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盛產奸相的朝代——宋朝

盛產奸相的朝代——宋朝

(2013-07-06 15:55:41)

轉載

標籤:

宋朝

分類: 個人摘錄

盛產奸相的朝代——宋朝

宋朝簡介

宋朝(960—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時代,分北宋和南宋。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朝。宋真宗、宋仁宗時期步入了盛世,北宋初期加強了中央集權,解決了藩鎮割據問題。1127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宋高宗趙構南遷建立了南宋。後期抗蒙戰爭連年,到1276年,元朝軍隊攻佔臨安,1279年,8歲的小皇帝趙昺被大臣陸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厓山海戰後,宋朝徹底滅亡。有學者認為宋朝滅亡是「崖山之後無中國」。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文化教育與科學創新最繁榮的時代,宋朝時中國GDP佔世界比重60%,為各朝代第一,期間出現了宋明理學,科技發展亦突飛猛進,政治也較開明廉潔。人口至大觀四年(1110年)的1億1275萬。西方與日本史學界中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與經濟革命的人不在少數。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黃金時期。

宋朝開國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來藩鎮割據和宦官亂政的現象,採取重文輕武的施政方針,在軍事上積弱,沒有了強大的軍事力量的支撐的大宋朝,在1127年發生了「靖康之恥」,徽、欽二帝受金人擄去,迫使宋室南遷;1276年,忽必烈破宋都臨安,宋朝亡國。

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都出過不少奸臣,屈指數來,當數宋朝的奸臣最多,例如人們耳熟能詳的「歷史第一奸相」——秦檜,大奸臣蔡京、童貫、賈似道等等,無不令人深惡痛絕。朝中有這麼多奸臣,再加上昏庸無能的皇帝,即便北宋有楊家將,南宋有岳家軍這些忠良之士的誓死保衛,大宋江山從盛到衰的結局也是不可避免了。

 

下面就為大家列舉宋朝歷史上幾個耳熟能詳的大奸臣,看看歷史上的他們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

一、「北宋六賊」

「北宋六賊」是民間對北宋年間六個奸臣的合稱,這六個人分別是蔡京、王黼、童貫、梁師成、朱勔、李彥,基本都是北宋最後一任皇帝宋徽宗時期重要的大臣,這六個人貪贓枉法、橫行霸道,害的民不聊生,是導致當時江南方臘起義和金國入侵中原的罪魁禍首。其中,蔡京和童貫是主要人物。 

1、蔡京

蔡京,字元長,北宋權相之一、書法家,著名書法家蔡襄的堂弟,以貪瀆聞名。興化仙游(今屬福建)人,熙寧三年進士及第(即狀元),先為地方官,後任中書舍人,改龍圖閣待制、知開封府。崇寧元年(1102),為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右相),後又官至太師。蔡京先後四次任相,共達十七年之久。蔡京興花石綱之役;改鹽法和茶法,鑄當十大錢。北宋末,太學生陳東上書,稱蔡京為「六賊之首」。宋欽宗即位後,蔡京被貶嶺南,途中死於潭州(今湖南長沙)。

參與變法

蔡京是王安石變法的堅決擁護者和得力幹將。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變法順利推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保甲法等一一面世,解決了北宋面臨的種種危機。新法推行後,社會矛盾得到緩和,政府收入有所增加;促進農業生產,全國各地興修水利工程一萬多處。

當時,反對變法者卻眾多,甚至連太皇太后也出面,帶頭反對。她倆視新法為洪水猛獸,把王安石說成是亂臣賊子。她倆哭著向神宗訴說:「王安石是要用新法把天下搞得大亂!」神宗動搖,罷了王安石的官。後來後悔了,又請王安石出來重新當政。

宋神宗死後,子哲宗立,高太后臨朝聽政,1086年,司馬光出任宰相,盡復舊人舊法,對新人新法一概排除,蔡京這個王安石變法的得力幹將,成了被打擊的主要對象。《重刊興化府志》說,司馬光秉政,復差役法,為期五日,迫蔡京等完成。「京獨如約,悉改畿縣差役,無一違者。詣政事堂,白光,光喜曰:『使人人奉法如君,何不可行之有?』已而,台諫言京挾邪壞法,出知成德軍……」由於高太后臨朝聽政,對變法者大打出手,使北宋政權又陷入了嚴重的政治危機。

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親政,重新使用變法者,任命章惇為相。不久,蔡京回都城,任戶部尚書。《重刊興化府志》說:「章惇復變役法,置司講議,久不決」。蔡京見狀,主動上前積極配合,幫章解決問題。「京謂惇曰:『取熙寧成法施行之,爾何以講為??然之,雇役遂定。差雇兩法。十年間,京再蒞其事,成於反掌,兩人相依以濟」。這一記載說明,蔡京對王安石十分敬仰,對他的新法很有研究。1086年,王安石在江寧(今江蘇南京)去世;八年後,蔡京還繼續宣傳和介紹王安石新法,使王安石的遺志有人繼承。

花石綱役

宋徽宗趙佶政治上極端腐敗,生活驕奢淫逸,揮霍無度。他酷愛花石,最初,蔡京取江浙花石進呈,後來,規模越來越大,他主持蘇杭應奉局,專門索求奇花異石等物,運往東京開封。這些運送花石的船隻,每十船編為一綱,從江南到開封,沿淮﹑汴而上,舳艫相接,絡繹不絕,故稱花石綱。

據《二十四史》宋史記載:百姓服花石綱之役的,中產人家都破產,有的賣兒賣女來提供服役的費用。鑿山運石,對役夫規定任務數量,十分苛刻,即使在江湖深不可測的水下有奇石,也要千方百計地取它,直到取出才罷休。

餓死流途

蔡京是北宋的宰相,曾權傾一時,先後四次任相,長達十七年之久。在任時設應奉局和造作局,大興花石崗之役;建延福宮、艮岳,耗費巨萬;設西城括田所,大肆搜刮民田;為彌補財政虧空,他盡改鹽法和茶法,鑄當十大錢,以致幣制混亂,民怨沸騰,時稱「六大賊首」。後來,「皇恩浩蕩」,沒有判蔡京死刑,只是將其發配到嶺南韶關。但是蔡京剛走了一半路程,便一命嗚呼。

據傳,蔡京被流放嶺南,臨行之前,他的金銀珠寶裝了滿滿一大船,顯然不窮。不窮而被餓死,何也?原來,沿途老百姓憎恨這個巨貪大惡,不賣給他「食飲之物」,從開封到長沙,三千里路上,蔡京很難買到一口飯、一盤菜、一杯茶。到長沙,無處安歇,只能住到城南的一座破廟裡,病困交加,饑寒交迫,至此,他才真正自省:「京失人心,何至於此」,最後「腹與背貼」,餓極而死。死後因沒有棺木,只好以布裹屍,埋進專門收葬貧病無家者的漏澤園中。

遺骨瑞相

蔡京作為一代奸相,歷史似乎早有定論。無論是元朝脫脫的正史,或野史雜乘,影視戲台,每每被描繪為攬權誤國的「粉面奸臣」。但令人驚愕的是蔡京死後42年,竟然從他的胸部冒出一個卍字,卍字是佛祖瑞相的標記,而蔡京這樣一個遭萬人唾罵的奸人為何配有佛祖的瑞相?請看宋代學者《容齋隨筆》作者洪邁的一篇記敘:

《法苑珠林》敘佛之初生云:開卍字於胸前,躡千輪於足下。又《占相部》云:如來至真,常於胸前自然卍字,大人相者乃往古世蠲除穢濁不善行故。予於《夷堅丁志》中載蔡京胸字,言「京死四十二年遷葬,皮肉消化已盡,獨心胸上隆起一卍字,高二分許,如鐫刻所就。正與此同,以大奸誤國之人,而有此祥,誠不可曉也,豈非天崩地坼,造化定數,故地產異物,以為宗社之禍邪。」

2、童貫

童貫(1054—1126),字道夫(一作道輔),開封人;北宋權宦,「六賊」之一,性巧媚;初任供奉官,在杭州為徽宗搜括書畫奇巧,助蔡京為相,京薦其為西北監軍,領樞密院事,掌兵權二十年,權傾內外;時稱蔡京為「公相」,稱他為「媼相」;宣和四年,攻遼失敗,乞金兵代取燕京,以百萬貫贖燕京等空城而回,侈言恢復之功;七年,金兵南下,他由太原逃至開封,隨徽宗南逃;欽宗即位,被處死;《宋史》列為「奸臣」;童貫是中國歷史上掌控軍權最大的宦官;中國歷史上握兵時間最長的宦官;獲得爵位最高的宦官;第一位代表國家出使的宦官;是被冊封為王的宦官。

史書記載,此人身材高大魁偉,皮骨強勁如鐵,雙目炯炯有神,面色黢黑,頤下生著鬍鬚,一眼望去,陽剛之氣十足,不像是閹割後的宦官。這可能和他年近二十歲才凈身有關。

據說,童貫為人有度量,能疏財,出手相當慷慨大方,很像《水滸傳》上同時代那些仗義疏財的好漢。只是,他仗義與疏財的對象具有極強的選擇性,後宮妃嬪、宦官、宮女、能夠接近皇室的道士、天子近臣等等,時不時可以從他那兒得到不少好處。因此,皇帝耳邊經常可以聽到關於他的好話,稱得上好評如潮。更重要的是,這樣一個陽剛外形的人,卻性情乖巧,心細如髮,對皇帝的心理具有極強的洞察力,每每能夠事先預知皇帝的意趣意圖,於是說話做事很少荒腔野板,從而大得歡心。童貫凈身入宮時,是拜在同鄉、前輩宦官李憲門下作徒弟。這位李憲是神宗朝的著名宦官,在西北邊境上擔任監軍多年,頗有些戰功。童貫讀過四年私塾,有些經文根底;跟隨李憲出入前線,又打下了軍事上的根基,很有點能文能武的味道。加上他曾經十次深入西北,對當地的山川形勢相當了解。這使他在宦官中很不尋常。不過,看起來李憲對他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提拔照顧,致使童貫進宮二十餘年,始終沒有出人頭地。如果不是趙佶這種性情的人作了皇帝,或者換句話說,如果神宗皇帝能多活二十年的話,他說不定會默默無聞地老死在皇宮裡。

從時間上推算,徽宗入繼大寶時,童貫已經四十八歲。這個年齡,正是人生經驗、閱歷、精力臻於巔峰之際。徽宗以內廷供奉官的名義,派他到杭州設明金局收羅文玩字畫,第一次為他打開了上升的通道。一般說來,內廷供奉官大體相當於皇宮的採購供應處長,並不是一個多高的職位,卻是一個很有油水的肥差。童貫沒有滿足於撈取好處,他對這次機會的利用,稱得上老謀深算,意味深長。

                                 新版《水滸傳》中的童貫

童貫是個閹人,出身宦官,北宋末年的軍事將領。據《宋史》載,童貫進宮後,以其辦事才能和宰相蔡京的推薦,頗得徽宗重用。徽宗曾令童貫監軍西擊夏國,合軍十萬取青唐。軍至湟川,因宮中起火,徽宗下旨童貫回師。童貫因見戰機成熟,斷然決定不奉詔,繼續西進,果獲大勝,連復四州。童貫此舉深得徽宗賞識,破例被任命為景福殿使、襄州觀察使。不久,因功遷武康軍節度使,又因收復積石軍、洮州,再加檢校司空。政和元年(1111年)童貫進太尉,領樞密院。從此,童貫位列三公,手握重兵轉戰於西北邊陲,與外族夏、遼、金周旋十多年。宣和二年(1120年),徽宗遣童貫以宣撫制置使率兵15萬,鎮壓方臘農民起義軍,作戰450餘日,殺起義軍7萬多人。童貫因功封太師。宣和七年(1125年),童貫因收復全燕之境,封廣陽郡王,統率大軍重鎮邊疆,駐紮太原。那時,金已滅遼,大舉興兵南侵。童貫見大勢已去,由太原遁歸汴梁,且不聽欽宗令他留守汴京的命令,而隨徽宗南巡。於是,大學士陳東等上書劾蔡京、童貫等六人為誤國六賊。童貫的主要罪名是「結怨遼金,創開邊隙」。其實遼金之怨非童貫所結,邊隙亦非童貫所創。童貫握兵20年,在與夏、遼,金戰鬥中,有勝有負,但還算儘力,並無投敵誤國。北宋之亡,根本在於朝廷腐敗,經濟崩毀。童貫為眾矢之的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出身宦官,朝廷里的官員多看不起他,加上童貫驕恣,上下結怨。徽宗禪位,欽宗登基,童貫失恃,靖康元年(1126年)被一連三貶。7月貶吉陽軍(今之海南崖縣)又詔數童貫十大罪,命監察御史張澄追而斬之。

童貫之死,萬民稱快,所以當時北宋歌謠曰:「打了桶(童貫),潑了菜(蔡京),便是人間好世界。

3王黼

王黼(1079—1126),宋開封府祥符縣(今屬河南開封)人,字將明,原名甫,賜改為黼。為人多智善佞,寡學術。崇寧進士。初因何執中推薦而任校書郎,遷左司諫。因助蔡京復相,驟升至御史中丞。歷翰林學士、承旨。勾結宦官梁師成,以父事之。宣和元年(1119),拜特進、少宰,權傾一時。後代蔡京執政,偽順民心,悉反蔡京所為,以沽名釣譽。利用權勢廣求子女玉帛,生活糜爛奢華。請置應泰局,苛取四方水陸珍異之物,據為己有。時朝廷欲聯金攻遼,王黼竭力慫恿,不遺餘力,且大肆搜括,計口出錢,得錢六千餘萬緡,買五、六座空城偽稱勝利,進封太傅、楚國公。欽宗即位,抄沒其家,貶為崇信軍節度副使,被開封尹聶山派人誅殺。為「六賊」之一。

4、梁師成

梁師成(?-1126) 北宋末宦官,籍貫不詳。為「六賊」之一,字守道。政和間為徽宗(趙佶)所龐信,官至檢校太殿。凡御書號令皆出其手,並找人仿照帝字筆跡偽造聖旨,因之權勢日盛,貪污受賄,賣官鬻職等無惡不作,甚至連蔡京父子也諂附,故時人稱之為「隱相」。欽宗(趙桓)即位後貶為彰化軍節度副使,在行至途中時被縊殺。

梁師成外表愚訥謙卑,看上去老實厚道,不象是能說會道的人,實際上卻內藏奸詐,善察言觀色,處事老道,深得徽宗的寵信。

梁師成原本在賈祥的書藝局當役,因為本性慧黠,加之在書藝局耳濡目染,也略習文法、詩書。賈祥死後,他便領睿思殿文字外庫,主管出外傳導御旨。這可是個肥缺,所有御書號令都經他手傳出來,頒命天下。天長日久,他也看出些門道,找來幾個擅長書法的小吏模仿宋徽宗的筆跡按照他自己的意願擬聖旨下傳,外廷人不知底細,也不辨真偽。

梁師成雖多少懂些詩書,但根本談不上是什麼大手筆,他卻喜歡附庸風雅,自我標榜吹噓,說自己出自於蘇軾之門,還四處宣稱以翰墨為己任,常常對門下的四方俊秀名士指點批評。他還在府宅的外舍放置各種字畫、捲軸,邀請賓客觀賞、評論,題識。如果題識令他滿意的他便加以薦引。所以朝廷的大臣誰也不敢低估他背地裡都稱他為「隱相」。

當時被稱為「六賊」之一的王黼,對梁師成更是如子敬父,稱之為「恩府先生」。兩人府第僅一牆之隔,又在牆上設一小門。日夜往來交通。王黼仗著有梁師成撐腰,強佔左鄰門下侍郎許將的房宅,光天化日之下,將許將一家從內眷到仆隸一起掃地出門,路人見狀無不憤惋嘆惜但卻無可奈何。

大太監李彥,在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繼楊戩提舉西城所,置局汝州,搜刮民田為公田。焚民故券,使輸田租,凡有投訴上報的人,一旦被他知道,使嚴加拷打,一時死者千萬。他還徵發財物要求供奉,酷勝朱勵,廉費巨萬,勞民妨農。他對各地地方官也極不尊重,所到之處,便倨坐在大堂上,監司、都守都不敢與之抗禮,一時結怨於西北。有人告到徽宗面前,徽宗尚未發言,一旁的梁師成卻恐有傷同類,厲聲說:「皇上身邊的人官職雖微,也列諸侯之上,李彥那樣做,怎麼算是過分呢?」言者懼怕梁師成專權狠毒,當即不敢發怨辭。就連氣焰熏天的蔡京父子也絲毫不敢怠慢梁師成。

梁師成利用徽宗的寵幸,將自己名字竄入進土籍中。這樣一個太監出身的傢伙搖身變成了進士出身,於是遷升為晉州觀察使、興德軍留後。後來都監建明堂,明堂建成後,又拜節度使,加中太一官,神宵官宮使,歷護國、鎮東、河殺三節度使,至校檢太傅,再拜太尉,開封府儀同三司,換節淮南。

宣和年間,趙良嗣獻計聯金攻遼,朝臣多不同意。唯童貫、王黼等人意願堅決。最初梁師成也不同意此計,後經王黼的遊說,他才贊同並推薦譚棋作宣撫使。後來王黼等人大肆搜刮,計口出錢,得錢六千餘萬緡,買空城五六座、假稱大捷。梁師成也因「獻策」之功晉陞為少保。

梁師成不僅獨斷專行,侍權弄柄,還通納賄賂。有個人向他賄賂了數百萬錢,他便以此人獻頌揚皇上之書有功為名,令其參加廷試。唱第之日,他侍從於帝前,盛氣凌人。

徽宗宣和末年,鄆王趙楷恃寵企圖動搖東宮太子趙恆之位,梁師成竭立保護。後來,趙恆即位(即來欽宗)因念舊「恩」,讓徽宗的寵宦都從徽宗東卞,獨留梁師成在身邊。

但是,梁師成的奸佞卻引起朝臣和百姓的強烈反感,太學陳東和布衣張炳上疏力詆其罪。說梁師成情定策有功,身懷異志,表裡相應,變恐不測,應正之典型,以謝天下。欽宗雖迫於公議,但還不想下手。梁師成生怕離了欽宗會被人處置,所以寢食都不離欽宗一步。就連欽宗皇帝上廁所,他都恭侍廁外,以防不測。他提心弔膽地過了一段日子,見沒有什麼動靜,心下稍安。

就在這時,鄭望之出使重營回來。欽宗命梁師成與鄭望之持宣和殿珠玉器玩再次前往,並讓鄭望之先行一步到中書曉諭宰相,如果梁師成去,就扣押定罪。梁師成不知原因,以為警報早除,威風如舊地來到中書,結果被早已守候的兵將擒住,欽宗下詔將其貶為彰化軍節度副使,由開封府支「保護」到任所,行次到八角鎮時,府吏縊殺了梁師成,上表說其「暴死」。

5朱勔

朱勔(1075—1126),宋蘇州(今屬江蘇)人。因父親朱沖諂事蔡京、童貫,父子均得官。當時宋徽宗垂意於奇花異石,朱勔奉迎上意,搜求浙中珍奇花石進獻,並逐年增加。政和年間,在蘇州設置應奉局,摩費官錢,百計求索,勒取花石,用船從淮河、汴河運入京城,號稱「花石綱」。此役連年不絕,百姓備遭困擾塗炭,中產之家全都破產,甚至賣子鬻女以供索取。方臘起義時,即以誅殺朱勔為號召。朱勔在竭力奉迎皇帝的同時,又千方百計,巧取豪奪,廣蓄私產,生活糜爛。他權勢煊赫,諂事之人立即得官,不附己者統統罷去,州郡官吏奔走聽命,奴事朱勔,當時號稱「東南小朝廷」。欽宗即位,將他削官放歸田裡,以後又流放到循州(今廣東龍川)關押,復造使將他斬首處死。為「六賊」之一。

6、李彥

李彥(-1125年),北宋宦官,名列六賊。

給事掖庭出身,後掌管後苑,宣和三年(1121年) 楊戩死,李繼為大內總管,將楊之前收括的田地併入西城所,共得田三萬四千三百餘頃。「由是破產者比屋,有朝為豪姓而暮乞丐於市者」,先後杖死良民千餘人,京東、河北人民群起反抗。太學生陳東說:「今日之事,蔡京壞亂於前,梁師成陰謀於後,李彥結怨於西北,朱勔結怨於東南,王黼、童貫又結怨於遼、金,創開邊釁。宜誅六賊,傳首四方,以謝天下」。

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詔罷西城所,將土地還予農家。次年,欽宗賜死李彥。

 

二、高俅

高俅(?—1126年),北宋末年人。初為蘇軾小史(書僮),後事樞密都承旨王詵,因善蹴鞠,獲寵於端王趙佶(即徽宗)。宋徽宗即位後,官至開府儀同三司,在任時宋軍政廢弛,于靖康初病死。在施耐庵《水滸傳》中,高俅作為主要反派人物而廣為人知,他以一市井小流氓的身份出場,因為具有很高蹴鞠技術,被喜愛蹴毬的端王所賞識。在端王登基成為皇帝後,高俅便飛黃騰達,很快官至太尉。

發跡原因

出身寒微的高俅何以後來會青雲之上?他發跡的原因是什麼呢?

《水滸傳》中說他後來遇上了貴人,小王都太尉和內侄端王交好,小王都太尉派高俅到端王府送物,由此結識了端王(後來的徽宗),被端王看上,從此留在端王身邊。這種說法是有依據的。王詵是宋神宗的妹夫,端王(徽宗)的姑夫,《宋史》中說,王詵雖然是堂堂駙馬,但卻是一個招蜂引蝶之輩,冷落蜀國長公主。公主後來鬱郁而死,氣得神宗在公主葬後立刻將王詵貶謫。不過王詵卻是一個丹青書法的好手,徽宗在潛邸時,就常與之切磋,關係很好。元符三年(1100年),高俅的人生因為一次偶然事件而發生了重大轉折,這就是與端王趙佶的相識。《揮麈後錄》中說,王詵與趙佶在等候上朝時期相遇,趙佶忘了帶篦子刀,於是向王詵借了一個,修理了一下鬢角。趙佶用後對王詵說:「這篦子刀的樣式非常新穎可愛」。王詵回道:「我最近做了兩個,還有一個沒用過,稍後就派人給你送去。」晚上,王詵就派高俅到端王府去送篦子刀。碰巧,趙佶正在園中踢毬,高俅便站在一旁看,露出不以為然之色。或許是趙佶注意到了這個小廝的神情,便問道:「你也會踢嗎?」高俅倒也年輕氣盛,回答說能。於是二人對踢,高俅拿出全身本領,將毬踢得如鰾膠粘在身上一般,甚合趙佶的口味。趙佶大喜,當即派人傳話給王詵:「謝謝你給的蓖刀,連同派來的人,我一起收下了。」,高俅於是變成了端王趙佶的親信。

更為湊巧的是,不久皇帝宋哲宗駕崩,端王幸運地被太后選中繼位,成了大宋皇帝。而高俅這個搭上末班車的潛邸「舊臣」,也鴻運當頭,一下子從一個閑散王爺的玩伴兒,一躍進入了大宋王朝的官場,並且在官場中青雲直上

恃寵營私

高俅貪慾很重,有學者指出,靖康年間,政治風雲變向,有大臣上書揭露了高俅恃寵營私的罪行。《靖康要錄》載:「靖康元年五月二十日,「臣僚上言,謹按:高俅……身總軍政,而侵奪軍營,以廣私第,多佔禁軍,以充力役。其所佔募,多是技藝工匠,既供私役,復借軍伴。軍人能出錢貼助軍匠者,與免校閱。凡私家修造磚瓦、泥土之類,盡出軍營諸軍。請給既不以時,而俅率斂又多,無以存活,往往別營他業。雖然禁軍,亦皆僦力取直以苟衣食,全廢校閱,曾不顧恤。夫出錢者既私令免教,無錢者又營生廢教,所以前日緩急之際,人不知兵,無一可用。朝廷不免屈已夷狄,實俅恃寵營私所致。」。高俅將軍營的地皮建成私宅,這還不算,而且把禁軍當作私役,不管訓練,專管為他營私出力。如果你沒手藝,那麼只能花錢再僱工匠。有錢的,就可以免於操練;沒錢的,只能再找營生賺錢,也無法操練了。於是軍隊「紀律廢弛」、「軍政不修」,成為「人不知兵,無一可用」的無用擺設,以至當國家危急,面臨虎狼之師金軍的進攻,開封城內幾十萬的禁軍很快瓦解,其罪是難容的。

                                  新版《水滸傳》中的高俅

逃過一劫

靖康元年徽宗得知金軍渡過黃河後,便連夜倉皇逃往東南避難。《靖康要錄》記載徽宗南逃到了泗州,童貫、高俅各帶領若干勝捷兵和禁軍也趕到與之匯合,一時間又組成了一個徽宗的親信小班子。但是徽宗的寵臣們卻為了邀寵而爭風吃醋,勾心鬥角,相互傾軋。在到達泗州後不久,童貫便與高俅發生衝突。「童貫以勝捷兵三千扈從渡淮如淮陽。高俅以禁衛三千留泗上,控扼淮津。」童貫扈從徽宗等人繼續南下,而把高俅留在了泗州,名為「控扼淮津」,高俅於是以生病為由,回到了開封。史書上說,當時隨從皇帝的童貫、梁師成一伙人都被連坐殺死,童貫被處死並梟首於開封,蔡攸也被欽宗下旨處死。恰恰是因為高俅提前離開了江南,沒有參與當時徽宗集團與欽宗集團的鬥爭,反而使他得到了一個比童貫、蔡攸等人幸運得多的下場。惡人未必全有惡報,這也能算是歷史留下的遺憾吧。

 

三、秦檜

秦檜(1090-1155),字會之,宋朝江寧府(今江蘇南京)人。中國歷史上十大奸臣之一,因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岳飛而遺臭萬年。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登第,補密州(今山東諸城)教授,曾任太學學正。北宋末年任御史中丞,與宋徽宗、欽宗一起被金人俘獲。南歸後,任禮部尚書,兩任宰相,前後執政十九年。秦檜,南宋江寧人(今江蘇南京人)。秦檜是南宋期間的一個傳奇人物,長期以來也一直被世人視為漢奸或賣國賊。他本來是一位知名的抗金義士,後來隨同徽、欽二宗被擄到金國,建炎四年(1127年)逃返南宋。此後,輔佐宋高宗,官至宰相。另一方面在南宋朝廷內屬於主和派,反對國內主戰派的勢力。當中最為世人所知「十二金牌召岳飛」的故事。

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秦檜病死,被封申王,謚號忠獻。其子秦熺力圖繼承相位,為宋高宗拒絕。秦家從此失勢,使長期被壓抑的抗戰派感到為岳飛平反昭雪有了希望,要求給岳飛恢複名譽。後來宋孝宗為鼓勵抗金鬥志,給岳飛平反,將秦檜列為致使岳飛之死的罪魁禍首,秦檜後被祇奪王爵,改謚繆丑。相傳民間為解秦檜之恨,用麵糰做成他的形像丟入油鍋里炸,稱之為油炸檜,後來演變成今日的油條。

宋向金稱臣、納貢、割地,金規定宋高宗不許以無罪去首相。秦檜再次任相18年,獨攬朝政,排除異己,大興文字獄,極力貶斥主張抗金的官員,壓制抗金輿論,篡改官史。他還任用李椿年等推行經界法,丈量土地,重定兩稅等稅額,又密令各地暗增民稅十分之七八,使很多貧民下戶因橫徵暴斂而家破人亡。

早期出身

秦檜(1090-1155),出生於江寧(今江蘇南京)一個漢族地主家庭。他父親當過靜江府古縣(今廣西永福縣境)縣令,這在宋朝統治階級中只算得上一個小官。秦檜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不可能疾速地飛黃騰達,因此做過鄉村教師。他對這個職業並不滿意,甚至牢騷滿腹,但自從中進士後,他就扶搖直上了。初任太學學正。北宋末年任御史中丞,與宋徽宗、欽宗一起被金人俘獲。南歸後,任禮部尚書,兩任宰相。

堅持大義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進攻宋朝京城汴京(今河南開封),要求宋徽宗割讓三鎮:太原、中山(今河北定縣)、河間。這時身為職方員外郎的秦檜,提出了較為重要的四條意見。一是金人貪得無厭,要割地只能給燕山一路;二是金人狡詐,要加強守備,不可鬆懈;三是召集百官詳細討論,選擇正確意見寫進盟書中,四是把金朝代表安置在外面,不讓他們進朝門上殿堂.當時要弭兵就得割地。北宋派秦檜和程璃為割地代表同金人進行談判。秦檜在談判中尚能堅持上述意見,於是又升為殿中侍御史、左司諫。後來,金統治者「堅欲得地,不然,進兵取汴京」。朝中百官在討論中,范宗尹等七十人同意割地,秦檜等三十六人認為不可。

被俘變節

在宋徽宗,欽宗被俘後,女真貴族要立張邦昌為傀儡皇帝。在金人巨大的壓力下,許多人都不敢說話,這時監察御史馬伸等人首先提出:大家共同寫一篇議狀,要求金國人保存趙氏。秦檜起先不同意,但數十名官員先後簽名,馬伸「固請」,秦檜聽後心有所動,便單獨寫了一紙狀文送交金營。在狀文里,秦檜認為:宋朝建立己經一百多年,如果一定要立張邦昌為帝,最後還是要垮台的;不如恢復欽宗的帝位,這對金國人也有利。金國左副元帥粘罕看後,對他很有好感。

因在上書者中秦檜官職較高(言官之首),於是在靖康二年三月(1127年),金人以秦檜反立張邦昌為大楚皇帝,命他負責統治黃河以南的地區。四月一日,金軍北撤,徽、欽二帝及后妃、宗室,連同秦檜等大小官員三千多人都被押走。這時宋徽宗得知康王趙構即位,改號為建炎,史稱宋高宗,南宋王朝建立。就致書金帥粘罕,與約和議,叫秦檜將和議書修改加工潤色。秦檜還以厚禮賄賂粘罕,金太宗把秦檜送給他弟弟撻懶任用。

南歸之因

建炎四年(1130年),金將撻懶帶兵進攻淮北重鎮山陽(即楚州,今江蘇淮安),命秦檜同行。為什麼要秦檜同行呢?從撻懶的策略看,誘以和議,內外勾結,才能致南宋於亡國之境。這個「內」,只有秦檜可用。而秦檜賣身投靠女真貴族的面目,在南宋朝野還未徹底暴露,所以金統治者把秦檜作為合適的人選了。因此,秦檜南行前與妻子王氏密商計議,作了一番戲劇性表演。王氏故意大喊大叫說:「家父把我嫁給你,當時有資財二十萬貫,要你我同甘苦。現在大金國信用你,你就把我丟在路上。」爭吵不休.撻懶妻子一車婆聽到了,就請王氏到家裡問個究竟,王氏全告訴了。這一車婆又說給撻懶,於是也叫王氏以及侍從同秦檜南行。山陽城被攻陷後,金兵紛紛入城。秦檜等則登船而去,行到附近的漣水(今江蘇漣水),被南宋水寨統領丁祀的巡邏兵抓住,並要殺他,秦檜說:「我是御史中丞秦檜。這裡有沒有秀才,應該知道我的姓名。」有個賣酒的王秀才,不認識秦檜,但裝作認得秦檜的樣子,一見就作個大揖說:「中丞勞苦,回來不容易啊!」大家以為王秀才既然認識秦檜,就不殺他了,而以禮相待,後來把他們送到行在——臨安(今浙江杭州)。

弄虛作假

秦檜南歸後,自稱是殺死監視他們的金兵奪船而來的。臣僚們隨即提出一連串的問題:孫傅、何粟、司馬朴是同秦檜一起被俘的,為什麼只有秦檜獨回?從燕山府(今北京城西南)到楚州二干八百里,要爬山涉水,難道路上沒有碰上盤查詢問,能殺死監守人員,一帆風顧地南歸?就算是跟著金將撻懶軍隊南下,金人有意放縱他,也要把他家眷作為人質扣留,為什麼能與王氏偕行而南呢?這些疑問只有他的密友、宰相范宗尹和李回為他辯解,並竭力舉薦他忠於趙家皇朝,但疑團並沒有完全消除。

專權擅國

《宋史》中記載,金宣宗貞祐二年(1214年),中書舍人孫大鼎上書追述秦檜被女真貴族縱歸南宋的事說,金太宗天會八年(1130年),大臣們在黑龍江柳林集會,擔心宋朝復興.宋朝臣趙鼎、張浚志在復仇,宋將韓世忠、吳階知於兵事,這樣既不可威取,又要看到結仇已深,勢難使南宋人民屈服,還是暗中先放縱為好。另在《金國南遷錄》中記載,金國大臣考慮南宋復仇事,議及放縱秦檜歸國,魯王說,只有放宋臣先回,才能使他「順我」。忠獻王粘罕說,這件事在我心裡已醞釀三年了。只有一個秦檜可用,我喜歡這個人。「置之軍前,試之以事。」表面上雖然拒絕,而內心中經常能「委曲順從」,秦檜始終主張「南人歸南,北人歸北」的政策,今天如能放他回南宋,他必得志。就這樣金人決定放秦檜南歸,結果不出粘罕所料,秦檜回到臨安就力主和議,竊踞相位,專權擅國,殘殺抗金將領。其後,使南北對峙局勢基本形成。《宋史·秦檜傳》記載,南宋政府雖幾次派代表與金朝談判,但仍是一邊防守,一邊議和。而專與金人解仇議和,實際是從秦檜開始的。因為秦檜在金朝時,首倡和議,所以他南歸後,就成為女真貴族的代理人。

秦檜南歸後,送給趙構的第一件「見面禮」就是,要想天下無事,就得「南人歸南,北人歸北」。其中的「南人歸南」,實只是一句空話,因為,肯不肯讓南人南歸,其決定權全操在女真貴族手中,是由不得南宋王朝如何如何的;而「北人歸北」,則是女真人在1129年入侵揚州時就曾號召過的,這一次又借秦檜之口把它提出。

由於南宋的軍隊和將領主要是西北、河北和山東等地人組成的,如果按照秦檜「北人歸北」的主張去辦,就等於把北方土地全部奉獻給女真貴族,而且大批不願降金而南下的北方人士,都得回去受金人統治:就等於南宋自毀長城,自己解除武裝,表明對金放棄武力抵抗。秦檜奉送趙構的第二件「見面禮」是他首先遞上一份致女真軍事貴族撻懶的「求和書』。趙構感到秦檜「忠朴過人」,得到他,高興得連覺也睡不著,說「又得一佳士也」。秦檜得到趙構如此賞識,就迅速爬上了宰相寶座。被罷相伺機再起,與金國簽訂和約。秦檜的兩件「禮物」擺在趙構面前,又使他十分擔心地「睡不著」。他不得不考慮,秦檜說「南人歸南,北人歸北,我是北方人,該到哪裡去呢?」秦檜又說,有「二策」,即以河北人歸還金國,中原人送給劉豫(他是南宋初年金統治者扶植的傀儡),當宰相幾個月,這「二策」就可轟動天下。而趙構說,自己並沒有聽到什麼震撼性的消息。大臣綦祟禮把趙構的這些意思通告朝廷內外。從此,人們開始認識到秦檜的姦邪了。秦檜的主張引起朝野上下的強烈不滿。只因那時趙構還怵於抗戰派士大夫以及全國軍民的議論和氣勢,還沒有下定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決心,所以,秦檜的這條投降路線未被採納,秦檜本人竟以此而被斥逐出南宋王朝。後來證實,金朝使節到南宋,要求全部送還北方人,恰與秦檜「北人歸北」的主張相吻合。有識之士進一步認識到這正是秦檜與金人合謀的結果,秦檜的面目又被看清楚一些。

秦檜投降賣國的政策,一時難以實現,只得忍受著暫時的挫折,靜觀宋金政治風雲的變幻,伺機東山再起。紹興五年(1135年)粘罕死,撻懶得勢。紹興八年(1138年),趙構又起用秦檜為相。吏部大臣晏敦復憂慮地說,秦檜是「奸人相」。但因撻懶是秦檜的老主子,這個老主子是主張用誘降議和的策略來促使趙構上鉤的。秦檜、趙構和撻懶內外勾結,不愁南宋不亡。

秦檜看到宋金形勢在不斷地向有利於自己推行乞和求降政策的方向發展,認為此其機也。於是在宋金談判前夕,以女真貴族代理人的威勢,一而再、再而三地對趙構進行反覆試探和考察,增強其求和信心,堅定其投降立場。

紹興九年(1139年),秦檜不顧趙鼎、胡銓、韓世忠、張浚、王庶、岳飛、李綱等反對議和的上書,簽訂了第一個宋金和約。趙構怕事,裝病躲進宮中,由秦檜代行皇帝職權,跪拜在金使面前,簽字畫押。從此,秦檜在朝廷中的身價提高了,宋金戰和問題開始由他左右。

                                電視劇《精忠岳飛》中的秦檜

宋金第一個和約簽訂不到一年,金統治集團內部就發生了政變,對南宋主張用誘降講和策略的撻懶被殺,宗弼(完顏兀朮)上台。從紹興十年(1140年)起,金撕毀和約,以宗弼當統帥,揮軍直取河南,陝西。南宋抗金將領岳飛、劉錡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痛擊金兵,打出了一個大好局面。金兵將校紛紛準備投降,甚至素以狡悍著稱的金帥烏陵思謀,也控制不了部下,只能下令待岳家軍到即降,金將軍韓常想以五萬騎兵內附,岳飛迎著勝利的形勢,非常高興,對部將們說:「直抵黃龍府(今吉林農安,女真族根據地),與諸公痛飲耳!」正待不日渡河,而秦檜卻想把淮河以北土地送給金朝,命岳飛退兵.岳飛給朝廷的報告說:「金人銳氣喪失,氣急敗壞,把裝備糧草全部丟棄,疾走渡河.而我軍將士聽命效勞,所向披靡.時不再來,機難輕失。』要求乘勝進軍。秦檜深卸岳飛抗金意志不可奪,就先撤張俊、楊沂中的軍隊,而後說岳飛孤軍不可久留,嚴令迅速退兵。趙構、秦檜一天之內連下十二道金字牌(用木牌朱漆黃金字,使者舉牌疾馳而過,車馬行人見之,都得讓路,一天要走五百里,用它傳送最緊急的軍令詔令),緊催撤軍,岳飛憤慨惋惜地哭著說:「十年之功,廢於一旦!」下令忍痛退兵。人民攔馬痛哭,岳飛悲泣。以趙構、秦檜為代表的南宋投降派是實權派。他們既擔心抗金戰爭的順利發展會激起女真貴族的不滿,也憂慮岳家軍的迅速壯大,會威脅他們的統治地位,因此,勝利在望之際,迫令岳飛撤退。

紹興十一年四月,秦檜唯恐重要將領難於駕馭,就想法收他們的兵權,以掃除不利於他投降活動的障礙。於是密奏召三大將韓世忠、張俊、岳飛入朝,「論功行賞」。三將到臨安,韓世忠、張俊被任命為樞密使,岳飛為副使(樞密使、樞密副使都是負責軍國要政的)。明陞官職,實解兵權。同時還撤銷了專為對金作戰而設置的三個宣撫司。

宗弼得知秦檜解除三大將兵權,自毀長城的消息後,就乘機一再對南宋進行軍事威脅。他通知趙構說,各路大軍水陸並進,南下問罪,示意,如肯順降,須以淮水為界,把淮水以北土地和人民割讓給金國。紹興十一年(1141年)九、十月間,秦檜按金人授意,興起岳飛之獄。他派諫官万俟卨收集偽證,組織獄詞,羅織罪名。秦檜又串通張俊,收買、勾結岳家軍重要將領張憲部將王貴、王俊等人,秉承秦檜意旨,誣告張憲欲據襄陽為變,以謀恢復岳飛兵權。張憲遂被捕入獄,將岳飛,岳雲父子也送大理寺(南宋最高審判機關)。岳飛被捕後,秦檜加緊投降活動。十一月,宗弼派蕭毅到臨安,提出「劃淮為界,歲幣銀絹各二十五萬,割唐、鄧二州』為議和條件。這就是宋金第二個和約,史稱「紹興和議」。

和約簽訂後,秦檜按照皇帝意圖,變本加厲地迫害岳飛等人。岳飛被捕已兩月有餘,「罪狀」還沒編造好.一天,秦檜獨居書室,吃了柑子,用手指劃柑皮,若有所思。秦檜妻王氏素來陰險,看見秦檜的動作就訕笑著說,「老漢怎麼一直沒有決斷呢!捉虎容易,放虎難哪!」秦檜聽懂了王氏的意思,寫一張小紙片送獄吏。岳飛當天就死在獄中,岳雲、張憲被殺於市,這一天正是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秦檜深恨岳飛多次聲言和議失策,又上書趙構要求制定國家大政方針。這都與秦檜的投降政策相違背,所以秦檜總想殺掉他。岳飛被捕,有正義感的臣民憤憤不平。岳飛將被害時,韓世忠十分氣憤,質問秦檜,岳飛父子究竟犯了多大罪,事實如何,有什麼證據?秦檜說:「莫須有」(莫須意思是難道沒有嗎?並不是可能有的意思)。韓世忠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這時韓世忠已罷樞密使之職,他滿腔憤患,只得騎驢載酒繞西湖了。岳飛被害後,家屬流放嶺南,被株連者或坐牢或流放,或死於獄中,相反,凡跟著秦檜陷害岳飛的,都各有升遷。總攬大權,排除異已。

                             電視劇《精忠岳飛》中的岳飛與秦檜

最終結局

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秦檜病重,他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便加緊策劃讓其子秦熺繼丞相位。秦熺憑藉秦檜的權勢,先成為科舉榜眼,接著一路高升,6年之間就官至樞密院事,地位僅次於秦檜。高宗之所以容忍秦檜,是因為他還有利用的價值,如今秦檜將死,高宗當然不願意看到另一個權相來威脅自己。十月,高宗親臨秦府探病,病榻旁的秦熺迫不及待地問:「由誰代任宰相之職?」高宗冷冷地答道:「這件事不是你應該問的!」這等於明確拒絕了秦熺繼承相位的要求,秦檜父子的如意算盤落了空。次日,秦檜、其子秦熺、其孫秦塤和秦堪被一起免官。得知高宗的旨意,秦檜當夜一命嗚呼。

800多年來,秦檜其人在歷史上一直是人們加以深譴的對象。被譽為「中國歷史上十大奸臣」(慶父、趙高、梁冀、董卓、來俊臣、李林甫、秦檜、嚴嵩、魏忠賢、和珅)之一。其實,在他的背後該受譴責的還有一位宋高宗。從秦檜的始終來看,高宗與他兩人,恰恰是相互利用的關係,一個為保自己的皇位,一個為求自身及其後代的榮華富貴。高宗在不需要秦檜的時候,馬上拋棄了昔日的搭檔。在高宗與秦檜的關係中,高宗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秦檜也只能是逢迎高宗的意圖來把持朝政的。在唾棄秦檜的時候,千萬不可忽略躲在他背後的君主專制最高代表——宋高宗。

政治手段

1、秦檜的第一種手法是背後撥弄是非,造謠離間,出賣同他共事的大臣。

2、秦檜的第二種手法是言語不多,卻很毒,甚至以一語害人。

3、秦檜的第三種手法是一意孤行,排除異己,必欲置反對者於死地而後快。

4、秦檜的第四種手法是屢興大獄,株連無辜,迫害與他稍有些微異意的人。

主要貢獻

宋體字和仿宋體字的創始人。

 

四、張邦昌

張邦昌(1081年-1127年),北宋末大臣。字子能,永靜軍東光張家灣人(今河北省阜城縣大龍灣)。進士出身,徽宗、欽宗朝時,歷任尚書右丞、左丞、中書侍郎、少宰、太宰兼門下侍郎等職務。金兵圍開封時,他力主議和,與康王趙構作為人質前往金國,請求割地賠款以議和。歸宋後,任河北路割地使。

張邦昌,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擄走徽欽二帝及皇族470多人,及文武百官2000多人北歸,又立張邦昌為大楚皇帝,二月向張邦昌宣讀冊文:「太宰張邦昌,天毓疏通,神姿睿哲,處位著忠良之譽,居家聞孝友之名,實天命之有歸,乃人情之所傒,擇其賢者,非子而誰?是用冊命爾為皇帝,國號大楚,都於金陵(今南京市)。自黃河以外,除西夏封圻,疆場仍舊。世輔王室,永作藩臣。」三月初一張邦昌前往尚書省,金人警告他,到了初七,再不登基就殺大臣,縱兵血洗汴京城。於是張邦昌做了32天的皇帝。史稱「靖康之變」。

後金國退兵之後,張邦昌脫下帝袍,去除帝號,他不在正殿辦公,不自稱朕,可謂行規步距,小心謹慎之至,最後迎元祐皇后孟氏入居延福宮,封郡王。後來南下歸德(今河南商丘),見康王后「伏地慟哭請死」,謂「所以勉循金人推戴者,欲權宜一時以紓國難也,敢有他乎?」。

宋高宗趙構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年號建炎,封邦昌為太保、奉國軍節度使、同安郡王,又擢為太傅。有人告發張邦昌在皇宮玷污宮人,宰相李綱力主嚴懲,建炎元年六月(1127年7月),被貶至潭州「安置」,「令監司守臣常切覺察」,飲食起居都要向尚書省報告。不久金兵又以張邦昌被廢來犯。同年九月下詔將張邦昌賜死,並誅王時雍,殿中侍御史馬伸前來長沙執行。

據稱張邦昌讀罷詔書,「徘徊退避,不忍自盡」,執行官逼他就死,最後登上潭州城內天寧寺的平楚樓,仰天長嘆數聲,自縊身亡。不久,書寫張邦昌三字以示大臣的宋齊愈被腰斬,王時雍被斬首。

   

   五、史

史彌遠(1164年—1233年),南宋權臣。字同叔。明州鄞縣人。淳熙十四年(1187年)進士及第。開禧三年(1207年),韓侂胄北伐失敗,金朝來索主謀。史彌遠時任禮部侍郎兼資善堂翊善,與楊皇后等密謀,遣權主管殿前司公事夏震於玉津園槌殺韓侂胄,後函其首送金請和。史彌遠因此升任右丞相兼樞密使,獨相宋寧宗趙擴十七年。

嘉定十三年(1220),皇太子詢死,次年,皇弟沂王之子貴和立為皇子,改名竑。史彌遠權勢熏灼,竑心不能平,曾書字於幾曰:「彌遠當決配八千里」,又呼彌遠為「新恩」,意他日當將史彌遠流放新州(今廣東新興)或恩州(今廣東陽江)。史彌遠大懼,潛謀廢立。從越州求得宗室子趙與莒,賜名貴誠,立為沂王後,亟力扶植。

嘉定十七年(1224)八月﹐宋寧宗死﹐彌遠矯詔擁立貴誠,改名昀,是為宋理宗,封皇子竑為濟王,出居湖州。

寶慶元年(1225)正月,湖州人潘壬等謀立濟王趙竑未遂,史彌遠派人逼竑自縊,詭稱病死。自此又獨相宋理宗趙昀九年。

史彌遠兩朝擅權二十六年,他以宣繒、薛極為肺腑;王愈為耳目;盛章﹑李知孝為鷹犬;馮為爪牙;專擅朝政、權傾內外。薛極與胡榘﹑聶子述﹑趙汝述,依附史彌遠,最為親信用事,人謂之「四木」;李知孝與梁成大﹑莫澤,為之排斥異己,不遺餘力,人目之為「三凶」。廷臣真德秀﹑魏了翁﹑洪咨夔﹑胡夢昱等群起論之,皆遭竄逐。史彌遠等人,對金一貫採取屈服妥協的政策,對南宋人民則瘋狂掠奪。他招權納賄,貨賂公行。還大量印造新會子,不再以金﹑銀﹑銅錢兌換,而只以新會子兌換舊會子,並且把舊會子折價一半。致使會子充斥,幣值跌落,物價飛漲,民不聊生。史彌遠一直得到宋寧宗﹑理宗的信用,封官加爵不已,紹定六年(1233)病死,追封衛王,謚忠獻。

 

六、賈似道

賈似道是南宋最後一位權臣。此人自幼頑劣,酗酒賭博,品行不端。他的異母姐姐為宋理宗的愛妃,他憑著這層關係青雲直上,不久就躋身於朝廷執政大臣之列。他有恃無恐,更加放浪形骸,經常混跡於酒樓妓館,還經常泛舟於西湖徹夜宴遊。他混跡朝廷,雖學會並擁有一定的從政能力,但奸惡無道,竊弄威權。公元1259年,忽必烈率蒙軍包圍鄂州久攻不下,因軍中瘟疫流行,糧食供應不濟,再加上國主蒙哥死難,正準備撤軍,賈似道卻背著宋理宗,私下對蒙古稱臣議和,不但割讓長江以北大片土地,每年還得進貢白銀20萬兩、絹20萬匹。事後他不準將官將議和一事報告皇帝,凡不滿自己做法的人,不是被殺害就是被撤職。他還自刻《奇奇集》,把喪權辱國求和的事吹噓成「鄂州退敵大捷」。宋理宗死後,宋度宗繼位,他又官晉太師,還被封為魏國公,便更加無惡不作。他愛某公卿一條玉帶,因已殉葬,便下令掘墓攫為己有;他一小妾的哥哥到他王府前窺視,被他碰見,竟下令把他捆綁起來扔到火中燒死;他的愛妾李氏有次觀湖看到兩位青年男子風度翩翩,脫口贊道:「美哉,二少年!」他聽了後便把李氏頭顱砍下來,裝在盒子里讓眾姬妾觀看。公元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詔進攻南宋。第二年,賈似道率13萬兵在丁家州被元軍打得大敗,被殺將士的血把整條江水都給染紅了。賈似道由此被朝廷免職。 

賈似道被免職後要回紹興為其母守孝,紹興地方官不給他開城門,便改到婺州居住,婺州人卻到處張貼布告驅逐他。朝廷見賈似道像喪家之犬沒人要收留,便由紹興知府派出會稽縣尉鄭虎臣,押送他到循州安置。上路後夏日炎炎,鄭虎臣故意掀開轎蓋讓他暴晒,沿途多次逼催他自殺,他說:「太皇許我不死。」到了漳州木棉庵,鄭虎臣便把他殺死在附近的廁所里,為民除掉一大禍害。

賈似道(1213~1275年),字師憲,台州人。賈涉之子;母胡氏,為涉之出妾。涉死,年僅十一歲。後以父蔭為嘉興司倉。嘉熙二年(1238年)登進士第,時姐已為宋理宗貴妃,得擢太常丞、軍器監。京尹史岩之言其材可大用,遂升知澧州。

淳佑元年(1241年),改湖廣總領,始領軍事。三年,加戶部侍郎。五年,以寶章閣直學士為沿江制置副使、知江州兼江西路安撫使,再遷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得便宜行事。九年,加寶文閣學士、京湖安撫制置大使。十年,以端明殿學士移鎮兩淮。寶佑二年(1254年)加同知樞密院事、臨海郡開國公。四年,加參知政事。五年,加知樞密院事。六年,改兩淮宣撫大使。其主要職任均為護邊、屯墾、招徠。

開慶元年(1259年),蒙古兵分三路大舉攻宋,蒙古大汗蒙哥自攻四川,其弟忽必烈(後為元世祖)攻鄂州,另一路由雲南入廣西攻湖南。朝廷大震。理宗即軍中拜似道為右丞相,令率軍援鄂。堅守凡四月,時蒙哥已於九月間在四川中箭死,忽必烈急欲攻下鄂州,至閏十一月仍無望,乃撒軍。宋朝的威脅暫時解除。

當時吳潛、丁大全實任左、右丞相,理宗對他們的一切措施均感不滿,於是加似道少傅,召入朝。從此專國政。似道首先禁絕宦官干政和外戚弄權,使內外肅然。繼行公田法,用語限價購買大地主超額土地,廢止和糴,以其租谷作軍餉,充實國庫。又制狹口闊底斛式頒行全國,減輕貧苦者的超剝削。這些措施原都有利國計民生,但卻招致了統治階級內部的不滿。

景定五年(1264年),理宗死,宋度宗立。咸淳三年(1267年),進似道太師,平章軍國重事。在此期間,元軍軍力大增。咸淳七年,圍攻襄陽,九年,守將呂文煥投降,元世宗忽必烈乃決策滅宋。十年,元軍自襄陽東下,鄂州、江州、安慶守將皆降。德佑元年(1275年)正月,似道親出督師,二月,至安慶魯港,與元兵相遇,大將夏貴先已決計降元,至是不戰而去,且揚言前鋒已敗,搖動軍心,致全軍潰散。事聞,似道罷官、貶逐,八月,為監送官鄭虎臣擅殺於漳州。未久,宋亦亡。

   賈似道 - 公田法

1261年賈似道提倡以強硬的手段阻止富人囤積穀物,隨後提倡公田法。在此時,土地集中在大地主手中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因為這些地主通常也是大官員,當時政府用「和糴」的計劃彌補這個問題,就是要求地主義務將稻穀賣給國家,但是當政府購買越多的稻穀也必須發行更多的紙幣,造成通貨膨脹。於是,賈似道建議廢除和糴,減少紙幣的流通以穩定物價,然後限定所有人地產的數量,超出限定的土地由國家收購變成公田,然後將公田的收入去償付軍需。這個計劃遭到強力的反對,但賈似道極力推行,使公田法實施到他下野,由1263年至1275年,共計12年。

賈似道 -收藏

賈似道好收藏,聚斂奇珍異寶,法書名畫,今尚存世的許多古代書畫劇跡,如《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展子虔游春圖》、《歐陽詢行書千字文卷》等等,均是他的藏物。賈似道收藏書畫,有部分存於台州,家產籍沒後,所有書畫都被搜入宮庭,今藏故宮博物院的《趙昌蛺蝶圖》、《崔白寒雀圖》、《展子虔游春圖》等畫上,除賈似道收藏印外,還蓋有「台州市房務抵當庫印」印記,是為台州抄沒賈氏書畫明證。

賈似道 -文學

似道頗有才。賈似道的《促織經》,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蟋蟀的專著。《促織經》共二卷,分論賦、論形、論色、決勝、論養、論斗、論病等,對蟋蟀進行了詳盡的論述。

除此之外賈似道還是一個敏銳的藝術鑒賞家和文學家,他的好友廖瑩中曾給他在文學上的幫助,賈似道還令人將王羲之的《蘭亭序》臨摹起來,又複製了四版姜夔及任希夷的真跡。

似道頗有才。著作大部散佚。尚見《悅生堂隨鈔》及《促織經》選錄於《說郛》中,均非全書。佚詩佚文亦有數十篇。

 

補充:

潘仁美

潘仁美,北宋人,傳統俠義小說中的大奸臣,在楊家將中,公報私仇,致未予以接應,致使楊繼業撞死在李陵碑前。歷史上並沒有潘仁美,其原型是潘美。

潘美(925~991)中國宋朝名將。字仲詢,大名(今屬河北)人。行伍出身,官至宣徽北院使。參與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稱帝。宋朝建立後,屢立戰功。開寶三年(970年),以行營諸軍都部署率軍攻南漢。九月,圍賀州(今廣西賀縣東南)。他佯退設伏,大敗南漢援軍萬餘,克賀州。繼而轉兵攻韶州(今廣東韶關),擊敗南漢軍主力10餘萬。四年二月,與南漢軍6萬對峙於廣州城西。潘美派人於夜間燒南漢軍營柵,率軍乘火勢進攻,大勝。不到半年,攻滅南漢。七年,以州道行營都監率兵與都部署曹彬攻南唐。八年正月,宋軍進至秦淮河,船隻未具,他率部搶渡,大軍隨之而過,擊敗江寧(今南京)城下的10萬南唐軍。雍熙三年(986),宋遼岐溝關之戰中,潘美任西路軍主將,楊業為副將,率軍連下寰、朔縣(朔州)、雲(大同)、應(應縣)等州(約在今山西雁北地區)。七月,遼軍主力反擊宋西路軍。陳家谷口(今山西朔縣南陽方口陳家溝)一戰,潘美與監軍王侁未接受楊業的作戰方案,迫令其出戰;當楊業失利時,又未予以接應,致使楊業被俘,絕食而死。淳化二年卒。

歷史評價

楊繼業的死,民間傳說是潘仁美借刀殺人,從歷史上看這種可能性不大。《宋史》記載,他的死,缺乏作戰經驗卻大權在握的監軍王侁要負主要責任。當時西路軍的任務是掩護各州人民撤退內地,為此王侁強迫楊業出擊(楊業主張用聲東擊西的打法,遭到王的恥笑)。楊業自知敵眾我寡,此戰難以取勝,遂要求王,潘在陳家谷口(即演義中兩狼山)預設強弩步兵接應。楊業的作戰經驗豐富,北宋軍以步兵為主,對抗契丹騎兵在野戰中難有勝算,但用勁弩裝備的軍陣確實是抵抗騎兵的最佳選擇。實戰中王侁和另一個監軍劉文娛率領的接應人馬先是為了爭功私離防地,發現戰況不妙又狂奔而逃。楊業突破遼軍重圍,浴血轉戰到陳家谷口,已經矢盡弓折,卻發現接應人馬早已逃走,「撫膺大慟,再率帳下士兵力戰」,以疲兵反身迎戰。楊部下有老將王貴箭法如神,連射契丹勇士十餘人落馬,無奈箭盡,只得步戰,持空弩猶打殺遼軍數人,最後戰死,楊業之子延玉,部將賀懷浦等皆死於亂軍之中。楊業負數十創被俘,絕食而死。

按照宋史說法,潘美當時與楊業的立場相近,只是沒有力爭,王侁軍離開防地時還曾予以制止,似乎潘在其中責任不大。從戰後的處分來看也是如此,潘美僅受降職處分,而兩個監軍皆被撤職發配。

還有,從各種小說、評書的藝術作品上看,中國歷史上皇帝都是「正確的」「聖明的」,所有皇帝做的事都是必勝的,這是中央集權的一種最普遍的現象。如果皇帝不聖明、不正確、作戰失利的話就會影響皇帝的帝位,歷史將會重演。正所謂死人的嘴巴最老實,皇帝為了自己的面子,就要找個替罪羊,潘仁美便是最好的羊羔,「一帥無謀累死千軍」之罪就剛剛好,所謂「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而後人百姓不知原委,加上有人杜撰《楊家將》一書,《楊家將》的評書形式出現於市井,潘仁美就從紅臉變成白臉了,這種事情歷史上有很多,曹操便是宋朝時期染成的白臉。當你仔細的讀完《楊家將》後,就會發現裡面的硬傷,潘仁美的兒子潘豹被殺後,皇帝竟然判決楊家無罪。古人講「刑不上大夫『而寇準卻對潘仁美動大刑,在當時這是越制,屬謀反的罪名,其它的不必多說。

所以,以此來看,潘美就算不上是一個奸臣,充其量算是一個被自己的君王推出來的替罪羊而已,實在無奈。

 

縱觀宋朝的歷史,似乎每一位君王的身邊都有一兩位奸佞之臣在「輔佐」,內憂外患的社會大環境,重文輕武的施政方針,奸臣當政,再加上昏庸無能的皇帝,種種原因導致宋朝一步步由興盛走向衰亡。仔細想想,宋朝的統治者們還真是辜負了千千萬萬的老百姓以及像楊家將、岳家軍等忠勇愛國之士的沙場殺敵、保家衛國之心!

分享:

0

喜歡 閱讀(75) 評論 (0) 收藏(0) 轉載(0) 喜歡 列印舉報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前一篇:《新戀愛時代》之經典台詞 後一篇:「不婚族」沒人娶還是不願嫁?——《非緣勿擾》解讀「不婚族」心靈密碼 評論 重要提示:警惕虛假中獎信息 | 為什麼說謝娜楊冪不怎麼懂事 [發評論]

  • 做第一個評論者吧!

    搶沙發>>

推薦閱讀:

秦檜為啥要害死岳飛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周皇帝柴宗訓及其皇族為什麼沒有起兵反抗趙匡胤?
水滸傳中錯誤的地理知識,讓水滸傳作者撲朔迷離!
牢不萌和嫖相發生了什麼事?
賣藝女與皇帝幽會十五年成皇后,治國堪比呂武后,卻誓死不當女皇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