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帝王將相】戰國四公子之——信陵君

戰國四公子之——信陵君

 

    魏無忌,號信陵君,魏國第六個國君安釐王魏圉的異母弟。戰國時期魏國著名的軍事家。因安厘王元年(公元前276年)被封於信陵(今河南寧陵縣),所以後世皆稱其為信陵君,與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並稱戰國四公子。

    魏國自惠王魏罃時的馬陵慘敗後,國勢衰落,江河日下,而西鄰秦國經商鞅變法、張儀略地,在列國中異軍突起,已有兼并六國之勢,沒有一個國家敢於真正地抗禦秦國。魏國毗鄰秦國,受秦害較深,中間雖然參與了蘇秦等人的合縱抗秦活動。魏無忌出生和生長於國家走向衰落的時期,他效仿齊國孟嘗君田文、趙國平原君趙勝等貴族的方法,延攬食客,養士數千人,自成勢力。他曾在軍事上兩度擊敗秦軍,分別挽救了趙國和魏國的危局,243年因傷於酒色而死,十八年後魏國被秦所滅。

   史載「公子為人仁而下士,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不敢以其富貴驕士。士以此方數千里爭往歸之,致食客三千人」(《史記·魏公子列傳》)。所以當時公子威名遠揚,各諸侯國十餘年不敢出兵伐魏。   

    一次,公子正與魏王博,得到趙兵將寇北境而舉烽火的警報。魏王立即停博,欲召集大臣商議對策。公子攔阻說:「趙王田獵耳,非為寇也。」說完,復博如故。魏王卻驚恐不安,已無心再博。不久,又從北方傳來消息說,趙王在打獵,不是入侵。魏王大驚,問:「公子何以知之?」公子說:「臣之客有能深得趙王陰事者,趙王所為,客輒以報臣,臣以此知之。」(《史記·魏公子列傳》)此後,魏王畏公子之賢能,不敢將國事交予公子。 

    時魏國有個隱居的人,叫侯嬴,已經七十歲,因家貧,為大梁夷門的守門小吏。公子聞後,前往拜訪侯生,想饋贈一份厚禮。他不肯接受,說:「臣修身潔行數十年,終不以監門困故而受公子財。」(《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於是設筵席大會賓客,都已坐好,公子才帶領隨從的車騎,空著左邊的上座,親自去接侯生。侯生整理破舊衣冠,並不謙讓,徑直上車,坐到公子空出的上手座位,想以此觀察公子。公子親執馬韁,越發恭敬。侯生又對公子說:「臣有客在市屠中,願枉車騎過之。」(《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引車至市中,侯生下車,見到其朋友朱亥。侯生側目窺察公子的臉色,又故意久立,與朋友說話。可公子的顏色卻越發溫和。此時,魏國將相宗室賓客滿堂,等公子回來飲酒。市人都看到公子手執韁繩等待。公子的隨從都暗罵侯生。侯生見公子始終面不改色,就辭別朱亥上車。到公子家,公子引侯生上座,向賓客一一介紹,讚美侯生,又起立為侯生敬酒。滿座皆驚。酒至酣處,侯生對公子說:「今日嬴之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門抱關者也,而公子親枉車騎,自迎嬴於觿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過,今公子故過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車騎市中,過客以觀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嬴為小人,而以公子為長者能下士也。」(《史記·魏公子列傳》)。從此,侯生便成為信陵君的上客。

    侯生謂公子曰:「臣所過屠者朱亥,此子賢者,世莫能知,故隱屠閑耳。」(《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於是多次去看望朱亥,朱亥卻不曾答謝。

    公元前260年,秦國武安君白起在長平全殲趙軍。公元前258年正月,秦軍進抵趙都邯鄲城下,戰至第二年仍不能克。信陵君的姐姐是趙國平原君的夫人。秦兵圍邯鄲,趙國多次向魏國求救,魏王派將軍晉鄙領兵十萬救趙。秦王派使者威脅魏王說:「吾攻趙旦暮且下,而諸侯敢救者,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史記·魏公子列傳》)魏王恐懼,令晉鄙軍留鄴築壁壘,名為救趙,實際為觀望。平原君向魏求救的使者接連不斷,責怪公子說:「勝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今邯鄲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邪?」(《史記·魏公子列傳》)   

    公子深以為憂,多次請求魏王發兵,門客也用各種辦法勸說,然魏王畏秦,始終不聽。公子估計魏王已不肯派兵救趙,便決定帶一百多輛車騎去趙,跟秦軍死拚。路過夷門,遇見侯生,便以實相告。侯生說:「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從。」公子已行數里,心中不快,想:「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天下莫不聞,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我豈有所失哉?」於是引車而還,問侯生。侯生笑著說:「臣固知公子之還也。公子喜士,名聞天下。今有難,無他端而欲赴秦軍,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公子連忙問計於侯生,侯生支開旁人悄悄對公子說:「嬴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內,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內,力能竊之。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如姬資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報其父仇,莫能得。如姬為公子泣,公子使客斬其仇頭,敬進如姬。如姬之欲為公子死,無所辭,顧未有路耳。公子誠一開口請如姬,如姬必許諾,則得虎符奪晉鄙軍,北救趙而西卻秦,此王霸之伐也。」(《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遂依計而行,如姬果然盜得晉鄙兵符。   

    信陵君要帶人去調動晉鄙的軍隊,侯生又對他說:「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國家。公子即合符,而晉鄙不授公子兵而復請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與俱,此人力士。晉鄙聽,大善;不聽,可使擊之。」公子聞後,大為感泣。侯生說:「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說:「晉鄙嚄唶宿將,往恐不聽,必當殺之,是以泣耳,豈畏死哉?」於是將朱亥請來。朱亥笑著說:「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數存之,所以不報謝者,以為小禮無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與公子同行。公子過謝過侯生。侯生曰:「臣宜從,老不能。請數公子行日,以至晉鄙軍之日,北鄉自剄,以送公子。」(《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遂行。   

    公子一行至鄴,要代晉鄙領兵。晉鄙合符後,表示懷疑,說:「今吾擁十萬之觿,屯於境上,國之重任,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表示不想交出兵權。關鍵時刻,朱亥從袖中抽出四十斤重的鐵椎,把晉鄙打死。公子遂統晉鄙軍,並下令軍中:「父子俱在軍中,父歸;兄弟俱在軍中,兄歸;獨子無兄弟,歸養。」於是得選兵八萬人,進兵攻擊秦軍。秦軍在魏軍、楚軍和趙軍的外內夾攻下,大敗,邯鄲圍解。趙王及平原君親自到邯鄲郊界迎接公子。平原君背著箭袋為公子在前引路。趙王一再感謝說:「自古賢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史記·魏公子列傳》)

    而侯生與公子決別後,待公子至軍中,果然在北鄉自殺。   

    魏王怒公子偷盜兵符、矯殺晉鄙。這一點公子自己也知道。所以在擊退秦兵後,公子便遣軍歸魏,而獨自與門客留在趙國,一直在趙十年。趙王與平原君商議,為酬謝存趙的功勛,欲將五座城邑封給公子。公子聞後,露出了矜功驕傲之色。有人勸公子說:「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於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於人,願公子忘之也。且矯魏王令,奪晉鄙兵以救趙,於趙則有功矣,於魏則未為忠臣也。公子乃自驕而功之,竊為公子不取也。」(《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聞後,立即自責,好像無地自容的樣子。說自己有罪過,對不起魏,無功於趙。趙王與公子飲酒到傍晚,因為公子的謙讓,不好意思說出獻五城的話。公子留趙後,趙王以鄗(今河北柏鄉縣北)為公子的「湯沐邑」。魏國也又以信陵奉公子。

    公子聞趙有處士毛公隱於博徒(賭徒)之中,薛公隱於賣漿人家中。公子便欲見二人,但二人都躲著不肯見。公子打聽到他們的住所後,悄悄徒步前往,同兩人交遊,甚歡。平原君對其夫人說:「始吾聞夫人弟公子天下無雙,今吾聞之,乃妄從博徒賣漿者游,公子妄人耳。」平原君的夫人把話告訴了公子,公子說:「始吾聞平原君賢,故負魏王而救趙,以稱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舉耳,不求士也。無忌自在大梁時,常聞此兩人賢,至趙,恐不得見。以無忌從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為羞,其不足從游。」(《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整頓行裝要離去。平原君免冠謝罪,固留公子。平原君的門客聽到這件事後,有一半離開平原君而跟隨公子。   

    公子留趙十年而未歸。秦聞公子在趙,多次出兵伐魏,魏軍數敗。魏王甚是憂慮,派使者至趙請公子。公子怕魏王恨自己,不肯回魏,告誡門下說:「有敢為魏王使通者,死。」於是門客都不敢勸公子歸魏。毛公、薛公見公子說:「公子所以重於趙,名聞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廟,公子當何面目立天下乎?」(《史記·魏公子列傳》)話未說完,公子臉色驟變,當即催促駕車回魏國。   

    魏王見公子,相擁而泣,任公子為上將軍,率統魏軍。公元前247年(魏安厘王三十年),公子派使者向各國求援。各國聞公子為將,都派兵救魏。公子率燕、趙、韓、楚、魏聯軍西向攻秦,秦軍敗退。聯軍追至河外,包圍了秦軍。信陵君親冒矢石,率先衝鋒。全軍士氣大振,緊隨衝鋒。秦陣營混亂,秦將蒙驁因腹背受敵,被迫西退。聯軍乘勝攻至函谷關(今河南靈寶北),秦軍緊閉關門,堅守不出。相持逾月,聯軍撤回。魏安厘王為表彰信陵君敗秦收復關東失地功勞,拜為上相,封邑五城。   

    此次合縱攻秦,給秦國沉重打擊。信陵君再次顯示出傑出的軍事才能,也從此威振天下,各國都派使者向他學習兵法,公子皆書其名,後世稱之為《魏公子兵法》。《漢書·藝文志》兵形勢家中,有《魏公子》二十一篇。   

    據《戰國策·魏四》載,安陵(今河南鄢陵縣西北)人縮高的兒子在秦國做官,秦派他守管(今河南鄭州市)。公子攻管不下,使人對安陵君說:「你派縮高去攻管,我任用他為五大夫,使他為執符節的軍尉,去招撫他的兒子。」安陵君說:「安陵是個小國,縮高未必聽從,還是使者自己去請他。」就派官吏引導使者至縮高的住所。使者傳達公子的命令後,縮高說:「叫我去攻管,是『父攻子守,人大笑也;見臣而下,是倍(背)主也。父教子倍,亦非君之所喜』。」推辭不去。公子大怒,派使者對安陵君說:「安陵如同魏國的土地一樣,管攻不下來,秦兵一到,魏國必危。希望您把縮高捆縛送來。否則,我將領十萬兵到安陵城下。」安陵君說:「我的先君成侯在接受魏襄王命令守安陵時,襄王親手把『大府之憲』交給先君。憲法的上篇記載:『子弒父,臣弒君,有常不赦』,也不包括在國家大赦的範圍內。現在縮高不接受祿位,『以全父子之義』,而您卻要逮捕他。這是使我違背襄王的詔令,廢大府的憲法,即使把我殺死,也不敢這樣作。」縮高聽到後說:「公子的為人,悍猛而自用,必將招來安陵的禍患。」他到魏國使者的住所,自刎而死。公子聽說縮高自殺,穿起白色衣服(喪服),並避開正房,寢於他處,以示哀悼。派使者向安陵君謝罪說:「無忌是個道德低下的小人,考慮不周,對您失言,請釋罪!」   

    秦王深以公子為患,為離間公子與魏王的關係,派人持金萬斤到魏國行賄,找到晉鄙的門客,叫他們詆毀信陵君說:「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為魏將,諸侯將皆屬,諸侯徒聞魏公子,不聞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時定南面而王,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王又幾次派人假意祝賀公子,問他是否已經做了魏王。魏王每天聽到誹謗的話,不能不信,果然派人代公子為將。

    公子知道自己因為讒言的詆毀再次被廢止不用,便推說有病,不去朝見魏王,與賓客日夜飲醇酒,且多近女色。如此四年,終於因飲酒過多,於公元前243年患病而死。同年魏安厘王亦死。   

    秦聞公子死,派蒙驁率兵攻魏,克二十城,開始設置東郡。此後,開始蠶食魏國。公子死後十八年,即公元前225年,秦兵俘魏王假,屠大梁城,在魏東部地區設置碭郡。

    司馬遷在《史記 魏公子列傳》中這樣評價公子:「天下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隱者,不恥下交,有以也。」這一點在與平原君的對比一段中也有體現,充分表明公子禮賢下士的美好品德。

【摘自:中國做人做官研究網】


推薦閱讀:

TAG:戰國四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