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閑聊倒卷肱之常見三病

太極拳筆記之

閑聊倒卷肱之常見三病

倒卷肱是楊氏太極拳的基本拳式之一,是太極拳中唯一的一個退步動作,在太極拳的動作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不得不用心體會和反覆學練的拳式。倒卷肱飄逸洒脫、輕盈柔順、上下呼應、周身協調、連綿不斷、動靜渾然,既體現了楊氏太極拳的整體風格,又突出了該式的特點,故深受習練者的喜愛和重視。然而在從事太極拳運動的人群中,一些拳友由於對該式的規格要求和動作要領理解的不夠深入透徹,所以在習練時尚存在一些弊端,急需加以指出與糾正。本人僅憑在學練中的點滴體會及對該式的淺陋理解,現就倒卷肱之規格要領及常見問題閑聊如下,僅供參考。

 一、術式名稱

倒卷肱一名,按照「模擬」和「動作」兩大分類法,可以列為動作類術式名稱。「倒卷肱」,肱,臂也,及其手臂向側後方迴環倒卷之動作而得名,該式在楊氏傳統套路中稱之為「倒攆猴」,比如人猴相搏,我退步誘其深入,然後乘勢襲擊其頭、面部,將其攆走。倒卷肱在楊氏傳統套路中,有的要左右連續做5個之多,而在國家的一些規定套路中,大多隻做3個即可。

二、規格要求

1、右側卷肱

(1)接上式,手揮琵琶。右胯根內收,身體微右轉,左腳掌著地,重心全部移向右腿,左腳跟提起。同時,右臂外旋,使右掌翻轉向上,隨腰向右轉之勢,右掌下落,經腰前向右胯側向下向後側上方弧形迴環上舉,繼而右臂屈肘,右掌向里回收,指尖向上;左臂帶動左掌微下沉,指尖向前。眼隨轉體向右後側平視,眼神顧及右掌迴環運轉。

(2)上動不停。上體向左轉,右腳提起,向左後側方退一步,先以腳尖點地,漸而全腳踏實,重心後移至左腿;同時以右腳跟為軸,右腳尖內扣,指向正前方,成右虛步;左臂外旋,轉腕成仰掌,並以屈肘帶動左掌向里,向下回收;右手成側掌,掌心向右,指尖向上,經右耳旁向前推出,兩掌在胸前交錯而過。右掌向前推出,以右臂伸展至右肘微展為度,右掌心斜向前,指尖向上,高不過眉,指尖與前腳尖對齊;左掌隨轉腰之勢沉落在左胯旁,掌心向上,指尖向前。眼神顧及右掌前推,繼而平視前方。

2、左側卷肱

(1)接上式。上體微向左轉,重心全部移向左腿;右腳稍提起向右後側方退步;左掌經左胯旁向左後側上方弧形迴環上舉,左臂屈肘,左掌向內回收,成側立掌。掌心與左耳相對;繼而右臂微外旋和微屈肘下沉,指尖轉而向前。眼向前平視,眼神顧及主要手動作。

(2)上動不停。上體右轉,右腳向右後側方落步,先以腳尖點地,繼而全腳踏實,重心後移至右腿;同時以左腳跟為軸,左腳尖內扣,指向正前方,成左虛步;右臂外旋,轉腕成仰掌,並以屈肘帶動右掌向里回收;左掌經耳旁向前推出,兩掌一立一仰,在胸前交錯而過。左掌向前推出,以左臂伸展至左肘微屈為度,左掌心斜向前,指尖向上,指尖與前腳尖相對高不過眉;右掌隨轉腰向下沉落至右胯旁,掌心向上,指尖向前。眼向前平視,關注前方。

三、動作要領

1、連續後退是倒卷肱的最大特點。連續退步時,應注意重心的穩定,要一腿坐實控制另一腿的後退,以腰帶動提腳和退步。退步時不可高低起伏,速度要儘可能地保持一致。收步退步之間,收住尾閭,虛靈頂動,軀幹自然正直,避免身體的前俯後仰,左歪右斜,這樣久之就能增強腰部的力量和腰部的親韌性,就可做到「邁步如貓行」。

2、兩臂圓轉運動時,要始終注意兩肩要平,同時貫穿松肩、沉肘、坐腕的要求。當一手前推一手回抽時,兩掌要有對拉之意。當兩臂展開時,兩臂不能是平角,兩掌不能散開,而應由背至兩臂,兩掌弧形順延,似有意氣相連之威。當手從耳旁推出時,其手臂不可完全挺直,肩要松沉,肘要微屈。手掌不可形成五指前戳;另一隻手回抽時,注意肘不過背,腕不過胯,肩、肘、腕呈弧形。

3、倒卷肱的左右式是定式,伸手懸腳都是過渡勢。動作要協調,變換要輕靈而沉著,既要做到肩與胯,肘與膝,手與腳的上下結合,又要做到「一動天有不動」,而不可手動腳不動或腳慢手快,手慢腳快,一手動一手不動,上下不相隨,兩膊不相系的不協調現象。

4、倒卷肱為退步法。退步法的要義是:步隨身換,避實就虛;引進落空,攻在其中;退中有攻,攻在兩肱。其勁點在撤步時意在掌緣,再移至小臂外側和肘尖、腕、肘、撓骨一側,推出時力點在掌心掌緣。

四、常見三病

倒卷肱,兩掌前推後抽,兩腳前虛後實,兩臂弧形開合,兩腿交替轉換,轉腰松胯,協調一致,對習練者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些拳友由於習練時間較短,亦或對拳式缺乏應有的了解,所以不同程度地存在動作不到位,拳架不規範等問題,現簡單歸納為以下三點。

1、 亮掌勢

所謂「亮掌勢」,是習練者因不清楚倒卷肱定式動作要求,而將過渡式動作當成定式動作。具體做法是:當口令下達時,習練者的定式動作,不是兩腳虛實,一掌前推,一掌回抽沉落,目視前方,而是一臂前伸,掌心向上,另一掌隨轉身向身後弧形撩起,前後兩掌掌心同時翻轉向上,並稍做停頓。有的掌友還有意將兩掌外翻上揚,然後沉落定勢。隨著下一個口令的發出,經轉腰、撤步、推掌,回收上舉等一系列動作以後,又回到兩臂前後平伸,掌心同時向上,翻掌下沉,腰向後轉,眼向後看的動作上來。此做法使動作中途停頓,拳式似被分解,影響了動作的連貫性和一致性,使拳式失去了緊湊,流暢之感。

2、 起伏式

太極拳要求習練者要立身中正,不偏不倚,身體要平衡穩定,不能忽高忽低,起伏不定。在做到卷肱一式時,上體右轉,前腳提起後撤時,支撐腿要屈而不直,盡量保持起式時腿部的彎曲程度,使身體靈活自然,轉接合順。有的拳友在前腿後撤時,腿部彎曲,身體前傾,造成身體下伏。推掌收手,前腿後撤提起時,支撐腿又隨之挺直,形成了身體直立。有的拳友起伏的程度小一些,有的則起伏大一些。一起一伏,高低不平,影響了拳式的完整和美觀。

3、 抽拉式

「抽拉式」,俗稱「拉抽匣」。主要指習練者在做到卷肱一式時,下手未經腹前下落,然後由下向右後側上方弧形迴環上舉,而是以肘為軸,下掌直接向體側平移或直接向上平舉,然後卷肱前推。此舉,由於手臂平直回收,似拉抽屜匣狀直來直去,故稱之為「拉抽匣」。該動作一掌翻掌回收,一掌平直後拉,兩掌缺少呼應對拉之情,上下相隨之意,使拳式生硬呆板,散漫失勢,缺少韻味。

另外,有的拳友在轉身撤步時,兩腳橫向距離過窄,幾乎站在一條線上,猶如走鋼絲繩一般,身體搖晃,重心不穩;有的在撤步時,身體轉動過大,兩臂前後平展,角度近180度;有的在推掌時五指前戳,掌心向下;個別拳友還存在聳肩,突臀,速度不一,轉換不順等問題。由於這些問題在其它術式中也有所發生,故不在該文中詳釋。

五、幾點想法

明確問題之所在,則不難找出解決之辦法。倒卷肱雖然只是楊氏拳式中的一個單式,但若不認真對待,則很難達到其規範要求,更不可能打出風格,打出韻味。因此,要想提高拳藝,增強健身效果,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拳架要力求規範。一招一式都要準確無誤,舉手投足必須循規蹈矩。拳架不準,難有提高,難求神韻;

2、要靜心慢練,不要怕跟不上節奏而加快行拳的速度,更不可使拳勢停頓,動作一定要做充分,做到位;

3、要聚精會神,意念集中,只有全神貫注才能使拳式凝重醇厚。不要分心走神,分心會使拳式變形,精神萎靡;走神則使動作漂浮,拳架渙散;

4、嚴格按規範要求行拳,不走過場,不擺花架子,不輕視馬虎,不一帶而過,不要自以為是,以我為主,要敢於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並下決心予以改正;

5、要注意身形的完整和拳式的完整,習練者不要有意地將一個拳式分解成幾個分動作(初學者除外),以影響拳式的整體性和套路的連貫性。

總之,只要我們時時注意,刻刻留心,按照規格要求精雕細刻,認真揣摩,反覆練習,則必能改正自身存在之問題,使拳藝日臻完美與成熟,進而達到爐火純青,登峰造極之境界。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會理所當然
一個工種的基本修養與2B
偽?ASMR台本
沙河雨夜

TAG:閑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