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順應論與稱謂語的選擇

順應論與稱謂語的選擇

陳禮權    2010008    2010級一班

引言

在人們日常交往中,稱謂語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言者傳遞給對方的第一信息。恰當的稱謂語能保證交際的順利進行,而不恰當的稱謂語則會給交際帶來障礙,妨礙交際的正常進行。本文將從Verschueren的「順應理論」角度出發,探討交際中稱謂語的選擇與使用。

 

一、關於稱謂語的界定

所謂稱謂語,就是用來表示人和人之間的社會人際關係,它體現了人在社會中的地位以及所扮演的角色所使用的名稱。

 

二、稱謂語的選擇與順應論

(一)「順應論」簡介

Verschueren在Understanding Pragmatics(2000)一書中指出,語言的使用是語言使用者基於語言內外部的原因,在意識程度不同的情況下進行語言選擇的過程。人類之所以能在語言使用過程中進行語言選擇,是因為語言具有變異性(variability)、商討性(negotiabilitv)和順應性(adaptability)。變異性指語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選擇的可能性;商討性指語言選擇是非機械性的,而是在高度靈活的語用原則和語用策略的指導下完成的;順應性則指語言使用者能從可供選擇的不同語言項目中做出靈活的選擇,從而盡量滿足交際的需要。Verschueren(2000)指出,關於順應論,我們可以從四個角度來進行分析討論:語境關係順應、語言結構順應、動態順應和順應過程中的意識程度。

(二)語境關係

從語境關係順應角度分析探討交際中稱呼語的選擇。稱呼語具有複雜的親屬稱呼語系統和社會稱呼語系統,根據語境關係順應理論,人們在交際中進行的有意識或無意識的稱呼語選擇都是對語境做出的順應。語境包括交際語境和語言語境。語言語境即上下文。交際語境包括語言使用者、社交世界、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等因素(Verschueren,2000)。也就是說,稱呼語的使用過程可以看作是為了滿足語言使用者的交際目的並獲得交際成功而對各種交際語境因素(語言使用者、社交世界、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作出順應性選擇的動態過程。

(三)稱謂語的選擇對交際語境的順應

在交際中語言使用者總是帶有一定目的,為了實現交際目的,交際者必須順應交際語境各因素:語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發話者和聽話者,即語言使用者處於交際語境的中心地位,心理、社會和物理世界中的語境成分都要靠語言使用者的認知來激活,以發揮語言的交際功能(Verschueren,2000)。

1.對語言使用者的順應

語言使用者指參與談話的雙方,以及與談話內容相關的其他人(Verschueren,2000)。在言語交際過程中,必須考慮語言使用者的性別、身份、年齡、受教育程度、社會地位、職業、價值觀念這些個人因素,同時也是選擇語言時要順應的因素。比如,我們選擇稱呼語會根據交際對象的年齡、身份、職業、性別等條件認定,見到農民稱「老鄉」:見到工人稱「師傅」;對幹部知識分子、戰士等稱「同志」;對年紀比自己稍大者稱「大哥、大姐」;對較年幼的稱「小弟、小妹、小朋友」。這些都是說話者順應交際對象而選擇的稱呼語。既然語言使用者不限於交際對象,還指與談話內容相關的其他人,因此稱呼語的選擇不僅順應前者,也順應後者。例如,《紅樓夢》第六十三回林之孝家的批評寶玉對幾位「大姑娘們」叫名字。說「雖然在這屋裡,到底是老太太。太太的人,還該嘴裡尊重些才是。若一時半刻偶然叫一聲使得,若只管叫起來。怕以後兄弟侄兒照樣。便惹人笑話,說這家子的人眼裡沒有長輩。」看來。對這些僕人的稱呼還要順應其主子的身份。因此晚後寶玉對長輩屋裡的僕人不直接用姓名稱謂,而用「某某姐姐」正是順應了長輩們的身份。

2.對心理世界的順應

作為一種語言策略,交際過程中對稱謂語的選擇也是對交際雙方心理世界的一種順應。心理世界包括交際者個性、情緒、願望、意圖等認知和情感方面的因素(Verschueren,2000)。意圖是人的行為的主觀原因。是心理的。人的言語交際是在一定交際意圖的驅使下進行的。交際意圖不僅決定著言語交際的內容,而且決定著稱謂語的選擇與使用。稱謂者要實現自己的意圖,有必要弄清楚稱謂對象的心理。該用什麼樣的稱謂,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稱謂對象的心理狀態。在英美國家,問女人年齡是禁忌,她們不喜歡別人用任何帶有年齡標記的稱謂語稱呼自己。例如,在美國熱播電視連續劇《絕望主婦》(DesperateHousewives)第一季第23集中,社區搬來的新鄰居和Edie的對話:

Ms White:This is my son, Matthew.

Edie:Hi.

Matthew:Hi. Ma"am.

Edie:Please call me Edie, Ma"am is for the middle-aged woman.

其實,Matthew(十幾歲的小伙兒)稱呼快到「不惑」的Edie Ma"am,按其年齡來說是不為過的,也體現了對她的尊敬。但此舉卻違背了Edie的內心世界,因此Edie直接要求Matthew直呼其名——Edie。「Edie」就順應了她不想被說老的內心世界。

3.對社交世界的順應

社交世界包括社交場合、社會環境、規範交際者言語行為的原則和準則(Verschueren,2000)。這裡的交際者不是抽象化和理想化的語言使用者,他們的言語行為受社會和文化的制約。在言語交際中,語言選擇應順應不同的社交場合、社會環境、交際原則和準則。社交場合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在正式場合下,應該用正式語體、禮貌級別比較高,詞語的選擇比較講究;相反,在非正式場合下,應該用隨便語體,禮貌級別比較低。例如,對餐廳服務員的稱呼:和家人,親朋好友聚餐時可以叫「小妹」,「小姐」甚至「翠花」,但如果是在非常正式的國宴上,「服務員」才是恰當的稱呼。同樣,社會環境也制約著稱呼語的選擇,例如,在同一個學校任教的老王夫婦。在家裡稱呼對方「老伴」,而在單位上卻稱呼對方「王老師」和「李老師」。在家和在單位,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稱呼。另外,語言使用者生活在一定的社會中,不可避免要受到交際原則和準則的制約,在語言使用過程中,說話者要順應這些原則和準則,做出適當的選擇,而且如果是跨文化交際,還應注意不同文化之間交際原則的差異,並對此做出順應(余玉萍,2007)。中國人講究尊老,「老奶奶」、「老祖宗」、「老太君」、「老佛爺」都是用來稱呼上了年紀的人:而美國老人則不喜歡被叫「Grandma」或「Grandpa」。除非你是他的孫子,他們更喜歡人們直呼其名。

4.對物理世界的順應

物理世界的諸多因素(比如時間、地點等)會影響說話人的語言選擇。在很多情況下,交際雙方在物理世界中所處的位置,對決定選擇什麼語言表達方式有其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物理世界是一種實在的、看得見摸得著的語境,包括特定的主體、對象、時間、空間(場景)、話題五個因素。物理世界五要素的任一變化都會使交際者產生特定心理,都會影響交際形式的選擇和語言的選擇(Verschueren,2000)。上文例子中對服務員的不同稱呼是順應了不同的交際世界,其實也順應了不同的物理世界,一般飯館、餐廳和國宴賓館是不同的。因此稱呼也是有區別的。這也正好說明了稱呼語對交際語境四因素的順應並不是相互隔離的,而是重合的、交叉的;四因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從而指導稱呼語的選擇與使用。  

 

三、結束語

交際中稱呼語的選擇就是對各種語境因素的順應,各種語境因素在稱呼語的選擇中並不是矛盾的,它們相互影響,共同作用於稱呼語的選擇。這種順應不僅是對個人身份、個人心理、和個人文化背景的順應:而且因為個人始終是社會的一份子,其背景也會受到社會大背景的影響,因此這也是對社會身份、社會心理、和社會文化背景的順應。通過應用「順應論」來分析稱呼語的選擇,能夠使我們更好地認識上述四種不同的語境關係,也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和理解稱呼語在上述語境中選擇和使用,並最終能夠促進人際交流和跨文化交際,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2010032 陳磊 語用學第15次作業

淺談語言的順應論

——從英漢稱謂語的研究出發

摘要:稱謂語作為人類語言的一種形式,是不同民族的風俗與文化的產物。它不僅能體現人們之間的社會角色關係,而且與語言的人際功能密切相關。本文從稱謂語的語用角度出發,指出稱謂語的使用不僅反應了說話者和聽話者的角色、身份、社會地位和親疏程度,同時也受到語境、說話者對聽話者思想感情等的影響。因此它有著社交指示的語用功能、情感指示功能以及社會文化標誌功能。Verschueren提出的語言順應論指出語言的使用除了在語言內部結構的選擇外,還受到非語言語境即物理世界、社會世界及心理世界的影響。因此,通過分析英漢稱謂語的使用就能從另一個側面反應語言的順應觀。語言全息論也為語言的順應提供了普遍性的基礎。

關鍵詞:稱謂語、語言順應論、語言全息論

Abstract: Vocatives, the first language uttered by the utterer, one of the products of culture and custom, are regarded the mirror of so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tterer and hearer. It reflects not only their roles, identity, social status, and solidality and distance, but also the former』s feelings for the later. By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vocative system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he writer realizes the dynamic choice of them in use to situate different contexts, which is what adaptability holds. As one of the properties of language, adaptability claims that the use of language lies in not only the choice of language structures, but also that of unlinguistic ingredients like cultural, social, physical and mental factors. What』s more, the theory of language holography justifies language adaptability by providing for it a prevalent foundation.

Keywords: vocatives, language adaptability, the theory of language holography

1.引言

語言是社會活動的產物,是文化的載體。不同的民族文化縕育著不同的稱謂系統。每種稱謂系統都是這個民族內部社會交際的產物,反映著該民族的風俗、文化。由於中西文化的差異,所以英漢語言中的稱謂語也存在著異同之處。作為交際方式的語言發揮著各種不同的功能,其中的一個功能就是要建立和維持社會關係。稱謂語作為一種語言形式,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最先被說話者說出,最能反應出說話者與聽話者之間的社會角色關係、人際關係、等社會文化因素,它的使用與語境密切相關。因此,語用學家經常會研究它的指示功能(deixis),並把它歸類到人稱指示(person deixis)範疇,並與社會指示(social deixis)相關具有獨立的言語行為(Levinson,1983)。本文從語用功能的角度出發,在研究英漢語言中的稱謂語的使用和選擇時,發現稱謂語和Verschueren提出的語言順應論有相似之處,也就是說稱謂語表現了語言的順應特性從而證實了語言的順應這一理論。羅迪江論證語言順應論的普遍性基礎時指出,人在交際過程中實現交際的目的不是交際者的終級目標,只是交際過程中的一個表徵,完成交際的一個重要過程,交際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交際系統與人體的和諧全息。綜觀語言的順應論,不難看出,它是對以前語用學研究理論的一種突破。它的理論基礎是建立在達爾文的進化認識論(evolutionary epistemology)之上的;進化有機體認為有機體所從事的是連續不斷的問題求解活動,並假定行為和社會—文化的順應活動是認識過程的產物;同時把一般意義上的人類進化理解為一種知識的增長。對語言而言,解釋語言功能不靠進化過程中的「自然選擇」,而要靠「直接選擇」,即靠順應來理解語言及語言的功能(羅迪江,2006)。順應論「吸收了歐洲大陸人文思想與語言哲學精髓,通過對語境、意識程度、動態順應等問題的討論,擴大了語用學研究的人文內涵,將文化、認知與情感也納入進來」(魯苓,2004:145)。因此,語用學作為一種對語言的綜觀,不再是語言學的一個分科,而是從語言、社會、文化、認知等角度去分析和研究語言的使用:即語言的選擇。這為語用學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和詮釋。

2.英漢稱謂語的比較

英語中對稱謂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指示功能上(Levinson,1983),主要涉及姓名稱謂、親屬稱謂、名稱稱謂以及人稱代詞稱謂。稱謂的常用表達方式可歸結為:「Mr./Mrs. /Ms +姓氏」,「頭銜(如Dr. /Prof.等)+姓氏」,直名稱謂(一般只呼名字如:George或用呢稱如:Mike),親屬稱謂(如:Dad, Son),以及專名稱謂(如:Sir, Madam)等。英語中最基本稱謂只有兩種:first name (FN)和 title + last name (TLN)。然而在特定的社會場合通常有不同的稱謂。比如在經商或軍隊場合,人們會說Come in Smith…,或者使用縮寫形式Is JM in ?有關各種稱謂的具體使用和選擇受各種因素的制約,如社會角色、社會地位、親疏程度、年齡(受年齡影響一般要大過十五歲)等。詳見下表:(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1987)

現代漢語詞典中稱謂的定義是「人們由於親屬和別方面的相互關係,以及由於身份、職業等等而得來的名稱」。根據這一定義,我們發現漢語的稱謂比較複雜,但只少可以有以下幾種分類:親屬關係稱謂(如:媽媽、叔叔)、身份關係稱謂(如:教授、同學)、職業關係稱謂(如:司機、導演)、)以及其它關係的稱謂(如:哥們、老婆等)。以上前三種稱謂中絕大部分可與姓氏構成複合稱謂(父母親除外)(如:李叔叔、張教授、王導演)。值得一提的是,親屬關係稱謂前加姓氏並不表真正的親屬關係,而用來表不同年齡段的人一種親切(長對幼如:林妹妹)與尊敬(少對老如:王婆婆、李大哥)的稱呼。另外,親屬關係的稱謂還和一些職業放在一起構成固定的稱謂(如:農民伯伯、警察叔叔、護士姐姐等),這是一種從兒稱謂,因為通常只有小孩才會用這些稱謂。這些稱謂在英語中是不存在的。常用的稱謂方式還有直呼其名(包括姓名,名或老/小+姓氏、昵稱如:王小五、小五、小王、王八等)和性別稱謂(單獨使用或前加姓氏如:先生、小姐、王先生、李小姐等)。因此,可用兩種表達方式來概括:「姓氏+先生/女士/小姐/頭銜稱謂/職業稱謂/親屬稱謂/其它名稱」和「老/小+姓氏」。

漢語

爺爺/

奶奶

父親/

母親

哥哥/

姐姐

弟弟/

妹妹

兒子/

女兒

孫子/

孫女

英語

grandpa/

grandpa

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son/

daughter

grandson/

granddaughter

可見,漢語稱謂比英語稱謂複雜的多。此外,漢語中第二人稱稱謂還有「你」和「您」的區分。通過分析漢英三代親屬稱謂更是可見一斑。眾所周知,漢語中表示親屬關係的稱謂可分為兩種情況:直系親屬稱謂關係(如: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和旁系親屬稱謂關係(如:外公、外婆、伯父、伯母等)。英漢三代親屬稱謂關係如下表:

表1:漢英直系親屬的三代稱謂:

                

                              

表2:漢英旁系親屬的三代稱謂:

漢語

外公/

外婆

伯父/

伯母

叔叔/

嬸嬸

姑父/

姑母

姨父/

姨母

舅父/

舅母

堂哥/

堂嫂

堂姐/

姐夫

英語

grandpa/

grandma

uncle/

aunt

cousin

漢語

堂弟/

弟媳

堂妹/

妹夫

表哥/

表嫂

表弟/

表妹

侄兒/

侄女

外侄/

外侄女

外孫/

外孫女

英語

cousin

nephew/

niece

grandson/

granddaughter

      

       通過對比,我們發現英漢三代稱謂就有許多差別。這種稱謂體系的差別正是不同民族風風俗和文化的反應。作為社會文化和主體思想感情的載體,稱謂語千差萬別,從而體現了語言的使用就是一種選擇,語言本身是一個動態的體系,具有變異性(variability)。在人類社會關係網路中,人們協商稱謂語的使用來維持他們在社會中的身份和地位。因為如果稱謂語變了,雙方的人際關係也隨之改變。下面我們討論說話者是怎麼樣選擇和協商稱謂語這一言語行為,從而實現順應達到一種交際和語用功能。

3.稱謂語的交際語用功能—動態的選擇

通過以上對英漢稱謂語的對比分析,我們知道稱謂語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中國是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文化底蘊豐厚,因此其稱謂語也更是豐富多彩。同一種稱謂往往有多種不同的表達,如:敝人、不肖、不才、後學、晚生等。漢語中用「貴」、「令」等字表示「尊敬」或「尊重」,用「寒」、「賤」、「拙」等字表示「謙遜」。如:貴公子、令愛、寒舍、賤內、鄙人等等。這都反應了中國是個禮義之邦,有著謙虛謹遜的傳統。各種稱謂語的變化一方面常常能反應出交談雙方的角色、身份、社會地位和親疏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說話者對受話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它有著社交指示的語用功能、情感指示功能以及社會文化標誌功能。

Fillmore, Levision(1983)等人從指稱和社交功能的角度對稱謂體系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認為英語中稱謂語常具有表達「身份、權勢、語境、得體」等語用含義。包惠南(2001)等人對漢語親屬稱謂進行了研究之後,發現漢語稱謂語不公具有前面幾種語用功能,還具有表達「親疏、好惡」等語用功能。英漢語稱謂體系中表示親疏關係的語用指示主要體現在親屬稱謂和非親屬稱謂。通過對比上表1、2,我們發現漢語中的表達方式名目繁多而且稱謂嚴格,英語中的籠統簡單。且英語中的親屬稱謂沒有明顯的親疏之別(見上流程圖)。漢語中也常有「職業稱謂+親屬稱謂」(如:「的哥、的姐」、「警察叔叔」等)和「排行+親屬稱謂」(如:二姐、三叔)等方式,以示親密。英漢中表示「身份、權勢」含義的稱謂主要體現在非親屬稱謂語中。漢語中的身份、權勢稱謂多以「姓氏+職業名稱/頭銜」的方式構成(如:張導演、李醫生、劉經理等),而英語中只有「Doctor, Judge, Professor, President」等後可跟姓氏(如:Doctor Smith, Professor Johnson, President Bush 等),其餘均採用頭銜或職務直接稱謂(如:mayor, manager等)。稱謂語的得體與否主要取決於一定的語境。語境是社交雙方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具體場合,包括社交時的環境、場所、時間、話語的上下文等。交際者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根據不同的交際環境、交際方式、對象和目的選擇使用不同的稱謂。漢語中「主席」、「總理」總是出現在一些官方的或正式的場合,而「小李子、老闆」總是出現在非官方不正式的場合。比如,在英語交際中首次見面用「I』m Dr. Smith」來介紹自己似有吹噓之嫌,但用「I』m Mr. Smith」倒是可以接受的,而常採用的則是比較正式的「My name is John Smith」形式(何自然,1987:60)。漢語中也有類似的地方,在比較正式的場合陌生人見面總要自謙一番,介紹自己時常說「在下/鄙人姓什名啥」,但極少用幾乎不用「我叫什麼先生/小姐」。在詢問對方也總要說「貴姓、尊姓大名」之類的話。稱謂語的變化也常能體現交際者之間的情感變化。由於文化傳統、價值觀念、道德標準、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不同語言使用對同一稱謂會產生不同的情感。漢語中「老+姓氏」構成方式的稱謂表示尊敬,表示對方經驗豐富值得請教或學習,而英語中不用這種稱謂,他們認為說別人老是不禮貌的行為,人人都希望永遠年輕,精神充沛。稱謂語表達的好惡情感也反應說話者對稱謂語的動態選擇。如:李的妻子在廚房做飯,李在網上玩遊戲。妻:「鵬鵬,鹽遞給我。」(李沒理睬)妻:「大鵬,鹽遞給我。」(李還沒有反應)妻:「李大鵬同志,鹽遞給我!」。顯然,隨著妻的情感態度變化,她使用的稱謂語也發生了改變(昵稱→名→姓名+同志)。妻對丈夫的稱謂有許多種形式,根據當時的語境,妻受語境(物質、社交和心理世界)的制約,選擇使用恰當的稱謂,從而實現了交際系統和人體和諧的全息。

交際中稱謂語的選擇使用常常出於交際目的,它在建立和保持交際關係、協商交際雙方的角色等方面有時能起到關鍵作用。在漢語中,管一個人叫「王先生」、「王同志」、「王書記」、「王老闆」還是「老王」大有講究。在英語國家裡,也有同類複雜的問題。在One-upmanship這本書里,Stephen Potter 舉了一個例子,說明某一位局長如何稱呼他的下屬。假設有一個人名為Michael Yates:(裘克安,1993)

他若是副局長,局長叫他Mike(稱名用昵稱)

他若是助理局長,局長叫他Michael(稱名不稱姓)

他若是段長,局長叫他Mr.Yates(稱姓加Mr.)

他若是段長助理,局長叫他Yates(稱姓不稱名)

他若是得力的秘書,局長叫他Mr.Yates(稱姓加Mr.)

他若是學徒工,局長叫他Michael(稱名不稱姓)

他若是夜班警衛,局長叫他Mike(稱名用昵稱)

從上例可以看出,說話者總是根據交際場合的正式程度、雙方的社會角色和地位以及雙方的親密程度等語境有意識地選擇自己的言語表達形式,也即稱謂語表達達形式。稱謂語對人際關係有著敏銳的反應,這不僅有提醒對方開始交際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幫助擺正自己與交際對象的關係,便於展開交談。也就是說,稱謂語的變化,也即說話者和聽話者的角色變化決定著說話者在言語交際中的言語行為。由此可見,透過稱謂形式可窺測說話者的意圖,從而調整自己的言語形式,以達到預期的交際目的,維持他們在社會中的身份和地位,最終實現交際系統和人體的和諧全息。

4.語言的順應論

4.1.順應論

       一直以來,人們認為語用學是研究語言運用的一門學科,是語言學的一個分支,研究一定語境下的話語意義,因此它研究的範圍包括:語境、指示語、言語行為、合作原則、禮貌原則等。Verschueren提出,意圖不是決定話語意義的惟一因素,對話語意義的研究必須與認知、社會和文化等因素結合起來,也即:語用綜觀說(linguistic perspective)。語言的順應論正是這一理念指導下的有關語言運用的理論創新。它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的論述:1)使用語言的過程就是選擇語言的過程;2)語言的使用就要從語言結構(語音、形態、句法等)和語境(語言語境和非語言語境:物質世界、社交世界、以及心理世界)等方面,動態地根據不同的心理意識程度而做出的某種順應。語言的使用者之所以能夠在語言的使用過程中做出種種恰當的選擇,是因為語言具有以下三個特點:變異性(variability)、協商性(negotiability)和順應性(adaptability)。變異性指語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選擇的可能性。協商性指所有的選擇都不是機械地或嚴格按照形式—功能關係做出的,而是在高度靈活的原則和策略的基礎上完成的。順應性指語言能夠讓其使用者從可供選擇的項目中做靈活的變通,從而滿足語境的需要。根據語用綜觀說和順應論,要從以下四個方面描述和解釋語言的使用:語境關係的順應、語言結構的順應、順應的動態性和順應過程的意識程度。這四個方面共同構成語用學方法論中的一個統一體。前兩者規定了順應的範圍,即言語交際中的語言和非語言因素的總和。順應的動態性是指語言選擇過程中語境和語言結構之間所作的動態順應。順應過程中的意識程度是指語言使用過程中人們對意義作出不同順應的意識反應。因此,語言的順應論構起了語用學的整個框架,使用學跳出語言學領域,在更高的理論層面上綜觀各學科如語音學、語義學、句法學、心理語言學、社會語言學等來理解和研究語言問題。這為語用學研究開拓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和方向。

4.2.語言的順應與語言全息論

       所謂語言全息論(the theory of language holography)是以生物全息律、宇宙全息律與系統論來解釋語言內全息狀態與語言外全息狀態的語言理論(錢冠連,2002:44)。所以,它的理論取向和順應論一樣,來源於自然科學領域。語言內全息狀態是指語言的結構即:詞素—詞—片語—子句—句子—語篇各層次中信息相容,相互作用。語言外全息狀態是指語言系統與外部世界的全息狀態。順應論指出,語言使用者在交際進程中要實現成功交際,語言選擇必須做到語境順應、動態順應與意識程度順應,四個方面相互作用形成一個動態的交際系統。從語言全息的視角來看,交際過程包括交際內全息狀態與交際外全息狀態,它們構成了順應論的交際全息觀(羅迪江,2006)。順應論指出,語言選擇必須與語境相順應。語言語境就是交際內全息狀態;非語言語境構成了交際外全息狀態。在人與人組成的人際網路中,交際者相互順應,相互合作,實現交際系統與人體全息。語言全息論認為,語言、人體、與宇宙存在著神秘的契合,為順應論的存在和發展提供了普遍性的基礎。

5.結論

       20世紀60年代以來,稱謂語不斷引起人們的關注,有關稱謂語的研究層出不窮。作為交際過程中說話者首先發出的語言,它反應了交際雙方的角色關係、社會地位、親疏程度、思想感情以及文化背景。因此,稱謂語的使用是一種動態的選擇過程,並受到語境的制約。Versechueren的語言的順應論是在一個綜觀的指導下,正是以語言的使用就是語言的選擇為出發點,提出語言的使用就是從語境、語言結構等方面,動態地根據不同的心理意識程度而做出的某種順應。順應論為語用學研究提供了新的轉向與思索。錢冠連的語言全息論是指用生物全息律、宇宙全息律和系統論對語言的性質、語言理論的思考。從語言、人體、宇宙存在某種契合出發,為順應提供了普遍性的基礎。同時指出,交際不僅僅只是實現交際目的,更要尋求與實現交際系統與人體的和諧全息。語言的順應論不僅是語用學界的一個創新,它還大大影響了整個語言的研究。許多語言現象都可以用順應論來作出解釋。本文只是一個小小引子,還有更多更廣的研究有待於大家去做。

參考文獻:

[1] Levinson, N. Pragmatic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2] Crystal, D.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 Verse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imited,1999;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4] 何自然. 語言學概論[M].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5] 裘克安. 英語與英國文化[M].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6] 錢冠連. 語言全息論[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2a.

[7] 魯苓. 語言、言語、交往[M] .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4.

[8] 包惠南. 文化語境與語言翻譯[M].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公司, 2001.

[9] 羅迪江. 淺談語言順應普遍性的基礎[J]. 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6(1).

 

 

 


推薦閱讀:

中醫、民間、西醫三家稱謂不同,「牛皮癬」病名含義有別
解密:黑手黨「教父」稱謂,背後隱藏不為人知的犯罪史
古希伯來文上帝稱謂及其含義
誰有完整的親戚稱謂大全 - 已回答 - 天涯問答
中國古代稱謂大觀

TAG:選擇 | 稱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