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岳敏君:繪畫要不靠譜 不喜歡作品掛在展館裡

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2007年度風雲人物」,中國藝術家岳敏君入選。同一份名單上,除了普京,還有巴拉克·奧巴馬和希拉里·柯林頓等人。而岳敏君是唯一一個中國人,也是唯一一個藝術家。

《時代周刊》如此評價岳敏君:「如果你認為中國與這個世界的現狀和未來息息相關,那這位藝術家就是描繪出中國的人。」但岳敏君卻表示對此事毫不知情,他還特別聲明,自己是一個「反媒體」者。

這位自稱「不靠譜」的藝術家自1990年以來,就不停地在畫布上畫咧著大嘴呵呵傻笑的自己。如今,作為中國當代藝術的領軍人物之一,岳敏君的作品長期被市場追捧,不斷在拍賣場上製造神話。

儘管作品在2007年創下了中國當代藝術品拍賣紀錄,儘管因「描繪出了中國」而入選《時代周刊》「2007年度風雲人物」,岳敏君還是坦言自己充滿迷惑,「看不清楚」,「找不到真正的方向」。但他同時也樂於保持這種「不靠譜」的狀態,因為那能讓他的創作有更大的「自由度」。

2007年10月,在倫敦蘇富比當代藝術拍賣會上,他的《處決》拍出了59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約4350萬元),打破了此前由他自己創造的《教宗》3400萬港元的中國當代藝術品拍賣紀錄。

岳敏君在近10年來的創作中以其鮮明的形象和風格特徵在中國當代藝術界里佔有獨特的位置。這一位置不僅是一個「自我形象」放大的位置;同時也清晰地顯示出某種市場化的商標性的特徵。在岳敏君的藝術中,「自我形象」放大變成了一種市場策略。在這裡,「自我形象」也就不僅僅是文化上的指涉物,而且也是…

岳敏君從90年代初就在畫布上著意一個有誇張意味的「自我形象」的塑造上,近年來這一形象蔓延到其雕塑和版畫領域裡。「它」有時獨立出現;有時又以集體的面目亮相。「它」開口大笑,緊閉雙眼;動作誇張,但卻充滿自信。「它」總出現在某種場合中。

所有這些場合都在這種「自我形象」的放大誇張下變成了一場場的遊戲,「我」好像不是成長在這樣的一個環境里,而是恰巧出現在這裡。在「自我形象」里,眼睛總是緊閉的,外界發生的事對於「我」來說並不重要。某種自戀、自信、熟識一切而無睹的「我」佔據著世界的中心。

中國當代藝術中的「自我」。她不是個人價值的發現和尊重,而是帶有某種專制主義特點的個人崇拜。這種個人崇拜是在某種市場條件下由個人物質迅速滿足後而產生的一種身體舞台感。「自我」成了自我的放大,成了「英雄」,成了需要在舞台上表演出來的東西。「自我」沒有具體的社會身份,或者說還沒有來得及…

偶像化的「自我」以一種具體的放大了的形象在全球化的舞台里找到了某種類和文化的屬性,這既可以看作是中國藝術家在全球化過程中最初和最直接的自我定位,同時也可以看作是中國當代藝術的自我定義。但「新偶像」很難被具體化,她更像一個商標的設計,是為了更快、更易、更直接的辨認。

60、70年代中國很多公共性雕塑作品的誇張與扭曲姿態被不經意的運用在岳敏君的作品裡,「自我形象」成了民族性的「自我形象」,「自我形象」成了公眾的代言人的形象。與其說90年代以來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對「自我形象」的自戀式描繪是社會對個人性的需要,毋寧認為是個人在新的經濟條件下對權威的新…

 岳敏君的「自我形象」出現的場合可以認為是一個展現市場策略、發展公眾交流技巧的場所。這些場合的變化不在於把人們目光轉向這些事件或由此產生的認識上,而是專註於廣泛的、深入的、並持久的推銷這一形象。即使在他的雕塑領域裡,其作品的特殊方式的組合也是完成其形象宣傳的特殊技巧。

 2000年開始的「現代兵馬俑」試圖把某種歷史的能量吸納進對「自我形象」的製造上,而「兵馬俑」這一對當代來說所具有的文化旅遊性質的意向則會普遍的引導出外界對「現代兵馬俑」製造者個人文化英雄主義者的期望。這不同於象Damian Hirst, Marc Quinn那樣的藝術家,他們通過…

岳敏君這一代的藝術家成長於一個中國市場經濟政策開始實施並加速發展的時期,同時這一時期也是一個世界經濟繁榮的時期。國際藝術市場好像是計劃好的並懷著友善的態度來接納他們這一代藝術家。他們充分在這一合適的氛圍里發展他們的市場策略和公眾交流技巧。他們個人幾乎變成了自己發明的商標的化身。無…

推薦閱讀:

王蘭若作品(上)
美國藝術家James.Avati繪畫作品賞析
此畫家這件作品能與張大千相媲美,當今畫壇能有幾人?
美籍華裔Whitney.Lau繪畫作品賞析(2)
如何把握概念設計圖的光影和細節?看完這個就明白了!

TAG:繪畫 | 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