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南康筆記》之三 南康地名考

三、南康地名考

 

1、南康地名溯源

南康一名系由南野、南安逐步演變而來。南野,秦時贛南境內最早建治的縣,是秦朝時期與粵地之龍川、揭陽、博羅、番禺同時建立的中國南方第一批地方政權之一。嘉靖三十四年《南康縣誌》載:「三國吳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分廬陵郡置南部都尉於雩都,始以南野為南安縣屬之。晉太康元改為南康縣,而縣名南康始此。二年,罷都尉立南康郡而縣屬之;東晉南野置南安縣。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南安為南康永和五年移郡城於章貢二水間,縣屬如舊。」即晉太康元年有南康縣名,晉太康二年設南康郡,只是此時郡城仍在雩都城。

南康之名,寓意南方這塊土地是一片安康之地。南北朝時期,南康有過一次短暫的升格,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年),一度出現「南康國」一名。

以縣名作郡名,這一點與贛縣、贛州名字淵源類似。所不同的是,贛縣、贛州的名由緣於水,「聶都出贛水」;南康縣、南康郡、南康國的名由具有更多的政治成分。還有一點不同的是,贛縣一名自始至終未曾改變過一回,同時期的雩都、南野名都有過最少一次的改變。雩都之名本來是可以與贛縣一名一直用到底的,如果不是漢字簡化,雩都一名便一直用到了今天。南野一名則可能留不到今天,它不是改變於現代,它是改變在南康之前,「野」字作「荒野」解,寫實性太強,起不到名字的教化、鼓舞作用,也沒有絲毫人文意義附著在其中,因此早早就被改成南康是情理中事。

2、關於《南康記》

南康一名影響贛南歷史甚多。比如,古代贛南有本書,名叫《南康記》。乃南朝劉宋時期(公元420年—477年)所作。鄧德明,南康郡人,以廣聞博識,貫通古今見稱。苦於時運不濟,終居家鄉。鄧氏深受老師雷次宗的影響,一心問學。窮畢生精力寫成《南康記》,全書以《尚書.禹貢》為據,參考當時已有的有關山經水志方面的著作,兼用考據、敘述、描寫、議論等方法,綜合介紹了家鄉的山川勝跡、自然景物、仙異神怪、社會人事、民間奇聞,系贛南最早的山水人文志,被譽為為贛南全境第一學者,其所撰《南康記》名列《贛州府志.文苑》之首,定位為「此邦文獻之冠」。

鄧德明的教師雷次宗(公元386—448年),字仲倫,豫章(今南昌市)人。少時篤志好學,曾入廬山,師事名僧釋惠遠,尤精《三禮》《毛詩》等經典,官府多次征他入仕,他始終不就,以隱居治學為樂。直到元嘉十五年(公元438年)宋文帝特請雷次宗至京師建康於雞籠山開設學館,教授生員。當時,國子學未立,全國學問基礎牢實的學人均彙集於此,聽他講授儒學、玄學、史學、文學諸門學問。文學脫離哲學、史學而獨立成類,始於梁武帝昭明太子蕭統於天監十七年(公元518年)組織門客編輯我國第一部詩文總集《文選》(又稱《昭明文選》),比雷次宗的講述遲80年,由此可見雷次宗在學界的地位於影響。講學期間,宋文帝多次前往視察,並授予給事中(相當於顧問一類的職銜)之職,但他亦堅辭不受。不久,返廬山,朝中公卿均前往送行,場面十分壯闊。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文帝再次召他返京,並特意為他在鐘山為他建招隱館,安排他住下,請他為皇太子及諸王講經說學。但,不久雷次宗即辭世於此。鄧德明應當就是在雷次宗在京城開學館時建立的師生關係。

可惜,《南康記》早無真本,網路上也無全本,只有《南安府志》《太平御覽》一些書籍中有一些零碎的摘抄。如「南康縣歸義山,去縣七百里,下有石城,高數丈,遠望嵯峨,靈闕騰空。故老謂之神闕」;「南康五山有石桃,故老云:『古有寒桃,生於巔顛隱淪之上。將大取其實,因變成石焉』」;「漢兵擊呂嘉(南粵王趙佗相),眾潰,有神將戊是嶺,以其姓庾,因謂之大庾」;「大庾嶺一也,桂陽騎田嶺二也,九真都龐嶺三也,臨賀萌渚嶺四也,始安越嶺五也」;「歸美山有石室,色如黃金,號為金室。有鸀鳥,形色鮮潔,自愛羽毛。其只者,或鑒水向影,悲鳴自絕。方知孤鴛對鏡,為不虛矣。」;「南野縣有漢監匠陳鄰,其人通靈。夜嘗乘龍還家,其婦懷身。母疑與外人通,密看乃知是鄰乘龍。龍至家輒化青竹杖,鄰內致戶前,母不知,因將杖去。須臾,光彩滿堂,俄爾飛失。憐失杖,乃御雙鵠還」;「山都形如崑崙人,通身生毛,見人輒閉眼,張口如笑。好在深澗中翻石覓蟹啖」;「木客頭面語聲亦不全異人,但手腳爪如鉤利,高岩絕峰,然居之能斫榜牽著樹上聚之。昔有人慾就其買榜,先置物木下,隨量多少取之,若合其意,便將去,亦不橫犯也,但終不與人面對交語作市。死皆知殯斂之,不令人見其形也。葬棺法,每在高岸樹杪或藏石窠中。南康三營代船兵往說,親睹葬所,舞倡之節雖異於世,聽於風林泛響,聲類歌吹之和。義熙中,徐道覆南出遣人伐榜,以裝舟艦,木客乃獻其榜,而不得見」;「大庾,桂陽,騎田,九眞,都龎,臨賀,萌渚,始安,越城,爲九嶺……」從中可知,山都、木客概念由此而載。

3、贛巨人、山都

    人類學研究中,涉及贛南歷史時見山都、木客或山都木客一類稱謂,之外,遠古還有「贛巨人」一說。晉代學者、地理學家郭璞在《山海經注》中對贛巨人的活動地點作了更清晰的闡述:「《海內經》謂之『贛巨人』。今交州、南康郡深山中皆有此物也。土俗呼為山都。」交州為古地名,指五嶺以南地區,南康郡即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贛南,交州、南康其實是連綿一片山地。「山都」一說是很有些講究的。、

    《辭海》對「都」有解:周朝,四縣之邑稱都。魏晉時期的贛南是名副其實的蠻荒之地。當時郡名為南康郡,當時管轄贛縣、南野、雩都、平陽四縣,且境內儘是逶迤群山,故稱轄四縣之邑的南康郡為「山都」是再貼切不過的了。因山及人,生活在這一郡邑的所有山裡人,由於常年生活在「山深菁密」的群山環抱中,「竭胼胝之力,食土壤之毛」,以山為家,形如野人,也就一併被簡單地叫做了「山都」。山都,山都人也。南康孕育了贛南古代文明,但宋淳化元年以後,則讓位給經濟地位更高的南安府,自己成為其中一個普通縣邑了。但,無論如何,南康一名,因為它身上附著亘古的成分,而怎麼也改變不了它的幽古與遠大。

4、南康郡與南康軍

說及南康一名,還得說說南康軍與南康郡兩者區別。南宋學者洪邁在贛州知府任上著有《容齋隨筆》,其中提及贛州境內有南康縣,星子縣境內有南康軍,這類名字重複事項甚多,朝廷宜儘快調整。

北宋時期,虔州境內,郡名以南康縣名南康郡、軍隊則以城市名為虔州軍,如有史記載的熙寧年間的最高長官趙卞、孔宗翰先後為南康郡守、虔州軍知軍;南宋紹興年間改虔州為贛州後,沒有了軍隊駐紮的概念,郡名改為贛州府,如洪邁的職位只為贛州知府,贛州府下轄南康縣等。即自晉太康二年始,江西南部即有南康郡;而自北宋起,江西北部有又南康軍(軍治所在地在星子縣),周敦頤即是南康知軍任上退休至九江養老至終的。

5、上猶、崇義

今天的上猶縣是古代南康縣的一部分。唐天佑二年(905年)才從南康划出。始建上猶場。上猶古名為上犭酋。1952年贛州地名簡化時改為上猶。這種有內涵至無內涵的文化改名,其實即是開了一次文化倒車。

上猶名緣有二,其一,於場治北面三十里有石山,陡峭峻峋,氣勢磅礴,遠望如猶蹲(猶,為神話中祥瑞巨獸),古稱大猶山,又名猶石嶂,今名油石嶂(後人無知,「猶」改成「油」,美意全失);其二,猶石嶂山下有河,名猶水,場治位於猶山之南,猶水口上側,故名上猶。另一說法,猶水流經南康唐江,在三江口注入章江,整個縣境處在猶江上游,故名上猶。上猶設場是在寧都人盧光稠率軍佔據虔州後而進行的。唐末的中和三年至四年(公元883-884年),盧光稠在當時的南康石溪(今上猶雙溪鄉石溪村)為起義前作準備工作,因此盧對石溪是有感情的,遂有意建上猶場。可惜,公元911年,盧光稠就過世了。上猶場未來得及正式建設場,公元923年,後梁也滅亡了。直到第二年,天下從朱氏換成了李姓,後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才正式割南康縣西南一角置上猶場。又28年,南唐保大十年(952年),比石城早一年,上猶場升場為縣,沿用場名,仍名上猶縣。

今天的崇義縣也是南康的一部分。王陽明在思順桶崗完成剿匪任務後,於明正德十二年(1517)上奏朝廷,建議划上猶之崇義、上堡、雁湖三里,南康之至坪、尚隆、崇德三里,大余之義安里置縣,並以其中的崇義里名為縣,祈望這裡的人們從此崇尚仁義。

6、十九個鄉鎮名溯源

唐江。南康最富盛名的地名。唐江鎮位於南康縣中部,居上猶江下游北岸黃土崗上,距縣城17公里。民國時期,江西有「景德鎮鷹潭樟樹唐江」四大名鎮之說,贛南有「頭唐江二營前三古陂四(筠)門嶺」四大名鎮之說(當然這一說法以河西片為主,河東片多有「頭唐江二營前三小溪(寧都一帶則稱『三黃陂』)四門嶺」之說)。唐江之名頭可見一斑。唐江鎮位於南康市中部,距縣城17公里,面積2.5平方公里。明初洪武初年,由盧屋村人建「七間店」,以七間店為中心漸成集市,時名太平圩。因圩臨上猶江,圩中有過路塘,塘、江相連,遂得塘江圩一名,漸漸演變為唐江圩。直至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初,廣東軍統治贛州時代,唐江墟才開始升格為唐江鎮。唐江圩的繁榮緣於商業發達,商業之發達又緣於其水陸交通之便利。唐江鎮是除贛州城之外,與鄰邦貿易往來最多,與梅關古道淵源最深的古鎮,它北端連接從吉安遂川,南康隆木、橫市、麻雙、十八塘一路過來的古驛道,西接湖南桂東,崇義豐洲、過埠、橫水,上猶五指峰、營前、東山,南康龍華一路過來的古驛道和水路,既可沿水路(或旱路)順水東往三江、蟠龍、贛州而去,也可溯水南往三江(或旱路)、蓉江、浮石、青龍、南安,經梅關往粵地南去。方圓百里之內有數百個村鎮,百萬人家,商賈如雲,自然便奠定了唐江鎮成為贛南商業重鎮之首的顯要地位。民國時期,唐江鎮經濟空前繁榮,一百多個行業七百餘家商店(當時南康縣城止三百餘家商號)的幡旗、字型大小令人目不暇接,三五萬人的趕圩場面(最多達七八萬人)將圩鎮攪動得無比熱鬧。據清道光三年五修《南康縣誌》載:圩場經營的商品有從遂川、萬安等縣來的油米、茶葉、金桔等,有從吉安、樟樹來的棉花、黃豆、布匹、洋紗等,有從廣東、安遠等地來的海鹽、海味等,有從上猶、崇義等地來的竹木及其製品,商品遠銷南昌、廣東、南京、上海等地。這一時期的唐江鎮贏得了「小贛州」的美稱,遂為「虔州第一鎮」。唐江鎮歷來便有「三街一村」之說。這村,指的便是盧屋村。盧屋村的人文輝煌為唐江鎮添了許多瑰麗篇章。從清光緒26年(1900)盧屋村人自編的《盧氏族譜》中,我們信手翻來,盧屋村中舉人、進士或當過知縣以上官職者竟達多七十二人之多,如同孔夫子「賢人七十二」一般,一個奇巧的數字,其中有數名翰林和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高官。最著名者當數乾隆年間恩科進士殿試三甲第三名的盧元偉。盧元偉,13歲中舉人,20歲中進士,先後任雲南曲靖、東川、普洱三府知府、江蘇鎮江知府、廣東督糧道、兩廣鹽運司鹽運使、山東和山西兩省按察司按察使等要職,是當時卓有影響的一代名吏。盧元偉之外,還有盧絢、盧陶兩位兄弟進士等等。

潭口。位於南康市南部,東鄰潭東,南界贛縣陽埠,西連龍嶺,北接三江。距縣城14公里,距贛州城20公里。解放前,這一帶統稱潭口區,含潭口、潭東、潭南、潭西諸鄉。由此可見,「潭」是這一名的源頭。細細分析,答案很簡單——章江流經該區域形成了一口巨潭,遂衍生出如此多的潭名。這巨潭所在位置即塢埠。塢埠,乃一造船碼頭,後漸有人家、圩市。歷史上曾有市場交易,後因水患,圩市往內陸移動,即成就了今天的潭口圩鎮。章水南流而來,在塢埠驟然遇阻,急北轉而去,這轉折處遂成深潭,名塢埠潭。如此,潭的開口區域叫了潭口,潭口的東面區域叫了潭東,潭口的南面區域叫了潭南,潭口的西面區域叫了潭西。塢埠潭歷史上曾為船塢,一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仍在發揮著造船、修船功能。塢埠潭碼頭有幾棵千年古榕,借著盈盈章水滋潤,枝繁葉茂,點綴出一抹綠色風景。碼頭常年有船擺渡,對岸是江壩村,三面環水,一面靠山,土質多含沙質,歷史上廣種甘蔗。潭口境內有許多地名頗有來歷。比如潭口圩江壩村部所在地的小地名叫睡子里,原系墳山,以死人長睡之意得名;比如洋山頭一名,緣於村東有小山像羊頭,後羊訛為洋;比如下車一名,緣於村裡有人中舉,炫耀一時,凡馬車路過此村,人一律要下車;比如台頭,原名團頭,建村時風水先生說:平地無龍脈,建房必須團團圍住,才能人丁興旺,始稱團頭,「團」與「台」方言相近,後演變成台頭;比如代衛,乃戴氏開基,築有圍牆而得名「戴圍」,後簡化為代圍、代衛。潭口鎮處在贛州至梅關古驛道上,自古以來交通便利,經濟發達,居民普遍具有經商頭腦,因而也具有較強的接受新思想的傳統。清咸豐六年(1856)三月,廖際湘、黃毓椿、林盛恆等在太平軍的感召下,於潭口率天地會起義。1922年,朱由鏗、藍廣孚組織的「南康旅省學生暑期回縣宣傳隊」在潭口宣傳馬列主義和俄國十月革命真理。1927年,共產黨員廖貴潭等在潭口秘密建立農民協會,10月成立中共南康臨時執行委員會,年冬發動全縣範圍的年關鬥爭。1928年2月16日,廖貴潭、羅貴波等組織舉行了著名的「潭口武裝暴動」。廖貴潭後犧牲,羅貴波則成長為黨的重要領導人。羅貴波為潭口古井裡(南康地名志載:田壟邊有一古井)人,羅貴波解放後成為首批授銜的共和國中將,後任山西省委書記、省長、軍區司令員、中顧委委員,「大躍進」時期潭口及整個南康搞「浮誇風」和「共產風」,浮誇名聲震全國,患及百姓,以致出現相當嚴重的浮腫病等飢餓疾病,甚至有不少人餓死,1961年時任外交部副部長的羅貴波回故鄉視察,得知這一情況後,及時調糧拯救鄉親,至今傳為美談。

隆木。南康素有「北八鄉」之說,即指唐江鎮以北八個鄉鎮。而北八鄉之北即為隆木最北部的隆木鄉。隆木鄉西、北與遂川交界,駐隆木橋,距縣城74公里。隆木名由人名而衍生。據《南康地名志》記載,相傳,龍氏穆公在此開基,於村旁小河上架一木橋,取名龍江橋。後龍姓子孫為紀念先祖龍穆,改名龍穆橋。龍姓外遷後,明姓等姓氏遷入,一方面嫌龍(繁體)字太過複雜,另一方面想樹立自己的文化標向,便有意改隆穆橋。解放後,不知哪位先賢如此能幹,再一次改名,把複雜的「穆」字諧音改成了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木」字,遂有「隆木」名出現。上世紀50年代開始文字改革,繁體的「龍」字消失了,而隆木人卻沒有以歷史為重,以曾經用過的、今天已經簡寫的「龍」字來代替「隆」字,其結果是丟失了歷史與文化,當真很有些遺憾。當然,隆木一名也很有詩情畫意,也的確描繪出了50年前森林密布、古木參天的原始情景。大山深處唯有森森巨木為寶。可惜,大鍊鋼鐵的年代將原始森林毀之一旦,隆木一名旋即喪失意義。隆木乃連接萬安下造、唐江的古驛道。昔日許多商賈在贛江十八灘的中途,從萬安下造泊岸,進入山林驛道,經隆木、橫市、唐江,往粵北或湘東而去。隆木境內有南康最高的山峰——白鶴嶺,主峰海拔1042米,南北走向,面積約3平方公里,嶺形似白鶴,作展翅狀,山上滿是松、杉及油茶樹。時有山鷹盤繞,長年流水淙淙,山之北側深窪處即為著名的鄒家地村。隆木鄉與坪市鄉交界處,有一山名「天子地」,山高近900米,山上有一舊墳,民間傳說這墳的後人能出天子,故名。其實,這是謬傳。當然,民間傳說總有一定的影響力,這就是文化的力量。循著這種思路,我們大可以也往隆木天子地去一游,去探尋個究竟。

麻雙。距縣城42公里。相傳,明末清初官府在此設鹽埠,後漸成集市。因地形似馬鞘(古代背在肩上兩端可盛物的袋子),最早的名字叫馬鞘,後來,雅化為麻桑,取種麻種桑養蠶織布之豐衣足食意,解放後,借文字簡化,搖身一變成了麻雙。與龍(繁體)穆改成隆木一樣,麻桑改成麻雙一名,除了書寫簡化、方便,毫無進取意識,名字本身內涵反而是大大地削減了。麻雙鄉的壩孜村原名壩子,後來被文化人改成了壩孜,顯然現名比原名有了更深層的含意。壩孜村有一小地名叫抓米丘。名字很有故事。歷史上,整個南康北八鄉盛產優質大米,是聞名遐邇的產糧區。不通公路時,歷史上曾長期存在著專門從事將大米挑往山外的一種特殊職業——挑腳夫。在壩孜村的刀子壩坡坎上有一塊不過幾分地的田土,當地人俗稱抓米丘。傳說是一挑腳夫長年累月路過此地時,每每抓下一把米到小攤上換茶水喝,攤主是個善良人,幾年後對挑腳夫說:我身後的這塊地就給你了,你日日一抓米,我算了一算,也足以換得這丘土了。這故事裡滲透著山裡人的質樸,聽過給人很深的印象,很多外地人聽過這故事,再經過抓米丘這地方時,都會通過目光傳遞一種親切過去。麻雙鄉的下廳村新庵里,有一形似馬鞍的山,這馬鞍山同時是一塊銀杏生活的樂園。在那裡,近百棵古銀杏生長、繁衍著他們的子孫後代。最大的銀杏樹在山巔,有35米之高,宛如一把巨傘。鄉人把銀杏又叫白果,因為成熟的銀杏果為青果,通過浸除外殼後,此時狀態形如桃核,色澤白,故為白果;再將白果繼續破裂,橢圓形的果仁分呈雙色,一半為杏黃色,一半為銀白色,故為銀杏也。麻雙民風很淳樸,幾百年守望故土,誠哉如斯。2001年,筆者曾在麻雙壩孜村扶貧一年,感觸良多。壩孜村包含壩孜里、債腦、蕉坑、山陡、排上、彎壟、吉嶺腦、扁洞、甲里、老安全(原名老庵前)、刀子石、石公背、小坑裡等22個自然村,我大多都走過。僅以山裡人的居住來說,就很有古風。山裡人的居住環境傳統而實際。它們雖然不及城市人住宅豪華與堅固,但充滿人情味在其中。農家住宅,如同四周的山林一般無二,敞開胸懷,直觀大方,沒有圍牆,完全開放,生命間或生命與自然間的對話相當和美。這裡的人家便是時常外出或田地做功夫也不鎖門,屋旁雞鴨豬果滿圈滿園,並無壞事者行竊。這與城市人家各住防盜網單元房、老死不相往來、七尺斗室里遠離陽光與森林的生存情景截然不同。這裡每一幢農宅都依山傍水,仰可看青雲碧天,俯可視淙淙山溪,有時山風走過,屋後翠竹脆響,舍前稻花香來,令日起田裡耕作、霞落屋前乘涼的山裡人也有了詩意時刻。此時與山裡朋友圍著方桌,共酌一壺野參茶,聽屋後蟋蟀歡鳴,觀星鬥爭妍,當真是一種極妙的享受。

十八塘。曾名沙溪,位於南康市北部,距城區31公里。東與章貢區湖邊相連,南與南康的鳳崗、唐江、龍華三鎮為鄰,西與上猶縣相接,北與麻雙鄉交界。相傳因境內接連有十八口大水塘得名。如今,這水塘連綿的景象蕩然無存。倒是發源於坪市蓮花山的沙溪河(汛期江水盈盈,平日則沙灘面積較大,故名)還歲歲年年流淌著風流,經與上猶社溪流出的社溪河在龍華境內匯合成為龍華河後,直注入上猶江。十八塘的地名大多樸實,但也有一些頗有意思。十八塘境內的水源村有些特別。水源因村被小溪環抱,原名水圓,後演變為水源(意義大不相同)。水源村有天心寨,是南康與章貢區的界山。主峰海拔583米,面積約2平方公里,山上建過寨,因境內溪水豐饒,使得山寨時常處在雲纏霧繞之中,山峰大有高插入雲之狀,故得名。十八塘東北方向的烏溪,得名緣於村前溪中有一塊呈烏色的巨石。這點與龍南縣烏石圍得名相似——烏石圍得名於圍前有一巨大烏石。東北方向更山裡還有一叫萬羅江的小村,境內並無幾條溪河,得名緣於同山岡上多油茶,年產萬籮,遂有萬籮岡之名,後諧音演變成萬羅江。

龍華。位於南康中部,東臨唐江鎮,南接朱坊鄉,西界上猶縣,北連十八塘鄉。距縣城25公里。明末清初漸成集鎮,農曆二、五、八為圩日。境內有沙溪河和社溪河匯合後的龍華江,龍華江在龍華圩匯入上猶江後,上猶江更為浩蕩,復向東流,經過唐江,在三江鄉與章江匯合。龍華一名頗不好解。查《南康縣誌》知,解放後,1950年6月南康設9區一鎮108鄉時才出現龍華,龍華當時為7區,轄唐西、平田等14個鄉。這一時期,繼老地名龍回、龍江之後,南康又出現了龍嶺、龍華等帶「龍」字的新地名,可見,當時這位地名專家鍾情於境內這幾條如龍般蜿蜒回蕩的江河。事實上,流經龍華境內的上猶江,不僅蜿蜒如龍,且水色純凈碧透,兩岸風光如畫,時有炊煙裊裊,偶見牧童放牛,景色絢麗,美得讓人稱艷。尤其讓人稱道的是,上猶江沿線開發的5個梯級電站,堪稱中國水利一絕。而位於龍華境內的羅邊電站是上猶江梯級開發中第五個梯級電站,樞紐工程位於南康市龍華鄉羅邊村新華自然村。羅邊,在龍華西南10公里,贛猶公路南側,村旁一山似蘿,名籮邊,後衍成羅邊。羅邊主要姓氏為游姓。羅邊電站是江西省「八五」期間重點建設項目。1997年該工程被江西省政府授予「江西省重點工程建設先進單位」稱號。羅邊工程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幾經波折,幾次上馬又下馬,1992年,南康市委市政府在爭取群眾的意見後,充分醞釀,審時度勢,在當時財政極為困難的情況下,上馬興建羅邊工程。消息傳開後,南康人民慷慨解囊,以滿腔的熱情投身家鄉建設。羅邊水利樞紐工程於1997年3月建成投產,成為上猶江上又一顆耀眼的明珠。龍華境內另一道風景線,乃贛猶森林鐵路穿境而過。雖然今天小火車的森林運輸功能消失了,但它作為國內少量尚存的窄軌火車仍吸引不少觀光客,成為贛州旅遊業的一個新項目。

橫市。位於南康北部,東界贛縣,南連麻雙鄉,西接上猶縣,北鄰坪市、大坪二鄉。距縣城49公里。橫市名緣於橫市圩。《南康地名志》載:橫市圩又名橫市井、橫石井、麻石井,其中,橫石井最有淵源——圩市建於清初,因有巨麻石橫亘市門,鑿為井,泉水清甜,四時不涸,故名。橫市境內許多小地名大多簡樸、隨性。如山岡彎曲處一村名彎下,居住的村子缺水便名旱坑子,村子後山貌似谷籮便名羅山,村前大壩有水車便名水車壩,村子坐落在田段中便名田心,森林密圍如幕便名幕下,村溪上築有大水陂便名大陂,河水清澈便名清江下,村建岩洞前便名岩前,村裡樹林如海便名裏海,村建油槽背後便名油槽背,村建社官廟背的山坑裡便名社背坑,山田年產僅九斗糧便名九斗,村旁水塘多蝦公便名蝦公塘(後簡化為下公塘),村前多樟樹便名樟屋……林林總總,多以村所處的山形地勢水態林狀而名。閱讀贛南各縣地名志的時候,很多次為這類簡樸如斯、平實祥和的地名所感動。這些地名彷彿有了靈性,每每引導我進入一個沒有慾望、沒有紛爭的世界,使人的心靈呈現極至的純凈與寧靜。我想,地名本身的純粹,往往深藏著一個村落一些鄉里人家的寧靜,讓人聯想起一個個清晨、午時、夜晚,田地、山林、星空的山村。此情此景中,人的心境格外清明。橫市是從萬安下造至唐江,以及湖南入贛之古驛道的中間結點,是贛粵高速公路的進出口之一,也是南康「北八鄉」的政治、經濟、商業、文化中心,在江西省第二屆文明村鎮評比活動中橫市鎮榜上有名。便是在解放前,這個僻靜之地,就已經有小學12所,供700餘名學生學習文化,抗日戰爭時期接納過好幾所從城市遷過來的中學。橫市還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928年2月在橫市成立了中共上南崇支部,1931年1月成立了橫市區革命委員會,2月改為蘇維埃政府。1945年日本鬼子潰敗時路過橫市,有一聰明的小商人家用桐油炸了各種米餜、燙皮,故意留在店鋪顯眼處,結果日本鬼子貪吃後又瀉又吐,氣急敗壞之下,一把大火將橫市街的店鋪燒了個精光。橫市還是歷史上有名的糧油之鄉。這裡,冬天滿山的茶油籽掛滿枝頭,夏秋一田的稻穀沉得連腰都直不起,遂有「挑腳夫」這類角色應運而生。只是上世紀50年代末的大躍進時代,橫市浮誇風盛行一時,人造「噸良田」,放出「畝產31萬斤的衛星」,把橫市農民害得苦不堪言。

大坪。位於南康北部,東界贛縣,南連橫市,西接坪市鄉,北鄰萬安縣,距縣城60公里。《七修南康縣誌》載,清同治年間已成集市,當時貿易地點為東北角的一塊較大面積的空坪上,後集市以大坪成名。解放初屬橫市區,1959年為大坪公社。大坪境內山水平常,人文卻不一般。其中,最能體現人文、最負盛名的是南良村。南良村與兩個古代名人有關,一個是開基祖鄧岳如,一個是幫助勘地的楊救貧(詳細見後)。1965年,撤區並鄉時,南良脫離5公里之遙的橫市區,歸屬於七八公里之外的大坪鄉管理。據說,原因很簡單,當時南良村村幹部在橫市區開會時常常坐冷板凳,因為各項工作排數最尾,而矮子中稱高佬,南良村的工作在大坪則相對最好,可以經常受表揚。所以,村幹部們主動要求將南良村划到大坪鄉管轄,儘管村民們並不樂意離開「老家」。的確,南良很有名,明清時期甚至設置了縣學分支機構;南康境內甚至以其名字來編歇後語:酒盎(南康方言稱罈子為「盎」)里量米——難量(南良)。

鳳崗。位於南康中部,東界章貢區,南臨上猶江與三江鄉隔河相望,西接平田鄉,北連十八塘鄉,贛猶森林小鐵道穿境而過。圩日農曆二、五、八,是南康境內較大的圩場。《南康縣誌》載,鳳崗圩舊名金盆,亦名湖頭,在三江口內,清咸豐六年毀,遂遷猶川岸,即今天這個位置。新址形乃一片形似鳳凰的黃土崗,於是得名鳳崗。不過方言諧音不美,與「糞缸」易混淆,時有譏諷。可見,名字意義美,還得讀出來不變味。鳳崗境內地名多簡樸無華,多以地形地貌姓氏等簡單方式取名。如郭屋、魚塘子、枯竹樹下、水溝前、窯下、石子坑等。窗孜前緣於村前多橙樹,舊名橙子前,因方言近音而成今名;嚴婆坑緣於村前池塘多黃鯰,名鯰婆坑,「鯰」與「嚴」方言相近,遂演變成今名。鳳崗有些人文內容。民國時期,鳳崗碼頭就很有名,平日每天有十餘艘船隻停泊,運出的物資主要有油、糖、柿餅、棗子等,運入的物資主要有大米、大豆、食鹽等,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碼頭經濟才衰敗。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著名哲學家郭大力在距鳳崗圩不遠的老家斜角村翻譯《資本論》,他每幾天必往鳳崗郵局來一趟,取書報及稿費,這一時期蔣經國正在贛州當專員,蔣曾專程經鳳崗往斜角村看望郭大力,留下一則佳話。民國29年因日軍入侵,江西省立贛縣女子師範學校遷入鳳崗圩,當時學校設初中、高師學制,均為3年。民國33年底,再次躲避日本鬼子,學校遷往大山深處的橫市。2009年正式投入運營的贛州新機場就建在鳳崗峨眉村龍江境內,從此波音737這類大型客機也可以在贛州的天空起起落落。可惜,著名的蔗山土圍村的董家九井十八廳老式建築物也在這次拆遷過程中結束了它的存在歷史。當然,機場為百年大計,小讓大,乃歷史發展之自然規律。

浮石。《南康縣誌》記載,浮石,在城西三十里。從南安東門碼頭流過來的章水在這裡幽然成潭(後叫賢女潭),其中有一巨石高二十餘丈,狀如一枚倒扣的巨鍾,水環其外,舟船行於此地,極易翻覆。直到明代弘治年間當地義民吳登顯主動捐資請人鑿石,才使石之南面開闊起來,方便舟船通過,解了千年之困擾。在弘治之前,人們發現一怪現象,即每當洪水泛濫之時,巨石並不被淹沒更多面積,而是隨水而浮,始終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令世人嘆為觀止,浮石遂名聞天下。到了弘治年間,巨石被開鑿後,浮石現象卻隨之消失了,一道風景被破壞了。如今,鄉人已不太說得清當年的浮石具體在哪個位置了,但章江邊一座粗糲的墳堆卻始終保留著一個關於賢女娘娘的故事。

三江。位於南康市中部。東與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蟠龍鎮交界,南與潭口、太窩、潭東三鎮接壤,西與唐江為鄰,北與鳳崗鎮隔河相望。駐地湖頭圩,距市區27公里。湖頭圩在上猶江南岸平原上,原為鳳崗圩所在地,因地勢低洼,遇洪成湖,鳳崗圩搬遷。若干年後,三江鄉設置時,湖頭圩又成了三江鄉政府所在地。湖頭圩緊鄰上猶江,其下游不過一公里即為章江與上猶江匯合處。兩江匯合後,這一段水勢陡漲,水闊如湖,一直綿延至圩場位置,圩場一帶遂有湖頭之稱,圩也稱了湖頭圩。可以想像,湖頭圩一帶原是少有人煙之地。後來,大批新客從廣東、福建返遷進入贛南,先者佔了好田土,後來者只有在這老客棄了的湖窪之地安家落戶了。如在湖頭圩西南的馬元上村,即為廣東興寧遷來的新客人家,距今不過200多年,開基祖戴永華為富紳,宅前有拴馬石,故名馬園上,後諧音變為馬元上。三江鄉最有名的村落是蓉江、猶江三江匯合處呈斜角狀態的斜角村。因為著名的哲學家、《資本論》翻譯者郭大力就出生在這裡。

朱坊。位於南康市中部,東鄰太窩、鏡壩,南接西華,西界崇義、上猶兩縣,北連龍華、平田兩公社。駐地朱坊埠,距今南康城15公里。歷史上朱坊埠原名河田圩。河田之名,為河水改道後後人占古河道為田,名河田灣(現衍為荷田),為一大村落,後在朱坊埠形成圩市時,取了位於附近的河田灣這一大村落名做了圩名。關於朱坊名字來歷有三說。其一,以朱坊河命名;其二,此地原為小山崗,樹墩似含龍珠,有龍珠之名,後改成珠坊、朱坊;其三,明末清初,朱氏在此開作坊,又是30里埠,故名。《南康縣地名志》傾向於第三種說法。朱坊河古稱瑞陽江,又名河田水、楊眉江。河田圩改成朱坊圩後,河田水改名朱坊河、朱坊水。朱坊河橫貫南康西南部,發源於崇義鉛廠。朱坊圩以上稱楊眉江,以下稱朱坊河。境內地名有些講究。下馬嶺,非平常意義,並沒有出什麼令人敬畏的大官。贛南人出於對官文化的崇拜,對某地出了一個進士,甚至舉人,或對某一個地方風水特別好,均會以崇敬姿態表示,最基本的就是下馬或落轎,步行而入,參拜過這家人的祠堂或這片好風水後,才向前行。這種官文化崇拜的直接結果,導致了贛南隔不了多遠就會有一個什麼下馬、下車、下轎之類的地名。有趣的是,朱坊的下馬嶺卻與官文化無關,它的意義實在得很——因為山路嶇崎,騎馬者到此必須下馬方能前行;古樓隘,位於埠北6公里山坳上,為軍事要隘,為清咸豐8年知縣周汝筠率人在此修築門閘望樓,並設衛濠與上猶接界而成;蘭壩,與藍姓人家無關,而是此地位於朱坊河畔拐彎處,遠看兩岸山嶺形似攔水壩,名攔壩,後訛為蘭壩;蕉坑,與芭蕉無關,而是因坑內缺水易旱得名焦坑,解放後改名蕉坑;小回,很是費解,名由只因江邊石山突出,水成小迴旋流出而得名;瑞坑,倒有些文化,這名是因為坑口朝東,主人取瑞氣東來之意命名;流坑,以劉姓開基得名,訛為流坑;安子前,以境內有古庵得名。由此可見,地名的變遷太過隨意。出於種種因素,有後人有意變化的,有無意變化的(諧音而變);有的從有文化變得更沒有文化,有的從沒有文化變得更有文化;有的從粗陋變得更講究,有的從精緻變得更粗俗……林林總總,蔚為大觀。朱坊境內山水及人文內容不多。僅朱坊埠西南3里有天心岩,山頭突起,形若獅子,又名獅靈山。山腰有一洞,深3丈余,寬一丈許,可容80餘人,岩內寬敞有光,建有寺廟,名天心古寺,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文革時期被毀。天心岩東南山麓有一圓石矗立江邊,傳說是仙人在此照鏡後留下的圓鏡,名仙人照鏡,為南康名勝之一。

太窩。位於南康中部。東接三江、潭口,南連鏡壩、龍嶺,西鄰朱坊,北界唐江。駐地禾場,距縣城11公里。太窩鄉是一個年輕的鄉。其名緣於禾場北面50米有一較大的山窩裡,當時裡面居住著300年前從廣東興寧豆腐街遷來的陳文龍一家。南康方言,「大」讀成「太」,因此,大窩即成太窩。後美國傳教士在此建天主教堂,地名名頭大了,人們稱整個這一片都為太窩裡。1924年改名太和里,再後來又改太窩。可以說,太窩名是贛南鄉名中最樸素的名字之一,毫無詩意,也沒有文化——儘管美國傳教士在此傳教過。太窩境內地名大多沒有文化,多數直接取地理為名,部分名為變音而致。如貫孜龍,屬於組合型地名,它以原居地甘竹和開基人龍引教之龍姓,取名甘竹龍,因方言「貫」與「甘」近音,演變成今名。在南康,地名中帶「孜」字的甚多,如麻雙的壩孜,實為壩子;如龍回的下排孜,實為下排子;如十八塘的水口孜,實為水口子……恐有有意改「子」為「孜」的意思,這樣做的目的自然是使地名文化性強些。其實,大可不必,自然為本,即使充入文化元素也要自然些。下芙塘,鄭著生兩百年前從廣東興寧遷來之時,此地原生野葡萄甚多,村落位居坑的下方,故名下葡萄,方言演變為今名;百蘿丘,因為鄉野中有一丘可產百籮糧食麵積的田,故名。這名字與贛州城青年路西段百蘿丘一樣,可見古代取名之樸素,即使是城市也一致,當然,解放前的百蘿丘尚屬城外;下沉山,康熙年間從廣東河源遷來的袁白米見嶺上多松,且家居下方,故名下松山,民間嫌「松」意欠積極,遂取其反意「沉」,故成今名;廖背,則更為搞笑,原村前有一棚寮,名寮背,因「寮」與「廖」近音,後訛為今名;劃形塘,也是一個讓人莫名其妙的名字,村東有一大塘,曾划過龍船(今龍南楊村仍有大塘中劃龍船習俗),名划船塘,不知何故演變成今名;禾稼,倒是一個往文化方向改變的較雅的名字,原來此地有木架蓋禾草的棚寮,名禾架,後雅化為今名;安全,名由與麻雙鄉安全村名一樣,因村前有庵,名庵前,諧音演變成今名;龍王塘,別名陵武堂,三百年前龔經瑞從廣東南雄縣大坑管此地,以龔姓堂名「武陵堂」取名,卻被無知者讀成「陵武堂」,又被當地人諧音錯成「龍王塘」,可謂是一錯再錯的典範;馬古坑,古時燒制過磚瓦,遺有很多碎瓦,南康方言「碎瓦」稱「瓦股」,後演變成今名;石鼓龍,與龍無關,以坑壟內有一大石似鼓得名。太窩境內的寡婆橋甚為有名,大凡說到橋,南康人每每喜歡說「我們南康的寡婆橋」。以致知寡婆橋者多,知「蘇訪賢」者少(「蘇坊賢」乃浮石賢女埠,當年蘇東坡南謫時路過浮石,曾造訪過賢女娘娘廟而得名)。此橋位於園嶺村,乃條石構造,相傳為一寡婦捐款修建,故名。南康稱「寡婦」為「寡婆」,稱沒有受精的雞蛋為「寡蛋」。此橋現為市文物保護單位。

龍嶺。位於南康南部,東接潭口,南界贛縣,西連東山,北鄰鏡壩、太窩。駐地樟橋,距縣城11公里。章江從縣境北部穿境而過。龍嶺得名極簡單,以境內小山脈形似長龍,故有龍嶺之名。南康是個崇尚文化之地,也是個崇拜龍圖騰的縣邑。在南康境內,與龍有關的地名有許多,如龍華、龍回、龍嶺、龍江。龍嶺鎮駐地樟橋,名由很容易讓人認為是橋邊上有樟樹。事實是,村口有河,有樟樹倒下,恰好橫亘兩岸,樟樹為橋,故而得名。可見,主觀性地先入為主,是要犯錯誤的。仍以樟樹來說明,龍嶺汪背村有一個小地名叫樟樹虎,不是樟樹林中有老虎出入之意,而是地處章江彎曲處西岸的村旁有三棵大樟樹,像老虎把住水口,故名。龍嶺還有一些有趣的地名。追溯過去,都很有意思。大貝山,讓人莫名其妙,原因是山上多桂竹,名大桂山,歲月流轉,演變成今名;寸孜塘,原名秤子塘,緣於村旁水塘像秤子,「秤」與「寸」方言同音,「子」被雅化成「孜」,故得今名;八仙下棋,與興國縣龍口村的「來溪田南」一樣,是一個四個字的地名,無疑它也肯定有人文故事,傳說有八位神仙在此下過棋而得名;半桶種,在樟橋東南11公里處的小溪北側山坡上,因這裡田地少,有半桶種子就夠了,因此得名。黎邊,以黎姓集居得名;類似,丘邊,以丘姓開居得名;高龍,因地處較高的山壟間得名;清田,以水清沃田得名……可以說,地名溯源大有文章可做。通過考究地名的形成與演變,可以了解一個地域的政治、經濟、文化與地理變化,可以準確地判斷這個地方的文化是興盛還是衰敗了。如信豐有一個小地名過去叫爛泥坑,新農村建設後,村落整治得如詩如畫,村裡熱愛武術的傳統得以重新煥發生機,村裡人不滿意自己的難聽名字,便請求政府將現名改成「獅龍村」,取族譜里村子有獅山龍口風水文化之古記載。筆者以為,地名如同人名一般,有的注入風水意識,以增強內心感應,增強人生目標性、目的性,這種形式上的願望無可厚非。但地名更多地應是激發族人鄉親,共同面對時代面對生活面對現實,去喚起整體的族群的力量,以實現心中的美好的願想。所以,地名應更多地追求積極、向上,鼓舞人心,激勵前行。因此,對一些極為不雅的或消極落後沒有進取意識的地名應當調整,對一些以地理意義或姓氏概念取名的地名則可以予以保留。

東山。南康自上世紀90年代率先撤縣設市以來,經濟發展迅速。曾名為金雞鎮的東山已發展成為南康市東山辦事處。東山辦事處位於南康南部,東接龍嶺,南鄰三益,西靠蓉江鎮、西華,北連鏡壩。駐地東山,距縣城3華里。東山名由簡單,緣於縣城東面有山,遂有東山小地名,不料後來竟成大地名。境內地名大多一般。玉坑,清初廣東興寧張治輝遷來時,見坑內多箬竹,名箬坑,南康方言「箬」與「玉」諧音,遂成玉坑;官坑,百多年前,劉偉謨從虎形山遷來此地,想後代中有人中舉做官,遂取村名為官坑;羅坑孜,因坑形似籮,名籮坑子,後訛為今名;隘牆背,黃廷任從上龍坑尾遷來時,因村前有前人留下矮牆,名矮牆背,因「矮」與「隘」諧音而變成今名。境內有文化或有文化人的地名有三個。其一,水閣上,在東山東偏南9公里的小溪匯合處,因為田辟水閣樓懸在溪水中,故名。溪水石壁上有「龍湫」二字,傳說是田辟所題。北宋時期南康著名的隱士田辟曾隱居於此。南康古八景中的「蘇步名坊」即說此事。蘇軾官謫嶺南時,過南康訪隱士田辟於雞籠山側,過旭山六經堂,既而北歸復過田氏水閣,兩次未見田辟。蘇軾詠獨秀峰(蘇公不知山名雞籠山,一味往好處理解,寫成獨秀峰這樣一個哪裡都可以用的寬泛之美名),流連忘返,不忍遽去,後人特建蘇步名坊於縣城東城大井頭以紀念之。無論怎樣,東山獨秀峰出名了,後人甚至把它叫了文峰山,皆因沾了蘇東坡的文采。東山還出了一位當代名人,著名工人運動領導人陳贊賢烈士的家鄉即在東山東南4公里的三岔路口的坨圳村陳屋。這裡人口百餘人,全為陳姓,為清初從廣東興寧桃樹下遷來的新客。如今,在贛州八境公園內建有陳贊賢烈士紀念亭,市政府北側的主幹道以贊賢路命名。

鏡壩。位於南康中部,東鄰龍嶺,南連西華,西接朱坊,北界太窩。駐地鏡壩圩,距縣城15里。章江水環繞東南,朱坊河穿過中部,在鵝嶺匯合東去,鏡壩地勢平坦,物產豐盛。康唐公路直穿境內,鄉、村公里四通八達。鏡壩名緣於老鏡壩圩,老鏡壩圩在新鏡壩圩西北3里處,朱坊河南岸田壩上。地勢低平如鏡,故名。清康熙年間方氏從上猶縣遷此開基,後鍾、李、吳、江、廖、肖姓陸續遷入,遂成圩,名鏡壩圩。清乾隆年間李孔安在龍頭嶺建六角亭經商,名龍頭圩,因此處水運交通較老圩方便,致老圩日漸冷落而消失,龍頭圩遂改名新鏡壩圩、鏡壩,原來方氏開基的鏡壩圩便相對而名老鏡壩。鏡壩名因地平如鏡而來,這很有點讓人聯想起贛州清代張照乘題寫的「儲潭曉鏡」。鏡壩境內地名沒有太多特色,稍有難度的地名多為諧音而變。園全嶺,黎氏初建村時,屋檐前有一小山,名檐前嶺,後諧音變成今名;腰裡,村建瓦窯旁得名窯里,後諧音變成今名;蘭孜坑,葉世道於乾隆年間從唐江遷入此地時,因有一大塘攔住坑口,名攔子坑,後諧音變成今名;石古孜,開基人李文元名石牯子,諧音變成今名;朝屋,建村時草木叢生,名草木坑,後簡化為草木,繼爾演變成今名;觀背,因村建於罐窯背,諧音變為觀背;烏深井,並非由於村中有井,而是村前江中石潭似井,水深呈烏綠色,因名。因水勢兇險,為方便來往行人,明末清初時便建有烏深井古渡口;昌榮,清乾隆年間賴昌榮從信豐來此開基,以人名為地名;洋坑,因坑地較平洋(南康方言中「洋」解釋為「闊」、「大」,即平坦之意),故名。近年來,鏡壩商貿發展迅速。由單一的傳統農業漸漸轉向農、工、商、貿綜合開發,鄉鎮企業迅速發展,涉及建材工業、傢具工業、礦產品、建築。特別是以花崗石板材、紅磚、青磚青瓦為主的建材業,木竹製品為主的傢具業,板鴨、腐竹、粉絲為主的食品加工業和建築業,大型養殖業已成為鏡壩經濟的支柱產業,產品遠銷省內外,有的還打入了國際市場。市場建設成就矚目,連城新圩鎮和古老的鏡壩圩,張屋壩圩構成了境內五里即市的商品交易網路和農副產品集散地。開通了有線電視,全鎮文化、教育、生活服務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

橫寨鄉即過去的長塘鄉。位於南康西南部,東靠西華,南、西接赤土,北連崇義縣。距縣城12公里。長塘得名於長塘圩。清道光年間,梁、王、李姓在此開茶攤、油鹽、雜貨商店,人口增加,漸成鄉村小圩鎮。圩南有長形山塘,故名長塘。橫寨名緣於橫寨村,這是一個大村子,以大村名為鄉名也是符合地名取名規律的。寨坑因為坑內有山寨得名,橫寨因寨子平行地橫建於溪水故名。寨坑、橫寨之外,還有寨里,古時曾在當地寺廟裡駐兵紮寨,故名。只是地名志記載有限,不知哪個朝代什麼軍隊為什麼在此安營紮寨。橫寨鄉太小太新,沉澱的文化內容極少。我們只有把目光往這片土地上掃描。奇了怪了,這小小的橫寨竟然有一個大大的特點——養豬養得特別得好!橫寨鄉是個只有8個村子的小鄉鎮,人口不過17000人,經濟基礎極為薄弱,以往成為「發配」官員的地方。今天的橫寨鄉,成了全省最大的「豬——沼——果」園林生態型農莊群,江西省畜牧工作會議甚至定在這裡召開,由此可見一斑。從鄉政府開始,沿途七八公里逶迤一片,全是成片成片的果園,路邊不時聳出一塊塊「生態農莊」招牌,招牌後面是綠浪滔天的臍橙園、甜柚園,裡面掩映著一排排現代而規範的豬舍。這樣的招牌有30多個,一打聽,村子裡30多戶人家每家有這樣一個果園、幾排豬舍,每個果園都豎了這樣一塊牌,在陽光下高揚著當代農民的豪氣,吞吐著一種時代精氣神。橫寨鄉地貌以丘陵為主,山地集中連片且坡度不大,具有發展生豬生產的良好條件。2001年開始,在政府引導、市場機制、養殖戶自願的「三重」作用下,成立了上聯政府、下聯養豬戶、外聯市場的橫寨鄉生豬協會。除了幫助養豬戶提供飼料、獸葯、農藥產品推薦及價格把握外,協會還免費幫助新進入生豬產業圈的農戶或客商搞建築規劃設計、引種等環節的全程技術指導,並無償提供銷售、技術、品種、資金、物資、綜合延伸等六個方面的服務。協會熱心為養殖戶的影響播及四鄰八鄉甚至港澳台,至今周邊鄉鎮已有近萬戶農民開始養豬。附近鄉鎮的山坡地租賃價格只要二三十元一畝,橫寨鄉的山坡地租賃價高達近百元一畝,客商們卻還是選擇在這裡落戶,他們看中的是這片氛圍、這個態勢、這個環境。如今全鄉2萬多畝山坡地幾乎全部用完。

赤土。位於南康西南部,東接西華,南連浮石和大余縣,西界崇義縣,北依橫寨。地勢自西向東傾斜,赤土河橫貫境中。境內地下礦藏資源極為豐富,主要有鎢、錫、銅、金等。紅桃嶺、鰲魚、鴨雞山、平安腦、墨煙山、新地、坳孜背等地的鎢礦,早在1919年就已開採,產量頗豐。金礦以樟樹壩附近蘊藏量最豐。上世紀20年代即有人在此淘取。《南康縣誌》載:「民國十至十四年,淘取者三分之一獲一錢。」1958年4月,縣在此創辦金礦廠,工人近300人,次年年產砂金達116兩。赤土名緣於赤土圩。河流北岸的土崗上設圩,因表土多屬紅壤,又產赤金,赤土圩以此得名,河流名赤土河,鄉名也名赤土。南康因為赤土產金產鎢,而衍生出了後來「無中生有」的礦產業。其實與大余比較,南康的鎢少得可憐;與瑞金相比,南康出金晚了千餘年……但南康人自古就善於經商,別人的資源可以為己所用,別人的優勢可以轉化為自己的優勢。可不,稍稍集中,簡單加工,就成了某種產品的集散地。如雨後春筍,南康產業聚集,商貿活躍。已初步形成礦產品、傢具、服裝等十大主導產業,是江西省的傢具產業基地、紡織服裝產業基地和全國100個重點食品加工縣(市)。是中國甜柚之鄉、全國瘦肉型商品豬生產基地。南康人商業文化底蘊深厚,全民創業氛圍較濃,民營經濟是市域經濟的主體,在贛州乃至全省都有一定影響,有「江西的溫州」之稱。1997年5月,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前來考察後,將南康經濟現象概括為:「無中生有,有中生特,特在其人,人聯四方」。 赤土在上世紀末搖身一變,成了畲族自治鄉。這是很有文化的一個創舉。一方面赤土境內有著相對集中的畲族人生存生活著,另一方面政府有意藉助少數民族這張牌爭取發展的優惠政策。畲族,是贛南的原始土著居民,是贛南的祖系之一,他們與瑤族一起,作為贛南的土著人,與唐末以來從中原南遷而來的漢先民進行了文化與思想的融合,最終於宋明時期形成了客家民系,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當然,在大量漢先民湧入的過程中,一部分畲瑤人選擇了遠離故土,往別處去了(鄰省湖南、廣東的畲瑤人數顯著多於贛南);一部分選擇了與漢民族融合,成為了客家民系中的一分子(融合的結果,在客家民俗中有了不少畲瑤的活動形式,如「上刀山下火海」等等);只有極少部分堅守了下來,既沒有丟失自己的民族文化,也沒有遠離他鄉。同時,也就構成了赤土畲族自治鄉畲族人的聚集地。

龍回。位於南康南部,東界贛縣,南連信豐縣,西鄰浮石,北接三益。駐地龍回圩,距縣城21公里。龍回得名緣於其南部山脈至境內龍東便迴轉過來,似龍回頭,故名龍回。民間多認為這是吉祥之地,龍回頭也。同時,也有另一說,往前走兇險,故龍到此即必須回頭。兩種說法都說明龍回這地好!後一種說法有點類似於贛縣夏府的回龍閣的傳說——乾隆六下江南,其中一次受軍機大臣戴衢亨的影響,有意過十八灘往贛南或廣東一游,不想,十八灘過了一半,早已驚嚇得很,聽說前面是黃泉灘、巨人壩,更是膽怯,恰好贛江西側有回龍閣,所有來往船客均需進廟求平安,乾隆皇帝便借「回龍閣」之名,以天意警示,回頭北去了。龍回地名中有幾個特別之處。贛前,除了贛縣、贛州之外,唯一一個村級名字中出現了「贛」字的地名,其實它的原名叫「觀前」,曾姓開基時,以後山形似觀音坐蓮,取名觀前,後曹家遷入,以「贛」代「觀」,遂有了贛前一名出現;龍回有幾個因為諧音將開基祖姓都改了的地名,一個是洋邊,本是楊姓開基,地名叫楊邊,後來楊姓遷走後,黃氏遷此,諧音改為洋邊(其實還是沒有改好,畢竟「洋邊」諧音「羊鞭」,仍舊不雅)。另一個是竹坑,原是朱姓開基,取名朱坑,朱姓走後,衷姓遷入,將「朱坑」諧音改為「竹坑」。第三個是廟堂上,先是蔡姓開基,得名蔡堂上,蔡姓遷走後,朱姓遷入,因「蔡」與「齋」近音而變。三個名字改得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全然失了本意。由此,便讓人不能不產生一些聯想——是不是後來者有意淡化前面開基者的文化成分(若有意何不直接改衷坑),還是這些後來者真的沒有文化而無意諧音改名呢?不管前面還是後面一種情況,這種改名結果都是沒有文化的表現。若有文化,應該徹底改變原名,取一個更雅更能鼓舞人激勵人的好名字才是;若原地名已經根深蒂固,沒辦法改變了,那就尊重歷史,不要改名。即使諧音,也得往更美好的意思方面改才是。

三益。位於南康中南部,東界贛縣,南連龍回,西鄰浮石,北接西華、東山。駐地河背,距縣城14公里。三益是個峰巒重疊、溝谷交錯的山區。境內瓷土豐富,產土瓷。三益得名有些迷信色彩。據傳明末年間,在此建了三座廟,當地百姓認為這三廟可以給大家帶來益處,遂把這一帶叫了三益。三益鄉所在地河背村,建於黃泥巷北溪河背,由此得名。而黃泥巷,為自古南康城往信豐縣去的必經之山坳,多為黃泥土,兩旁有飯店茶攤,形如巷子,故名。

三益境內的叫雞很特別,原為何姓蘸祭田,名蘸祭,因諧音變成叫雞;金田坑,以村前田邊有泉井得名井田坑,後諧音變成今名;龍塘,並非塘中有龍之傳說,甚至根本沒有池塘或水,而是因村前山形似龍燈,旁有道壇經堂,得名龍堂,後諧音變成龍塘;荒塘,並非荒唐,而是地處山塘邊,古時龍回河來往船隻常在此裝卸貨物,漸成貿易行,塘邊有貿易行,得名塘行,後因諧音變成荒塘,這樣取名與變名卻當真有些荒唐……今天的三益因有105國道和贛韶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經濟相對發達。境內有木材集散市場,有大量出口粵港澳的板鴨。此外,三益還出了一位著名烈士彭恭機。彭恭機,號國英。1927年參加革命,任南康縣三益鄉農民協會主席。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6月,任中共信康雄中心縣委宣傳部部長。1930年3月,率農協會員策應龍回暴動,並組織九江坑等地農民武裝暴動,成立三益區革命委員會,任中共三益區委書記。1930年8月,參加紅軍,先後任紅三十五軍三○七團政治委員、獨立三師七團政治委員。1933年10月,任信康贛游擊縱隊政治委員。1934年4月,在南康作戰犧牲。時至今天,三益的社會地位已顯著下降,因為它已經合併歸轄到龍回鎮了。

7、從地名中尋求文化之蹤                    

   說到地名,人們並不陌生 ,因為我們所居住的村莊、街道,所在的學校、單位,就有地名和關於它們的傳說故事。地名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關係太密切了,我們要去某個地方,要了解某某地方的自然概貌和風土人情,首先是從認識這個地方的地名開始的。因此,所謂地名,就是「人們賦予某一特定空間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實體的專有名稱」。

地名是古今中外都要廣泛使用的一種社會公共文化產品,是任何社會、任何組織和個人都離不開的交流、交往工具。它有兩個主要功能:首先,人們用它來識別不同的地理實體,判斷地理方位和地理空間;其次,地名還是人類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每個地名都有一定含義,沒有含義的地名是不存在的。通過研究地名的歷史文化內涵,便可認識這個地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社會諸方面的古今情況,為我們提供有益的啟示和借鑒。所以學術界又把地名稱為「活化石」,說它是歷史,是文化。

每一個地方的自然風貌、歷史人文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其地名也就會有自己的特色。贛州是目前我國最大的地級行政區,其地貌山川複雜,歷史悠久,人文內涵豐厚,這就決定了其地名內涵的豐富多彩。除地名所具有的一般內涵外,贛州地名還有以下幾個鮮明的特色:

一是「水」的份量很重。贛州是江西的母親河——贛江的發源地,這裡山林密布,河流眾多,江河溪水在曲曲環抱贛南的青山大地之時,也滋潤和養育著這裡的土地和人民。於是,「水」侵潤著許多城鎮和鄉村,成了它們的符號,成了它們的名稱。如,南康縣城建在蓉江邊上,所以叫「蓉江鎮」;于都縣城邊上有貢江流過,所以叫「貢江鎮」;梅水流經寧都縣城,所以縣城叫「梅江鎮」。還有興國縣城的瀲江鎮、石城縣城的琴江鎮亦屬此類。此外,上猶的陡水鎮,南康的唐江鎮、潭口鎮,贛縣的江口鎮,會昌的湘江鎮等等皆是因水而得名。 

二是帶「畲(古字:輋)」字的地名多。如尋烏有輋田、葉輋、吳輋、周輋、黃輋山、黃輋、下輋水、樟輋、黃瓜輋、下輋、羊眠輋、下元輋、大崖輋、圓山輋、棉輋坑、日子輋、河峰輋、苗輋里、藍輋坪、上藍輋、下藍輋、虎掌輋、大輋圍、下輋子、輋子崬等等;安遠有下啟輋、下輋、大輋、大輋圩、上啟輋、啟輋等等;南康有上輋、下輋;定南有留輋;石城有大畲、河斜、畲坑。

寧都有斜下等地名。「斜」字即等於「畲」字。客家話「畲」字一概都讀作「斜」,以「斜」代「畲」,是客家人的以音正字。胡曦《興寧圖志考》「輋人」條云:「曦案:輋本粵中俗字,興寧大信輋、上下輋、菜輋諸也,皆舊輋民所居也。或又書作畲字,土音並讀近斜,皆六書之所未有也。」可以作為佐證。「畲」字大量留存於地名當中,與贛南歷史上曾經存在過眾多畲族是緊密相關的。近年來學界的研究成果表明,從唐末到明清漫長的歷史時期里,在贛閩粵邊區客家基本住地,發生了從北方南遷過來的漢民與較早居於此地的畲瑤等少數民族的深度融合,最後形成為客家民系。所以現在贛閩粵邊區雖然還存在少量畲族,但已難覓畲族文化的蹤跡,為什麼?因為這裡的畲族文化早已與漢族文化融為一體了。

三是蘊含著豐厚的風水文化。贛南是形勢派風水術的發源地,這裡保存有大量風水文化的遺存,流傳著許多關於風水的故事,與風水有關的地名亦不少。如,興國縣梅窖鄉三寮村,被今人稱為「風水文化第一村」。相傳風水祖師楊筠松帶著曾、廖兩個徒弟在此搭三個寮棚開基授業,故稱「三寮」,後曾、廖兩姓在此地成為了風水世家。又如,章貢區沙河鎮的楊仙嶺,相傳因為楊筠松曾在此修鍊而得名;于都縣寬田鄉寒信峽的楊公壩,原名葯口壩,相傳楊筠松死於並葬於此而改名「楊公壩」。還有許多鄉村的不少地名都有風水的傳說故事,這反映出風水觀念及其文化對這一地域的深遠影響。

以上列舉的僅僅是一爪半鱗,以贛州地域之廣大,歷史之悠久,文化內涵之豐富,可圈可點的地名還很多很多,這就需要我們進行認真發掘和深入研究。從這個意義上說,文瑞的專著《贛州地名溯源》可謂是有益的探索。該書共分六卷,從「贛州十八縣(市)名由」講起,依次述及「贛南民國時期四大名鎮」、贛南的「國家歷史文化名村」、「江西省歷史文化名村」、「其它鄉鎮村名由(節選)」,最後是「中心城區新地名詮釋」。全書資料翔實,結構嚴謹,情文並茂,對贛州的地名文化進行了全景式的介紹和深入研究。

文瑞是記者、散文作家,他雖祖籍南昌,然生於贛南,長於贛南,早已與贛南人民融為一體。他鐘情於這裡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醉心於這裡的客家氣息,紅土情懷。他常常利用工作之餘,跋山涉水,走村串戶,探古訪幽,考察民情風俗。章、貢源頭,留下了他的足跡;筠門、梅嶺,灑下了他的汗水;東龍、周田,烙印著他的音容笑貌。於是,足之所履,目之所及,耳之所聞,皆有所獲,幾年下來,便是珍貝盈筐。運之於筆,則可得心應手,如數家珍般道來。

如書中關於尋烏周田村的介紹:周田村是贛南通往粵、閩兩省古驛道上交叉點。周田村並沒有直接與閩粵交界,但沿著村裡的古驛道往南15公里處,即為項山大中村,這裡有一三叉路口,路口上有一石茶亭,出茶亭往南行進入廣東省平遠境內,出茶亭往東行進入福建省武平境內。所以說,項山中村的這座石茶亭是贛閩粵三省交界點,而周田則這走進尋烏境地的這條古驛道的咽喉。因此,一定意義上說,周田也可謂「三省通衢」。由於在這條路上主要是江西的大米、食油運往粵、閩;而來自廣東的海鹽、海產品運往江西;因此,當地客家人稱之為「鹽米之路」。對該地的地理方位描述得如此細微精確,非親歷其地且詳加考察所不能為也。

又如關於南康鄒家地的記述:鄒家地,被稱作「南康的阿里」,是一個在南康人眼裡充滿了神奇色彩、四面被高山峻岭層疊裹掖著的村落。峻岭雄奇是鄒家地的第一大特徵。鄒家地地處南康最北面,與遂川交界,距離南康市70公里、唐江鎮54公里、遂川城25公里。而從隆木鄉政府到鄒家地也有整整15公里之遙。從圩鎮往北望去,南康最高峰——1040米的白鶴嶺,猶如一道天然屏障,與著四周連綿無止的崇山峻岭,四面御雨抵風,守護著這塊神奇的土地。讓人讀來大有「猶身入其境」的感覺。而據我所知,文瑞就曾專門去過鄒家地作考察,所以才能寫得那樣的貼切入微。

再如關於石城堂下村的描述:客家文化底蘊最為深厚的當數高田鎮岩嶺管理區的堂下古村了。這是一個貌似平常卻曾經藏龍卧虎的小山村。幾棵巨楓在翠竹中泛著異彩散落村頭,一條溪水蜿蜒淌過纖陌人家,名字雅雅的「川至橋」從溪上橫跨,將古驛道延伸往寧石交界的大山深處,五幢宋明時期的祠堂流放著千年古風,矗立於溪邊山腳……今天的堂下村,雖說不上風景如畫,然而,卻讓人透過仲冬的寒流冷風,非常容易感覺到氤氳在村落四處的文化古韻。直到我們完全走進堂下村的崢嶸歷史,方才明白這氤氳的文化古韻並不是空穴來風,歷史曾將輝煌的一頁予以了它,北宋時期這裡誕生了贛南最早的教育家、圖書收藏家——一代大儒溫革!在這裡,作者不僅把堂下村的歷史、人文記述得清清楚楚,而且還以散文家的風格,用飽醮深情之筆,抒發了對客家文化的摯愛!

     書中精彩之處比比皆是,讀者諸君自閱其書便知,在此不一一列舉。值此《贛州地名溯源》即將出版之際,寫上以上一些話,權當是「序」。              

註:《從地名中尋求文化之蹤》篇章為江西省贛南師範學院客家研究院院長、教授、專門史碩士點領銜導師羅勇先生於2009年10月18日為《贛州地名溯源》所作書序。 

 

 

 


推薦閱讀:

思維導圖筆記的活用和與傳統線性筆記的比較
【探索門命學講座筆記】2013年高級班講座(7)
笑傲職場一個資深經理人的職場筆記第十六章
奇門筆記

TAG:筆記 | 地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