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4種行為易導致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可大多數媽媽正在做著
一般兒童從一歲開始說話,從簡單的:「baba」「mama」的發音,逐漸到簡短字句,簡短的句子,到最後流利的表達。但語言發育遲緩的兒童可能要到兩三歲才開口,有的甚至到了四五歲還一句話都不會說。「貴人語遲」並沒有科學依據,孩子說話的早晚和周圍語言環境的影響是密不可分的。
兩至三歲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和敏感期,如果父母過於溺愛,在語言發育敏感期忽視對孩子的引導,錯過了這個時期,
將會導致孩子語言發育遲緩。
4種行為導致孩子語言發育遲緩
用語調代替語言跟孩子交流
有很多時候家長只是著急,卻沒有採取行動,跟孩子的交流還停留在「啊哦」的階段,平時跟孩子的日常活動,用自己以為的「嬰語」吸引寶寶的注意力。明明可以說:「寶寶看這裡,這是什麼呀,看看這裡是不是有個小花花……」卻偏偏要用「啊、哦、咦……」等等語調來引逗孩子,家長跟孩子都不說話,你還希望孩子能自己開口說話?
過度滿足孩子的需求
軒軒兩歲了,同齡的小朋友都已經開始說簡短的句子了,軒軒還不會叫爸爸媽媽,可是每次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盯著看,就發出「嗯嗯」的聲音,小臉特別著急,軒軒媽媽一看見就會直接順著軒軒的目光,直接拿給軒軒。
阻斷孩子發聲
然然一歲八個月,最近開始蹦出一些短詞:「那個」「餅餅」「不要」,然然一開口,然然媽媽就說:「你不用咿咿呀呀啦,我知道你想要什麼,寶貝你好好坐著」要麼就直接打斷然然:「我聽不懂你說什麼,不要叫啦!」
嘲笑孩子吐字不清
熙熙兩歲了,已經能夠說一些短句:「我要酸奶」「我要媽媽抱」等等的話,但是因為家裡爺爺奶奶講的是方言,熙熙和爺爺奶奶待得時間更長一些,經常蹦出方言混雜普通話的句子,聽起來很奇怪,每次熙熙一開口,大家就笑熙熙,時間久了,熙熙就不願意開口了。
怎麼讓孩子儘早開口說話?
培養孩子良好的情緒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要積極的引導孩子說話,家長帶孩子的時候要耐心地跟孩子交流,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都可以帶著孩子交流。比如穿衣服的時候跟孩子說「寶寶你看,咱們今天穿這件開衫,這件衣服是灰色的,上面還有一隻小鹿,咱們先來伸出小手,把胳臂穿進袖子里,好了,咱們來扣上扣子,穿好啦!」
尊重孩子,給他自信心
孩子開口說話的時候,不管是吐字不清還是說話沒有明顯的意思,都應該認真地傾聽,並且及時引導孩子開口,孩子說「飯飯」,家長可以接著說「寶寶,是不是要吃飯啦,咱們今天吃小饅頭和青菜粥,小饅頭是奶黃南瓜小饅頭,是小豬形狀的哦!青菜粥裡面有菠菜和小青菜,寶寶最喜歡吃了是不是?」
時刻引導孩子說話
在家的時候,可以利用一切的事情引導孩子跟家裡的親人說話:「寶寶,奶奶剛剛給你泡了奶粉,你是不是應該跟奶奶說謝謝呀?來,寶寶,跟奶奶說謝謝。」「寶寶你是不是想要爸爸幫你找花園寶寶的視頻,你跟爸爸說:爸爸,幫我找花園寶寶的視頻好不好?」
拓展孩子生活的空間
在休息的時間帶寶寶去有很多同齡小朋友的地方,像親子早教園、遊樂場、公園等等,增加孩子的感官經驗,見到的聽到的多了,耳濡目染的激發孩子說話的慾望,跟同齡孩子的接觸也會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你想跟小姐姐玩嗎?你自己去跟姐姐說,問問她可不可以跟她一起玩」「你看公園裡有什麼呀,這是小樹、這是花花,這是石凳子……」每說一句,都可以重複,加重孩子的記憶,引導孩子重複。
家長平時一定要注意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情感溝通交流,在發現自己的孩子的語言發育遲緩時,要引起足夠重視,開始的時候不要在意孩子說得好不好,也別著急糾正他言語中的毛病,培養他說話的自信心,家長和孩子多交流,由聽到說,實現從量變到質變。
更多資訊請關注搖籃網微信公眾號(yaolan-com)
推薦閱讀:
※是不是我們的世界都是圍繞孩子轉的?
※心理學小事件之厭學的孩子
※在腦科學實驗室的幫助下,使孩子的腦部思維更加敏捷
※換位思考:如何看待「父母為生二胎逼得13歲長女自殺」和如何看待「13少女以自殺逼得父母放棄二胎」?
※對小孩的厭惡感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