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此朝男人一打「光棍」,官府馬上送一種人來解決,不結婚「連坐」

文/月小妝

今天很多「剩女」、「剩男」成了社會操心的話題,前段時間經常討論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是我們閑操心,古人也操心這個問題,針對這個問題,古人想了很多強制性的辦法,解除社會閑散人口的威脅。

男女婚配,本就是為了繁衍後代,如果男女都找不到對象或者拒絕婚配,這個國家就快玩完了。

在清代,為了解決光棍問題,動用了「官媒」。別小看「官媒」,力量大著呢。「官媒」可不是媒婆,那是「私媒」,是民間的慈善活動,當然也不是純慈善,媒婆是收費服務的。

男人只要一打光棍,官府就派一種人來解決,這種人就叫「官媒」。

「官媒」是強制性的做媒,清朝大量男子被發配邊疆或者從事勞役,這麼多男人,如果情緒躁動對邊疆穩定不利,再者還需要他們繁衍後代,好給政府繼續幹活。「官媒」應運而生。

和「私媒」不同的是,官媒可以強制性的「查牆子」,要是男人耐不住寂寞找女人,官媒就驅散他們,男人不能越過官媒自行婚配,必須得送紅包,也就是「聘金」。

官媒油水很足,光棍們爭著送「聘金」想讓官媒說個好媳婦。官媒就到方圓百里的村子裡「拉女配」,看見美貌的,就給出錢最多的,不願意嫁人不行,強行婚配。

《晉書·武帝紀》記載,司馬炎在泰始九年冬十月要求,「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長吏配之」。

晉代沒有剩女,只要長得能看的,到年齡官府強制找對象。

南北朝時期如果女孩超過十五歲不嫁,家人要坐牢,這叫「連坐」。現在很多女孩不想結婚,拖成「剩女」,那可真要感謝這個好時代,要是生在古代不想嫁人是犯法的,是大刑伺候的。古代的「連坐」可不是好玩的,一人不嫁全家受刑,想想壓力就大……

寡婦是古代的一個大問題,古代說:「好女不嫁二夫」,說如果嫁了兩個丈夫,那不但表面行為不端,不貞節,死後到陰間兩男爭一女,閻王爺會把女鬼鋸成兩半,分給二鬼……你別說,這個說法到現在還有震懾力。

但問題是,如果哪個朝代大肆宣揚寡婦守寡,那肯定是人口過剩。遇到戰亂,一朝往往會死很多人,年輕力壯地都戰死沙場了,中國的人口問題怎麼解決?政府會勒令寡婦必須出嫁。古代的寡婦年紀不大,從十五到二十五都有,都在最佳生育期,不嫁豈不可惜了?

在唐朝剛建立的時候,不但李治娶了二手女人,民間的寡婦也被鼓勵嫁人,武則天的姐姐是寡婦,皇帝一樣相中了,封為「韓國夫人」。

漢朝,漢武帝的母親王美人,不但是二手女人,還有一個孩子在民間。

五代十國,郭威連娶四個女人都是寡婦,年齡在二十五左右,戰亂讓她們失去了丈夫,郭威想給她們一個穩定的生活。

古代皇族寡婦再嫁的案例比比皆是,所以對民間也不是很苛求,只是有的時代會強調一下。

古代還有一些令我們無法理解的婚配方式,比如昭君出塞後,兄終弟及,父死子繼的嫁人模式,就讓我們無法理解。

少數民族不以娶寡為恥,弟娶嫂,嫂嫁叔成了一種常規倫理。

在早期一些少數民族還有兒子娶爸爸的小老婆做老婆,《漢武大帝》里的南宮閼氏就是這樣的婚配方式。在一個不甚富裕的地方,他們的初衷是最大限度的利用女人的生育能力,來增加家族人口。這麼說大家就理解了吧?

古代的婚配沒什麼浪漫的元素,也很少有愛情的元素,基本欲求都是繁衍,在最佳生育期的婦女,在一個衰落的朝代或貧窮的地方,就會被最大限度的加以利用,來充實國家的人口。

一妻多夫也是少數民族流行過的習俗,原理也是一樣。

「私奔」也是婚配方式的一種,但歷朝歷代都不太鼓勵,說是有傷風化,主要是私奔往往基於神秘浪漫的「愛情」,太過自由,讓國家失去掌控。但古代也會辦一些諸如相親活動這樣的事,來增加男女想婚配的願望,給光棍提供擇偶的良機。

男女比例是一定的,在古代,三妻四妾讓資源迅速向富人集中,窮人就只有打光棍。現在有人說,如果恢復三妻四妾就好了。經濟學家說過,一夫一妻制是男人制定的,必然對男人有利益,維護的是男人的權利。

國家對於婚配的干涉,是為了最大程度保證社會安定,穩定增加人口。如果富人可以任意娶妻,那會造成很多女人資源的浪費,對國家增加人口也是不利的。在古代有法律出台,對達官貴族到底能納多少妻妾,都是很有數額規定的,普通老百姓不準娶小老婆,「庶人一夫一婦」,元朝乾脆不讓老百姓娶妻。


推薦閱讀:

調查稱七成女性認為男方必須有房才結婚
信與不信可以結婚嗎?
夫妻結婚互贈禮品講究什麼
將要結婚的人如何挑選結婚吉日?

TAG:結婚 | 光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