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珍品 · 2015年秋高古玉拍品欣賞
中國古玉不但年代久遠,有萬年之遙,而且理念深邃,寓意豐富,並巧用諧音。與之並駕齊驅的是琢玉工法精湛細膩,有鬼斧神工之感。隨著時間的推展和時代的變遷,不斷將玉文化推向創意的高峰。
今秋嘉德(香港)拍賣古意盎然,古玉吉金數量眾多,品質上佳,多彩繽紛,奪人眼目,同時也是人們學習與欣賞上古玉器的極好機遇。正是:
千辛萬苦琢奇端,以器述史談淵源;
今朝一睹萬人慕,銘刻入心感先賢。
漢 玉雕瑞獸 7 cm.
商周以後,因受讖緯學說的影響,人們對動物的認識被蒙上了更厚的神秘色彩,最明顯的例子是將四靈視作祥瑞之徵。相傳「四靈」(龍、鳳、麒麟及龜蛇合體的玄武)在陰陽調和、聖人出現時,便會出現。秦漢以降,瑞獸的隊伍不斷擴大,除了現實生活中的動物及四靈之外,又出現了桃拔、天祿(一作天鹿)、辟邪等神獸。相傳桃拔似鹿,長尾,能拔除世間不祥。天祿、辟邪與其相類,惟頭部之角有所區別:獨角為天祿,雙角為辟邪。這些在現實社會幷不存在的神物,代表著當時人類的動物崇拜、敬畏觀,被人們當作神靈之符而廣泛裝飾於各種器物之上,以求得到神靈的庇護。
青白色玉質,沁斑間飾其中,古樸盎然。圓雕天祿瑞獸,身姿作伏地低吼狀,突鼻、方口、劍眉,鼻上翹,口稍張,露出獠牙,下頜長須垂下;前爪趴卧,後爪微立,四爪遒勁有力。背部弓起,尾巴卷耷,前腿肩上帶有兩小飛翼,獨角修長,延伸背後,點綴沁色,增添一抹神秘威嚴;後腿肌肉鼓起,飾勾雲紋,臉頰和眉骨及後腿皆飾細小密集的陰刻綫,為鬣毛,烘托神獸詭異的特質,更顯矯健靈動。四肢與軀幹間有四孔,可供穿系。整器綫條簡潔,刀工粗獷,身軀渾圓,神態威猛,形貌獰厲,不怒而威,當為驅邪逐惡之靈獸。顯示出漢代玉雕的風格。
戰國 青玉龍 5 cm.
整器呈片狀,青玉製成,角落處殘留硃砂,龍口大開,吻部下勾,頭角捲曲,龍身亦呈盤曲狀,綫條婉轉、流暢,有律動感,十分有趣。龍身關節處雕勾連紋,時代特徵明顯。整器構思奇巧,精工細琢,乃是上乘之作。
漢 白玉螭龍紋劍璏 6.8 cm
劍璏為古代玉具劍飾,呈長方形,前後兩端內卷,背後有長方形孔,用以穿插腰帶。玉劍璏是貴族特有的配飾,在古代是地位和權利的象徵。戰國晚期開始出現出廓鏤雕龍、螭等動物形象的異形璏,漢代玉劍璏與戰國大體相同,璏面變寬大,弧度變小,兩端勾度加大,下孔底邊比璏面略薄。
白玉質,長方形,潔白無瑕,緻密溫潤,正面淺浮雕螭龍紋,兩端向下內卷,有供穿掛之用的矩形孔。面上淺浮雕與陰刻相結合,螭龍捲尾屈身,孔武有力,璏端另有螭龍探頭,兩龍怒目相對,爪牙皆露,綫條行雲流水,不失剛健有力,極見功力。
此件為典型的漢代螭龍劍璏,古雅非凡,刀法犀利,工藝極精,螭身綫條流暢,呈S型蜿蜒,鬣須飛揚身畔,捲曲如意,瑞意之間,霸氣十足,尤為少見之處是本品為出廓劍璏,極見功力,十分珍罕。
漢 劍飾一組
本組拍品由四件劍飾構成,一為綠松石劍珌,整器呈梯形,兩端薄,中央最厚,正反面均陰刻中心放射狀紋飾。其餘劍飾均以瑪瑙製成,甚為少見,分為劍格、劍首和劍璏,劍格和劍首均光素無紋,但更適于欣賞其簡潔造型,頗有高古韻味,劍璏呈方形,正面凸起,飾以三道瓦溝紋。
漢 龍首玉觽 10.5 cm
古人有使用繩子的習慣,繩子打結以後要用工具解開,觹就是由解繩的工具演變而來。玉觹,作為古人的佩飾最早出現於商代,在春秋戰國時較為流行,漢以後較少見。
此龍首玉觽的眼睛呈水滴狀,具有比較典型的西漢造型特徵,嘴呈斧形,張口露齒,頭部一龍冠楊起上卷、一龍冠下飄平行龍體。龍身琢出前肢撐於身後,龍體向下逐漸收縮成尖狀。
龍首玉觹因在土裡埋藏了較長的時間,受水土環境等因素影響,龍身大部分出現鈣化,呈鶏骨白,但局部分仍能看清原生的玉質,且呈現不規則的形狀,業界將此稱為「開窗見地」。整個器型優美,威猛生動,化琢制精美,綫條流暢,堪稱漢朝玉雕中的完美之器。
漢 玉劍飾一組
劍是古人最重要的武器之一,為顯示身份地位,古代帝王和貴族喜歡將隨身佩帶的劍進行精美的裝飾,用玉打造出許多高檔裝飾物和附件,這些裝飾物和附件統稱為玉劍具。
此組玉劍具包括玉劍首,玉劍格,玉劍珌及玉劍璏。劍首為圓餅形,正面中間凸起一個稍小的圓圈,以捲雲紋裝飾,其餘部分刻以穀紋。背面設圓形卡槽,可以與劍柄銜接。劍格正面與背面相同,俯視呈菱形,大體上呈「凸」字形,斷面扁方而略向外圓凸。玉劍格中間有孔,可上接劍柄,下連劍身,配合良好,正面和背面雕刻勾連雲紋。玉劍璏帶黃褐色沁,是裝飾在劍鞘中部的玉飾,此玉劍璏俯視呈長條形,從側面看,兩端下垂如鉤。正面為長方形,其上刻獸面勾連雲紋,背面中部凸起一扁方塊,扁方塊琢有扁扁的方孔,可以將玉劍璏捆紮到劍鞘上。玉珌以勾連紋裝飾,是劍鞘末端鑲嵌的玉飾,其外形為扁長的梯形,中間有孔,窄的一端嵌在劍鞘末端,用來保護劍鞘。
目前市面上能將玉劍具幾個部件湊齊且成套的不多,此套玉劍飾雕刻精美,玉質上乘,實為難得一見之精品。
戰國 勾連紋玉劍首 5 cm.
戰國時期,大家都有佩劍的習慣,而且流行在劍上加上玉琢的不同部位嵌飾。劍首即為鑲嵌在劍柄頂端的裝飾品。
此玉劍首呈青色,有微沁。玉質細膩有光澤,呈片狀圓形,一面分兩區,中心凸起,周圍飾勾連雲紋。近劍柄一面者,中央陰刻抽象花紋,從內向外,依次有兩圈圓形深槽,凸出部分以陰刻連續斜紋,外壁平沿處陰刻勾連雲紋一周。做此同圈式深槽,應是榫嵌劍柄之用。
戰國時期,整齊、對稱、緊密的淺浮雕裝飾逐漸出現在玉雕作品中,其基本圖案結構簡單,但組合形式多樣,形態各異,充滿想像力。此玉劍首構圖規整,利用簡單的綫條勾勒出繁複的圖案,質地細膩溫潤,打磨精細,刻工古拙、蒼勁,卻彰顯大氣,雄武而有王者之風,實為難得一見的劍飾藝術品。
戰漢 弦紋水晶帶鉤 10 cm.
帶鉤用水晶為材料雕制而成。帶鉤分鉤首、鉤鈕、鉤身三部分。鉤首作龍頭狀,威嚴莊重,氣勢不凡。龍首雕刻甚為簡潔,額頭寬闊凸聳,方形臉,吻部略微上翹,龍嘴方闊,顯示出龍的凜冽力量。
本品用材頗為名貴,又飾龍首,襯托出整件帶鉤的雍榮華貴、豐富多姿。龍的雕刻雖然簡潔,但其體積感、量感均較強,氣韻生動,工藝上絲絲入扣、無懈可擊。鉤鈕呈方形,鉤身部分飾以兩組弦紋,每組分以三道,頗有力度。戰漢帶鉤多見玉制,本品以水晶製成,且飾以龍首、弦紋,頗為罕見。
漢 水晶鷹形帶鉤 5.4 cm
帶鉤正面為鷹形,其雙翅左右對稱,展開成欲飛狀,頭面較小,喙部凸出,長尾呈梯形。頭部以陰綫刻划出鷹的紋飾特徵。寥寥幾刀,便栩栩如生,頗有漢代漢八刀之意。背面為圓形帶鉤鈕。整器以水晶製成,滿淺褐色點狀沁,平添了一種古樸的風韻,造型別緻,雕工凜冽,刻劃精準,故是一件難得的漢代帶鉤珍品。
漢 水晶朱雀 10 cm
朱雀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四象之一,上古四大神獸之一。根據五行學說,它是古代神話中的南方之神,它也有從火里重身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鳥一樣,故又叫火鳳凰。《夢溪筆談》卷七:「四方取象,蒼龍、白虎、朱雀、龜蛇。唯朱雀莫知何物,但鳥謂朱者,羽族赤而翔上,集必附木,此火之象也。謂之長離……或雲,鳥即鳳也。」
這件漢代水晶朱雀隨形而雕,曲頸仰首,頭羽上卷,圓眼尖喙,周身飾勾雲紋,翅膀和花尾均呈捲曲狀,其上之紋飾以遊絲毛雕技法雕琢而成,十分精美。朱雀如浴火重生,輝煌奪目,獨具氣韻。
漢 水晶羽觴 12.7 cm
羽殤杯又稱「耳杯」,是漢代常見的一種酒器,多見漆質、陶質,鮮有水晶者。其基本造型為橢圓形淺碟狀,長身,身腹長邊兩側有長耳,以便端執品飲。
此件羽殤杯與常制相同,水晶質地,整器通透,因受沁全身有點絲狀黃褐色沁斑,杯壁掏膛勻凈,薄厚如一,造型拙樸。
漢 水晶羽觴 13 cm.
羽觴是古人飲酒的盛酒器。在漢代,人們席地而坐,酒樽、挹酒器置於席間,飲酒器具也置於地上,故多口沿寬平,形體矮胖。當時平民之家酒宴盛行傳杯共飲,貴族酒宴則常鑿「流觴曲水」於園囿,拾飲浮杯,便於持、遞,易漂浮的羽殤則是為充分適應這種飲酒習俗而設計。漢地釀酒少蒸餾多醪糟,常色如琥珀,或有浮沫雪白,配以此剔透羽殤,著實美妙奪目。
羽觴取水晶製成,長橢圓型,帶對稱弧形圓耳,碾磨精細,光亮清澈,光素質樸,胎體極薄,紋路如裂冰自然延展,俯仰之間,不飲自醉。
戰國 蜻蜓眼藍玻璃珠 2 cm.
藍色透明球形玻璃質,蜻蜓眼飾微凸。白色小圓點編織成網狀圓紋,網紋的各個交匯點飾以白藍二色同心圓二層眼。網紋圖案將珠體分為錯對兩列,每一列網格內均飾以三枚六層同心圓蜻蜓眼,藍色與白色相間。整體結構規整,紋飾清晰細緻。
戰國 蜻蜓眼白玻璃珠 1.4 cm.
白色不透明玻璃質,色調層次分明,分錯對三列,每列飾三團藍黃色同心圓蜻蜓眼,中央一列,每團中央飾三個黃色圓形組合圖案,黃色面積較少。上下列黃色圓形占很大面積,藍色相對較少。
整顆珠子呈現白色基調,紋飾規格統一,分布均勻,排列整齊而緊密,配合胎體勻稱的造型,顯得十分優美。
漢 「姬」字款玉璧 13 cm.
《說文》釋璧:「瑞玉,圓器也。」《爾雅·釋器》載:「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邢禹疏:「肉,邊也,好,孔也,邊大倍於孔者名璧。」是為古代宗天禮地之重要禮器,為歷代統治者所重。而至戰國時期,玉璧開始成為王權的實際象徵,《穆天子傳》:「天子賓於西王母,乃執白珪璧以見之」,發展成為君臣相見的禮器,幷且建立起一套以玉璧衡量的嚴格等級制度,如《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穀璧,男執蒲璧。」
玉璧環形,玉質純凈,淺浮雕技法,內孔外邊各襯一周弦紋,內孔散布黑色水銀沁,過渡自然,有雲煙變幻之態。壁面碾琢穀紋,細觀穀紋顆粒,呈六邊型,紋飾密集且勻稱,製作精良,紋飾細膩,為不可多得之珍品。玉璧邊緣打磨平整,落有「姬囗囗囗囗」楷書款。
戰國 穀紋玉璧 16.6 cm
璧,《周禮》稱為「六器」之一,戰國至兩漢為璧類玉器發展的鼎盛時期,無論在造型還是工藝上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
此璧即為其中之一。青色玉質,半透明質,玻璃光澤,呈正圓扁平體,邊緣局部微有沁色。內外邊緣隨形雕刻邊綫,璧身滿飾蒲紋:六邊形內起乳突,三角棱大小均等,渾圓凸起,飽滿勻稱,刀工鋒利挺拔,刀痕較深,轉角尖銳,作斜綫交錯排列,規整精緻,足見其治玉技藝之精湛。
漢 青玉穀紋璧 14 cm.
青玉。體為扁圓式,兩面紋飾相同。兩面均琢卧蠶紋,布局勻稱,排列整齊,邊緣陰刻輪廓綫,邊緣散布灰、白沁斑,中間有一圓孔。
此璧質地具有玻璃光澤,雕刻的紋飾精緻、規整,打磨細緻,是漢代穀紋璧典型之作。
漢 玉雕龍紋佩 6 cm.
此龍紋佩青黃玉制,皮色自然,略有鈣化。正反面皆採用浮雕及鏤雕手法,各雕琢螭龍一條,攀扶佩面,刀工運轉流暢,綫條曲折生動,螭龍雙肩圓凸,後腿外撐,踩踏如意雲,身軀矯健,肌肉隆起,扭動的身形,盤卷的尾部,表現出螭龍的動感和張力。同時也反映了大漢王朝時朝氣蓬勃,充滿活力。
雖經兩千餘年歷練仍不失其出神入化的神韻,在目前傳世的龍紋佩中可謂鳳毛麟角,無論玉質工藝,歷史文化涵意等方面都稱得上是佩中之珍。
戰國 鶏骨白玉龍形帶鉤 9.5 cm
帶鉤是古代扣接腰帶的用具,始於良渚,流行於戰國至漢。戰國秦漢時期,帶鉤的使用非常普遍,形制也日趨精巧,有竹節形、琵琶形、棒形、魚鳥形、獸形等,其材質包括金、銀、銅、鐵、玉、瑪瑙各類。帶鉤既是服飾又有裝飾意義,因此貴族們所用帶鉤的工藝均特別講究,均是精工細作之品,工藝水準非凡。
本品受沁長久通體呈鶏骨白色,沁色自然,拋光工藝極佳。呈「S」形龍造型,器型舒展。龍已極度抽象化,稜角分明,鉤首上曲,變形成龍首狀,龍首刻劃簡潔抽象,無目、翹吻,稜角分明,身體呈板狀,周身光素,邊棱輪廓清晰,有平直的切削感,呈腹部上凸的弧狀,向鉤頭方逐漸變細變窄,腹下有一造型誇張的倒「T」字形足,卷尾。
戰國 穀紋玉璧 12.8 cm.
《說文》釋璧:「瑞玉,圓器也。」《爾雅·釋器》載:「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邢禹疏:「肉,邊也,好,孔也,邊大倍於孔者名璧。」作為上古禮器的一種,璧是為古代宗天禮地之重器,各種形制的玉璧均有著極為嚴格的等級規範。《周禮·大宗伯》載:「子執穀璧,男執蒲璧。」可見在上古時代,穀紋璧的等級之高。
玉呈青色,有扇狀灰褐沁斑。通體圓環形,圓周有一圈陰刻綫,內環一周亦有一圈陰刻綫。兩圈陰刻綫所圈範圍內滿飾谷紋,穀紋排列規整,雕工細膩精巧。整體玻璃光。如此精美的大尺寸玉璧較為少見,為戰國玉器中難得的完美品相。
漢 多寶串
多寶串由黃玉勒子、墨玉蟬、綠玉蝗蟲、白玉蠶及白玉璽印穿系而成,件件造型綫條流暢,或抽象,或圓雕,玉質細膩,內涵豐富。
其中尤以墨玉蟬及綠玉蝗蟲刻劃生動。墨玉蟬質地溫潤,飽滿豐盈,正反兩面均以細陰綫和「二」字紋琢出頭、胸、腹、翅、腳及尾等部分,蟬頭雙目向兩側外凸,背面中部弧凸,腹面平直,雙翅自然迭於背部,經絡清晰可見,腹部的口器、六足和腹節刻劃得生動而準確,紐絲式頸紋、竹節式翼脈紋、閃電式足爪紋等,極為生動傳神。在古人的眼中,蟬是一種神聖的靈物,有著很高的地位,代表著純潔、清高、通靈。蟬在古人的生活當中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物品,被人們推崇著。由於蟬都是棲息在高大的樹木枝頭,只吃露水樹汁而不食人間煙火,所以用其來比喻人之清高、高潔的品德。如腰間佩蟬,則意為「腰纏萬貫」;胸前掛蟬,則是「一鳴驚人」;伏在一片樹葉上的蟬,被喻為「金枝玉葉」。
綠玉蝗蟲玉質青綠細膩,眼部及背部有精美留皮,整個背部以深淺不一之陰綫刻劃,身形肥厚敦實,尾部略翹,細膩逼真。古時玉蝗蟲通常寓意「飛黃騰達」。璽印亦有勤懇忠誠、官運亨通之寓意。全組件用料精良,色彩斑斕,形制多樣,寓意豐富,可謂雅俗共賞之佳品。
漢玉舞人組佩
此組佩青白玉質,緻密瑩澤,沁色及留皮自然巧妙。整器由兩件玉舞人串連而成。上部玉人呈站立姿態,舞弄衣袖,長裙垂地,身上以陰綫勾勒紋飾,綫條優美,動感十足,玉舞人兩面皆有雕飾。下方玉舞人呈跪地起舞勢,頭上有呈三角形髮髻,身軀綫條通過陰綫雕琢,栩栩如生,亦為雙面雕飾。上下兩個玉舞人相互呼應,翩翩起舞,如若宮廷娛樂情狀。此件玉舞人組佩玉質一流,小巧玲瓏,匠心獨運,殊為難得。
漢 白玉鳳首觽 9.5 cm.
觽,本為遠古先民所佩帶之獸角。因早期服飾不用紐扣,皆以繩帶繫結相連,解衣釋服則多需藉助於專用的器具,於是這種一端粗闊、一端尖細的彎角,被製作出來,用以解結解鎖;後用玉仿其形,雕琢成一端較寬圓,另一端較尖細之彎角形佩飾,多做龍首、鳳首、獸首造型,宜佩於身。
此器白玉質,鏤雕鳳形,陰刻眉目、須鬣、鱗片等紋飾,下半漸抽象成如意雲紋,周流迴轉,變幻莫測,宛若穿梭九霄雲外,局部受沁呈黃褐色,天地蒼黃,氣象萬千。綫條流暢、細膩不失矯捷躍動之感,充分展現了漢代能工巧匠們的藝術創造力。
戰國 青玉帶沁龍 18.5 cm.
青玉質地,成對,均呈片狀,幾近半沁,玉龍頭部較小,吻部上翹,身體修長,呈S形彎轉曲回,曲頸回首,口大張。兩面形式和紋飾相同,該龍四肢皆以藝術誇張的手法予以雕琢,不受其主體與肢體比例的限制。皆以陰刻的手法雕出谷紋滿飾龍身,龍身間刻有雲紋,龍身上部有鏤孔,可以系佩。此器應該為組玉佩中之一對,可以與他器合成組玉佩。整件器物身形流暢,形象生動。
漢 白玉獸面勾連雲紋劍璏 11 cm
春秋戰國至兩漢時期,盛行以玉劍飾,稱為玉劍具。玉劍飾分為四種,鑲在劍柄頂端的稱為劍首,穿在劍柄與劍身交界處的叫劍格,嵌於劍鞘外供穿帶懸掛的玉件稱劍璏,俗稱昭文帶或文帶,鑲在劍鞘下端的叫劍珌。玉劍具由春秋戰國興起,至漢代達到極盛,漢以後逐漸衰落、消失。歷史上,它是一種代表貴族身份的寶物,也是一種珍貴的饋贈禮品。
此件作品正為典型之漢代玉劍璏,體積較小,呈長方形,側視底有扁方形孔洞,底孔邊高於下卷的璏面頭尾端,璏整體弧度小,兩端勾卷度不大。底孔是用管鑽幷排打孔開成,直綫拉磨的痕道明顯。璏頭部裝飾獸面紋,璏面裝飾以勾連雲紋,排列整齊,刻劃有矩,採用白玉琢制而成,工藝精湛。
戰國 帶沁玉柄形器 20 cm.
整器呈扁方柱形,玉質上乘,連柄首共分七節,每節中部均束腰,間隔以兩道弦紋,每節正反面各以雙勾雕出抽象夔紋,相鄰兩條夔首紋又能組合成完整的獸面紋。
紅山文化 馬蹄形器 9 cm.
玉質青中泛白,裂紋處可見褐色沁。整器為橢圓形筒狀,上大下小,兩埠徑不一,下端平齊,上端斜撇為斜坡形,故稱為馬蹄形器。器體光素無紋,琢磨光潤,口緣均磨成鈍刃狀,是典型的紅山文化玉器。馬蹄形器是紅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玉器造型之一。
漢 黃玉鴞形佩 4.6 cm
鴞俗稱「貓頭鷹」,上古時期被認為是通神的動物,仰韶文化有陶鴞尊,商代有銅鴞尊,把祭器做成鴞的形狀,就是期望藉助鴞來通達神靈。
這件玉鴞以黃玉雕琢,作展翅飛翔撲食狀,尖喙圓眼,面盤寬大,翅羽向背,尾翼寬長,綫刻腹部橫紋,背部刻劃勾雲紋,翅尾以陰綫刻劃羽毛,生動而具有裝飾美。整件造型規整,規矩中可見靈動,玉色內蘊,翅、尾邊緣有沁色,具古樸神秘之美。
漢 黃玉雙龍璜 8 cm
璜是我國發明最早、流行時間最長的一種玉器之一,從新石器時代開始流行,一直沿用到漢代以後。從考古發現來看,早期玉璜,一般為窄條形,形制不太規範,後逐漸形成半璧形的固定形制。從其用途而言,玉璜既是一種裝飾品,也是一種重要的禮器。
此雙龍璜以黃玉雕琢而成,玉色青中見黃,稍微帶褐色沁,通體扁平,呈扇形。璜兩端為形式相同的龍首,龍嘴處呈鏤空狀,仿若龍口大張,立體感十足,兩條龍的身體於璜中間相遇,尾部捲曲,剛好鏤空成如意形捲雲紋,構思巧妙。璜兩面的紋飾相同,古人用利器描繪出龍身上的紋路作為裝飾,工藝精湛,巧奪天工。
戰國 玉穀紋璜 10 cm.
璜玉質,間有褐色沁斑,體扁平,呈弧形,周圍出扉棱,中間打孔,供穿系。璜身滿雕旋形穀紋,排列緊密有序,顆粒飽滿,地子碾琢平整,左右兩側飾螭龍紋,口、眼部的特徵明顯。玉璜兩面紋飾相同。其穀紋凸起,是用去地法琢成,非有高超琢玉技術不可,體現了戰國時期琢玉技術的發展。
玉璜在中國古代與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被《周禮》一書稱為是「六器禮天地四方」的玉禮器,整件設計精巧,造型精美,玉質細潤,有光澤,是一件難得的戰國玉器精品。_
漢 白玉嵌綠松石螭龍紋出廓劍格 5.5 cm
劍格為青銅寶劍的裝飾部件,是連接劍身與把手的部位,周代筒型莖劍與匕首上尚無劍格出現,則劍格之正式出現於春秋戰國至兩漢,至戰國至漢代時期十分流行,可保護執劍者之手,為一實用美觀兼備的飾品。普通用於武器之青銅劍,其劍格皆為銅質,與劍身、劍莖、劍首等其它部位一體,一爐冶煉而成;而玉質劍格是劍製成後再後期裝飾上,以代表佩劍者之身份象徵,具有超出劍本身的獨特象徵與意義。因戰國時期中上層人士佩劍觀念興起,因此戰國劍飾樣式開始豐富多彩。
玉劍飾,在古代稱為「玉劍具」,鑲在劍柄頂端的稱為「首」,穿在柄與劍身交界處的稱為「格」,縛在劍鞘上的稱為「璏」,鑲在劍鞘下端的稱為「珌」。
此件劍格白玉材質,長條狀,中部略寬、厚,兩端較薄,中部內空。通體以陰綫刻螭龍紋及幾何紋飾,龍身出廓,蜿蜒盤旋,空隙間點綴綠松石,瑩白松綠相襯,相得益彰,極富清新之氣。雕工洒脫流暢,刀工犀利,拋光亮澤,紋飾精美,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漢 玉璲 4.5 cm
玉璲是劍上四種不同形狀佩飾之一,為飾於玉劍鞘口一側的玉劍具,俗名「昭文帶」,始於戰國而興盛於兩漢,一直尚續至清,在戰國兩漢的玉器中,漢代劍上玉佩飾的數量當居首位。
此件玉璲呈長方形,玉料局部有沁,正面略弧凸,邊緣飾弦紋,背面平直,側面有一長方形隧孔,可穿革帶作系掛。器形規整,造型樸素,拋光亮澤,光氣老到,為同器形制之佼佼者。
戰國 穀紋齒輪環 5.3 cm
玉環為古玉器經典器形之一,圓體而中有同心圓孔,形狀與鐲類似,孔徑與邊緣相仿。《爾雅·釋器》載:「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玉環是古代禮儀及服飾當中的重要配飾,《宋史·輿服志三》:「袞冕之制……小授三,結玉環三。」又:「后妃之服,小授三,間施玉環三。」因「環」與「還」同音,故而亦當作信物使用,《荀子·大略》載:「聘人以珪,問士以璧,召人以瑗,絕人以玦,反絕以環。」古代逐臣待命於境,賜環則還。
此齒輪環或出廓環,乃戰國時期玉器,玉質黃中偏綠,局部有褐色斑痕與鈣化痕迹,整體呈圓形,雙面施以減地之法,以突出內外邊緣扉牙輪廓,再於平面上陰刻蟠虺紋,主紋以小斜鉈雙向雕琢,使中間形成一道扭轉的棱綫,增加紋飾的立體感,在局部輪廓內碾以細密的網格紋或陰綫,細節講究。整器構圖飽滿,紋飾精美,刀工熟稔,形式古樸。
此玉環乃戰國時期少見之齒輪環,不但在藝術上給人以美感,更承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
漢 玉印
漢代玉印兩方,皆小巧玲瓏,青白玉質,局部深紅色沁,覆斗形紐,紐上有一穿孔,可為穿系,形制規整。印面方正、玉質溫潤光亮。稍大玉印印文為「張義」,較小一方則刻「篤志而體」。顯然是私印兩方,印文刀法圓潤,筆力遒勁,章法嚴謹、疏密有致。漢私印以銅質居多,玉印少之。流傳至今,更如鳳毛麟角。
據清高宗所作《集古玉印百庋檀匣因作歌》詩題,此印應為清宮內府流出,曾為乾隆帝親自鑒賞收藏,造形古樸典雅,為漢代玉印之精品,當為藏家寶重。
「篤志而體」一銘文出自《荀子》「修身」篇:「……好法而行,士也;篤志而體,君子也;齊明而不竭,聖人也。」提出了修身的三重境界,「篤志而體」是為達成「君子」境界的標準,也可說是當時士大夫們自身修為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
乾隆時期內府收藏的玉印在數量上是相當可觀,經過乾隆檢視歌詠的玉印共三百八十五方。《高宗御制詩集五集》卷七十八,載乾隆五十八年作《集古玉印百庋檀匣因作歌》,集」承天子民福永萬年、天祿永昌」等玉印一百方,是所集玉印最多的一批。其中便有「張義」款私印。
乾隆對古玉印的關注,大約從乾隆十年(1745)即已開始。直到他去世,興趣一直不減,這恐怕與乾隆對玉器的喜愛有很大關係。在他看來,古代尤其是秦漢時期,印章雖然多鑄金刻玉以為之,但玉常少於金,故能夠流傳下來者更為罕見,值得珍視。
==========
推薦閱讀:
※2015 年春節回家後你都在家鄉聽到和看到了哪些經濟上顯著的變化?
※2015你想完成的五件事?
※12星座2015年運-總運
※你覺得2015年鎚子手機能不能成功?
※2015 年,你的行業、你身邊有哪些事能印證現在經濟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