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繆:中國文化的局外人
加繆在中國的精神之旅
阿爾貝·加繆(1913-1960)的中國之旅始於上世紀80年代。1980年,上海譯文出版社首次出版漢語本《鼠疫》(「外國文藝叢書」),由顧方濟等人翻譯,他的另一部小說傑作《局外人》,則在第二年現身於袁可嘉等人編譯的《外國現代派作品選》(上海文藝出版社),就此引發西方現代文學的啟蒙浪潮。雖然身染「鼠疫」的「局外人」的荒謬表情,與對未來充滿「新啟蒙」幻想的中國知識分子格格不入,但人們仍然寬容地接納了加繆,把他視為壟斷資本主義時代的偉大哲人和批評家。他對於資本主義社會的文化批判,不僅成為社會主義學者自我陶醉的文學依據,也為荒誕主義美學滲透中國文學,開闢了微妙的感性道路。
然而,加繆最重要的思想著述《西西弗的神話》卻姍姍來遲,直到1986年才由杜小真譯出,並於1987年由三聯書店以「新知文庫叢書」的形式出版。這個甘陽主編的小型「文庫」,計有十種小冊子,32開本,只有787×96毫米大小,模樣簡陋而又寒傖,其中包括弗洛姆的《弗洛伊德的使命》,但大多數文本如今都已遭到遺忘,惟有《西西弗的神話》閃爍著微弱而持久的光澤,成為中國先鋒派小說家競相模仿的話語範本。
加繆的另外兩種思想文獻《反與正》和《反叛者》,被收集在一本叫做《置身於苦難與陽光之間———加繆散文集》的文集里,由上海三聯書店以「貓頭鷹文庫」的名義出版,加上先前出版的《西西弗的神話》,加繆的重要思想文獻,已完成了在中國境內的早期開發。
《置身於苦難與陽光之間———加繆散文集》,是加繆譯介活動的一個休止符,此後是一個漫長的文化嚴冬。加繆和其他西方作家遭到了迅速的遺忘,正如20世紀80年代中國文化復興浪潮被蓄意懸置一樣。直到新世紀降臨,加繆才被重新解凍,從長達十多年的休眠中蘇醒過來。世紀末的1999年,譯林出版社推出《加繆文集》,顯示出存在主義實施局部突圍的跡象。該書由郭宏安、袁莉、周小珊、顧方濟和徐志仁等聯合翻譯,保留了小說的未完成形式,企圖向我們傳遞作者意外死亡所留下的空白,以及隱藏在這種空白里的無言的驚駭。悄無聲息,卻可以視為加繆在中國獲得重生的信號,由此開啟了加繆譯介的第三階段。
2000年,譯林出版社再版了由顧方濟、徐志仁和郭宏安翻譯的《鼠疫,局外人》;此後,廣西師大出版社和西苑出版社分別再版了杜小真譯的《西西弗的神話》;2003年10月,陝西師大出版社又推出插圖本《西西弗的神話———加繆荒謬與反抗論集》;在杜小真的譯本基礎上增加插圖,以期迎合視覺時代的讀圖渴望。在這股細小的再版旋風裡,加繆的幽靈說出了舊日的絮語。
這個階段的真正突破,是河北教育出版社在2002年推出的4卷本《加繆全集》,由柳鳴九和沈志明主編,該書的出版顯然得到了法國文化機構的資助,它按加里瑪出版社的「七星叢書」版編輯,不僅重譯了加繆的《局外人》和《鼠疫》,還翻譯了他的全部劇作和政論、文論等散文作品,譯者是李玉民、丁世中等。這是加繆譯介運動的高潮,獲得了學術界的良好評價。從1980年到2002年,經過長達23年的漫長時間,加繆的孤寂靈魂,終於完成了緩慢的遠東旅程。中國作家的加繆崇拜
人們熱衷於把加繆與薩特相提並論,稱其為存在主義的兩大思想導師。當加繆在埃菲爾鐵塔下突遇車禍死去後,薩特的情人西蒙·波伏瓦在巴黎的圍牆下通宵徘徊,悲痛得難以入眠,但薩特卻公開表露出對加繆的輕蔑,認為加繆不過是一個文體家而已。這一方面暴露出薩特的狹隘性格,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加繆對於文學的卓越貢獻———他完成了現代法語的偉大書寫,並且因為這種書寫而提升了法語的魅力。不僅如此,還因為杜小真這樣的傑出譯者,加繆話語的魅力獲得了微妙的傳達,並對現代漢語的建構產生不可思議的影響。在這個意義上,譯者的貢獻有時甚至可以與原作者並駕齊驅。除了杜小真翻譯的加繆文論,其他對中國外文學產生重大影響的文本,分別是王央樂翻譯的《博爾赫斯短篇小說選》(上海譯文1985年版)和馬爾克斯《百年孤獨》(有多種譯本)等等。這些傑出的譯本,構成了中國先鋒文學自我進化的範本。
加繆—杜小真語體首先影響了先鋒小說家的書寫。李劼在《中國八十年代文學備忘》一文中指出,「最早進入中國的二十世紀現代派文學,不是後來風靡的馬爾克斯和博爾赫斯,而是卡夫卡和加繆等人。」作家孫甘露在《此地是故鄉》中回憶道:「我依稀記得那個下午,工間休息時,坐在郵局的摺疊椅上讀加繆的書……在窗外電車導流桿與電線的磨擦聲中,我隱約獲得了對上海的認識,一份在聲音版圖上不斷延伸、不斷修改的速寫。」二十年後,在2003年非典大流行期間,孫甘露在《當你咳嗽讀什麼》一文里,依舊在不倦地勸說讀者返回加繆的世界:「偉大的加繆,通過鼠疫發現世界之荒謬,而時髦的人則通過瘟疫發現時髦。」
作家格非在頌揚魯迅的遺產的同時也宣稱,在「魯迅和加繆、卡夫卡之間是有可比性的」。馬原在談到加繆小說《局外人》的技巧時說:「整個小說,加繆寫得冷靜至極,從始至終不顯露出一點激動情緒。語言絲毫不露聲色,多用短句,幾乎看不出人物的思考,甚至有些啰嗦,但所有的細節都有意義———始終都是絕對的冷靜與剋制,將作者的情感和情緒控制得牢牢的,簡直密不透風。」(《閱讀大師》)這是中國小說家在其書寫實驗中獲得的印象,它遠遠超越了翻譯家和學者的乾枯理解,散發出形而下經驗的濃鬱氣息。
加繆、馬爾克斯、里爾克、卡爾維諾、海明威和米蘭·昆德拉一起,構成中國文學自我改造的話語套餐,為文壇留下了智性敘述和文體革命的線索。在許多先鋒小說的文本里,時常會閃爍出加繆的句子,它們猶如被堅硬的文化壁壘碾碎了的貝殼,標示著加繆東行的細微蹤跡。
但可以斷言,加繆對中國的影響僅限於他的文體。他的哲學和美學只是經院學者們的研究對象,並未真正融入中國知識分子的靈魂,成為精神生活的秘密指南。存在主義曾經在上世紀80年代風靡一時,但它更像是一種知識標籤,被貼上了新生代知識者的額頭,儼如自我炫耀的時髦事物。正因為如此,它像其他風尚用品一樣轉瞬即逝,在1989年之後便煙消雲散。它甚至沒有構成一種基本的精神療法,為輾轉反側的人們解除令人絕望的痛楚。
由羅洛梅確立的存在主義療法,是建立在承認生活荒謬性的基礎上的,所以它又被稱之為「意義療法」。它認為做人的根本目標就是尋找意義,並藉助生活中的苦難來發現意義。存在主義試圖告訴我們,有時候,我們的全部生活,如同一句廢話那樣偉大而重要。正如尼采所說,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可以忍受幾乎任何怎樣活的方式。
存在主義天生就有治療失調性焦慮的機能。早在1985年,我就利用存在主義的荒謬原理,成功地說服一位朋友放棄自殺的決定,從此成了「積極生活的人」。然而,就宏觀圖景而言,存在主義並未成為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知識分子的心靈藥物。恰恰相反,當時,出現了嚴重的死亡(自殺)多米諾骨牌效應。那些曾經大量反覆閱讀過加繆和薩特的絕望者,選擇了激越的死亡方式。從詩人海子、戈麥、顧城、方向,到青年批評家胡河清和報告文學作家徐遲等等,這條黑色的死亡鏈,是中國存在主義時尚的一個反證:80年代存在主義的中國傳播,只是一場表面的文化喧鬧,它完全沒有滲入中國知識分子的靈魂。被憂鬱症氣質籠罩的中國知識界,喪失了利用加繆進行自我精神拯救的契機加繆美學的亞細亞式誤讀
加繆的生命美學被最原始的二值邏輯所籠罩,流露出為古老神學教義的單純氣質。在加繆的陳述中,人與他置身其中的世界、反與正、光明與黑暗、皈依與反叛、希望與絕望、秩序與動亂、理性與激情、憎恨與愛,等等,所有這些對立的元素互相對位和反錯,糾纏在同一個陳述句里,形成奇異的聖經式的張力。「這茫茫黑夜就是我的光明」,「他就是靈魂的走投無路的過客」,「死亡是最終的放縱」,「以最悲愴的聲音引出的希望」,「這無淚的充實,這充滿我身的沒有快樂的和平」……這些彼此衝突的語詞被鑲嵌在同一個語句里,展開近距離的肉搏,迫使其產生最飽滿擴張的語效。這是內在對抗的教義,但它卻根植於語詞的深部,猶如從岩石裂縫深處升起並緊密糾纏的藤蔓。
加繆是擅長利用話語表層語詞衝突的大師。他的革命性修辭製造了出乎意料的「二元式反諷」,但這種反諷並未損害其表述的決斷性,相反,令他的哲學敘事獲得某種罕見的力度。不僅如此,在這種對立物的彼此纏繞中,他自身的精神分裂得到了醫治。與薩特截然不同的是,加繆比他的存在主義同事更具神學家氣質,他像一個反面的先知,喊出了關於人生和世界荒謬的真理。
儘管加繆的靈魂阻止了與荒謬世界的破裂,但他的肉體卻未能幸免於難。他被飛馳的汽車撞死,這顯然是外部世界的一次嚴酷的謀殺,它實施了跟這個孤寂靈魂的最後決裂。車禍是一個驚心動魄的儀式。是的,人與其置身其中的世界的疏離不可避免。加繆號召我們帶著這種疏離去生活,但他本人卻無法超越大破裂的命運。存在的荒謬性就在於,世界還是以最激烈的方式,撕毀了與哲學家共存的契約。
作家馬原在解讀加繆的《局外人》時宣稱,他發現了加繆的秘密,那就是他對其自身的冷漠。加繆死於車禍,他如果就是《局外人》里的那個男主角,一定會覺得這是一個無足輕重的事件。馬原聲稱,海明威和這個世界硬碰硬,而加繆則放棄了一切抵抗。在我看來,這是一次典型的文化誤讀,馬原掌握的所謂加繆的「不抵抗哲學」,恰恰就是加繆所要竭力抵抗的事物。這種徹底的價值倒置,再度向我們展露了「文化交流」的荒謬性。[1]
加繆的女兒卡特琳娜·加繆,在接受英國記者威爾金森專訪時指出:「局外人不是加繆,但在《局外人》中卻有加繆的某些特徵,有那種被放逐的印記……他從知識分子圈子裡被放逐。那是一種徹底的放逐。僅僅是因為他的感性先於理性的思考方式。」毫無疑問,局外人是加繆孤寂性的隱喻式敘寫,它跟加繆對自身的冷漠毫無關係。[2]
然而,跟馬原的誤讀相比,西西弗在中國的語義轉換,無疑是更富於戲劇性的事件。加繆繼承了荷馬史詩的敘事傳統,確認西西弗因背叛諸神而接受推石上山的永久性懲罰。加繆宣稱他是「進行無效勞役而又進行反叛的無產者」,加繆的存在主義解讀,旨在藉助這個古老的符號,揭發「荒謬」狀態的諸多意義,並號召我們接受這個偉大的宿命。
奇怪的是,在向中國歷史傳輸過程中,西西弗發生了詭異的美學變臉,轉型為勤勞善良的牛郎董永。這場語義變亂起源於中國南海的風暴。南宋、元和明永樂年間,沿循海上絲綢之路,大批波斯人、阿拉伯人、猶太人和北歐人在中國東南沿海登陸,向當地船夫、商人和普通居民傾銷本族文化,但似乎只有少數希臘神話被納入了中國神譜,成為一種經久不息的信仰。在閩南和台灣的七星廟裡,至今仍然供奉著作為兒童守護神的「七星娘娘」(又稱七星媽、七星夫人、七娘夫人和七娘媽)。這其實就是西方天文學的「七姐妹星團」(一組屬於金牛座的藍色恆星,在中國天文學體系里稱「昴星團」),在希臘神話中叫做「普勒阿得斯」,是擎天大力神阿特拉斯的女兒,其中第七個女兒叫做墨羅佩,她的六位姐姐都嫁給了天神,只有她跟了一個有爭議的凡人國王,那就是西西弗。據說她為此深感羞恥,用紗巾蒙上自己的臉龐,所以亮度最弱,肉眼很難看清她在星空上的美麗容顏。以害羞而名垂青史的墨羅佩,正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中的「七仙女」的原型,她嫁給凡人的事迹,跟織女嫁給牛郎的事迹相似,結果在傳入中國時被世人弄混,成了玉帝的第七個女兒,繼而被移花接木,替代「仙女」下凡,當上農夫董永的外籍妻子。[3]
這場古怪的神話移植運動,保留了原型神話的總體敘事結構———西西弗和董永都是不倦的勞動者,並且都以凡人的身份獲得天神之女的愛情,而最終都在天神的干預下失去了愛妻,由此成為悲劇性婚姻的範例。但西西弗神話的美學語義,卻遭到了中國民眾的嚴重篡改。西西弗是痛苦無奈的勞役者,董永則成了快樂勤勞的勞動者;西西弗是背叛者和遭人嘲笑的對象,而董永是世人頌揚的道德楷模;西西弗與妻子作了永久的分離,而董永卻贏得了一年一度(七夕)相會的權利。中國文化據此顯示了強大的喜劇改造能力。
這是截然不同的生存母題,並且註定要從中誕生兩種面目全非的美學:從西西弗中誕生偉大的存在主義,而從董永中長出了中國鄉村社會的福樂信念。這種改造旨在消解存在的荒謬性,並尋求人與境遇的有限和解。西西弗—董永案例超越了文化誤讀和異延的尋常範圍。越過董永所受到的禮讚(他是勤勞和善良的男性象徵符碼),我們看見了亞細亞鄉村倫理消解反抗的強大力量,它足以在我們蔑視的事物面前摧毀我們。它是中國人民最堅實的道德教科書。在這一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發生了兩個彼此呼應的事件:民眾獲救了,而知識分子則在死去。
參考文獻
[1]馬原,《閱讀大師》,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
[2]拉塞爾·威爾金森、卡特琳娜·加繆、奧拜爾·伽利馬,《孤單而有聯繫———關於加繆的〈第一個人〉的訪談》,《外國文學研究》,2003(11)。
[3]朱大可,「牛郎織女的新仇舊恨系列」,《南方都市報》,2004。
(作者單位: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所)
推薦閱讀:
※【海平感悟】尋山間之清凈
※漢字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哪些深遠影響?
※你知道這樣的神話嗎?
※術道之欺——《尋訪千利休》解讀(三)
※梁楷、劉松年、蘇漢臣等宋代畫家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