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皮膚瘙癢 小心激素作怪

 老年瘙癢症是老年人常見的皮膚疾患,由於皮脂腺機能減退、皮膚乾燥和退行性萎縮所致。洗澡後明顯,尤以洗熱水澡或使用鹼性大的肥皂後瘙癢為劇,表現為單純瘙癢而無皮疹。長期以來許多人形成一種錯誤觀念,認為皮膚瘙癢就使用市售的各種藥膏,而大部分此類藥膏含皮質類固醇激素。商品名中多有「平」、「松」等字眼。患者往往用後感覺止癢效果不錯而長期使用,從而產生以下幾種副作用。

    1.皮膚感染性疾患的發生率升高。易患毛囊炎、癤子、激素性痤瘡等,若有皮膚真菌感染,就會加重皮膚癬病。

    2.形成激素依賴性。若停用激素,會出現皮膚紅腫、局部燒灼感、皮膚髮緊,此為停用激素的反跳現象。使用激素後癥狀消失,但激素用量逐漸增加,欲罷不能。

    3.引起激素性皮炎。表現為皮膚毛細血管擴張,皮膚萎縮,尤其在顏面等皮膚較薄部位。自覺局部皮膚不適,並可有輕度疼痛,恢復極慢。

    4.出現局部淤點、淤斑。特別是老年人,由於激素致皮膚血管支持組織萎縮,紅細胞滲出到血管外所致。

    5.長期全身大面積應用,出現全身性副作用。可致骨質疏鬆、激素性糖尿病、高血壓、向心性肥胖。

    因此,皮膚瘙癢不能隨便使用激素製劑,應到醫療機構接受正規治療。

推薦閱讀:

重視和優化老年人ISH的藥物治療
老年園地
中老年人好發的腰部疾病?
淺談中老年人養生之道
老年人手邊養生經(一)

TAG:激素 | 皮膚 | 老年 | 皮膚瘙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