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怎樣衰老的?
《楞嚴經》上講:「知見每欲留於世間,業運每常遷於國土」,有生必有死,衰老是世間永恆不易的法則,劉易錫的詩「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其實哪怕是青山,也不可能永遠依舊,遲早會遷謝消亡,更何況區區肉體?
為什麼會衰老?佛教密宗認為,人身有幾萬條氣脈,每一天毀壞一條,所以逐漸變老,最後氣脈毀壞完了,人就死了。當然這是一種說法,從各個方面考察都會得到不同的解釋,無所謂誰對誰錯,殊途同歸嘛。
我認為主要原因在於我們的心波動不安,如果我們的心在在處處都安定,那麼衰老就會變緩,(如果從理論上講可以永遠不衰老)。《老子》說「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世間的人們每天都憂心忡忡,不謀劃這樣就擔心那樣,沒有平和的度過任何一天。真所謂「一年三百六十天,不在愁中在病中」,不動的東西就不會變遷,不變遷怎麼有死亡?少動的東西就壽命長,多動的東西就壽命短。烏龜動得最少,所以壽命最長;同樣是狗,活動量大的大狗壽命比活動量小的小狗壽命短;脾氣暴躁的人比性情柔和的人壽命短;多憂多慮的人比心情平坦的人壽命短。
有個理論說:不管哪一種動物壽命都是本身的心臟跳動大約十億次,心跳越快的壽命越短,比如蚊子的心跳大約一秒鐘幾百次,所以蚊子的壽命大約幾個月。大象的心跳和人差不多,所以壽命也和人類差不多。烏龜的心跳很慢,可以幾分鐘跳一次,所以有千年烏龜之說。
坐禪的人可以心跳很慢,甚至完全停止,所以禪師們可以壽命變得長一些,不過從修行的角度來講,追求長壽不是最終的目的,從真諦上講,不能執著一切有為的東西,一切有為的東西都是夢幻泡影,最終灰飛煙滅啊。
如果能夠心情不隨外景轉移,管他是成是敗,是榮是辱,一切任運而過,那麼心就定下來了,這樣衰老會變得緩慢。但是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呢?
從宗教上講,如果一心不起,就回到清凈圓明的佛性中來,那裡沒有生滅,染凈不依,恆常寂靜,當然沒有衰老,更加么有死亡。所謂的「阿羅漢」就是了斷生死的小乘極果,他了斷分段生死了,但是還沒有了斷變異生死。
我們不能追求不滅的境界,但是可以追求緩滅的結果。
十年之隔
日復一日,人體都在發生著細微的變化,然而一時是很難覺察到的。時隔十年一回顧,變化就顯而易見了。三十歲人在三十歲時許多方面是處於最興盛的階段--高度長足了,身體最強健了,也許還是他最瀟洒漂亮的時候,不過,他自己已能察覺到額頭初次顯露的皺紋,聽力也不如以往,頭圍也開始增大。衰老的進程剛剛開始。
四十歲他比十年前矮了八分之一英寸,每個毛囊細了兩微米;但他身上並不是每一部分都在縮小,腰圍和胸圍漸漸粗起來。渾身上下他都開始感到歲月流逝留下的影響,精力不如以前了。五十歲眼力開始不行了,特別是看近處的物體。他注意到了一些離奇的變化:自己的音調從原先的C調升為E平調,拇指甲長得慢了,腰圍達到自身最粗的水平。六十歲時至今日他已足足矮了四分之三英寸。辨認某些顏色有些困難,區分音調也使他犯難,品嘗食物時說不清不同的滋味,肺活量比三十年前減少一半。七十歲心臟壓出的血液比以前減少,聽力更差了,視力愈發減弱。衰老進程處處可見
衰老見諸於人體的各個部分,下述的情況有意者不妨作一對照。皮膚人到中年就有皺紋完全是自己的習慣所造成的:臉上的皺紋是面部表情天長日久留下的痕迹。這也是為什麼多愁善感的人額頭皺紋多的原因。然而老年人的皺紋卻是皮膚老化的必然產物。人老了,皮膚內壁失去了水分,相鄰的分子又相互靠攏,從而使皮膚的結構僵硬,缺乏彈性;與此同時,皮膚本身變薄,向四周擴展,活象一塊撐開了的麵糰。這樣,久而久之皮膚就鬆弛了,形成皮大於體的狀況。在人體的有些部位,這種狀況特別令人討厭,比如顎部,那裡的骨頭在收縮而皮膚卻在擴展。眼睛眼睛的晶狀體自人出生之時起就逐步硬化。人到四十歲出頭,就開始感到由此而引起的種種問題。例如,觀看近處物體時,由於晶狀體變大,眼球肌已無法正常調節焦點。發展到後來就可能出現眼睛內障。不過,慶幸的是,人在出現這種內障時早已命歸西天了。隨著年齡增大,透入視網膜的光量逐漸減少,人在黑暗中看東西會感到困難,看書報時燈光也要特別亮才行。毛髮人體的毛髮實際上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多,但是遺憾的是,應該多的地方不多。耳朵里、鼻孔內,有時甚至在背部,毛髮興盛起來,眉毛也往往變得又長又濃。至於頭頂部分,卻開始脫落了。一般人脫髮都從太陽穴兩側開始,呈現寬大的「V」字形,年齡越大這「V」字形發尖也越向里退縮。頭髮脫落明顯的另一個地方是後腦部這一圈。等到這一圈頭髮脫落範圍不增大並與「V」形發尖相匯合時,整個頭頂的毛髮也就脫落殆盡。當然,各人頭頂脫髮的快慢程度都不一樣,有些人根本就不會禿頂。人與人之間頭髮脫落或花白儘管有顯著的差異,但是,各人頭髮變細則似乎遵循著大致相同的規律。人在二十歲左右的頭髮最粗壯,爾後漸漸變細;七十歲時,他的頭髮就與自己嬰兒時的胎髮一樣纖細。
頭部人的相貌特徵隨著年齡增長變得更加突出了,這是一種婉轉的說法,意為頭部的各器官變大了。年過三十的人,軟骨就開始積聚,等到七十歲時,鼻子的長度和寬度各增半英寸,耳垂變得肥厚,外耳廓也將增長四分之一英寸。從整個頭部看,每過十年,頭圍增加四分之一英寸。頭圍的增加與人腦無關,因為人腦恰恰在不斷縮小。這是因為頭顱骨與人體大多數骨頭不一樣,年齡越大,頭顱骨似乎越厚,頭部也就變得肥大了反應人對外界的反應變慢,這應怪罪於人腦,而不是神經系統。外界信號在神經纖維上傳輸的速度每十年才減慢百分之二,這一衰退比起人體其他部分所發生的變化,那是微不足道的。反應變慢的真正原因在於,人腦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處理信息、做出決定並發出信號。如果讓一個人看著屏幕上一閃而過的數字,一看到連續出現兩個奇數或偶數,就按一下鍵鈕,他在各種年齡時作出反應所需的時間是:三十歲時為0.88秒;五十歲時為0.90秒;六十歲時為0.92秒;七十歲時為0.95秒。腦人腦由於喪失了數十億個神經細胞而縮小了。人腦各個部分喪失神經細胞的情況不盡相同,例如,抑制頭部姿勢的那一部分幾乎沒減少,而控制睡眠階段的那部分「損失慘重」(這將有助於說明,為什麼人老了晚間睡眠時間大約會減少兩小時)。五十歲之後,人的最明顯變化可能就是記憶力略有衰退。如果讓幾個不同年紀的人強記二十四個辭彙,在要求他們回憶時,二十歲的人能憶記十四個詞;三十歲的人能憶及十三個;四十歲的人能記住十一個,五十歲的可記住十個;六十歲的是九個;七十歲的只能記住七個。能夠永葆青春嗎?說得更實際一點就是「人能夠減慢老化的進程嗎?」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往往分成兩派。有些科學家認為,體內的生物鐘一到預定的時間,就自動地使各個細胞停止工作,所以要大大延長人的壽命是不可能的。而另一些科學家則認為,並非一切都是預先確定的。細胞喪亡是天長日久的代謝進程耗盡了這些細胞而造成的,因而人是有能力減緩這一衰老進程的。他們目前的科學尚不能對日益衰老的細胞提供什麼解救的妙方。但是,不論最終能否延長細胞的壽命,只要你遵循下述的保健準則,就能使體內的細胞生活得更加安樂。運動研究表明,經常運動的人比常年坐辦公室的人壽命要長些。然而,這又是一個「雞與蛋」的老問題。一個人身體健康是因為參加了運動,還是因為原先就身體健康才參加運動的?最近一次研究發現,經常踩踏車的猴子心臟病的發病率就低。雖說這一點不足為證--因為猴子不是人,但這可能是迄今為止最有力的證據,表明了慢跑能夠延年益壽。退一步說,即使運動不能延年益壽,它也能強壯肌肉、減少脂肪、增大肺活量、促進血液循環。飲食在飲食方面,對脂肪類食物應持謹慎態度,但現在誰也不曉得,究竟該吃哪些食物才是比較理想的。現在,日本、法國和美國的預計壽命大致相同。這一事實表明,迥然不同的飲食,卻可以產生類似的結果。舊時的一些規矩也許還是適用的,即不偏食,要吃蔬菜。不應該抽煙。稍微喝一點酒比滴酒不沾可能要好些。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滴酒不沾或大量喝酒的人,比少量喝酒的人死亡率高百分之五十。顯而易見,適量的酒精能增加高濃度脂蛋白血液的流通,從而降低心臟病的發病率。至今尚無其他養身之道可奉告諸位。美國老齡問題研究所託平博士說:「我認為,最好的一般準則是:生活起居各個方面都要有節制。不要讓自己過胖可能是個好主意。推薦閱讀:
※陸華博士:做好一件事,多美二十年(內附美顏秘笈)
※漫話老年慢性病
※開始喜歡小鮮肉是不是一種衰老的表現?
※麗申美樂:酶對人體的作用
※【原創】死亡起源(七)—— 迷霧與雜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