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滿清抹黑的末代英主:天啟皇帝朱由校豈是木匠文盲?!
我們都知道《明史》是清朝編的,前面編的還行,但到了後面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大肆地篡改記錄,鉚足了勁地鼓吹自己是如何承襲天命,一統天下,同時又使勁抹黑明朝,彷彿明朝活該亡國似的。這其中,對朱由校(明朝倒數第二代皇帝)的抹黑最為嚴重,《明史》里這麼罵朱由校:
重以帝之庸懦,婦寺竊柄,濫賞淫刑,忠良慘禍,億兆離心,雖欲不亡,何可得哉。《明史》
這句話的意思是,朱由校昏庸無能,讓婦人把持朝政,濫用私刑,致使忠臣良將慘遭橫禍,百姓對他失去信任,這樣還不會亡國嗎?
「明史」中的朱由校
幾百年過去了,無數人上了這個當,都以為朱由校是這麼一副德行,導致了很多人一聽到天啟皇帝朱由校,第一反應就是這傢伙是個文盲和木匠,不適合當皇帝,明朝就敗在他的手上。
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要我們多讀史料就會發現這是不折不扣的謊言!
聖性又好蓋房,凡自操斧鋸鑿削,即巧工不能及也......當其斤斫刀削,解服磐礴,非素昵近者不得窺視,或有緊切本章,體乾等奏文書,一邊經管鄙事,一邊傾耳注聽。《酌中志》
《酌中志》是崇禎年間一個太監寫的記錄,那時候清朝還沒入關,影響不到這本作者的歷史態度,作者作為天啟皇帝的侍臣,十分了解皇帝的生活,正如這段話所說的,對於天啟皇帝朱由校而言,修木工房也只是他的個人愛好而已,如果有什麼奏章呈上來了,朱由校會認真地聽取內容,這哪像是一個只會木匠活的昏君?
影視作品中的朱由校
再看《熹宗實錄》,《明實錄》作為重要的明史研究資料,在這本書里,有這麼一段對話,內閣首輔葉向高和朱由校有這麼一段對話:
我皇上聰明天縱,朝講時臨,真可謂勤政好學之主矣.......嘗見皇上發擬本章,每多傳諭,以此仰窺聖心留神庶政.......皇上尤於燕閒遊豫之時,覽觀經史,深戒怠荒,此宗社蒼生之大幸也。(葉向高)
朕在宮中,每日披閱文書,覽誦經史及祖宗訓錄。(朱由校)
這段大家都能看懂,就是葉向高說,朱由校聰明過人,勤政好學,葉向高對朱由校期望很高,希望朱由校能在平常讀更多的經史類書籍(朱由校以前因為父親地位低下,沒有讀書的機會),朱由校則欣然答覆道,自己每天在批奏章的時候,並沒有忘記閱讀經史和祖宗的訓言。
天啟皇帝朱由校
除此之外,在明清戰爭的過程中,朱由校還保持了遠超常人的冷靜。在袁崇煥取得寧遠大捷之後,十分興奮,便給皇帝上奏章,說如果清軍在戰場碰上他不投降,只有被擒拿的份。
由此行之,奴子不降,必為臣成擒矣。
朱由校看了後,並沒有像他的弟弟一樣聽了袁崇煥隨口說說的話,就激動地把銀子運給他,只是淡淡地答覆道:
奴子不降,必定成擒,諸臣諸不樂聞。以朕計之,奴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戰必能勝,勝無輕談也。蹈實而做,需時而動。正也,奇在其中矣。該撫饒為之,亦善為之
朱由校認為,清朝投降是不可能,而且以現在的形勢,不可能一戰就擊垮清軍,並且告訴袁崇煥要穩紮穩打,奇正結合,只有這樣才能擊敗清軍,實現中興。
袁崇煥
通過上論據,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朱由校既非文盲,又非木匠,而是一個深謀遠慮,勤政愛民的好皇帝,而他的早逝,不得不說是歷史的一個遺憾。
推薦閱讀:
※文盲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文盲不可怕,醫盲才可怕
※不讓自己文盲的父母幫自己帶孩子到底對不對?
※為什麼會有一戰德國著名坦克謝爾曼射速350發重56噸這樣的神劇?
※在現在的世界上,不認識字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