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到了無處不太極
太極網
太極拳是由我國古代的導引術發展而來的一種強身健體的鍛煉手段。太極拳要求肢體活動(調身)、呼吸鍛煉(調息)和意念鍛煉(調心)三者密切配合。「調身」,即太極拳的形體動作;「調息」,即做太極拳時的呼吸運動;「調心」,即做太極拳時的精神狀態。三者的密切配合,使得太極拳與其他健身方法相比有著獨特的健身作用。各位40歲的中年朋友們在緊張的工作之餘選擇太極拳做為自己的健身方法,能夠起到很好的健身效果。
1.太極拳的健身作用
(1) 太極拳運動融合了力量、平衡、姿勢及凝神靜氣等四個基本要素,可以很好地調節和改善神經系統的功能,提高機體對環境的適應性和反應能力。
(2)促進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環,改善全身的營養狀況。
(3)改善呼吸功能,增加肺活量。
(4)增加肌肉、韌帶的力量和彈性,提高關節的靈活性。
(5)促進消化功能,防治便秘。
(6)促進機體的物質代謝,延緩機體的老化進程。
由於太極拳的以上健身作用,所以它是增強體質,防治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症、骨質疏鬆症、消化功能紊亂、退行性骨關節病、焦慮、失眠等中年朋友們常見病的良好健身方法。
2.太極拳流派及特點
太極拳發展至今,已形成許多流派,不同流派的太極拳各有特色。這些特色,主要體現在動作幅度大小、速度快慢等方面。而基本的動作要領大體相近,目前主要的流派有:
(1)楊式太極拳動作均勻和緩,舒展大方。(2)陳式太極拳動作剛柔並濟,快慢相兼。(3)吳式太極拳動作柔和緊湊。(4)武式太極拳動作靈活,步伐輕捷。(5)孫式太極拳動作小巧緊湊,步活身靈。(6)簡化太極拳是為方便廣大群眾學習,從楊式太極拳改編而來的。
各種流派太極拳的運動量也不一樣。楊式太極拳共有88式,動作幅度大,運動量較大,屬於中小強度運動;陳式太極拳動作幅度也大,而且有許多快速動作,運動量較楊式太極拳更大,可達到中等以上運動強度;武式太極拳儘管動作幅度小,但有108式,運動量也較大;吳式太極拳和孫式太極拳運動量較小。簡化太極拳雖簡單易學,但運動量太小,健身作用不夠明顯。所以,體質較好者可選陳式太極拳,體質較弱者可選學吳式太極拳或孫式太極拳。記憶力較差、協調能力低者可先從簡化太極拳練起。不論選練何種太極拳,待練到全身發熱、微微出汗、輕鬆舒適,即可收拳。
3.練太極拳應注意的問題
太極拳的姿勢特點是重心較低,屈膝動作較多,膝關節負擔相對較重,因此,膝關節較易受損傷。為防止膝關節的運動性損傷,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適宜的場地。太極拳的種類很多,技術上有不同的特點。應選擇平整、鬆軟的草地或泥地,盡量不要在水泥地或石板地上練拳,以免突然發勁、震腳而引起膝部損傷。
(2)做好準備活動。練拳前要做好準備活動,並注意克服急躁情緒。練拳前可先進行幾分鐘原地慢跑,活動一下肢體,再做幾節按摩操,然後開始練拳。這些針對性的準備活動,有助於機體各器官和系統較快地進入運動狀態,避免運動性損傷的發生。練拳前最好能喝一點豆漿、麥乳精之類的飲料,或吃幾片餅乾,但千萬不要吃飽。
(3)循序漸進。如果鍛煉者技術水平較低或身體素質較差,又一味地練難度較大的動作,或姿勢過低,就容易致傷。因此,練拳時可以先進行分段、分式練習,待耐力增強、動作熟練後,再逐步過渡到成套練習,這對初學者來說尤為重要。
(4)防止負擔過重。練拳時運動量不宜過大或過於集中。要根據各人不同的體質和健康狀況,選擇一定的架勢,做到量力而行。如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者,在做「分腿」、「踢腿」、「下勢」等動作時,不要用力抬腿或下蹲,只要意識上想到了,同樣可以得到鍛煉效果。
(5)加強自我監督。常用的簡單方法是單足半蹲試驗,鍛煉者在每次練拳結束後做1次,如蹲下時膝部出現疼痛,便要引起重視,應根據疼痛的程度,適當減少運動量,放高練拳的姿勢,或暫停鍛煉。
(6)加強股四頭肌鍛煉。通常採用馬步樁,站樁者兩腳分開同肩寬,足尖與膝朝前,下蹲時膝關節保持在130度左右,兩手握拳於腰際,軀幹挺直,重心稍後,頸部放鬆,頭正直,肩放鬆,保持姿勢的時間根據本人的耐力而定。
與太極拳結緣
太極拳,以無欲的方式,求它的最高境界,其實人生也是如此。
我父親因在文革中受到迫害而入獄,家中我是老大,下面有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母親一個人的薪水很難支撐這個殘破的家,儘管家中所有值錢的物件基本上進了委託行(今天叫典當行),生活上仍然是舉步為艱;1975年我14歲,輟學在家想找份臨時工,但因為歲數太小,臨時工作也不是很好找,最後還是在父親朋友徐文章叔叔的幫助下,到位於農業大學內的國防科工委建築工地找到了一份小工的差事,徐叔叔為迴避和我父親的關係(不是因為怕被牽連,而是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我改姓我母親的姓,自此,工地上出現了一個瘦小的我,大家管我叫周子。
1977年底,父親落實政策回到家中,家中的生活也隨之逐漸好了起來,我也恢復了學籍,然而我的身體卻垮了下來,經常生病,因為這個原因以及我家與孫劍雲老師(孫氏太極拳第二代掌門人,孫祿堂之女)的世交淵源,使我與太極拳結下了不解之緣,三十多個寒來暑往,練習太極拳成了我不間斷的功課。
太極拳能技擊嗎
曾經有朋友問我,太極拳能技擊嗎?我答曰:太極拳是中華武術中的一支奇葩,太極功夫是技擊的上乘功夫,可以技擊,但我卻不能。這個朋友迷惑了,又問我,你練了那麼多年,難道就沒有功夫嗎?這個問題我實在不好回答,功夫肯定是有的,因為我花費了時間,時間就是功夫,但不是技擊功夫,就技擊功夫而言,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詮釋:師祖孫祿堂是武林泰斗,功夫臻於化境,當年在上海虹口力挫日本大正天皇欽派武士道大力士板垣及俄國大力士,使用的就是太極拳的上乘功夫。大家只知道這些結果,卻不知道孫祿堂公又是如何練習的,孫劍雲老師曾說:其父在練功上沒有時間概念,站著練、坐著練、走著練、甚至連睡覺也在練,其一生的時間全部用在了練拳上,我們做得到嗎?太極揉手是習練太極拳技擊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也是懂勁、聽勁的必經之路,他們可以天天揉,可以半天時間盤架子,半天時間去揉手,晚上則禪坐養心、養氣,這些我們又怎能做到。再有就是「明」師指導,說到指導,什麼叫指導,其實就是挨打,在挨打中將你平時練習的招式拆開,逐漸化小、最終化於無形,藏於心中,所謂「大道無形」,就是這個意思,而我們哪有這麼多時間,說話說「窮文富武」,寓意再明了不過了,更何況真正的「明師」往往不追啄名利,大隱於市了。
也有人問我,太極拳的招式是不是很有用,是不是練習的時候慢,用的時候就快了。這個問題問得很幼稚,但對於從來沒有接觸過太極拳的人來說,卻不足為怪。
任何招式都有用,關鍵要看你的熟練程度,是不是很自然,是不是很純熟,是不是靠千錘百鍊而超然形成的條件反射,如是,才能夠自然出招,才能夠隨心應手。前面說過,太極拳的上乘功夫是化於無形、藏於心中,當然絕對的無形是沒有的,但你的動作很小,很快,自然也就能夠克敵制勝,所謂「彼不動,我不動;彼若動,我先動」。
至於太極拳式,則是前人總結出來的具體練習方法,每招每式都是經過數百年驗證,能夠得到最佳效果的鍛煉方法,太極拳架要求身體協調、動作舒展,在此基礎上再結合導引吐納,完成調息的鍛煉過程,即之就是練「心」了,前兩層意思即身體協調,呼吸均勻且能配合動作,這些比較容易做到,但練「心」則恐要窮其一生,因每人對太極拳的感悟是不一樣的。
太極拳的養生作用
太極拳對養生的作用和重要性我想大家並不陌生,一不靠醫藥,二不用健身器具,三不用太大的場地,所謂「拳打卧牛之地」,還不污染環境;通過「外練筋骨皮以舒筋活血,內練一口氣以固本培元」。
太極拳順應自然,全身輕慢鬆柔的適當運動,會使人體內經絡通暢透達。在太極拳運動中,通過腰部的旋轉、四肢的屈伸所構成的纏繞運動會對全身三百多個穴位產生不同的牽拉、檸擠和壓磨作用,比保健按摩的效果還要好;保健按摩是被動的接受一種「人能自然療法」,而太極拳的保健作用則是通過意識上的活動配合調息,來支配肢體運動,起到內外雙修的功效。尤為重要的是,長期鍛煉太極拳,可使人心態平和,真正做到養生之首務—養心,《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就是這個道理,這是任何被動療法如按摩、推拿、針刺等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如何理解太極拳
太極者,無極而生。
太極拳的理論基礎來源於中國傳統文化,植根於民族傳統文化土壤之中。
中國養生文化來源於實踐,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它融各種防病、治病、健身、吐納等鍛煉方法為一體,以中國哲學為理論基礎,彙集儒、道、佛的思想精華,不僅具有健身延年的使用價值,而且映射出中華民族文化品格、民族心理、思維方式的特色。
中國養生文化強調的是順其自然,協調陰陽;在其影響下,太極拳則要求剛柔相濟,立身中正。中國養生文化在理法上以養神、虛靜為主,主張中和,節制並以修德、修身相結合;太極拳則以調息、養氣、虛靜為理法,並始終強調以武修身,崇尚武德。
所以說,太極拳不僅僅是技擊功夫,而是具有很高養生功能的功夫,更是如何為人之道的功夫。前面講過,既然中國養生學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由某種意義上看,太極拳也就從另一個特定的層面代表了中國文化的特徵和本質。所以我練習太極拳,求的是心靜,感受的是生活,體悟的是人生。
太極拳的理法是養生的法寶。
太極拳的螺旋曲線運動就是人生歷程。
按:先師孫劍雲生前曾說:「習練太極拳就是在描繪你的人生軌跡,心不正,則拳式自然不正,方法掌握的再好,也是悖逆的」。如今想起,似有領悟一些.....
動靜相和總相宜-我的上下貫通健康法
太極拳有很多流派,比較著名的流派為陳氏、楊氏、吳氏、武氏和孫氏五大流派及國家體委編排的國標。無論哪門哪派,開始練習時都有一個起式,很多人以為起式是太極拳的第一個招式,其實不然。太極者,無極而生,於虛靜中求心中一動,這一動,才是太極。接下來才是起式。
我將太極拳的其式定名為「升降沉浮」。
我的解釋和理解為:無極好比母親腹中的未出生的胎兒,太極就是即將分娩的胎兒,當胎兒第一聲啼哭時則是起式,開始了他(她)一生中的「升降沉浮」。
「升」與「浮」是有區別的,「升」是有意識的,是主動的;「浮」是無意識,被動的。
「沉」與「降」亦然。
這是一對辯證的矛盾,「有意」與「無意」;「主動」與「被動」。
這也是「道」,何謂「道」,「一陰一陽之謂道」。
所以說這是三個式子,第一個式子是無極(靜),第二個式子是太極(動),第三個式子是起式。將這三個式子連貫起來經常練習,就是「動靜結合」,你可以將其理解為「勞逸結合」;壓力過大,緊張了,就要鬆弛一下,這就是太極拳中的「張弛」;其實工作也是這樣,坐的時間久了,就會影響人體經絡中的某個節點氣血瘀阻,此時就應該站立起來讓氣血上下貫通,而上下貫通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相對心靜的情況下,在形體上做上下、浮沉運動,也就是太極拳中的起式,在意識上使身體內的的氣機產生升降,則氣血自然會上下貫通,減少疾病隱患。
這三個式子很簡單,人人都可以學習,時時都可以練習;在家中看電視時可以練習,工作之餘,在辦公室也可以練習;不佔地方,不用器械,不污染環境;沒時間的情況下,你可以做3-5分鐘,有時間則可以選擇做10-20分鐘;站著可以練習,坐著也可以練習,總之要順其自然,貴在堅持。
起式的練習方法
大家不要以為學習太極拳高不可攀,「太極」無時不在我們身邊,關鍵看你從哪個角度理解它了。在這裡我們主要關注健康,所以就從健康的角度看問題和學習。
我所談的三式練習方法非常簡單,所謂三式,其實就是一個動作,前邊談到過,我是將無極、太極和起式統稱為三個式子。這三個式子從健康角度出發,練習的目的是為了疏通身體內的經絡,是為了健身,更高層次的意義是為了養生,因此沒有必要去扎馬步,這樣就簡單多了。練習時只是站立,腿微屈即可,呼吸自然,兩腳與肩基本同寬,兩手自然下垂,不必拘緊,想閉眼就閉一會兒,不閉眼睛也行,全憑自然,全身放鬆。
注意:放鬆是意識、精神放鬆,其實就是大腦放鬆。意識、精神放鬆了,肌肉及骨骼自然就全部會放鬆下來。練習時儘可能隨意,只要不鬆懈或蔫軟過頭了就可以。自然站立時可想是在沖淋浴,自上而下沖刷,洗凈一身塵埃,也可與朋友邊聊天邊練習,只是時時提醒你此時是在練習就可以了,別全顧了聊,純屬隨意而為。
起式的練習,兩手手心向上,以手領臂徐徐向上抬升,至與肩平;繼之兩手臂向下緩緩落下,至兩腿外側,此為太極拳起式,如此反覆。注意:兩手臂上升時,人好比騰然而起的感覺,落下時,又好比腳下生根,全身重量沉於腳下。此式在保健作用方面可「升清降濁」,長期堅持,可達到將你體內乾淨物質保留住,而髒東西排出體外,使經絡貫通,上下通暢。
我對這三個式子的理解首先是在它的動作上,先說無極:這一式要求自然放鬆站立,兩腿微屈,呼吸自然,在意識上講究虛靜,好像是個停滯的鐘擺。兩腿微屈有助於身體重心下沉,重心下沉則頭部會很自然的產生一個向上的張力,同時,前後左右均會很自然產生一個向外的撐力(術語叫膨勁),這就是立身中正。太極與無極在外形上無異,但太極是動,無極是靜,所以可以說太極是個走動的鐘擺,它們的區別就在於此。起式是個動靜結合的動作,要點是練習時要做到欲上先下,欲下先上的意思,且整個動作要連貫、均勻和柔緩,認真體會動與靜之間的轉換。
這三個動作側重點在於督脈和任脈的練習,因此針對防治任督二脈相關疾患具一定保健功效,同時因為在意識活動中,由上下牽拉的意識行為帶動了肌肉、骨骼的伸縮,從而對脊柱相關疾患的預防及康復,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在前面的章節中我曾經提到過,太極拳從另一個特定的層面代表了中國文化的特徵和本質,因此習練太極拳還可以領略更多的內涵。比如說太極拳始終要求的「立身中正」,在《論語》中我們可以找到「不偏不倚」;我們做人自然提倡正大光明,但在行事時則不要有過激行為,而應該不卑不亢;生活中的升降沉浮我相信很好理解,今天你也許很得意,明天就不是你了,又何必張狂;動靜之間的轉換不可忽視,掌握了動靜之間的轉換機巧,在拳形上可以展現飄逸,在動作上表現為靈活,在面對複雜事態上則可以沉著應對,表現為機智又不失禮數。孔聖人倡導中庸,道家強調無為,佛主四大皆空,這些都是太極拳中的理法精髓,因為太極拳來源於生活實踐,植根於民族文化土壤之中。
生活中的太極女性
交流是一種藝術,搞好人際關係,表達感激之情是一種極為簡單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而這種簡單方法就是太極理法。
掌握太極理法對於女性尤為重要,因女性與男性在生理上的差異化,女性疾病的隱患其直接原因就是情緒波動、變化所致。
在生活中,我們應該重視那些對豐富我們的生活有所幫助的人們。感情不僅僅是對那些幫助過我們的陌生人,對於自己的親人、丈夫,更應對他們的關心和支持表達自己的感激。女人常常由於羞怯而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但過於含蓄往往會產生很多不必要的誤會,使得自己和他人都因此而不愉快。所以,女人要懂得表達自己的情感,尤其要懂得適時地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在家裡,很多你所認為無關大局的小事情其實都應該表達感激。例如,當丈夫幫助你洗碗或做其他家務時,你是否有一種「理所當然」的感覺呢?這的確無可厚非,但倘若你能用語言和愛昵的行為對他表達感情,會讓他感到滿足和欣喜。又比如,倘若丈夫送給你一件禮物,你也不要只是默默地接受然後放在一邊,無論你是否喜歡,你都應該很肯定地告訴他:「你這麼做我很高興。」女人不應該把他人的付出視作是「理所當然」,即使是自己的丈夫,你也應該對他的愛和付出表達你的感激之情,這樣夫妻之間的相處就會輕鬆得多。
對待孩子們也一樣,如果你經常感謝和表揚他,他也許更願意打掃房間或清除垃圾。這比你用怒斥和武力來要求他做家務效果會好得多,而且這種簡單的方法會大大減少家庭成員間的衝突。
表達感激也適用於處理與同事間的關係。即使某個同事僅僅給了你一點點幫助與照顧,也不要忘記感謝他們。倘若你是一個領導者,當下屬完成工作任務時,對他們表示感謝,無疑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方法。
對於女人來說,人際間的衝突無疑會讓女人感覺失落、難受甚至是憤怒,所以減少人際衝突對於維護女人的心理平衡,促進女人的身心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減少人際衝突其實並不難,它取決於你的態度和行動,有時候僅僅只需要一句簡單的感激。
你的適時、適度的感激能有效地幫助你建立更豐富、更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同時,也能夠增強你的自尊,獲得心靈上的快樂。越是懂得讚賞和支持他人,越是懂得表達你的感激之情,你也就越能感受到這種快樂,身心也就越健康,你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太極。「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太極拳是中和之道,其實生活中只要你細心體會,它就在我們身邊。
呼吸太極
呼吸我們天生就會。
有些初學者當聽說太極拳架最短的也要幾十個式子,多的甚至上百個式子,這腦袋翁的就炸了,你饒了我吧,我不學了。勉強學習的人,練習又不得法,大多往往半途而退。和我學拳的人除個別人外,多數都在堅持,為什麼呢?簡單!因為我告訴他們說:太極拳太好練了,就兩個式子,起式和收式,況且你們都會。我問他們,你們會呼吸嗎?會呼吸你們就會。不管別人怎麼認為,愛誰誰,我就是這樣認為,也是這樣教的。
無論是何種式子的太極拳種,也不論是多少個式子,二十四式也好,八十八式也好,其特點和共性就是開合,而開合不就是起式和收式嗎,難道不對嗎!
開合人人都會,就像呼吸一樣簡單。口鼻有呼吸,皮毛有開合(中醫講肺主皮毛),當皮膚遇到寒冷時,毛孔會自然閉上,反之毛孔會張開排出汗液,這是毛孔的呼吸。呼吸的過程按現代醫學講是人體新陳代謝的過程,所以我說開合人生下來就會。不過這是先天自然之氣開合,太極拳的開合是後天之意氣形神合一的開合,太極拳的呼吸還有丹田呼吸。
演練太極拳的過程,是意氣神形合一的過程,是將先天之開合與後天之開合合一的過程,如此才是一個完整的太極圖。但要了解開合,就不能不懂陰陽,因此在這裡我先簡單地介紹一下陰陽的概念。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這是前賢對陰陽的闡述。有些朋友也許不太理解,好,換個角度說也許就明白了。什麼是陰陽?毛主席對陰陽的應用可謂絕妙,那就是名著《矛盾論》中的「矛盾」兩個字。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有男則有女,男為陽而女為陰;有天則有地,天為陽而地為陰;有動就有靜,則動為陽而靜為陰。有外就有內,則外為陽而內為陰;以此類舉,萬物皆是。
就人體而言:上為陽,下為陰;左為陽,右為陰,背為陽,腹為陰;同樣以此類推。太極拳也是一樣啊,一動一靜,一呼一吸,一剛一柔、一蓄一發不就是一開一合嗎。
我將太極拳的開合歸納為幾個式子,分別為上開合、下開合、前開合和後開合,且動作比較簡單,只要堅持練習一段時間,則太極拳的要領就算是掌握了。當然,等這些熟練掌握之後,還要增加組合練習,如上開下合,下開上和,這是形體上的開合,也就是調神,接下來會有意與氣和,氣與力和等,此在下面的章節中講逐漸論述。(下一節,開合的具體練習方法)
太極鬆緊健康法-開合
開合的練習方法在形式上更簡單。初始姿勢與無極式和太極式無異,兩腳站立與肩同寬,膝蓋微屈,全身放鬆,目視前方。即之將兩手臂緩緩升起,手心相對,舉與肩平,然後左右手分別向外拉伸,意想兩手似有皮筋束縛,動作要慢,緩緩而開,意念致無窮大,遠到天邊觸手可及時,再做相合的動作;相合時兩手手心相對,緩緩合於胸前,此時兩手距離基本相接,意想兩手之間有彈簧之阻力,意念致無限小,小到極點,如此反覆;一開一合時間以5秒左右為適宜,每次練習以10-20分鐘不等,因時而定。此為上開合。下開合練習方法、動作要領與上開合一樣,只是兩手臂抬的位置與腹部相平,低於上開合的位置。
開合動作的練習很容易,就像小孩拉皮筋一樣,但更深一層的意境,則會因每個人的感觸不同而有差異。練習此式時,除上面所說的動作要領和基本意念外,本人體會練習時你的意境一定要深遠,動作要像流水一樣,綿綿不斷,形可停頓,但意不可斷,此為關鍵。上、下開合主要練習形體上的協調,也就是調身,接下來就是調息了。調息的練習方法之一就是太極拳中的「鼓盪」,所謂「氣易鼓盪」。鼓盪主要體現在前開合和後開上,前開合是丹田開合,後開合則是命門開合,這些我會在後面章節中詳細介紹。
開合動作的練習對人體的保健功效是顯而易見的。開合其實就是陰陽開合,陰陽二氣盈虛消長、互相調劑,對心腎、心肺功能的調節具顯著效果。更因「逆腹式呼吸法」產生的丹田前後鼓盪,從而使橫膈膜上下收縮擠壓而發生內部按摩,使腸胃蠕動,所以對於消化系統功能的保健也具有非常明顯的效果,尤其對於便秘效果更佳。俗語講:「一開一合,升清降濁」,練習此式,相當於上火的人服用了「牛黃清心丸」,血壓高的人,服用了「降壓藥」。
何謂太極,太極其實就是「天人整體觀」,一動無有不動,開合、進退中追求的是整體的和諧和平衡。
月有陰晴圓缺,此自然之常變;人有悲歡離合,此常人之情感。在人生的浮沉榮辱和生活里的悲歡離合得失之中,我感悟到了太極所帶給我的樂趣和文化底蘊。
太極者,無極而生,變化之符號者也;人生萬象,社會百態,歷史之軌跡者也。太極至真至純,以簡示繁,亘古不變。有人說:「太極文化,是一種新銳思想,是新世紀的認識論,是調劑心神的內功心法」此話說對了一半,其實「太極文化」早已植根於民族文化沃土之中,可悲的是我們雖然生活在太極中,而我們將要把它的真諦遺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