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呂凱特說:」聰明人克服謬誤,從而走向真理,只有傻瓜才堅持自己的謬誤.」 我們人類所具有的偉大品格之一就是能夠堅強地面對現實,勇敢地放棄謬誤.同時這也是走向真理的前提條件.創造人類社會的普遍正義將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永恆主題. 願 者 上 鉤 根據西漢劉安著的 <<淮南子>>卷十二"道應訓"的記載,"周武王問姜太公說:"寡人起兵討伐紂王,這是臣殺君王,以下伐上的事,我擔心將來這樣的戰爭不會休止,您看該怎麼辦呢?"太公說:"君王這個問題提得好.這就象捕獵時一樣,沒有捕獲野獸的時候,惟恐射殺野獸的傷口小而不能得手;等到捕獲了,又擔心對獸肉的創傷太多了影響獵物質量.君王若要想長久地據有天下,那就把老百姓的耳目口鼻都堵塞起來,引導他們去做那些無用的事情,對他們進行煩瑣的說教.使他們都安居樂業,心情閑適,由明明白白進入糊裡糊塗的狀態.這時就去掉他的頭盔,戴上鷸冠,解下他的寶劍而帶上笏板;實行守喪三年的禮治,使他們繁衍不絕;用高妙的言辭,卑謙的禮節,使人民不產生爭鬥;用酒肉來使他們心情舒暢,用音樂來讓他們得到娛樂,用鬼神來使他們敬畏天命;用繁文縟節來掩蓋他們的本色,用厚葬久喪來耗盡他們的家產,用口含珠寶,身著玉衣來浪費他們的資財,用深挖塘穴,高築墳墓來用盡他們的體力.家中貧窮,族裡人少,這樣圖謀作亂的人就少了.用這種辦法來改變風俗,可以穩坐江山而不會失去."( 武王問太公曰:"寡人伐紂天下,是臣殺其主而下伐其上也。吾恐後世之用兵不休,鬥爭不已,為之奈何?"太公曰:"甚善,王之問也!夫未得獸者,唯恐其創之小也;已得之,唯恐傷肉之多也。王若欲久持之,則塞民於兌,道全為無用之事(1),煩擾之教,彼皆樂其業,供其情,昭昭而道冥冥,於是乃去其瞀而載之木,解其劍而帶之笏。為之三年之喪,令類不蕃,高辭卑讓,使民不爭。酒肉以通之,竽瑟以娛之,鬼神以畏之,繁文滋禮以弇其質,厚葬久喪以亶其家,含珠鱗、施綸組以貧其財,深鑿高壟以盡其力,家貧族少,慮患者貧,以此移風,可以持天下弗失.」)姜太公又說:"有一卷書,叫做<<丹書>>,這個道理皆在其中."於是,武王齋戒三日,求授<<丹書>>. 以上所記述的在中國歷史上被稱為周武王」丹書受戒」,周武王在周朝實行的禮樂思想就出自<<丹書>>.也就是說儒家思想出自<<丹書>>.從姜子牙的話中我們知道所謂禮樂思想實際就是要通過煩瑣的說教進行愚民弱民,使人們變得愚昧荒謬,通過勞民傷財的方式使人民變得瘦弱貧窮, 用繁文縟節使人們變得愚腐可笑,用金銀珠寶和舞樂來引起人們的慾望而使人們變得奢侈荒淫, 這樣一來人們就會利用資源去做無用的事,而社會上有真才實學,有能力有遠見的人卻會受到排擠,結果使社會變得衰敗;主張無視法制使人們變得姦邪詐偽,野蠻卑劣,主張愚而不明使人們變得善惡不辨, 良莠不分,主張濁而不清使賞罰不明,任人唯親,主張奸者獲利使人們唯利是圖,吭蒙拐騙,統治階級為了滿足自己奢侈荒淫的慾望就會不擇手段地敲詐勒索,欺壓百姓,結果必然會受到人民的反抗,這樣一來社會就會混亂.社會衰敗混亂國力就會變得衰弱,在面對外國強大勢力威脅的時候就只能割地賠款,賣國求榮.因此,簡單地說所謂儒家思想可以說就是對內愚民弱民,欺壓百姓,對外卑躬屈膝,賣國求榮的思想.這就決定了儒家思想必然是亡國之道.而在春秋戰國出現的」君不惠,臣不忠,父不慈,子不孝.國與國相互戰爭,家與家相互掠奪,人與人相互殘害"的人吃人的事實也充分地證明了周朝的禮樂思想,即儒家思想的本質.用現在的話說儒家思想就是反科學,反法律,反道德的思想.
事實上儒家思想,即禮樂思想本身就是由兵家思想中的文略理論化而來的,其基礎簡單地說就是:」用女色腐蝕,用厚利引誘,用美味供養,用靡靡之音迷亂」.(淫之以色,啖之以利,養之以味,娛之以樂。出自<<六韜.武韜.三疑第十七>>).說的再具體一點就是送給敵國的君主金銀珠寶等珍奇之物和美色使其變得奢侈荒淫,賄賂敵國君主身邊的人使其遊說其君來離間君主和忠臣的關係,使敵國君主變得殘暴不仁,收買敵國的奸臣使其擾亂朝政,阻塞君主視聽,謊報虛假情報,誣陷忠良之士,製造虛假繁榮,使君主忽視國內生產,從而造成國家貧窮,社會衰敗,最終使君主失去人民的支持.然後以為解除人民的痛苦為由出兵討伐這樣的國家就會得到眾人的支持,而且可以輕而易舉地取勝.而儒家思想,即禮樂思想就是上述思想理論化的結果,因此,儒家思想本身就是間諜的思想. 夏末商初人伊尹一面讓商湯王實行仁政,以符合君道的標準,即按照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原則進行治理商,同時以兵家思想的文略對夏桀進行治亂,結果顛覆了夏朝,伊尹成為有記錄以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策劃臣弒君並且取得成功的人.而姜子牙幫助周文王和周武王顛覆商朝所採用的方法和伊尹所用的方法基本是一致的. 周朝的禮樂思想是<<丹書>>的作者以反君道,即以失民心者失天下為標準將兵家思想中的文略進行理論化,細分化的結果,並用來治理國家.也就是說不僅僅是針對君主,而是使禮樂思想成為社會上每一個人的行為準則.這就決定了儒家思想必然是亡國之道.而姜子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儒家思想成為官方哲學的人。 姜尚,字子牙,根據<<史記>>的記載, 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輔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時被封在呂,有的被封在申,姓姜.到姜子牙時已淪落為平民,因為以其封地之名為姓,所以也叫呂尚.傳說姜子牙在遼東一帶拜師學道後曾為商紂做事,由於商紂無道就離開了,四處遊說列國諸侯,但未得知遇之君.先後賣食、屠牛、賣卜,是婦之逐夫. 姜尚走遍各地,盡訪諸侯,尋祖跡於申、呂故地,觀風俗於夷、夏舊族;他幾度出入周國、殷都等地,多次回顧商湯、夏桀的成敗得失.雖年過花甲但壯心不已的姜子牙垂掉於渭水之濱終遇周文王.成為周文王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勛.被封於齊,是齊國的開創者. 姜子牙到齊國後,修明政事,順其風俗,簡化禮儀,開放工商之業,發展漁業鹽業優勢,主張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任用賢能,以民為本,基本遵循夏禹,商湯的王道思想來治理齊國,因而人民多歸附齊國,使齊成為大國.在這裡我們馬上就發現姜子牙治理齊國的思想和他建議周武王治理國家的禮樂思想完全不同,確切地說基本相反.這完全符合實現儒家思想的最終目標的方式,也就是完全符合實現」內聖者亡,不聖者王」的」內聖外王」的最終目標的方式.同時也證明了有文獻關於姜子牙是間諜出身的記載. 從姜子牙的一生來看可謂是大器晚成,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在姜子牙身上我們既可以看到符合君道的思想,即治理之道,比如治理齊國的思想;也可以看到反君道的思想,既治亂之道,比如出自姜子牙之口的周朝的禮樂思想,也就是儒家思想.由於姜子牙與儒家思想的關係以及其傳說中一生的經歷自然而然地讓我們意識到,在<<論語>>和司馬遷的<<史記>>中所記載的周遊列國遊說求官,然而卻淪落為喪家狗的儒家思想的聖人孔丘的人生經歷和傳說中遇到周文王之前的姜子牙的經歷非常相似.我們知道孔丘雖然被尊為儒家思想的聖人,但是儒家思想並非孔丘所創,而且孔丘一生也沒有留下任何著作,在先秦文獻中只有<<論語>>和<<春秋>>中有關於孔丘言論的記載,然而<<論語>>並非孔丘所著, 司馬遷在<<史記>>中明確記載,孔丘根據魯國史官記載的史料,編定了<<春秋>>,在<<春秋>>一書中把吳,楚的國君自稱為」王」改稱為」子」,踐土會盟實際上是」晉君召周天子」去的,<<春秋>>中改為」天子周王巡狩」來到河陽,因為這樣記載更符合儒家思想.通過以上記載我們知道,事實上司馬遷在委婉地告訴我們,儒家思想主張通過篡改歷史事實的方式將對自己不利的史實改為對自己有利的記載.這完全符合中庸的儒家思想的方法論.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否定在中國歷史上存在孔丘這樣一個人. 根據司馬遷<<史記>>的記載,孔丘的先人姓孔,父母野合而生孔丘, 禱於尼丘得孔子,孔丘天生頭頂中間下凹,與尼丘山的形狀一樣,因此,起名為丘,字仲尼,姓孔.而且孔丘在其母去世時不知道自己父親的墓在什麼地方,這就是說孔丘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從<<史記>>對孔丘身世的記載來看, 司馬遷似乎在告訴我們孔丘並非是人名,我們知道儒家思想的方法論是中庸,儒家思想就是玩文字遊戲的思想. 孔丘天生頭頂中間下凹,與尼丘山的形狀一樣,而尼丘山是四周高中間低的形狀,這同喪葬使用的未封蓋的棺槨的形狀一樣,所以」尼」指的應該是棺槨;」仲」字是」人」」中」,因此,所謂」仲尼」應該指的是去世的人在棺槨之中;」丘」在中國古文中有」墳墓」之意;而」孔」在中國古文中有」盛,大,非常」等意;因此,孔丘應該指的是規模宏大的墳墓.現今的考古證明自商代以來,歷朝歷代的帝王的墳墓都是規模宏大的墳墓,所以,孔丘,字仲尼實質上所代表的是」帝王的墳墓」.從<<論語>>可以看出周朝的禮樂思想是臣下弒君,篡位竊國的思想,也就是說周朝的禮樂思想是為帝王挖掘墳墓的思想,這和周朝的禮樂思想是兵家思想中的文略,是亡國之道是完全一致的.而將」帝王的墳墓」說成是儒家思想的」至聖先師」完全符合中庸的方法論.在殷商以前,專門負責治喪,祭神等各種宗教儀式的人叫做」儒」,而周朝的禮樂思想是為帝王挖掘墳墓,送葬帝王的思想,是以顛覆國家為目的,為國家送葬的思想,所以周朝的禮樂思想也叫儒家思想(2).我們知道顛覆國家和為國家送葬的工作一般屬於間諜的工作範圍,因此,實際上周朝的禮樂思想,間諜思想和儒家思想所代表的內容是相同的, 就是為帝王挖掘墳墓的思想,即亡國之道.儒家思想模仿抄襲周朝的禮樂思想,而周朝的禮樂思想出自姜子牙之口,所以,孔丘,字仲尼模仿的應該就是失敗的姜子牙的形象,換句話說<<論語>>是儒家思想的總綱,<<論語>>的作者以失敗的姜子牙的經歷為基礎而創作了孔丘,字忠尼.也就是說在孔丘,字仲尼的言論和行為中只能體現出反君道的思想,即只能有治亂之道,而不能有治理之道.因此,我們所看到的儒家思想的至聖先師就是一個愚昧卑鄙,荒謬愚腐,姦邪偽詐,兇惡野蠻的形象,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達到治亂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使儒家思想成為亡國之道,如果不是這樣就沒有資格做儒家思想的至聖先師.而且儒家思想是間諜的思想,所以間諜口中的至聖先師實際上指的就是帝王的墳墓.這完全符合儒家思想的方法論------中庸.正因為儒家思想是反道德的思想,所以使所有的儒家失去了證明在中國歷史上存在孔丘,字仲尼這樣一個人的資格(3),正因為儒家思想本身的方法論是中庸,所以使所有的人失去了證明在中國歷史上存在孔丘,字仲尼這樣一個人的權利(4).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