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成為有責任感的人

原文地址:讓孩子成為有責任感的人作者:太任教育

每個人在社會上都要承擔責任,成就越大,承擔的責任就越大。家庭是教會孩子承擔責任的第一課堂,如果你想讓孩子成長為一個負責任、有擔當、能自律的人,就務必從一點一滴的小事開始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

關於責任心的問題,我和兒子之間有過一次很有意思的談話。這次談話,對我來說是「蓄謀已久、目的明確」的,對兒子來說則是耳目一新、振聾發聵的。因為這樣的一次談話,責任意識在兒子的心中萌芽、紮根。

談話是從看似隨意的聊天開始的。我對兒子說:「兒子,你可能不知道,你是我們家裡的福星啊!原來咱家住在農村,經濟條件非常差,爸爸口袋裡連五十元錢都沒有。從你出生後,我們家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農村走向縣城,經濟上也翻了身,這些都是你帶來的福氣啊!」

兒子笑著說:「這些可能是迷信和巧合。」我說:「怎麼會那麼巧呢?你媽到醫院生產住院還是借的錢,你來到世上十多天,我就做了幾筆大業務,不但還了賬,還有了積蓄。隨著你一點點長大,我的事業也像芝麻開花——節節高。這一切足以說明你是貴人、你是福星。」

兒子說:「同學們說我有福,我也覺得我有福。」我滿懷深情地說:「兒子啊!依老爸看,你是帶著特殊使命來到世界上的,你一定會造福家庭甚至造福社會的,這一點我深信不疑。過去,爸媽考慮到你年齡小、肩膀嫩,沒有往你身上壓擔子,以致你的責任意識比較弱。責任心是成功的基石;責任勝於能力。你要有意識培養責任心,因為將來你要擔當起服務社會、造福社會的重任。從今天起,爸媽不會再越位、不會再包辦了,要把屬於你的權利和義務都還給你。爸媽相信你一定能對自己負起責任、對家庭負起責任、對學校負起責任、對社會負起責任。」

那次談話後,我有意識地把培養責任意識當做一項重要的教子課程來做。接下來發生的幾件事,由於我的智慧處理,兒子的責任意識得到了進一步強化。

第一件事。有一個月,兒子的零花錢提前十天就花完了。兒子向我要錢,我稍加思考說:「上次開家庭會定下來那個數,你沒有異議。父母一次把錢給你,一來是對你的信任,二來也是鍛煉你的理財能力。既然你前二十天超支了,後十天就要盡量節儉,反正是在學校吃飯,又不會餓肚子。兒子啊!缺錢花看起來是壞事,其實也蘊含著不少好的因素。比如,兜里沒錢是一種珍貴的心理體驗。一個人總有花不完的錢,從來沒有體會過缺錢的滋味,也是人生一大缺憾。再者,過幾天貧困生的生活,不也是一種寶貴的人生閱歷嗎?俗話說:『吃不窮,穿不窮,打算不周一世窮。』通過手頭緊的理財實踐,學會更合理地花錢,不也是一筆精神財富嗎?」看到兒子不太高興的樣子,我也曾產生過給兒子一些錢的念頭,但最終理智戰勝了感情。因為我知道延遲滿足是培養孩子責任心、讓孩子得到磨鍊的黃金時機。我鼓勵兒子道:「老爸相信你能渡過難關,人都是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成長的。」

打那以後,兒子的零花錢再也沒超支過,他腦海里有了計劃用錢的概念。

第二件事。有一天早上,我一大早出去辦事,臨出門時叮囑兒子按時起床。等我回到家,兒子還沒起床。聽到開門聲,兒子一屁股坐起來。一看錶,上課時間晚了二十分鐘左右,兒子讓我給老師打電話請假。要在以往,我會馬上給老師打電話,把兒子遲到的責任攬到自己身上。現在我不這樣做了,我知道這是讓兒子承擔後果、培養他責任心的極好機會。我對兒子說:「我給老師打電話,老師不一定能諒解,甚至還會產生負作用。你和老師接觸得多,比我更了解老師,你給老師解釋會更合適些。」雖然兒子不大樂意,但我明白這是「看似狠心,實是真愛」。如果我事無巨細都替孩子負責任,孩子就永遠找不到負責任的感覺了。

兒子回家後,一臉不高興。不用問,一定是挨了老師的批評。我對兒子表示關切的同時,對兒子說:「要說今天早上這個事,責任也在爸爸身上。正因為爸爸每天早上叫你起床,你才有了依賴思想。從明天起,你自己定鬧鐘,爸爸不再叫你了。爸爸相信,你自己掌握時間,就不會遲到了。」

從那以後,兒子再也沒有遲到過,因為他明白了一個道理: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都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

第三件事。有一年暑假,馬上就要開學了,兒子的假期作業大部分都還沒有做。我多次提醒兒子做作業,他嘴上答應,內心卻好像一點兒也不著急。白天在足球場上瘋跑,晚上和同學玩到半夜。臨開學前兩天,兒子才開始做作業。由於時間短,開學報名時兒子沒有完成假期作業。

開學第一天,老師重申了放學前的規定:帶著作業來上課,沒完成的同學回家做作業——兒子被趕回了家。

兒子回家後,在房間里埋頭做作業。為了對兒子進行正確引導,我想方設法製造機會。忙碌了一下午,我用心做了比較豐盛的晚餐。開飯的時候,我對兒子說:「兒子啊!你看老爸做了什麼?有你最喜歡吃的粉蒸肉,還有鴨血湯。來來來,現在享受美餐,把不愉快的事情暫時寄存起來!」兒子臉上有了愉色,且狼吞虎咽美食了一頓。

晚飯後,我走進了兒子的房間,非常關心地對兒子說:「爸爸知道你心裡不順暢,別人都在上課,你卻待在家裡。」兒子說:「老師也太認真了,我答應三天內把作業補齊,他都不依。」我說:「老師是有點不講情面,讓你回家也是我沒有想到的。但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待這件事,也許會有柳暗花明的感覺。如果老師這樣做,能在你心裡打上印記,能讓你從此克服掉拖延的毛病,這不是天大的好事嗎?喜歡玩是人的天性,特別是你們這個年齡段,不會玩還不正常呢!但作為有理想、有追求的年輕人,如何處理好學習和玩的關係,也是一門藝術。凡事往前趕,就會掌握主動權。先完成作業,玩起來心裡更踏實、玩得更盡興。爸爸送你兩句話:『做完該做的事,才有資格去做想做的事。』『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兒子微微點了點頭。看得出來,我這番話已經進入到他的心裡。

體驗了拖延帶來的後果,兒子長了記性。再後來,兒子放學不用督促就開始做作業,再也沒有因遲交作業挨過老師批評。

慢慢地,兒子擺脫了對父母的依賴。和兒子有關的事情,兒子已習慣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攬。我能感覺到,兒子的責任意識在增強,自信心也在不斷增長,學習成績也在一點一點提高。有一次我和兒子交流,兒子對我說:「以前,好多事情你們都替我做了,我認為不是我的責任;現在你們把責任還給了我,我感覺越來越踏實了。」

身上輕飄飄,行走無根基;肩上有了負重,走路更覺沉穩。我的實踐說明,孩子們與生俱來都是有責任心的,也都是願意承擔責任的。是家長親手剝奪了孩子的責任心,讓孩子變得沒有一點責任感了。

相信家長朋友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因為下面的煩心事而苦惱。

假期馬上結束了,孩子的作業還沒動手做,媽媽多次提醒,孩子一點也不著急,看完電視劇又泡在網路上,就是沒有做作業的意思。

太陽老高了,孩子還賴在被窩裡。媽媽喊孩子起床,孩子睡眼矇矓地吼道:「煩不煩人,你就不能讓人多睡會兒?!」

孩子洗完手不關水龍頭,用完廁所不沖水;人出來了,房間的燈開著;屋裡沒人,空調還在運轉;用過的東西隨處放、順手扔,父母跟著也收拾不過來。

以上場景都是孩子缺乏責任心的表現。進一步講,都是父母從小沒有培養孩子責任心的結果。

父母沒有對孩子進行責任心教育,沒有把孩子應負的責任放到孩子肩上,孩子沒有責任心的實踐和歷練,就不可能有責任心。不是嗎?從小到大,家長包攬孩子的飲食起居,監督孩子做作業,敦促孩子上學,替孩子做決定,替孩子選擇,為孩子焦慮,替孩子發愁,為孩子擔憂,凡事替孩子做主,替孩子承擔責任。

很多家長以為這樣做是愛孩子,是為孩子好。殊不知,這樣做是在坑害孩子。承擔責任是完美人格的重要部分,是一個人激發內在力量的黃金寶藏,特別值得保護和發展。不少家長隨意把孩子彌足珍貴的東西丟棄了,親手把孩子賴以立身的美好品質毀壞了,對孩子來說,這是多麼大的損失啊!

家長越位,替孩子承擔責任,對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是多方面的。

父母事無巨細替孩子承擔責任,等於鼓勵孩子滋長惰性、縱容孩子增長依賴思想。這樣做,等於告訴孩子:「有爸媽在,什麼事你都不用操心。」久而久之,孩子的責任心消失殆盡,他再也不願對任何人、任何事負責任了。如此一來,孩子會成為推卸責任的高手,無論出現什麼問題、造成什麼後果,孩子都會心安理得地把責任推給父母、推給別人。他會理直氣壯找理由、找借口為自己開脫。

父母事無巨細替孩子承擔責任,孩子會形成寄生蟲思維邏輯。孩子會認為,爸媽應該伺候我,我的一切別人應該給我安排好,我的困難應該由他們解決。這類孩子不會替別人著想,心中只有自己。他認為周圍的人都應該圍著自己轉,都應該適應自己。別人一旦對他照顧不周,他就會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會認為別人冒犯了他、侵犯了他的利益。

一個缺乏責任心的孩子,做什麼事都消極被動,等待、拖延是他的行事作風。沒有父母、老師、領導的監督和督促,他無法完成任何事情。一個缺乏責任心的人,進入社會後,不僅事情做不好,還會對別人的催促產生反感,覺得自己受到限制、受到壓制,認為別人專門找自己碴兒,有意和自己過不去。這樣的人,學習、工作沒有效率,還對別人耿耿於懷,所以很難取得領導的信任和同事的尊重,事業上不會有多大成就,裁員卻往往少不了他。

自由和責任是對等的。不負責任的人,為了逃避負責任帶來的約束,心甘情願把自己的自由拱手交給了別人,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了別人。逃避責任就是逃避自由,不負責任的人,也沒有自由而言。不是嗎?一個處處依附別人、靠別人來管理的人,哪來的自由?一個失去了自由的人,還有什麼幸福和快樂可言?

責任心既然如此重要,那麼,怎樣才能培養一個孩子的責任心呢?我認為,家長朋友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第一,讓孩子學會自主選擇。

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和自由,就意味著讓孩子承擔責任和義務。父母替孩子選擇,孩子在被動接受的同時,也多了幾分對立情緒,會理所當然地認為,既然這是父母的決定,是父母強加給自己的事情,出了問題就應該由父母負責。如果讓孩子自己選擇,情況就大不一樣了。這是孩子自己的選擇,是孩子心甘情願乾的事情,孩子會為自己的選擇而努力,也會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

比如,孩子要買一件品牌服飾,媽媽認為超過了自家的消費水平,可以給孩子一個選擇:「我知道你喜歡這件衣服,但它價格也不便宜。媽媽認為隔壁店裡那件衣服很不錯,價格卻實惠得多。如果你選擇這件,必須等一段時間,一來等爸爸發了工資;二來要減少你的零花錢,大家節省點才能買。如果你選擇隔壁店裡那件,現在就可以買。」

如果孩子為此事鬧情緒,父母可以心平氣和地告訴孩子:「我知道你很生氣,媽媽理解你現在的心情,但鬧情緒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媽媽絕不會花錢來鼓勵你這種行為。你現在有兩種選擇,要麼有話好好說,咱們商量著辦;要麼繼續鬧下去,什麼衣服也買不成。」

一部分家長沒有從小培養孩子責任心,孩子年齡偏大了,這時讓孩子選擇,讓孩子承擔責任,做起來會比較困難,孩子會感到不自在。面對孩子的不配合甚至反抗,只要家長有堅強的意志、充分的耐心,堅持原則,毫不動搖,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孩子知道父母不會輕易放棄原則,就會逐漸做出正確選擇。

第二,讓孩子勇於承擔後果。

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是每位家長的責任。從孩子懂事起,就應該讓他明白:所有人都應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對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

比如,解決孩子早上賴床問題,爸媽可以給孩子弄個鬧鐘,讓他自己起床。沒有鬧鐘,爸媽只叫他一次。孩子起晚了,讓他承受所有的不便——頭髮凌亂、衣冠不整、餓肚子、老師罰站等,這些行為後果都應該讓孩子承擔。有過這樣的經歷後,孩子會這樣想:多睡一會兒,給自己帶來這麼多不便;晚起一會兒,竟然要付出如此大的代價。經過這麼一次深刻體驗,大多數孩子都會提前醒來,再也不會賴床了。

如果家長心疼孩子,怕孩子餓肚子,把早餐送到學校;怕孩子在學校受委屈,找老師解釋、替孩子開脫、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孩子沒有承擔後果,他自然就不會接受教訓,賴床的毛病恐怕今生今世都很難改掉了。人都有惰性和依賴性,如果有人事事替自己負責任,誰也不願自己負責任;如果有人凡事替自己承擔後果,也沒有哪個人願意自己承擔後果,更何況一個孩子呢?

第三,不隨意從困境中解脫孩子。

父母要給孩子有益的幫助,但不要替孩子生活。最重要的是,不隨時隨地從困境中解救孩子、開脫孩子。智慧的做法是放手讓孩子體驗生活、體驗行為後果。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孩子身處困境、感到痛苦的時候,正是磨鍊自己的極好機會。家長心疼孩子,替孩子做了,孩子很快得到解救、得到開脫,孩子當時會感激家長,但損失最大的還是孩子。因為孩子失去了提高自制力、培養責任心、磨鍊意志、自我成長的寶貴機會,這樣的機會失去得多了,孩子很多不良品質也形成了。

家長朋友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生活是位偉大的老師,任何人都要經過生活的歷練,你的孩子也不例外。歷練是造就成功者的最高學府,在這所學府畢業的人無一不是生活的強者。要約束好自己,克服「心疼」孩子、替孩子解脫的衝動,這樣才是真正愛孩子,對孩子負責任。實踐證明,一個缺乏約束力的孩子背後必然站著缺乏約束力的家長。

第四,不要壓制孩子的情緒。

讓孩子承擔責任,意味著讓孩子承受痛苦。孩子以前輕飄飄慣了,現在讓他承擔責任、承擔後果,必然要經歷一個痛苦階段。家長朋友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幫助孩子度過這個陣痛期。

在學會承擔責任的過程中,孩子難免表現出一些負面情緒。比如,沮喪、煩惱、痛苦、憤怒等等。這些情緒都是正常的、健康的,都是孩子必須經歷的。父母要平靜地接受孩子的現狀,接受孩子的所有情緒,認可孩子的感受,給孩子充分的理解。聰明的父母不但會引導孩子勇於承擔責任,也允許孩子宣洩負面情緒。這樣做,才是對孩子有益的幫助,孩子才能儘快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繼續面對生活和學習的挑戰。

最忌諱、最要命的是,有些家長既想讓孩子承擔責任,又不能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受不了孩子負面情緒的宣洩,恨不得馬上讓孩子破涕為笑。這類家長容易受孩子情緒支配,孩子難過,他比孩子更難過;孩子煩躁,他比孩子更煩躁;孩子憤怒,他比孩子更憤怒。父母首先亂了方寸,因而失去了局面控制權,其結果往往是一團糟,甚至不可收拾。

培養孩子責任心的第一課堂,非家庭莫屬;培養孩子責任心的第一老師,也非父母莫屬。如果你想讓孩子成長為一個負責任、有擔當、能自律的人,就務必從一點一滴的小事開始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目標要清,態度要明,方法要科學。一旦孩子的責任心形成了,孩子的諸多教育難題就會迎刃而解,孩子的成長將會步入一個良性發展的軌道。


推薦閱讀:

「多誇孩子」也能毀孩子
如何教育你的孩子
怎麼追求高冷的女孩子
遇見二十年前的的自己
孩子總喜歡關卧室門,怎麼改變?

TAG:孩子 | 責任 | 責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