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同性戀者反對同性戀?———— | 性 情主題站 | 果殼網 科技有意思
即便在一向標榜「平等和自由」的美國,同性戀也不是人人都能夠接受的現象。但是,在反同性戀者中,有些自己卻有同性戀行為,這種說一套做一套的現象是怎麼回事呢?
美國參議院議員拉里?克萊格(Larry Craig)曾經兩次投票反對把因厭惡他人性取向而犯下的罪行歸為仇恨罪(例:2008年,美國男孩勞倫斯?金向同學布萊頓示愛,結果遭後者槍殺),但他卻因在明尼阿波利斯機場的男廁所里向一名便衣警察要求進行性行為而被抓個正著;著名的特德?哈格德(Ted Haggard)牧師在他的佈道中說同性戀是一種令人厭惡的行為,但2006年他卻被人爆料說已經和另一名男性發生了3年的性關係。
為什麼這些有同性戀行為(或傾向)的人會那麼堅定地反對同性戀呢?( 注意,不可反過來理解為反對同性戀的人一定有同性戀傾向。 )今年發表在《個性與社會心理學雜誌》(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上的一篇論文可能會有助於回答這個問題。
同性戀反對同性戀?
英國埃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研究心理學的內塔?韋恩斯坦(Netta Weinstein)教授,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心理學與腦科學系的威廉?瑞恩(William S. Ryan)教授以及羅切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心理學系的理查德?瑞恩(Richard M. Ryan)等人認為,一個有同性戀傾向的人,成長過程中家長的管教越嚴格,這個人就越有可能隱藏自己的同性戀傾向,而這最終會導致對同性性行為的恐懼和厭惡。
韋恩斯坦等人一共做了4組實驗。在第一組實驗中,研究者從美國東北部某大學裡徵集到89名大一新生作為實驗對象,這些參與者首先參與了問卷調查,調查的內容中包含了自己的性取向,自己對同性戀的厭惡程度,以及家長的管教是否嚴格等關鍵問題,而其他的問卷內容則是轉移注意力的問題。從結果上看,其中83名是異性戀,5名是雙性戀,而有1名沒有回答自己的性取向。之後這些學生又開始做一項關於反應時間的測試。
在這項測試中,受試者面前的電腦屏幕上會出現一些文字和圖片,受試者需要將這些文字和圖片歸類到「同性戀」和「異性戀」中去。而在每一組文字或圖片出現前,電腦屏幕上都會閃現出「我自己」或「他人」這兩個詞,閃現的時間僅為35毫秒。這個時間足以使人在潛意識裡注意到這些詞語的出現,從而形成心理上的暗示。每1名受試者將歸類60次文字或圖片,不過前10次只是作為練習,而只有後50次的數據被納入統計。
而在這50組數據中,只有「我自己——同性戀」和「我自己——異性戀」的反應速度被用來分析。通過歸類異性戀圖片或文字所佔用的時間減去歸類同性戀圖片或文字所佔用的時間,韋恩斯坦等人計算出了每一名受試者同性戀的傾向:這個時間差越大,這個人就越容易將自己與同性戀聯繫起來。
家教與性取向的公開
綜合上述兩段中受試者問卷調查的結果和潛意識裡與同性戀的聯繫,韋恩斯坦等人發現受試者自小家教環境越寬鬆,內心的性取向和外在表現出的性取向就越一致。與之相反的是,倘若受試者從小就受到了很嚴厲的管教,那麼他/她就有可能隱藏自己的同性戀傾向 [圖1]。而恰恰是那些內心帶有同性戀傾向,卻把自己的性取向公開為異性戀的人,對於同性戀會有憎惡的感覺 [圖2]。
圖1. 家庭管教程度與性向真實性之間的關聯。縱坐標數值越小,異性戀傾向就越高;數值越大,同性戀傾向就越高。圖片來自原研究。
圖2. 性取向與同性戀恐懼之間的聯繫。縱坐標數值越大,對同性戀的厭惡也就越高。圖片來自原研究。
隨後,韋恩斯坦等人在美國和德國又重新徵集了一些學生來進行後續的3組實驗。雖然每組實驗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比如第二組實驗考慮了父母對於同性戀厭惡的程度是否會影響子女),但圖1和圖2中的結論成功地在這額外的3次實驗中得到了重複。
研究的局限
因為早期的教育壓抑了天性,因此看到他人表現出自己本應有的天性時會心生仇恨——這話是不是看起來還挺有道理?別急,這個結論還遠未放之四海而皆準,至少研究者本人就意識到了這項研究的局限性。
首先作者所研究的對象都是大學一年級的新生。雖然這些學生單獨生活沒多久,但畢竟他們都已不再和父母住在一起。如果要充實這項研究,作者認為他還需要額外調查那些仍然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孩子,以及那些已經單獨生活許久的成年人。此外,調查問卷結果的可信度也有值得商榷之處。比如有可能那些具有同性戀恐懼的人會扭曲自己童年的回憶,從而不能客觀地反應父母在其成長中的作用。
其實韋恩斯坦並不是首次發現公開的性取向與內在的性取向可能存在不同的人。早在1996年,喬治亞大學(University of Georgia)的亨利?亞當斯(Henry Adams)就發現在觀看同性愛情動作片時,具有同性戀恐懼症的人勃起速度要快於異性戀的人。
最後,需要特彆強調的是,對同性戀行為產生恐懼和厭惡絕對不代表這個人內心一定有著被壓抑的同性戀傾向,同性戀恐懼症也可以是價值觀上的差異所導致。 如果要問應當如何看待這項研究,我想它的意義在於提出了一種可能產生同性戀恐懼症的心理因素。
PS:不說話,直接上圖了
參考資料:
- Weinstein, N.; Ryan, W. S.; DeHaan, C. R.; Przybylski, A. K.; Legate, N.; & Ryan, R. M. (in press). Parental autonomy support and discrepancies between implicit and explicit sexual identities: Dynamics of self-acceptance and defense.?Journal of?Personality?and Social Psychology, 102(4), 815-832.
- Adams, H.E.; Wright, L.W.; Lohr, B.A. (1996). Is homophobia associated with homosexual arousal??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05(3), 440-445.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