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需要的是「銀翼殺手」!【商評新觀點全文開放】
回顧互聯網在中國二十餘年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到一個耐人尋味的事實:在層層推進的各個領域,互聯網基本遊走在諸如娛樂傳播業、零售業、金融業等「虛」的服務領域,對於通常所說的「實」的經濟,即製造業,卻影響甚微。很多中國製造企業隔岸觀火,埋頭苦幹,除了改造、升級生產流水線,加入全球化的工業分工體系之外,那些互聯網「打劫」各類產業的顛覆故事,彷彿只是存在於另一個次元的傳說。
然而,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和雲計算等技術的到來,快速推動了實體經濟和虛擬世界的結合,使得中國的製造業再也無法置身事外。這些技術日新月異,為產品銷售方式的改變、增值服務的提升,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提供了空前的可能。可是,中國製造業的現狀著實令人堪憂:大量從事低端加工的中小企業、龐大的就業需求、創新能力和核心技術的缺乏、簡單工藝的平面管理??種種問題時刻提醒著我們與世界的差距。所幸的是,向世界敞開懷抱的中國,迎來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新機遇——工業4.0。
2013年初,德國提出了工業4.0計劃,認為當前世界正處在「信息網路世界與物理世界的結合」,即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進程中。(參見副欄「什麼是工業4.0」)德國表示要積极參与第四次工業革命,並重點圍繞「智能工廠」和「智能製造」兩大方向,鞏固和提升其在製造業的領先優勢。
德國工業4.0不僅為中國的工業生產提供了一種全新思路,而且與中國國策「兩化融合」(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戰略不謀而合。中德合作在很多方面都有高度互補性,德國的開發力和中國的生產力、德國的技術與中國的市場等都構成了完美的合作基礎。在智能化時代,兩國的合作將更有利於雙方在激烈競爭中搶佔先機。中國政府鼎力推薦德國工業4.0,工信部快馬加鞭制定「中國製造2025」,都是為了使工業4.0能順利落地中國,並開花結果。
可以預見,在推進工業4.0的進程中,無數傳統行業界線將被打破,產業鏈將被重新分工構建,由此迸發出的生產力將是顛覆性的。而這種顛覆性背後的潛台詞正是工業4.0時代對「人」的作用和影響——傳統生產線上的工人是否會被機器人替代?信息化、綜合化的智能工廠是否還需要專業領域的技能專家?漸趨完善的企業人才培養模式是否還有用?這些都是擁抱工業4.0時不容迴避的問題。
人的改變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工業4.0時代智能工廠的生產情形:自接到客戶訂單的那一刻起,工廠就會立即根據訂單信息自動向原材料供應商採購原材料;原材料被送到工廠後,會被標上身份信息——「客戶:×××,產品:×××,工藝流程:×××」,具備了身份信息的原材料就有了相應的目的地——工廠某個車間的某條生產線。在生產過程中,原材料、生產設備、生產線以及各種相關管理系統(如客戶關係管理、生產數據管理、供應鏈管理)之間還能進行「對話」與「交涉」。例如,當原材料被配送到錯誤的生產線上,它就會與生產設備進行溝通,糾正錯誤並返回屬於自己的生產線;如果生產機器發現原材料不夠用,就會自動向訂單系統發出增加原材料的指令??
工廠里並非空無一人
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東北小鎮上的西門子安貝格電子設備製造工廠(EWA)只有三座外觀簡樸的廠房,卻擁有歐洲最先進的數字化生產平台。為實現IT控制,使得產品與機器之間能夠互通信息,EWA將整個生產過程進行了優化,生產效率也因此大大提高:只有不到1/4的工作量(主要是數據檢測和記錄)需要人工處理;工廠每年能生產電子元件30億個,平均每秒鐘可生產出近100個產品,產能較數字化改造前提高了8倍;由於能夠對所有元件及工序進行實時監測和處理,EWA可做到24小時內為客戶供貨。
EWA蘊含了工業4.0可能帶來的種種革命性變革,其中一點便是,智能生產是否會取代人工?要知道,除了一些產量特別小、單獨配置自動化生產設備成本太高的情況外,EWA的整個生產線已經不需要人工的參與了。
在歐洲,已有不少預言家悲觀地描繪了未來工業生產「災難性」的場景:工廠空無一人、與世隔絕,人的工作被機器取代,失業率高漲;甚至有人宣稱,「中產階級」或將因此逐漸消失。但德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DFKI)首席執行官沃爾夫岡·瓦爾斯特爾教授否認了這一觀點:「即使是在工業4.0時代,工廠里也不會空無一人。」他指出,新的工業系統雖然取消了很多需要人參與的生產環節,但是也會由此帶來新的問題與創造空間——人在未來生產中所從事的工作內容將不同於現在,他們的體力勞動將減少,工作內容將集中於創新與決策的領域。
相比自動化生產,工業4.0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在於,運用於智能生產中的智能輔助系統可以把工人從單調、程序化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從而使人們能夠將精力集中在創新和增值業務上。在未來,機器和人會有新的分工——人們將行使創新與決策的權力,牢牢把握對機器的指揮權,而機器則主要負責自我調節和完善。
灰領取代藍領
當工人的工作逐漸被機器取代,未來智能工廠還需要訓練有素的一線工人和工程師嗎?對此,跨國人力資源諮詢公司萬寶盛華(Manpower Group)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越來越多的生產崗位正在要求工人對聯網的機器進行編程和維護,並且在機器發生故障時,能夠馬上維修使之恢復正常。除了編程,這些新型灰領工人還要能解讀複雜數據,與管理人員組成團隊,協同工作。
事實上,智能工廠里受到影響的還不僅僅是生產線上的操作工人,弗勞恩霍夫應用研究促進協會(Fraunhofer-Gesellschaft)編寫的《未來生產——工業4.0》研究論文中得出了如下結論:「不管是生產線上的工人,還是以知識為主的員工,其工作內容都將發生變化。」這也就意味著,未來的勞動者必須具備不同於現在的工作技能。
德勤諮詢公司(Deloitte)在一份名為《未來的製造業》的研究報告中稱:「僱傭高素質員工將成為未來公司實現成功和贏利的單一決定因素。」這並非誇大其詞,在未來的智能工廠,傳統藍領的工作不再重要,員工的職責將從簡單的執行層面轉為更加複雜而重要的控制、操作和規劃等多個層面。
此外,員工還將使用和處理許多全新的客戶界面。現在,人們通常使用紅、綠、黃三色指示燈來顯示機器的工作狀態;而未來,無處不在的感測器將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甚至是智能眼鏡上即時而詳盡地展示與生產製造相關的各種畫面和信息。因此,員工必須具備相應的技能以理解、評估和使用這些信息。
經理和工人的界線趨於模糊
隨著工業機器人的普及,在越來越多的企業中,勞動者與管理者的界線將變得越來越模糊——如果僅僅是站在一旁觀看他們的工作,很難分清誰是管理者,誰是生產線工人;誰負責生產,誰負責整座工廠的運營。因為在智能工廠,每個人都將參與到分析、解決問題的工作中。
德國金屬行業工會管理委員會負責新技術發展趨勢的康斯坦策·庫爾茨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今天,我們看到高層管理人員與生產線工人並肩工作,平等交談。僅從服裝來看,你根本無法分清誰是管理人員、誰是工人。這是社會和文化的全面變革,而不僅僅是技術方面的改變。」
人的作用
如前所述,智能製造對人才提出了與過去截然不同的要求。這種要求,既有虛擬世界中的產品設計、規劃,又包含了現實世界中的生產、物流。這種新型的生產模式不僅要求員工對日益增長的複雜性有一定的掌控能力,還要求員工具備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靈活多變的領導能力以及協作精神。
可見,工業4.0時代並不是危言聳聽的軟體取代人的時代。相反,人的主觀能動性將在工業4.0的發展進程中起到不可取代的作用。例如,無論是硬體的提升還是軟體的改進,其中起決定作用的始終是人;智能製造的關鍵——信息物理系統無法獨立完成產品的設計、製造和生產,必須由人事先設定好優化準則,信息物理系統才能按照相應的準則在生產框架內確定生產內容並完成製造、檢測和評估。
隨著人機交互以及機器之間的「對話」越來越普遍,重複性的體力和腦力工作將逐漸被智能機器所替代,人在其中的角色也將由服務者、操作者轉變為規劃者、協調者、評估者、決策者。因此,在工業4.0時代,肯定不會出現絕對意義上的「無人工廠」,因為在智能機器完成生產製造的背後,必須由人承擔起諸如設計、安裝、改裝、保養,以及對信息物理系統、新型網路組件進行維護等工作。他們同時還要對生產設備模式、框架結構、規章條款進行優化,利用信息技術令模擬程序運轉,並對替代方案進行評估——也就是說,即便擁有了「智能」,產品仍不能決定自己將如何被生產出來,而是要根據決策者——即人優化出的生產方案進行生產製造。
人的培養
隨著人在生產製造中的角色和作用發生改變,工業4.0時代對優秀員工的評判標準也發生了變化:由於對產品和生產方式的要求越來越高,智能製造對員工專業水平的要求也越來高;未來的工作崗位將更加註重技術專業性,熟練工種逐漸減少,能動性崗位越來越多。為了更好地擁抱工業4.0時代,企業需要儲備和培養更多數據科學、軟體開發、硬體工程、測試、運營及營銷等方面的高端專業人才。其中,產品經理和軟體開發人員將負責設計和測試新的信息服務,硬體工程師負責開發產品,數據科學家從事數據解讀和分析,專業的營銷人纔則通過銷售渠道將最新的產品及解決方案推向市場。然而,優秀人才從何而來?
目前傳統的大學教育體系中的學科設置和教學理念均是基於20世紀70年代的工業需求制定的,過去40年來學科專業不斷細分,但這樣的教育模式已難以培養出能夠駕馭日益複雜的綜合製造業體系的優秀人才,我國製造業從業人員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遠不能滿足向「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升級轉型的需要。據相關統計,我國製造業勞動技能指數僅居世界第59位,在我國7,000多萬技能勞動者中,高級技師和技師僅佔1.5%,遠低於發達國家(高級技師)35%的水平。據《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0?2020)》預測,2015年和2020年技能勞動者需求將分別比2009年增加近1,900萬人和3,290萬人(不含存量缺口930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需求將分別增加約540萬人和990 萬人(不含存量缺口440萬人)。同時,我國製造業的一線產業工人大部分是沒有受過技能教育和培訓的外來務工人員,這對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影響更為直接。因為一線產業工人最了解自己操作的機器,最有可能知道生產設備的不足並加以完善,也最有可能成為改善產品、機器和工藝的高技能型人才,然而受制於沒有受過專業和技能訓練,無疑影響了他們潛力的挖掘和發揮。目前,我國製造業勞動生產率只有美國的4.38%、德國的5.56%——這些都與一線產業工人的素質大有關係。
對高端專業技術人才的迫切需求、高技能人才的缺失以及未經專業和技能訓練的一線產業工人的大量存在,要求中國製造企業必須大力推進人才隊伍轉型。這種轉型,需要國家、企業、社會及個人共同持續推動。
助推職業教育變革
據教育部統計數據,2015年大學生畢業大軍將達749萬人,比「史上最難就業季」的2014年增加了22萬人。畢業人數再創歷史新高,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大學生「就業難」及製造企業「技能人才短缺」形成鮮明對比,凸顯了大學教育的癥結所在:國內高校普遍強調「通才」教育,重理論,輕技能。如何儘快補齊技能人才缺乏短板,促進「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智造」?對此,德國的經驗值得我們虛心借鑒。
「德國製造」依賴的是受過良好教育的技術力量,而正是其獨特的雙軌制職業教育體系,為德國製造業輸送了源源不斷的高素質工人,並且德國成功的企業家大多具有工程技術背景。在德國,約70%的青少年中學畢業後會接受雙軌制職業教育,每周有3?4天在企業中接受實踐教育,1?2天在職業學校進行專業理論學習,培訓時間一般為兩年到三年半。德國大學畢業生僅占同齡人的20%,將近80%的年輕人接受的是職業教育,並由此走上工作崗位。
事實上,認識到職業教育重要性的,不僅僅是德國。在美國的「再工業化」戰略中,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環節,因為美國意識到,「美國製造」之所以在短期內未能捲土重來,根本原因就在於缺乏訓練有素的產業工人。
無論是擁有雙軌制職業教育體系的「德國製造」,還是正在復建職業教育的「美國製造」,都告訴我們同一個道理:職業教育對一個國家的製造業非常重要。我國未來的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應著力於以下兩方面:
增強人才培養的產業適應性 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主要功能的高職教育和中職教育,由於專業設置、課程體系、培養模式均與我國的產業發展脫節,培養出的大多屬於「半成品」,與製造企業的崗位技能需求極不匹配。國家教育督導團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五成企業認為中職與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在專業技能方面與實際脫節;超過六成的企業認為學校實踐教學與學生實用技能培養亟待改進。因此,如何使人才培養適應產業發展的需求將成為中國未來職業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在這方面,依據工業4.0時代的工作流程及工作方式重構職業課程體系,是提升職教院校學員產業適應性的關鍵。
實行校企合作 所謂校企合作,是一種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的學校運行機制,是指職業學校主動與企業接軌,學校和企業共同參與人才的培養過程,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將課堂教學與學生參加實際工作有機結合,以培養適合企業所需的應用型人才的辦學模式。在德國的雙軌制職業教育體系中,校企合作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只是在合作過程中,要注意避免合作不深入、訂單式培養目標分散等問題。
重視崗位培訓
職業教育旨在提升製造業從業人員的基本素質與技能水平,解決的是崗前教育問題;企業崗位培訓則是讓員工更好地成長並勝任崗位需求的關鍵。
歸根結底,企業才是培訓技能人才的第一主體,也是技能人才成長的基地。一些先知先覺的中國企業已經意識到:工人不能只靠招,人才更不能只靠搶和挖,只有構建起員工培訓體系,規劃員工的成長路線,才能在轉型升級中搶佔先機。因此,企業的崗位培訓,既要重視技能培訓,也要重視員工的心理需求,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成長空間和機會。真正想要有所作為的企業,會善待員工、呵護人才,靠培訓使他們提升,給平台讓他們成長。
※※※
事實上,縱觀人類歷史上的幾次工業革命歷程,就不難發現,人始終是主導變革的核心。只是在工業4.0時代,人的作用將發生極大的轉變,變得越來越重要、越來越關鍵。你的企業將通過什麼樣的人才去迎接新時代的到來?你準備好了嗎?
回復關鍵詞「3」,可了解最新月度精彩內容。
推薦閱讀:
※某一時期的大規模技術引進
※麗水雲和村民把122座祖墳遷到一個墓穴 省地建工業園
※年利潤十個億,張裕工業旅遊盈利模式如何複製
※工業旅遊潛力巨大,重點是讓遊客玩得開心
※綠色工業建築評價標準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