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上感應篇彙編(第八十四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播出:2014年8月3日

太上感應篇彙編(第八十四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播出:2014年8月3日

以上文稿僅供內部學習參考,非官網發布,難免有不妥之處,請各位老師大德批評指正,敬請不要流通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今天我們研討《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二十句,【正己化人】。請各位同學翻開課本第二百七十二頁,我們看課本,『正己化人』,「正己化人」這個經文就是端正自己,「化人」就是感化他人,這個意思。我們看經文:

  【正者。確不可易。化者。自然而然。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也。正己有許多工夫。化人有許多妙用。人能正己。未有不能正物者也。惟其正也。人皆敬之。人知敬處。即是其心化處。若於此化處。至誠微微感動。自然一撥便轉。一挑便現。無不順從矣。若以我之正。形人之不正。略一責備。彼必不甘受誨。而強爭曲直。不亦反摧絕其善心乎。此近日好善者之通病。每致著手太重。執而不轉。所宜深戒。慎勿舍其田而芸人之田也。王豹處於淇。而河西善謳。綿駒處於高唐。而齊右善歌。豈人人授之節奏。日日教以點拍哉。】

  我們來看這一段的字句解說:

  『確不可易』,「確不可易」這個「確」是真實的意思,準確。「易」就是改變,「確不可易」就是確實是不可以改變的這個意思。

  再看看『形人』,第五行這個「形人」,「形人」就是比較、對照。

  再下來『曲直』,『而強爭曲直』這個「曲直」就是是非對錯,有理無理。

  『摧絕』,「摧絕」就是破壞。反而破壞了,或是障礙了,這個「摧絕」,或者是斷了,這個意思。

  『著手』,『每致著手太重』,這個「著手」就是用力。

  『慎勿舍其田而芸人之田』,這個「芸」是耕耘的耘。

  『王豹』,這個「王豹」是春秋時衛國的人,他很會唱歌,叫善謳。這個「謳」就是有一點像我們清唱,沒有伴奏,清唱那個意思,叫朗誦詩歌那種,這個叫「謳」。「居於淇」,他住在淇水旁邊,「而河西之人化之」,而河西那一帶的人都接受他的教化,那些人、那個地方的人也跟他一樣很會唱歌,受他的影響。這是《孟子·告子下》有這一段。

  「淇」,這個淇水是水的名字,水的一個名稱,河流的一個名稱。在哪裡呢?在河南省的北部,古代是黃河的支流,它南邊流到今天的汲縣東北淇門鎮之南,入黃河。在東漢建安中,曹操在這個淇水的這個口,淇口,做那個水壩,希望讓它河流朝東北的方向流,然後注入白溝,就是今天的衛河,然後以利漕運,就是河流裡面的商船的運送,這叫漕運。此後遂成為衛河支流,叫「淇水」。

  那麼「河西」呢?『河西善謳』,這個「河西」在春秋戰國那個時代,是指今天的山西、陝西這兩省之間的黃河南段之西。「謳」這個地方講就是沒有伴奏的唱歌。「善謳」的話就是很會唱歌。

  『綿駒處於高唐』,「綿駒」是什麼呢?「綿駒」是春秋時代的高唐人,歷史上有記載,是第一位國家級的歌唱家,他很會唱歌,這叫「綿駒」。他的弟子很多,形成一個很浩大的民歌隊伍,對於古代的民歌、歌舞發展,他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他部分的傳唱作品被孔子收入《詩經》,可見其影響之大,後來被奉為音神。「高唐」,這個「高唐」是春秋戰國時代的齊邑,就是齊國那個時候的一個縣,在今天的山東禹城市西南四十里。

  『而齊右善歌』,「齊右」是指齊國西部的地方。這個地方在《孟子·告子》篇裡面講,「綿駒處於高唐,而齊右善歌。」這個整個原文是這樣的。這個原文的意思就是說:淳于髡(kūn)他說魯繆公的時候,公儀子他掌握了政權,子柳跟子思做他的大臣。結果那個時候魯國的土地被人家瓜分得特別厲害,可見賢人是沒有好處,在這個國家。淳于髡他是說,他說那個時候,魯國魯繆公的時候,他掌握政權的時候,那時候的大臣是子柳跟子思,他意思就是說,可是那時候雖然子思也是一個賢人,可是為什麼那個時候魯國的土地被人家瓜分得特別厲害呢?被這些旁邊的強國把它瓜分呢?所以這個淳于髡他就有這樣不正確的知見,他就說賢人沒有什麼用,在這個國家賢人沒有什麼用,他的意思是這樣。賢人,照理講說,你要幫助一個國家要強大啊。所以他說賢人對國家是沒有好處的。孟子就跟他反駁,孟子就說,他說虞國不用百里奚,百里奚是一個很有名的大臣,他說虞國不用百里奚,虞國就亡掉了。百里奚被秦穆公重用,秦穆公稱霸,所以你不用賢人就要亡國了。所以你說你不用賢人,又不希望土地被人家瓜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用現在的語氣就是,你國家要用忠臣,要良將忠臣,用良將忠臣你國家就會強大,就不會被人家欺負。良將忠臣就是賢人,要有智慧的人,要高瞻遠矚。

  比如說我們臺灣早期的李國鼎,這是對臺灣的經濟影響很大,臺灣今天的經濟,科學園區能夠這麼發達,跟李國鼎有關。還有臺灣早期的一個行政院長,非常得到大家敬愛的,叫作孫運璿(xuán),他當過行政院長。整個臺灣早期的這些經濟的發展,其實是靠他們這幾個賢人來推動。他們的節操都是高風亮節,就是孫運璿、李國鼎,到現在人家還是非常懷念他們,對於臺灣土地的貢獻。大陸也是一樣,大陸的鄧小平,對整個近代中國的強大影響太大了。對於中國現代化,鄧小平有他不可磨滅的歷史地位,就是賢人,他對這個國家有貢獻,對不對?大陸他們也很懷念周恩來啊,他對大陸本身的強國也是幫助很大。所以這裡講就是說,孟子就是說,你不用賢人,然後你(希望)土地不被人家瓜分,那怎麼可能呢?

  淳于髡就說,他就跟孟子對話,淳于髡就說,從前王豹住在淇水旁邊,而河西一帶都會唱歌,綿駒住在高唐,而齊國西邊一帶也都會唱歌。有才學在內的,一定有事功的表現,在外做了事,沒有功效,我卻不曾看過,所以我說沒有賢人,如果有賢人我一定看得出來。這是《孟子》(裡面)講的。這個孟子就用孔子做例子,他說孔子在魯國做司寇這個官,這個大司寇,孔子做到大司寇。有一次老法師在講經的時候,他說這個大司寇相當於現在的類似警政署長或者警察局長。他說孔子做這個大司寇,魯國的國君不用孔子,魯國的國君去祭天,孔子也跟著魯國的國君去祭天。可是祭天的時候,典禮進行的時候,祭天有用那個祭肉,那個祭肉沒有分給孔子,孔子帽子沒有脫就走了。他說,不曉得的人,以為孔子是這麼小氣,沒有分到肉就離開。孟子就說,不是,他說知道的人才知道說,因為魯國的國君不尊敬孔子,對於孔子沒有尊敬心,沒有恭敬心。他對待孔子無禮、沒有禮節,所以孔子就走了。所以這一段這個孟子的對話就是我們現在這裡面所談的,綿駒處於高唐,王豹處於淇水,而河西善謳,這個意思。

  我們再來看下面這一句,『授』,『豈人人授之節奏』,這個「授」就是傳授、教。

  『點拍』就是音樂的節拍。

  我們來看這一段的白話文:

  它說所謂正,就是確實不可以改變,儒家講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你看格物就是你要斷絕物慾的誘惑,我們佛家講斷絕五欲六塵的誘惑,叫「格物致知」。所以老法師也常常提到說,這個「格物」,定弘法師也有提過,你怎麼去跟五欲六塵對抗?你怎麼去跟你的習氣對抗?所以儒家講格物致知那個知就是「致良知」,那個知就是我們用佛家的角度來講,就是我們的靈知性、我們的覺性。所以你能夠放下身心世界,能夠革除這個物慾的誘惑,這個就能夠正心。所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那個誠意,那個誠就是真誠心,你的真誠心就出來了,真誠心就是菩提心之一,它是性德。誠意、正心,那自然,正心就是心就正。所以這裡講說,所謂正就是確實不可改變。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是我們的性德。

  所謂化,就是自然而然的形成。你能夠心正,身口意能夠清淨,自然而然就可以做一個什麼?就是我們講說身教,老法師常講說,言教、身教。那你就可以做到一個身教,就是一個典範。所以化就是一個身教跟典範。你本身所顯現出來的,這樣的就是一個示範的作用。所謂化,就是自然而然的形成,這就是所謂的其身行得正,不用命令也會樂意去奉行,自然而然。『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你不用去,「不令」就是你不用去用命令的,那麼你周遭的人就會受你的影響,他們很樂意的去奉行。

  所以『正己有許多工夫』,它說端正自己的行為,有許多的工夫。我們《無量壽經》裡面講:「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意業,清淨無染;善護身業,不失律儀。」所以這裡講說,你自然而然正己,「有許多工夫」的意思是說,你端正自己的行為,有許多的工夫。化人也有許多的妙用,你感化他人有很多的妙用。一個人能夠端正自己,沒有不能夠端正事物的。『惟其正也』,惟獨他能夠守得正、行得正。人人就會尊敬他,人人都知道要尊敬他的地方,就是他能夠接受感化的地方。『人知敬處,即是其心化處』,就是說當你能夠端正自己的時候,別人就能夠尊敬你。別人能夠尊敬你,起了這個恭敬心,這個恭敬心就是轉化這個剛強的地方,來度化他的地方,這就是「即是其心化處」,所以恭敬心很重要。為什麼他會生起恭敬心呢?因為你端正了,「惟其正也」。所以「人知敬處,即是其心化處」。

  『若於此化處,至誠微微感動』,如果他有這樣的一個至誠心、恭敬心,從這個地方,從微小的地方去感動他,自然能夠稍微一撥轉,他就轉化了,稍微一挑就有顯著的效果。所以關鍵在你能夠以身作則,你能夠身先士卒,你能夠端正自己的身、口、意業,他自然而然對你就肅然起敬,他自然而然對你就會起恭敬心。那起恭敬心,你的端正身心就是你的德行,你的德行就會感動到他,你所講的話他就會接受,他就會接受你的教誨,你所講的就能夠攝受他。

  所以這個地方跟你講說,「至誠微微感動,自然一撥便轉」,你一下就把他調伏了,一下就把他轉化了,『一挑便現』,稍微一挑就有顯著的效果。你稍微一挑就是說,你稍微點一下,他就會生起慚愧心。你稍微點一下,他就知道他自己錯在哪裡。如果你本身沒有端正,你沒有做好,他縱使犯了錯誤,你再怎麼講,他表面上是遵從,他暗地裡他是不服你的,他不接受你的領導。為什麼?因為他沒有恭敬心,他對你沒有恭敬心,沒有至誠心,不尊敬你,那你再怎麼講都是多餘的。所以這個地方講說,稍微一挑,就會有顯著的效果就是說,你稍微點他一下的時候,他馬上就改正過來了,沒有不順從我們的,『無不順從』。這一段在領導統御裡面,是非常重要的,你在一個機關怎麼做一個主管,你怎麼領導一個團體,你在公司怎麼領導一個公司的團隊,你甚至在道場裡面,你怎麼去領眾,就是這裡講的一個答案:正己化人。所以它說「正己有許多工夫,化人有許多妙用。人能正己,未有不能正物者也。」

  我們用《群書治要》裡面的經文來印證這一段,《群書治要》說:「有一言而可常行者」,它說有一句話可以常常去把它實行的,就是「恕也」,叫寬恕。我們現在講說,你常常給人家留餘地,要多原諒別人,就是「有一言而可常行者,恕也」。「一行而可常履者,正也」,有一個行為可以常常去把它實踐的、去履行的,那就是正。「恕者仁之術也」,你能夠原諒別人,就是一個慈悲心的表現。「正者義之要也。至矣哉!」你如果能夠端正自己的時候,那個義、那個至誠心就出來了,那個要義就說出來了,你要表達什麼,你要說什麼,你要教化什麼,它那個整個經義就表達出來了,關鍵在那個正。

  同樣在《群書治要》裡面,曾子有問孔子,他說,「敢問何謂七教」?孔子說,「上敬老,則下益孝」,你在上面的,你做上級長官,你做長輩、做父母的人,能夠孝順你的父母,那麼你的兒子就能夠孝順你,這叫「上敬老,則下益孝」。你做爸爸媽媽的,你不孝順你的爸爸媽媽,那你的兒子不可能孝順你。所以孝順很簡單,孝就是上面一個老,下面一個子,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父子有親。這個老跟子,老就是這個父親跟子女,它是綿延不斷的。所以你做父母的人怎麼孝順你的父母,將來你的子女就怎麼孝順你,就這裡講的「上敬老,則下益孝」。那個主管對父母非常孝順,他的部屬會受他影響,也會學習他孝順父母,這就是一種教化。所以孔子講的第一教,就是要敬老,我們說尊敬長輩、尊敬前輩、尊敬師長。所以老法師說,孝親尊師,對師長的話你要恭敬,這是一種敬老。所以我們的三大福田裡面,敬田、悲田、恩田,敬田是其中一個,印光大師說,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功德。敬田,三大福田裡面,敬田就是,也是一個福田。一般人很容易疏忽這個恭敬心,我們對父母要恭敬、要孝順,我們對佛要感恩、要恭敬,我們對師長也要感恩、要恭敬。

  所以印光大師在開示裡面有提到說,比如說佛經或是佛像,你放在家裡的時候,那就不能拿到房間裡面去,因為房間裡面,你會更衣、會換衣服。所以印光大師說,你至少,比如說你房間很小,你如果要掛佛像,至少要一個布幔遮起來,代表恭敬。所以我們在家裡,我們放課誦本都有經架,經架上面,你可以到佛具店去買一塊布,上面有繡蓮花的,經本放上去,蓋起來。誦完早晚課了,蓋起來,上面把它放一塊那個布蓋起來,代表恭敬。如果你到佛寺去參加法會,他們一般都是用黃色的,上面可能會繡蓮花,這就是代表恭敬。

  印光大師說,比如說像進去廁所,你就不能夠看佛書,這也是一種恭敬。到廁所裡面,也不能佛號念得很大聲,你在廁所裡面,在上淨房的時候,那佛號是,心裡要想佛、憶佛是沒有錯,但是佛號就不念出來,這是一種恭敬。像我們口袋都會放這個地藏菩薩金卡,或是阿彌陀佛的佛卡,那你進去廁所都要拿起來,這是一種恭敬,隨時提醒你恭敬。

  有一次我跟淨空老法師在報告事情,向師父報告事情,因為我有推動這個《地藏經》系列的法寶,我就跟老和尚報告的時候,桌子上放了很多《地藏菩薩本願經》系列的法寶,其中有一張金卡就放在那邊,被我把它轉來轉去的。老法師他是一個有德的聖賢,他就會不經意的做一個示範動作做給我看,我看到了,老法師也沒有講,他就輕輕地把那個地藏王菩薩,那個地藏菩薩金卡,輕輕地這樣滑滑滑,從右邊滑到左邊來,就把它放在那個位置,就不會被動了。這就是什麼?就是這裡講的,「上敬老,則下益孝」。我們這樣就對佛像,我們就會學習老法師的這種恭敬心。所以你現在怎麼孝順你的父母,你的小孩都在看,你父母有生病,你父母用餐你幫父母夾菜,父母有病你帶父母去看病,將來你有病你的兒女就帶你去看病,這叫作「上敬老,則下益孝」。

  「上尊齒,則下益悌」。這個「齒」就代表他的年紀有多大,年紀愈大的,比如說我們在受這個菩薩戒裡面,這就是什麼?這個師父走在前面,法師走在前面,你不能走在法師的前面。在《優婆塞戒經》裡面,六重二十八輕,那二十八個輕戒裡面就有一條,你不能走在法師或者是老師的前面,這就一種,這裡講的「上尊齒,則下益悌」。「長者先,幼者後」也是「上尊齒,則下益悌」,做晚輩的,「下」就是晚輩,就更加的怎麼樣?則更加的有孝悌。

  「上樂施,則下益寬」。上面的人、做長輩的人,他樂善好施,很喜歡去布施,那下面就會學習他,他的晚輩就會學習他,或是他的部屬就會學習他怎麼樣?「益寬」是什麼?就會學習心量放大,也是喜歡樂善好施。

  「上親賢,則下擇友」。父母也好、長官也好,他會親近賢人,那他的晚輩、他的部屬就會去慎重選擇朋友。做父母的每天都跟酒肉朋友在一起,他的兒子將來也是跟酒肉朋友在一起。臺灣話叫作「有樣看樣,無樣自己想」,國語叫作什麼?有樣學樣,那沒有樣的話就自己想。這是臺灣話的一個俚語,這就表示一種教化。所以「上親賢,則下擇友」。

  「上好德,則下無隱」。做父母的、做長輩的,他能夠秉修性德,能夠修行功德,這「上好德」。「則下無隱」,下面的人,或是他的部屬、他的子女,就不會隱藏過錯,不會隱藏罪業,這是「下無隱」。

  「上惡貪,則下恥爭」。上面的人他很討厭這個貪婪,那下面的人就羞於去爭取了,「恥爭」就是他羞於去跟人家爭奪,這就是「下恥爭」。

  「上廉讓,則下知節」。上面知道廉讓,下面就知道什麼?禮節,他也會學禮讓。「此之謂七教也」,這是孔子告訴曾子說這七教。這個我們把它背起來,敬老、尊敬長輩、樂施、親賢、好德、惡貪、禮讓、廉讓,這叫七教。所以你在家裡就用這樣教育子女,你在辦公室、在機關裡面或者在公司就用這七條來教化你的員工。

  「此之謂七教也。七教者,治民之本也。」「治民」就是你管理民眾的一個根本。「政教定,則本正矣。」你政治能夠穩定、安定,那根本就很牢靠了。「凡上者,民之表也」,凡在上級的他能夠端正,他就可以做人民的表率。「表正則何物不正」呢?上面的能夠做為一個典範,哪一個事情不能做好呢?就「何物不正」呢?這是《孔子家語》。這一段講得非常好,就是七教。

  這裡面有提到說,為什麼說「正己有許多工夫,化人有許多妙用。人能正己,未有不能正物者也。惟其正也,人皆敬之。」一直到後面這個「無不順從矣」,「一撥便轉,一挑便現,無不順從矣」。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個在《群書治要》的《論語》裡面有提到這裡,「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聖賢早就跟我們講過了。孔子說當政者,本身言行要端正,能做出表率模範,不用發號施令,人民自然起身效法,那麼政令將會暢行無阻。如果當政者本身言行不正,雖下命令,人民也不會服從遵守。

所以我們在今年的四月二十五、二十六,我們臺北地藏淨宗學會孝廉講堂,跟我們臺灣有一家企業公司,叫作昇恆昌企業公司,我們一起合辦了臺灣企業精英孝廉文化論壇,在昇恆昌公司舉行。為什麼會起這個因緣呢?就是有一次我去參觀他們昇恆昌公司,在我們內湖這邊的一個旗艦店,我進去以後我就發現他們的員工非常地懂得禮節,我就跟他們的吳副董事長就說,你們公司的員工都很有禮節。吳副董事就跟我講,他說我們江董事長,他就是在聽我們淨空老法師的經教。我說我是淨空老法師的學生。他就跟我講了,他說那有沒有機會請你們淨空老法師到我們昇恆昌公司來開示?我說那這個我沒有什麼把握,我要請示老法師,結果因緣就這樣成熟。

  因為他起了這個善念以後,剛好定弘法師叫我去規劃,要度這個臺灣的企業家,來學老和尚講的三個根,就是《了凡四訓》、《弟子規》、《太上感應篇》,還有《佛說十善業道經》。這個《弟子規》、《太上感應篇》跟《十善業道經》這三個根要紮下基礎。現在的家庭它的功能性就比不上一個企業來得大,所以我們就跟昇恆昌公司合作,在四月二十五、二十六在他們公司會議中心,舉行這個企業論壇。我也請了定弘法師跟臺南國學書院的張有恆院長,還有我本人也下去講因果,兩天下來辦得非常成功。我們因為這個因緣我就認識了昇恆昌公司的江董事長,有一次我就到他們公司去開籌備會,我們就到他們樓上辦公室外面開。開完出來以後,我就看到他們辦公室的前面,就是那個牆壁上,辦公室的門一打開出來,就看到牆壁上有《弟子規》的全文,我第一次看到公司行號裡面會在牆壁上放《弟子規》全文,他們是第一家。

  我就問老闆說你怎麼那麼用心哪?就是這樣,讓這個員工一出來,每天看著這些經文,每天認識一句,一個月三十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看經文也差不多背下來了,背下來還教他們去實行。因為江松樺董事長講,我們也請他在講課裡面分享,他分享得非常好。他說《弟子規》不是拿來背的、不是拿來說的、不是拿來講的,是拿來做的。這是「正者,確不可易;化者,自然而然。」為什麼自然而然?教化嘛,一種感動,現在的話叫感動。所以他們的員工禮節非常好。江董事長跟他員工怎麼講?他說我把你們教好了,你們對客戶就好,我沒有把你們教好,你們用你們的習氣、用你們的煩惱去對付客戶,那損失的是我不是你。

  所以我也很讚歎江董事長,我跟江董事長說,你實在很不簡單,你是菩薩。他跟我怎麼講?他說我能做的,就是我員工裡面的六千多人。你看,他假日教他員工去做公益活動,而且那個假日是要員工的休假日,不是用公司上班時間去做公益。他怎麼去做公益呢?比如說到孤兒院、養老院,去送米、送菜、送慰問金,去關懷他們,幫老人按摩、幫他們打掃環境、幫他們除草、幫他們掃地,真正去落實。他員工就受他感動,就是這裡講的,化人就有許多妙用,正己有許多工夫,為什麼可以做到呢?因為江董事長自己本身以身作則。

  所以我們論壇辦得很成功以後,剛好他這個消息有傳到上海,有一個臺商企業家,那個臺商企業家就打電話給江董事長說,江董事長就跟他介紹說,我們最近有辦一個論壇,他說那我上海臺商也來辦,他說可以,但是有兩件事情你要先做到。他說哪兩件事情?他說第一個,你要以身作則,就是正。第二個,他說,你以前不是很喜歡上酒店嗎?你喜歡上那個有聲色、有女色的場合嗎?他說對啊。他說如果你要推動孝廉文化,要孝廉治企,用孝廉文化來管理企業,你本身要以身作則,你從此以後你不能上聲色場合,風花雪月場合你不能去。你做得到做不到?那臺商說,那我要考慮考慮。他就不能正哪。

  所以江董事長他就是身先士卒,他自己本身先做身教,然後再言教,所以他的員工都受他感動。比如說他們,他們是我們臺灣,可以講說所有臺灣大小機場的,一個服務公司的免稅商店。比如說我們出國,我們都會拿著護照去買那個免稅的煙跟酒,對不對?就是免稅的禮品跟物品,他們就是經營這種免稅商店的集團。所以上次我們在他們公司辦這個孝廉文化論壇的時候,剛好香港有一家企業公司的一個集團的董事長到他們公司參觀,聽江董事長跟我講,這一家香港公司年營業額兩千億臺幣,他就跟江董事長說,你們員工為什麼那麼有禮貌?為什麼那麼態度?為什麼態度那麼柔軟?為什麼說話的語氣這麼柔和?江董事長跟他講,我就是遵照淨空老法師的教誨,我就是用《弟子規》、《太上感應篇》跟《十善業道經》。

  所以六月二十三日老法師到臺灣來,回到臺南淨宗學會,我就帶江董事長去見老法師,江董事長跟我講說,我不一定要見師父,但是要安排,我也會恭敬。他就跟我講,他說為什麼呢?他說因為我每天都在聽老法師開示,我每天到公司我就遵照老法師的開示去落實、去真幹,他說我已經見到老法師了。這叫真見,真做到。所以以前印光大師,人家很喜歡去見他,印光大師會呵叱那些弟子,他說老遠來見我幹什麼?在家裡用功就好了,你在家用功就見到我了。

  我們說勤修戒定慧,那佛就住世,釋迦牟尼佛就住世。如果你增長貪瞋癡,那佛就滅度了。所以你勤修戒定慧,你的心就是正法,如果說你懈怠、懶惰,攀緣五欲六塵,迷惑顛倒造業,那你的心就是末法了。所以以前佛陀入定到忉利天宮說法,弟子就很想念佛陀,佛陀要出定的時候,前面的弟子就排隊,排得很長,第一個叫蓮華色比丘尼,打扮得很莊嚴,她要見佛陀。等到佛陀出定的時候,她就跟佛陀說,佛陀啊,我第一個見到你啊。佛陀當時跟蓮華色比丘尼說,沒有,妳不是第一個見到我的,第一個見到我的是迦葉尊者。迦葉尊者沒有來,他在哪裡?他在精舍裡面精進用功,為那個老比丘縫衣服。這就是什麼叫作真見,真幹就是見到佛了。

  所以這個江董事長他告訴我的意思是說,他是真正去落實老法師的開示。所以那天我帶他去見老法師,他特別的高興,老法師也非常地高興。為什麼?因為他真做到了,真的落實了,他真正做到正己化人。所以他機場的公司員工,比如說撿到一萬塊美金,馬上就送給警察單位公開招領,後來臺灣的總統就打電話給他讚歎,因為一萬塊美金不小了,臺幣大概也三十萬哪,他拾金不昧,總統就打電話去恭喜他說,哎呀,你真是難得,拾金不昧啊。他接到電話以為是詐騙集團,他說這我應該做的。這就是教化,化人有許多妙用,為什麼許多妙用?因為日常生活他就會去流露這種教化的效果。

  江董事長還分享一個故事,他有一個員工在機場服務的時候,突然間有人在看物品的時候休克了,而那個人倒在地上休克,停止呼吸了。可是他那個嘴巴,他有嚼檳榔,臺灣有些男眾喜歡嚼檳榔,滿口都是紅紅地,因為那個檳榔會有檳榔汁,那是紅色的,吃得嘴巴都黑黑地,滿口都是檳榔汁。那個店員,就是昇恆昌公司這個店員,因為平常都有接受他們江董事長的教化,知道什麼叫捨己救人,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他們都知道救人是一個慈悲的菩薩行。所以當她看到旁邊有一個人休克的時候,她自然而然,那種平常受江董事長教化的那個性德就流露出來,她二話不說就趴下去,嘴對嘴幫他做CPR,CPR就是人工急救呼吸,嘴對嘴,那個人就活過來了。

  後來江董事長要給她表揚,那個員工說你不要給我表揚,她說我應該做的。這叫作什麼?化人有許多妙用,她學會謙虛、學會禮讓。江董事長說,妳為什麼可以做得到這樣?因為妳是一個未結婚的少女,妳怎麼有辦法嘴對嘴跟他這樣,而且對方是吃檳榔汁,有滿口的檳榔汁,妳為什麼那個嘴巴會接得下去呢?她講一句話,讓那個董事長啞口無言。她說,董事長這不是你教我的嗎?各位這就是正己有許多工夫,化人有許多妙用,這個妙用是妙用無窮啊!

  所以你怎麼去管理一個公司?你怎麼去管理一個機關?身教,老法師說身教,以身作則。有時候你用嘴巴說,你不見得做得到,要身口一如。老法師講的,真幹、老實、聽話,我們佛法裡面講依教奉行。所以我陪江董事長到金門,他們在金門也有投資這個飯店跟免稅商店。因為我吃素,江董事就叫他們一個經理請我去吃素食。他跟我講一個小故事,我聽了很感動。他說,因為金門沒有醫院,金門在靠近廈門那個地方,它沒有醫院,所以一有重病一定馬上用飛機,運到臺北的榮民總醫院治療。昇恆昌公司金門分公司,剛好有一個員工就是重病,他們公司就馬上協調航空公司,把這個重病的員工緊急送到臺北榮民總醫院來治療。這個金門分公司的這個經理就跟我講說,他們很感動,為什麼呢?他們的董事長把他們員工當成自己的子女。這就是什麼?這叫「至誠微微感動,自然一撥便轉」。這個公司一定很有效率,一定很有愛心的。

  後來我在車上,我就跟江董事長講這個經理分享這個救人的故事,公司救這個員工的故事,你猜江董事長跟我講什麼道理?他說,黃警官你知道為什麼我要這樣做呢?那在我想像中是很自然說,員工生病,老闆把他送到醫院去急救,這天經地義的。我們都會想當然爾是這樣,對不對?結果沒有想到江董事長的答案不是這樣,他說,我這樣做是做給幹部看的,我做給總經理看、副總經理看、做給經理看,教這些經理跟幹部怎麼去愛護他的部屬。這也是一種正己的工夫。所以「惟其正也,人皆敬之」。所以他們上下員工對江董事長心服口服。江董事長跟我講一句話,因為他們的事業做很大,被臺灣、被政府評定為最優良的商人,最近又受到法國的一個BV集團把他們評定為這個,可以講說,世界級的最優良的廠商之一,這很不容易得到的榮譽。

  他們在公司的發展過程裡面,也曾經有受到挫折,員工就會抱著董事長哭,他說,董事長你受了好多委曲,你對我們這麼好,為社會、對國家貢獻這麼多。因為江董事長他常提到一句話,他說國家的利益擺在第一個,民眾的利益擺在第一個,再來是員工的利益擺在前面,最後才是我的利益。這就是菩薩的行為。所以當他公司有發生一些被人家誤解,甚至有媒體去攻擊他們的時候,員工就抱著董事長哭,董事長就跟員工講,他說我不能哭,你們可以哭,我不能哭,我的心在哭,可是我不能流眼淚。這是什麼?跟員工同甘共苦,是真誠的感動。就這裡講的「惟其正也,人皆敬之。人知敬處,即是其心化處。」

所以江董事長也是這樣在教育他的兒子,他兒子也要接受這個聖賢教育,他也告訴他的兒子說,要落實《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我會介紹他見老法師,是因為他們在機場的服務臺有放這些善書,跟人家結緣,而且是免費結緣,都受老法師的影響。

  再下來我們就分享《群書治要》裡面也有講到這一段就是說:「子曰:『下之事上也,不從其所令,而從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矣。故上之所好惡,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這是在《禮記》裡面有這段經文。它的意思就是說,孔子說了,下級為上級辦事,就是部屬為長官、為主管做事情,他並不只是機械式的服從他的命令,而是他看長官的行為,而去效法他、去學習他。上級長官如果他喜歡某一個東西,那麼下面的部屬一定比他更愛好這個東西。

  比如說經理喜歡喝酒、上酒店,那下面一定是喝酒、上酒店,一定是這個邏輯的。這裡古人就跟我們講說,上級愛好某一個事情,對不對?下級也一定比他更愛好這個東西。上級長官他喜歡拿不該拿的錢,那他下面的也一定拿不該拿的錢。所以上位者,所喜好的、厭惡的態度不能不謹慎,部屬都會揣摩長官的嗜好,這長官喜歡應酬呢?還是長官喜歡金錢呢?還是長官喜歡珠寶呢?那麼部屬就會買那個東西送給你。

  這個我在官場待久了,我大概都知道這樣,這個長官到任以後,先打聽他喜歡什麼東西,酒色財氣他喜歡哪一條?對不對?他如果愛喝酒的,那我一定送酒、送洋酒;他喜歡喝茶的,那我就送好茶;他喜歡蒐集古董的,那我一定送古董;他喜歡手錶,我就送手錶。社會風氣會敗壞,政府機關風紀會敗壞就完全從這個地方開始。我們講上樑不正下樑歪。所以做長官的不能不謹慎,因為這都是民眾的表率。

  再下來我們看下面這個經文,「若以我之正,形人之不正,略一責備,彼必不甘受誨」。如果我自己做得很端正,然後我看到別人的缺點來突顯別人的不正。所以比如說像你持戒的人,你不是說,哎呀,他犯戒。你持戒的目的是為你自己的性德,你希望能夠到持戒波羅蜜,智慧流露出來,對不對?你持戒的目的不是去看別人有沒有犯戒。尤其是,比如說我們在家學佛人,我們自己受五戒或是八關齋戒,我們是要做一個典範去影響他,你不能回到家以後跟先生或是太太講說,你這樣犯戒啊,你一定墮地獄。就這裡講的,若以我的端正,來突顯別人的不正,縱然只是稍微責備,你責備他,不管你是責備你的先生或者太太,或者你的小孩,他必定不甘願受到訓誨。

  這就是牽涉到我們講的,菩薩的四攝法裡面的一個愛語,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特別跟你講,菩薩怎麼去度眾生?愛語。要用權巧方便,要觀機逗教。這叫作什麼?你如果是很嚴厲的責備他,他一定心不甘、情不願,達不到教育的效果。你做給他看,就我剛才講的,我們剛才講那個昇恆昌公司,那個江董事長做給他的部屬看,他救他員工的生病,他說他就是要讓幹部去學這個精神,就是做給他看。如果你沒有做一個典範,你對他責備太重,他不甘心、他不甘願,而且還跟你爭辯,他說我這樣對啊,還跟你爭辯,來跟你爭奪你的是非曲直,「而強爭曲直」。「不亦反摧絕其善心乎」,那你不是等於斷他的慧命嗎?你不是等於障礙他的善念嗎?這就是說你不是等於反面的摧毀斷絕他的善念善心嗎?

  這個是,「此近日好善者之通病」,這是一般修行人也好,或是行善的人常常犯的毛病,每每都是在什麼?「每致著手太重,執而不轉」。就是說,你每一次都是,每每都是在勸化他人的時候,出手太重,話傷到人,我們講言多必失。而且你執著頑固的作為,一定堅持要這樣,讓別人沒有改過轉圜的餘地,這是「執而不轉」。「所宜深戒」,這實在是要深以為戒,更要時時謹慎。

  「慎勿舍其田而芸人之田」,你放棄了、捨棄了自己的心田不耕耘,卻去耕耘別人的田地。這個地方我引用,尤其是我們學佛人常會犯這個毛病,常常責備家人墮落、不行善、沒有救了、剛強難化等等,我們都會用這些話去責備對方。我們一個香積菩薩叫秀容,秀容就做得很好,她先生是一個水電工人,平常也沒有學佛,秀容也是會觀機逗教,她也不會責備他,她就用身教。有時候他們家庭聚會,因為家裡都吃葷的,秀容就會跟他們隨喜,他們吃葷的她一樣跟他們隨喜,她跟他隨喜,她點素的。他們的家裡的慶生會,家族慶生會就和樂融融,因為妳融入他們的生活了。

  所以李炳南老居士有一次跟淨空老法師說,剛好那一段期間,淨空老法師他持日中一食,李炳南老師要去接受他的一群在家居士宴客,他要帶淨空老法師去。淨空老法師說我今天日中一食,他老師就跟他講,你跟著我去看我怎麼去跟眾生互動。去了以後,剛好他們這些在家居士要請客,他們不知道李老師是吃素,就辦了滿桌的葷菜,大魚大肉,後來李老師跟他講他吃素,這些居士非常地慚愧,他說,老師我們不知道你是吃素,我們叫了這麼多肉怎麼辦?他說沒關係,吃!吃!吃!沒關係,吃。就是這個意思。

  臺灣有一位星雲大師,他就比較,怎麼講?就是會權巧方便,他早期在弘法的時候,到居士家去度他的弟子,到居士家去的時候,居士都很恭敬,要煮素菜供養師父,可是那個鍋剛好是炒過肉、煎過魚,炒過肉。星雲法師才到,星雲法師到了以後,那些弟子就很尷尬說,師父,不好意思,你吃素,我們那個鍋已經炒過肉、煎過魚怎麼辦呢?星雲法師說,沒關係,沒關係,洗乾淨,擦乾淨就好了,你繼續炒一個素菜給我就好了。這個「若以我之正,形人之不正,略一責備」,哎呀,你們這樣吃魚吃肉,你們在墮落。那他對師父沒有恭敬心了,他接下來講不下去了,你現在講什麼他都不會聽的。對不對?所以有時候,它這個地方講說,你如果責備得重,而且你還固執,不知道權巧方便,而且下手太重,下手就是講話講得太重,你傷了他的道心。人家說,寧動千江水,勿動道人心。你要保護他的慧命,有些人他因緣還沒有到,不是他沒有那個善根,他是因緣未到。

  所以《群書治要》裡面講,「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必敗;無多事,多事多患。安樂必誡,無行所悔。」這是《孔子家語》裡面講的,要注意謹慎,說太多話沒有用,言多必失,叫「多言必敗」,是真的,我們也都曉得言多必失,每次都講不該講的話。講了話以後,講完才得罪人,人家悶悶不樂,這是多言必失,這裡跟你講多言必敗。它說,事情不用太多,事情太多那問題就來了,叫作「多事多患」。老法師常常講,「識人多時是非多,知事多時煩惱多」。你事情知道太多了,「多事多患」。「安樂必誡」,你正在得意的時候,要特別謹慎小心,不要到時候才去後悔,叫「無行所悔」。

  再下來就是,孔子說了,「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為之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機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這《周易》裡面講的,就是這裡講的,你「略一責備,彼必不甘受誨,而強爭曲直,不亦反摧絕其善心乎」,這都是言語的過錯。

  再下來,我們看下面這一段經文。春秋時代衛國的王豹,他居住在淇水這個地方,這個淇水,剛才有提過在今天河南省的林縣東南邊。王豹在這個地方的時候,河西的人都受他的影響,都很會唱歌。齊國的綿駒住在高唐,在今天的山東省,而住在齊右的人受他的影響也都善於歌唱。這難道是,「豈人人授之節奏,日日教以點拍」嗎?它的意思就是說,這些人受綿駒跟王豹的影響,難道是天天都要去跟他點拍嗎?要告訴他怎麼唱歌嗎?還是說,「豈人人授之節奏」,還是都要去教導他音樂的節奏呢?它這段是這個意思,這兩句的意思是說,其實他是受到自然而然的感化。

  這一段裡面,我引用《群書治要》裡面的一個經文:「故禮之教化也微,其正邪於未形,使人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釐,謬以千里。』此之謂也。」它的意思是說,禮的教化作用是潛移默化的,它防範邪惡於未形成之前,能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天天向善德靠近,而遠離惡行。就是這裡講,剛才講說,這裡講說,「使人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他冥冥之中被感化了,在不知不覺裡面,天天向善德靠近,而遠離惡行。因此先王都是尊崇禮的教化作用。所以君子重視事物的開頭,開頭若有一絲一毫的偏差,結果就會造成千里之遠的錯誤,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這一段裡面,另外一個就是我們講說,這個正己化人裡面,我再引用《論語講要》裡面講,「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孔子說,「政者,正也」,他說你從事政治的人,你本身就是要做一個表率,他說這個政的意思就是要正。「正」就是什麼?就要公正廉明、公正無私,辦政治就要守住這個正字。這一句足以解答季康子的問題,但是孔子怕季康子不瞭解,所以又解釋了,他說,「子帥以正,孰敢不正?」你以身作則,那誰敢不以身作則呢?「帥」就是表率,孔子就跟季康子講說,你是魯國的上卿,只要你自己行得正,處處以身作則,誰敢不正呢?所以這個以身作則講起來很簡單,但是不容易,就是我們要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真的要做到,那就是端正我們的身口意的行為,我們講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要端正我們的身、口、意。

  接下來季康子又問政於孔子說,「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這一段的經文可以講說,可以做為我們這一段,正己化人的第一段的整個一個總結,就是「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君子,我們也可以講說做長官的、做上級的,要有那個君子的這種德風。做部屬的,他們的行為,小人之德像草一樣,那「草上之風必偃」。這個「無道」,前面講說「如殺無道」,「無道」就是惡人。「以就有道」,「有道」就是好人,你專殺惡人來保護善人。孔子說,真正要去為政,要去管理政治,何須要用殺的呢?「子欲善,而民善矣」,只要你能夠心存善道,孔子說你只要能夠去除那個貪欲,「子欲善,而民善矣」,那麼民眾自然就受你的影響。所以這一段,孔子說了理論以後,他用比喻的,就是用德風來做比喻。所以這個風從東邊吹過來,那草必定向西邊倒,風從西邊吹過來,草必向東邊倒。這就是在上位的人,他能夠感化一般的人民。

接下來,我們看第二段的經文:

  【清貴容。仁貴斷。勿施小惠傷大體。毋借公道遂私情。處忙更當以閒。遇急更宜從緩。無事時莫忘防檢。有事時須要耐煩。勿以成心而蓄疑。休執己見而拒諫。分數明。可以省事。毀譽忘。可以清心。正直可通於神明。忠信可行於蠻(mán)貊(mò)。人品至此。方可言正。】

  這一段我們來看字句解說:

  『清貴容』這個「清」是清明公正的意思。

  『仁貴斷』這個「仁」就是慈悲的意思。

  『毋借公道遂私情』,「遂」就是如願,順從。

  『防檢』,『無事時莫忘防檢』,「防檢」就是防範和檢束。

  『勿以成心而蓄疑』,「成心」就是成見、偏見。「蓄疑」就是懷疑、積疑。

  『拒諫』就是拒絕規勸。

  『分數』,「分數」就是法度、規範。

  『省事』,「省事」就是減少事務,引申為方便,不費事。

  『蠻貊』就是古代稱南方和北方落後的部族,或是四方落後的部族叫「蠻貊」。

  我們來看這一段的白話解釋:

  「清貴容,仁貴斷」,清高最可貴的是要能夠容忍,「仁貴斷」,仁慈最可貴的是要能夠果斷。不要為了施捨一點點小恩惠而傷害了大體,不要借著公道的名義來達成私人的感情用事,這個「私情」也可以講私人的利益或者是情慾。處在煩忙的時候,要懂得以閒適的心來應對。遇到急事的時候更應該緩和。無事時不可忘記隨時防範檢點,有事的時候必須要耐得住煩。不要因為自己的偏見,而對他人起疑心,不要因為自己固執己見,而拒絕他人的諫言。

  這一段到這裡其實都在告訴你,你怎麼去正己化人,比如說「清貴容」,你說你很清高,但是你要會容忍哪。你要去容忍別人的缺點,你要去容忍別人的缺陷,你要修忍辱波羅蜜,這叫「清貴容」。「仁貴斷」,你很慈悲,但是慈悲,我們講說慈悲要有智慧,智慧就是什麼?要果斷,心地要慈悲是沒有錯,但是也要很果斷。『勿施小惠而傷大體』,你不要因為這個,「施小惠」就是說,我們講說把佛法當人情,這叫作「施小惠而傷大體」,「毋借公道遂私情」,也是這個意思。

  『處忙更當以閒』,這就是要有定功,《六祖壇經》裡面講的,輪刀上陣,亦復如是。我們凡夫在還沒有達到這個戒定慧開顯出來的時候,我們還達不到定慧等持的時候,我們凡夫在忙亂的時候,我們就忘記念佛了,我們就忘記經典上所開示的道理。處忙時更當以閒,這個「閒」不是說悠閒的閒,這個「閒」,如果照我們佛家的解釋,應該是定功。你每天處理很多事情,但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怎麼樣有辦法作到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呢?你要放下那個攀緣取捨心,你平常要有定課,要有早晚課,要有定課的工夫。你一定要有早晚課,比如說,你要有聽經,聽老法師的《科註》,聽老法師的經。比如說你一天裡面,你用功要幾個小時,聽經聞法,讀誦《無量壽經》或是讀誦《地藏經》,你一定要有那個工夫;或者是你拜《占察懺》;或者有些人一天五百拜、一千拜,那都是在修定;或者念佛,一天念一萬聲、兩萬聲、三萬聲,這個都是在修定的工夫。你不用這些定課,你定功絕對不會出來,你會心隨境轉,你六根接觸六塵,你的攀緣心就自然而然,習氣就跑出來了。所以六根接觸六塵,你就變成六識了。所以這裡講「處忙更當以閒」,這個「閒」應該是要有定功,就是六祖大師說的,輪刀上陣,亦復如是。

  『遇急更宜從緩』,我們講說不疾不徐,事緩則圓,有急事的時候,你那個定功如果一出來的時候,我們講說急事緩辦,事緩則圓。但是如果你沒有這種,沒有這個忍辱心、沒有這個耐心,你個性很急,那就不容易了。「無事時莫忘防檢」,就是一個人在獨處的時候,要謹慎,「防檢」就是要謹慎,『有事時須要耐煩』,這個基本上都是儒家的教學。

  「勿以成心而蓄疑,休執己見而拒諫」。「勿以成心」,就是你不要用自己的偏見,而產生了懷疑。「休執己見而拒諫」,或者說你固執己見,而拒絕別人對你的勸諫、別人的諫言。「分數明」就是說你把自己本身分內的事情能夠做好,這叫「分數明」。「可以省事」,自然而然可以省下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就是「可以省事」。『毀譽忘』,把自己的毀譽忘掉,『可以清心』,自然就可以清心。『正直可通於神明』,正直的人可以和神明相通。「忠信可行於蠻貊」,忠信的人可以在蠻貊不文明的地方通行無阻。人的品德能夠達到這樣的地步才可以說是正,這一段主要是在談正心。

再下來我們看經文:

  【正心而後可以正己正物。其心既正。萬物定矣。蓋聲色外感。枝疾也。妄情內發。本病也。學道者。當先治內以敵外。不可貪外以害內。則心正己立。未有萬物不從化者。蓋一心之根本壯實。自然萬物之枝葉榮茂。是以導物要在清心。正人必先正己也。】

這一段也是在講正心,裡面的字句解說,只有一個地方,就是二百七十三頁最後一行,『從化 』,這個「從化」就是歸化、歸順。

  我們來看這一段的經文:

  『正心而後可以正己正物』,剛才前面我們都討論很多了,你本身要先端正自己的心,而後才能夠端正自己的行為跟事物。你心已經端正了,那萬物自然就會安定。所謂『聲色外感』,聲色是從外感染的,就像樹枝一樣,這個樹枝生病了,那一定是它的根已經生病了,所以枝葉才會生病。『妄情內發』,我們會有煩惱,會有妄想的這個執著,「妄情內發」就是說,它一定從內心先生發了。『本病也』,就是它的心已經生病了,樹根已經生病了,樹葉當然就是枯黃。

  學道的人,『學道者,當先治內以敵外』,修道的人應該要先把內心調治好,才能夠抵擋外境的侵擾。絕不可貪戀外境,而害了內心的清淨。如此則心能夠端正,自己的行為能有所立足,『心正己立』,萬物未有不隨之而轉化的。因為這個心的根本,已經很壯實了,自然萬物的枝葉就榮茂。所以要引導萬物的根本就是在清心,要端正別人,必須要先端正自己。這裡也是在講正心的作用。

  在這一段裡面,它也特別提到這個,「學道者,當先治內以敵外,不可貪外以害內」。老法師在這一段裡面,老法師有很多的開示,這一段裡面的主要的重點是在根本,就是我們的心。我們就來引用老法師對這一段的開示,接下來我們就用淨空老法師的開示來解釋這個二百七十三頁的第一段的「清貴容,仁貴斷」,還有第二段的「正心而後可以正己正物」。

  老法師講,我們學聖賢的道理要做什麼?最後就是要落實聖賢的道理。我們學聖賢的道理最後就是要落實,用佛法裡面講叫消歸自性。在世間法裡面來講的話,孔老夫子他已經落實了,孟子他也落實了,他做到了,落實就是做到。如果在《華嚴經》裡面講叫信、解、行、證,《法華經》裡面講,開示悟入佛知佛見,就是證入,明心見性了,見性成佛,就是做到了,就是落實。所以我們學聖賢的道理,最後就是要落實。

  這個二百七十三頁這兩段,它是一個次第的教法,它告訴你怎麼去教化,教化眾生、教化別人。老法師說如果你能夠落實了,在佛法裡面來講,諸佛菩薩也落實了,大菩薩也落實了,聲聞緣覺也落實了。為什麼落實?因為諸佛菩薩他已經證法身,破根本無明,所以他就是見性。大菩薩是法身大士,也破根本無明一品,也見了法身了。聲聞緣覺他們也落實了,為什麼?因為他們已經破了見思惑,至少他們已經正覺了。所以他們所現出來的聖人的形象,就代表他們真正落實了這個教育,這個意思。所以一切聖賢教育、一切佛法的教育,最後就是告訴你落實,就是普賢十大願,導歸極樂。這是首先老法師講,第一點就是到最後就是要去實踐、要去力行。

  第二個,老法師說,佛法本身就是一個教育,那什麼是教育呢?是聖賢的教育。所以師父講說,中國傳統教育就是聖賢的教育。學佛的目的是什麼?就是我們講的,斷惡修善,轉惡為善,轉凡成聖,轉迷為悟,就是學做聖人,學做賢人。用佛法的角度就是說,我學做佛,學做菩薩。因為佛菩薩他是至善的人,儒家講止於至善,這四個字就是諸佛如來真正做到究竟圓滿。止於至善,那個至善就是什麼?就是究竟圓滿,我們講常寂光淨土,就是止於至善。已經離開善惡對待,沒有能所對待,性相一如了,能所不二了,我們講空有不二就是至善。所以我們應該要做一個至善的人,我們應該要做佛,要做菩薩,做佛菩薩,對一切眾生是天經地義的。

  第三點,老法師說,我們現在是凡夫,迷失了自性,尤其是生在現在這個時代,苦難太多,這些苦難對於人的折磨固然是讓人家害怕,但是也容易讓我們覺醒,他說這一棒把我們打醒了,醒過來之後才肯回頭。真的回頭了,徹底回頭了,恢復自己的本性,這就是佛,就是菩薩,就是儒家所講的大聖大賢。所以我們起心動念,生活行為,處事待人接物要常常想,哪些是該做的?哪些是不該做的?你能夠把該做跟不該做的搞清楚,就是這裡講的,「分數明,可以省事」。

  所以用佛家解釋就很簡單,哪些是該做的?五逆十惡不該做你就不要去犯,五戒十善是該做的,你就去做,這叫作「分數明,可以省事」。所以哪些是該做的,哪些不該做的,你要弄清楚,你就不會迷惑顛倒,你的智慧就開了,就是這裡講的「毀譽忘,可以清心」。你為什麼會計較毀譽呢?計較人家的毀謗跟誇讚呢?你「毀譽忘」就是,你忘了能所了,你「我執」破了,你「我執」破才有辦法毀譽忘,你「我執」沒有破,人家毀謗你,你會起我執,你還是會起瞋心,人家誇讚你,你會起貪愛。這是毀譽沒辦法忘,忘是什麼?放下了。所以這個要做到毀譽忘,不容易啊!在佛法裡面講,就是要能所不二,你該做跟不該做都弄清楚了,你就不會迷惑顛倒,你的智慧就開了。什麼人智慧開?大菩薩、佛,他破根本無明。所以你學佛做人,你自然工夫就得力。這就是佛法教誨當中最重要的,辨別真妄。

  所以前面提到說「勿施小惠傷大體,毋借公道遂私情。處忙更當以閒,遇急更宜從緩。無事時莫忘防檢,有事時須要耐煩。勿以成心而蓄疑,休執己見而拒諫」。這幾句話都是用老法師這幾句開示就可以說明一切了,老法師說,第一個你該去辨別什麼?辨別邪正,什麼是邪見?什麼是正知正見?邪見就是心外求法,正見就是自己本有的性德,向內求,這叫辨別邪正。接下來是辨別是非,是,就是應該要去做,非,就是不應該去做。第一個是辨別真妄,第二個辨別邪正,第三個就是辨別是非,第四個辨別善惡。邪正、真妄、是非、善惡,你要搞清楚,你搞清楚以後,哪些事該做?哪些不該做?善是應該做的,惡是不應該做的。還有辨別利害,利是應該做的,害是不應該做的。

  以上老法師講的這幾點,我們把它記起來。就跟這個二百七十三頁,這個第一段是一樣的,你就可以做到清心,可以做到正直通於神明,可以做到「忠信可行於蠻貊」,如果老法師講的這幾個,你做不到,那你就不能夠通於神明,也不能夠可教化於蠻貊,就是沒有開化的地區的人民。

  接下來老法師說,我們迷了,迷得太久、太久了。聖賢教導我們恢復自性,他有方法,這個方法在佛家講叫善巧方便。要從小教起,小學教育教我們禮讓,他說我們常講的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年幼的時候要教導他,慢慢教他養成一個習慣,所以好的習慣它是從小養成的。所以為什麼小孩子,年輕的時候,印光大師說要教他讀《文昌帝君陰騭文》、《太上感應篇》、《了凡四訓》,就是要讓他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他說如果你讓他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它就跟天性一樣。

  所以儒家的教學從什麼時候開始教?從胎教,母親懷孕的時候開始教。所以母親心地柔軟、慈悲、真誠,就影響到胎兒,一舉一動都如禮如法,為的是什麼?為的就是希望小孩子在母胎裡面吸收這個氣氛,這個陳靜瑜老師在講課(時),特別提到這一點,她生她的大兒子,她大兒子叫大寶,她生她大兒子的時候,那時候還沒有學佛,也就是說她沒有胎教。生二兒子的時候,二寶的時候,她已經開始學佛了,所以她那個第二個兒子就很好教,那個大兒子就比較難教,要跟他講很多道理。

  所以儒家的這個胎教,它很有道理。它說妳在懷孕的時候,妳給他胎教以後,他會吸收這個氣氛。所以有很多懷孕的人,為什麼《地藏經》裡面講說念地藏菩薩滿萬遍,那個小孩子很好帶。所以有些人,她真的念一萬聲佛號,有些人她真的是懷孕的時候她誦《地藏經》,那個胎教下來的小孩子,特別能夠消他的業障。或者是說妳胎教的時候,妳給他誦《大悲咒》,或者是《普門品》,這都會影響到他的磁場,這是胎教的開始。

  他說現在的人哪裡懂這個道理,他說你跟他講,他說這是迷信。他說,其實老法師說這個裡面有大道理在,但是今天他不相信這個道理,為什麼?這就是念力跟磁波的影響,你持《大悲咒》,就是長養慈悲心,就會跟這個小孩子的念波它會相應,這就是大道理。他說現在的人,他相信科學,他說科學是小道,他說小道不能夠解決大問題,這就是我們講的無明煩惱業力,這必須要用佛法,小道只能把問題搞複雜,把問題搞雜了。現代科技發達,帶來社會這些現象,我們都看到了、都體會到了,他說,唯有大道才能夠解決問題。

  接下來第五點,老法師說,從小要學禮讓,禮是學規矩,所以我們講說正己化人,你怎麼教育你的小孩?怎麼教育你的學生呢?用老法師這個教學,你教他禮讓。禮是學規矩,他踏進社會,他這一生無論在生活上,在工作,在處事待人接物,你要懂得忍讓。到你的德行有成就的時候,事業有成就的時候,你在社會上居於領導地位,聖賢人教我們要謙虛、要謙讓。他說讓是不為自己,一切讓給別人,這是人生的三個階段。三個階段都讓別人了,你要知道讓是性德,是美好的德行。你要能夠實踐落實,這是行讓,一生讓別人,給社會做個好樣子。現在社會競爭,打得頭破血流,人跟人爭、團體跟團體爭、國與國爭,這個世界哪有祥和呢?哪有太平呢?

  所以佛法裡面講,作師作範,給社會做一個好榜樣,這也是正己,這也是一種教化。所以你禮讓也是一個教化,也是正己的工夫。不是說要去爭奪,你禮讓就是在教化你的部屬,教化你的子女,那這就可以教化別人,就是正己化人。他說好事都讓給別人,我們努力去做,希望別人看到之後,會覺悟、會回頭。我們做了,他還是不覺悟,還是不回頭,沒有效果,不做了,算了。我們錯了,老法師說這是迷惑,我們做了,他沒有覺悟,不肯回頭,我們還是繼續做。這表示什麼?我們做得不夠好,他才沒有辦法回頭,他才沒有覺悟。你要繼續做下去,他說我們做得不夠徹底,不能夠去感化他們。所以正己化人最基本的,就在你的團體裡面,在你的家庭裡面,你要做一個典範,就是作師作範。老法師講作師作範,你要做一個表率,師就是表率,範就是模範。

  再下來,老法師說,舜為什麼能夠感化他的父母呢?為什麼有辦法感化他的兄弟呢?感化他的鄰里鄉黨呢?感化一個國家呢?老法師說,你們想想看,舜一生是不是從小學禮讓、忍讓、謙讓?他說你如果真正懂得禮讓了,那麼你忠孝也做到了,友悌也做到了,那麼就做到「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君」就是領導,你怎麼去領導你的部屬,你怎麼去領導你這個家。「親」就是愛護、培育他。「師」是教導他、教誨他。他說我們這個社會上,每一個人無論在過什麼樣的生活,無論從事哪一個行業,其實你都是具足君、親、師這三個身分。所以君、親、師其實就是正己化人的落實。

  我們看到最後,這個二百七十三頁這一段裡面,「正心而後可以正己正物」,你要端正自己的心,才可以去把事情做好。「其心既正,萬物定矣。」「蓋聲色外感,枝疾也」,這都是講這個細節。「妄情內發,本病也」,根本就是你的心已經生病了,你迷惑顛倒,剛才講迷惑顛倒。所以「學道者,當先治內以敵外,不可貪外以害內」。「害內」就是害到你的心,你要先把心調好,才去拒絕五欲六塵的誘惑,這叫「敵外」。

  「心正己立,未有萬物不從化者」。就這裡講,你就可以做到君、親、師這三個身分了。這三個字要是落實了,也都是在禮讓,在行讓跟知讓。尤其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都是一切眾生所貪愛的,所爭取的。我們要對症下藥,從這個地方學忍讓、學謙讓,完成自己的德行,目的是在幫助別人,正己就是完成自己的德行,你自己的智慧開了,你的德行顯發出來了,你就可以化人。如果你自己的智慧跟德行沒有成就,沒有開發出來,你就不能夠教化眾生。

  所以你要怎麼做菩薩?你必須要德行出來,你必須要智慧流露出來,你就可以做菩薩,教化眾生。所以你要教化眾生,你一定要先自己修好,要教育別人,自己本身要先受教育。他說這是一定的道理。老法師說,無論是中國的古聖先賢,印度的這些佛菩薩們,每一個人都是這樣的做法,乃至於十方世界一切諸佛,也沒有例外。所以我們必須要遵循這一條道路,一定要先把自己修好。有些學佛人本身就是沒有把這一條做好,所以以致他就不能夠去教化他的家親眷屬。

  這裡就有一個故事來跟各位分享。就有一個師姐,她本身是學佛,她的先生在年輕的時候,就把他的這個學佛的師姐的錢全部都花光了,把它賭博輸光了。所以這個師姐本身心中一直都有怨,對她先生,她也是覺得她先生剛強難化。後來她這個師兄,後來得癌症以後,口腔癌,後來要捨報的時候,一直都沒有辦法斷氣。這個師姐在病房,每天都陪著她師兄,她心中因為一直有怨,怨她先生在年輕的時候,把她的錢賭博輸掉了,她一直沒有把這個執著放下來。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那句話,「休執己見而拒諫,勿以成心而蓄疑」。後來她先生沒有斷氣,她也很煩,不耐煩,她就不能夠作師作範,不能作君、作親、作師,作之君,「君」就是領導,「親」就是愛護,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師」就是教化。後來她就去請道證法師來開示,因為她先生很喜歡賭博,兩隻手就是年輕的時候喜歡賭博,道證法師怎麼來化解他們之間的這個惡緣跟業力呢?

  你只要正己就有辦法化人,前面有講說一撥便轉,一撥便轉以後,然後一挑便現,就轉念而已啊,這句話就是在講轉念。道證法師就跟這位病人,就口腔癌這個師姐的先生,就把他兩隻手,就把它扶過來,就給他安慰他一下。道證法師說,某某居士,你這兩隻手以前都去做一些不端正的行為,道證法師也不好意思說他好賭,她說這兩隻手以前都做一些不端正的行為,現在我們發個善念,我們來念佛,念佛的目的要做什麼呢?就是要做佛。老法師講學佛要做什麼?學佛就是要做佛。為什麼要生西方極樂世界?要做佛、要做菩薩。

  道證法師就跟這個師姐的師兄說,我們這兩隻手我們拿來念佛,就跟他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師父就這樣帶他念佛,後來他也跟著師父,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等到念到一段期間以後,他那個慈悲心就生出來了,他那個柔軟心就生出來了。道證法師就跟他講,他說這兩隻手以前做了一個不端正的行為,我們現在把它轉化成,這兩隻手將來成佛以後,拿去做救人的手,做菩薩的手。那個師姐的先生,他知道他自己一生這兩隻手造了很多惡業,賭博,跟他師姐結了這麼大的怨,聽到師父這樣說以後,兩行的眼淚就掉下來,就很懺悔,那個懺悔心就生出來。後來就這樣,留下那個懺悔的眼淚以後,大概念了三十分鐘的佛號,那個師兄就斷氣了。

  師父給他開示完以後,大概給他師姐在現場,再繼續跟他念佛,大概念幾分鐘以後,道證法師到隔壁病房去看另外一個病人,在還沒有離開以前,道證法師有用大悲水,把他那個嘴巴,還有他這個喉癌這個地方,有把他加持,用大悲水,給他甘露,給他滋潤一下。結果道證法師到隔壁去,跟其他病人開示的時候,那個師姐蹦蹦就跑過去,她說,師父,師父,我先生斷氣了,我先生斷氣了。因為她剛開始去跟師父講說,她先生怎麼會這樣,斷不了氣呢?也就是說我們一般俗話講說怎麼死不了呢?因為那個業還在,那個怨還在,還有執著還在。所以她去跟師父講說,跟道證法師說,我先生斷氣了,怎麼那麼快呢?道證法師說,妳不是要他馬上捨報嗎?這就是什麼?前面講的說,我們前面講說,妳要先端正自己,那個師姐就是沒有正己,她怎麼去化人呢?

  所以老法師說,我們看中國的古聖先賢,印度的這些佛菩薩,每一個都這樣的做法,乃至於十方世界一切諸佛也沒有例外,我們必須要遵循這一條道路,一定要先把自己修好。所以把自己修好,就是正己,能夠去度化別人,就是化他。叫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所以正己事實上是自覺,化人就是覺他。我們講,四弘誓願裡面講,眾生無邊誓願度的落實,一定要先斷煩惱,然後成就法門。斷煩惱是要完成自己的德行,學法門是成就自己的智慧,老法師這一段講得很好。斷煩惱是要完成自己的德行,你把執著、分別、妄想斷了,你的性德就流露出來。所以斷煩惱是完成自己的德行。學法門,法門無量誓願學,是成就自己的智慧。

  他說,我們中國人常講,品學兼優,然後才能夠化人,我們身為佛弟子,無論是出家弟子或者是在家弟子,都有度化眾生的使命跟責任,出家在家都是菩薩,所以佛陀教育的成就,佛教教育的成就是菩薩法界。《華嚴經》裡面講的華藏世界是菩薩法界,《無量壽經》裡面說得很清楚,極樂世界不但是菩薩法界,而且是普賢菩薩的法界,我們讀《無量壽經》不是有讀到嗎?「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嗎?我們想一想,我們有沒有普賢大士之德呢?如果沒有普賢大士之德,就不能夠往生,這一點要特別的留意。

  「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這是《無量壽經》經文裡面的第一句,前面所列的都是上首大眾,經文這是第一句。佛是怎麼教我們的呢?我們應該怎麼學習呢?然後想一想,念佛的人很多,為什麼往生的人很少呢?你稍微核對一下經文的意思,留意一下你就很清楚了、很明白,為什麼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因為他沒有落實普賢十大願,普賢大士之德,普賢大士之德要怎麼?就是要落實消歸自性。普賢大士之德關鍵在哪裡呢?就在心量,普賢菩薩的心量是跟虛空法界一樣,真正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那才叫作普賢菩薩。我們心量那麼小,如果你心量這麼小,一天念十萬佛號,也不能夠往生,這叫「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亦枉然」。

  如果有普賢大士之德,念一聲佛號就能夠往生了,哪裡需要念那麼多呢?他的心行就是佛心,就是佛行,心行相應,願願相應,哪有不往生的道理呢?我們要明白,天天念《無量壽經》,不能夠修普賢大士之德,怎麼能夠成就呢?普賢大士之德無量無邊,諸佛如來共同來稱說也說不盡,世尊為我們歸納成十大願,歸納成十大類。這十大類我們下一次,我們再講正己化人的時候,我們再來好好地研討這個十大願。

  所以老法師講的這個十大願,普賢大士之德就是真正的做到正己化人的落實。所以佛法講得最究竟,但是儒家講得也很好,這各有千秋,我們下次我們再來分享這個普賢十大願,做到了就可以正己化人,就可以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就可以成佛。所以正己化人,《太上感應篇彙編》,跟《太上感應篇》是跟佛法是相通的,是圓滿的。

  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若有講得不妥之處,請各位同修大德批評指教。阿彌陀佛 。     

  (以上文稿僅供內部學習參考,由於水平有限,有不妥之處,請各位老師大德批評指正。感恩頂禮!)


推薦閱讀:

(中長版)(年運)Susan Miller 2014年運勢
2014年你如何馬上有錢?
【茶餘飯後】先睹為快!2014看片手冊
2014春節賀詞大全 喜迎馬年
獨釣一江春教你2014馬年化太歲

TAG:2014年 |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