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郵市場目前狀況和未來發展
一、集郵市場目前的狀態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隨著人們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眾文化消費得以迅猛發展。20世紀80年代,各地都出現了集郵熱潮。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自發形成的露天郵市開始出現在各大城市中,其後又延伸到更為廣泛的地域。最初,各地多採用「以堵代制」的管理方式,即以取締的方式將市場分化。然而,這種做法取得的效果並不明顯,管理人員一走,集郵者又重新聚集到一起,市場反而越變越大。在這種情況下,管理部門開始著手建設集郵市場,以滿足大眾對集郵文化消費的實際需求。
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集郵市場建設逐步摸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經驗,管理制度也日益完善,有關部門還出台了《集郵市場管理辦法》,集郵市場成為了除郵政部門設立的集郵櫃檯之外的又一個郵品交易平台。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集郵所具有的「怡情、益智、交友、儲財」功能得以充分顯現。尤其是「儲財」更是吸引了一大批社會人群加入集郵者的行列中。一時間,集郵價值體系的天平出現傾斜,加之社會媒體的渲染,在1991年和1997年兩次出現了集藏郵品過熱的現象,各地也相繼建成了一批規模不等的集郵市場,郵品炒作之風盛行。
「郵市狂潮」逐漸退去之後,人們開始重新審視集郵。在相當長的時期里,各地集郵組織不遺餘力地利用各種方式宣傳集郵文化,極大地促進了集郵文化向縱深發展,同時也將一批集郵的忠實擁躉團結在集郵協會周圍,成為集郵事業穩步發展的核心力量。
進入新世紀以後,信息技術的發展給郵政以及集郵帶來了巨大的衝擊。面對這一世界性的問題,郵政主管部門、各級集郵組織積極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各類集郵文化活動,在組編郵集參展、培養集郵後備隊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集郵經營每況愈下,郵品交易逐漸從原來的郵幣卡市場老大的地位上滑落,成為收藏品市場上的一個小分支。目前,各地許多集郵市場都加上了「收藏品」的字樣,我個人認為,這是時代發展的一種必然結果。20世紀80年代,人們的文化消費領域有限,由於集郵入門的門檻較低且又蘊涵著豐富的文化知識,同時郵品漂亮的畫面也很吸引人,故而很快就被社會大眾所接受。如今,我國的經濟建設飛速發展,人們的文化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以及信息的獲取方式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集郵作為個人愛好被大眾接受的程度自然會受到各方面的影響,由此導致集郵群體下降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郵市行情和郵品價格的組成
郵市目前是怎樣一種狀態呢?筆者認為,集郵者到郵市的主要目的是拾遺補闕、獲取郵識、結交郵友。除了經常光顧郵市的鐵杆郵迷外,集幣者和集卡者以及收藏者也是郵市的常客。由此可見,目前僅以集郵為主要經營項目的市場已經很難吸引到更多的顧客了,增加收藏品經營種類是郵市提高人氣的好方法。同時,多種經營的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一個城市或地區的文化層次,對各地的文化事業發展和建設是有益的。
從事經營活動的目的,是要獲取一定的商品利潤,這是市場經營的一般規律。毋庸諱言,自1991年和1997年兩次「郵市大潮」之後,郵市的經營活動一直處於低迷狀態。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與郵市過度炒作郵品、透支郵品價值分不開的。在當時的條件下,人們的投資渠道相對於現在要窄得多,大量資金湧入郵市,造成了郵資票品價格的飛漲。筆者贊同集郵儲財的觀點。收藏和投資郵品的大多數郵人也希望自己的藏品不斷升值,但這種升值應該是建立在時間積累、郵品自然消耗、存世量逐漸減少的基礎上的,而不是郵品發行後價格就立即飛升,讓集郵者和投資者也不得不遠離。隨著郵政監管機制的不斷加強,郵資票品的發行管理工作日益規範,炒作新郵的現象已較以往有所減少,但集郵市場上郵資票品低於面值銷售(打折)的問題也同樣發人深省。
目前,郵品價格主要由郵市交易價、新郵期貨價、網路交易價和郵品拍賣價等組成,這一系列價格變化決定著郵市行情的走向。
所謂「新郵期貨價」,是指郵資票品發行前郵商在郵市上給出的一個預售價格。期貨價的高低主要由該郵品的發行量、設計和印製質量、市場和集郵者對郵品題材的關注程度等因素來決定。
「網路交易價」是指郵品在網路上的成交價或集郵品網店通過第三方平台(支付寶等)交易的價格,這些郵品大多數是已經發行的郵資票品。
「郵品拍賣價」是指郵資票品在各種拍賣會上的成交價格(一般均含有傭金)。
郵市交易價則是以上各種價格在郵市上的綜合體現。由此可見,目前的郵市價格已不是以往某一地域郵品價格的單一體現,而是全國郵市的一個綜合參考價格。
從目前郵市炒作減少的現象中我們不難發現,郵市莊家對郵品價格的控制能力已大不如前。這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集郵者的消費觀念已較以往成熟了很多,觀望心理普遍存在,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郵品的炒作,對集郵市場的穩定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
三、未來郵市的發展方向
郵市是伴隨集郵者一同成長的,集郵者是郵市最可依賴的群體。只要有集郵活動,只要有集郵者對郵票的喜愛,集郵市場就不會消亡,郵市一定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存在下去。既然如此,我們不妨探討一下未來郵市的發展方向。筆者提出幾點看法和建議供郵政和郵市管理部門以及郵商和集郵者參考。
1. 目前的郵市已從以往的買方市場逐步向賣方市場轉變,集郵者以自己的意願選購郵品將成為市場交易的主流。
2. 郵商要提高自身的素質。郵商以業郵為生,理應將集郵者看做是自己的衣食父母。這要求郵商不僅要有一定的郵識,還要有較高的情商,具有親和力和良好的經營行為,善於與購郵者交流,為郵人提供周到、細緻的服務。
3. 突出郵商個人特長,走專業化經營之路,從而帶動其他種類郵品的經營。郵商要在集郵領域的某一方面有所專長,如郵資封片研究等,以此留住購郵者並使其成為回頭客。
4. 郵市管理者要努力營造更為良好的經營環境,在保證經營安全的前提下,多為郵商提供便利的服務,如開辦食堂、免費供應茶水等,從小事上體現人文關懷。
5. 郵市內可每年組織一些集郵活動,如小型郵展、召開集郵研討會等,凸顯集郵文化的特點,以搭台唱戲的方式促進集郵和郵品經營活動的蓬勃開展。
6. 以市場牽頭,組織一個集郵活動組織,吸引集郵愛好者參與到郵市經營活動中來。武漢收藏品集郵市場就組織了一個集郵俱樂部,會員每周在市場購買郵品後,都會到俱樂部與郵友交流。由於郵市組織、協調工作到位,武漢多家民間集郵組織的每月例會都安排在俱樂部舉行,不僅帶動了集郵市場的人氣,也為市場的經營活動帶來了商機。
7. 每個郵市可組建一個集郵網站,及時向集郵者提供郵市的各種動態,如集郵活動安排、市場內的郵資票品價格等。武漢收藏品集郵市場就設有這樣的網站,極大地方便了郵商和郵人。
8. 郵市經營者要學習先進的經營方式,使郵市自身建設不斷創新。中國集郵專賣店的開架式經營方式得到集郵界的廣泛好評。在筆者看來,這種方式同樣適合於集郵市場。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集郵市場不妨也嘗試一下。
9. 建立由集郵專家組成的郵資票品鑒定組織,為集郵者提供郵品鑒定服務。同時,市場可派出專職人員解決集郵者和郵商在交易中出現的問題,最大限度地減少偽造和假冒郵品在市場上出現,讓集郵者放心購郵。
郵票市場作為郵資票品的經營單位,有責任履行《郵票發行監督管理辦法》的各項規定,用「環境良好、經營健康、誠信待人」的經營理念,迎接每一位到場的購郵者,為廣大集郵消費者服務。中國集郵報 (潘勇)
推薦閱讀:
※歐洲郵票大賽落幕,芬蘭郵票奪冠,奧蘭群島和義大利並列第二
※畫琺琅蓋碗為什麼換成青花罐?聽聽專家的正解
※第三屆中國國際集藏文化博覽會開幕在即,這些展覽你不可不看
※手撕195萬的猴大版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他這麼回答
※18歲得皇帝親授,半年後完成傳世名畫,今年他先上郵票,再登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