氣來的方向進針,和它的來勢相逆,用瀉法奪其有餘,邪氣怎麼會不由實而虛呢?相應的,隨著經氣的去路進針,和它的去勢相順,用補法濟其不足,正氣怎麼會不由虛轉實呢?然而,迎而奪之的瀉法,或是隨而濟之的補法,都應當在用心體察氣機變化後,再靈活運用才能調和虛實。掌握了這個關鍵,針法的主要道理,就盡在其中了。 【原文】凡用針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宛陳[2]則除之,邪勝則虛之。《大要》日徐而疾則實,疾而徐則虛。言實與虛,若有若無,察後與先,若存若亡,為虛與實,若得若失。 【提要】本段講用針補瀉的一般原則。 【注釋】[1]宛陳宛,同"郁"。宛陳,即血鬱積日久的意思。 【白話解】一般針法的運用原則是屬於虛證的,當用補法,使正氣充實;屬於滿實證候的,當用瀉法,以疏泄病邪;對於因血鬱積日久而引起癥狀的,應當採用瀉血法,以排除壅滯的病邪;對於病邪亢進,邪勝於正的,也應當採用瀉法,以使邪氣外泄,由實而虛。古經中的《大要》篇曾說徐緩進針而疾速出針,則能使正氣充實,不致外泄,這屬於補法;疾速進針而徐緩出針,則能使邪氣隨針外泄,由盛而虛,這屬於瀉法。所謂實與虛,是在針下得氣之後所感覺到的,針下有氣為實,針下無氣為虛,不過得氣的時候,氣的來去迅速飆疾,必須細心體察才能感覺到。根據針刺後得氣的或後或先,也可以體會出正氣的虛實、邪氣的存在或消亡,而予以相應的治療。運用補瀉的時候,一般而言,對於正氣虛的,要補之令其實,使他好像若有所得一樣;對於邪氣盛的,要瀉之令其虛,使他好像若有所失一樣。 【原文】虛實之要,九針最妙,補瀉之時,以針為之。瀉日必持內之[1],放而出之,排陽得針[2],邪氣得泄。按而引針,是謂內盈[3],血不得散,氣不得出也。補日隨之,隨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還,去如弦絕,令左屬右[4],其氣故止,外門已閉,中氣乃實,必無留血,急取誅之。 【提要】本段敘述了補瀉手法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注釋】[1]必持內之;內,作"納"字解。 [2]排陽得針陽,指皮膚的淺表部。即搖大針孔,以利邪氣泄出。 [3]內溫指氣血蘊蓄於內。 [4]令左屬右即右手出針,左手隨即按壓針孔的意思。【白話解】調和虛實的主要方法,以運用九種不同的針具和手法最為理想。雖然補瀉各有它合適的時機,但都可以利用針刺與其時氣的開合來去相配合。所謂瀉的手法,必須很快地持針刺人,而得氣後要徐徐地出針,並搖大針孔,這樣做主要是為了在屬陽的體表部位,通過針刺打開一條出路,使邪氣得以隨針外泄。如果病證當用瀉法,而反用按住針孔後出針的手法,就會使血氣怫鬱在內,這就是一般所說的內溫。內溫會造成鬱血不得泄散,邪氣不得外出的後果。所謂補的手法,主要是隨著經氣將去的方向而進針,以補其氣。像這樣在氣去之後隨之行針,醫者的意念、手法可輕鬆隨意。而在行針導氣和按穴下針時,又要非常輕巧,如同蚊子用尖銳的嘴叮在皮膚上一樣,似有似無。在留針與出針時,更要像蚊子叮完皮膚後,悄然飛去,而感覺上好像它仍舊停留在那裡那樣的輕妙。出針時,又要同箭離開了弓弦那樣乾脆與迅疾。當右手施行出針手法時,左手應當隨即按閉針孔,藉以阻止中氣外出,這就好像把在外面的門戶關閉起來一樣,如此,則中氣自然就充實了。這種補正祛邪的療法,應當防止留滯惡血之弊;假使在絡脈上留有惡血,應當儘快採取刺絡放血法將它除掉。
【原文】持針之道,堅者為寶,正指直刺,無針左右,神在秋毫,屬意病者,審視血脈者,刺之無殆。方刺之時,必在懸陽[1]及與兩衛[2],神屬勿去,知病存亡。血脈者,在腧橫居,視之獨澄,切之獨堅。 【提要】本段講進針時的注意事項。 【注釋】[1]懸陽衛氣居表而屬陽,固護於外,如太陽之懸掛在天,故稱懸陽。 [2]兩衛脾所主之肌肉為臟腑的外衛,衛氣循行皮膚之中,為表之外衛,二者合稱兩衛。 【白話解】持針的要領,以堅定有力最為可貴。進針時用右手拇、食、中三指夾持針具,要直針而下,切不可偏左或偏右。在操作過程中,必須聚精會神於針下的感覺,明察秋毫。同時還要凝神注意病者神態的變化,並細心觀察病人血脈的虛實,惟有這樣去進行針刺,才不致發生不良的後果。剛開始針刺的時候,必先刺到表陽所主的衛分,然後再刺到脾陰所主的肌肉;而由此體察病者的神氣及其各臟腑的氣是否有散失,則可知道病的存在或消失。至於血脈橫結在經穴之間的病證,尤其容易看得清楚,而用手去按切時,由於外邪的結聚,有病的部位必然顯得特別堅實。 【原文】 九針之名,各不同形一日鏡針[1]長一寸六分員針,長一寸六分;鍶針[2]引,長三寸半;四日鋒針,長一寸六分;五日鈹針[3],長四寸,廣二分半六日員利針,長一寸六分七日毫針,長三寸六分;八日長針,長七寸;九日大針,長四寸。鏡針者,頭大末銳,去瀉陽氣。員針者,針如卵形,揩摩分間,不得傷肌肉,以瀉分氣。錠針者,鋒如黍粟之銳,主按脈勿陷,以致其氣。鋒針者,隅,以發痼疾。鈹針者,末如劍鋒,以取大膿。員利針者,大如肇[4],且員且銳,中身微大,以取暴氣。毫針者,尖如蚊虻喙,靜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養,以取痛痹。長針者,鋒利身薄,可以取遠痹。大針者,尖如梃[5],其鋒微員,以瀉機關之水也。九針畢矣。 【提要】本段描述了九針的名稱、形態及功用。 【注釋】[1]鐫針纏,銳也。即針尖非常尖銳的針。 [2]錠針音敵,同"鏑"。謂針尖如箭頭。 [3]鈹針音劈。即劍形針具。 [4]大如麓麓,音毛,指長毛,氂牛尾之毛。 [5]尖如梃梃,音艇,作杖解。 【白話解】九針的名稱和形狀都各不相同第一種叫鏡針,長一寸六分;第二種叫員針,長一寸六分;第三種叫鍶針,長三寸半;第四種叫鋒針,長一寸六分;第五種叫鈹針,長四寸,寬二分半;第六種叫員利針,長一寸六分;第七種叫毫針,長三寸六分;第八種叫長針,長七寸;第九種叫大針,長四寸。 九針的功用鐫針,針頭大而針尖銳利,適用於淺刺,以瀉除皮膚肌表的邪熱。員針,針尖橢圓如卵形,可作按摩之用,主治邪在分肉之間的疾患,用時,不致損傷肌肉,而得以疏泄分肉之間的氣血。鍶針,針尖像黍粟一樣圓而微尖,不致刺人皮膚,主要是用作按摩經脈、流通氣血,但用時不宜陷入肌肉,否則,反會損傷正氣。鋒針,針鋒銳利,三面有鋒棱,適用於熱毒癰瘍或經絡久痹的頑固性疾患。鈹針,針尖如劍鋒,適用於癰瘍等疾患,可作刺破排膿之用。員利針,針尖大如氂尾,圓且銳利,針身略粗,能用於治療急性病。毫針,針尖纖細如蚊虻之喙,可用於靜候氣的徐緩到來;而其針身微細,適宜於持久留針,以扶養真氣;同時還適宜於治療痛痹。長針,針尖鋒利而針身細薄,可以治療口久不愈的痹症。大針,針體如杖,粗而且巨,針尖略圓,可用來治療水氣停留於關節而致浮腫的疾患,作為瀉水之用。九針的名稱、形狀與主治作用,都盡在於此了。【原文】夫氣之在脈也,邪氣在上,濁氣在中,清氣在下。故針陷脈[1]則邪氣出,針中脈則濁氣出,針太深則邪氣反沉,病益。故日皮肉筋脈各有所處,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無實無虛。損不足而益有餘,是謂甚病,病益甚。取五脈者死,取三脈者愜[2]奪陰者死,奪陽者狂,針害畢矣。
【提要】本段講不同邪氣侵入人體的不同治法以及誤用針刺補瀉的害處。 【注釋】[1]陷脈指孔穴在筋骨陷中而言。 [2]取三脈者惟愜,音筐,即形體衰敗的意思。此言瀉手足三陽脈,必致形氣虛弱。 【白話解】說到邪氣侵犯經脈引起疾病的情況,一般是這樣的賊風邪氣,常常由頭部侵入,所以說邪氣在上;由飲食不節所致的濁氣,往往滯留在腸胃,所以說濁氣在中;清冷寒濕之邪,大多從足部侵入,所以說清氣在下。在針刺的時候,上部取筋骨陷中的各經腧穴,則能使賊風邪氣隨針而出。針刺中土的經脈(指足陽明胃經),就可以排除滯留在腸胃中的濁氣。凡是病在淺表的,都不宜深刺;如果刺得過深,邪氣反而會隨之深入,而加重病情。所以說皮、肉、筋、脈各有自己一定的部位,而每種病也各有與之相適應的治療方法。九針之形狀各不相同,各有其適應的病證,要根據病情適當選用。實證不可以用補法,虛證不可以用瀉法。如果正氣不足的反用了瀉法,或是邪氣有餘的反用了補法,就會使病情更趨嚴重,這就是所謂的病上加病。在病重的時候,如果誤瀉了五臟陰經的經氣,就會造成死亡;而如果誤瀉了六腑陽經的經氣,就使病人形體衰敗,難以恢復。誤瀉陰經,使臟氣耗竭,就會導致死亡;誤瀉陽經,損耗陽氣,就會使人發狂。這些都是誤用補瀉的害處。 【原文】 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勿復針。針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為。刺之要,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蒼天,刺之道畢矣。 【提要】本段講"氣至"的重要性。 【白話解】進針之後,如果沒有得氣的感覺,就說明"氣"還沒有"至",應當繼續施行手法,而不須拘泥於手法的次數,總以達到"氣至"為度。如進針之後,有了得氣的感覺(即"氣至"),就可以出針,不須再行針刺和留針了。九針各有它的適應證,因而針的形狀也各不相同,要根據病情選用,才能適合需要。針刺的要領,就在於達到氣至,有了"氣至"的感覺就表明有了療效。療效確切的,就好像風吹雲散,立刻明朗地看到了青天一樣。針刺的主要道理,就完全包括在這裡了。 【原文】黃帝日願聞五臟六腑所出之處。岐伯日五臟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經脈十二,絡脈十五,凡二十七氣,以上下,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腧,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二十七氣所行,皆在五腧也。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所言節者,神[1]之所遊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提要】本段講五輸穴的名稱和作用,以及腧穴的本質。 【注釋】[1]神氣,指真氣。 【白話解】黃帝說我想聽你講一講五臟六腑的經氣是從何處發出的。 岐伯說五臟各有其自己的經脈,每條經脈各有井、滎、輸、經、合五個腧穴,五條經脈各五個穴,共有二十五個腧穴。六腑也各有其自己的經脈,每條經脈各有井、滎、輸、原、經、合六個腧穴,六條經脈各有六個穴,共有三十六個腧穴。人體共有十二條經脈、十五條絡脈,合起來共有二十七條經絡,從經絡的脈氣來講,則總計共有二十七氣。這二十七氣在全身上下循行出入。 脈氣所發出的地方,如同泉水的源頭,稱作井;脈氣所流過的地方,像剛湧出泉眼的微小水流,稱作滎;脈氣所灌注的地方,像水流漸漸匯聚輸注於深處一樣,叫做輸;脈氣所行走的地方,像大的水流迅速流過一樣,叫做經;脈氣所進入的地方,如同百川的會合人海,叫做合。十二經脈合十五絡脈的二十七氣所出入流注運行的地方,就是在這井、滎、輸、經、合的五腧穴之中。 周身關節空隙的交通之處,共有三百六十五個腧穴。如果掌握了它的特點,懂得了其中的要領,那麼一句話就可以將它說得明白;如果不懂得其中的要領,就會感到散漫而沒有體系,而對這麼多腧穴也就無法完全了解。 必須說明的是,這裡所說的關節空隙之處,指的是神氣運行活動、出入內外的處所,著重於內部功能的反映,而並非指皮、肉、筋、骨的局部形態。 【原文】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復;一其形,聽其動靜,知其邪正。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氣至而去之。 【提要】本段敘述進針前後需注意的事項。 【白話解】在進行針刺時,醫者必須先觀察病人的氣色,注意病人的眼神,以了解病人的精神及正氣是處於渙散狀態還是有所恢復。然後要力求使所診知的疾病內在變化與反映在形體上的病象相一致;同時還要通過診脈,從脈象的動靜辨明邪正的盛衰情況。在進針時,右手持針,主要任務是進針;左手以兩指夾持住針身,防止其傾斜和彎曲。針刺入後,等到針下有了得氣的感覺,即可考慮出針。【原文】凡將用針,必先診脈,視氣之劇易,乃可以治也。五臟之氣已絕於內,而用針者反實其外,是謂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靜,治之者,輒反其氣,取腋與膺;五臟之氣已絕於外,而用針者反實其內,是謂逆厥,逆厥則必死,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1]。刺之害中而不去,則精泄;害中而去,則致氣。精泄則病益甚而框,致氣則生為癰瘍。
【提要】本段講誤治導致"重竭"和"逆厥"的原因以及針刺治療時太過和不及的害處。 【注釋】[1]四末指四肢的末梢部位。 【白話解】凡是將用針刺進行治療之前,醫者都必須首先診察脈象,只有根據脈氣所呈現出的病情輕重情況,才可以制定相應的治療措施。如果病人在內的五臟之氣已經虛絕,這本"是陰虛證,而醫生反用針去補在外的陽經,補陽則愈虛其陰,虛上加虛,叫做"重竭"。臟氣重竭的病人必死。因為是五臟之氣虛竭而死,所以臨死前的表現是安靜的。形成"重竭"的主要原因,是醫者誤治,違反了臟氣陰虛理應補髒的原則,而誤瀉了腋下和胸前的臟氣所出之腧穴,促使臟氣愈趨虛竭所致。至於五臟之氣已虛於外的病人,乃屬陽虛,而醫者反去補在內的陰經,助陰則陽氣愈竭,這就形成了陰陽氣不相順接的病變,叫做"逆厥"。厥證的病人也必死。因為是五臟之氣有餘,所以病者在臨死前的表現是煩躁的。這也是由於醫者的誤治,違反了陽氣已虛理應補陽的原則,反而誤瀉四肢末梢的穴位,促使陽氣愈趨虛竭所致。 凡針刺用瀉法的,已刺中了病邪的要害,但仍然留針而不出的,就反而會使精氣耗損;刺中了要害,但未經運用適當的針刺手法,就立即出針的,就會使邪氣留滯,進而郁壅。如果出針太遲,損耗了精氣,病情就會加重,甚至使形體衰敗。如果出針太快,邪氣留滯於氣分,就會使肌膚上發生癰瘍。 【原文】五臟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於四關,四關主治五臟。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臟之所以稟三百六十五節氣味也。五臟有疾也,應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應,而知五臟之害矣。陽中之少陰,肺也,其原出於太淵,太淵二。陽中之太陽,心也,其原出於大陵,大陵二。陰中之少陽,肝也,其原出於太沖,太沖二。陰中之至陰,脾也,其原出於太白,太白二。陰中之太陰,腎也,其原出於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於鳩尾,鳩尾一。肓之原,出於脖腴[1],脖腴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臟六腑之有疾者也。脹取三陽,飧泄[2]取三陰。 【提要】本節敘述十二原穴的名稱、所屬及功用。 【注釋】[1]脖腴,音勃殃,是任脈氣海穴的別名,在臍下一寸五分處。 [2]飧泄飧,音孫,飯和水為飧。飧泄,即指瀉下的大便清稀,完谷不化。 【白話解】五臟有在外的六腑相應,互為表裡,六腑與五臟之氣表裡相通。六腑與五臟之氣相應的還有十二個原穴。十二個原穴的經氣輸注之源,多出自兩肘兩膝以下的四肢關節部位。這些在四肢關節以下部位的腧穴,都可以主用來治五髒的疾病。凡是五髒髮生的病變,都應當取用十二個原穴來治療。因為這十二個原穴,是全身三百六十五節稟受五髒的氣化與營養而精氣注於體表的部位。所以五臟有疾病時,其變化就會反映在十二個原穴的部位上。十二個原穴各有其相應的臟腑,由其各自穴位上所反映出的現象,就可以了解相應臟腑的受病情況了。五臟中的心肺二臟,位於胸膈以上,上為陽,其中又有陰陽的分別陽中的少陰是肺臟,它的原穴是太淵,左右共有兩穴;陽中的太陽是心臟,它的原穴是大陵穴,左右共有兩穴。五臟中的肝、脾、腎三臟,都位於胸膈以下,下為陰,其中再分出陰陽陰中的少陽是肝臟,它的原穴是太沖,左右共有兩穴;陰中的至陰是脾臟,它的原穴是太白,左右共有兩穴;陰中的太陰是腎臟,它的原穴是太溪,左右共有兩穴。在胸腹部臟器附近,還有膏和肓的兩個原穴。膏的原穴是鳩尾,屬任脈,只有一穴;肓的原穴是氣海,屬任脈,也只有一穴。 以上五臟共十穴,加上膏和肓的各一穴,合計共有十二穴。這十二個原穴,都是臟腑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部位,可以用它們來主治五臟六腑的各種疾患。凡患腹脹病的,當取用足三陽經,即取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的穴位進行治療。凡患完谷不化的泄瀉證的,當取用足三陰經,即在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的穴位進行治療。 【按語】本節所指的十二原名稱,是屬於五髒的十穴和膏肓的各一穴,而並無六腑所屬的原穴。在《靈樞·本輸》篇中,則分別指出了六腑的原穴。後世所通稱的十二原,就是將本節所指出的五臟原穴,和《靈樞·本輸》篇中所指出的六腑的原穴,再加上心經的神門穴所組成的。 【原文】今夫五臟之有疾也,譬猶刺也,猶污也,猶結也,猶閉也。刺雖久,猶可拔也污雖久,猶可雪也;結雖久,猶可解也閉雖久,猶可決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說也。夫善用針者,取其疾也,猶拔刺也,猶雪污也,猶解結也,猶決閉也。疾雖久,猶可畢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 【提要】本段強調久病也是可以治癒的。【白話解】現在來說一說五臟有病的情況。五臟有病,就好比人的皮肉中扎了刺,物體上有了污點,繩子上打了結扣,河道中發生了淤塞一樣。刺扎得日子雖久,但仍可以拔掉它;沾染的污點日子雖久,但仍可以洗掉它;打上的結扣日子雖久,但仍可以解開它;河道淤塞的日子雖久,但仍可以疏通它。有些人認為久病是不能治療的,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善於用針的醫生,其治療疾病就好像拔刺、洗污點、解繩結、疏通河道一樣,無論患病的日子多麼久,都是可以治癒的。說久病不能救治的人,那是因為他沒有掌握好針灸的治療技術。
【原文】刺諸熱者,如以手探湯;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陰有陽疾[1]者,取之下陵三里[2],正往無殆,氣下乃止,不下復始也。疾高而內者,取之陰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陽之陵泉也。 【提要】本段講針刺寒熱病的不同手法及針刺陰分有熱、臟腑屬性不同的上部疾病等的取穴方法。 【注釋】[1]陰有陽疾指熱在陰分。[2]下陵三里即足三里穴。 【白話解】針刺治療各種熱病,適宜用淺刺法,手法輕而且捷,就好像用手去試探沸騰的湯水一樣,一觸即還。針刺治療寒性和肢體清冷的病證,適宜用深刺留針法,靜待氣至,就好像旅人留戀著家鄉不願出行一樣。在內的陰分為陽邪侵入而有熱象的,應當取用足陽明胃經的足三里穴進行治療,要正確地去進行治療,不要鬆懈疏忽,直到氣至而邪氣下退,方可停針;如果邪氣不退,則應持續治療。如果證候出現在上部,且屬於在內的臟病,就可以取用足太陰脾經的陰陵泉穴進行治療;如果證候出現在上部,而屬於在外的腑病,則應該取用足少陽膽經的陽陵泉穴進行治療。 《黃帝內經》靈樞 ● 本輸篇第二(譯文) 【題解】本篇重點討論了五臟六腑與經脈之氣在肘膝關節以下出人流注經過的部位,具體指出了每經井、滎、輸、原、經、合各穴的名稱與部位;另一方面,本篇也論及了臟腑相合的關係和作用,以及四時取穴的方法等等。由於本篇的內容,以詳述五輸穴為主,所以篇名為"本輸"。 【原文】黃帝問於岐伯日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經絡之所終始,絡脈之所別處,五輸之所留,六腑之所與合,四時之所出入,五臟之所溜處,闊數之度,淺深之狀,高下所至。願聞其解。 【提要】本段闡述了欲了解針刺治病的原理所應該學習的相關知識。 【白話解】 黃帝問岐伯說凡是想了解針刺治病原理的人,都必須通曉十二經脈及其脈絡循行的起點和終點;十五絡脈從正經所別出的處所;井、滎、輸、經、合這些五輸穴在四肢的部位;六腑與五臟表裡相合的關係;四季時令氣候影響人體而顯現出的相應的氣血盛衰情況;五臟與經絡之氣流注聚結於體表的所在;經脈、絡脈、孫絡的寬窄程度,在深部與淺部的分布情形,以及上至頭面、下至肢末的相接關係。對於這些問題,我想聽一聽你的見解。 【原文】岐伯日請言其次也。肺出於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內側也,為井[1]木;溜於魚際,魚際者,手魚[2]也,為滎注於太淵,太淵,魚後一寸陷者中也,為輸行於經渠,經渠,寸口中也,動而不居,為經入於尺澤,尺澤,肘中之動脈也,為合。手太陰經也。 【提要】本節講手太陰肺經所屬的五輸穴的部位所在。 【注釋】[1]井、滎、輸、經、合這是肘膝關節以下的五輸穴的特定名稱,是將脈氣的流行比做匯人江河中的水流由小而大,漸入深處,依次命名而成的。 [2]手魚指手腕之前,大拇指本節(即大拇指的近端指關節)之間的部位,有肥肉隆起,如魚的形狀,統稱為魚。 【白話解】岐伯說讓我按順序來說吧!肺臟的脈氣,開始於少商穴,少商穴的部位在手大指端的內側(即橈側),距指甲角一分許的地方,它被稱為井穴,在五行歸類中屬木。脈氣從井穴出發後,流於魚際穴,魚際穴的部位在手掌大魚際的中後方,它被稱為滎穴。脈氣由此灌注於太淵穴,太淵穴的部位在手掌大魚際後下一寸處的凹陷之中(即大魚際上約一寸處,掌後內側橫紋頭動脈應手處),它被稱為輸穴。脈氣由此行於經渠穴,經渠穴的部位在寸後方的凹陷中(即橈骨莖突之內側),即診脈時中指所著之處,該處有橈動脈跳動不止,它被稱為經穴。脈氣由此進入於尺澤穴,尺澤穴的部位在肘橫紋中央(稍偏橈側)的動脈應手處,它被稱為合穴。這就是手太陰肺經所屬的五輸穴。 【原文】心出於中沖,中沖,手中指之端也,為井木溜於勞宮,勞宮,掌中中指本節之內間也,為滎;注於大陵,大陵,掌後兩骨之間方下[1]者也,為腧行於間使,間使之道,兩筋之間,三寸之中也,有過則至,無過則止,為經入於曲澤,曲澤,肘內廉下陷者之中也,屈而得之,為合。手少陰也。 【提要】本段講手少陰心經(心包絡經)所屬的五輸穴的部位所在。 【注釋】[1]方下即正當兩骨之下的意思。【白話解】心臟的脈氣,開始於心包絡經的中沖穴,中沖穴的部位在手中指的尖端(距指甲的距離如韭葉寬),它被稱為井穴,在五行歸類中屬木。脈氣從井穴出發後,流於勞宮穴,勞宮穴的部位在掌中央中指本節的後方中間(即第三、四掌骨之間),它被稱為滎穴。脈氣由此灌注於大陵穴,大陵穴的部位在掌後腕關節第一橫紋的中央部,橈骨、尺骨之間,橈側腕屈肌腱的尺側凹陷中,它被稱為輸穴。脈氣由此行於間使穴,間使穴的部位在掌後三寸,兩筋之間的凹陷中,當本經有病時,在這一部位上就會出現一定的反應,無病時則沒有異常表現,它被稱為經穴。脈氣由此進入於曲澤穴,曲澤穴的部位在肘橫紋處肱二頭肌腱內側,當肘窩橫紋中央(稍偏於尺側)的凹陷中,取穴時要求前臂稍屈而取之,它被稱為合穴。這就是手少陰心經(心包絡經)所屬的五輸穴。
【按語】上述各穴,都屬於今之手厥陰心包絡經。因心與心包絡本屬一體,其氣相通,心包絡為心之外衛,且心為臟腑之大主,不應受邪,所以古人認為心經之病,都在外經而不在內臟,心有病,由心包絡代受其邪,並有少陰無腧之說(參看《靈樞·邪客》篇)。本節開始說心出於中沖,中沖乃手厥陰心包絡經之脈氣所發,而最後卻說是手少陰心經,這就是因為少陰無輸,其輸出於心包絡的緣故。 由於心不受邪,故在治療方面,用心包絡經的輸穴代替心經的輸穴而進行治療。《難經》認為五臟六腑各有其相應的陰陽表裡關係,將《內經》的五臟五輸加上心包絡而成為六臟五輸,並將手少陰的五個輸穴改為心包絡經的穴位;至於心經的井、滎、輸、經、合五輸,則以少沖、少府、神門、靈道、少海代替,後世多宗此說。 【原文】肝出於大敦,大敦者,足大指之端及三毛之中也,為井木;溜於行間,行間,足大指間也,為滎;注於太沖,太沖,行間上二寸陷者之中也,為腧;行於中封,中封,內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使逆則宛,使和則通,搖足而得之,為經入於曲泉,曲泉,輔骨之下,大筋之上也,屈膝而得之,為合。足厥陰也。 【提要】本段講足厥陰肝經所屬的五輸穴的部位所在。 【白話解】肝臟的脈氣,開始於大敦穴,大敦穴的部位在足大趾外側距離趾甲根一分的地方,也可說是在大趾背側的三毛中(即在大趾第一節的背面,趾甲根之後),它被稱為井穴,在五行歸類中屬木。脈氣從井穴出發之後,流於行間穴,行間穴的部位在足大趾、次趾之間,它被稱為滎穴。脈氣由此灌注於太沖穴,太沖穴的部位在行間上二寸,第二趾骨連接部位之前的凹陷中,它被稱為輸穴。脈氣由此行於中封穴,中封穴的部位在足內踝前一寸五分處的凹陷中(據《甲乙經》載,為一寸陷中);在針刺該穴時,如果違逆經氣運行的方向,就會使氣血鬱結,如果順應經氣運行的方向,就會使氣血通暢;取穴時將足部上仰,就會在穴位處出現凹陷,而得其穴,它被稱為經穴。脈氣由此進入於曲泉穴,曲泉穴的部位在膝內輔骨突起的下方和大筋的上方處的凹陷中,屈膝才能取准該穴,它被稱為合穴。這就是足厥陰肝經所屬的五輸穴。 【原文】脾出於隱白,隱白者,足大指之端內側也,為井木;溜於大都,大都,本節之後,下陷者之中也,為滎;注於太白,太白,腕骨之下也,為腧;行於商丘,商丘,內踝之下,陷者之中也,為經入於陰之陵泉,陰之陵泉,輔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為合。足太陰也。 【提要】本段講足太陰脾經所屬的五輸穴的部位所在。 【白話解】脾臟的脈氣,開始於隱白穴,隱白穴的部位在足大趾的內側前端,它被稱為井穴,在五行歸類中屬木。脈氣從井穴出發之後,流於大都穴,大都穴的部位在足大趾本節後凹陷的中央(今作拇指內側,本節前骨縫處的赤白肉際上),它被稱為滎穴。脈氣由此灌注於太白穴,太白穴的部位在足內側核骨下方的凹陷中,它被稱為輸穴。脈氣由此行於商丘穴,商丘穴的部位在足內踝前下方的凹陷中,它被稱為經穴。脈氣由此進入於陰陵泉穴,陰陵泉穴的部位在膝下內側輔骨突起的後下方凹陷中;取穴時把腳伸直,在脛骨頭內側後下方的凹陷中取之,它被稱為合穴。這就是足太陰脾經所屬的五輸穴。 【原文】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為井木;溜於然谷,然谷,然骨之下者也,為滎;注於太溪,太溪,內踝之後,跟骨之上,陷中者也,為腧;行於復留,復留,上內踝二寸,動而不休,為經;入於陰谷,陰谷,輔骨之後,大筋之下,小筋之上也,按之應手,屈膝而得之,為合。足少陰經也。 【提要】本段講足少陰腎經所屬的五輸穴的部位所在。【白話解】腎臟的脈氣,開始於湧泉穴,湧泉穴的部位在足心的凹陷中,它被稱為井穴,在五行歸類中屬木。脈氣從井穴出發之後,流於然谷穴,然谷穴的部位在足內踝前方大骨下部的凹陷中,它被稱為滎穴。脈氣由此灌注於太溪穴,太溪穴的部位在足內踝後方、跟骨上方的凹陷中,它被稱為輸穴。脈氣由此行於復溜穴,復溜穴的部位在足內踝上二寸、有動脈跳動不休的地方,它被稱為經穴。脈氣由此進入於陰谷穴,陰谷穴的部位在膝內側輔骨的後方、大筋的下方、小筋的上方、按之有動脈跳動應手的地方;取穴時屈膝,在胭橫紋內側端二筋之間的凹陷中取之,它被稱為合穴。這就是足少陰腎經所屬的五輸穴。
【原文】膀胱出於至陰,至陰者,足小指之端也,為井金;溜於通谷,通谷,本節之前外側也,為滎;注於束骨,束骨,本節之後,陷者中也,為腧;過於京骨,京骨,足外側大骨之下,為原;行於崑崙,崑崙,在外踝之後,跟骨之上,為經;入於委中,委中,胭中央,為合,委而取之。足太陽也。【提要】本段講足太陽膀胱經所屬的五輸穴和原穴的部位所在。 【白話解】膀胱經的脈氣,開始於至陰穴,至陰穴的部位在足小趾外側、距離趾甲一分許的地方,它被稱為井穴,在五行歸類中屬金。脈氣從井穴出發之後,流於通谷穴,通谷穴的部位在足小趾外側本節前的凹陷中,它被稱為滎穴。脈氣由此灌注於束骨穴,束骨穴的部位在足小趾外側本節後的凹陷中,它被稱為輸穴。脈氣由此通過於京骨穴,京骨穴的部位在足外側大骨下方赤白肉際處的凹陷中,它被稱為原穴。脈氣由此行於崑崙穴,崑崙穴的部位在足外踝後方、跟骨上方的凹陷中,它被稱為經穴。脈氣由此過人於委中穴,委中穴的部位在膝部胭橫紋中央處,它被稱為合穴,取穴時要屈膝才能取准它的位置。這就是足太陽膀胱經所屬的五輸穴和原穴。 【按語】《靈樞·九針十二原》篇曾指出五臟六腑有十二原,而五臟之原,實際就是五髒的輸穴,所以《難經·六十六難》說"十二經皆以輸為原",這說明輸原之氣是相同的。古人認為"原"是十二經的根本,而三焦之氣"經歷五臟六腑",為"原氣之別使",所以《六十六難》又指出"三焦所行之輸為原"。 【原文】膽出於竅陰,竅陰者,足小指次指之端也,為井金溜於俠溪,俠溪,足小指次指之間也,為滎;注於臨泣,臨泣,上行一寸半陷者中也,為腧;過於丘墟,丘墟,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為原。行於陽輔,陽輔,外踝之上,輔骨之前,及絕骨之端也,為經;入於陽之陵泉,陽之陵泉,在膝外陷者中也,為合,伸而得之。足少陽也。 【提要】本段講足少陽膽經所屬的五輸穴和原穴的部位所在。 【白話解】膽腑的脈氣,開始於竅陰穴,竅陰穴的部位在第四足趾末端的外側,距離趾甲一分許的地方,它被稱為井穴,在五行歸類中屬金。脈氣從井穴出發之後,流於俠溪穴,俠溪穴的部位在足小趾次趾之間、本節前的凹陷中,它被稱為滎穴。脈氣由此灌注於臨泣穴,臨泣穴的部位,在俠溪穴上行一寸五分、足小趾次趾本節後的凹陷中,它被稱為輸穴。脈氣由此通過於丘墟穴,丘墟穴的部位在足外踝前下的凹陷中,它被稱為原穴。脈氣由此行於陽輔穴,陽輔穴的部位在足外踝上四寸、輔骨之前、絕骨末端的地方,它被稱為經穴。脈氣由此進入於陽陵泉穴,陽陵泉穴的部位在膝下一寸、外輔骨頭前下方的凹陷中,它被稱為合穴,取穴時要伸展下肢才能取准此穴。這就是足少陽膽經所屬的五輸穴和原穴。 【原文】胃出於厲兌,厲兌者,足大指內次指之端也,為井金;溜於內庭,內庭,次指外間也,為滎;注於陷谷,陷谷者,上中指內間上行二寸陷者中也,為腧;過於沖陽,沖陽;足附上五寸陷者中也,為原,搖足而得之;行於解溪,解溪,上沖陽一寸半陷者中也,為經;入於下陵,下陵,膝下三寸,腑骨外三里也,為合復下三里三寸為巨虛上廉,復下上廉三寸為巨虛下廉也,大腸屬上,小腸屬下,足陽明胃脈也,大腸小腸,皆屬於胃,是足陽明也。 【提要】本段講足陽明胃經所屬的五輸穴和原穴以及上、下巨虛穴的部位所在。【白話解】胃腑的脈氣,開始於厲兌穴,厲兌穴的部位在足大趾內側、第二足趾的前端(距離趾甲角一分處),它被稱為井穴,在五行歸類中屬金。脈氣從井穴出發之後,流於內庭穴,內庭穴的部位在第二足趾之外側的本節前的凹陷中(即次趾與中趾合縫處的赤白肉際上),它被稱為滎穴。脈氣由此灌注於陷谷穴,陷谷穴的部位在足中趾次趾之間、內庭上二寸、本節後方的凹陷中(即第二、第三跖骨骨間縫中),它被稱為輸穴。脈氣由此通過於沖陽穴,沖陽穴的部位在足跗上五寸(即骨間動脈處)的凹陷中,它被稱為原穴,取穴時要搖動足部才能取准此穴。脈氣由此行於解溪穴,解溪穴的部位在沖陽後一寸五分、足跗關節上的凹陷中,它被稱為經穴。脈氣由此人於下陵穴,所謂下陵穴,就是在膝眼下三寸、脛骨外緣處的足三里穴,它被稱為合穴。由此再向下,在足三里穴下三寸的地方,就是上巨虛穴;再向下,在上巨虛穴之下三寸的地方,就是下巨虛穴。大腸的脈氣寄屬於上巨虛穴,小腸腑的脈氣則寄屬於下巨虛穴,這兩個穴位都是屬於足陽明胃經的腧穴,所以大腸和小腸都與胃相聯繫,脈氣相通。這就是足陽明胃經所屬的五輸穴和原穴等的概況。
【原文】三焦者,上合手少陽,出於關沖,關沖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為井金;溜於液門,液門,小指次指之間也,為滎注於中渚,中渚,本節之後陷者中也,為腧;過於陽池,陽池,在腕上陷者之中也,為原;行於支溝,支溝,上腕三寸,兩骨之間陷者中也,為經入於天井,天井,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為合,屈肘乃得之三焦下腧,在於足大指之前,少陽之後,出於胭中外廉,名日委陽,是太陽絡也。手少陽經也。三焦者,足少陽太陰(一本作)之所將,太陽之別也,上踝五寸,別入貫揣腸,出於委陽,並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閉癃,虛則遺溺,遺溺則補之,閉癃則瀉之。 【提要】本段講手少陽三焦經所屬的五輸穴、原穴以及下腧穴的概況。 【白話解】三焦腑貫穿於胸腹腔上中下三部,向上與手少陽三焦經相連。它的脈氣,開始於關沖穴,關沖穴的部位在小指外側的無名指的前端(距離指甲角一分許的地方),它被稱為井穴,在五行歸類中屬金。脈氣從井穴出發之後,溜於液門穴,液門穴的部位在小指與無名指的歧縫之間,它被稱為滎穴。脈氣由此灌注於中渚穴,中渚穴的部位在本節之後(即第四、第五掌指關節之後緣)、兩骨之間的凹陷中,它被稱為輸穴。脈氣由此通過陽池穴,陽池穴的部位在手腕背側橫紋的凹陷中,它被稱為原穴。脈氣由此行於支溝穴,支溝穴的部位在腕後三寸、兩骨之問的凹陷中,它被稱為經穴;脈氣由此進入於天井穴,天井穴的部位在肘外側大骨上方的凹陷中(即肘尖直上一寸處的關節凹陷中),它被稱為合穴;取穴時要屈肘才能取到此穴。三焦經的分布雖是由手至頭,但有一個和它脈氣相通並由其所主而位於足部的下腧穴(即下合穴),其脈氣在足太陽膀胱經之前,上行足少陽膽經之後,別出於膝胭正中外一寸處的兩筋之間的凹陷處,叫做委陽穴,它也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絡穴以及足太陽膀胱經之絡脈所別出的地方。以上所述,就是手少陽三焦經所屬的五輸穴、原穴以及下腧穴的概況。由於。三焦和腎、膀胱有密切的關係,而且三焦的下腧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別絡所出之處,它的脈氣在足踝上方五寸處從本經分出而進入並貫穿小腿肚,再從委陽穴出於體表並由此並人足太陽膀胱經的本經,然後進人腹腔內與膀胱相連,以約束下焦,因此委陽穴所主治的證候,就包括因為三焦氣化異常而見的屬於膀胱病證的病變,如邪入三焦所致的小便不通之類的實證以及三焦虛弱所致的小便不禁之類的虛證。屬虛的當用補法治之;而屬實的當用瀉法治之。 【按語】 1.在於足大指之前"足大指"三字,張介賓、馬蒔等根據經脈的循行系統都認為是"足小指"之誤,因為足小指屬於足太陽膀胱經,這種見解是有道理的。但是考本經《邪氣臟腑病形》篇"三焦病者,候在足太陽之外大絡,大絡在太陽少陽之間",又考《甲乙經》雲"委陽,三焦下輔腧也,在足太陽之前,少陽之後,出於胭中外廉兩筋間,承扶下六寸,此足太陽之別絡也",則可見"足大指"當系"足太陽"之誤,應更正為"足太陽之前"較為妥帖。 2.足少陽太陰之所將"太陰"的"陰"字,馬蒔等認為是"陽"字之誤,主張更正為"太陽"。張介賓雖認為此處乃是"三焦屬腎與膀胱"之意而應作"少陰太陽",但也是肯定"太陰"之說是錯了。本句的翻譯,從張氏之說。將,是相偕同行之意,也就是指相互間有著密切的聯繫。 【原文】手太陽小腸者,上合手太陽,出於少澤,少澤,小指之端也,為井金;溜於前谷,前谷,在手外廉本節前陷者中也,為滎;注於後溪,後溪者,在手外側本節之後也,為腧;過於腕骨,腕骨,在手外側腕骨之前,為原;行於陽谷,陽谷,在銳骨之下陷者中也,為經;入於小海,小海,在肘內大骨之外,去端半寸陷者中也,伸臂而得之,為合。手太陽經也。 【提要】本段講手太陽小腸經所屬的五輸穴和原穴的部位所在。【白話解】手太陽小腸腑,位居腹部,而它的經氣向上合於手太陽經。它的脈氣,開始出少澤穴,少澤穴的部位在手小指前端的外側部,它被稱為井穴,在五行歸類中屬金。脈氣從井穴出發之後,流於前谷穴,前谷穴的部位在手小指外側本節前的凹陷中,它被稱為滎穴。脈氣由此灌注於後溪穴,後溪穴的部位在手小指外側本節後的凹陷中,它被稱為輸穴。脈氣由此通過於腕骨穴,腕骨穴的部位在手外側腕骨前方的凹陷中(即第五掌骨與鉤狀骨兩骨接合處),它被稱為原穴。脈氣由此行於陽谷穴,陽谷穴的部位在掌後銳骨下方的凹陷中,它被稱為經穴。脈氣由此進入於小海穴,小海穴的部位在肘內側距離大骨外緣五分處的凹陷中(即肘部尺骨鷹嘴突起之尖端與肱骨內上髁之間),取穴時要伸展手臂才能取准此穴,它被稱為合穴。這就是手太陽小腸經所屬的五輸穴和原穴。
【原文】大腸上合手陽明,出於商陽,商陽,大指次指之端也,為井金溜於本節之前二間,為滎注於本節之後三間,為腧;過於合谷,合谷,在大指歧骨之間,為原;行於陽溪,陽溪,在兩筋間陷者中也,為經入於曲池,在肘外輔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為合,手陽明也。是謂五臟六腑之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六三十六腧也。六腑皆出足之三陽,上合於手者也。 【提要】本段講手陽明大腸經所屬的五輸穴和原穴的部位所在。 【白話解】大腸腑位居於下,而它的經氣向上合於手陽明經。它的脈氣,開始於商陽穴,商陽穴的部位在手大拇指內側食指的前端外側部,它被稱為井穴,在五行歸類中屬金。脈氣從井穴出發之後,流於食指橈側本節前方凹陷中的二間穴,它被稱為滎穴。脈氣由此灌注於食指橈側本節後方凹陷中的三間穴,它被稱為輸穴。脈氣由此通過於合谷穴,合谷穴的部位在手拇指和食指的掌骨之間(即第一、二掌骨之間),它被稱為原穴。脈氣由此行於陽溪穴,陽溪穴的部位在腕關節橈側、兩筋之間的凹陷中,它被稱為經穴。脈氣由此進入於曲池穴,曲池穴的部位在肘外輔骨內的凹陷中(即屈肘時,肘橫紋頭處),取穴時要屈肘才能取准此穴,它被稱為合穴。這就是手陽明大腸經所屬的五輸穴和原穴。以上所說的,就是五臟六腑的脈氣出入流注所經過的主要腧穴。五臟各有五穴,共二十五個腧穴;六腑各有六穴,共三十六個腧穴。六腑的經氣都出於足太陽、足陽明、足少陽這三條陽經,而同時其中的三焦腑、大腸腑、小腸腑的經氣又向上和手三陽經分別相合。這樣就使每腑都有其相應的經脈,同時相互之間還構成了緊密的聯繫。 【原文】缺盆之中,任脈也,名日天突;一次任脈側之動脈,足陽明也,名日人迎;二次脈手陽明也,名日扶突三次脈手太陽也,名日天窗四次脈足少陽也,名日天容;五次脈手少陽也,名日天牖;六次脈足太陽也,名日天柱;七次脈頸中央之脈,督脈也,名日風府。腋內動脈手太陰也,名日天府。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日天池。 【提要】本段按先後的排列順序,詳述手足三陽經與任、督二脈在頸項間要穴的部位及名稱。 【白話解】在左右缺盆之間的正中線(視為第一行),就是任脈的天突穴。天突穴兩旁的第二行經脈上的穴位,貼近於任脈之側的動脈搏動處,屬於足陽明胃經,叫做人迎穴。人迎穴之外的第三行經脈上的穴位(即人迎後一寸五分處),屬於手陽明大腸經,叫做扶突穴。扶突穴之外的第四行經脈上的穴位(即扶突後一寸處),屬於手太陽小腸經,叫做天窗穴。天窗穴之後的第五行經脈上的穴位(上出天窗之外,頸中已無穴),屬於足少陽膽經,叫做天容穴(天容穴,今系手太陽經之腧穴)。天容穴之後的第六行經脈上的穴位,屬於手少陽三焦經,叫做天牖穴。天牖穴之後的第七行經脈上的穴位,屬於足太陽膀胱經,叫做天柱穴。天柱穴之後居於頸之中央的第八行經脈上的穴位,屬於督脈,叫做風府穴。至於在腋內的動脈搏動處的穴位,屬於手太陰肺經,叫做天府穴。另外,在腋下三寸(乳頭旁一寸)的穴位,則屬於手厥陰心包絡經,叫做天池穴。 【按語】次脈足少陽也,名日天容天容穴現今是屬於手太陽小腸經的腧穴,但本篇將其歸於足少陽膽經,且下文明確指出"足少陽在耳下曲頰之後"(此處為現今之天容穴所在)。張介賓懷疑現今的天容穴在古代是歸屬於足少陽膽經的,這種見解較為合理。 【原文】刺上關者,口去[1]不能欠[2]刺下關者,欠不能日去。刺犢鼻者,屈不能伸;刺兩關者,伸不能屈。足陽明挾喉之動脈也,其腧在膺[3]中。手陽明次在其腧外,不至曲頰[4]一寸。手太陽當曲頰。足少陽在耳下曲頰之後。手少陽出耳後,上加完骨之上。足太陽挾項大筋之中髮際。陰尺動脈[5]在五里,五腧之禁也。 【提要】本段補充說明取上關、下關的方法及手足三陽經在頸項間要穴的部位、名稱。 【注釋】[1]眩音區,指張口的樣子。 [2]欠指閉口的樣子。 [3]膺音英,即指胸前兩旁的高處。 [4]曲頰即指下頜角。[5]陰尺動脈即指尺澤穴的動脈,在此用做手五里穴的代稱。馬蒔說尺澤穴是手太陰肺經的動脈所在;尺澤穴上方三寸有動脈的地方,即肘上三寸向里、大脈的中央處,有一個穴位叫五里穴,屬於手陽明大腸經,這個穴位禁刺。
【白話解】針刺上關穴(即客主人穴)時,要張口才能發現穴位所在的凹陷,所以應張口取穴,不能閉口。針刺下關穴時,要閉口才能發現穴位所在的凹陷,開口則凹陷消失,所以應閉口取穴,不能張口。針刺犢鼻穴,要屈膝才能發現穴位所在的凹陷,所以應該屈膝取穴,不能伸展。針刺內關穴和外關穴,應該伸展手臂取穴,不能彎曲。 足陽明胃經的人迎穴位於結喉兩旁的動脈搏動處,與之脈氣相通的該經腧穴還分布在胸壁之中。其次是手陽明大腸經的扶突穴,它在足陽明經的人迎穴之外(人迎穴後一寸五分處),但還不到曲頰,而在曲頰下一寸的地方。由此旁開是手太陽小腸經的天窗穴,它的位置正當下頜角下方(扶突後一寸)動脈搏動處的凹陷中。由此斜向上是足少陽膽經的天容穴(屬手太陽小腸經),它的部位在耳下部、下頜角的後方(當天窗穴上一寸,微前方的凹陷中)。由此旁開是手少陽三焦經的天牖穴,它的部位在耳後方,在該處向上有完骨穴在它的上方。由此旁開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天柱穴,它的部位在項部大筋外側沿髮際的凹陷中。 屬於陰的尺動脈,在手陽明大腸經的五里穴的部位上,誤刺該穴,會使井、滎、腧、經、合五輸穴所內行的臟氣衰竭,所以是一個禁用針刺的穴位。 【按語】本節意在補充前文"缺盆之中,任脈也,名日天突,"等句的意義,詳述每一行次中各穴的部位所在,應與上文互參。 五里穴是古今臨床上醫家所公認的禁針穴位。《靈樞·小針解》篇"奪陰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就說明了誤刺五里穴的嚴重後果。 【原文】肺合大腸,大腸者,傳道之府。心合小腸,小腸者,受盛之府。肝合膽,膽者,中精之府[1]脾合胃,胄者,五穀之府。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少陽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臟。[2]三焦者,中瀆[3]之府也,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府也。是六腑之所與合者。 【提要】本段講六腑與五髒的表裡配屬關係以及六腑各自的作用。 【注釋】[1]膽者,中精之府此句說明膽是貯藏膽汁的臟器。六腑中除了膽以外,都是貯藏或轉輸濁物的臟器,只有膽腑中的膽汁清而不濁,故稱膽為中精之府。 [2]故將兩臟將,音降,統帥的意思。將兩臟,就是指腎臟統屬三焦與膀胱二個水腑。 [3]中瀆瀆,水道。三焦是人體內主氣化而通調水道的一個腑,它除了運化水谷精微之外,其主要的功能就是通調全身的水道,所以稱之為中瀆之府。 【白話解】肺和大腸相表裡,大腸是輸送糟粕、排泄糞便的腑;心和小腸相表裡,小腸是接受胃所下移的腐熟的水谷,並分別水液和糟粕的腑;肝和膽相表裡,膽是貯藏和排泄膽汁的腑;脾和胃相表裡,胃是受納、消化食物的腑;腎和膀胱相表裡,膀胱是蓄積和排泄水液的腑。手少陽三焦隸屬於腎,而腎臟的經脈又上連於肺,肺能通調水道,所以腎臟能統率三焦與膀胱兩個水腑而主水液代謝。三焦是全身水液通行的路徑,有疏通水道的作用,它還下通膀胱,和膀胱有直接的聯繫。不過如上所說的,肺心肝脾腎五臟都各有一腑與之相表裡,在六腑之中,惟有三焦沒有配屬,所以稱它為孤腑。以上就是六腑導百睥的妻電醉屜羊乏。 【按語】本節列舉了臟與腑之間的表裡配屬關係,來說明人體臟腑相互依存的整體性。特別是對腎、肺、膀胱、三焦調節水道的作用,有進一步的論述。臟腑的功能都是以五臟為主的,臟是統帥腑的。腎是水臟,統帥膀胱、三焦兩個水腑,與這一理論是相符的。因五臟六腑都是相表裡的,都屬於內臟,所以把"將兩臟"中的"兩臟"釋作"膀胱和三焦兩腑" 【原文】 春取絡脈諸滎大經分肉[1]之間,甚者深取之,間[2]者淺取之。夏取諸腧孫絡[3]肌肉皮膚之上。秋取諸合,余如春法。冬取諸井諸腧之分,欲深而留之。此四時之序,氣之所處,病之所舍,藏之所宜。轉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張而刺之,可令立快也。 【提要】本段敘述不同季節針刺所宜選取的不同部位以及針刺治療轉筋病、痿厥病所應選用的體位。 【注釋】[1]大經分肉大經,即指經脈;分肉,即指肌肉之間的間隙。 [2]間即指疾病輕淺,與"甚"相對。 [3]孫絡是最細小的支絡,像網一樣聯繫於諸經之間。【白話解】在春天進行針刺時,宜取用淺表部的絡脈、十二經的滎穴以及大經的分肉之間的部位,病情嚴重的則可深刺之,病情輕微的就應淺刺之;在夏天進行針刺時,宜取用十二經的輸穴、孫絡以及浮現在肌肉皮膚表面的淺表部位;在秋天進行針刺時,宜取用十二經的合穴,而其餘的方面,就如同春天用的刺法一樣,也宜於取用大經分肉之間的部位,根據病情的輕重,或淺或深地進行針刺;在冬天進行針刺時,宜取用十二經的井穴以及各經的輸穴或背腧穴之類,同時還要深刺並留針。這些針刺方法都是為了順應於四時氣候演變的次序、經氣應於四時而不同的流注部位、病邪在四季的不同居留部位以及五臟在四時的不同特性而採用的。至於治療轉筋病,要讓患者站立著取穴針刺,就可以使痙攣的癥狀迅速消除。至於治療四肢偏廢的痿厥病,要讓患者仰卧並伸展四肢後再進行針刺,就可以使氣血的運行暢通而立即出現輕快的感覺。
《黃帝內經》靈樞 ● 小針解篇第三(譯文) 【題解】本篇是將《靈樞·九針十二原》中有關討論運用小針(微針)問題的內容,按其原文順序,擇要加以解釋,並作進一步的註解和補充說明,所以篇名為"小針解"。 【原文】所謂易陳者,易言也。難入者,難著於人也。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氣有餘不足,可補瀉也。神客者,正邪共會也。神者,正氣也。客者,邪氣也。在門者,邪循正氣之所出入也。未睹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經之疾也。惡知其原者,先知何經之病所取之處也。 【提要】本段解釋"小針之要"部分內容的含義。 【白話解】所謂"易陳"的意思,是說運用小針的關鍵說起來是很容易的。"難入"的意思,是說它的精微之處是不顯著的,是不容易使人明白的。"粗守形"的意思,就是指水平低劣的醫生,僅是機械地拘守刺法來進行針刺。"上守神"的意思,就是指高明的醫生,能夠辨別病人的血氣盛衰虛實情況,而分別施用補法和瀉法。"神客"的意思,就是說邪氣與正氣共同留於血脈中,相互抗爭,而產生多種多樣的疾病。"神"指正氣而言,"客"指邪氣而言。"在門"的意思,就是說邪氣循著正氣所出入的門戶侵入人體,內外上下無所不至。"未睹其疾"的意思,就是指沒有診明癥狀的性質、病邪的所在,就漫無目標地進行醫治是不對的;要進行針刺就必須首先明了邪正虛實以及病變發生的經脈。"惡知其原"的意思,就是說如果沒有經過明確的診斷,怎麼能知道病原之所在?因此,必須首先了解是哪一經發生了病變,才可以決定應該取用的經脈和穴位,而給以正確的治療。 【原文】刺之微在數遲者,徐疾之意也。粗守關者,守四肢而不知血氣正邪之往來也。上守機者,知守氣也。機之動不離其空中者,知氣之虛實,用針之徐疾也。空中之機清靜以微者,針以得氣,密意守氣勿失也。其來不可逢者,氣盛不可補也。其往不可追者,氣虛不可瀉也。不可掛以發者,言氣易失也。扣之不發者,言不知補瀉之意也,血氣已盡而氣不下也。 【提要】本段解釋把握針刺時機內容的含義。 【白話解】"刺之微在數遲者"的意思,就是說針刺法的微妙之處,主要是在於掌握針刺手法中進針、出針的快慢速度。"粗守關"的意思,就是指技術低劣的醫生,在針刺時僅僅會依據癥狀而取用關節附近與癥狀相對應的穴位來進行治療,而根本不懂得辨別血氣的往來盛衰和邪正的進退動靜等情況。"上守機"的意思,就是說高明的醫生,懂得觀察和把握經氣虛實的變化,並以此進行補瀉治療。"機之動不離其空中"的意思,就是指氣機的活動情況都會在腧穴上表現出來,懂得這一點,就可以根據診查到的氣機的虛實變化情況,而正確地運用徐疾補瀉的手法。"空中之機,清靜以微"的意思,就是說穴位中氣血活動的變化情況是至清至靜而至為微妙的,當針下已有得氣的感覺時,就要仔細地體察氣的往來運行情況,只有這樣才不致錯過運用手法的時機。"其來不可逢"的意思,就是指邪氣正盛的時候,切不可迎其勢採用補的手法。"其往不可追"的意思,就是指邪氣已去而正氣亦虛的時候,則不能妄用瀉法,以免導致真氣虛脫。"不可掛以發"的意思,就是說針下已有得氣的感應時,就應該適時地運用針刺手法而不能有毫髮之差,因為在一霎那間這種得氣的感覺是很容易消失的。"扣之不發"的意思,就是說不懂得要隨著氣機的虛實變化而抓住時機進行補瀉的醫者,往往會坐失良機,這就好像扣在弓弦上的箭,到了應發的時候而沒有發射出去一樣,這樣就只會白白耗損患者的血氣而終究達不到祛除邪氣的目的。 【原文】知其往來者,知氣之逆順盛虛也。要與之期者,知氣之可取之時也。粗之暗者,冥冥不知氣之微密也。妙哉工獨有之者,盡知針意也。往者為逆者,言氣之虛而小,小者逆也。來者為順者,言形氣之平,平者順也。明知逆順,正行無問者,言知所取之處也。迎而奪之者,瀉也。追而濟之者,補也。 【提要】本段解釋針刺治療中"氣機"往來的重要性。【白話解】"知其往來"的意思,就是說能夠了解氣的往來運行之中,氣機逆順盛虛的變化情況。"要與之期"的意思,就是指知道了氣機變化的重要性,就能夠及時把握最適當的時機進行針刺。"粗之暗"的意思,就是指水平低劣的醫生,好像昏然無所知,不能明查氣機變化的微妙作用和奧秘所在。"妙哉!工獨有之"的意思,就是指醫術高明的醫生,就是與眾不同,他能夠完全知曉運用針法和明了氣機變化的意義所在。"往者為逆"的意思,就是說經氣已去時,其脈中之氣虛而小,小的叫做逆。"來者為順"的意思,是說經氣漸來時,則形氣平和,平和的叫做順。"明知逆順,正行無問"的意思,是說倘若明了了氣機的逆順關係,就可以毫無疑問地選取適當的穴位,大膽決定治療措施。"迎而奪之"的意思,就是說根據經氣的運行走向,迎其來勢而進針,這是瀉法。"追而濟之"的意思,就是說循著經氣運行走向的去勢進針,這是補法。
【原文】所謂虛則實之者,氣口[1]虛而當補之也。滿則泄之者,氣口盛而當瀉之也。宛陳則除之者,去血脈也。邪勝則虛之者,言諸經有盛者,皆瀉其邪也。徐而疾則實者,言徐內而疾出也。[2]疾而徐則虛者,言疾內而徐出也。言實與虛若有若無者,言實者有氣,虛者無氣也。察後與先若亡若存者,言氣之虛實,補瀉之先後也,察其氣之已下與常存也。為虛與實若得若失者,言補者秘嘲然若有得也,瀉則倪[3]然若有失也。 【提要】本段解釋針刺徐疾補瀉的內容。 【注釋】[1]氣口其位置相當於手太陰肺經的經渠穴和太淵穴之間的部位。肺主氣,氣之盛衰反映於此,故稱氣口。又因兩穴之間相距一寸有餘,所以又名寸口,是診脈的部位。 [2]似音必,指滿足的樣子。 [3]兄音謊,指失意的樣子。 【白話解】所謂"虛則實之"的意思,就是說當寸口部位上出現虛弱的脈象時,就應當用補的針法,以充實正氣。"滿則泄之"的意思,就是說當寸口出現滿盛的脈象時,應當用瀉的針法,以瀉除邪氣。"宛陳則除之"的意思,就是指用瀉血法來排除血脈中鬱積已久的病邪。"邪勝則虛之"的意思,就是說如果有病邪亢盛的,就應該採用瀉法,使邪氣隨針外泄。"徐而疾則實"的意思,就是說徐緩進針而疾速出針,這屬於補法,能夠補益正氣。"疾而徐則虛"的意思,就是說疾速進針而徐緩出針,這屬於瀉法,能夠泄除邪氣。"言實與虛,若有若無"的意思,就是說所謂虛與實,指的是針下有得氣感的屬於正氣實,針下沒有得氣感的就屬於正氣虛。"察後與先,若亡若存"的意思,就是說必須根據各條經脈的虛實以及邪氣已退還是邪氣尚存的情況,來決定針刺補瀉的先後順序。"為虛與實,若得若失"的意思,就是說採用補法補充正氣,就要使病人感覺到正氣充實而似若有所得;採用瀉法祛除邪氣,也要使病人感覺到渾身輕鬆而似其病若失。 【原文】夫氣之在脈也邪氣在上者,言邪氣之中人也高,故邪氣在上也。濁氣在中者,言水谷皆入於胃,其精氣上注於肺,濁溜於腸胃,言寒溫不適,飲食不節,而病生於腸胃,故命日濁氣在中也。清氣在下者,言清濕地氣之中人也,必從足始,故日清氣在下也。針陷脈則邪氣出者,取之上。針中脈則濁氣出者,取之陽明合也。針太深則邪氣反沉者,言淺浮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則邪氣從之入,故日反沉也。皮肉筋脈各有所處者,言經絡各有所主也。取五脈者死,言病在中,氣不足,但用針盡大瀉其諸陰之脈也。取三陽之脈者,唯言盡瀉蘭陽之氣,令病人框[1]然不復也。奪陰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奪陽者狂,正言也。 【提要】本段解釋不同的邪氣侵及人體不同的部位,針刺當取不同經脈的內容。 【注釋】[1]框音筐,指形體衰敗的樣子。【白話解】所謂"夫氣之在脈也邪氣在上"的意思,就是說不同的邪氣侵入人體,侵犯的部位也不同,風寒外邪侵襲人體,大多先在頭部發病,所以說邪氣在上。"濁氣在中"的意思,就是說人食水谷,都是先入於胃,胃消化水谷,再經脾的吸收和運化,將其中的精氣上輸於肺,並借著肺氣的分布輸送而供應全身,而其中的濁物廢料,則流於腸胃,通過大小腸排出體外。如果不能適應寒溫變化,飲食沒有節制,就會影響到消化、吸收和排泄的作用而導致腸胃發生疾病,所以說濁氣在中。"清氣在下"的意思,就是說清冷潮濕的地氣侵襲人體,大多先從足部開始發病,所以說清氣在下。"針陷脈則邪氣出"的意思,就是指邪氣侵襲人體上部,在頭部發病時,應根據外邪所侵入的經脈而在頭部取穴,使邪氣隨針外泄。"針中脈則濁氣出"的意思,就是指若欲使滯留在腸胃中濁氣外出,就應取用中土足陽明胃經的合穴足三里穴(土經土穴)進行治療。"針太深則邪氣反沉"的意思,就是指邪氣在表淺部位的疾病,不應當深刺,如誤用深刺,反會使在表之邪氣隨針內陷而深人體內,所以說"反沉"。"皮肉筋脈各有所處"的意思,就是說皮、肉、筋、脈各有一定的部位,各個部位都屬於一定的經絡,這些部位都是經絡出現證候及主治的所在。"取五脈者死"的意思,就是說病在內臟而使五臟之氣不足的,反而用針在五髒的.各條陰經上,採用瀉法猛瀉其氣,就會使五臟之氣泄盡而造成死亡。"取三陽之脈"的意思,就是說不問虛實,就在六腑的三陽經上盡瀉其氣,就會使病人形體衰敗而不易恢復。"奪陰者死"的意思,就是說如果取尺澤之寸的動脈,即肘上三寸屬於手陽明大腸經的五里穴(五髒的陰氣出於此),連瀉五次,就會使五臟陰氣泄盡而死亡。"奪陽者狂"的意思,是指如果誤瀉了三陽經的正氣,就會令陽氣耗散而使人發狂。以上這些針刺禁忌都是對醫者的鄭重告誡,切不可漠視之。
【原文】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復,一其形,聽其動靜者,言知相五色於目,有知調尺寸小大緩急滑澀,以言所病也。知其邪正者,知論虛邪與正邪[1]之風也。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者,言持針而出入也。氣至而去之者,言補瀉氣調而去之也。調氣在於終始一者,持心也。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者,絡脈之滲灌諸節者也。 【提要】本段解釋全面診察疾病、正確使用針刺手法的重要性。 【注釋】[1]虛邪與正邪《素問·八正神明論》說 "虛邪者,八正之虛,邪氣也","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開,逢虛風"。即四時八節之時乘虛而侵人人體的賊風,叫做虛邪。因用力汗出,腠理開泄而遭受的風邪,叫做正邪。 【白話解】"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復,一其形,聽其動靜"的意思,是說高明的醫生能夠通過觀察患者面色和眼睛的變化,診察尺脈和寸口脈的小大、緩急、滑澀,來確切地診斷出是哪種病變。"知其邪正"的意思,是指能夠了解疾病是由四時八節的賊風(虛邪),還是由因用力勞累後腠理開泄而遭受的風邪(正邪)所引起的。"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的意思,是在描述進針和出針時左右兩手的不同姿勢和動作。"氣至而去之"的意思,是說針刺施用補瀉手法時,下針後必須要使針下得氣,使氣機平調之後,才可以出針。"調氣在於終始一"的意思,是說運針調氣的主要關鍵在於要始終專心一意。"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的意思,是指周身三百六十五穴,都是絡脈將經脈之中的氣血滲濡灌注到全身筋骨皮肉各部去的通會之處。 【原文】所謂五臟之氣已絕於內者,脈口叫氣內絕不至,反取其外之病處與陽經之合,有留針以致陽氣,陽氣至則內重竭,重竭則死矣,其死也無氣以動,故靜。所謂五臟之氣已絕於外者,脈口氣外絕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輸,有留針以致其陰氣,陰氣至則陽氣反入,入則逆,逆則死矣。其死也陰氣有餘,故躁。所以察其目者,五臟使五色循明,循明則聲章,聲章者,則言聲與平生異也。 【提要】本段解釋有關誤治後導致"重竭"和"逆厥"的內容。 【注釋】[1]脈口就是指診脈的部位,也叫氣口、寸口。因肺朝百脈,脈之大者會聚於此,故稱脈口。【白話解】所謂"五臟之氣,已絕於內"的意思,是說五臟在內的精氣已經竭絕,而在脈口即微弱無根、按之欲無的,是屬於腎虛、髓竭、精傷等內絕的陰虛證,治療時理應補其陰精,但若在針刺時反而取用其外在病所之處的腧穴及陽經的合穴,並用留針的方法來補益在外的陽氣,就會愈益其陽而愈損其陰,使內竭之五臟精氣愈竭,如此,已經耗竭的五臟精氣再經損耗,就必然會導致死亡。在臨死時,因其臟氣已經耗竭而虛脫,陰不生陽,無氣以動,所以其表現出的病象是安靜的。所謂"五臟之氣已絕於外"的意思,就是說五臟在外的精氣已經竭絕,而在脈口出現微弱脈象,輕取似無的,是屬於陽氣衰絕的重症,治療時理應補其陽氣,但若在針刺時反而取用了四肢末梢部位的輸穴,並用留針的方法來補益在內的陰氣,就會使陰氣更盛,陰氣盛就會使已經虛衰的陽氣內人而愈發衰竭,陽氣內陷就會發生陰陽逆亂的厥逆病證,發生厥逆就必然會導致死亡。在臨死時,因陽並於陰,陰氣有餘,陰陽逆亂,所以有煩躁的表現。 在上述"睹其色,察其目"等句中,要特別指出的是"察其目"的意義,只有五臟六腑的精氣上注於目,才能使目光有神、目睛的色澤明潤。目睛的色澤鮮明,則其所發出的聲音也必然洪亮。這裡所謂聲音洪亮的意思,是說它所發出的聲音和平常是不同的。 發揚中醫治病特長, 推廣靈驗外用膏丹,詳情看我空間從頭數置頂的日誌。我的空間很精彩,到處是琳琅滿目的珍寶qq877600772或1678960388 點擊http://user.qzone.qq.com/877600772?ptlang=2052#!app=2&pos=catalog_list【精簡實用完備,珍寶琳琅滿目的騰訊空間】http://user.qzone.qq.com/877600772/blog/1295227047【神奇的百病配穴貼葯療法--出售祛邪扶正膏電話---破析對中西醫認識的誤區】http://user.qzone.qq.com/877600772/blog/1264432953【三寶五行萬應靈丹敷臍自然灸療法[出售丹藥]:安全無毒,一次見效,立桿見影!某明醫揭露激素消炎的危害】推薦閱讀:
※先睹為快:梁慕周內經刺法真詮(針灸學講義選摘六)
※憶:全運會前夕的隊醫生活
※針灸真髓整理
※揭開針灸的神秘面紗,想學和初識針灸的轉走看看
※中醫針灸穴位歌訣大全
TAG:針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