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和帝王有關的成語

中國歷史上的帝王,不僅是當朝的執政者,也是中華文化的創造者,所以很多成語都和帝王有關。在學習這些成語時,我發現從夏桀開始,到宋太宗趙光義為止,有關帝王的成語近50個。請看——

和夏桀有關的:桀驁不馴,出自東漢班固《漢書·匈奴傳贊》:其桀驁尚如斯,安肯以愛子而為質乎? 比喻傲慢,性情強暴而不馴順。

和商湯有關的:網開一面,出自司馬遷《史記·殷本紀》:「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意思是說,湯在田野散步,看見一人張開大網,喃喃地說:「來吧,鳥兒們!飛得高的低的,四面八方的,都飛到我的網裡吧!」湯走過去說:「你這太殘忍了,所有鳥兒都會被你捕盡的!」於是,湯砍斷了三面網。低聲說:「鳥兒們,喜歡向左飛的,向左飛;喜歡向右飛的,就向右飛;不想走的,就飛到我的網裡吧。」網開三面的成語由此而來,後人改為「網開一面」,意指採取寬大政策,給人一條出路。順天應人,出自《周易·革》:「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事大矣哉。」湯,指商湯,於鳴條之戰打敗夏桀,建立商朝;武,指周武王,打敗商紂,建立了周王朝。這兩場革命,史稱「湯武革命」,是順應天命,合乎人心的。

和商紂王有關的:暴殄天物,出自《尚書·武成》:「今商王受無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意思是任意殘害各種生物,不愛惜物品,揮霍浪費。

和周武王有關的:愛屋及烏,出自漢劉向《說苑·貴法》:「臣聞愛其人者,兼愛屋上之烏;憎其人者,惡其餘胥。咸劉厥敵,使靡有餘,何如?」是說周武王打敗了殷商,對於怎樣處置商朝遺留下來的權臣貴族、官宦將士,心裡沒譜,便召見姜太公問策,太公答道:「我聽說,如果喜愛那個人,就連帶喜愛他屋上的烏鴉;如果憎恨那個人,就連帶奪來僕從家吏全部殺盡,您看怎樣?」

和周赧王有關的:債台高築,形容欠債很多。出自《漢書·諸侯王表序》,顏師古註:「周赧王負責,無以歸之,主迫責急,乃逃於此台,後人因以名之。」責,就是現在的債。戰國後期,周赧王聽信楚孝烈王的建議,用天子的名義召集六國出兵伐秦,因沒軍費,就向富商地主借錢,借的錢很快花完,債主紛紛上門討債,他只好隱藏在宮中的一座高台上。

和秦始皇有關的:焚書坑儒,焚毀典籍,坑殺書生,比喻對文化和文化人的摧殘。出自《史記·儒林列傳》。公元前213年,博士齊人淳于越在一次朝廷會議上提出恢復周朝的封建制,丞相李斯反對,他以為時代變化,制度應該隨之變化,不應該以古非今。李斯還建議:「史書只保留秦國史書,其他國家的史書都焚毀;《詩經》、《書經》及諸子百家之書只有博士官可以保留,民間的都限期交出燒毀;醫藥、卜筮、農業之書民間可以保留;想學法律的人以官吏為師。」秦始皇下旨同意,史稱「焚書」。第二年,為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之葯的術士侯生、盧生尋葯未果而出逃,秦始皇大怒,下令將相關460人在咸陽坑殺,史稱「坑儒」。

和漢高祖劉邦有關的:有韓信將兵,多多益善、秋毫無犯、鴻門宴、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勞苦功高、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約法三章、一決雌雄、分我杯羹、築壇拜將、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一敗塗地、高陽酒徒等15個國人耳熟能詳的成語典故,均出自司馬遷的《史記》。這裡僅以複句式成語為例說明其典故:韓信將兵,多多益善,典出《史記·淮陰侯列傳》,劉邦問韓信:「我能帶多少士兵?」韓信答:「陛下不過能帶十萬人。」劉邦問:「那對能帶多少呢?」韓信答:「我是越多越好。」劉邦笑道:「統帥士兵的越多越好,你為什麼被我捉住?」韓信說:「陛下不善於帶兵,但善於統領將領。」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典出《史記·項羽本紀》:「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項羽的叔父項伯請劉邦到鴻門赴宴,謀士范增暗示項羽趁機殺掉劉邦,便把項羽的堂弟項莊叫來,讓他借敬酒、舞劍的機會,殺死沛公劉邦,項伯看項莊來者不善,拔劍與項莊對舞,使項莊始終得不到機會,直到樊噲攜劍帶盾,闖入帳中,守護在劉邦身旁,才轉危為安,逃出虎口。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典出同上:鴻門宴上,范增請項莊舞劍助興,意圖殺害劉邦,張良叫來樊噲,劉邦借上廁所的機會與樊噲商議如何逃走,樊噲說:「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典出同上:劉邦從鴻門宴出來後對樊噲說:「我出來,沒有來得及告辭,怎麼辦?」樊噲說:「干大事不必顧及小的禮節,講大節無須講究小的責備,如今人家好比是刀子砧板,而我們好比是魚和肉,還告辭什麼?」於是一行人離開了,讓張良留下來向項王致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典出《史記·淮陰侯列傳》:這是民間對西漢建國功臣韓信一生的經典概括,蕭何是漢高祖劉邦的丞相,成也蕭何是指韓信是蕭何推薦的;敗也蕭何,韓信被殺也是蕭何出的計謀。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典出《史記·高祖本紀》:指劉邦將從漢中出兵攻項羽時,故意明修棧道,迷惑對方,暗中繞道奔襲陳倉,取得勝利,比喻用假象迷惑對方以達到某種目的,是一種聲東擊西、出奇制勝的謀略。

和漢武帝劉徹有關的:金屋藏嬌,出自小說《漢武故事》:館陶長公主抱著小劉彘問:「彘兒長大了要討媳婦嗎?」小劉彘說:「要啊。」長公主指著左右侍女問想要哪個,小劉彘都說不要;長公主指著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問:「那阿嬌好不好呢?」小劉彘回答說:「好啊!如果能娶阿嬌做妻子,我就造一個金屋子給她住。」長公主高興地請求景帝,定下了這門親事。

和漢中宗劉詢有關的:故劍情深,出自《漢書·外戚傳上》:劉詢登基後,許平君進宮為婕妤。當時,朝臣在霍光家族的威逼下,奏請霍成君當皇后,劉詢沒忘與自己患難與共的許平君,下了一道「尋故劍」的詔書:我在貧微之時曾有一把舊劍,現在非常懷念它,眾位愛卿能否幫我把它找回來? 朝臣們品出了聖旨的含義:連貧微時的一把舊劍都念念不忘,自然也不會將自己相濡以沫的女人拋舍不顧,於是奏請立許平君為後。

和漢哀帝劉欣有關的:斷袖之癖,出自《漢書·董賢傳》:漢哀帝常常與自己寵愛的男寵董賢同卧同坐,有一次白天睡覺,董賢頭偏枕了漢哀帝的衣袖,漢哀帝想起床,而董賢卻未發覺,漢哀帝不想驚動董賢,於是用劍截斷衣袖後才起來,待董賢醒來,見身下壓著哀帝的斷袖,也感到哀帝的深情,從此越發柔媚,須臾不離帝側。

和漢光武帝劉秀有關的: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出自《後漢書·馮異傳》:(光武帝)璽書勞異曰:「赤眉破平,士卒勞苦,始雖垂翅回溪 ,終能奮翼黽池 ,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東隅,東方日出處,指早晨;桑榆:西方日落處,夕陽的餘暉照在桑榆樹梢上,指傍晚。比喻這個時候失敗了,另一個時候得到了補償。還有安知非仆,出自《太平御覽·東觀漢記》:光武帝還是一個普通百姓時,與姐夫鄧晨到別人家去做客,當時大家看到讖書中說「劉秀當為天子」,旁邊的有人說:讖書所說的劉秀肯定是國師公劉秀(當時新朝的國師公劉歆恰巧剛剛改名為劉秀)。可當時在場的劉秀(即後來的光武帝)卻說:「怎麼就知道這讖書中所說的要當天子的劉秀不是指的我呢?」結果引起了眾人的鬨笑!劉秀登基後的第三年,與鄧晨一起談及往事,鄧晨對光武帝說:「仆竟然做到了!」,帝聽後大笑。仆,古時男子的自謙語。

和魏武帝曹操有關的:望梅止渴,出自《世說新語·假譎》:曹操帶兵出征,途中找不到有水,士兵們口渴,曹操便傳話說:「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來解渴。」士兵們聽後嘴裡都流口水。比喻從憑空想像中得到安慰。割發代首,把頭髮割了代替砍頭,出自《三國志》:曹操帶兵行至麥地,令「士卒無敗麥,犯者死」,而他的馬卻騰入麥中,讓主簿議罪,主簿說「罰不加於尊」曹操說:「製法而自犯之,何以帥下?然孤為軍帥,不可自殺,請自刑。」遂拔劍割發代替砍頭。橫槊賦詩,橫著長矛而賦詩,指能文能武的豪邁氣概。出自蘇軾《前赤壁賦》:「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

和蜀漢劉備有關的:求田問舍,為購買田地到處問詢屋價,指只知道置產業,謀求個人私利,比喻沒有遠大的志向。出自《三國志·魏書·陳登傳》:備曰:「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髀肉復生,因為長久不騎馬,大腿上的肉又長起來了,形容長久過著安逸舒適的生活,無所作為。出自《三國志·蜀書·先主備傳》:「備住荊州數年,嘗於表坐起至廁,見髀里肉生,慨然流涕。還坐,表怪問備,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里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出自《三國志·蜀志傳》,這是劉備去給其子劉禪的遺詔中的話,勸勉他要進德修業,有所作為,小善積多了就成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惡積多了則「足以亂國家」。

和蜀漢後主劉禪有關的:樂不思蜀,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出自《三國志·蜀書·後主傳》,劉禪投降曹魏,受封為安樂公,和一些大臣被遷往洛陽居住。有一天,司馬昭宴請劉禪,吩咐演奏蜀樂,並歌舞助興,蜀漢舊臣們想起亡國之痛,個個低頭流淚,只有劉禪怡然自若。司馬昭問劉禪:「安樂公是否思念蜀?」劉禪答道:「此間樂,不思蜀。」

和晉武帝司馬炎有關的:羊車望幸,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或者寵愛。出自《晉書·后妃傳上·胡貴嬪》,晉朝開國皇帝司馬炎有粉黛近萬,每天晚上要臨幸哪個妃子,成為他十分頭疼的問題,便坐著羊車在宮苑裡行走,停在哪裡就在哪裡寵幸嬪妃,有個聰明者便把竹枝插在門上,把鹽水灑在地上,羊因為喜歡鹽水的味道,就停在她的宮門口。

和晉惠帝司馬衷有關的:何不食肉糜,出自《晉書·惠帝紀》:帝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或對曰:「在官地為官,在私地為私。」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特指沒有經歷的人對別人的處境妄加評論或建議。

和晉明帝司馬紹有關的:日近長安遠,出自《世說新語·夙惠》司馬紹年少時,坐在元帝膝蓋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就問紹:「你覺得長安和太陽哪個遠?」紹答:「太陽遠,沒有聽說有人從太陽那裡來。」元帝感到驚奇,第二天,召集群臣舉行宴會,重新問他,他卻回答說:「太陽近。」元帝吃驚:「你怎麼跟昨天說的不一樣呢?」紹回答說:「抬頭只看得見太陽,看不見長安。」

和前秦世祖皇帝苻堅有關的:投鞭斷流,出自《晉書·苻堅·載記》,苻堅即位後想消滅東晉,遭朝中大臣勸諫,指出東晉有長江天險,不易攻下,但驕傲的苻堅說:「我坐擁百萬大軍,只要我一聲令下,所有士兵把他們的鞭投入長江,足可把長江水斷流,長江天險還有什麼好怕的?」草木皆兵,出自《晉書·苻堅·載記》,淝水之戰時,苻堅與苻登在壽春城上望見晉軍隊伍嚴整,士氣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見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晉軍的士兵一樣,苻堅說:「這麼強大的敵人,怎麼能說晉軍兵力不足呢?」他把山上的草木都當做敵兵了。風聲鶴唳,把風的響聲、鶴的叫聲,都當做敵人的叫陣聲,疑心是追兵來了。出自《晉書·謝玄傳》,淝水兵敗後,苻堅的潰兵一路上聽到呼呼的風聲和鶴的鳴叫聲,都以為晉軍又追來了,於是不顧白天黑夜,拚命地奔逃。

和後趙開國皇帝石勒有關的:鹿死誰手,出自《晉書·石勒·載記》。十六國時期的後趙開國皇帝石勒評價自己說:「我如遇到漢高祖,必當北面而事奉他,與韓信、彭越並肩齊驅而爭為人先。倘若遇到光武帝劉秀,當共同馳騁於中原,未知鹿死誰手。」比喻不知政權會落在誰的手裡。

和北齊顯祖文宣皇帝高洋有關的:快刀斬亂麻,出自《北齊書·文宣帝紀》:「高祖(高歡)嘗試觀諸子意識,各使治亂絲,帝(高洋)獨抽刀斬之,曰:『亂者須斬!』」

和隋文帝楊堅有關的:一衣帶水,出自《南史·陳紀下》:「隋文帝謂僕射高熲曰:『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隋文帝下令伐陳前,對高熲說:「我是天下老百姓的父母,難道能夠因為一條像衣服帶子一樣狹窄的長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那裡的老百姓嗎?」隋文帝志在必得,派晉王楊廣為元帥,率領五十萬大軍渡江南下,向陳朝的都城建康發動進攻,很快攻下建康,俘獲了陳後主,滅掉了陳朝。

和唐高祖李淵有關的:雀屏中選,出自《舊唐書·高祖竇皇后傳》,李淵善於騎射,其妻竇皇后未嫁時為貴族女,明艷照人,其父北周大將竇毅比武招親,以射中雀屏上的孔雀為標準,李淵竟然兩發各中一目(孔雀眼睛),而娶得竇氏,成語雀屏中選由此而來。

和唐太宗李世民有關的:小鳥依人,出自《舊唐書·長孫無忌傳》:唐太宗李世民評論朝中大臣,說到了褚遂良:「褚遂良在學問方面大有長進,性格很剛直,對朝廷忠心,對我很有感情,一副飛鳥依人的模樣,我很憐愛他啊!」 現在用來形容女孩子嬌小可愛。房謀杜斷, 出自《舊唐書·房玄齡杜如晦傳論》:「世傳太宗嘗與文昭圖事,則曰:『非如晦莫能籌之。』及如晦至焉,竟從齡之策也。蓋房知杜之能斷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謀。」指唐太宗時名相房玄齡多謀,杜如晦善斷,兩人同心濟謀,比喻能人合作。一代楷模,出自《舊唐書·李靖傳》「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為一代楷模。」李靖覺得自己在朝廷任官多年,功勞不小,應該急流勇退。便奏請退休歸家。唐太宗答應了他的請求,說:「李靖能識大體,實在可嘉。我如今批准你的請求,不僅是成全你的志向,還想把你作為一個時代的模範人物。」

和宋太祖趙匡胤有關的:黃袍加身,指政變後奪得政權,登上帝位。出自《宋史·太祖紀一》。後周時,北漢勾結契丹入寇,趙匡胤出師御之,兵次陳橋驛,在趙普、石守信等策划下,發動兵變,黃袍加身,擁立趙匡胤即帝位,改國號為宋。史稱「陳橋兵變」。

和宋太宗趙光義有關的:開卷有益,出自《澠水燕談錄·文儒》:太宗日閱《御賢》三卷,因事有閥,暇日追補之,嘗曰:「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宋太宗常對人說:「只要打開書本,總會有好處的。」他堅持每天閱讀三卷《太平御覽》,學問淵博,處理國家大事也得心應手,大臣們見皇帝如此勤奮讀書,也紛紛效仿,所以當時讀書的風氣很盛。


推薦閱讀:

這才是有故事的人,32個常用成語都與一個名將有關
看圖猜成語!猜對5個是天才!目前還沒人全部猜對!
280個容易讀錯、寫錯、用錯的成語
數字開頭的成語(八)

TAG:成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