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國產電影遭遇陣痛

上半年電影產業透視《 人民日報 》記者 劉 陽( 2012年07月13日   17 版)

2012年上半年上映的部分國產影片海報。

2012年上半年,中國電影市場的規模在繼續壯大,但國產片所佔份額卻在明顯萎縮。好萊塢大片的衝擊向來具有任何國家的電影工業都無法抗衡的威力,但反觀中國電影自身,影片質量不高導致的必看性缺乏,才是造成國產片市場佔有率下滑的主要原因。電影投資的冰河期迫在眉睫按理說,電影導演偶爾客串拍廣告算不上什麼新鮮事,但今年5月,寧浩卻正兒八經南下四川「找工作」去了。「先拍著廣告吧,電影這事兒恐怕暫時沒法幹了。」前兩年拍攝的《無人區》無法公映,今年拍攝的《黃金大劫案》又未達到與片方簽訂的分成票房標準,這位曾經憑藉《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一出道便迅速躋身國內最具票房號召力青年導演的年輕人,在整整5年時間裡幾乎顆粒無收。「沒辦法,我也要生活。」寧浩說。這不是寧浩一個人的困境,而是整個中國電影產業正在經歷的陣痛。「國產電影製片行業正面臨改革開放以來遇到的最大挑戰。」北京盛世華銳電影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高軍說。是否整體盈利,是衡量一個產業能否良性循環最關鍵的指標。但2012年上半年,中國電影產業卻出現了明顯的整體性虧損。雖然上半年國產片表現不如下半年好是近幾年中國電影市場的常態,但今年上半年的國產片票房卻已經跌破了大多數人的心理底線——即使把還在賀歲檔以內的1月份、2月份算在裡面,上半年國產片票房也只有總票房的30%左右。業內人士透露,上半年上映的80餘部國產影片中,除了5%左右基本保本以外,其他影片全部虧損,沒有一部實現盈利。「其實從去年開始,行業整體性虧損就已經開始顯現,《戰國》、《關雲長》、《白蛇》、《畫壁》、《金陵十三釵》等所謂國產大片都是虧本的,雖然《失戀33天》這樣的中小投資靠題材和運作取得了成功,很大程度上也是出於偶然性,並非行業慣性。」高軍說。虧損直接影響到行業內外的投資心態。「電影圈的示範效應特別明顯,一個賺了大家都一哄而上,一個賠了全跑了。現在全行業的投資信心都在大幅度消退,比較專業、理智的投資人不約而同地放慢了腳步,原來可投可不投的一定投,現在則堅定地選擇不投。寧信其賠、不信其賺,所有人都成了保守派。電影投資的冰河期已經迫在眉睫了。」高軍說。投資減退將直接導致影片生產數量減少。據了解,去年6月,浙江橫店影視基地同時有50餘個劇組在進行拍攝,劇組之間為爭奪場地發生爭執的情況屢見不鮮;但今年同期,正在橫店拍攝的劇組還不到20個,許多場地處於閑置狀態。業內人士表示,與2011年全年生產各類電影總產量791部相比,今年的總產量可能會收縮到500部左右,而明年,整個製片行業的規模可能會進一步萎縮。「製片是整個電影產業的源頭,是最核心的環節。一旦製片環節的資金來源斷了,影片的數量和質量可能都會出現問題,中國電影的競爭力會進一步削弱。」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說。一場雞蛋與石頭的對決今年年初,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達成協議,中國每年引進的美國分賬大片由20部增加至34部。「一年34部分賬片,一個月平均就有3部左右,這對觀眾的消費心理有非常大的影響。」王長田分析,在目前國內電影票價比較高的情況下,觀影及周邊消費對很多人來說已經是不小的負擔,許多觀眾只能減少觀影次數,同時選擇期待值最高、性價比最高的電影。由於分賬片投資更大、製作更精良,國產片自然會處於劣勢。他表示,要提高國產片的觀影人次,調低電影票價是一個非常必要的手段。另一方面,進口片和國產片在影院排片時受到的差別待遇,也被許多製片方和發行方視為國產片票房敗退的主要原因之一。「一部只能被影城安排在最差時段放映,甚至只能在大銀幕上『一日游』的影片,還談何票房盈利呢?」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雖然影院在排片方面主要靠利益驅動,票房號召力高的影片多排一些、觀眾人次少的影片少排一些,表面上看來是順理成章的市場行為,但對於與好萊塢大片相比本來就處於弱勢的國產片來說,這樣單純依靠利益驅動的市場行為卻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平競爭。「從歷史上看,任何國家的電影都沒有拼過好萊塢。中國的國產片要在市場上抗擊好萊塢,實際上就是雞蛋碰石頭,這不公平。」高軍說,一方面,中國電影票房總額在連年大幅遞增,目前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今年更是有望達到170億元以上;另一方面,日益擴大的市場規模里屬於國產片的份額卻越來越小。「這有點像拳擊比賽,輕量級的和最重量級的打擂台。」高軍說。今年「五一」檔期一批中青年導演的作品抱團上映,《殺生》、《黃金大劫案》、《匹夫》、《我11》等影片集體成為炮灰,難免讓人感到有些悲情。「進口大片把控市場的時候,國產片能拿到的市場份額有限,還沒來得及發光就隕落了,而且國產片抱團的同時也加劇了自身的競爭。」一些業內人士建議,影院排片比例的失衡不能再單純依賴市場自身來協調,而應採取行政手段與經濟手段相結合的方式——在規定放映比例的同時,對放映國產影片的影院及國產片製片方給予經濟補貼。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張宏森透露,目前廣電總局電影局正在考慮出台一系列過渡性的保護措施。「我們希望這些保護措施能給國產影片創造一個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對國產影片給予一種鞏根固源的支持,從而增強國產電影抗衡進口大片的能力。」張宏森說。「先天不足」造成的「體質虛弱」說到底,影片質量不過硬才是中國電影面對進口片衝擊潰不成軍的根本原因。許多業內人士表示,與市場環境的不公平一樣,國產影片的「體質虛弱」很大程度上也是「先天條件」不公平造成的——審查制度對國產片和進口片的雙重標準,對中國電影的創作構成了捆綁。「我們對待國產影片和進口片的態度有很大區別,對國產片故事、人物、情節等等的要求遠遠高於進口影片,很多題材國產片是不能做的,很多內容是國產片不能表現的,這直接導致了影片表現力衰弱。觀眾會想怎麼會拍這麼幼稚的東西?不是創作人員幼稚,而是審查尺度的約束導致我們真的放不開手腳。兩種審查標準,兩種國情,美國電影是一個大人,中國電影是一個小孩,本來就有差距,這個小孩的手還被捆住,腳被綁住,扔到這個大人面前說你們兩個搏鬥吧,這確實沒辦法取勝。」王長田說。另一方面,高軍則表示,觀眾對好萊塢大片的認知也存在誤區。「美國電影發展了這麼多年,每年的故事片產量也有好幾百部,但是中國引進的分賬大片也就二三十部。這些經過精心遴選的大片當然是在全球範圍內都是最具商業價值的電影,用世界最強跟我們目前的產業基礎相比,這是不公平的。」今年4月,廣電總局電影局召集國內中青年導演就如何應對好萊塢大片衝擊開了一個內部會議,會上導演們形成的第一個共識便是——中國的電影觀念已經遠遠落後於好萊塢。中國電影在經過了100餘年的發展之後,又回到了重新認識和定位電影本體的原點。「世界電影正在經歷從傳統電影向現代電影的轉型。從好萊塢電影中不難發現,電影的定義和概念正在和網路遊戲的崛起及高度數字化的科技成果接軌,而我們卻還在用一成不變的、傳統的、原始的原理來制約著我們今天的電影。我們跟好萊塢玩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張宏森表示,中國電影正在急迫地呼喚一場極大的思想解放,需要大膽地在理論和觀念上進行突破。「娛樂精神和遊戲精神在中國電影中不僅是缺失的,甚至是不被公開提及的,這是我們對電影認識的一大偏差。這種偏差嚴重地限制了中國電影的想像力和創造性。」王長田表示,用考據的態度和思維邏輯來對待電影,造成了社會對中國電影定位的意識形態化。「照搬現實不是電影的本質,電影應該是超越現實的,它在根本上是一種造夢的產品,不能把它等同於一個發揮宣傳作用的媒體,否則如果按這樣的邏輯和標準,好多國外的影片我們都是不能引進的。」業內人士表示,在好萊塢大片的強大壓力下,中國電影必須採用「曲線救國」的方式來強健自身。「這就好比在世界體壇上,他們擅長田徑,我們就改乒乓球,要在我們熟悉的樣式上,比如現實主義題材和中國轉型時期人們如何釋放壓力相結合的創作上,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但要打好乒乓球,也需要有打乒乓球的有利條件,對中國電影來說,就是要解放思想、開放題材、開放類型,訓練中國電影現實主義的敘事方法。」張宏森說,「美國的機器人、超能量,觀眾總有一天會疲憊,我們寄希望於他們的疲憊。」
推薦閱讀:

(3)【酷評】《餘罪》火了,國產罪案題材劇的春天到了嗎?
越級豪華,全新BMW X3
視頻:國產動畫片視頻全集
別再坑國產防彈衣!我國防護裝備並不差!
創新科技引領時代,全新BMW X3

TAG:電影 | 國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