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學專家王振宇談嬰幼兒行為種種問題:愛哭、抱小熊睡覺、破壞玩具、摸生殖器……

本周【育兒周周看】小編請來了兒童發展心理學教授王振宇,針對家長關心的嬰幼兒種種問題行為做了梳理,看看你的疑惑解答了嗎?

家長問:

睡眠問題——難入睡、睡眠淺、夜間哭鬧、晝夜顛倒

睡眠對於嬰兒的生長具有重要意義。人體的大部分生長荷爾蒙是在夜間睡眠時由腦垂體分泌的。生長荷爾蒙能激發其他內分泌腺的活動,對嬰兒的身體成長起到重要作用。睡眠良好的嬰兒不僅身體生長良好,免疫機能強,對疾病有較強的抵抗力,情緒也比較正向,還表現出注意力集中、對周邊環境充滿好奇,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夜裡睡眠較差的嬰兒較多負面情緒,如易怒、難以適應環境的變化、注意力易分散、忍耐性較差、對周邊環境缺乏好奇心,而且,免疫能力相對較差。因此,培養嬰兒良好的睡眠習慣,至關重要。

1周歲以內的嬰兒,還沒有形成固定的作息習慣,而且睡眠也較淺,對外部環境中的物理刺激(如聲音、光線、溫度的變化等)比較敏感,尤其是睡眠中途被吵醒,往往難以重新入睡,需要成人在旁邊加以撫慰,耐心哄他們重新入睡。這一段時間,對於成人,尤其是父母來說比較辛苦。

有些媽媽在孩子夜間醒來後就主動餵奶,試圖用餵奶的方法把孩子重新哄睡。這樣做往往導致過量吸奶,加重嬰兒腸胃負擔,反而不利於睡眠。通常情況下,夜間盡量少餵奶,採用輕拍的單調刺激,讓嬰兒在感知媽媽就在身邊的情況下,安心重新入睡。

孩子難以入睡的原因是很多的。除了氣質的原因之外,有的是由於睡前活動太多,高度興奮一時難以抑制;有的是擔心睡著後看不到媽媽,屬於分離焦慮;有的是白天缺乏足夠的體育活動,精力過於旺盛;有些是家長看電視、玩電腦、打遊戲時間過長(權且稱為「電生活」過度),家庭缺乏睡眠氣氛;有時可能是孩子身體不適。總之,家長要針對具體情況,採取相應措施,為孩子正常睡眠創造條件。對於36個月之前的嬰兒,父親或母親在孩子入睡前陪伴、守護在身邊是嬰兒安全感的直接來源。有些年輕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獨立睡眠的能力,在孩子1周歲前就分床,或者但孩子害怕哭泣時故意長時間不予理睬的做法是不妥的。這樣會加深孩子對睡眠的焦慮,造成不良後果。

嬰兒夜間有時事先沒有嗚咽,沒有緩慢抽泣,會突然放聲大哭,扯大嗓門連續大哭數秒,可能是腸胃不適,如肚子疼。待疼痛緩解後,他們又恢復平靜呼吸和睡眠。家長要學會分辨嬰兒的哭聲並及時判斷原因。

由於嬰兒出生後帶有自己的生理節律時間表,和可能與成人的時間表不一致,就會產生晝夜顛倒的現象。這需要家長對孩子的生活節律慢慢調整。一般說來,2個月的嬰兒就開始能區分白晝和黑夜。只要家長對孩子別訓斥、少抱怨,多關愛、多安撫,隨著孩子的長大,這一矛盾會逐步克服。

家長問:

排便訓練——抗拒把尿、拒絕坐便盆

在嬰幼兒的成長過程中,接受排便訓練,學會控制大小便是一件具有重大心理價值的事件。排便訓練的前提是孩子的神經、肌肉系統的機能成熟,本體感受能力增強,也與某些體內激素的正常分泌有關。一般說來,排便訓練在2周歲左右開始較為適宜,不宜過早,也不宜過遲。總的原則是家長要耐心、和善、巧妙,不要給孩子造成過大的心理壓力。不當的排便訓練不利於孩子的性格發展。

開始排便訓練時,家長要善於觀察並掌握孩子的排便規律,在他們有便意時及時引導他們坐上便盆,並發出「噓噓」(小便)或「嗯嗯」(大便)的聲音,並做出使勁的樣子。這種聲音與孩子排便的多次結合,便能形成條件反射,有利於孩子學習在便盆上排便。有些家長將嬰兒便器放在固定的地方,讓嬰兒熟悉它,接受它,是的好辦法。但如果嬰兒便盆過於花俏,被嬰兒當作玩具,反而達不到訓練目的。因為,哪個嬰兒也不樂意在自己心愛的玩具上排便!

有些家長採用圖畫讓孩子觀看坐便盆排便的場景,有些家長用自己坐在便盆上陪同孩子排便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心理學稱為「觀察學習」)。有些家長對使用便盆排便的孩子施加一點肯定、讚揚甚至獎勵,是一種有效教育手段(心理學稱之為「強化」)。

嬰幼兒學習有控制的排便,是一個學習過程,家長要樹立「肯定能學會」的信心和「肯定沒這麼快」的準備,無論如何不要操之過急,不要強制,不要打罵。而且,家長還要了解,即使孩子學會了排便,也還會有反覆。這些都是正常行為。而且,這種反覆往往具有心理上的信號意義,如孩子發現家庭氣氛異常、孩子認為父母對他的態度有變、孩子為了抗議父母對他的過分嚴厲或疏遠等等,這就需要引起家長的高度注意和及時調整。

大小便分屬兩個不同的系統,有些嬰兒先學會控制小便,有些則先學會控制大便。家長要根據具體情況,循序漸進。如果有孩子同時學會了控制大小便,就是學習標兵!

家長問:

攻擊性行為——打人、咬人、掐人

許多家長反映自家孩子喜歡打人、咬人、掐人等。打人等行為是攻擊性行為,而攻擊性行為是一種本能行為。教育的重要目標就是約束人的攻擊性行為。對於3周歲以前的嬰幼兒來說,在情緒平和時打人、咬人、掐人等動作,也許只是一種很低級的交往形式。隨著年齡的增加和交往能力的提高,這種低級的交往形式會逐漸減少。但在不滿、憤怒狀態下的打人等動作,就帶有明顯的攻擊性。

引發嬰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原因也是複雜的。其中,成人對孩子的溺愛和過度滿足,萬事以孩子為中心,是引發孩子攻擊性行為的重要因素。成人對孩子的教養標準不連貫,有時對打人的行為管的很嚴,有時有不予管教,或成人對孩子管教的態度不一致,一方嚴厲一方縱容都容易引發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家庭中的體罰或媒體中的暴力形象,也是引發兒童攻擊性行為的社會因素(即前面提到的觀察學習)。此外,兒童的身心狀態,如疲憊、焦慮、恐懼也會引發攻擊性行為。

對於孩子打人、咬人、掐人等攻擊性行為,家長要態度一致,及時予以糾正。如用力控制住孩子的胳膊、雙腿或整個身體,阻止行為的發生,並嚴肅的表示「不可以!」如果孩子不接受勸誡,可以將他放置的小椅子上反省幾分鐘。家長要耐性等待他平靜下來再與他交談,不要見到孩子大哭就去主動搭訕。對於被打的人,要堅持讓肇事者賠禮道歉。在批評孩子攻擊性行為時,家長的態度要一致,臉部表情和語氣要嚴肅、統一,不要笑嘻嘻地訓誡,給孩子發出難於確定是非的錯誤信號。

遊戲是防止和克服攻擊性行為的有效手段。如拋球、擊打充氣玩具、搭積木、追逐奔跑等遊戲。

家長問:

注意力不集中

許多家長抱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主要原因不在孩子而是因為成人不了解嬰幼兒注意的年齡特徵和發展特點。成人所說的「注意」通常指的是有意注意,是一種有目的、有方法的注意。而嬰幼兒主要運用無意注意,即沒有明確的目的、不使用特定的方法的注意。整個嬰幼兒時期,無意注意都佔優勢地位,其強度和效果都要比有意注意來的好。而且,孩子年齡越小,注意保持的時間就越短。因此,我們不能用成人注意的標準來要求嬰幼兒。

嬰幼兒的無意注意受外界環境中的刺激的強度、新異性、變化程度等因素的影響,也受自身的身體狀態、內在需要和興趣、經驗的影響。如果外部刺激過於強烈、瞬息萬變,或疲勞、睏乏、飢餓、厭倦,孩子的注意力就會下降或轉移。其中,家長的過高的要求或喋喋不休的訓誡、呵斥是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原因。

為了維持和發展孩子的注意力,家庭的布置要井井有條,提供有利於培養和發展注意力的玩具和遊戲,如搭積木、拼圖、配對、玩娃娃家、紙工、泥塑等。遊戲材料的投放要有難度梯度,由簡到繁。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玩,但不要頻繁干預孩子的活動,牢記任何時候孩子才是遊戲的主體。與孩子說話時保持中等強度的語音,不要一驚一咋。只要孩子能專註自己喜歡的玩具和遊戲,就沒有所謂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

有不少家長聽說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多動症」,十分惶恐。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剛才說過,嬰幼兒以無意注意為主,有意注意還需要發展。我們不能認為孩子好動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多動症。所謂多動症(ADHD),是一種腦部前額葉及皮層下腦區功能異常,屬兒童精神醫學範疇的疾病,通常表現為注意力缺失和多動、衝動且有明顯的人際關係問題,需要由兒科醫生進行醫學診斷。家長不要武斷結論和貿然給孩子服藥。

家長問:

各類行為表現

家長對的孩子的某些行為難以理解,我整理了一下稱之為「行為表現」,不稱之為「行為問題」。主要是:

愛哭。孩子都會哭,哭是人的本能行為。尤其是弱小的嬰兒,哭是他們表達體驗、需求的主要手段。有些孩子特別愛哭,除了先天的因素之外,還有後天習得的因素,比如,哭可以立刻得到成人的關心和援助、哭可以感化父母的決心使自己得到份外的照顧和滿足、哭可以減少甚至免除自己的責任等,都會加劇哭的強度和次數,使孩子越來越愛哭。對於特別愛哭的孩子,可以適度地延遲他們的滿足,使他們學會等待、學會忍讓、學會堅持,逐步減少對愛哭行為的依賴。對於任性的哭泣,可以不做直接回應,對於他們表現出來一定的堅忍行為則加以肯定和讚揚。這樣,孩子慢慢地可能會適度減少哭泣。家長對愛哭的孩子要有耐心,不要動輒罵詈、威脅甚至體罰。恐懼和羞辱只會使他們哭得更凶更深更持久。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他們的哭泣行為通常會相應減少。

摸生殖器。性器官是人體的敏感部位,觸摸和暴露性器官會產生愉悅的感受,男孩和女孩很容易感受到這一點。出生6個月以後的嬰兒就可能開始撫摸自己的性器官,最初是好奇,後來變成一種遊戲。男孩表現為摸「小雞雞」,女孩表現為刻意並腿夾緊的動作。到3、4歲時會主動引發性刺激的行為。從發展上講,這屬正常現象,任何生物對於引發愉悅的刺激都會無限地主動追求。兒童對自身性器官的認識和體驗,是性別認同的重要過程。只有對自身性別有正確認同的人,才會進一步學習性別角色,最終形成適合自己性別的性取向。兒童玩弄自己性器官的公開行為隨著年齡的增加和社會規範的接受,會逐漸停止。但這一正常的發展現象常常引發成人的尷尬和厭惡,受到成人的譏笑、呵斥、威脅甚至打罵,使得兒童產生一種恥辱感和罪惡感。這對兒童的性心理發展是有害的。當孩子玩弄自己的性器官時,應該溫柔地用其他的玩具或活動轉移他的注意力,平時要多關愛孩子的內心需要,經常給他們一些身體接觸,使他們得到接觸安慰。對於幼兒來說,當他們撫摸生殖器時,也是適時進行性教育的好時機,讓他們知道自己不要隨便玩,也不要給別人隨便看。如果孩子把玩弄生殖器當作主要樂趣,應該檢查家庭關係和看護條件是否出現異常或危機,要及時調整孩子與成人的人際關係,減少兒童的心理焦慮,避免引發更大的危機。必要時,可以請兒童心理醫生幫助。

抱小熊睡覺。在通常情況下,兒童會依戀自己的看護人,主要是自己的媽媽。但當出現與依戀對象暫時分離時,兒童會出現分離焦慮,一度失去安全感。這時,一個替代物就尤為重要。孩子抱著小熊睡覺、帶著玩具上幼兒園,諸如此類,都是屬於緩解分離焦慮的辦法,家長應該給予理解。由於這類行為沒有什麼危害性,家長不要強行干涉,肆意剝奪替代物。因為這樣於事無補,反而會加劇兒童的焦慮。家長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加強與孩子的交流,多給予身體的接觸,平撫孩子的情緒,讓她多感受關愛。過一段時間,孩子可能會不用再抱著小熊睡覺。孩子的焦慮往往是家長心理焦慮的影子。要解決孩子的問題,首先要擺脫家長的心裡的那隻小熊。當家長不在意心裡的小熊後,孩子也很快就不在意手中的小熊了。這裡順帶說另一位家長關於「害怕」的問題。這位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很害怕自己,連摔到了都不敢哭給媽媽看,於是擔心將來孩子會不會「不把真實的想法告訴我」,又擔心孩子的學習,學早了怕孩子累,學晚了又怕孩子跟不上。這位家長自己處於嚴重的焦慮之中,孩子能不害怕嗎?所以,調整家長自身的心態至關重要!

破壞玩具。所謂「破壞玩具」是我們成人的定性,其中有各種情況。有的是玩具質量不高,一玩就破,一摔就壞,這不能責怪孩子搞破壞。有的是孩子為了探究玩具內部的奧秘,這是一種可貴的探索精神,應該鼓勵孩子重新恢復玩具的完整,在探索中體驗樂趣,增長知識。更多的情況是孩子宣告一段遊戲的結束,如推倒堆積起來的積木、拆散連接起來的軌道等。兒童與成人對於遊戲的看法是不一樣的。成人比較注重遊戲的結果,如對好不容易堆積起來的積木十分讚賞和珍惜,而孩子喜歡的是遊戲的過程,在堆砌積木的過程中體驗到快樂,而並不太在意結果怎樣。只有推倒結果才能重新開始新的過程。而我們成人則認為他們是在搞「破壞」了。可見,兒童有他們自己獨特的「遊戲觀」,我們不要以「成人之心度兒童之腹」。至於兒童糟蹋性地破壞玩具,本質是一種攻擊性行為,這就需要分析原因了。有時,某種身心的不適可能會引發孩子破壞玩具、傢具的不當行為。家長要及時幫助他們度過這種不適期,也就及時制止了對物體的攻擊性行為。如果孩子不接受安慰和教育,可以適當地中止遊戲,讓他們坐上椅子,等待心情平靜下來再作處理。

不遵守遊戲規則。遊戲有規則,不守規則就無法進行遊戲,這本身就是一條規則。從小遵守遊戲規則,長大才會遵守社會規則,這本身也是一條規則。因此,培養孩子從小遵守遊戲規則是一種人格教育,十分重要。如果孩子在遊戲中不遵守規則,家長應該及時制止,甚至不惜中止遊戲。否則,孩子就會養成不重視規則、不遵守規則的習慣。不僅遊戲規則要這樣培養,生活起居的規則也需要這樣培養。比如吃飯,必須坐在飯桌旁才能吃,離開飯桌就不得吃飯。這需要從小培養。這有這樣,就不會孩子吃飯滿地跑,家長喂飯滿地追的不良習慣。還有就是遊戲結束後收拾玩具,也是一條遊戲規則。以遊戲的方式培養遊戲規則是一個有效的途徑。如收拾玩具,家長可以在孩子遊戲結束前提前介入,與他們一起玩一會兒,然後建議「布娃娃、小熊、小馬都該睡覺了,我們把它們送到『床上』去,好不好?」接著,讓孩子把各種玩具一個一個地送到該放的地方去——「馬放南山,刀槍入庫」,達到收拾的目的。數量較大的雪花片、紙牌、拼版之類的小玩意,家長可以準備不同的容器與孩子一道收拾,同時讓孩子學會分類,把相同的東西放進同一個盒子,把不同的東西放進不同的盒子里。事畢應對孩子的表現誇獎和鼓勵一下。每次遊戲結束後,都應該及時提出收拾玩具的要求,只要你持之以恆,3歲的孩子都能學會收拾玩具。如果孩子拒絕收拾玩具,可以適度懲罰,將玩具收起來,3-7天之內不得再玩(時間不易過短),讓孩子懂得違反規則所產生的後果是需要自己承擔的。


推薦閱讀:

如何對待不敬公婆、說話難聽、行為上我行我素的妻子
女人這幾種行為做得越多越不值錢
漫讀《當下的力量》解評記——19改事與改心
爭鳴 ▏駁「扒竊型盜竊是行為犯、無未遂、必實刑」——與熊紅文商榷
87條員工行為規範 | 入職培訓必備

TAG:心理學 | 兒童 | 心理 | 兒童心理 | 兒童心理學 | 幼兒 | 生殖 | 玩具 | 行為 | 專家 | 破壞 | 童心 | 嬰幼兒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