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尼克松秘密會談實錄:改變世界的七天

周恩來尼克松秘密會談實錄:改變世界的七天

夢--子 等級:狐之王者 送禮物 發消息

樓主

基辛格是非常緊張的,一說到機場接他,他就比較拘謹,他是慢慢地感到輕鬆下來的,當時不談時政問題,談各種各樣的閑話,如果一說北京風景或是北京城市的歷史,他就很高興地點點頭。他一直非常緊張。

冀朝鑄,1929年7月30日出生,山西汾陽縣人,中共黨員。1938年隨父赴美,先後在紐約城鄉學校、霍萊斯·曼一林肯中學讀書,1948年考入哈佛大學,1950年10月回國,就讀於清華大學化學系。1952年4月赴朝鮮開城參加中國和談代表團工作。1954年4月回國在外交部工作,先後參加過「日內瓦會議」、「萬隆會議」中國代表團的工作和中美建交和,談工作。曾為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當過翻譯。1973年3月,赴美國中國聯絡處工作,任參贊,1975年5月回國,擔任外交部國際司副司長,1979年任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長。1982年3月任中國駐美大使館公使銜參贊。1985年任中國駐斐濟萬那杜·吉里巴斯大使。1987年任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大使。1991年任聯合國副秘書長,1996年離任回國。

到機場接基辛格我很激動

問:您還記得您是什麼時候開始接觸這個歷史事件的?

答:就是在1971年的時候,基辛格準備第一次秘密訪華的時候,當時我正被下放勞動,國家大事、國際大事一概不知道。有一天突然間大隊長來了,說小冀,他們讓你回去了。

問:那時候是1971年5月嗎?

答:那是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訪華的時候。

問:作為一個秘密,中央的那些部署您那時還是不知道的?

答:第二天由葉劍英同志帶隊,我們到飛機場去接待客人。葉劍英同志讓我去陪其他工作人員一塊兒坐車到南苑機場去,那是軍事機場,比較保密,我就在那兒等著接機。

問:那時候您知道具體任務是什麼嗎?

答:那時已經跟我說了,讓我當翻譯。那時候我已經給總理當過多次翻譯了,包括出去訪問,一般是我作為主要的翻譯。

問:當時在機場您的心情是什麼? 答:比較激動的。別人都笑我是洋娃娃,但我那天卻是作為接待外賓的工作人員。

基辛格見到周恩來很緊張

問:基辛格秘密訪華的時候你當時是周恩來的翻譯,在進機場接他的時候,您是否能回憶一下當時的情景?

答:那個時候我們各自坐車,讓我坐車裡面。那是很大的蘇聯的大黑轎車,黑帘子掛在窗戶上,行人都不知道裡面坐的誰。那時心情是有點激動的,因為畢竟美國是我長大的國家,現在終於兩國可能要走到一起來,這是戰略上的問題。我想兩國勢必建立外交關係,蘇聯這麼一個龐然大物這麼一個威脅,所以中美兩國必須和好;就是從中國來說,中國經濟要上去的話,不搞對外開放是不可能的。

問:談判您參加了嗎;

答:參加了。

問:就是那次秘密訪華?

答:基辛格和尼克松在中國所有的會見我都參加了,主席會見我都跟去了,當時開始的時候周總理會見我也跟著。

問:能給我們回憶一下細節嗎?

答:基辛格是非常緊張的,一說到機場接他,他就比較拘謹,他是慢慢地感到輕鬆下來的,當時不談時政問題,談各種各樣的閑話,如果一說北京風景或是北京城市的歷史,他就很高興地點點頭。他一直非常緊張。他不曉得總理什麼時候見他,突然間有人說總理待會兒過來,所以我趕緊通知基辛格,基辛格就很緊張,那是一種很難說的什麼感情。就是又興奮又緊張,因為他沒有想到總理會到他的賓館來,而不是他去見總理,根據給我的指示我就是先在客廳坐一會兒。

問:當時在巴基斯坦經歷了一番緊張秘密安排,也不知道中方會有什麼反應?

答:他(基辛格)是裝成肚子疼走了。

問:您知道當時我們這邊有些什麼準備嗎?

答:我們這邊是到軍用機場接他,保密是非常嚴格的,誰也不知道基辛格來、美國人來,坐的還是國產的紅旗轎車。

問:之後的談判您還記得嗎?

答:他(基辛格)到了以後,並沒有想到總理當天晚上就會見他,更沒有想到總理會親自走到他那邊去。他一直跟我們說,要在門口等,我們按照指示讓他先坐一坐,後來聽電話來了,說總理馬上就要過來,他趕緊跑到門口,站在門口很緊張,我也跑到那邊翻譯。

問:當時中方參與的有周恩來、章文晉,還有……?

答:可能有葉帥。

問:您還記得談話的內容嗎?

答:還記得一點,進來以後他很緊張,跟總理握手,總理笑眯眯跟他緊緊地握手以後,走到客廳去坐了,以後好像基辛格不太緊張了,一塊兒走到會談房間裡面,中間有一個大桌子,總理坐在一邊,翻譯坐在他的一邊,基辛格坐在另外一邊,總理就請基辛格博土先講話,基辛格拿出厚厚的一大本紙,照本宣讀了。他說我很容幸到你們神秘國家,還沒有再往下念,總理就說,我們根本不是個神秘的國家,待會兒你就清楚了,其實中國還是很容易了解的。他很快就放鬆了,他就不緊張了。他就把厚厚的本子推開了,他自己繼續講起來了,從此以後雙方談話都沒有用那個筆記本了。

問:您還記得當時周恩來總理的表現嗎?因為基辛格在他的採訪當中說,他們當時沒有見過中國官員,一直非常的緊張,不知道中國人是什麼樣的人?一看中方都很儒雅,很有風度,很有禮貌,很有修養,他一下就放鬆了。您能談談周恩來當時的情形嗎?

答:周總理輕輕地微笑,不顯得我好像有求於你,一點都沒有,但是我是真心地歡迎你的,不是說說兩句的那種表情。尼克松腳沒落地先伸出了手。

問:我們現在就談歷史性的那一刻,1972年2月21日,就是握手的那一刻,您在哪裡? 答:我在總理的後面。 問:您能講一下當時的情景嗎?他們當時的對話,您作為翻譯?

答:對話方面沒有多少。主要因為當年在會議期間,美國國務卿沒有與中國總理周恩來握手。當時那會兒不是說他當場跟總理握手,而是在一個客廳裡面總理走進來了,看到了總理進來了,他扭頭就走了,總理進來了其他人都握手了,當時有明確的指示不許跟共產黨握手,美方的副代表覺得很不好意思,就抓著總理的胳膊這麼握一下子。尼克松這一點是記得很清楚的,知道這一點尼克松一定要補救。因此他從飛機上下來,腳還沒有落地的時候,他手就伸出來了。他一下子就抓住總理的手。

問:總理當時說了什麼?

答:就是表示歡迎你,你渡過了大洋,跑到中國來訪華。

問:那句著名的話呢!我在很多資料上都看過的話?周恩來對尼克松說的。

答:有可能,但是我確實不記得了。那是我翻譯的。我覺得肯定百分之百就是這麼說的,你的握手跨越世界最大的海洋,25年沒有交往了。肯定這麼說的。

問:周恩來對尼克松說了些什麼?

答:當時總理看尼克松確實是真心誠意的,像他那樣,腳還沒有落地,手就伸出來。總理也就高興地走上去握手說,你這個手跨越了世界最大的海洋,25年咱們沒有交往了。尼克松就說我代表美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這樣子大家就上車了。

只看樓主 回復

發表於 07-07-09 16:14:17

夢--子的簽名檔

夢--子 等級:狐之王者 送禮物 發消息

沙發

晚宴演奏了《美麗的亞美利加》

問:那晚上的那個晚宴,2月21日晚宴您當時作為尼克松的翻譯出現的,您能不能回憶一下當時的氣氛和當時的情景呢?

答:當時是很輕鬆的,時政性內容沒有什麼,但是祝酒詞是很重要的。我也不記得了,大家互相祝酒,總理是祝酒對美方每一個成員,包括普通的工作人員也碰一下杯,美國人員非常的感動。

問:請您詳細地回憶晚宴的情景,您覺得有什麼印象深刻的?

答:當時是這樣,總理考慮得很周到,一般那種國宴上經常都有音樂的,都是中國的音樂,中國的革命的音樂,這一次總理專門挑選了幾個歌曲,也讓我參加挑選了,美國人喜歡什麼曲子,尼克松喜愛什麼曲子,都做些調查,尼克松喜歡的曲子都放進去了。事先我們也進行了一些了解,特別是尼克松喜歡美國的歌,尼克松這位領導人確確實實是很愛國的,作為美國人是非常自豪的。特別是《美麗的亞美利加》也是美國人經常唱的一個愛國的歌,也是他最喜愛的歌,所以我們專門把這個歌曲放進去了,所以當時他非常高興。

問:您還記得尼克松的祝酒詞嗎?

答:關於尼克松的祝酒詞整個記得不太清楚,但是他有一句話印象特別深刻,就是說中國有一句話就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這句話說的非常好,咱們不爭一萬年,只爭朝夕。得到了非常熱烈地鼓掌。

整個過程周總理都很興奮

問:晚宴就是在這種友好熱烈的氣氛中結束了。21日就這樣結束了,之後的幾天您在做什麼?

答:就是會談,什麼像上長城什麼,我都陪了。

問:您能評價一下或者回憶一下周總理在這個階段的一些作為嗎?

答:我覺得總理整個是非常興奮的,全面打開外交關係,中國的現代化可以加快進行了,另外一面是十分的小心,十分的仔細。總理從來都是非常細緻的人,那一次更是非常的細緻。最最細小的都關心了。

問:比如說有一些什麼細小的東西?

答:比如時間,什麼時候到什麼地方去了,誰參加什麼他都親自過問。

問:那麼就說中關雙方的會談分兩個層次,一個層次尼克松和毛主席的會見,還有一個就是部長級的會見,姬鵬飛和羅傑斯的會見,還有一個就是喬冠華和基辛格的這個關於中關聯合公告發表細節的談判,您參加的是哪一個?

答:喬冠華的。

問:您能回憶一下當時大家爭論的焦點問題是什麼嗎?

答:尼克松來之前,如何來說明尼克松要訪問中國。關鍵的關鍵就是雙方都要面子。尼克松主要想著自己是請來的,我們主要想著不是我們請尼克松來的,而是尼克松你要來的,我們歡迎你。這一點非常難辦,這一點非常感謝基辛格想到一個絕妙的辦法,誰都不丟臉。基辛格得知尼克松有訪華的願望,中方就發出邀請。基辛格怎麼得知呢?所以我提出,還是我通過中方內線得知,誰也不知道。這要感謝基辛格,他語文上的修養是很高的。

一個詞打破了中美的僵局

問:在北京飛往杭州的飛機上,您還記得有什麼內容嗎?就是在杭州,我們在談杭州這一段,突然有變故,離公報發表還有兩天,突然美方內部出現了問題。

答:那是羅傑斯出問題,那就馬上重新談,具體的措辭一個字一個字地扣,總體上原則上的都同意了。

問:2月26日的凌晨兩點,雙方終於談妥了《聯合公報》的內容!

答:當時的關鍵就是如何談台灣回歸的問題。美國怎麼樣也不可能同意武力解放台灣,只要你表示要和平,用和平兩個字,那美國就可以了。可是怎麼表示?如果是就一個和平解決,那我們又不幹,我們說我們希望和平解決那是可以的,但是只有和平解決絕對不可以。所以這個關鍵的關鍵就是如何做到,雙方立場都不受影。向,這個就是確實需要中文英文都是非常高超的一個人才能夠想出來。章文晉同志,確實是了不起,他英文絕不比我差,但是中文比我高了不知道多少倍,可以跟別人比。只有章文晉一個同志,就是他兩種語言掌握得都非常好,而且辭彙又掌握的非常非常豐富。 發表於 07-07-09 16:17:01

只看此用戶  

回復

夢--子的簽名檔

夢--子 等級:狐之王者 送禮物 發消息

板凳

英文是一個很豐富的語言,有許多許多詞,表達一個意義,稍微有一點點不同,所以這裡面就找到這麼一個英語單詞,這樣一個單詞的話就是可以用不同的中文來表達他,也都算是翻譯對了。這個英文就是prospect,那麼在中文的話,它完全是一個前提,但是也可以理解為,一種想法,想到會有這樣一個情況,但是不見得是很確定的,只有100%,或者是這個,但是又稍微差一點,不是100%這樣子的,只有90%、80%,甚至70%,這樣就有一個迴旋餘地了。這樣我們也有一個迴旋餘地了,因為我們一直希望是和平解決,但是我們不能完全排除其他的方法,prospect這個詞的話不能完全排除,而且這個可能性比較大。所以我覺得這個有時候談判,確確實實要有一個翻譯,要對兩種文字掌握得很豐富才行。

尼克松必須要坐中國的飛機

問:您還記不記得,當時在黑格來中國為尼克松打前站的時候,他們曾經為尼克松訪問做了很長的一段談判,您還記得這個談判的內容是什麼嗎?

答:那是禮賓方面的住房、坐車、坐飛機等什麼的。

問:我們挺想知道這段歷史事實是什麼,因為美國總統,一般都坐自己的飛機,自己的車, 為什麼他們坐中國的飛機從北京飛往杭州?

答:惟一的原因,就是中國絕不讓步,中國的態度是要麼你坐我的飛機和汽車,要麼你就別來了,我們非常非常地堅持,他沒有辦法。從一架飛機和一輛小車來看,也說明美國的的確確想要跟中國搞好關係。周總理給了羅傑斯一點面子

問:《上海公報》發表是在錦江賓館嗎?

答:在錦江賓館發表的。就是那個時候,大家都同意這個公報,但是羅傑斯國務卿不同意的話,整個就砸鍋了。那個時候總理很清楚,美國政府跟咱們的政府是很不一樣的,就是那個裡面,不是都是一致的,不見得總統說的就一定算,如果哪個部長要抵制的話,說不定他能抵製得了。因此要在一些重大的問題上,必須做好有關的部長工作才行。

當時看的比較清楚,就是羅傑斯生氣,覺得尼克松一直沒有把他當成一個很重要的人物看待,一切都是他自己來主持,在禮賓上面,羅傑斯是擺設的,所以他看來是在整個訪問過程中是有點做的比較窩囊的。那麼周恩來總理在這方面是最細心了,他老人家是聽誰說話,他看他的表情他就能想到你在想什麼。所以周總理一個國家的總理,政府裡面最高首長,但是他從來不以此來擺架子。他始終保持著尊嚴,但是不是擺架子。如果周總理要是拒絕的話,那搞不好整個就不好,因為根據美國的憲法國務卿不同意就麻煩了。總理當時親自到外交部長住地去拜會他,去跟他談了一次。這種情況也許是歷史上根本沒有過的,一個國家的總理到另一個國家部長的房間去跟他談,只能是倒過來。

問:您隨從去了嗎?

答:去了。

問:還記得談了些什麼嗎?

答:其實沒有談很多事兒,倒是一去讓他(羅傑斯)非常吃驚,非常高興,談得非常愉快,然後就一切都解決了。

問:其實也是一個面子問題?

答:對,就是一個面子問題。

沒有什麼儀式中美公報就發表了

問:那在上海呢,28日到了上海之後呢,中關雙方都做了一些什麼?公報發表那天,當時您在哪兒?

答:發表那天我就在錦江賓館。

問:在錦江賓館,有沒有一個儀式?

答:沒有,什麼都沒有,交給新聞界就發表了。

問:沒有在記者招待會上發表?

答:沒有,就是他們互相校對校對了好幾遍,最後交換文本,我又打出中文跟英文,他們自己都可以看。毛澤東通過斯諾向美國人發出信號

問:那我們現在再來談一下,毛澤東的打開中美之門的思想,您能給我們回憶一下1970年的10月1日,接見斯諾的意圖是什麼?當時我看照片您在天安門城樓上擔任翻譯的。

答:基本上沒有談什麼。主席說,我們以後好好談一談。然後就是其他的都是看了,先是很高興的見到他了,好久不見了,握手,然後主席把他拉到旁邊,然後就一起觀看游 行。

問:這是毛澤東最早向美國人發出的信號?

答:對,當時美方根本沒有在意,毛主席以為美方很注意,在天安上城樓上,斯諾是一個有名的知識分子,不說明任何問題,他們根本沒有在意,後來他們又後悔了,是不是當時應該考慮發出什麼信號什麼的。

問:毛澤東對打開中美關係的設想,能不能跟我們講述一下?

答:最根本的設想是拉攏美國對付蘇聯,這是因為主席看熟了《三國演義》,他知道現在世界上的三國,那麼就得拉著一方包圍敵人。他先向美國發出一個信號,就說我們並不把美國人認為是敵人,沒有考慮這個問題,至於「乒乓外交」,那其實是一個偶然事件,因為美國乒乓球隊員想搭車,正好這個車是中國的,這一下子總理他們正好抓住這一點,這一點倒是給美國發出一點信息了。

問:改變世界的一周,如果沒有中關聯合公報的發表,會對世界起到什麼作用?

答:如果中美沒有緩和的話,一個很大的危險就是中蘇會不會打起來,那就比較麻煩了,中蘇要打起來的話,美國會不會趁機打,也給中國來一下,佔領中國一些地方,英國也會來整一下,中國那麼大的國家會不會就這樣完了,要是這樣就很麻煩了,整個歷史就會不一樣了。

記者:「改變世界的七天」是不為過的一句話。

推薦閱讀:

反恐十年,本拉登改變世界 中國成最主要受益人 趁機崛起
溫柔可以改變世界

TAG:世界 | 改變 | 改變世界 | 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