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走向生本

語文教學走向生本
語文教學走向生本
作者:沈大安    文章中心來源:語文新天地網    點擊數:985    更新時間:2009-11-12

語文教學走向生本

沈大安

現代教學論認為,構成教學活動有四個要素: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環境。對這四個要素之間關係的認識,體現了不同的教學理念,也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我國的教學歷來重視知識的傳承,容易成為以教學內容為本;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容易成為以教師為本。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過於強勢,學生的學習處於被動地位,是一個突出的現象。

    發展是硬道理。教育的硬道理就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學生髮展的過程不是教師灌輸的過程,而是學習者自我建構的過程。課堂不是教師展示自我的舞台,課堂教學不能以教師的思路和自己的設計為本,不應該讓學生成為幫助教師完成預定設計的「配角」。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教師的任務是幫助學生利用學習環境,自主建構,實現知識、能力、方法、情感、價值觀等多方面的發展。我們要尊重學生,更多地了解學生,研究學生是怎麼學的,尋求更加適合學生的教學。

一、轉換角色,從學生的立場讀好文本

文本解讀是進行教學設計的前提。教師解讀文本最好能經歷「普通讀者——教師——學生」的角色轉變過程,其中必不可少的一步站在兒童的視角讀文本,考慮兒童的已有生活經驗、認知水平和情感訴求:如果讓孩子們來讀這個文本,哪些地方是他們自己可以讀懂的,可能會有哪些讀不懂?哪些地方他們會覺得有趣,哪些地方會受到感動?可能產生哪些多元解讀,又可能發生怎樣的理解錯誤?怎樣讓孩子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升?等等。

《三個兒子》是一個俄羅斯兒童故事,講的是三個媽媽打了水拎著沉甸甸的水桶回家,這時迎面來了她們的三個孩子,一個翻著跟頭,一個唱著歌,另一個接過媽媽手裡的水桶提著走了。一個媽媽問在一旁看的老爺爺:「看見了嗎?這就是我們的三個兒子。怎麼樣啊?」老爺爺說:「三個兒子?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這篇課文理解的重點和難點都在老爺爺說的這句話上,教材也通過「學習夥伴」提出了一個問題:「老爺爺為什麼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從教師的角度看,我們會覺得答案十分簡單。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二年級孩子會怎麼讀這篇課文?他們會怎麼理解這個句子?我在聽課中記下了孩子們的一些說法:

——「老爺爺年紀大了,眼睛花了,沒有看清楚。」

——「從課本的插圖看,老爺爺走在後面,他只看見一個孩子。」

——「老爺爺的說法不對。在媽媽累的時候,翻個跟頭給媽媽看,唱個歌給媽媽聽,都是好的。」

一個班有幾十個孩子,在語文學習中,孩子們的視角、閱讀經驗、認識能力都會跟我們教師有差異。正確估計他們的現實發展水平,我們的教學才能針對學生可能產生的問題,引導他們閱讀、思考,掌握閱讀策略,形成閱讀能力。可惜在很多時候,學生的這種現實發展水平被忽視,只是讓學生按著教師預設的思路去學習,得出跟教師「一致」的結論,便認為教學任務已經完成。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時刻不能忘記的是我們面對的是6—12 歲的兒童,他們有自己認識世界的方式,我們不能把成人的認識強加給他們,或強制牽引著他們向前。法國思想家盧梭在他的名著《愛彌兒》中寫道:「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秩序,我們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它們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兒童是有他特有的想法、看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們的想法、看法和感情去代替他們的想法、看法和感情那簡直是最愚蠢的事」。近年來小學語文教師的自身文化水平在提高,有的老師對文本的解讀相當深刻和獨到,但如果教學時要求學生也要達到跟自己一樣的認識水平,恐怕就不恰當了。兒童就該有童心,就該保持著童真童趣,無憂無慮,似懂非懂,不能過於「早熟」,教師也不應去做「催熟」的蠢事。不久前看到一節五年級的語文活動課實錄,主題是「古詩詞中的月亮意象」,學生在課堂上交流的詩詞中有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我覺得這節課從主題到一部分語言材料都有成人化的傾向,屬於「兒童不宜」。小學語文教學貴在符合兒童的年齡心理特點,能夠化難為易,深入淺出。

由於兒童認識水平的限制,學生對文本的解讀不可能跟老師完全一致,可能會出現多種情況,有的是對文本的獨特感受,也有確實是理解的錯誤,我們可以根據對學生學習水平的估計預設不同的對策,並在課堂中按學生的實際狀況及時調整。教學《三個兒子》,當有學生說「在媽媽累的時候,翻個跟頭給媽媽看,唱個歌給媽媽聽,都是好的」時,有位老師是這樣處理的:「是的,在媽媽累的時候,翻個跟頭給媽媽看,唱個歌給媽媽聽,都是好的。不過,我們再來讀讀課文第8自然段,想想在『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的時候,媽媽最需要的是什麼?三個孩子中哪一個的做法最好?」通過重新閱讀和討論,孩子們認為這時候媽媽最需要的是有人幫她提水。第三個兒子這樣做了,是個好兒子。還有學生認為,如果那兩個翻跟頭、唱歌的兒子能幫媽媽提水,也是好兒子。這位老師既尊重學生的已有認識,也巧妙點撥,幫助學生在認識和情感上有發展,表現出很高的教學智慧。

二、關注價值,為學生髮展選好教學內容

語文教學有一個特點,就是語文教材不等於教學內容,需要教師對教材作二度開發。大體上說,我們可以根據課程標準規定的年段目標,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教什麼或不教什麼,但具體做起來卻並不那麼簡單。我們要細細思考,這個教材中對學生未來的發展,什麼是有價值的東西。這種「價值」,可以從人文熏陶和語言習得兩方面去考慮。

課文《檢閱》中「這個小夥子」和「這些小夥子」都棒,但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我們究竟是以「這個小夥子」為重點,還是以「這些小夥子」為重點?我發現老師們的處理各不相同:有的詳講「這個小夥子」,略講「這些小夥子」;有的略講「這個小夥子」,詳講「這些小夥子」;還有的乾脆平分秋色。「這個小夥子」博萊克是個左腿截肢的孩子,他經過刻苦鍛煉,終於和全隊保持一致,接受檢閱,他的自強不息精神對學生無疑是有價值的。但從課文的詳略和作者的傾向看,「這些小夥子」信任同學、尊重殘疾人的精神教育價值更大。我覺得這篇課文最值得細讀的是「這些小夥子」的想法:

勸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隊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隊伍中間?可是跟他怎麼說呢?誰去跟他說呢?

這樣5個連續問句,學生不容易讀好,更重要的是這5個問題提供了孩子們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一事當前,我們要設身處地為當事人著想。這種角色的轉換,會有利於很多問題的解決,避免不必要的矛盾與衝突。學生學會了這種思維方式,對處理人際關係,在未來社會裡立足、生存和發展是很有用的。

從語言習得的角度,我們應該選擇怎樣的語言現象作為教學內容?我以為有兩種語言現象特別值得關註:一種是有規律的語言現象,一種是「陌生化」的語言現象。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規律的語言比比皆是,卻需要我們留心去發現。《花鐘》的第1自然段如果讓學生細細品味,可以學到漢語表達方式的許多規律:

凌晨四點,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點左右,艷麗的薔薇花綻開了笑臉;七點,睡蓮從夢中醒來;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花了;下午三點,萬壽菊欣然怒放;傍晚六點,煙草花在暮色中蘇醒;月光花在七點左右舒展自己的花瓣;夜來香在晚上八點開花;曇花卻在九點左右含笑一現……

這一段除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移情的觀察角度、多樣化的表達方法,僅就「時間」的寫法來說,就有幾點值得學生注意:一是按時間順序寫,這才便於讀者想像成「花鐘」的開放;二是用上了「左右」,使表達更加準確,而且有的加上「左右」,有的不加「左右」,避免了累贅重複;三是表示時間的詞語在句子中的位置有變化。這第三點看似平常,但對三年級學生來說卻很有價值,因為它體現了漢語中時間狀語位置的一般規律——或在句首,或在句中。

「陌生化」的語言是指我們平時比較少見的表達方法,它們較多地出現在文學作品中。如《慈母情深》中有一個語段:

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雙延伸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這個語段的寫法跟我們平時習慣的表達方法不同,既有排比,又有倒裝,好像電影的一段慢動作,表現了「我」感受到的母親勞動條件的惡劣、工作的勞累,生活重壓下母親的疲憊、遲鈍、衰老……如果細細品味,學生可以學到怎樣用特殊的語言形式來表達強烈的思想感情。

不論是規律性的語言還是「陌生化」的語言,對學生的語言發展都有較高的價值,我們在選擇和確定教學內容時不要錯過。

三、真實教學,讓學生親歷學習過程

    語文課堂教學實際上存在著兩種狀態:一種是以教師自己的設計為主,讓學生跟在教師後面走;另一種是從學生髮展的角度制訂三維目標,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做好幾種預設,並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的實際隨時調整,達成教學目標。語文教學走向生本,就是讓教學遵循兒童的認識規律,由淺入深,充分展開,從錯誤走向正確,從朦朧走向清晰,讓學生親歷學習過程。

我們要針對學生的實際狀況教學,讓課堂呈現真實的狀態。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說過:「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學還原為一條原理的話,我將會說,影響學習的最重要原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去進行教學。」我們要問一問,學習這個文本,學生的原有基礎是什麼,哪些是學生已經知道的,不需要我們再講、再問;在這個學段學習這個文本,課標的要求有哪些,學生的需求是什麼,有什麼困難,哪些地方容易發生錯誤,哪些地方容易忽略,我們怎樣幫助他們。比如在閱讀教學中,初讀課文後充分讓學生談感受,學生已經知道的、已有共識的就無需再糾纏。學生學習的潛力是很大的,千萬不要把學生當「零起點」。再如,鼓勵學生質疑問難,並把質疑貫穿始終,教學開始可以質疑,中間可以質疑,學完了還可以質疑。要鼓勵學生提出「真問題」,千萬不要「為老師而發問」——揣摩老師希望我們提什麼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梳理問題,分清主次,努力在課堂上解決重要的問題。

我國的小學閱讀教學,長期以來形成一種教學模式,大致是「初讀——精讀——總結」,基本上沒有跳出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蘇聯「《紅領巾》教學法」的框架。這種模式雖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較多考慮的是一般的閱讀過程,較少考慮兒童的閱讀心理和文本的個性,長期使用這種模式會讓學生對閱讀教學望而生厭。現在我們是不是可以突破這種模式,構建以學生自主探究的閱讀模式?這種模式當然不止一種。比如:

1.這篇課文我自己讀懂了什麼?

2.我還有什麼問題不懂,需要跟大家討論?(篩選出幾個問題集中研讀)

3.除了這些,我們還可以學些什麼?(這一步更多地需要老師幫助)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認為,教師的任務是「讓學」——「他得學會讓他們學」。教師把課堂的舞台讓給學生,課堂就成為學生髮展的廣闊天地。課堂上既要有時間讓學生交流分享,更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細細地讀書,靜靜地思考。要減少那種低效的提問和討論。教師「該裝傻時就裝傻」,教師「示弱」,是為了讓學生「逞強」。像上面說的《花鐘》第1自然段有許多有價值的語言現象,怎麼教呢?一種是由教師提問和講解,一個勁兒地「灌」給學生;另一種則是讓學生慢慢讀,細細想,自己去「發現」這段話的「好處」,然後交流,教師幫助他們總結,並試著用這種寫法寫一兩種花。我覺得後一種更符合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學最好採用「先試後導」、「先學後教」的方法,把教學過程設計成學生「嘗試——探究——運用」的過程。

一個真實的課堂,要重視學生的錯誤,並把錯誤看作重要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從錯誤走向正確。五年級《人物描寫一組》中有一則《臨死前的嚴監生》。老師都知道嚴監生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典型的守財奴、吝嗇鬼的形象,但讓今天的小學生閱讀,不少學生會認為嚴監生是個「節約」的人。有的老師為了防止學生出錯,一開始就告訴學生嚴監生是個吝嗇的人,然後讓學生說說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這樣做得出結果是快了,學生自己並沒有經歷一個充分的認識過程。有一位老師先讓孩子暢談對嚴監生的看法,多數同學認為他很節約,也有個別同學認為他很小氣。究竟是節約還是小氣?這位老師讓學生再讀課本上的導語,了解《儒林外史》是一部諷刺小說,注意「在小說里,嚴監生是個很有錢的人」這句話;然後讓學生細讀課文,想想一般人臨死前會挂念什麼,嚴監生卻挂念什麼;同老師說明燈草在當時是不值錢的東西。通過這些活動,學生慢慢領悟到作者是借一莖燈草諷刺嚴監生的吝嗇。末了,教師有引導學生把「節約」跟「吝嗇」兩個近義詞作了比較。這位老師正是利用了錯誤這個資源,引導學生認識諷刺手法、掌握閱讀方法、領悟詞義差別,實現了一舉多得。

教師在課堂上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展,並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心中有教案,眼中有學生」,而不是不管學生的感受,一味按自己既定的設計教學實施。如果一個階段的目標已經基本達成,見好就收;如果學生還有弄不明白的地方,需要改變方法,努力達成目標。這是一個好教師應有的「課感」。真實教學是基於學生學習起點的教學,並不排斥教師的適度點撥和引導。促進學生髮展的點撥和引導恰恰是教師教學智慧之所在。

四、順勢而導,用寬容的態度評價學生

日本現代教育家小原國芳認為:「兒童是哲學家。……他們是真理的熱愛者,疑問叢生,一個接一個,就像連珠炮。其中有異常寶貴的東西在閃耀,有無數神秘的萌芽。然而這些卻被麻痹的、平庸的、愚蠢的大人即教師所踐踏、壓抑。」教師要尊重兒童,平等地看待他們,努力去理解他們,用寬容的態度對待他們。這種現代教師應有的對待學生的態度,在評價中顯得尤為重要。小學語文教學的前輩斯霞老師曾經舉過幾個小學低年級學生習作的例子:

(1)昨天,有個法國阿姨,到我們學校里來參觀,法國阿姨是女的,我們請她坐小汽車。

(2)向日葵一天一天的長大了,有的比老師還高,有的比同學還高。

(3)……有一天,我下課的時候,到廁所里去小便,看見一個小朋友小便在外面了,我就對他說:「以後不要小便在外面。」

斯霞老師認為,這幾個句子都有可以修改的地方,但是如果從學生角度看,孩子們的想法自有他們的道理,就可以盡量給予保留。(1)句中「法國阿姨是女的」斯霞老師本打算刪去,但想到這是一年級的孩子寫的,是他通過自己的觀察得出「阿姨是女的」的結論,也不容易,到了二年級,他就知道不需要說了,所以讓它留著。(2)句是從孩子的眼裡看去,向日葵有的長得高有的長得矮,跟老師、同學的高矮相仿,這是兒童特有的視角,需要保留。(3)句中「小便在外面」用語不規範,但意思大家看了都明白,也可以不改。尊重孩子,理解孩子,這就是前輩名師給我們的啟迪。

對孩子的反饋評價要堅持熱情鼓勵,耐心輔導,哪怕是看似荒唐的問題,教師也要理解孩子,保護他們發問的積極性。教《三個兒子》時,有學生提出問題:「一桶水很重,連媽媽都拎不動,一個孩子怎麼拎得動?」咋一看,這個學生提出的問題跟課文沒有多大關係,有的老師可能會覺得學生無事生非,火冒三丈。一位老師是這樣處理的:「你說得對,一桶水媽媽拎不動,孩子也拎不動。(認同孩子的說法,絕沒有居高臨下的態度)這個孩子拎著水,也許只能走幾步,就停下來歇息了。(沿著學生的思路,設想一種可能性)但是,他為什麼還要幫媽媽去提呢?」(話音一轉,順勢而導)學生說他哪怕只能走幾步,也可以讓媽媽少累幾步。(巧妙地把一個看似「打橫炮」的問題回歸到課文的主旨上來)這樣的處理,既需要教師有尊重兒童的理念,又要有教學的機智,這種機智需要在實踐中磨練。

提倡鼓勵性評價不是無原則的溺愛或放任自流。為了學生的發展,教師既要熱情鼓勵,耐心輔導,又要堅持標準,積極引導。在反饋評價上,肯定正確、激勵自信,暴露錯誤、引發深思,揭示矛盾、引起爭議,鼓勵求異、尋求最佳,延時評價、形成懸念等,都是好的做法。我們還要引導學生參與評價,形成一種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合作探討相互砥礪的學習氛圍。

新課程下的閱讀教學提倡感悟,但不是一味讓學生去感悟老師感悟到的東西,而是在學生感悟到的基礎上教師適當地點撥和提高;新課程的作文教學也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我們教師要善於「順勢而導」,而不能「拔苗助長」。一個好的小學語老師一定是不急不躁,循循善誘,慢慢地引領不懂事的孩子步入祖國語言文字的殿堂,讓他們在語文學習中獲得快樂,健康成長。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寫道:「找出一種教學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使學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囂、厭惡和無益的勞苦,獨具閑暇、快樂及堅實的進步」。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現實是費時不少、負擔不輕、效率不高。語文教學走向生本,也許不能完全改變這種狀況,但至少是向著語文教學的理想境界跨出了一大步。

參考文獻:

1.劉曉東.兒童精神哲學[M].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2.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朱自強小學語文教育與兒童教育講演錄[M].長春:長春出版社,2009.

4.崔允漷.有效教學[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推薦閱讀:

關於我的同桌的作文要怎麼寫?
讓語文教學充滿濃濃的語文味
得語文者得天下!不知道這些語文學習方法的精髓,真的很吃虧!
父與子的作文應該怎麼寫?
人教版語文七

TAG:語文 | 教學 | 語文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