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和上海人為何互相瞧不起?
今日微信公號推薦:
汽車微知識(微信號:icar1886)
本文選自《名城記憶》
北京是一座男性化的古都,上海則是一座女性化的新城,正如男性越滄桑越有成熟的魅力,女性越青春越有驕傲的資本。北京與上海,都可以說是性別特徵明顯的城市。當然,這種特徵更多地表現在精神上。北京人的政治情懷和上海人的生意頭腦,都可以說是發揮到極致了。北京以政治為中心,上海則以經濟為根本,自近代以來,北京的洪鐘大呂,和上海的風花雪月,一直形成鮮明的對比。它們也就分別成為中國的北方文化與南方文化的最佳代表。
在客觀形態上,北京是精神的天堂,適合男人胸懷遠志、建功立業;上海則是物質的樂園,適宜於女人消費、購物,玩味一番小布爾喬亞的情調,如果說北京的雕梁玉砌間洋溢著英雄主義的空氣,令有志者俯仰之間欲聞雞起舞、拔劍四顧,那麼上海的燈紅酒綠里則灑滿浪漫主義的香水味,在霓虹燈下做個冷靜的哨兵都很難的,會叫人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的……
表現在文學上也是如此。二十世紀上半葉,北京出了個老舍,屬於土生土長的京味作家;上海也不甘落後,推出了張愛玲,文字的肌理光滑圓潤,而又柔若無骨。這是兩座城市當時分別推出的文學偶像。男人愛看老舍,女人愛看張愛玲,老舍是粗礪的,符合北人的欣賞趣味,張愛玲則是細膩的,迎合了南方人的審美觀點。至於當代,寫上海寫得最好的還是女作家(甚至給我這樣的錯覺;上海搞文學的大多是女人,至少在男女比例上是如此)。譬如王安憶,專門為上海的繁華夢寫了一闋《長恨歌》,有貴妃傷逝之感……
在北京文學則一直是男人的霸業,作品也有地域特色。上海人的小說太像輕音樂,受鴛鴦蝴蝶派毒害太深,北京人的小說一向以口語化取勝,很容易改編成電視劇或話劇什麼的。仔細比較還能發現:上海製造的小說大都籠罩著悲劇的氛圍,北京生產的小說則塗抹著喜劇的色彩,連苦難的歲月在記憶中都會變成陽光燦爛的日子。
上海總是在懷舊,蹙眉捧心作怨婦狀,顧影自憐。北京人最關注的則是現實(幾朝的富貴對於他們都是不屑於繼承的遺產),因為他們憧憬未來。這或許就是悲觀主義者與樂觀主義者的區別。在上海,只有一百年歷史的名宅、教堂、老飯店,似乎都值得當地文人們去憑弔、徘徊、撫今思昔、涕淚交錯。而北京有那麼多貨真價實的名勝古迹,主要是用來吸引外地遊客的,本地人沒事很少去閑逛或傷懷的。
北京,連女人都有點大大咧咧的,落落大方,心直口快,一切全寫在臉上,爽朗有餘,含蓄不足,繼承了太陽的性格。至於上海,則充滿了月亮的特點,陰晴圓缺,雲籠霧罩,連男人都難以避免這種影響,他們溫和細緻,禮貌文雅,習慣在咖啡廳角落綿綿私語,不太勝任在大庭廣眾之中慷慨陳詞;當然,涉及到利益的問題他們又帳目清晰、纖毫不亂,絕對算稱職的商人……
北京人和上海人,都是天之驕子,也各有千秋。上海人身上,也不無值得北京人學習的地方。商界的一位高手對我說,他喜歡跟上海人做生意,跟北京人做朋友。跟上海人簽合同特費勁,討價還價至少要好幾個回合,經常為小數點後面的數字爭吵得面紅耳赤,像家庭婦女買菜時所為,斤斤計較。但有個好處:一旦雙方達成了協議,就不用擔心了,一定會兌現。上海人輕易不承諾,而兌現承諾時的認真態度,不比討價還價時遜色。他們真正繼承了商人的傳統:重信譽。
北京人重的則是信義,因為他們講的是江湖義氣。他們意氣用事時樂於助人,喜歡承諾,而不考慮兌現的難度。即使談買賣,營造出的也是朋友的氛圍,而不願分清合作夥伴的關係。經常感情用事:「咱倆誰跟誰呀?」或「你還信不過我嗎」。但衝動時說的大話,有些酒醒後就忘了,有些則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你可千萬別當真呀。否則你會有某種受騙的感覺:這人怎麼說話不算數呀,口口聲聲是朋友,這也太不夠朋友了。其實他並不是存心騙你的。他就是這麼個馬馬虎虎、咋咋呼呼的性格。
跟北京人做朋友有樂趣,總能感到人間自有真情在,江湖大一統,像守著個火爐似的。跟上海人做生意則很清爽,朋友歸朋友,生意歸生意,涇渭分明,不容易產生不必要的糾紛。上海人做生意,時刻遵守遊戲規則。北京人的生意,則容易演變成無規則遊戲。所以北京出熱血的政治家,上海出冷靜的生意人。
城市對人的影響,有時是不可逆轉或違抗的。但如果能把兩者的優勢結合起來,則是更大的勝利。關於這一點,魯迅早就說過:「北人的優點是厚重,南人的優點是機靈。但厚重之弊也是愚,機靈之弊也狡,所以某先生曾經指出缺點道:北方人是『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南方人是『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就有閑階級而言,我以為大體是的確的。缺點可以改正,優點可以相師。相書上有一條說。北人南相者,是厚重而又機靈,南人北人相者,不消說是機靈而又能厚重。北人之所謂『貴』,不過是當時的成功,在現在,那就是做成有益的事業了。這是中國人一種小小的自新之路。」在美學上也是如此:陽剛之氣與陰柔之美,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京派與海派之爭,久矣。在魯迅的時代就沸沸揚揚地鬧過。北京人與上海人,堪稱北人與南人的典型,也是其成功者,但一直似乎都有點互相看不順眼的意思。或許,雙方都過於自尊了。在當代也是如此。這似乎就不太順應潮流了。幸虧上海的王安憶評點得好,未帶什麼偏見:「上海和北京的區別首先在於小和大。北京的馬路、樓房、天空和風沙,體積都是上海的數倍……即便是上海的寺廟也是人間煙火,而北京人的民宅俚巷都有著莊嚴肅穆之感……北京和上海相比更富於藝術感,後者則更具實用精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讓北京變成另一個上海,或讓上海變成第二個北京,都會有遺憾。差別中才有美,才有價值。
來源:笨鳥文摘 (微信號:bnwz2012)
————友情推薦————
汽車微知識(微信號:icar1886)
這裡有最實用的汽車使用小常識,這裡有最真實的用車體驗,這裡有最專業的買車養車建議。關愛您的愛車,請先關注汽車微知識icar1886。
推薦閱讀:
※爲什麽北京人這麼熱愛自己的球隊?
※這就是北京人的氣質,絕了!
※北京人的素質體現在哪?
※北京人說話為何經常四聲念三聲?
※為何北京人和上海人之間互相不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