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名句總結
荷花是夏天花的代表,別名蓮花、芙蕖、芙蓉、菡萏、藕花等等。以其外形特徵命名的有荷花、芙蓉、菡萏;以其生長習性命名的有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澤芝;以荷花聖潔高雅的氣質命名的有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宮仙子、玉環等。古時江南風俗,陰曆六月二十四日為荷花生日,荷花因而又有「六月花神」的雅號。
荷花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詩經》中就有「彼澤之陂,有蒲菡萏」之句,《離騷》中也有「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之句。可見先秦時期,荷就有象徵美麗、高潔的意義。南朝時,關於採蓮的民歌盛行,如樂府長詩《西洲曲》中有「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之句,因「蓮子」諧音「憐子」有愛憐之意。真正把蓮的地位提升到君子的應該是宋代大學者、理學創始人周敦頤,他認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是「花之君子者也」。後多以荷花比喻清高脫俗,不與世俗同流的君子。
關於描寫荷花的詩詞有很多,最為人們熟知的當推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之句,它把荷花的美寫到極致,千百年來廣為傳頌。他的另一首《小池》也別有風韻,「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通俗質樸,清新自然,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還有一首《暮熱游荷池上》,描寫的是夏日荷花。「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夏天的悶熱,很容易讓人抓狂,好像被一個巨大的東西蒙蔽著,感覺不到一絲涼風,連空氣也彷彿凝滯起來。已經到了傍晚,天氣還沒有轉涼的跡象,連那荷花都開始憂愁了,一副萎靡不振的樣子,把頭深深地藏在荷葉中。這兩句寫夏天的悶熱,但流露出來的卻是詩人的欣喜之情。用荷花的「深藏」來寫出天氣之熱,化靜為動,富有動態美。整首詩充滿生活氣息,筆調輕快,表達了詩人對夏季傍晚美景的喜愛之情。另一首《詠荷雨》也寫得饒有趣味,「卻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荷葉上的雨如珍珠一般,晶瑩透亮,不斷地跳動。雨初落在荷葉上,就碎成小粒的珍珠,一瞬間又聚成一顆大的,如此反覆。荷葉此時成了一隻碩大的綠杯,它的每一次晃動都使得珍珠滾動聚合,等到雨水積聚多了,荷葉便無法承受它的重量,微微一傾,水珠便像水銀一般瀉入池中。
北宋周邦彥的《蘇幕遮·燎沉香》中對荷的描寫最為王國維稱道。周邦彥的詞以富艷精工著稱,但這首詞卻清新自然,如出水芙蓉,特別是「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兩句,被國學大師王國維評為「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神理」應指精神、神韻,是把荷所具有的風神韻致準確地傳達出來了。荷葉上殘留的雨珠,在清晨的陽光照耀下,很快消失了。水面上的荷葉如撐起的一個個圓圓的傘蓋,在晨風的吹拂下,不斷地「招搖」呢,又如一位位採蓮的江南女子,身著綠羅裙翩翩起舞,真是可愛之至。詞句煉一「舉」字,畫面感極強,將荷葉擎出水面的樣子形象地描摹出來,玲瓏可愛,意趣橫生。更多有關荷花的古詩詞名句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www.xigutang.com)
李商隱對荷花有一種特殊的感情,關於荷花最為著名的詩句應是那句「留得殘荷聽雨聲」。這句是全詩的點睛之筆,情感悲到極致,意境卻美到極致。「殘荷」是紅蓮的故衣,經歷了夏與秋的變換,越發的滄桑,雨打殘荷的聲音想必也不會那麼悅耳。只是,在這樣的一個秋夜,除了蕭蕭風雨聲,最動聽的恐怕就剩下雨打殘荷聲了吧。一聲聲,點點滴滴,錯落有致,總算勝過一個人孤獨地度過這漫漫長夜。一個「留」字,足見得詩人的欣喜之情,還好沒有錯過,還好就這麼不期而遇。他還說,「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在這裡,荷葉荷花的相配是完美無缺的,荷葉之卷舒,荷花之開合,相互映襯,自然而然,美麗無比。荷花盛開之前,荷葉已浮在水面上,清潤圓正,漸漸擴大而成傘蓋擎在水面。這時荷花才緩緩而來,如嬌羞的美人,隱藏在荷葉間,二者相映成趣,和諧自然,彼此的美才得以展現。當然,詩人寫的不僅僅是花與葉關係的問題,而是有深意的。詩人將荷葉荷花相配的特殊美與其他花卉對比,其實是說他們二人琴瑟和諧,佳偶天成。後來,荷葉卻代表了他心中的遺恨,「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連用兩個「荷葉」,說明荷在作者心中的分量之重。這兩句把無情的荷葉化為有情之物,彷彿荷葉的生、枯都與詩人的哀思有關。這兩句無論從語氣、字句、修辭、寫法諸方面無不恰到好處地表達出悼亡的沉痛之情。
李璟的《攤破浣溪沙》中也有兩句描寫荷花的精彩詞句,「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他不過寫的是荷的衰敗乃至自然界萬物的凋零,可王國維卻從中看出了「眾芳蕪穢」、「美人遲暮」。「菡萏香銷翠葉殘」就是說荷花香氣已經消減了,花瓣已經零落了,連青翠的荷葉都已經凋殘了。荷花的凋殘不同於桃李,桃李往往一下子落盡,是「風飄萬點正愁人」,讓人一剎那就把所有的悲傷都釋放出來。而荷花卻不是這樣,它一瓣瓣地零落,一天天地老去,荷葉一片片地殘破乾枯,直到最後還留在水面。它的老去像極了人生,那是一種可怕的憔悴,讓人不緊不慢地看它由盛轉衰,讓人從中也看到了自己的生命軌跡。
李清照著名的《一剪梅》中寫道:「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當然她著重寫的不是荷花,凋殘的荷花在這裡只是引起她情感波動的觸媒而已。花開花落,既是尋常自然現象,又是人間悲歡離合的象徵。花謝有再開之日,而人的每一次離別都不能確定是否還能重聚,因此「相見時難別亦難」。「玉簟秋」是說竹席發涼,既是觸覺,也是詞人凄涼獨處的內心感受。如果心是孤獨悲涼的,就算是厚厚的錦衾也應該是冰涼的吧。可是那種閑愁無法排遣,「才下眉頭,又上心頭」,襲了一身,這濃濃的秋意,不過是濃濃的閑愁。她青春年少時也與荷花有一次充滿趣味的邂逅。「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終於到了日暮時分,作者得以暢覽溪亭精緻,於是駕著小船回家,不料卻闖入了荷花深處,結果「驚起一灘鷗鷺」。「藕花」即荷花,因荷花是從藕長出來的,所以在詩詞中也常叫藕花,這裡是為了符合格律的要求而用藕花。這兩句雖為記事,卻勾畫出一幅美妙靈動的荷間少女圖。田田的荷葉間,點綴著盛放的荷花,忽然一陣騷動,荷葉、荷花都擺動起來,原來是一位少女泛舟闖入,她正胡亂地划動小船尋找歸路。還有一首秋日游湖之作,「蓮子已成荷葉老,清露洗、蘋花汀草」,這時雖然荷葉荷花都已經殘敗,可是蓮子卻成熟了,一朵朵蓮蓬挺立在湖面,給人一種豐收的喜悅之感。湖邊的蘋花和岸上的小草並沒有蕭條的起色,反而像被清瑩的露水洗過一樣青翠欲滴。這兩句寫深秋之景,「蓮子已成」是對「秋已暮」的呼應,更是「紅稀香少」的具體呈現,雖有「老」字,卻無衰敗頹唐之意;雖然不再有「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的情致,也一樣使人愉悅,那飽滿的蓮房蘊藏的不正是希望嗎?況且再加上綠油油的蘋花汀草、沙中睡眠的鷗鷺,整個畫面都充滿了生機,顯示出詞人不同凡俗的情趣與襟懷。
孟浩然有一首《夏日南亭懷辛大》詩,其中有兩句涉及到荷花,雖然只是一帶而過,卻給人以極美的藝術享受。「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荷花香氣幽微清淡,在涼爽的夏風中夾雜著,若有若無,一陣陣襲來。竹葉上的露珠時不時滴下,發出清脆的聲音,如珍珠落玉盤般圓潤悅耳。關於這兩句,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評論說「一時嘆為清絕」,除了景色本身給人以美的感受以外,同它們的音樂美也大有關係。詩句中的去聲字「送」鏗鏘有力,加強詩句的抑揚頓挫之美;「滴」字音韻和諧舒暢,本身就有一種清脆的聲響。這種嗅覺、觸覺的美妙,僅憑朗讀就能感同身受,更何況詩人還身臨其境呢?
大詩人李白也偏愛荷花,它說「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一開始就營造了一種壯美的荷花圖。柳永說西湖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而李白張口就是三百里的荷花,所望之處皆是荷花荷葉,令人眼花繚亂,陶醉不已。不僅如此,他還請來美人西施繼續為鏡湖錦上添花,西施採蓮,美得不可方物,以至前來觀看之人阻塞了若耶溪。李白的《淥水曲》也是一首流傳甚廣的小詩,它把人與荷花融為一體,極富情味。「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荷花亭亭玉立,像一位妙齡少女,清新而嫵媚,它半開半閉像是要開口說話一樣,又帶些許的羞澀,十分動人。見此美景,采蘋女突然神魂搖蕩,無限哀婉惆悵起來。此詩中最精彩的一句是「荷花嬌欲語」。荷花純潔無暇正像一位純真的少女,她欲言又止,無限羞澀。「欲語」二字尤為傳神,運用擬人手法,刻畫出荷花含苞待放的情態,同時也暗喻詩中的采蘋女情竇初開的嬌羞面容。大概正因為采蘋女見荷花如見自己,而觸動了心中的情事,以至「愁殺蕩舟人」。還有一首《折荷有贈》詩里寫到「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女子攀折了一枝荷葉,見碩大的綠荷之上,滾動著顆顆晶瑩的水珠,仔細把玩之中,才突然發現蕩漾中的水珠並不是圓的。水珠不圓自然有客觀因素,作者這樣說當然是別有寓意,它巧妙地暗寓了這位女子細微的內心活動。「荷」諧音「合」,「攀荷」即有希望聚合成雙之意;「不成圓」的「圓」,又雙關為團圓之「圓」。暗寓了女子由對愛情的嚮往轉為些許的失望這種心理過程。也有一首送別詩,其中「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兩句描寫江南水鄉的景物。翠竹本生於岸邊,並非水中,詩人不說竹色綠,卻說「溪下綠」,顯見這是水中竹子的倒影;荷花原生在水面,作者不說荷花香,卻說「鏡中香」,同樣說的也是倒影。荷花水中的倒影,是不會香的,作者想像力超群,一句「鏡中香」頗具禪意,看似有違常理,其實令人於形象的比喻中悟出真象,實在是妙絕。更多有關荷花的古詩詞名句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www.xigutang.com)
賀鑄的《踏莎行·楊柳回塘》寫的是荷花的命運,同時也是他自己人生的寫照。「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這兩句是荷花的心事,它終於還是向詩人傾訴了。當然這是作者的想像,因詞中的荷花既是人,人與花合二為一,所以詩人才發此感慨。荷花開在夏季,而夏天卻不是百花爭妍的春天。春天萬紫千紅,百花最終選擇「嫁與」春風,就連飄落都是風風光光的。可是荷花卻不懂也不屑如此,她開在烈日炎炎的夏日,於回塘、別浦中開放,她不願與群花爭艷爭寵,那種孤芳自賞的個性與梅花相仿。這是寫荷花的性格,也是寫作者的品格修養,表達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的高雅志趣。但反過來講,正是由於荷花當年不解嫁春風,才落得「紅衣脫盡芳心苦」的凄涼晚景,這就又反映了作者由於性格與社會風習相衝突,以致仕路坎坷,沉淪下僚的感嘆,流露出美人遲暮的悲嘆對自己早年過於孤高自傲的一種悔恨。
荷花因是夏天之花,夏天又是多雨的季節,因此,古詩詞中的荷花常會與雨珠連在一起,如元好問的「驟雨過,珍珠亂撒,打遍新荷」。很多情況下,荷花都是作為景物中的一個組成成分而出現,如描寫江南水鄉的「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芰荷叢一段秋光淡」之句,描寫池塘的「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之句,描寫夏日的「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等等。
(責任編輯:夏素箏)
推薦閱讀:
※關於描寫荷花的詩詞
※睡蓮才是地球上真正的穿越大師 | 植屋
※此花此葉長相映——古詩詞夏之意象一:荷花(上)
※高溫酷暑難耐 衡水湖中尋找絲絲涼爽
※《工筆畫線描百鳥畫譜全18冊-樓閣篇/仕女篇/水禽篇/老虎篇/駿馬篇/名犬篇/春夏篇/秋冬篇/飛禽篇/仙鶴篇/蝴蝶篇/金魚篇/牡丹篇/月季篇/梅花篇/荷花篇/茶花篇/菊花篇》天津楊柳青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