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白話譯註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白話譯註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孤山清風堂明虛常省白話譯註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即「世尊」,這裡指釋迦牟尼佛)游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音樹(能發出美妙音樂的神樹)下,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在一起),菩薩摩訶薩三萬六千,及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八部(等)人非人等無量大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天龍八部:守護佛法諸神——天:梵天、帝釋天、四天王等天神。龍:八大龍王等水族之主。夜叉:又叫「葯叉」,能飛騰空中的鬼神。阿修羅:好鬥之神。迦樓羅:即大鵬金翅鳥,以龍為食。乾闥婆:帝釋天的音樂神,以香為食。緊那羅:歌神,似人而有角,故又名「人非人」。摩侯羅迦:大蟒神。上述八部眾中,以天、龍二眾為上首,故標舉其名,統稱天龍八部。上述八部鬼神,本來非人,但常常變現人體,前往佛前聽聞佛法,故這些變化了的鬼神稱為「非人」。)

這是我聽世尊釋迦牟尼佛說的,當時世尊遊行諸國,教化眾生,來到中印度的廣嚴城,端坐在能發出美妙之音的樂音樹下,與八千多位大比丘們在一起。同在一起的還有三萬六千位菩薩,以及國王、大臣、婆羅門①、居士②等人及無數天神、龍神、葯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等八部護法諸神③。大家恭敬圍繞在世尊周圍,聆聽世尊說法。①婆羅門:印度四大階級中地位最高的一個階級,專管祭祀。②居士:印度社會第三階級,次於「剎帝利」(王侯武士),叫作「吠舍」,即「自由民」,其中富有的、有地位的紳士,稱為「居士」,非現今所說的學佛居士。③天龍八部:守護佛法諸神——一、天:梵天、帝釋天、四天王等天神。二、龍:八大龍王等水族之主。三、夜叉:又叫「葯叉」,能飛騰空中的鬼神。四、阿修羅:好鬥之神,有天福而無天德,常與帝釋天爭鬥。五、迦樓羅:即大鵬金翅鳥,以龍為食。六、乾闥婆:帝釋天的音樂神,不食酒肉,唯以香氣為食,故又名「尋香神」。七、緊那羅:歌神,似人而有角,故又名「人非人」。八、摩侯羅迦:大蟒神。上述八部眾中,以天、龍二眾為上首,故統稱「天龍八部」。八部鬼神本來非人,但常常變現人體,前往佛前聽聞佛法,故這些變化了的鬼神稱為「非人」。

 

爾時,曼殊室利(即「文殊師利菩薩」)法王子承佛威神,從座而起,偏袒(tǎn坦:露)一肩,右膝著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白言:

「世尊,惟願演說如是相類諸佛名號,及本大願殊勝功德,令諸聞者業障銷除,為欲利樂像法轉時(佛陀滅後像法之時)諸有情故。」

這時,文殊師利法王子承蒙佛陀威神,從座位上立起,右肩袒露①、右膝跪地,向世尊彎腰合掌,祈求世尊道:

「世尊,為了利益像法時期②的有情③眾生,使他們得獲安樂,懇請世尊宣說諸佛名號,以及諸佛因地修菩因薩道時所發大願和殊勝功德,使眾生聽聞之後,業障④消除。」①右肩袒露:義凈三藏譯《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云:「偏袒右肩,右膝著地……。」②像法時期:佛法共分三個時期:釋迦佛在世時,稱為「正法時期」。這個時期的眾生修學佛法,大都能夠獲得果證;其教法流行一千年。佛滅度後,佛法已經變質,淪落為一些相似的佛法,故名「像法」;而且這個時候,只有經典、佛像留在世間。這時,證果的人已經很少,其教法流行也是一千年。末法時期,佛法衰微,眾生善根愈來愈淺,修行者愈來愈少,證果者更少,而且經典和佛像都沒有了,只剩下一句「阿彌陀佛」以及其實與佛法本不相干的密宗存在。所以,密宗愈興旺,末法愈來臨得早。(南懷瑾)其教法流行一萬年。③有情:一切有情識、有生命的動物,即常言之「眾生」。一切無情感和生命的植物、礦物等物品,就叫「無情眾生」,簡稱「無情」。④業障:人的一切善惡思想和行為,都叫「業」。好的思想和行為叫「善業」,壞的思想和行為叫「惡業」。就究竟成佛而言,善業、惡業都能產生一定的力量,障礙成佛,故叫「業障」。

爾時,世尊贊曼殊室利童子(年輕菩薩)言:「善哉善哉,曼殊室利!汝以大悲,勸請我說諸佛名號、本願功德,為拔業障所纏(之)有情、利益安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汝今諦聽,極善思惟,當為汝說。」

曼殊室利言:「唯然,願說,我等樂聞!」

這時,世尊讚歎文殊師利菩薩道:「很好很好,文殊師利!你出於大悲①,為了救拔業障纏身的眾生,利益像法時期一切有情,使他們得獲安樂,勸請我演說諸佛名號,以及諸佛因地修菩因薩道時所發大願和殊勝功德,你這樣做很好!你如今仔細聽好了,並且認真思考,我將為你宣說。」

文殊師利菩薩答道:「是,世尊!請您速速宣說,我等十分高興聆聽您的教誨!」①大悲:給人快樂叫「慈」,為人拔除痛苦就叫「悲」。諸佛菩薩之慈悲,是將眾生視作己身、視眾生之苦感同身受而產生的慈悲,是無條件的,遍及一切眾生,因而叫「同體大悲」、「無盡大慈」。

佛告曼殊師利:「東方去此,過十伽(jìngqié靜茄:即印度恆河 )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凈琉璃』,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薄伽梵。

佛告訴文殊師利:「從此向東,過數如十條恆河之沙那麼多的佛國①,有一個世界名叫『凈琉璃』;這個世界的佛名叫『藥師琉璃光如來、應供、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②。』①佛國:又叫佛土、佛剎,指一佛所住或所教化的國土。一日月照耀的世界,稱為「一小世界」;一千個一小世界,形成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集成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集成一個「大千世界」。因為一「大千世界」是由小、中、大三種「千世界」集成,故名「三千大千世界」。一「三千大千世界」乃一佛所教化的領域,故稱「一佛國」。②如來、應供、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一切諸佛通用的名稱。(一)如來:一切事物,有來有去,皆須相對於其他參照物。佛無處不在、無處不有。佛就是宇宙本身,宇宙就是佛。宇宙相對於宇宙,故無所謂來,也無所謂去,這就叫「如來」。(二)應供:梵語「阿羅漢」的意譯。諸佛功德圓滿,應受人天供養。(三)正等覺:梵語「三藐三菩提」,指諸佛真正普遍平等的覺悟。(四)明行圓滿:又叫「明行足」。「明」指「智慧」,「行」指布施、持戒等六度萬行,「足」就是「圓滿」的意思;諸佛智慧以及自利利他的功行,一切圓滿具足,故名「明行圓滿」。(五)善逝:「逝」即「去」的意思,即「證入涅槃」。小乘聖者不顧眾生,自入涅槃,是「逝」而不善;佛陀不離生死而證菩提、不舍眾生而入涅槃,故名「善逝」。(六)世間解:佛對世間一切清楚明了,故名「世間解」。(七)無上士:又叫「無上丈夫」。諸佛智慧、福德至高無上,天上人間最為殊勝,故名「無上士」。(八)調御丈夫:佛如高超的馴馬師,無論多麼剛強的眾生,都能夠很好地調教和駕馭,使之由惡向善,故名「調御丈夫」。(九)天人師:人天之師。(十)佛:諸佛自己覺悟、教化眾生覺悟,自覺和覺他悉皆圓滿無缺,故名「佛」。(十一)世尊:諸佛乃世間至尊,故名「世尊」。以上諸號,常常將「無上士」和「調御丈夫」合為一號,統稱「諸佛十號」。

「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令諸有情,所求皆得。

「文殊師利,東方凈琉璃世界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因地修菩薩道時,曾發十二大願,以使所有的眾生,所求皆能如願。(哪十二願呢?①)①義凈三藏譯《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云:「云何十二?。」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即覺悟成佛)時,自身光明熾( chì 翅:熱烈旺盛)然,照耀無量無盡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莊嚴其身,(並)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獲無上正等正覺、覺悟成佛時,自身光明顯赫,照耀無量無邊、無窮無盡一切世界;以三十二種顯著殊勝的大丈夫相、八十種細微精妙的好相莊嚴自身,容貌端莊無比。同時,令一切眾生與我一樣,毫無差異。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凈無瑕穢(xiá huì霞會:雜質、污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於日月。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證得無上菩提時,身體猶如琉璃①,內外通體透明清澈,毫無瑕疵;所放光明,廣大無邊。萬丈光芒交輝相映,遠超日月,普照一切,乃至黑暗幽冥之處,悉皆充滿光明;眾生承蒙佛光照耀,悉皆心明眼亮,事事毫無障礙,心想事成。①琉璃:一種青玉,色如藍天,乃貓眼石的一種。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證得無上菩提時,能用無量智慧以及方便①,使一切眾生悉皆豐衣足食,生活所需,充裕豐滿,毫無匱乏。①智慧方便:用合適的方式,巧妙度化眾生,這就是方便。智慧是方便的本體,因智慧而生方便;方便是智慧運用,因方便而顯現深廣之智慧。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證得無上菩提時,若有眾生,修行邪道,我當悉皆使其舍邪歸正,堅持修行無上菩提;如果有人,修行聲聞、獨覺①等小乘之法,我當悉皆引導他們歸向大乘,永不退轉。①聲聞、獨覺:有佛之世,聽聞佛的聲教而覺悟者,叫做「聲聞」。無佛之世,通過觀察花開花落等自然景象而覺悟者,稱為「獨覺」,又叫「緣覺」。聲聞、獨覺追求的都是自我解脫,所以叫做「小乘」。而菩薩在追求自我解脫的同時,普度眾生,願與眾生同得解脫,所以叫做「大乘」。

「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無量無邊有情,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設有毀犯,聞我名已,還得清凈,不墮惡趣。

「第五大願:願我來世證得無上菩提時,若有無量無邊眾生,於我正法之中修行清凈梵行①,我當使其圓滿受持一切戒法,無有缺漏,具足受持三聚凈戒②;如有毀犯,若能聽聞我名,(一心稱念不忘,懇切懺悔③,)即能恢復清凈,不墮惡道④。①梵行:斷絕淫慾的修行。②三聚凈戒:乃大乘菩薩之戒,又叫「菩薩三聚戒」:一、攝律儀戒:斷除一切諸惡,為七眾所受之戒,包括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此戒為法身之因。法身本自清凈,由於諸惡覆蓋,故不得顯現;若離斷諸惡,法身自然顯現。二、攝善法戒:即「修習一切善法」。此戒乃報身之因。因為能夠止惡修善,故得成就報身之佛。三、攝眾生戒:又叫「饒益有情戒」,即以慈悲之心,攝受利益一切眾生。③義凈譯本曰:「專念受持,至心發露」。④惡道:地獄、餓鬼、畜生三種痛苦之處。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喑(yīn 音:不能說話)啞、攣躄(luánbì鑾逼:手腳蜷曲不能伸開、背僂(lǚ 呂:脊背彎曲)、白癩(即麻風病)、癲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xiá霞:聰明)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證得無上菩提時,若有眾生,身體下劣,六根不全,長相醜陋,愚痴蠢笨,眼盲耳聾,五音不全,四肢殘缺,彎腰駝背,身患麻風,精神瘋癲……種種疾病纏身。這時,若能聽聞我名,(懇切至誠,一心稱念,①)即能個個容貌端正,聰明無比,六根俱全,無有各種疾病之苦。①義凈譯本曰:「至心稱念」。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葯、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證得無上菩提時,若有眾生,種種疾病纏身,無醫救治、無人可依,無醫無葯、無親無家,貧窮困苦,這時,若能瞬間聽聞我名①——我名一經其耳,眾病悉皆去除,身心安康快樂,親朋兒孫滿堂,豐衣足食,直至證得無上菩提。①義凈譯本曰:「暫聞我名」。

「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百惡之所逼惱,極生厭離,願舍女身。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八大願:願我來世證得無上菩提時,若有女人,不堪女性種種困苦折磨,極力想要擺脫女身,這時,若能聽聞我名,(懇切至誠,一心稱念①,)即能個個轉女成男,具足大丈夫之相,直至證得無上菩提。①義凈譯本曰:「至心稱念」。

「第九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罥(juàn倦:網網,解脫一切外道纏縛;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當引攝,置於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第九大願:願我來世證得無上菩提時,能使一切眾生跳出邪魔羅網,從一切外道束縛中解脫出來。若有眾生,誤入歧途,墮落各種茂密的惡見①之林,我當悉皆加以引導,使之重歸正見之道,逐漸修學菩薩之行,快速證得無上菩提。①惡見:指各種邪惡的見解,即違背佛教真理的見解。

「第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加,縛錄鞭撻、系閉牢獄,或當刑戮,及余無量災難凌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

「第十大願:願我來世證得無上菩提時,若有眾生,遭受國法制裁——枷鎖加身,皮鞭抽打,身陷牢獄,或者即將極刑處死,乃至其他無數災難降臨,身心備受煎熬,痛苦憂愁不堪;這時,若能聽聞我名,憑我福德之力以及威神之力,擺脫一切痛苦。

「第十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饑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第十一大願:願我來世證得無上菩提時,若有眾生,饑寒交迫,為求衣食而造種種惡業,這時,倘若聽聞我名,懇切至誠,一心稱念,我將先賜其上等美妙飲食,使其豐衣足食,最後用佛法加以教化,使其從根本上得獲安穩快樂。

「第十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無衣服,蚊虻寒熱,晝夜逼惱。若聞我名,專念受持,如其所好(hào號:喜歡、愛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寶莊嚴具,華塗香、鼓樂眾伎③,隨心所玩,皆令滿足。

「第十二大願:願我來世證得無上菩提時,若有眾生,貧窮困苦,衣不蔽體,晝夜蚊叮蟲咬,寒熱難當;這時,倘若聽聞我名,懇切至誠,一心稱念,即能心想事成,得獲種種上等美妙衣服,以及一切珍寶首飾;鮮花①香油②、鼓樂歌舞,一切娛樂,隨心所欲,無不滿足。①香花:這裡指裝飾用的鮮花,包括戒指、項鏈等各種飾品。②香油:這裡指塗抹身體用的香油、香水,包括各種化妝品。③鼓樂歌舞:這裡指各種娛樂活動及器具。

「曼殊室利,是為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十二微妙上願。

「文殊師利,這就是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修行菩薩道時,所發微妙無比的十二大願。

「複次,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行菩薩道時,所發大願,及彼佛土功德莊嚴,我若一劫、若一劫餘,說不能盡。然彼佛土,一向清凈,無有女人,亦無惡趣,及苦音聲。(彼土)琉璃為地,金繩界道,城闕(què缺:皇宮、寺廟門前兩邊的望樓)、宮閣、軒(xuān宣:有窗的小屋或長廊)窗、羅網,皆七寶成;亦如西方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等無差別。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次補佛處,悉能持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寶藏。是故曼殊室利,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應當願生彼佛世界。」

「另外,文殊師利,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修行菩薩道時所發大願,以及琉璃世界無上功德成就的美妙莊嚴,我若滔滔不絕,說上一劫,甚至超過一劫的時間,也無法說盡。藥師琉璃光如來的佛土,一向清凈無比,沒有女人,也沒有地獄、惡鬼、畜生等惡道,甚至連痛苦的聲音也沒有。東方琉璃世界琉璃為地,道路用金繩界定,城樓、宮殿、長廊、門窗、羅網等,皆是金、銀、琉璃、水晶、硨磲、珍珠、瑪瑙等七寶而成,就如西方極樂世界一樣,美妙無比。琉璃世界有兩位菩薩,一位名叫日光遍照菩薩、一位名叫月光遍照菩薩,是琉璃世界無量無數菩薩中,為首的兩大菩薩,藥師琉璃光如來滅度後,將依次遞補佛位;他們皆能堅持和傳承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寶藏。因此,文殊師利,所有堅信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善男子、善女人,都應當發願,求生東方琉璃世界。」

爾時,世尊復告曼殊室利童子言:「曼殊室利,有諸眾生,不識善惡,惟懷貪吝(lìn令:貪婪吝嗇),不知布施及施果報,愚痴無智,闕(同「缺」)於信根,多聚財寶,勤加守護。見乞者來,其心不喜;設不獲已,而行施時,如割身肉,深生痛惜。復有無量慳(qiān牽:小氣、吝嗇)貪有情,積集資財,於其自身尚不受用,何況能與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來乞者?彼諸有情,從此命終,生餓鬼界,或傍生趣(即畜生道)。由昔人間,曾得暫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故,今在惡趣,暫得憶念彼如來名,即於念時,從彼處沒,還生人中,得宿命念,畏惡趣苦,不樂欲樂,好行惠施,讚歎施者;一切所有,悉無貪惜,漸次尚能以頭目手足、血肉身分施來求者,況余財物?

這時,世尊釋迦牟尼佛接著告訴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師利,有許多眾生,不知善惡,心中唯有貪婪和吝嗇,不懂布施以及布施能得善果好報,愚痴沒有智慧,對佛法沒有信仰,猶如樹木無根,眾善難生,只知廣積眾財,守財如命,看見他人過來,有所相求,心生不喜;即使迫不得已,勉強布施,卻如身被刀割,痛惜不已。還有無數吝嗇貪婪之人,積聚錢財,自身卻捨不得用,更不用說能夠供養布施父母妻兒、奴婢傭人以及乞討之人。這些眾生,人間命終之後,投生餓鬼世界或者畜生道,倘若他在人間的時候,曾經偶爾聽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因為這個緣故,如今即使身處惡道,短暫之間能夠記起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一念之間,從惡道消失,還生到人中,得宿命通,能夠知道自己過去世的事,從此畏懼惡道之苦,不再貪求享樂,不但自己樂善好施,同時也讚歎他人布施,對於自己擁有的一切,毫不吝惜,甚至能將自己的頭顱、雙眼以及手足和血肉——身體的任何部分,布施需要的人,更不用說其他身外之物。

「複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雖於如來受諸學處(戒律),而破屍羅(戒律);有雖不破屍羅而破軌則;有於屍羅、軌則雖則不壞,然毀正見;有雖不毀正見,而棄多聞,於佛所說契經深義不能解了;有雖多聞而增上慢,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謗正法,為魔伴黨。如是愚人,自行邪見,復令無量俱胝(zhī知:億)有情墮大險坑。此諸有情,應於地獄、傍生、鬼趣流轉無窮。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便舍惡行,修諸善法,不墮惡趣;設有不能舍諸惡行、修行善法,墮惡趣者,以彼如來本願威力,令其現前暫聞名號,從彼命終,還生人趣,得正見精進,善調意樂(志向、意向),便能舍家,趣於非家,如來法中,受持學處,無有毀犯,正見多聞,解甚深義,離增上慢,不謗正法,不為魔伴,漸次修行諸菩薩行,速得圓滿。

「另外,文殊師利,若有眾生,雖然跟隨如來學習,受持各種戒律,卻破犯戒法;而有的人,雖未犯戒,卻破犯清規等各種軌則①;還有的人,雖未破犯戒律、軌則,卻毀謗正見;更有人,雖未毀謗正見,卻放棄多聞、不聽正法,對既契合宇宙人生真理、又契合眾生根機的佛說經典,不能深刻領會;又有人,雖然多聞,但是自高自大,因為驕傲覆蓋了自心,常常自以為是,處處詆毀他人、誹謗正法,成為邪魔的黨徒。這些愚人,自己堅持邪見,同時還使無量無數眾生墮落險惡的大坑。上述眾生,將來必帶墮落地獄、畜生、鬼神等惡道,輪迴無窮。如果能夠聽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聽聞之後,立即舍邪歸正,修行諸善,將來就能免墮惡道。倘若有人不能改邪歸正、眾善奉行,將來墮落惡道,但是由於藥師琉璃光如來誓願之力巨大的緣故,能夠使其瞬間得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此人惡道命終之後,還生人間,能夠堅持正見,努力修行,志願成佛,於是捨棄家庭,出家修道,於如來正法之中,受持戒律,嚴守無犯,堅持正見,廣學多聞,領會佛法甚深之義,遠離我慢貢高,不誹謗正法,不追隨邪魔,修行菩薩之道,最終功德圓滿,覺悟成佛。①軌則:上面所說的戒法,是指事關個人修行的律條;軌則則指事關大眾公共秩序方面的戒條,比如中國禪宗寺院的清規,若有違犯,則是對公共秩序的破壞,罪過更大。

「複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慳貪嫉妒,自贊毀他,當墮三惡趣中,無量千歲受諸劇苦。受劇苦已,從彼命終,來生人間,作牛馬駝驢,恆被鞭撻,饑渴逼惱,又常負重隨路而行;或得為人,生居下賤,作人奴婢,受他驅役,恆不自在。若昔人中,曾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由此善因,今復憶念,至心歸依。以佛神力,眾苦解脫,諸根聰利,智慧多聞,恆求勝法,常遇善友,永斷魔,破無明殼,竭煩惱河,解脫一切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另外,文殊師利,若有眾生,吝嗇貪婪、嫉賢妒能,讚歎自己、毀謗他人,將來必定墮落三惡道中,千年萬年,受大痛苦。三惡道中受完苦後,隨即命終,生到人間,有的變作牛馬或者駱駝、驢子,經常遭人鞭打,忍飢挨餓,還要背負重擔,運輸各種物品;有的雖然投生為人,但是地位低賤,成為他人奴婢,受人驅使奴役,永無自由。但是倘若他們過去做人的時候,曾經聽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因為這個善因,如今能夠想起藥師琉璃光如來,從而懇切至誠,至心歸依藥師琉璃光如來。這時,憑藉佛的神力,此等眾生能夠從種種痛苦中解脫出來,耳聰目明,智慧充滿,廣學多聞,一心求法,常常得遇良師益友,永運斷除邪魔羅網,破滅無明①愚痴,煩惱②之河斷流,從生老病死種種痛苦中解脫出來。①無明:煩惱的別稱,泛指無智、愚昧,特指不解佛教道理。②煩惱:貪、嗔、痴等一切使人身心發生惱、亂、煩、惑、污等現象的精神作用。覺悟是學佛的最高目的,依此而言,一切妨礙實現覺悟的精神作用,都可稱之為煩惱。

「複次,曼殊利室,若諸有情,好喜乖離,更相鬥訟,惱亂自他,以身、語、意,造作增長種種惡業,展轉常為不饒益事,互相謀害。告召山林樹冢(zhǒng腫:鬼神所住的山頂)等神;殺諸眾生,取其血肉祭祀(sì四:祭祀)葯叉、羅剎婆等;書怨人名,作其形像,以惡咒術而咒詛之;厭魅蠱(gǔ古:一種害人的妖術)道,咒起屍鬼,令斷彼命,及壞其身。是諸有情,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彼諸惡事悉不能害,一切展轉皆起慈心,利益安樂,無損惱意及嫌恨心,各各歡悅,於自所受,生於喜足,不相侵凌,互為饒益。

「另外,文殊師利,若有眾生,喜歡挑撥離間、破壞團結,甚至互相爭鬥吵鬧,擾亂自身和他人;做事、說話、起心動念,常常製造種種惡業,使惡業增長;相互之間常做無益他人的壞事,互相謀害。有人禱告、召請山神樹怪等鬼神,謀害他人;有人殺雞宰羊,取其血肉祭祀葯叉、羅剎等女鬼;有人手書仇人名字,或者繪畫仇人形象,用惡毒的咒術詛咒仇人;還有人用魘魅蠱道等害人的妖術害人,對著死屍念咒,讓死屍動起來,命令死屍殺害他人或者傷害他人身體。若有眾生,倘若得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就能免受上述妖術的危害,大家都能慈心相向,互相利益對方,平安快樂,毫無損害他人、憎恨他人之心,個個歡快愉悅,安於實現,知足常樂,互不傷害,相互幫助。

「複次,曼殊室利,若有四眾:芻、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即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余凈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受持八分齋戒,或經一年、或復三月,受持學處,以此善根,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所聽聞正法而未定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臨命終時,有八大菩薩,其名曰:南無文殊師利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得大勢菩薩、南無無盡意菩薩、南無寶檀華菩薩、南無藥王菩薩、南無葯上菩薩、南無彌勒菩薩——是八大菩薩,乘空而來,示其道路,即於彼界種種雜色眾寶花中,自然化生。

「另外,文殊師利,若有學佛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及其他對佛法信仰純潔的善男子、善女人等①,若是有人,能夠受持八分齋戒②——或者一年,或者三個月,受持八戒,憑此善根,發願求生西方無量壽佛極樂世界聽聞正法,但尚未一定者,這時,倘若得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命終的時候,就會有八位大菩薩,他們的名號是:南無文殊師利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得大勢菩薩、南無無盡意菩薩、南無寶檀華菩薩、南無藥王菩薩、南無葯上菩薩、南無彌勒菩薩——這八大菩薩,從空中過來,指示道路,引導其往生東方琉璃世界,即於東方琉璃世界種種色彩斑斕的寶花中,自然化生③。①比丘:又叫「苾芻」,梵語直譯,佛教受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女性稱為「比丘尼」、「苾芻尼」。優婆塞:又叫「鄔波索迦」,意譯「近事男」,受持三皈五戒,親近、事奉三寶的在家男性佛弟子,女性則成為「優婆夷」、「鄔波斯迦」。「其他信佛善男子善女人」則指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以及受持三歸、未受五戒的在家居士。②八分齋戒:又叫「八關戒齋」,簡稱「八戒」,即在特定時間裡,受持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著香花鬘、不香塗身、不歌舞伎倡,不坐高廣大床,不非時食等戒。八戒是依據出家沙彌十戒制定的,因此,在家人受持八戒,即是短期體驗出家生活,種的是出世之因,功德非常殊勝!八戒是在家人所受戒律中惟一的出世戒。受持八戒,即是經上所說的「持齋」。許多居士有將「吃素」視為持齋的,這是錯誤的;持素的功德是無法與持齋相比的。持齋時間最短的,可每月一天,也可選擇每月的「六齋日」(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以及每月的最後兩天),或者每年的正月、五月、九月這三個月持齋(年三長齋)。需要注意的是,八戒不是終生「盡形壽」受持,特定時間受持完畢,戒體自然失去,若要再次受持,必須重新受戒,取得戒體,這樣再去按照戒律的要求去做,才是真正的持戒,否則只是一般的「行善」,不是持戒。③化生:沒有胞胎等依託,依業力忽然而生(出現)。

「或有因此生於天上,雖生天上,而本善根亦未窮盡,不復更生諸餘惡趣。天上壽盡,還生人間,或為輪王,統攝四洲,威德自在,安立無量百千有情於十善道;或生剎帝利、婆羅門、居士大家,多饒財寶,倉庫盈溢,形相端嚴,眷屬具足,聰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若是女人,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至心受持,於後不復更受女身。

「另外有人,因為上述善因,得生天上;雖然投生天上,但是善根無窮無盡,從此不會墮落惡道。天上壽命結束,還生到人間,或者成為轉輪聖王,統領四大洲①,威德無比,勸道無量無數眾生廣行十善②;或者投生到高貴的剎帝利、婆羅門以及居士③等大戶人家,財寶無數,倉庫充滿,相貌端莊,子孫滿堂,聰明而有智慧,勇猛健壯,如同金剛力士。如果是女人,聞聽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專心持念,從此不再淪為女人。①四大洲:須彌山四周的鹼海中的四個大洲:南方南贍部洲、東方東勝身洲、西方西牛貨洲、北方北俱盧洲。②十善: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說謊)、不兩舌(挑撥離間)、不惡口(說人壞話)、不綺語(下流話)、不貪、不嗔、不痴。③種姓:古印度根據出身、階級、職業等不同,將所有的人分為四種:一、婆羅門:掌管祭祀的僧侶,地位最高。二、剎帝利:王侯武士。三、吠舍:農工商一類的庶民(自由民),庶民中的富人,就叫「居士」。四、首陀羅:賤民,地位最低,從事屠宰、飼養小動物等所謂低賤的職業,受人歧視。

「複次,曼殊室利,彼藥師琉璃光如來得菩提時,由本願力,觀諸有情,遇眾病苦:瘦攣(luán欒:痙攣)、干消、黃熱等病,或被厭魅蠱毒所中,或復短命,或時橫死——欲令是等病苦消除,所求願滿,時彼世尊,入三摩地(三昧、禪定),名曰:除滅一切眾生苦惱。既入定已,於肉髻中出大光明,光中演說大陀羅尼曰:

南謨(nāmó)薄伽伐帝、殺社窶(jù)嚕、薜( bì)琉璃、缽喇婆、喝啰闍(làshé)也、怛他揭多也、阿喝帝、三藐三勃陀耶,怛侄他:唵,鞞殺逝、殺逝、殺社,三沒揭帝,莎訶。

「另外,文殊師利,藥師琉璃光如來證得無上菩提時,因為過去願力弘深,這時觀察眾生,遭遇種種病痛之苦:勞傷消瘦(過度勞累所得的一種消耗性疾病)、體弱消渴(即糖尿病)、高燒體黃(即黃疸病)……,還有人或被魘魅蠱毒①等邪術所傷,或者短命,或者橫死——藥師琉璃光如來為了滿足這些眾生之願,使他們疾病之苦消除,這時,進入甚深禪定②,名叫『除滅一切眾生苦惱定』。入定之後,頂上肉髻中放出碩大光明,光明之中演說大陀羅尼③曰:

南謨(nāmó)薄伽伐帝、鞞殺社窶(jù)嚕、薜( bì)琉璃、缽喇婆、喝啰闍(làshé)也、怛他揭多也、阿啰喝帝、三藐三勃陀耶,怛侄他:唵,鞞殺逝、鞞殺逝、鞞殺社,三沒揭帝,莎訶。

①魘魅蠱毒:魘:厲鬼。這裡指用咒語或法術鎮壓、降伏對方的邪術。另外,夢中遇到可怕的事而呻吟或者覺得有東西壓住不能動彈也叫「魘」。魅:迷惑人的貌美鬼怪。蠱毒:施加了妖術的小蟲等動物。②定:又叫「三摩地」、「三昧」,即遠離昏沉掉舉,心專住一境。修行者住於三摩地,觀想凝照,智慧明朗,即能斷除一切煩惱而證得真理。③陀羅尼:梵語直譯,中文「總持」、「能持」、「能遮」的意思,即能總持無量佛法而不忘失。陀羅尼不僅能持各種善法,確保眾善奉行,還能遮除各種惡法,確保諸惡不作。

「爾時光中說此咒已,大地震動,放大光明,一切眾生病苦皆除,受安隱樂。

「這時,藥師琉璃光如來光明之中說完此咒,大地震動,放出巨大光明;一切眾生,所有病痛之苦悉皆去除,平安快樂。

「曼殊室利,若見男子、女人有病苦者,應當一心為彼病人,常清凈澡漱,或食或葯、或無蟲水,咒一百八遍,與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滅。若有所求,志心念誦,皆得如是無病延年;命終之後,生彼世界,得不退轉,乃至菩提。是故曼殊室利,若有男子、女人,於彼藥師琉璃光如來至心殷重、恭敬供養者,常持此咒,勿令廢忘。

「文殊師利,若見有人,或男或女,身體有病,應當專心致志,為這個病人持誦此咒。誦咒之前,要沐浴洗漱,確保身心清凈純潔,然後對著飲食、藥物或者無蟲凈水念誦此咒一百零八遍。念完之後,將飲食、藥物或者凈水讓病人服下。若能如此,病人所有痛苦悉皆消滅。如果想要延年益壽,或者求生東方琉璃世界,只要懇切至誠,一心念誦此咒,就可無病無災、壽命綿長;命終之後,化生琉璃世界,證得不退轉菩薩果位①,直至成佛。因此,文殊師利,若是有人,或男或女,如果誠心恭敬、供養藥師琉璃光如來,應當常常持誦此咒,不可荒廢忘卻。①不退轉:梵語「阿毗跋致」、「阿惟越致」,菩薩修到此位,修行不再退卻。

「複次,曼殊室利,若有凈信男子、女人,得聞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所有名號,聞已誦持;晨嚼齒木,澡漱清凈,以諸香花、燒香、塗香、作眾伎樂,供養形象;於此經典,若自書、若教人書,一心受持,聽聞其義;於彼法師,應修供養,一切所有資身之具,悉皆施與,勿令乏少——如是便蒙諸佛護念,所求願滿,乃至菩提。」

「另外,文殊師利,若是有人,或男或女,信仰純潔清凈,聽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後,應當一心持誦。清晨咀嚼齒木①,清潔牙齒,然後沐浴洗漱,確保身心清凈。再以種種香花以及焚燒的香、塗抹的香和各種器樂歌舞等,供養藥師琉璃光如來之像。對此經典,或者自己書寫、或者叫人書寫,要廣為流通,專心受持,並且聽聞其義。對於弘揚此經的法師,應當廣修供養;法師所有生活所需,悉皆布施,不能讓其有所匱乏——若能這樣,便能承蒙諸佛一心護佑,有求必應,乃至證得無上菩提。」①咀嚼齒木:清潔牙齒的一種方法,猶如現今之刷牙。

爾時曼殊室利童子白佛言:「世尊,我當誓於像法轉時,以種種方便,令諸凈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乃至睡中亦以佛名覺悟其耳。

這時,文殊師利菩薩對佛說:「世尊,我今發願,像法時期,我要想方設法,讓一切純潔正信的善男子、善女人能夠聽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乃至睡夢之中也能聽到佛號,使其有所覺悟。」

「世尊,若於此經受持讀誦;或復為他演說開示;若自書、若教人書,恭敬尊重,以種種花香、塗香、末香、燒香、花、瓔珞、幡蓋、伎樂而為供養;以五色彩,作囊盛之;掃灑凈處,敷設高座,而用安處。爾時,四大天王與其眷屬,及余無量百千天眾,皆詣(yì 義:到)其所,供養守護。

「世尊,若是有人,受持讀誦此經,或為他人演說開示此經;或者自己書寫、教人書寫此經;恭敬尊重此經,用種種鮮花之香、塗抹之香、粉末之香、焚燒之香以及花環、瓔珞、幡蓋、歌舞等供養此經;用藍、白、紅、綠、黃等五色彩緞製成包囊,盛放此經;將供奉此經的地方洒掃乾淨,鋪上高座,用來安放此經。這時,四大天王與其眷屬及其他無量無數天神,即會來到此處,供養守護。

「世尊,若此經寶流行之處,有能受持,以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及聞名號,當知是處無復橫死,亦復不為諸惡鬼神奪其精氣;設已奪者,還得如故,身心安樂。」

「世尊,此經流行之處,若是有人,能夠恭敬受持此經,憑此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過去誓願之力,以及眾生聽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功德之力,此處必定沒有意外橫死,也不會有人遭遇惡鬼凶神奪其精氣;即使有人精氣被奪,也會迅速恢復如初,身心安穩快樂。」

佛告曼殊室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曼殊室利,若有凈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欲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者,應先造立彼佛形像,敷清凈座而安處之。散種種花、燒種種香、以種種幢幡莊嚴其處。七日七夜,受八分齋戒,食清凈食、澡浴香潔、著清凈衣,應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慈悲喜舍平等之心,鼓樂歌贊,右繞佛像;復應念彼如來本願功德,讀誦此經,思惟其義,演說開示。隨所樂求,一切皆遂: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

佛告文殊師利:「不錯!不錯!正如你所說的那樣。文殊師利,若有清凈正信的善男子、善女人等,想要供養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應當首先建造藥師琉璃光如來形象,鋪設清凈之座安放佛像,然後灑上種種鮮花、焚燒各種清香,懸掛種種幢幡,裝扮此處。最後,七日七夜受持八分齋戒。這期間,飲食要清凈無穢;身體要清洗沐浴,保持香潔;所穿衣服要整潔清凈;內心沒有污穢,不生惱怒害人之心,應當生起利益一切眾生、使一切眾生安穩快樂的慈悲喜舍之心,平等對待一切眾生。另外還要擊鼓奏樂、歌唱讚美如來,右繞佛像而行,並且誦讀此經,認真思維此經之義,演說開示此經。若能這樣,必定有求悉皆如意:求長壽,得長壽;求富裕,得富裕;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

「若復有人,忽得惡夢,見諸惡相;或怪鳥來集;或於住處,百怪出現。此人若以眾妙資具,恭敬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者,惡夢惡相諸不吉祥,皆悉隱沒,不能為患。或有水火、刀毒、懸險、惡象、師子、虎狼、熊羆(pí皮:熊的一種)、毒蛇、惡蠍、蜈蚣、蚰蜒、蚊虻等怖,若能至心憶念彼佛,恭敬供養,一切怖畏皆得解脫。若他國侵擾,盜賊反亂,憶念恭敬彼如來者,亦皆解脫。

「如果有人,突然夜做惡夢,夢見種種兇惡之相;或者怪鳥飛聚過來;或者住處出現百怪。這時,此人若能恭敬供養藥師琉璃光如來種種精妙器具,上述惡夢惡相等種種不祥之事,全部隱沒,不會有任何危害。另外,若人遭遇水火刀兵之災、受人毒害、身臨懸崖險境,或者逢遇惡象、獅子、虎狼、熊羆等猛獸以及毒蛇、毒蠍、蜈蚣、蚰蜒、毒蚊等毒蟲,這時,若能懇切至誠,一心憶念藥師琉璃光如來、恭敬藥師琉璃光如來,一切恐怖悉皆去除。若遇他國侵犯或者盜賊作亂,如能一心憶念藥師琉璃光如來、恭敬藥師琉璃光如來,同樣能得獲解脫。

「複次,曼殊室利,若有凈信善男子、善女人等,乃至盡形(盡形壽、終生)不事(侍奉、禮敬)余天(其它天地鬼神),唯當一心歸佛法僧,受持禁戒,若五戒、十戒、菩薩四百戒、芻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於所受中,或有毀犯,怖墮惡趣,若能專念彼佛名號,恭敬供養者,必定不受三惡趣生。

「還有,文殊師利,若有清凈正信的善男子、善女人等,能夠盡形壽終生不事奉和信仰其他的天地鬼神等外道,唯有一心皈依佛法僧三寶,受持諸佛禁戒,如五戒、十戒、菩薩四百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等;於所受持的佛戒中,如果有所毀犯,害怕因此墮落惡道,這時,倘若能夠專心稱念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恭敬供養藥師琉璃光如來,則一定不會墮落三惡道。

「或有女人,臨當產時,受於極苦,若能志心稱名禮讚、恭敬供養彼如來者,眾苦皆除。所生之子,身分具足,形色端正,見者歡喜,利根聰明,安隱少病,無有非人(似人而非人的鬼神)奪其精氣。」

「若有女人,快要生產的時候,痛苦不堪,這時,若能懇切至誠,專心稱念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禮讚藥師琉璃光如來、恭敬供養藥師琉璃光如來,一切痛苦悉皆去除,所生之子六根俱全,相貌端莊,人見人愛,聰明伶俐,安穩少病,不受鬼神侵擾;鬼神不能奪其精氣。」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如我稱揚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所有功德,此是諸佛甚深行處,難可解了,汝為信不(否)?」

阿難白言:「大德①世尊,我於如來所說契經不生疑惑,所以者何?一切如來身、語、意業無不清凈。世尊,此日月輪,可令墮落;妙高山王,可使傾動;諸佛所言,無有異也。世尊,有諸眾生,信根不具,聞說諸佛甚深行處,作是思惟:云何但念藥師琉璃光如來一佛名號,便獲爾所功德勝利?由此不信,返生誹謗。彼於長夜,失大利樂,墮諸惡趣,流轉無窮!」①大德:對佛菩薩以及高僧的尊稱。

這時,世尊又問阿難尊者道:「如我上述稱嘆、讚揚的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的所有功德,這是諸佛才有的甚深境界,不可思議,你會相信嗎?」

阿難道:「大德世尊,我對如來所說經典毫無疑惑,為什麼呢?一切如來所有言行和思想,沒有不清凈的。世尊,日月可以墜落,須彌山可以動搖,諸佛所說四海皆準,顛簸不破!世尊,有些眾生,信仰不堅定,聽說諸佛甚深境界,就這樣想:為何只念藥師琉璃光如來一佛名號,便能得獲如此殊勝功德和利益?由此不信佛語,反過來生起誹謗。這些人,將於漫漫生死長夜,痛失巨大利益和快樂,最終墮落惡道,輪迴流轉,無窮無際。」

佛告阿難:「是諸有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至心受持,不生疑惑,(若)墮惡趣者,無有是處。

佛告阿難:「這些眾生,倘若聽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懇切至誠,一心受持不忘,不生絲毫疑惑;若能這樣,如果墮落惡道,絕無此理!

「阿難,此是諸佛甚深所行,難可信解;汝今能受,當知皆是如來威力。阿難,一切聲聞、獨覺,及未登地諸菩薩等,皆悉不能如實信解,唯除一生所系菩薩。阿難,人身難得;於三寶中,信敬尊重,亦難可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復難於是(此)!

「阿難,這是諸佛甚深境界,不可思議,難以相信和理會。你如今能夠相信接受,這都是如來威力加被所致。阿難,一切聲聞、獨覺以及未登初地①的菩薩等人,悉皆不能如實相信和理解,唯除僅此一生即能成佛的一生補處菩薩②。阿難,人身難得,而對於三寶,信仰、恭敬和尊重,同樣很難;能夠聽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更是難上加難!①初地:修行菩薩道的人,從最初發菩提心,修行積累無量功德,乃至最後成佛,要經歷許多不同的過程和層次,這就叫「階位」。據《菩薩瓔珞本業經》介紹,修行菩薩道須經歷「五十二位」,即: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位、等覺、妙覺(佛)。十信位菩薩唯有其名而無其實,故稱「名字菩薩」。②一生補處菩薩:僅此一生即能成佛的菩薩,又叫「一生所系菩薩」。進入十地之初地以後的菩薩,已無分段生死,故從分段生死的角度而言,名為「一生補處菩薩」。但初地以後的菩薩,雖然已無分段生死,但仍有變易生死,只有等覺菩薩,僅有一分無明和變易生死,此一分無明和變易生死破除,即便成佛,所以一般情況下,所謂「一生補處菩薩」、「一生所系菩薩」多指等覺菩薩。「等覺菩薩」覺悟與佛相等,但與佛還略有不同,不同之處唯有佛知。現實生活中常言之菩薩,比如觀音、彌勒等,皆為等覺菩薩。

「阿難,彼藥師琉璃光如來,無量菩薩行、無量善巧方便、無量廣大願,我若一劫、若一劫餘,而廣說者,劫可速盡,彼佛行願、善巧方便無有盡也!」

「阿難,東方琉璃世界藥師琉璃光如來無量無數菩薩之行、無量無數度化眾生的善巧之法,我若詳細展開,說上一劫、乃至一劫多的時間,一劫又一劫的時間可以很快過去,藥師琉璃光如來的修行和誓願,以及度化眾生的善巧之法,說不能盡!」

爾時眾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曰「救脫」,即從座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曲躬合掌而白佛言:

「大德世尊,像法轉時,有諸眾生,為種種患 之所困厄,長病羸(léi 雷:瘦弱)瘦,不能飲食,喉唇乾燥,見諸方暗,死相現前。父母親屬、朋友知識啼泣圍繞,然彼自身卧在本處,見琰魔使,引其神識,至於琰魔法王之前;然諸有情,有俱生神,隨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書之,盡持授與琰魔法王。爾時彼王推問其人,計算所作,隨其罪福而處斷之。時彼病人親屬知識,若能為彼歸依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請諸眾僧轉讀此經,燃七層之燈、懸五色續命神旛。或有是處,彼識得還,如在夢中,明了自見;或經七日、或二十一日、或三十五日、或四十九日。彼識還時,如從夢覺,皆自憶知 善、不善業所得果報。由自證見業果報故,乃至命難,亦不造作諸惡之業。是故凈信善男子、善女人等,皆應受持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隨力所能,恭敬供養。」

這時,大眾之中有一位菩薩,名字叫做「救脫」,從座位上站起,右肩袒露、右膝跪地,彎腰合掌,稟告世尊:

「大德世尊,像法時期,有許多眾生,受種種病患折磨,長年體弱多病,骨瘦如柴,又不能進食,嘴干唇裂,這時,眼見周圍昏暗一片,死亡的現象顯現。父母兒女、親朋好友團團圍繞,哭聲一片。病人自己躺在床上,看見閻魔王派遣使者,引領其神識①,來到閻魔王面前。世間眾生,與生俱來都有一位『俱生神』②緊緊相隨,其所作所為,或善或惡,俱生神皆記錄在案;此人死後,記錄全部提交閻魔王。這時,閻魔王審問此人,根據其所作所為,計算其善惡輕重,加以審判。這個時候,病人親朋如能為他歸依藥師琉璃光如來,延請眾僧為他讀誦此經,並且點燃七層之燈③、懸掛五色續命神幡。若能如此,七日之後,或者二十一日、或者三十五日、或者四十九日,病人神識還得歸來,如在夢中,清楚自見。病人神識歸來時,好像夢中醒來,清楚記得自己善惡行為所遭受的果報;因為自己真實證見了善惡果報真實不虛的緣故,從此以後,乃至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也不敢再造作諸惡。因此,清凈正信的善男子、善女人等,都應當受持稱念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盡自己最大努力,恭敬供養藥師琉璃光如來。」①神識:眾生出生後的果報色身,叫「本有」;此身壞滅後,叫「死有」;人死之後、尚未投生,這段時間叫「中有」;中有結束轉世,則為「生有」。眾生就在這四「有」之間循環往複,無有窮盡。這裡所說的「神識」,當指「中有」,又叫「神魂」,近似於今日所說的「靈魂」。中有乃是意識所生的化生身,非由精血等外緣所成,專門通過食香以資養其身。中有之身,唯有欲界以及色界眾生死後投生前方有,無色界眾生則無此身。其中,地獄眾生的中有身,容貌醜陋,如燒焦的樹木;畜生的中有身,其色如煙;餓鬼的中有身,其色如水;世人以及天神的中有身,形如金色;色界眾生的中有身,形色鮮白。天界眾生中有身,其頭向上;人、畜生以及鬼神中有身,來去橫行;地獄眾生中有身,頭直向下。欲界眾生中有身大小如五六歲小兒,但是諸根明利,具有神通。中陰身存在時間,短則七日、長則七七四十九日;故人死之後在這期間追薦,最為有力,能改變其投生去向。②俱生神:常隨於各人身側並記錄其人所行善惡業的神祇,也叫「同生神」。據太虛大師《藥師本願經講記》講,俱生神實是眾生第八識——阿賴耶識形象化的體現,而閻魔王等無不是眾生自業、共業成就。③七層之燈:又叫「藥師燈」。《灌頂經》曰:「救脫菩薩白佛言:若有尪羸痛惱,請諸僧七日七夜齋戒、誦經,勸燃七層之燈,懸五色續命神旛四十九首,燈亦復爾。(燈)七層,每一層七燈,轉如車輪。其遭厄難,可以過度。」北周《張元傳》記載:「其(張元)祖喪明,元(張元)讀《藥師經》,見『盲者得視』之言,遂請七僧、燃七燈,七日七夜轉《藥師經?,言:願祖目明見,元求代闇。如此經七日,其夜夢一老翁,以金鎞(bī逼:釵)治其祖目。」

爾時阿難問救脫菩薩曰:「善男子,應云何恭敬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續命燈復云何造?」

救脫菩薩言:「大德,若有病人,欲脫病苦,當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齋戒;應以飲食及余資具,隨力所辦,供養芻僧;晝夜六時,禮拜行道,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讀誦此經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燈、造彼如來形像七軀。一一像前,各置七燈;一一燈量,大如車輪,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絕。造五色彩,長四十九(zhé哲:拇指和中指張開的長度)手;應放雜類眾生至四十九,可得過度危厄之難,不為諸橫惡鬼所持。

這時,阿難尊者請問救脫菩薩:「善男子,如何恭敬供養藥師琉璃光如來?續命神幡以及七層之燈如何製造?」

救脫菩薩道:「大德,若有病人,想要擺脫病痛之苦,應當為其受持八分齋戒七日七夜;應盡己所能,供養比丘僧飲食以及衣服、卧具、湯藥等其他生活用品①;晝夜六時②,禮拜、行道③,供養藥師琉璃光如來。讀誦此經四十九遍,燃燈四十九盞,建造藥師琉璃光如來形象七尊,每尊像前,各燃七燈;像前每一組燈④,大如車輪;四十九日光明不絕。製造五色彩幡,幡長四十九搩(zhé哲:拇指和中指張開的長度)手⑤。除此之外,還應放養各種雜類眾生四十九日⑥。若能這樣,即可度過危難,不被各種惡鬼控制傷害。①資具:資養身體、維持正常生活所需的各種日常生活用品和器具,包括衣服、飲食、卧具(床及床上用品等)、醫藥或者衣服、飲食、湯藥、房舍等;這四種供養,就叫「四事供養」。②晝夜六時:古印度將一天一夜二十四小時(古代中國十二個時辰)分為六個時段:晨朝、日中、日沒、初夜、中夜、後夜。其中,前三個時段叫「晝三時」,後三個時段叫「夜三時」,合為「晝夜六時」,一個時段相當於古代中國兩個時辰、如今四個小時。「晝夜六時」也就是現在「日夜二十四小時」的意思。③行道:圍繞佛像、佛塔等敬重對象右繞(順時針)而行,即「繞佛」;與拜佛相同,是古印度一種禮敬方法。繞佛繞塔可一周、三周、七周,乃至百千周。另外,一次禪坐結束之後、下次禪坐開始前,起身走動以舒緩身心的步行,也叫「行道」,又叫「經行」。④義譯本曰:「一一像前,各置七燈,其七燈狀圓,若車輪(七盞燈擺成圓形,如車輪。——吳立民《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釋義)」⑤義譯本曰:「造雜彩幡四十九首,並一長幡四十九尺(製造雜色彩幡四十九條,並造一條長四十九尺的長幡。)」。⑥這裡不限四十九日(天),也可以理解為「四十九隻」、「四十九種」、「四十九斤」等。

「複次阿難,若剎帝利、灌頂王等,災難起時——所謂人眾疾疫難、他國侵逼難、自界叛逆難、星宿(xiù秀:星座)變怪難、日月薄蝕難、非時風雨難、過時不雨難,彼剎帝利、灌頂王等,爾時應於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赦諸系閉。依前所說供養之法,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由此善根及彼如來本願力故,令其國界即得安隱,風雨順時,谷稼成熟,一切有情無病歡樂;於其國中,無有暴惡葯叉等神惱有情者,一切惡相皆即隱沒,而剎帝利、灌頂王等壽命色力、無病自在,皆得增益。

「另外,阿難,倘若剎帝利、灌頂王①等逢遇災難,比如百姓當中瘟疫流行、他國侵犯、國內叛亂、星辰變異、日月反常、澇時有雨、旱時無雨……。這時,困境中的剎帝利、灌頂王等,應當對一切眾生生起慈悲之心,赦免獄中罪犯,並依照前面所說的供養之法,供養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憑此善根,加上藥師琉璃光如來誓願之力,能夠使其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一切眾生健康無病,歡喜快樂;國土之內,再也沒有殘暴兇惡的葯叉傷人,一切不祥之兆悉皆煙消雲散,而剎帝利以及灌頂王本人,也能夠壽命增長、身體強健,無病快樂,自由自在。①剎帝利:剎帝利出身的帝王。灌頂王:經過加冕的帝王。

「阿難,若帝後、妃主、儲君、王子、大臣、輔相、中宮(太監)、彩女(宮女)、百官、黎庶(黎民百姓),為病所苦,及余厄難,亦應造立五色神旛、燃燈續明、放諸生命、散雜色花、燒眾名香,病得除愈,眾難解脫。」

「阿難,不僅如此,那些帝王之後、王妃、太子、王子、大臣、宰相、宮中太監、宮女以及其他百官、黎民百姓,若有病苦及其他災難,也應當製造懸掛五色神幡、點長明燈、放諸生命、拋灑各色鮮花、焚燒種種名貴之香;若能這樣,即得病癒,從各種災難中解脫出來。」

爾時阿難問救脫菩薩言:「善男子,云何已盡之命而可增益?」

救脫菩薩言:「大德,汝豈不聞如來說有九橫死耶?是故勸造續命燈,修諸福德;以修福故,盡其壽命,不經苦患。」

這時,阿難尊者請教救脫菩薩:「善男子,眾生既然壽命已盡,如何能夠延續增加?」

救脫菩薩道:「大德,你難道沒有聽佛說過人有九種意外橫死嗎?因而世尊勸導眾生製造續命神幡、燃燈供養三寶,修行福德;因為修諸福德,所以能夠盡享其壽,不遭種種意外之災。」

阿難問言:「九橫云何?」

救脫菩薩言:「若諸有情,得病雖輕,然無醫藥及看病者;設復遇醫,授以非葯,實不應死,而便橫死。又信世間邪魔、外道妖孽之師妄說禍福,便生恐動,心不自正,卜問覓(mì密:求)禍,殺種種眾生,解奏神明,呼諸魍魎(wǎng liǎng王良:精怪),請乞福佑,欲冀延年,終不能得。愚痴迷惑,信邪倒見,遂令橫死,入於地獄,無有出期,是名初橫。二者,橫被王法之所誅戮(lù路:屠殺)。三者,畋(tián田:獵取禽獸)獵嬉戲,耽(dān 擔:沉溺)淫嗜酒,放逸無度,橫為非人奪其精氣。四者,橫為火焚。五者,橫為水溺。六者,橫為種種惡獸所啖(dàn淡:吃)。七者,橫墮山崖。八者,橫為毒藥、厭禱、咒詛、起屍鬼等之所中害。九者,饑渴所困,不得飲食而便橫死。是為如來略說橫死,有此九種,其餘復有無量諸橫,難可具說。

阿難便問:「有哪九種意外橫死呢?」

救脫菩薩答道:「若有眾生,得病雖輕,但是無醫無葯,也沒有照看護理之人;或者雖有醫生救治,然而醫生給與的藥材不對,就這樣,本來不該死的,最後意外死去,這就是橫死。還有人,相信世間邪魔外道以及精怪妖孽等巫師神漢的說法。這些巫師神漢,胡言亂語,為人預測禍福;相信的人聽了,心生恐懼。因為自心正氣不足,占卦問卜,尋求禍害的根源。為了消災免難,宰殺種種眾生,供養啟奏神明、招引呼喚鬼怪,乞求保佑,希望延年益壽,最後終究一無所得,反而因為愚痴無知、相信顛倒邪見,招致橫死,墮落地獄,永無出頭之時,這就是第一種橫死。第二、違反國法,受到國法制裁,斬殺致死。第三、喜歡打獵以及嬉戲娛樂,沉溺女色,嗜酒如命,放縱無度,橫遭鬼神侵犯,奪其精氣而亡。第四、大火焚燒而死。第五、溺水身亡。第六、遭遇種種猛獸,被猛獸咬死。第七、墜落懸崖而死。第八、毒藥、邪惡祈禱、邪咒、起屍鬼等毒害致死。第九、饑寒交迫,餓死渴死。這就是如來所說的九種橫死;這是略說,另外還有無量無數種橫死,實在難以一一陳述。①起屍鬼:古印度有一種邪術,名叫」毗陀羅法「。做法時須找一具完整的死屍,誦咒召鬼,令死屍起立,這就是「起屍鬼」。起屍鬼起來後,要用水將它先清洗乾淨,穿上衣服,然後手裡放上刀,心念口言:「我為某某人,作毗陀羅法。」起屍鬼聽後,便持刀追殺作法者所要殺害的人。但是被殺的人如果進入禪定或慈心三昧,或者有威力更大的咒師保護,或者有大力天神守護,則不能傷害。這時,做法的人必須預先準備一隻羊或者一棵芭蕉樹,如果起屍鬼殺害他人不成,就回過頭來砍殺此羊或樹,否則就會殺死作法者。此邪法陰險惡毒,為佛陀所禁止。

「複次阿難,彼琰魔王,主領世間名籍之記。若諸有情,不孝五逆、破辱三寶、壞君臣法、毀於性戒,琰魔法王隨罪輕重,考而罰之。是故我今勸諸有情,燃燈造旛、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眾難。」

「另外,阿難,閻魔王主管世間眾生名籍,登記記錄眾生善惡。若有眾生,不孝父母師長,犯五逆罪①,毀謗侮辱三寶,破壞君臣上下尊卑秩序,毀犯性戒②;對這種人,閻魔王都會據其罪惡輕重,追究處罰。因此,我如今勸說所有的眾生,燃燈、造幡、放生,修行福德,從而遠離困苦,免遭各種災難。」①五逆:五種逆恩逆德的大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佛身血、破僧和合(斗亂僧眾、分裂僧團)。②性戒:佛制戒律分為兩種:一、遮戒:有些言行,本身沒有罪惡(不損害他人),但是容易引發有損他人的事情發生,為防範未然,佛制規定不允許發生,比如飲酒戒,這就是「遮戒」。二、性戒:行為本身就是罪惡(有損他人),即使佛未制戒或者世人未受此戒,但凡違犯,皆會得罪,比如殺、盜、淫、妄等,這些就是「性戒」。受持佛戒的人違犯性戒,除得行為本身產生的罪過——「性罪」外,還得違反佛制規定所產生的罪過——「戒罪」,故而罪過更重。

爾時眾中,有十二葯叉大將,俱在會坐,所謂:宮毗羅大將、伐折羅大將、迷企羅大將、安底羅大將、頞(è惡你羅大將、珊底羅大將、因達羅大將、波夷羅大將、摩虎羅大將、真達羅大將、招杜羅大將、毗羯魔大將。此十二葯叉大將,一一各有七千葯叉以為眷屬,同時舉聲白佛言:

「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不復更有惡趣之怖。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盡形歸佛法僧,誓當荷負一切有情,為作義利,饒益安樂。隨於何等村城圍邑(yì義:都城)、空閑林中,若有流布此經,或復受持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恭敬供養者,我等眷屬衛護是人,皆使解脫一切苦難;諸有願求,悉令滿足。或有疾厄,求度脫者,亦應讀誦此經;以五色縷,結我名字,得如願已,然後解結。」

這時,大眾之中有十二位葯叉①大將,一起坐在法會上,他們是:宮毗羅大將、伐折羅大將、迷企羅大將、安底羅大將、頞è惡你羅大將、珊底羅大將、因達羅大將、波夷羅大將、摩虎羅大將、真達羅大將、招杜羅大將、毗羯魔大將。這十二位葯叉大將,個個各有七千葯叉眷屬,這時,一起同時稟告世尊:

「世尊,我等如今承蒙佛陀威力,得以聽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從此再也沒有惡道之虞。我等上下一心,今生今世,永遠歸依佛法僧三寶,擔起護佑一切眾生的使命,利益一切眾生,使一切眾生安穩快樂。在在處處,無論何等城鎮鄉村,乃至深山野林,若有此經流傳,或者有人受持稱念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恭敬供養藥師琉璃光如來,我等大將及其眷屬皆會保護此人,使其從一切困苦中解脫出來;若有所求,皆會滿足。若有眾生,身體有病或者逢遇困境,想要擺脫,也應當讀誦此經,並用五色絲線編打結扣,一邊編打,一邊念誦我等名號,待所求願望實現,將結解去。」①葯叉:又叫「夜叉」,通常與「羅剎」並稱,意譯「輕捷」、「勇健」、「祠祭鬼」、「捷疾鬼」等,指住於地上或空中,以威勢惱害人,或守護正法的鬼類。夜叉受毗沙門天王統領,守護忉利天等諸天,得受種種歡樂,並具有威勢。

爾時世尊贊諸葯叉大將言:「善哉善哉,大葯叉將!汝等念報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恩德者,常應如是利益安樂一切有情。」

這時,世尊稱讚眾葯叉大將道:「很好,很好,眾葯叉大將!你等念念不忘報答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恩德,應當常常如此利益一切眾生,使一切眾生安穩快樂。」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法門?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阿難:「此法門名『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亦名『說十二神將饒益有情結願神咒』,亦名『拔除一切業障』,應如是持。」

這時,阿難尊者啟稟世尊:「世尊,應當如何稱呼這個法門?我等應當如何奉持此經?」

佛告阿難:「此法門名叫『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又名『說十二神將饒益有情結願神咒』,又名『拔除一切業障』,應當如此奉持。」

時薄伽梵說是語已,諸菩薩摩訶薩,及大聲聞、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葯叉、健達縛(即樂神「乾闥婆」)、阿素洛(即「阿修羅」)、揭路荼(即金翅鳥「迦樓羅」)、緊捺洛(即歌神「緊那羅」)、莫呼洛伽(即蟒神「摩侯羅迦」)(等)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世尊說完,這時,眾菩薩以及所有的大聲聞、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還有天、龍、葯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迦等人神——所有與會大眾,聽佛所說,皆大歡喜,相信接受,依教奉行。

 

(參考書目:太虛大師《藥師本願經講記》、吳立民《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釋義》、南懷瑾《藥師經講述》、《佛學大詞典》)

 

 

 



推薦閱讀:

去年執業藥師考試通過率達29.19%,2018或將再創新高
白話藥師經講解
張煒的「獨藥師」
《藥師七佛經學記》37
【引用】藥師七佛、葯叉十二神將(經文、修持與法象集)

TAG:白話 | 藥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