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蘇州西園寺詩詞

蘇州西園寺詩詞

古老的寺院,往往是珠玉滿眼的文苑。在被譽為吳門首剎的這方凈土上,留下的名人詩詞、楹聯墨寶難以盡計。高僧大德寄意抒懷,若法雨之度群有;文人雅士吟詠歌唱,如甘露之育春苗。僧俗佳作,從不同角度展現了西園戒幢律寺的獨有風貌。  

時寓東園晚過西園作

徐 崧

西園跬步近,日晚偶過從。

不料清歌地,還瞻古佛容。

露光千樹月,風度一聲鍾。

惆悵依人世,紛紛總向空。

 

  徐崧,字松之,號曜庵居士,吳江人。生當明末清初,素負詩名,嘗與當時眾多名家及詩僧交遊唱和。一生好游山水名勝,實地踏勘,詳考古今,與其友張大純同著《百城煙水》。

  東園,即今之留園,與西園咫尺之隔,故曰"跬(kui)步"。

同友人從楓江過西園贈誠敬禪師

徐 崧

杯酒留歡興尚賒,吟詩種菊幾人家?

檻前流水隨山綠,樹杪征帆帶日斜。

忽聽鐘聲來古寺,徐看杖影度三車。

西林惠遠家風別,不與同流鬥麗華。

  誠敬禪師,即誠敬月公,戒幢律寺當山第三代住持。

  "徐看"句,意謂看見和尚正在為佛事而忙碌。杖,又名聲杖、鳴杖,僧人所持,度化時用以警示之物。三車,《法華經譬喻品》以羊車、鹿車、牛車喻佛教中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此處泛指佛教法義。

報國訪誠敬和尚

徐 崧

西園曾幾過,報國復重逢。

地瘠支新歲,年衰變舊容。

鳥名三會錄,葉落一聲鍾。

丈室清風起,深居似翠峰。

  報國,指報國寺,始建於南宋咸淳年間,舊址在今蘇州市內文廟西側。三會,指彌勒化眾三度之法會。《法華義疏》曰:"彌勒有三會者,度釋迦余殘三根眾生也。"

十月朔日同李研齋太史及梅杓司毛藎臣諸君再過西園口占

徐 崧

相將令節拼終日,乘興西園一度游。

莫道女郎無解事,也從門外泊蘭舟。

初夏幽居

釋超粹

靜聽松濤起,悠然青翠中。

喜看新燕語,忍聽落花風。

雨過岩房冷,雲開曲徑空。

閑來無一事,客至始相通。

  此詩載《百城煙水》。釋超粹,即天資粹和尚,為誠敬月公法嗣,當山第四代。住持戒幢律寺以來,擴張寺院規模,大闡宗風,僧眾響從,盛極一時。

示請監院

釋超粹

戒幢門戶力撐扶,為眾殷勤德莫孤。

五載親依端的處,家風振起是功夫。

此詩和下四首均摘自《天資粹禪師語錄》。

普請示眾

釋超粹

普仰三度忽然鳴,須把芒鞋捎緊行,

直得一肩擔取去,有時放下覺身輕。

普請,禪林集眾作務叫"普請"。

山居

釋超粹

萬竹林中一個僧,超然任運自騰騰。

目前有法應須舍,物外無心復見征。

客路半生知坎坷,人情一世識崚嶒。

寥寥大道誰同踐,日向孤峰倚瘦藤。

幽居

釋超粹

獨坐長松下,清聞流水音。

稀星千點玉,明月一輪心。

夜鳥宿池柳,涼風動客吟。

更深人慾睡,薄霧鎖重林。

《幽居四首》,此錄其一。

答嘉名居士三休話

釋超粹

得休休處且休休,泯智灰心沒可求。

自古聖賢無所得,圓明洞徹一毫頭。

枯坐蒲團萬事休,從教放下絕馳求。

年來幸賴維摩力,直使魔軍不出頭。

空門未入早知休,了了心王不外求。

萬聖千賢從此出,潛通消息筆尖頭。

  維摩,即維摩詰,為維摩羅詰的簡稱,相傳為金粟如來的化身,自妙喜國化生於此世上,以居士身分輔助釋迦教化眾生。詩中"維摩力"泛指佛菩薩之願力。

詠西園(其一)

張紫峰

不到西園廿載強,應真猶是氣昂昂。

名賢五百芳鄰接,第一姑蘇選佛場。

木質金章丈六身,慈威豐瘦各存神。

捻珠托缽拈花笑,抱膝摩肩體態新。

詠西園(其二)

張紫峰

香火前生應有媒,西園一角我重來。

苑中綠水看魚躍,月照潭心笑口開。

南朝四百八琳宇,多少樓台付劫灰。

楚水吳山真福地,戒幢律寺久徘徊。

  張紫峰,清代名士,《古吳攬勝集》有其詠西園詩九首,今錄其二。有前言曰:"西園在留園西,明冏卿舊業。園為戒幢寺放生池,有是園而人之游寺者,遂不曰游戒幢寺,而曰游西園矣。有五百羅漢,木質金章,大逾恆人,豐瘦慈威,笑樂悲愁,屈膝箕踞,托缽拈珠,體態各異。寺宇莊嚴輝煌,為蘇州最大叢林。"

暮春西園晚眺

殳丹生

閶闔門西去,祗園芳樹稠。

鐘聲出高閣,山色到平丘。

舊隱南鄰接,重來白髮愁。

可堪念閨閣,深夜獨登樓。

  殳(shu)丹生,清代人。此詩載《百城煙水》。

  祗園:祗樹給孤獨園的簡稱,此園在古印度舍衛國,佛陀常在此講經說法。詩中借指佛教叢林。

暮春西園晚眺

吳士縉

東墅花光盡,西園樹色深。

落霞明遠翠,斜照破輕陰。

坐久生詩思,吟余聽梵音。

春殘猶足樂,尚可訪幽尋。

此詩載《百城煙水》。

無題

江接芹

春殘花事少,碧葉覆園深。

鳥語欣初霽,人情愛梵音。

疏鍾流古渡,空翠接遙岑。

坐久渾忘返,幽香襲我襟。

《百城煙水》載錄此詩,有詩無題。

吳歈百絕

蔡鐵翁

城外西園城內觀,趁閑趁鬧盡嬉頑。

可憐佛宇仙宮好,混卻茶爐酒肆間。

  蔡鐵翁,清代名士。《清嘉錄》"新年"條載此詩。前有文曰:諸叢林各建歲醮,士女遊玩琳宮梵宇,或燒香答願,至城外西園擲饅頭放生池,引黿浮水而食以為樂。婦女暗數羅漢,卜年庚之順逆。

  吳歈(yu),吳歌。

西園觀神黿

佚 名

九曲紅橋花影浮,西園池水碧如油。

勸郎且莫投香餌,好看神黿自在游。

此詩載於清顧祿所撰《桐橋倚棹錄》。

 

西園戒幢寺廣慧長老與其高足三根和尚前後住持,百廢俱新,制伽陀四首贈之

其一

姑蘇城外寺,名勝擅西園。

貝葉書盈篋,梅花香滿村。

忘機魚自樂,聽梵鳥無喧。

物我俱平等,風幡不必論。

其二

珠塵紛滿眼,定慧密持身。

妙法蓮華凈,牟尼寶殿新。

獅林遙在望,虎阜近為鄰。

殊勝吉祥地,憑師轉智輪。

其三

地接五湖天,煙波興渺然。

黿黿時出沒,歐鷺影連翩。

山碧雲逾淡,江清月更圓。

無情長說法,了不落言詮。

其四

老未山中卧,頻從海上歸。

馬鳴猶托缽,龍樹已傳衣。

梵行修何苦,檀越願不違。

人天共歡喜,花雨日霏霏。

西園放生池觀魚二首

其一

西園戒幢寺,池上偶閑行。

頗覺群魚樂,同游一水清。

臨淵我無羨,洗缽爾休驚。

他日成龍去,毋忘此放生。

其二

春風梅柳自成村,潭影閑雲對笑言。

到此忽生濠濮想,人魚同樂是西園。

八指頭陀寄禪和尚

  轉自:http://b.heshang.net/Article/foshuku/fojiaoren/200504/9562.html

  在遜清末年,以詩名世,號稱"詩僧"者,是八指頭陀寄禪和尚。

   寄禪俗姓黃,名讀山,字福餘,湖南湘潭人,生於清咸豐元年(1851年),父名宜杏,母親胡氏,世代業農。他自幼即摒棄腥膻,隨母拜月,喜母親為他講述仙佛的故事,他7歲喪母,11歲喪父,這時他在私塾就學,讀《論語》,以家貧廢學,為田家牧牛,仍攜書自課。

   同治7年,年18歲,在郊野牧牛時,見籬間白桃花為風雨摧落,感而大哭,遂投湘陰法華寺出家,由東林法師為之披剃,法名敬安,字寄禪。是年冬,到南嶽祝聖寺,禮賢楷律師受具足戒。聽說岐山恆志禪師道行高深,冒雪往參,究明心宗。後來赴浙江寧波阿育王寺禮佛舍利,於佛舍利前剜臂肉如錢大者數塊,注油於中燃之供佛,復然去左手兩指供佛,因自號八指頭陀。

   他本不會做詩,在岐山恆志禪師座下時,維那精一於禪課之餘,好作詩自炫。他尚責備精一不究本分,好鶩雜學。後來在寧波時,某年他回家看娘舅,過巴陵,登岳陽樓,友輩分韻賦詩,他澄神趺坐,下視湖光,一碧萬頃,忽得"洞庭波送一僧來"句,遂豁然神悟。歸而述於宿儒郭菊孫先生,郭授以《唐詩三百首》,寄禪潛研默詠,遂以詩名於世。或有人問他唐詩與宋詩的分別,他說:"唐人詩純,宋人詩駁;唐人詩活,宋人詩滯;唐詩自在,宋詩費力;唐詩縝密,宋詩疏漏;唐詩鏗鏘,宋詩散漫;唐詩如貴介公子,舉止風流;宋詩如三家村乍富人,盛服迎賓,辭容鄙俗......"也不無見地。

   光緒十年(1884年),寄禪34歲,返回湘中,主持衡陽上封寺。上封寺是南獄大剎,山後有寺田數千畝,以宗風衰絕,山田多為佃農侵佔。寄禪訟之當道,後來由湖南撫清卿中斷,始獲次第歸復。以後他歷主衡陽大善寺、寧鄉溈山寺、長沙神鼎上林寺。溈山寺是唐代靈佑禪師開山興建,最盛時有寺宇千餘間,僧眾千餘人。到了清季宗風隳敗,賴寄禪卓錫三年,宗風重振。

   光緒1902年,他辭去上林寺主持,應請接主寧波天童寺。在他的擘畫下,撰賢任能,百廢俱興,夏講冬禪,靡有虛歲,經過數年經營,終於使天童寺成為海內著名大剎。

   光緒1908年,寧波成立僧教育會,寄禪被推舉為會長。1912年,中華佛教總會成立於上海,他又被諸山長老推舉為第一任會長。在此期間,他親赴南京,謁見臨大總統孫中山先生,籲請保護寺產。

   後來湖南安慶發生攘奪寺產銷毀佛像事件,當地僧侶聯名具狀內務部,請求回復,而民政司長抗不行文。寄禪應湘僧之請,約請各省僧界代表,赴北京請願。寄禪於10月中旬首途,11月1日抵北京,寓宣武門外法源寺。旋與法源寺方丈道皆法師赴內務部陳情,該民政司長態度蠻橫,爭辦有頃,未獲結果,乃憤而返回法源寺。甫下車,即胸部作痛,身體不適。亟就榻休息,侍者亦各歸寢。明日昧爽往視,已作吉祥卧示寂矣!時為1912年11月2日,世壽62。

   他遺留的著作,有《語錄》四卷、《文集》二卷、《嚼梅詩》一卷,及《詩集》十卷。他的詩集,日僧為之編入續藏,八指頭陀的詩名,遂遠播海外。

   他的詩,都是脫盡人間煙火之作,間於詩前有"引話",尤為秀絕。如《金陵雜詩十二首》,前有引話云:

   壬子夏五月,訪白道人於烏龍潭上,坐讀良久,覺六朝無限興亡事迹,都在石城楊柳煙幕中,江山如故,白頭老衲,重見故人,回憶曩昔,都如夢痕,欲哭欲笑,云何云何!

   詩人陳伯弢,嘗有詩贈寄禪云:

   汝本為僧者,胡然入我門?

   新詩能煉煅,奇骨自騰騫。

   此去尋方廣,由來悟道根。

   瀟湘秋水闊,山龕佛火溫。

   人間不可住,此別欲無言。

   寄禪主持天童寺時,曾自築冷香塔,銘云:

   佛法本無量,吾生詎有涯。

   詩心一明月,埋骨萬樹花。

   丹嶂棲靈窟,青山遇客家。

   未來留此塔,長與伴煙霞。


推薦閱讀:

《移家別湖上亭》這首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晚讀】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有什麼描寫美男子的詩句?
楊簡的的詩詞全集、詩集(162首全)

TAG:蘇州 | 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