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我國強調依憲治國與西方憲政有本質區別|依憲治國

任進

  人民網北京10月31日電 (記者趙晶)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下文簡稱《決定》),《決定》提出,依法治國,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記者就一些熱點問題獨家專訪了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馬工程」重點教材《憲法學》主要成員任進。

  記者:《決定》提出,「黨的領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最根本的保證。必須加強和改進黨對法治工作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過程。」請您談談依法治國與黨的領導兩者的關係。

  任進:依法治國要與黨的領導和人民民主有機統一起來。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憲法肯定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作用、領導地位和人民的主體地位,為黨的執政提供最高的根本規範,堅持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首先是依憲執政,才能抓住執政的根本,才能踐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才能保證執政行為不超越憲法法律,並獲得根本法的保障。四中全會決定指出: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充分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

  記者:《決定》提出,「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請您談談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關係。

  任進:法律和道德都是社會規範,有各自的特點和作用,法律具有規範性、普遍性、國家意志性和強制性等特點,在國家和社會治理中起根本性作用;而道德具有內在性、基礎性和導向性,主要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繫,是對人們的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心理意識和理論原則,在國家和社會治理中起基礎性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我們既要重視發揮法律的規範作用,又要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功能。法律對道德有促進作用,道德可滋養法治精神,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記者:《決定》提出,「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請您談談依法治國、依憲治國與西方憲政的差別?

  任進: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首先是依憲治國。因為憲法是法治國家的標誌,沒有憲法,就不可能實行真正意義上的依法治國。在很大程度上講,依憲治國是依法治國的核心。憲法確立民主的國家制度,有了民主,法治國家才得以建立;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但黨和國家所提「依憲治國」,不同於西方政治理論中的「憲政」,它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語境和話語體系中,從維護憲法尊嚴、保障憲法實施意義上,對在黨領導人民依照憲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的高度概括。

  我認為,對「憲政」的理解,需要注意兩種傾向:一是按照西方「憲政」的含義,來套解我國堅持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的提法,把「依憲治國」與「憲政」混為一談;二是簡單認為「憲政」的概念只是西方憲法理論的專利。實際上,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它的理論基礎出自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基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實踐,與西方憲政理論本質上是不同的。

  記者:《決定》提出,「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凡經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請問這是效仿西方嗎?有什麼意義?

  任進:憲法宣誓制度是世界上大多數有成文憲法的國家採行的制度,在140多個有成文憲法的國家中,90多個規定國家公職人員必須宣誓擁護或效忠憲法。我國憲法雖然沒有規定實行憲法宣誓制度,但相關法律要求公務員有模範遵守憲法和法律的義務。實踐中,我國多位國家領導人作過宣誓憲法,如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發表就職演講:「我深知,擔任國家主席這一崇高職務,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將忠實履行憲法賦予的職責,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恪盡職守,夙夜在公,為民服務,為國儘力,自覺接受人民監督,決不辜負各位代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託」。四中全會提出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凡經人大選舉或常委會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將國家領導人憲法宣誓擴大到其他公職人員,使憲法宣誓法定化和規範化,有利於國家公職人員樹立忠於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自覺意識,恪守憲法原則,保障憲法實施。

  記者: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會給百姓生活帶來哪些影響?

  任進: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有利於公民各方面權利得到落實:公民的訴求依法被公正對待,在司法案件中能感受到公平正義;政府依法履行職能,有利於劃清政府公權力與公民私權邊界,有利於激發公民創業熱情和市場主體創新動力;建立權利公平、規則公平和機會公平的社會體系,有利於公民通過自身努力實現人生價值。推進和厲行法治,使憲法意識、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得以弘揚,有利於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公民相信法律、運用法律、維護法律,有利於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利;通過法制宣傳教育,有利於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

推薦閱讀:

星巴克咖啡被要求貼致癌警告標籤 專家:不必驚慌
盜墓賊比考古專家厲害?有一考古實例讓「炸墳」鼻祖孫殿英都臉紅
中醫專家的「簡易手診」法,看一眼手就知道你得了什麼病
中醫針灸專家肖少卿教授 秋灸關元 春灸氣
輔助生殖促排卵藥物治療專家共識(全文)

TAG:西方 | 專家 | 本質 | 憲政 | 治國 | 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