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 太極拳動靜解 - 王志遠

太極拳動靜解

                - - - 王志遠

    「變易物體之位置,或動體進行之方向曰動。保存或維持其固有之位置或方向曰靜」。動有機而靜有勢。「機者,朕兆、動機。動而未形有無之間也。勢者,形態。靜勢,靜而已形無有之趨者也」。太極拳動時存靜勢,靜時寓動機,「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動靜互為其根,以靜而成勢,以動而成機。機中有勢,勢中成機,機勢難分,此太極之妙也。古書云:「靜屬陰,動屬陽。世上萬物,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偏陰偏陽為之疾,一陰一陽謂之道。」即是說,動靜即是陰陽,陰陽即是動靜。靜以生陰,動以生陽,陰陽合德,動靜均衡,萬物才能生長發育。只靜不動,或只動不靜,都是一種病態,動靜合一,才是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動靜結合的修鍊養生之法,早在秦漢時期已初步奠定,但其理論則是在明清才始確立。李挺說:「精神極欲靜,氣血極欲動。」方開指出:「天地本乎陰陽,陰陽主乎動靜。人身一陰陽也,陰陽一動靜也。動靜合宜,氣血和暢百病不生,乃得盡其天年。」又說:「過動傷陰,陽必偏勝;過靜傷陽,陰必偏勝。且陰傷而陽無所成,陽亦傷也;陽傷而陰無所生,陰亦傷也。」指明了動靜之間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

   王宗岳拳論說:「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這裡的說法又更進一步,說明太極拳非止是動靜,而是動靜產生之機,太極拳豈止是陰陽,而是陰陽發生之母。它是無為而無不為這樣一個對立統一的系統。清代李亦畲太極拳論《五字訣》說: 「一日心靜,心不靜則不專,一舉手前後左右全無定向,故要心靜。」這裡一舉手前的靜勢就是無為,正因為它是無為,所以又無所不為。這猶如挽起強弓硬弩引而不發,足具張力,出氣勢,是最有威攝力的。因為靜之為靜,靜亦動也;動之為動,動亦靜也。動靜互根,動靜互運,無法限制它的各個方向的變化可能性。它可以根據進擊者攻守的具體情況,向任何有利於己而不利於彼的方向而動。這個舉手後的動機,就是無所不為,故周身皆太極也。出手後分陰陽,即分出方向,這時在某一方向上有為,恰恰對應著其他所有方向上無為。要想在其他方向上有為,必須把原方向上的有為變無為。即先停下來,而後改變方向,才能在其他一個方向上有為。這種動靜之間矛盾不斷變化的辯證統一過程,就是太極拳運動。太極拳原本由無為而起,其法自有為而修。即由靜而起,生動而煉,歸靜而養,修鍊在其中。此為太極拳修鍊之不二法門,即道也。

  「稽太極修為之動與靜,本是因果顯象而生分別之相對概念」。動之與靜,原本一體,「慎動主靜之用,主靜慎動之體」一體兩用。陽動以渾,陰靜以成,靜極自動,動極致靜,其靜如動,其動如靜,動靜渾成,故無所謂動靜。動靜相應,動靜相須,動靜交互,動靜均衡,動靜合一,動靜渾然,則太極之象成矣。

  太極拳運動中靜與動兩個方面,靜為勢為本,在相對的靜止狀態中,靜止是運動的特殊形式,是「動之復歸」,即所謂動中靜是謂真靜;而動則為態為用,在相對運動的狀態中,動是靜止的萌化,即所謂靜中動是謂真動。靜動勢態是不可分割的,靜動體用是合一的,靜中以求得動之機變之態,動中以求得靜之隨應之勢。動中處靜,靜中寓動,相連不斷循環不息。正如《太極拳釋義》曰:「夫動靜無端,陰陽無始,太極者,其樞紐機關而已。太極拳當行功時,心中泰然,抱元守一,未嘗不靜,及其靜也,神明不測,有觸即發,未嘗無動。於動時存靜意,於靜中寓動機,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合乎自然,此太極拳術之所以妙也。」《武當趙堡太極拳小架》曰:「太極拳內功至深至廣,然觀其各功理歸一道,無非由淺人深之分解,一動一靜之分解而已。」我們既要認識到動靜轉化的必然性,又要主動地掌握和利用這種轉化的規律。靜動勢態是互為因果的。我們常說:「動中處靜」就是說動是因,靜是果,動是手段,靜是目的,就是「動中靜以守本」。又說:「靜中求動」則靜是因,動是果,靜是手段,動是目的,即是「靜中動而至用」。我們既須知曉「牽一髮而動全身」,更須把握「靜一心而鎮全局」。太極拳的動靜觀,即運動觀就是互為因果的辯證法。有的拳家僅僅把動看作因,認為:「動只是手段,靜才是目的。如將靜作為練拳的要點,是將目的錯認作手段,倒置了因果關係。」這樣的認識和看法,就不免失之片面了。

  太極拳是使自身整個身心與宇宙融為一體的修鍊方法。這種方法的主旨在於:寧定松靜自然。

  「大道全憑靜中得」。故太極拳術倡導「敬以直內」。敬者,心靜也,思慎也,恭敬肅穆也;慎靜而專心致志,守我之靜,御人之動之謂也;直者,自然、順舒、中和也;內者,依身之精氣神也,外者,器界之體也。認為不淪心理上的冷靜和焦躁,身形上的安逸與慌亂,攻守上的沉著與自目,其內外必然相通,並存在一定的自然法則和規律。所以,把以靜御動,動中處靜作為要領來訓練,其訣竅在於:「意存動之先」,「先在心而後在身」,即「神為主帥,身為驅使」,經過身心結合和因敵變化的長期訓練及競技實踐,才能「動也靈妙,莫可推測;靜也肅穆,莫可撼移」。才能逐漸臻及隨意而動,隨心而靜和心手兩忘,純任自然,返樸歸真的超自然神明境界。即所謂「有形有意都是假,拳到無心始作真「。其實,不只是太極拳強調「靜」,其它拳械也莫不如此。如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談到楊家槍法時說:「又莫貴乎靜,靜則心不妄動,而處之裕如,變化莫測,神化無窮。」這也可以說是武藝的共同法則了。我們不得不佩服古老的太極拳術,早已把「靜」字訣放在首位,提倡腦居靜為貴,主張心緯意正,注意心理意志的培養和訓練,這本身就是一種超越太極拳術本身的博大的太極精神。

  太極拳不根於虛靜者,即是旁門左道。

    《老子》曰:「清靜為天下正」。《仙經》云:「專精養神,不為物雜謂之清;返神復氣,安而不動,謂之靜。」

    《真仙直指》曰:「清靜二字,清謂清其心源,靜謂靜其心海。心源清,則外物不能擾,性定而神明;心海靜,則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實。」

    《七部要語》曰:「神靜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燥則心蕩,心藹則形傷。欲全其形,先在理神。故恬和養神以安於內,清虛棲心不誘於外也。」

    重陽子曰:「大道之原,而功先於虛靜,虛則無所不容,靜則無所不應。」

    唯能虛靜,而可致精神的自由。正如愛因斯坦所說:「這種精神上的自由在於思想上不受權威和社會偏見的束縛,也不受一般違背哲理的常規和習慣的束縛。這種內心自由是大自然難得賦予的一種禮物,也是值得個人追求的一個目標。」所以太極拳之修為,以虛靜為本,自必要求身心內外寧靜虛無,靜定久之自然功勁中和,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分合變化,無不自如也。

  拳諺說:「沉著為拳藝之本」一個人在掌握競技技術後,臨陣忘法的事情是常見的。競技不夠沉著鎮靜,怯敵、焦躁、被激怒、求速勝、受干擾、輕敵大意等等不一而足。總之,心意一趨紊亂,氣血便易上浮,動作姿勢也就變形,技術走樣,這時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難以發揮應有的技術水平。這固然與競技經驗有關,但主要還是意志、心理等素質問題。所以,太極拳將「靜」字訣放在首位,特別注重一個「靜」字。俗說:「無念神自清,清而心意定」。心靜神定才能體松、氣沉、神凝,才能體現太極拳古拙凝鍊、醇厚淵源的風貌。息心靜氣,乃得渾厚是也。所謂:「泰山倒吾側,東海傾吾前,心君本泰然,處之若平素。」這無疑是意志力的一種表現。太極拳把心理意志訓練作為拳藝訓練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並賦於它相對的獨立性,這是它的高明之處。平素多強調「有人若無人」的訓練,則在競技時自然「藝高人膽大」,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拳藝水平。反之,平素藝商,臨陣膽怯,這也不是絕無僅有的事情。嘗言:「天君泰然,百體從令。」為此太極拳就特別講究心境寧靜,心如止水。心無墨礙,心境寧靜則自然能使清輕上浮,渣滓沉降,久而明心見性,改變氣質逐漸化解為柔和,則使肢體松沉,柔體如春風,則感覺自然靈敏、心內外統一的靜。試想心亂而體猶能靜,這在走架過程中尚且無法做到,那就不必說技擊實踐中的以靜御動了。  

    至於拳譜中提到「心靜」的地方,實在是極多的。

    如《張三丰行功坐功長生秘訣,學太極需斂神聚氣論》曰:「若心不能安,性即擾之,氣不得聚,神必亂之。心性不相接,神氣不相交,則全體之四體百脈,莫不盡死,雖依勢作用,法無效也。」

    如清·李亦畲所輯《廉讓堂本太極拳譜》所收之武禹襄《太極拳解》曰:「身雖動,心歸靜;氣須斂,神宜舒。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身為驅使。」

    又如楊氏家藏抄本《三十七周身大用論》曰:「一要性心與意靜,自然無處不輕靈。」

    李亦畲《五字訣》則開門見山地說:「一日心靜。」並解釋道:「心不靜則不專,一舉手前後左右全無定向,故要心靜。」心不靜,身自散亂,自立尚且不穩,又如何能打好太極拳呢。

  總之,心靜與神舒體靜,是身心內外的真正統一體,至於個人能作到什麼程度,惟在個人自為耳!李公雅軒說:「太極拳是動靜相配的,身心兼修的,而不是只講身不講心。心者是修內的,身者是練外的。修心須要靜,修身須要動,動靜參半,身心兼修,這比和尚道士只是靜坐要好得多,這比其他硬拳只知道操練筋骨肌肉要好得多,此太極拳所以貴重也。」

  董公英傑《太極拳釋義》一書中亦指出:「平時用功,練十三勢時,用心使氣,緩緩流行於骨肉之間,意為嚮導氣隨行。練拳姿勢要沉舒,心意要貴靜,心不靜不能沉著,不能沉著則氣不能收斂入骨,即是外勁非內勁矣。練太極拳須能收斂入骨,此真正太極也。」試想心亂而體猶能靜,這在走架過程中尚且無法做到,那就不必說技擊實踐中的以靜御動了。

  可見先輩已把心靜支配下的動靜統一,提高到是否真正太極的高度。斯真言也。

  以「松靜為體,柔圓為用」之太極拳功架,雖以靜為本,以靜為體,然其立足點卻在於動,以動為用。心體虛靜不昧,其用鑒照不遺。使太極拳修練者在松、靜;穩、勻、緩、合、連,不用後天拙力的太極拳動式中,逐漸感知動式中的靜力,復從靜力之中而覺知內勁,再由勁路而得悟內運之氣脈。從而由外動有為而階及內動無為之神明境界。無論是心靜抑或體靜,都是為了更好的動。王宗岳《十三勢歌》曰:「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示神奇。」觸者,觸發也,靜觸而動發,斯為靜中寓動也。定靜似靜而非靜,其中氣勢騰挪,時刻準備著轉為由外而內、由假而真的更高級的動,動極而靜,由動歸靜,是謂動中之靜為真靜也。古人云:「修靈根而動其心者武道也」,就是要求太極拳修練者在身心人靜的基礎上進行各種適當的意念活動。「拳術之道尚精神」它和佛的禪功,道的道功,儒的氣功,所追求的寂滅,四大皆空並不完全相同,而是有很大的差異。因而太極拳把動靜、虛實、陰陽合德。也即它們的統一體稱之為無極。而對無極絕不能把它理解為一種虛無思想。這就同高等數學的「零矢量」一樣,它絕不是無。正因為這個零矢量是所有矢量的發端,它才能有資格和所有的非零矢量相對立。所以,零矢量是包含了更豐富的內容。太極拳把動靜、虛實、陰陽的對立統一體稱之為「無極」也正是這個道理。因為這種矛盾的雙方既是互相鬥爭制約,又是相互依存而共處於一個系統中的對立統一關係,是理解太極拳的總綱。「統一物之分解為兩個部分以及對於矛盾各部分的認識,是辯證法的實質」。我們用這一辯證法來理解太極拳的動靜、開合、虛實、剛柔、陰陽等等,一切迎刃而解。這一理論也完全適合於廣義的其他內家拳。因此,我們絕對不可把佛、道、儒中靜修的那一套特殊內容勉強銜接到太極拳等形動動功上去,否則就大錯特錯了。

  吳式太極拳傳人吳英華、馬岳梁在《正宗吳式太極拳》一書中曰:「衡量靜的標準,在於呼吸平穩深長,動作輕靈貫串,身舒意展自然。呼吸平穩深長,就能氣沉丹田,是身靜;動作輕靈貫串是心靜;身舒意展自然是意靜。這三個靜,以意靜為最高階段。」而李公雅軒則認為「在練拳時有口水,才證明已身心泰然了。如未出口水,尚是身心未到泰然之境也。」而拳家盂乃昌認為,行功須求心靜,功深愈靜,聽覺凝閉聲不復入耳矣。此時非不靈敏,而為極靜極專,彼敵之微動風聲,即為我所感。而陳鑫說:「耳聽左右背後,恐有不虞侵凌,人有以後來者,必先有聲音,可聞其聲音。有聲自與無聲不同,故心平氣靜,耳自聰靈。」無所聽與耳聽八方都統一在心靜之下。這一「靜」之標準是值得太極修練者認真領會記取的。

  「靜生光芒,動則飛騰」,剛柔動靜之間,成敗得失之際,純在斯也,太極拳功深日久,渾噩一身,太極即周身,周身即太極。行拳走架,身雖動而其靜之體不變,心雖靜而其動之用莫測。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心亦無心,意亦無意,說有就有,說無便無,渾然噩然,物我相合,物我兩忘。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通體動靜,物來順應,體用無方。太極修練者「若能悟得動靜相須之道,自必事半功倍,早得功境覺受」。望太極修練者明鑒,於動靜之中尋求太極之。

  太極拳內外一氣,動靜一源,體用一道。所以,以靜為體,以動為用,以靜為旨,以靜為貴。靜則為性,動則為意,妙用則為神。功夫既深,心地明澈,泰然自適,不特雜念無由而生,即自己之軀殼亦可置之度外,而臻於物我俱忘之境。

  老子云:「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又云:「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可知太極拳道之修鍊者,不到至清至靜之地,而天心不復,拳遭難成。只有至虛極,守靜篤。靜到極點才能找到生命的根源,回歸生命的根本。這是因為虛極則靜,靜極則應,常靜常應之謂靈,能虛靈則能追攝先天,大道成矣。根據趙安洲老師的看法,太極拳的靜有平靜、安靜、寧靜、定靜、真靜、虛靜、靈靜之內涵,反映了太極修鍊者調身、調心入靜的層次和境界,當人靜到極佳的境界,客觀上達到了以靜節能,以靜制動,靜以生慧的目的,為延長壽命,健體防病,強身禦敵,修正人心,發掘潛能創造了條件。如果人們能清醒的認識到這些,一切從「靜」之根本著眼,則太極拳道近也。

  太極拳若心境不能寧靜虛無,則形體如何鬆柔圓活;形體不能鬆柔圓活,則神韻安能庄穆定勻;神韻不能庄穆定勻,則氣息如何中和勻沉;氣息不能中和勻沉,則意念如何虛遠專致;意念不能虛遠專致,則勁力如何整衡渾元。所以,太極拳雖為動架,而務須主靜,行拳走架全神貫注,心靜膽定,氣息綿沉,神固韻勻。如此,方能「靜如山嶽」而「動若江河」,大氣磅礡,氣象萬千也。


 


推薦閱讀:

太極八卦掌 | 南拳第三段
陳式太極拳圖解
[特別訪談] 功夫與境界:走進陳正雷老師的六十年太極人生
《道德經》與太極拳
太極拳之「氣」與「勁」的探討(下)

TAG: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