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李寶庫--《一顆閃耀人倫之光的璀璨明珠》

http://www.xinzheng.gov.cn

http://www.ctwhlt.org

1945 4月生,河南人,大學學歷。曾先後在中共河南省鄭州組織部、河南省委組織部、中共中央組織部研究室工作。

  1966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5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高級經濟師

  1993年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秘書長、理論局局長。  

  200211月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中共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20046月化學工業部部長、黨組副書記  

  20061月任中國文聯黨組書記。  

  20063月任中國文聯黨組書記、中國民政部副部長、全國老齡委主任。

黃芳: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從剛才隆重的開幕儀式當中,我們深刻地感受到本次論壇是新鄭市委市政府對廣大婦女同志的一份豐厚的節日賀禮。

黃芳:下面將要為我們本次論壇授課的第一位老師是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前民政部副部長、全國老齡委主任李寶庫先生。李部長現在雖然卸任,但是一直不疲不倦堅持奮鬥在為老年人服務的第一線,活躍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公益論壇上。老驥伏櫪,志在民眾,他不遺餘力的宣傳推廣孝道文化,這次老部長在百忙之中來到我們黃帝故里,就好象冬日的暖陽照耀著我們,讓我們用冬季感恩的心,用熱烈的掌聲恭請我們的老部長上台演講。

 

李寶庫:各位領導、同志們、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參加新鄭首屆女子道德修養公益論壇。為什麼說「很高興」呢?有三個理由:

 

李寶庫:第一,這個論壇符合中央的精神。昨天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在全社會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要求,適合市場經濟的道德行為規範」,這是我們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裡面講的。那麼今天我們舉辦這個論壇,和總理講的精神完全一致。

 

李寶庫:最近北京發生了兩件事情,一件事情就是在長安街上,在國家博物館的北廣場豎起了孔夫子的巨大銅像;第二件事情是在北京的小學《弟子規》進入課堂。這兩件事情不可小視,體現了中央的精神,體現了民眾的心愿,體現了社會的需求。和我們今天舉辦這個論壇是完全一致的。

 

李寶庫:第二,這個論壇在中華文化的發源地——黃帝故里召開,再合適不過了。在中華文明的源頭,我們來研究中華文明的傳承和發展,我覺得實在是太好了!

 

李寶庫:第三,這個論壇的時間放在「三八節」的前夕,今天參加會議的我看絕大多數都是女同志,是我們河南、新鄭各界婦女同志,婦女界的精英。會議的題目「和諧社會 女德為要」,我想這個題目也起的非常好。我想咱們國家13億人口,4億個家庭,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諧社會才能和諧。那麼家庭要和諧,我想女同志的作用非常關鍵。在全社會,婦女是半邊天,我看在家庭裡面婦女的地位作用比半邊天還要多一些。婦女在家裡面相夫教子、孝敬父母,所以一個品德高尚的女同志她能使家庭完全和諧起來,作用非常大。所以我想我們今天和這麼多婦女界的精英、同志們大家一起來研究、提高、發揚女德,對構建和諧社會、和諧社區、和諧家庭來講至為重要。

 

李寶庫:所以說我覺得非常高興參加今天的論壇,下面我開始做一個發言。

 

李寶庫:我發言的題目是《一顆閃耀人倫之光的璀璨明珠》,這顆明珠就是「孝」。晚清一位著名的大臣曾國藩曾經說過:「讀盡天下書,無非一個孝字。」我認為「孝」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文道德的基石,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在中華民族5千年文明的歷史長河中,它始終閃耀著光芒。圍繞著孝我講幾個問題:

李寶庫:第一,什麼是孝?第二,孝的傳承?第三,當今時代需要孝。第四,孝的宣傳。第五,孝的實踐。

李寶庫:先講第一個問題,「孝」是人類萬古長存的美德。普天之下、古往今來,人人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所養,父母對於兒女出於本能有一種無與倫比的慈愛,為了兒女他們甘受千辛萬苦乃至獻出自己的生命。父母生我養我、照顧我,長大以後教育我,父母的恩德無以言表。山東曲阜孔廟有一篇《勸孝良言》把父母對兒女的愛描寫的十分逼真。

 

李寶庫:「十月懷胎,娘遭難,坐不穩來、坐不安,一時臨盆將兒產,兒落地時娘落膽,好似鋼刀刺心肝,把屎把尿勤使喚,腳不停來手不閑,倘若疾病請醫看,情願替兒把病擔,三年哺乳苦受遍,7歲8歲送學館,教人發奮讀聖賢,冬穿棉衣夏穿單,倘若逃學不發奮,先生打兒娘心酸」。舊社會孩子上學的時候,老師手裡面有一把戒尺,孩子不好好讀書,老師拿尺子打手心,所以媽媽送孩子上學的時候總是給老師說「老師,孩子要好好的管教,如果不聽話,你就打」,但是真打起來,娘心酸。為兒為女把帳欠,倘若出門娘挂念,夢魂都在兒身邊,千辛萬苦都受遍。所以這個《勸孝良言》寫得非常好。

 

李寶庫:有一位老同志他的母親去世了,他寫了一篇回憶的文章登在《中國老年報》上,文章不長,但是很感人。他小的時候家裡窮,買不起鐘錶,所以每天上學都要到隔壁的店鋪看一看幾點鐘,看來看去店老闆不滿意了,嫌麻煩,有一次說話就很難聽,說你要想看,自己買一個表回家好好看,每天到我這兒來看,挺討厭的。所以這孩子聽了以後,回去給媽媽講,媽媽說:「兒啊,咱人窮志不窮,人家不讓看算了,以後媽媽給你報時、媽媽給你當鐘錶,告訴你什麼時候上課。」後來,上中學的時候要上早自習,他的媽媽夜裡就不敢睡踏實,老要起來看一看天上的星星走到什麼地方了,要聽一聽雞叫幾遍了,讓自己的孩子早上起來。但是有一年冬天的一個早晨,天上沒有星星,陰雲密布,也沒有聽到雞叫。所以媽媽沉不住氣了,把孩子叫起來,吃一點飯,背個小書包就到學校裡面去了,到校門口一看大門緊閉,傳達室裡面傳來兩聲鐘響,進不去,來的太早,回去吧,來回折騰。窮人家的孩子衣服單薄,怎麼辦?就在校門口跑步,一直跑到早晨五六點鐘,學校開門才進去。放學回家給媽媽講了這個過程,媽媽抱著他流下了眼淚,第二天這個孩子回家看到家裡的桌子上放了一個嶄新的小鬧鐘,他的母親臉色蒼白,躺在床上,小妹妹說:「媽媽賣了血,買了這個小鬧鐘。」

 

李寶庫: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兩位母親用自己的身體保護嬰兒的故事催人淚下。在義大利龐貝古城,被火山覆蓋的房屋被發掘以後,母親用自己的身體保護嬰兒的姿勢都是一樣的:把孩子抱在懷裡,母親用自己的臂膀,用自己的身軀,用自己的頭顱保護自己的孩子。在日本的札幌有一位4歲的男孩從樓上掉下來,他的媽媽正在樓下搭衣服,看到這種情況以驚人的速度把孩子接住,速度達到了每秒9.65米,連當時的專業運動員也達不到。

 

李寶庫:母愛產生了奇蹟,湖北有一位暴走媽媽叫陳玉蓉,為了捐肝救子,堅持7個月走破了四雙球鞋,消除了脂肪肝,捐肝成功,成為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

 

李寶庫:同志們這就是母親,這就是母愛,母親的偉大在於母愛,母愛的偉大在於無私,在於對兒女的無私的奉獻。

李寶庫:實際上,我們每個人最親的人第一個就是母親。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我們高興的時候、我們痛苦的時候、我們第一次喊出來的聲音是「我的媽呀!」。媽媽是最親的,正是因為父母對兒女這般牽腸掛肚、捨身忘死的愛,所以兒女從小就對父母有一種依戀的感覺,長大之後想著要回報父母的恩德,這種知恩、感恩、報恩就是孝。

 

李寶庫:「孝」字最早見於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面是一個老字下面是一個兒子的子字,後來在書寫過程中省去老字的下半部,上面是老字的頭,下面是兒子的子,先有老子後有兒子,老子在上兒子在下這就是孝字的構成,孝字的構成是一個會意字,《說文解字》上說「孝是善是父母者,從此成老爺」。

 

李寶庫:對這個孝的構成,我還有一個解釋,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在上面呵護著他,怕風吹、怕日晒、怕雨淋,孩子長大了父母也衰老了,孩子在下面背著父母,這就是孝字構成的理解。總之孝字的構成體現著父慈子孝,人間的親情。

 

李寶庫:這種親情回報的情感提升到理論的高度是什麼時候呢?是2千多年前我們的先祖孔子和孟子。孔子論孝,重點是三點:1、養;2、敬;3、諫譄。

 

李寶庫:養就是讓父母吃飽穿暖,敬就是在人格上尊敬父母。孔夫子說了如果光養不敬和飼養犬馬有什麼區別?你光養,光讓他吃飽穿暖,你在人格上不尊敬他,和你養一隻狗、一匹馬有什麼區別?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孝也是人和動物的一個根本區別。

 

李寶庫:最重要的是孔夫子提出了「諫譄」,左邊是一個言字旁,右邊是一個增去的增。什麼意思?父母有了錯誤,做兒女的要提出批評的意見,當然要講究方式方法。唯命是從並不是孝,孔夫子他不是講孝順他講孝敬。父親做的對了我要順著,父親要做的不對呢,特別是原則性的問題呢,你還順著他?你不是真正愛你的父親,你要告訴他不能這樣做。

 

李寶庫:孟子是在孔子提出的「養、敬、諫譄」的基礎上提出的。孔子孟子他們發現總結人性的真善美使他們成為人間聖賢。綜上所述,孝是人世間高尚美感的情感,本質是愛,有愛就有孝,它的表達方式是感恩是親情回報,它的作用是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在家庭和社會中追求人居環境的和諧。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孝是一個永遠閃耀著人文道德的璀璨明珠,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珍寶。

 

李寶庫:至於漢代以後把孝捧的太高了,後來甚至荒謬的提出來「三綱」,後來又把孝踩到地下,都是對孝本意的歪曲,都不過是強加在純真的孝之上的歷史塵埃,絲毫也不能掩蓋這顆明珠的光芒。因此,我認為孝的本意是好的、純凈的,是人類萬古長存的美德。我們應當正本清源,還孝以本來面目,理直氣壯的地加以提倡。

 

李寶庫:為什麼要理直氣壯的提倡呢?我們原來擔心的就是愚忠愚孝,後來我們清楚了在2500年前孔夫子在《孝經》裡面就提出了「唯父之命是從不是孝,百依百順不是孝。」孔夫子是反對愚孝的,所以我們要正本清源,要回到孔孟的孝道觀,它的核心第一是養、第二是敬,第三是諫譄。不但2000多年前是正確的,現在是正確的,我認為就是到了共產主義也是正確的。

 

李寶庫:有一種觀點認為孝是農業社會的產物,雖然社會的變遷,孝應該日漸削弱,甚至孝的淡化是社會進步的標誌。我也看到一位專家寫的文章他說「孝的淡化是社會進步的標誌」。我不贊成這個觀點,我認為孝以家庭為生產單位,農業社會中的確起到過協調家庭關係、組織農業生產的作用,但是到了工業社會呢?到了信息社會呢?到了現代社會呢?在農業社會的時候,土地是老一輩傳下來的生產資料,生產經驗是老人交給年輕一代的,所以孝在維護家庭的穩定、推動農業生產發展中的確起到過促進作用。

 

李寶庫:但是到了現代社會,土地不是私人的了,也不是老爺爺留下來的。種地呢,要科學種田,年紀越大越不懂得科學種田。按照這個邏輯,孝道應該淡化了。但是,我們社會進步了,物質豐富了,人的覺悟提高了,我們反而不把我們的父母當一回事了,這個社會是前進還是退步了呢?說不通了。孝是父母愛子的天性和養育之恩決定的,而不是其他。所以只要地球上還有人類,只要人類還是父母所生,父母所養,孝就不會消亡。今後隨著物質的不斷豐富和人的素質的不斷提高,我們只能是更有條件把孝做得好上加好,而沒有任何理由來削弱它。

 

李寶庫:當然了,隨著時代的前進,孝的形式也要與時俱進。過去是農業社會時代,農業社會你父母在家裡,做孩子的,在父母年齡大的時候不要拋下父母自己走了。要走的話,什麼時候回來,到哪個方向去,要告訴他們,要贍養父母。現在呢,交通方便了,信息靈便了,地球變小了,我們強調好兒女志在四方,但是要常回家看看。在老年人基本生活保障的時候,重點是養,而溫飽問題解決了,精神慰籍就更加重要了,老年人對天倫之樂的需求是其他任何東西都不能替代的。

 

李寶庫:所以我想我們的社會保障制度、養老制度再完善,我們各個單位的老幹部部門工作做得再好,也代替不了兒女孝順。所以孝的形式可以改變,孝的本質不可能也不應該改變。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過程中,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化都要拿來為我們所用,對我們老祖宗所創造的中華民族孝經的傳統美德,我們就更應當倍加珍惜。

 

李寶庫:在這點上,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都給我們做出了榜樣。

 

李寶庫:胡錦濤總書記2008年元旦的時候,在天津一家養老院看望老年人,他說:「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讓所有的老年人都能夠安享幸福的晚年。」 溫總理逢年過節都要看望老科學家、老教授。他在訪問澳大利亞的時候,有一次給華人介紹中國的情況,看到在座的有很多白頭髮的老年人,溫總理就說:「65歲以上的請舉手!」後來叫老年人坐著聽他講話,他隨行的部長站在那裡,溫總理講了4分鐘,老年人坐著,隨行的官員站著,在海外傳為佳話。

 

李寶庫:2007年11月17號有一個《弘揚孝道,建設和諧》的文章,這是我們的黨報第一次把孝道提到全國人民面前。2008年國家決定清明節放假3天,讓人民群眾紀念祖宗、追念先烈、感恩和懷念逝去的父母,受到人民群眾由衷歡迎,這一舉措對弘揚民族文化、傳承中華孝道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李寶庫:這是我講的第一個問題,什麼是孝?第二個問題:中華孝道的傳承。

 

李寶庫:孝文化起源於何時呢?我認為起源於原始社會父系氏族時期。昨天我去看了黃帝故里,解說員跟我說從黃帝到現在有五千年的文明,所以我就想它和父系社會應該是同時期的。孝文化的產生,我經過學習恩格斯的著作,我認為起源於父系社會。在這之前是母系社會,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那時沒有家庭。到了父系社會,由於生產力的發展,男子所從事的農業起到的作用不斷上升,男性地位上升,父系社會代替了母系社會。有父有母然後為家,父母所生的孩子就是兄弟姐妹,然後才有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親情關係,這個親情有本身的道德意識,從而產生了孝的觀念和孝的文化。這個觀念在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這本書裡面都有記載。

 

李寶庫:大家知道舜是父系社會部落的聯合首領,《二十四孝》的故事中就有講舜的故事,舜小的時候他母親死了,父親又找了個後母,後母又生了個弟弟,他後母對他很不好,有一次讓他上房子修房,上了房之後把梯子撤了,把房子點著,想把他給燒死。舜很聰明拿了兩個斗笠從房子上跳下來沒有燒死。後來又讓他修井,舜有前一次的教訓,給井打了一個側口,剛下井之後想把他埋到井裡,舜打了側口以後從旁邊的井出去了。舜知道在家裡呆不住了,就離開了,後來遇到了災年,舜的父親眼睛也瞎了,他母親挑著柴到城市裡面去拿柴換米,但每次都碰到一個青年給他米但是不要她的柴,所以舜的母親回來就給他的父親說,他的父親說這個人是不是我的兒子啊?你帶我去,咱們到那個地方去看一看。所以他母親就帶著他的父親來到集市上,舜也過來了,聽了半天,舜的父親聽出是兒子的聲音,然後抱頭痛哭,舜的母親就把兒子、弟弟領到家裡一起來生活。

 

李寶庫:堯聽到這個故事認為舜品德高尚,是個大孝子,先是把兩個女兒嫁給他,後來考察他有沒有治國安邦的才能,考察完以後把帝位也讓給他,堯舜中的舜帝就是這樣來的。可見當時人們對孝德是多麼的重視。

 

李寶庫:那麼孝,什麼時候上升到理論高度呢?

 

李寶庫:應該說2500年前,東周的時候,《孝經》是孝上升到理論高度的標誌。孔子和他的弟子曾子著《孝經》,對孝做了系統的論述,把孝上升到理論高度,《孝經》一共18章,1900多字,書中孔子對孝進行了全面、深刻、精彩的論述。有8個觀點我認為至今閃耀著光芒,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我用幾個月的時間認真學習研究了《孝經》,我把我的心得給同志們彙報一下,有八個觀點:

 

李寶庫: 一,孝是所有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在此基礎上產生。孔夫子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生也。」孔子歸納為三條,開始的時候是侍奉自己的父母,進而為國家盡忠,最後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所以幾千年來孝道一直是中華的傳統美德,時至今日,我們提倡的尊老愛幼、熱愛祖國、胸懷偉大的理想使傳統孝道得到了發展。

 

李寶庫:二,人人都應盡孝,側重有所不同。孔子認為他所提倡的孝道是面向每一個人,孝道面前人人平等,孝道面前人人有責,行孝不分尊卑貴賤。只不過不同的人行孝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因此,在《孝經》裡面孔子對天子之孝、諸侯之孝、大夫之孝、世子之孝、庶人之孝進行了論述。按照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分類指導。孝道既是一種品德也是一種責任,對不同身份地位的人提出不同的盡孝的要求是有道理的,這是因為地位越高,影響越大,責任越重。

 

李寶庫: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行孝的要求就是照顧好自己的父母或者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就可以了。但是假如是一個村民委員會的主任呢,你要把全村的人都帶領到盡孝的位置。你要是一個縣長呢、要是一個省長呢、要是一個總理呢?所以說地位越高責任就越重。

 

李寶庫:三,實行孝道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孔夫子認為孝道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他說日月星辰運行於天,春夏秋冬四時循環,是天地間不變的法則,那麼在人世間與天地規律相應不變的法則是什麼呢?人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所養,兒女感恩和善待父母的孝道。孝道就是符合天地運行規律的道德行為,天經地義,必須這樣做。

 

李寶庫:四,在家庭和社會中都做好才是孝。孔夫子在《孝經》裡面對一個孝子在家庭中、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無微不至地照顧父母都有論述,然後提出來不光在家裡,在社會上也要為下不亂、處下不爭。就是說一個對父母行孝的人,在位居官不能驕奢淫逸,在社會上不能為非作歹,在人群中不能計較爭鬥,不然的話,就會給父母帶來麻煩和災難,這樣的人無論在家裡多麼孝順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孝子。

 

李寶庫:現在我們經常在報紙上看到哪個地方又出來一個貪官被雙規了、被判刑了,很多都是領導幹部。我想他在家裡,他也很可能孝順父母,給父母買房子、買車雇保姆,很可能做得很好。但是在外居官他驕奢淫逸、違法亂紀,最後身敗名裂、鋃鐺入獄,他讓他的父母如何能夠安度晚年呢?他這是孝嗎?不是真孝。必須在家裡做的好,在外面也做的好,兩個加起來才是真孝子。

 

李寶庫:五,廣行孝道要講究禮節。孝是人的內在素養。外在形式要反映在禮節上,所以我們看一個人彬彬有禮、非常謙虛、非常有教養,從他對人有沒有禮貌就可以看出他的孝。走在路上,有的人橫著走路,說話非常傲慢無禮,這樣的人懂得孝嗎?這就是無孝的人。所以孔子說如果敬愛自己的父親,做兒子的一定感到喜悅;有人敬愛自己的兄長,做弟弟的應該感到喜悅;有人敬愛自己的國王,做臣民的應該感到喜悅。敬愛的人多,喜悅的人多,就是以崇敬之心尊重每一個人的禮節,就是在廣行孝道中所要採用的最有效最重要的方法。

 

李寶庫:所以我認為一個人有沒有禮貌,既是品德高尚的表現,又是智慧聰明的表現。首先你品德高,你才有禮貌,才有禮節,這同時也是聰明智慧的表現,你尊重他的父親,兒子高興;尊重他的哥哥,弟弟高興;尊重他的國家領導人,全國人們都喜歡你,這樣的事為什麼不做呢?為什麼要表現的傲慢無禮呢,那是蠢的表現。不懂得禮貌、不懂得尊重人,那是蠢的表現。

 

李寶庫:六,君子教化人民,要體現孝道。孔夫子說君子以自己的日常孝行感化人,通過言傳身教給民眾做表率,身教重於言教。

 

李寶庫:七,君子在家遵循孝道,才能在外建功立業。孔夫子說君子能夠孝就能夠忠君,能敬兄就能尊長,能理家就能夠做官。所以做大事要從修養自己的品德開始,先修身治家,然後才能治國平天下。

 

李寶庫:八,一味順從並不是孝。就是講諫譄,曾子說對父親唯命是從就是孝,孔夫子說這是什麼話?孔子接著說,做父親的有個諫譄的兒子,父親如果有不當之事,而應該真誠相勸。這一章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說明在2500多年前,我們的先祖就已經認識到一味適從、百依百順、愚忠愚孝是不對的,這是非常了不得的。總之《孝經》是一本非常好的書,希望同志們有時間讀一讀,好好的讀一下這本書。我寫一篇文章說《孝經》是一部需要精心開發的人倫寶藏。

 

李寶庫: 那麼愚忠愚孝起於何時?是起於漢朝,漢朝的時候漢高祖劉邦非常重視孝道,漢朝從第二位皇帝惠帝開始,所有皇帝去世以後的謚號都有孝字;漢武帝劉徹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採納了大儒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孝擺在了重要位置。特別是到了東漢,皇帝和他的臣子研究經學方面的問題,然後由班固來執筆出了一本書,其中就把三綱列入進去,原來是君臣、父子、夫妻平等的關係,到了這個時候,君臣、父子、夫妻成為了絕對的不平等。到了宋朝的時候已經發展到了「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君叫臣亡,臣不能不亡。」的地步,大家知道岳飛是大忠臣,岳母刺字「精忠報國」,後來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來害岳飛時,岳飛沒有去諫譄,為什麼?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如果他要不死就表示對君的不忠,岳飛束手就死了。岳飛死了以後,歷代的人們為岳飛抱屈,在西子湖畔建了岳王廟來紀念他,而把秦檜夫婦鑄成鐵人來辱罵他。漢代以後的歷朝歷代都把孝放在極高的地方,唐玄宗親自注釋《孝經》,親手書寫《孝經》,刻到碑上,立到太學裡面去。到清朝也是如此,雍正皇帝規定考試要用《孝經》的內容出題,乾隆皇帝孝宴規模達到3千人,不孝罪名屬於十惡不赦的罪名。

 

李寶庫:在《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改良《女兒經》、《增廣賢文》、《曾子治家格言》以及地方戲曲、民歌民調中,到處都滲透著孝。我認為封建社會中對孝的宣傳真正做到家了,我們到農村的時候,看到一個字不認識的放羊老漢,什麼字也不會寫,但是你問他什麼是孝,他知道,因為他聽過說書的,看過戲。特別是元朝編的《二十四孝》更是家喻戶曉。封建社會統治者為了鞏固政權,把孝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這是孝的糟粕,是對孔孟孝道觀的歪曲。我們是棄其糟粕,取其精華。

 

李寶庫:1911年發生了辛亥革命,中華民國建立,孫中山先生對孝是什麼態度呢?孫中山先生說:「國家講倫理道德,才能長治久安,道德不能沒有孝。」1919年5月4日,爆發了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愛國運動,「五四」功績標註史冊,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他把孝也批了,就是叫「矯枉過正」。當代哲學大家林居易老先生談孝的時候說「五四」以來有些學者沒有正確的對待孝的現象和行為,出於反對封建思想的目的把孝說成是歷史封建。到了「文化大革命」,極「左」思潮泛濫,更是把孝說得一無是處,一天到晚喊口號「孔孟之道,孝子賢孫,打倒在地,再踩上一隻腳,永世不得翻身。」徹底把我們中國的孝道觀給搞亂了,從1919年到2007年《人民日報》正式登出來「弘揚孝道,共建和諧」,中間經歷了88年,88年有四代人,我們有四代人沒有正規的學習孝。雖然我們是孝道的發源地,但是我們對孝道的實踐和認識走了彎路。

 

李寶庫:相反我們的港澳台、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這些國家對孝道的傳承和認識、實踐比我們好,因為他們沒有走過彎路。所以我想我們現在為什麼要大講孝道呢?就是我們孝道缺失。原因:第一,「五四」以來一系列的矯枉過正。第二,「文化大革命」徹底否定。第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些人重利輕義。第四,有些人盲目的學習西方。

 

李寶庫:就這四條原因。所以縱觀孝道傳承的歷史,使我們認識到把孝捧到天上以孝治天下,或者踩到地下認為孝是罪惡之源都是偏激的,孝應該回歸到公民道德教育的基礎上。孔夫子在2500年前對孝的定位是非常準確的,孝就是道德的根本,是道德教育的根本。所以我們今天來講女德,也要首先講孝道。因為孝是一切倫理道德的根本。社會功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我們現在講的「德」包括這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的根就在於孝,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別的一切功德、一切道德就失去了基礎,全是空談。所以孝是道德之根本。

 

李寶庫:我講第三個問題,當今時代需要孝。

 

李寶庫:在我們建設自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過程中,人們驚喜地發現,我們對孝的需求是越來越迫切,如果把我們的祖國比做一棵參天大樹,富強是根,民主是干,文明是花朵,和諧就是花發出來的芳香。那麼要使和諧的芳香常盛不衰,關鍵是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質,就要大力弘揚我們的國粹----中華孝道。我們的老年人需要孝,從1999年開始,我們國家已經進入老齡化的社會,國際上老齡化的標準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達到10%,65歲以上老年人達到7%,就是老齡化的社會。我們國家1978年改革開放,1999年已經達到了老齡人口10%的標準,進入老齡化社會。外國用80—100年的時間進入老齡化的社會,我們只用了20多年就進入了老齡化社會,現在我們的老年人是1億6千7百萬,佔總人口的12.5%,而且每年以3.3%的速度在增長,到2020年將達到17%,到2050年將達到31%。每3人當中就有一位老年人,現在我們中國的老年人是全世界最多的,是亞洲的一半,是全世界的1/5。

 

李寶庫:所以在老齡化的社會裡面,對老年人的年齡歧視是一大問題,全世界都是這樣的。因此在聯合國召開的世界老齡大會上提出「社會不分年齡、人人共享」的觀點。在家庭中由於法治觀念淡薄的原因,一些不孝子孫不但不盡孝的義務,反而搶奪老人的財務、干涉老人的婚姻,侵犯老人的合法權益。從全國來看,老年人因為孤獨、疾病、受虐等原因自殺事件不斷出現。城市裡面老年人有他的退休金,子女不孝他還可以維持生活,他精神上不是很高興但是可以維持生活。農村以土地為基礎,以家庭為單位的養老,當老年人失去勞動能力以後,如果子女不孝,老年人就沒有活路了。

 

李寶庫:農村的老年人很多人不懂得用法律保護自己,又無力和自己的兒女達成協議,自殺成了他們最後的無奈也是最後的抗爭。黑龍江人大代表翟玉河2005年做了一個調查,調查的結論是「孝道傳承在農村出了問題」,農村52%的人對父母麻木不仁,農村裡面吃的最差、穿的最差、住的最差的是老年人。在農村有兩種舊觀念影響著老年人維權:一種老年人在家裡受了氣,到外面不願意說。有一種什麼觀念呢?家醜不可外揚,家裡的事情給人家說了不好意思。另外一個觀點就是清官難斷家務事。這一家對父母不好,村幹部明明知道也不去管,為什麼呢?這是人家家庭的事,清官說不清,清官難斷,他就不管。一個不願意說,一個不願意管,最後發生了悲劇。

 

李寶庫:所以說這些情況應當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我看今天來的都是婦聯的,婦女要解決家庭的問題,要為老年人說話。我們要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李寶庫:所以我想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孝道,對我們老年人來說特別需要。我們現在國家正在建立中國特色的養老保障體系,我認為建立中國特色的養老保障體系:

 

李寶庫:第一,發展生產。我們建國60周年,改革開放30年,我們的財力有了極大的增長,當然還要繼續發展,我們的保障條件有了很好的基礎。第二,完善制度。城鄉社會養老保障制度要不斷的完善,制度就是合理分配這些錢。第三,很重要必不可少的就是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然後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子女都負起責任來,這是建立中國特色養老保障體系的道德保障。我想有了這三條我們中國的養老問題一定可以解決的很好。

 

李寶庫:第二我們的兒童需要孝,大家知道現在我們搞計劃生育的國策,很多家庭是一個孩子,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對夫婦一個小孩,421的家庭,由於隔代更愛這樣的情況,6個大人管一個孩子,大人如果再不注意一點,就把我們的孩子慣壞了,所以現在很多獨生子女只懂得接受愛,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回報,也不懂得孝道。這個事情不能怪孩子們,不是孩子們的過錯,是我們大人的過錯。我們的學校、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家庭要教會他們懂得感恩,懂得孝道。

 

李寶庫:有一次凌孜大姐給我講過一件事情,她在飛機上看到一位大學生和他的媽媽在飛機上,他媽媽看到飛機上空調比較涼,怕孩子著涼,讓他把褂子穿上,給孩子說了十幾遍,孩子就不聽,回過頭來還說他的媽媽,你不要再說了,再說了我就罵你,你連普通話都不會說,多難聽。大庭廣眾之下一位大學生就這樣給他的媽媽說話,所以你想這個孩子多可悲!他不懂得感恩,也不知道孝道,他不知道這樣做是丟人的事情,但是回過頭來我們要說這位母親,當他小的時候,你教會他孝道了嗎?母親也有責任,我想從小母親對他一定是寵愛有加、百依百順,使孩子上了大學也不懂得孝道,母親也有責任。所以我到大學裡面給學生們做報告,我說你們一定要有感恩之心、敬畏之心、進取之心,有感恩之心才有道德良心,有敬畏之心才不敢胡作非為。有些孩子在家裡寵的誰都不怕,到了學校以後,還是什麼都不怕,結果犯罪了,書還沒念完,進了監獄了。關上幾年再出來,當然還可以重新做人,但是你的人生就受了很大的影響。「三心」之中感恩之心是基礎,大自然給了我們生存的條件,父母生養了我們,老師教育了我們,黨和國家培養了我們,都應當感恩。

 

李寶庫:有一個故事,叫「感恩父母」,說有一位商人發了財,很喜歡結交有學問的人,請到家裡來談天說地,向人家學習,非常有禮貌,非常熱情,但就是對他的母親沒有禮貌,經常當著別人的面頂撞他母親。別人勸他,他也不改,改不了。母親遇到這種情況也不吭氣,默默的走開。有一次山上來了一位高僧,很多人都到那個地方向他求學,這位商人聽到以後也去了,他去以前這位老和尚已經知道了他的情況,這位商人一見了老和尚,就說:「老師傅,請求你給我開悟。」這位老和尚說:「開悟之道就在自己家中,無需外求。」商人說:「請你再多給我解釋一下。」老和尚說:「你現在馬上回家,看到一位衣服穿反,鞋子穿錯,神情恍惚的婦人你就明白了。」這位商人回家,正是晚上,他就敲門回家,由於他平時對媽媽就不好,晚上他媽媽一聽是兒子回來了,急於給兒子開門,又怕去慢了,兒子生氣,慌忙之中鞋子穿錯、衣服穿反,一臉的慌亂。這位商人一看跟老和尚說的一樣,他明白了,明白一個什麼道理「慈母是佛」,我的媽媽就是佛呀!從此以後侍母至孝。

 

李寶庫: 生活中有這樣的事情,特別是我們一些孩子們,媽媽對他最好,結果就是不聽,可能這個孩子生長過程中有一個逆反心理,但是越是對他親的,他越是不講禮貌,他不懂得這個道理。另外老的愛小的是本能,小的愛老的他不是本能,是覺悟。同志們想一想,我們父母愛我們的孩子,這還用教嗎?爺爺奶奶愛孫子,更不用教了。我們現在在全國評孝子,我們現在全國沒有評一個模範的爺爺奶奶,本來他就夠模範了,都模範過了,這是本能,但是小的愛老的不是本能是覺悟。「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必須靠教育,才能把人中的善這部分給教出來。人有善心,但是要把他開發出來還需要教。所以我們現在講,教育的教怎麼寫?左邊是一個孝,右邊是一個反文,先學孝道,再學文化,德才兼備才稱之為「教」,我學孝經的時候還是從孔夫子那個地方得到了開路,他老人家告訴我,孝是一切倫理的根本,教就是從這兒開始的。大家想想古今中外的教育,德是第一位,知識是第二位,我們寫字先寫左邊後寫右邊。教字也是一個會意字,左邊是講的德,右邊講的是學文化、學知識。那麼學德為什麼不寫別的呢,寫一個孝呢?孔夫子說了德是本質,品德裡面孝最重要,教育就是從這兒開始的。

 

李寶庫:所以我們現在幼兒園的孩子或者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你給他講「五講四美三熱愛」,他一下子不能接受,先從孝順父母開始,循序漸進這樣子是對的。所以孝與不孝全在一顆心,這顆心和教育程度有關,和受教育有關。我們有的生了雙胞胎,這個孩子早生出來幾分鐘他就是哥哥,那個孩子晚生出來幾分鐘他就是弟弟。大人就說你是哥哥他是弟弟,哥哥要讓著弟弟,弟弟要聽哥哥的話,這就是悌的教育,教育的結果哥哥越來越像哥哥,弟弟越來越像弟弟。所以教育非常非常重要,所以我給大學生說,當你們孝順父母的時候,能夠做到知道自覺孝敬的父母,就說明你有覺悟了,你的人格已經升華了,當你不但能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能夠敬愛別人父母的時候,你的人格就又升了一層,所以我說同學們好好孝敬父母吧,你們的成功之路應該從這裡啟程。

 

李寶庫:現在搞市場經濟也需要孝,市場經濟需要誠信的法則。誠信和孝道是相通的,誠信需要在市場經濟中獲得價值、童叟無欺。孝道是對父母養育之恩的真誠回報,一個真正在父母面前能夠盡孝的人在市場經濟中一般是不會做假的。第二在國民中進行孝道宣傳的教育,對形成誠信的市場氛圍,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也是有好處的。

 

李寶庫:綜上所述孝道是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建立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環境不可缺少的一劑良藥,我們應當十分診視,好好的運用。

 

李寶庫:咱們休息一下。

 

手語表演《感謝您》

 

主持人黃芳:非常感謝這些義工朋友和志願者們,每一首歌曲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每個動人故事的背後都有一顆感人的心靈。今天我們在這裡感受國學經典、感受黃帝文化,我們感受最強烈的還是國家的繁榮昌盛。接下來由義工朋友們為我們帶來手語表演《國家》。

 

手語表演《國家》

 

黃芳:非常感謝我們志願者的精彩表演,我們掌聲恭請他們退場。我們在黃帝故里再次聽到這首振奮人心的《國家》,更感覺到作為炎黃子孫,作為中國人的自豪與驕傲。我們中國是有孝道文化的國家,我們中國文化之所以能承傳5千年不衰,就是孝道和師道。剛才在李部長的演講當中,也為我們非常明確的闡明了孝道的真實含義。李部長告訴我們我們不光要孝養我們父母的身,還要孝養我們父母的心,所謂「天地眾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孝是人道第一步,孝順子弟出明賢」,在我們論壇當中李部長還告訴我們一個做人的道理,就是「兒子孝不如媳婦孝」,接下來我們再一次用熱烈的掌聲恭請我們的老部長為我們上台演講,掌聲有請。

 

李寶庫:同志們,我講第四個問題,就是弘揚孝道要廣做宣傳。

 

李寶庫:孝道它是從心裡發出來的,靠強迫命令不行,所以宣傳、教育非常重要。元朝編撰的《二十四孝》600多年來影響極大、家喻戶曉。《二十四孝》裡面的確有一些愚孝的成份,但是我想它的精神還是可以學習和發揚的。從總體上講,我認為《二十四孝》在宣傳我們中華孝道的過程中可謂功不可沒。

 

李寶庫:我覺得宣傳的作用非常巨大,大家知道蘇州有一個寒山寺,建寺300年,默默無聞,自從唐朝張繼寫了一首詩《楓橋夜泊》,就把寒山寺給宣傳出去了,張繼這首詩就是寒山寺最好的宣傳廣告。大家知道《少林寺》這部電影,對我們少林寺的宣傳影響是非常大的,現在多少家武術學校,全世界都知道少林寺,但是沒演這部電影之前,知道的人並不多。按照歷史來說。白馬寺比少林寺的歷史還長,但是白馬寺沒有一部影響巨大的文學藝術作品去宣傳它,所以少林寺的影響極大。

 

李寶庫:為了使我們的孝道在全國、在廣大青少年當中得以廣泛傳播,所以全國「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組委會」2003年成立了,它是由全國老齡辦、民政部、教育部、國家廣電總局、團中央、全國婦聯和中國關愛下一代委員會七部委成立的。我們在全國孩子們中間開展了「讀敬老書、做敬老事、寫敬老文」活動,編輯出版了《中華孝道故事書》,創作了謳歌母愛的話劇《瘋娘》在全國傳播,同時還整理了十條敬老心,我讀給大家聽。

 

李寶庫:第一條,孝心敬老,是人高尚品德的一面鏡子。

 

李寶庫:2005年我在政協提了一個提案,說考察幹部也要看他是不是孝敬父母,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孝敬,他會勤政愛民、報效國家嗎?所以當時有很多媒體在宣傳這個。後來我到廣東,廣東人說孝敬父母的人壞也壞不到哪兒去。我又給他加了一句,我說不孝敬父母的人好也好不到哪裡去。他連父母都不孝敬,你說他能好到哪兒去?但是具體問題要做具體分析。一般來說這是有道理的。中央現在提出來考核幹部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把「德」放在首要的、極端重要的位置,我認為是很重要的。

 

李寶庫:第二條,關愛今天的老年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大家都有老的一天,你關愛今天的他,實際上就是關愛明天的你自己。

 

李寶庫:第三條,只有孝敬自己的父母,才能得到子女的孝敬,這句講的是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民間傳說:一個人的父母不孝敬老人,當爺爺老了不能勞動的時候,一身病殘,父親說兒子,咱們拿一個筐把爺爺抬到荒山野外,這個人跟爺爺很親,不同意父親的做法,所以當他父親把他的爺爺拋到荒郊野外回去的時候,他把簍背了起來,父親說背這個簍幹什麼?他說等你和媽媽老到我爺爺那樣的時候,我用這個簍一塊兒拋棄你們,他父親聽了之後,趕緊把爺爺抬回去孝敬。

 

李寶庫:還有一個故事,說安徽有一個陳老漢年紀大了,他的兒子媳婦不孝順,陳老漢就給他的秀才侄兒子說,你有沒有辦法教育一下我的兒子媳婦。他的秀才侄子說我給你寫一副對聯,你貼在家裡看看效果如何?對聯上聯是二三四五,下聯是六七八九,上聯少個一,下聯少個十,說我老漢缺衣少食,吃不飽、穿不暖的意思。中堂寫的更有意思,隔窗望見兒喂兒,想起當年我喂兒,我喂兒來兒餓我,當心你兒餓我兒。兒子媳婦看了以後羞愧萬分,從此以後改過自新,一家人和好如初。

 

李寶庫:第四條,怎樣關愛自己的兒女,就應當怎樣關愛自己的父母。這句話來自鄭板橋,鄭板橋是個好官,他在要離官的時候,年輕人說給我們留幾句話吧,鄭板橋說你們要愛父如子,怎樣愛你們的孩子就怎樣愛你們的父母。這句話聽起來不好聽,但是年輕人照著做了,個個都變成孝子。其實父母對孩子們是非常無私的,我養這個孩子是不求回報的,他絕對不是讓孩子影響自己的工作來伺候他,父母的愛是無私的,子女把錢給老人寄回去,老人拿著匯款單很高興,說我兒子又給我寄了錢,沒有忘記我,他非常高興,但實際上,老人吃也吃不了多少,花也花不了多少,到商店也走不動路了,也不要求買貴重的物品,老年人很多把孩子給的錢為孩子攢起來,等到他離世的這一天,他說孩子你給我的錢還在這兒。來為孩子做事業,撫養下一代,父母就是這樣。我們現在給孩子要花多少錢、花多少時間、花多少精力?如果我們有給孩子愛的1/2、1/3、1/4來回報我們的父母,我看就是孝子。

 

李寶庫:第五條,只有像關愛自己的父母一樣關愛公婆,才能使自己的父母得到同樣的關愛。自古以來婆媳關係如何處理好,就是一個難題。因為婆婆和媳婦沒有血緣關係,不比自己的女兒和兒子一樣,我批評幾句,說的重了、輕了,女兒和兒子不會往心裡去,血脈相連嘛,孩子不計較,但是兒媳婦就不是這樣了,從古以來這種關係都很難處。所以《孔雀東南飛》裡面講了一個婆婆壓迫兒媳婦,小兩口上吊自殺的故事,「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現在我覺得解放以來各地婦聯,黨的宣傳都在教育男女要平等,婆婆不能壓迫兒媳婦,要講究家庭的和睦。但是現在我想我們絕大部分婦女同志在這個問題上都是做的非常好的。但是在一些地方,在一些人們當中,不孝的現象、婆媳關係搞的很僵的地方也不是個別地方,所以我經常跟很多的女同志講,每一個女兒都願意自己的父母得到關愛,但是作為女兒你不能不出嫁,你要出嫁,別人的父母成了你的公婆,你的父母成了別人的公婆。因此只有大家都對公婆好,才可能使自己的父母得到同樣的關愛。天下父母都是一樣的。

 

李寶庫:第六條,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大愛無言,父母的大愛在不言之中,作兒女的要細細體會。現在很多孩子飯來張口習以為常,感受不到父母無微不至的愛,什麼時候能夠感受到呢?等他做父母的時候,養兒方知父母恩。有句話叫:「子欲養而親不待」,比爾·蓋茨曾經說過有什麼事不能等待呢?第一是盡孝,第二是盡善,因為比爾蓋茨他的母親就是得了癌症去世的,所以比爾蓋茨雖然有很多錢,但是還沒來得及孝敬母親,母親就走了,所以他說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第一是盡孝,第二是盡善。所以我們要教育我們的孩子早一點孝順父母。所以怎麼盡孝呢?盡孝關鍵是一顆心,你只要有這顆心,你應該善待你的父母,怎麼感恩你的父母、怎麼孝敬你的父母?不用教都會,關鍵是要有這顆心。

 

李寶庫:第七條,中華傳統尊師如父,成功者永遠不要忘記傳道、受業、解惑者,在我們人生當中對我們教會最多的除了我們父母就是老師。

 

李寶庫:第八條,家裡有老人,人人有老師,我不敬老誰敬老。

 

李寶庫:第九條,當官不敬老,不是好領導,當官又敬老,人人都說好。我經常給我們民政部、老齡系統的人說,國家把我們在這個位置上,要好好的為老年人服務,趁你有權的時候多做好事、善事、實事,等你退下來的時候也能夠享受到,不然的話有權的時候想不到,想到的時候沒權了。

 

李寶庫: 第十條,忠和孝都是人愛心的表現。孝是小家之愛,忠是大家之愛,孝是忠的基礎,忠是孝的升華,當忠孝不能兩全時,為國盡忠也就涵蓋了為父母盡孝的德。

 

李寶庫:抗擊自然災害和擔負特別的工作任務,忠孝難以兩全。日本鬼子打來了,我們要去抗日,發生了自然災害,我們要去救災,我是一個警察,如果去追一個逃犯,就不能只顧自己的家,我要完成任務,我要顧全大家。在這樣的情況下,的確是忠孝難以兩全。但是在和平時期,在一般情況下,我認為忠孝是可以兩全的。孝子不一定都是忠臣,但是忠臣必定都是孝子,大忠臣都是大孝子。

 

李寶庫:有一次,在人大會上,我就講了十條敬老心語,出來的時候有一位新華社記者給我建議,說你能不能寫一首歌,把這十條敬老心語,把它的內容反映出來,讓孩子們唱出來宣傳效果可能更好。我就寫了一個敬老歌,我讀給大家聽。

 

李寶庫:日出東方好輝煌,黃河入海萬里長,中華孝道傳千古,千古中華禮儀邦,天底下,人世上,爹娘恩深似海洋,從小懂得孝父母,長大報國好兒郎,娘家爹,婆家娘,將心比心一個樣,兩邊父母都孝敬,和睦家庭喜洋洋。燭光照,閃閃亮,喻我青春好時光,傳道授業解疑惑,你的師恩記心上,先栽樹後乘涼,長者恩德不能忘,老吾老及人之老,春風化雨暖心房,烏鴉反哺拳拳意,我當敬老做榜樣,愛父母,敬師長,人文道德第一樁,人人捧出心中愛,孝道永遠放光芒。

 

李寶庫:這個已經由孟慶玲老師譜了曲,現在放給大家聽一下。

 

李寶庫:這首歌大家在網上可以搜敬老歌,一點就出來,現在全國的青少年都在唱,這次來我也帶了盤光碟給大家,你們儘管翻刻,不存在版權的問題。讓孩子們都去唱本身就是一種教育。另外我們還把這首孝親敬老歌和敬老書給青少年送去,現在有個企業家要把敬老書的64個故事全部做成動漫,通過網路、電視把它傳播出來。所以希望孝道的事情大家一起來做、一起來學習。

 

李寶庫:我講最後一個問題,弘揚孝道要多做實事。

 

李寶庫:孝道既然是人們的美德,現在需要孝,我們有責任把它發揚光大,我們黨和政府一貫重視老人工作,頒布了《老年權益法》、《老齡工作方針》,確定了「六個老有」的老齡目標,各部門努力工作,給老年人做了很多的好事,比如現在北京市65歲以上的老年人就可以免費乘公交車、進公園不用花錢,我想我們河南也有很多這樣的優惠政策。

 

李寶庫:我從民政部副部長的崗位退下來以後,現在主要從事兩個方面的工作:一個是全國敬老主題教育活動,我做了這個活動的組委會主任。另一方面就是做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會長。這幾年我做了這幾件事,弘揚中華孝道,評選敬老模範,兩年評一次,我看我們河南已經出了兩個中華敬老模範,我們全國是2千個縣,每一個縣有一個孝敬敬老之星,全國一次評2800多名,2006、2007、2008、2010年我們評了4次,有7個部門在做這個事情。再從2800多名中評選中國十大楷模,在人大會上由中央領導給他們頒獎。

 

李寶庫:今年北京市做的特別好,北京市劉淇書記親自過問,全市評了1萬名孝子,1000個敬老模範單位,而且北京要年年評下去。

 

李寶庫:所以我想我們河南是全國人口大省,我給盧會長說,我說北京都這樣做,河南也應該評1萬名孝子,孝子多多益善。同志們,我們怕人口多,我們可不怕孝子多,孝子越多越好。所以我想,現在是中央七部委評了,現在演藝界已經評了五次演藝界十大孝子。山東電視台《天下父母》欄目也在評中國孝子,我想沒有關係的,你不管以什麼方式把那些孝敬敬老的人評出來,使他們得到榮光,在社會上做一個好的榜樣,我覺得都是好事,我們都支持。

 

李寶庫: 第二我們推動老年文化活動的開展。大家知道每年的重陽節,北京都要搞紅葉風采文藝晚會,來自全國各地的老年文藝團隊把他們的節目選上來,大家看到這個唐山的老太太跳的皮影舞蹈《俏夕陽》就是我們的保留節目,我們也希望河南新鄭也創造更多反映老人生活的節目。

 

李寶庫:另外我們也推動老年歌舞活動的開展,大家知道北京現在很多公園,一到禮拜天,老年人都聚在那個地方唱歌。最早是景山公園,我在景山公園旁邊住過十幾年,我每天到公園去,那時候我也參加。後來隔了十來年沒有去,我從崗位上退下來以後,第一個禮拜天就去了,原來是幾十個人去上,後來變成上千人在唱革命傳統歌曲,這可不得了。從《長征組歌》、《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東方紅》,一直唱到《走向新時代》,很多老年人在那兒唱,唱的不亦樂乎。我就問一位大媽,你每個禮拜都來嗎?她說每個禮拜都來。她說我在這兒唱半天歌可以高興一個禮拜,盛暑也來,三九、四九、每個禮拜天他也來,唱到最後大家還高呼口號。後來我們就把景山現象寫了一篇文章,我們開了座談會,回良玉副總理、李嵐清同志都給我們提了詞,鼓勵老年人這樣做。我想我們河南也是,我們作為人口大省老年人很多,禮拜天讓大家唱歌、跳舞、寫字、畫畫,做一些健康快樂的活動。

 

李寶庫:第三個事情,我們又搞了一個愛心護理工程。現在我們的「421」的家庭很多,老年人多孩子少,四個老人三個年輕人,老年人健康的時候好辦,老年人最後出不了門、下不了床,生活難以自理的時候對家庭來說是沉重的負擔。2005年的時候,我們政協提了一個提案給城市的高齡老人提供一個護理服務,叫做「愛心護理工程」,它的核心是對老年人進行生活照料、康復醫療和臨終關懷。我們叫做「幫天下人盡孝,替世上父母解難,為黨和政府分憂。」

 

李寶庫:為什麼幫天下人盡孝?兒女自己要盡孝,我不能替你盡孝,我們可以幫助你。最後我們的做法是五統一:統一名稱、統一理念、統一標識、統一規範、統一設施,它的運作機制是政府支持、社會力量興辦,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所以2005年開始一直到現在,我們在全國100多個城市建起230多所愛心護理院,我們河南也是護理院最多的省份之一。好多都是女同志在辦愛心護理院,因為女同志有愛心又很仔細,做這個事情做的非常好。後來佛教寺廟他們也在做,比如五台山如瑞法師,榆次有300畝地,他在那兒蓋一個青苔安養園。佛教為什麼搞呢?後來他們說我們說的那三句話宗旨跟佛教的「報四重恩」不謀而合。開始我沒想到,後來我想還是有道理的。「報四重恩」,報父母恩、報眾生恩,報國土恩,報佛教恩。幫天下人盡孝報父母恩,替世上父母解難是報眾生恩,為黨和政府分憂是報國土恩,前面三個恩都報了佛教恩也報了。我想只要我們為老年人做好事、做善事,佛教也好、基督教也好,其他宗教也好,我們統統都歡迎。我們把書籍、錄音提供給老年機構,我們叫做幸福大課堂。

 

李寶庫:我們做得工作很有限,有些工作剛剛開始,但是我們的指導思想是明確的,一個中心、兩個重點。一個中心,弘揚中華孝道樹立典範。兩個重點:一個是錦上添花,讓健康的老年人快樂生活;一個是雪中送炭,讓難以自理的老年人有尊嚴地度過自己的最後晚年。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要做好工作,要當天下老年人的孝子。

 

李寶庫:同志們、朋友們,在大千世界裡,在歷史長河中,人的一生很短暫,有一首打油詩雖然很消極,但是很形象,就是人的一生過的很快。他說:一歲出台亮相,十歲天天向上,二十遠大理想,三十基本定向,四十處處吃香,五十奮發圖強,六十告老還鄉,七十打打麻將,八十晒晒太陽,九十躺在床上,一百掛在牆上。但現在我們百歲老人也是越來越多了,所以我們要特別珍惜生命,要過的有價值、有意義。

 

李寶庫:怎麼過得有價值、有意義?我想關鍵是處理好公和私的關係。由於人們對待公和私的態度不同,擺的位置不同,可以把人分為境界不同的六種人,我說說看,大家看我說的對不對?

 

李寶庫:第一種人,大公無私是聖人,沒有私。第二種人,公而忘私是賢人,他有私但是忘我了,像雷鋒、焦裕祿。第三種人先公後私是善人。第四種人公私兼顧是常人。第五種人私字當頭是小人。第六種人徇私忘法是罪人。

 

李寶庫:公字和私字哪一個擺在前面,哪一個擺在後面,結果大不一樣,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碳分子,但是由於排列不同,軟硬程度不同,一個軟的可以做墨,一個硬的可以做鑽。先公後私,你就是善,私字當頭你就是個小人,擺的位置不同,結果人的價值、人的分量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大不一樣,所以一定要把公字和私字的位置擺對。因此,我們應當遠離罪人,不當小人,超越常人,當好善人,爭做賢人,尊崇聖人。

 

李寶庫:所以對大多數人來說,當一個善人應該是不難的,只要你把公字放在前面,先人後己,助人為樂你就是善人。我現在就在努力的做好一個善人。我寫了一首唯善樂的詩,現在獻給大家,和大家共勉。

 

李寶庫:萬善德為本,百行孝當先,古今多少事,叫人結善緣,善者有善報,惡者以惡還,善惡隔千里,差在一念間,人人都行善,快樂每一天。

 

李寶庫:這首詩強調以下四點:1、孝為德之本,萬善德為本,百行孝為先,一切善舉都以德行為基礎,所有德行必以孝為先,教育要從孝開始,孝心一打開,所有的德行都出來了。所以孝是打開良心之門的鑰匙,孝非常重要。有一位老師張華同志,他原來在監獄裡面工作,他在監獄裡面學習《弟子規》,用孝來教育犯人,效果非常好。就是說孝是打開良心之門的鑰匙。

 

李寶庫:2、因果問題。因果不是唯心的,是唯物的,因和果本來就是哲學範疇,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善得善,種惡得惡,這是很多事實已經證明了的,我們應當進行道德教育和因果教育,道德教育使人羞於做壞事,因果教育使人不敢做壞事。

 

李寶庫:我講這個因果問題,同志們在這兒年紀大一點的,大家都想一想,從1966年到1976年我們國家搞了十年文化大革命,十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我們大家都不懂得,起來造反、遊行、打倒走資派,反學術權威,亂鬨哄的搞了十年。但是誰也沒想到文化大革命是那樣結束的,想到呢嗎?沒想到。但是回過頭來想一想,這就是因果必報。凡是為國家、為人民做了好事的人,最後都得到了平反,落實了政策。我們抓住一個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了嗎?沒有。我們抓一個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嗎?沒有,但是禍國殃民、殘害忠良,打砸搶燒的人一個也沒逃過,這就是因果必報。

 

李寶庫:我寫了一首打油詩,我說:不貪不佔,莫貪莫占,莫僥倖。知足常樂最輕鬆。人生品格當如是,頭上三尺有神明。什麼是神明?就是神的眼睛,神明就是因果必報的悲劇。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嚴格的來要求自己。我能做大的好事就做大的好事,做不了大的做小的,小的也做不了,千萬不能做壞事,害人就是害自己,幫人就是幫自己,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這就是因果必報的規律。

 

李寶庫:3、一念之差。我說善惡隔千里,差在一念間,很多人一失足成千古恨,就在一念之差,要使自己在一念之間有定力,把握的好就要努力的修養自己的品德。《易經》上說厚德載物,道德是一輛車子,德越厚,車子越結實,你載的東西越多。要想成就大事業,擔當大使命,成為報國的棟樑之才,就應該從孝這個根本做起,好好的修養自己的品德。我們看到在生活裡面,一個人他當鄉長的時候當的很好,所以提到縣裡當縣長,縣長的時候也當的很好提拔到省裡面當省長,但是當省長的時候犯了錯誤了,被雙軌了抓起來,為什麼?

 

李寶庫:職位上升了,他的德沒跟上去,他的德在做鄉長的時候還可以,縣長的時候也馬馬虎虎,當省長的時候你誘惑多了,那個德載不動了,就翻車了。所以有些人現在是買官鑽營,光想這個東西了,他沒想到修自己的德,結果他還是保不住了。

 

李寶庫:4、為善最樂。為善確實是一件快樂的事情,當你幫助10個人你的快樂就放大了10倍,當你快樂的時候你的心態是最好的,你的消化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都處於最佳狀態,長此以往就是健康長壽。古人說「仁者壽」就是這個道理。最近我也看過一本書,日本有一個醫學博士他做了實驗,當你面對一杯水,你對他說我愛你,謝謝你,感恩你的時候,這個水的結晶是美麗的圖案。當你對著一杯水說我討厭你,噁心,說髒話的時候水的結晶是很難看的圖案。

 

李寶庫:同志們,我們小孩子剛生出來,身上90%是水,我們大家身上70%是水,當一個人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50%是水。你想想當你抱著快樂的、感恩的、平和的、友好的心態的時候,你身上的水都是好的。當你是嫉妒的、仇恨的、陰暗的這樣心態的時候,這個水是有毒的。所以一個人要有好的心態、高尚的品德,要有善良的品德,既是利己,也是利他。

 

李寶庫:所以同志們,讓我們大家從自身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為老年人、為全社會,為父母親,為我們的國家、社會多做實事,多辦好事,多做善事,日日都行善,快樂每一天。同志們、朋友們,讓我們大家攜起手來,為弘揚中華孝道,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我講完了,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人倫大統賦》[金]張行簡

TAG:人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