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偶者:一項針對親密關係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

(一)概念和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對象,按當前中國大陸最流行的說法,是「換偶者」。「換偶」相對應的英文是swinging,「換偶者」也即是swinger。

德國性學家黑伯樂對於swinging的定義是:「swingers是指『出於娛樂需要而各自同意分享性愛的成人』。實際上,這意味著兩個或多個異性戀夫婦互相同意與彼此的性伴發生性行為,或者在家裡、在特殊的俱樂部或其它會面場所與他人分享性夥伴。」[1]

本研究的換偶者,不僅包括兩對夫妻或情侶間的換偶,也包括伴侶接納單男或單女進行的三人性行為。「共偶」是筆者所能想到的儘可能接近這個人群定義的辭彙。

(二)研究價值

第一,在缺少學界的客觀認真研究的情況下,共偶人群被普遍誤解和污名化了,這對他們是一種不公正;第二,共偶實踐的存在對於我們理解婚姻關係具有重要的意義,而這種意義被忽視了。在筆者看來,這也正好揭示出本研究的價值所在。

具體到共偶這項研究,共偶者屬於性少數,或稱性多元的一種。像所有性少數人群一樣,他們的身上也總會凝結著自由與權利、光榮與誹謗、誤解與偏見等許久內容。對性少數人權利的彰顯,不僅是維護他們自己的權益,同時,也是在一個社會中對民主、多元、寬容進行倡導。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的共偶,它蘊含了太多的內容,可以成為我們這個時代和社會的一個折射。所以,從最基礎的層面上,對共偶的研究有助於理解今天中國人性行為與性價值觀的多元化;從中等的層面上,可以理解中國當前的性革命,理解轉型期社會少數人的生活方式與主流社會價值觀的關係;從更高的層面上,有助於我們思考個人與社會、私權與公權、民主與體制等等這些層面的問題。性少數人的處境能夠反映出一個社會在私人權利領域的進步尺度。當我們改善了被這個社會長期污名、羞辱與誹謗的少數群體的處境時,這個社會便是一個更加進步的社會,而社會中的每一個人——無論你屬於怎樣的主流與「多數」,都將更多享受人類普適價值的光輝。

以上,可以視為對本研究的社會意義與價值的闡述。從學術意義與價值的角度來說,筆者對下述這些具體問題更加感興趣:

1,共偶者的共偶實踐挑戰了主流社會的性腳本,那麼,共偶者私人的性腳本是如何建構起來的?

2,性別權力關係是如何在共偶者間發生作用的。這可能體現在前期的說服動員階段,也可能體現在後期的具體性實踐階段。

3,共偶者的「偶」,是一種親密關係。親密關係,至少在6個方面與其他的一般關係有所不同,這就是:了解、關心、信賴、互動、信任和承諾。當然並不是所有這些要素都是產生親密關係所必不可少的,任何一項單獨的存在都可以產生親密的關係(莎倫·布雷姆等,2005:4-5)。伴侶關係,是一種典型的親密關係。而共偶者的伴侶關係,與以往對親密關係的理解在許多地方具有差異,這些差異是如何成為可能的,共偶者的親密關係對以往親密關係的研究可以有哪些補充與豐富?

4,共偶者的共偶實踐,挑戰了性在伴侶間的專有觀念,與主流的男性氣質對性的規範相衝突,那麼,共偶實踐中體現了怎樣的男性氣質,它們的表現是什麼。

5,共偶者挑戰了社會主流道德與規範,那麼,他們是如何面對社會控制的,社會控制又是如何約束他們的?這裡所講的社會控制,既包括法律這一正式的社會控制,也包括家庭、社區、工作場所、宗教等非正式的社會控制。

雖然英文文獻中對swinging的研究非常多了,但是中文對swinging或共偶的研究幾乎完全缺失。可見到的對共偶現象的介紹或「研究」文字,也都過於粗淺,並且在複製著誤解與偏見。本研究具有填補中國性學研究空白的意義。

(三)研究方法與研究倫理

調查方法受研究現象的限制。在我看來,一個現象一定只有一個最好的研究方法屬於它,只是研究者是否找到。受研究現象與中國目前法律限制,本研究採取深入訪談的質性研究方法是必然的選項。

本研究陸續進行了七八年的訪談,共訪問30多人,其中2007年至2010年是比較集中的訪問時間。

研究過程中,筆者一直將研究倫理置於最重要的考慮層次,限於本文篇幅無法展開論述。

在討論研究倫理時,與對研究合作者的尊重和保守相一致,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研究者是否可以有自己的價值立場,研究是否應該,而且能夠是中立的。我個人一向的態度都非常清楚:至少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沒有什麼研究是能夠絕對中立的,沒有哪位研究者真的能夠完全不帶入自己的價值觀。我一向以自己有非常鮮明的價值觀介入而自豪。在對多元性現象、性少數人群的研究中,我一向基於性人權的視角,以為弱者發聲、代言而自居。我視之為學者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我希望通過我的研究促進對性的私人權利的尊重。我對此從不諱言。

二、動機:圓滿的愛

夫妻「成為」共偶者的過程中,動機與動員是兩個重要的環節。共同協商達成的「性不專屬」,是對主流文化關於愛、承諾、親密關係的修訂,是當事人關於愛的承諾,促進著雙方的親密關係。為了讓伴侶享受性,看到伴侶和別人做愛更刺激,希望伴侶自己熱愛地投入共偶,這些都在建構著基於親密、激情和承諾的「圓滿的愛」。

(一)愛的三元理論與為了激情的共偶

夫妻受訪者自我報告參與共偶實踐的動機非常多樣。但通過分析會發現,保持夫妻間的性激情,是最為核心的、本源的動機。按著愛的三元理論,這最終是為了獲得圓滿的愛。

羅伯特·斯滕伯格認為三塊不同的基石能夠組合成不同類型的愛情。第一塊基石是「親密」,包括熱情、理解、交流、支持及分享等特點;第二塊是「激情」,以身體的慾望激起為特徵,激情的形式常常是對性的渴望;最後一塊是「承諾」,包括將自己投身於一份感情的決定及維持感情的努力。承諾主要是認知性的,親密是感情性的,而激情是動機性的。愛情關係的「熱度」來自激情,溫暖來自親密,相形之下,承諾所反映的則完全不是出於感情或性情的決定。

在斯滕伯格的理論中,這三個成分被看做描述兩人分享的愛情三角形的三個邊。每個成分的程度會由淺到深,所以三角形可能有著各種不同的大小和形狀。實際上可能會產生數不清的形狀。(莎倫·布雷姆等,2005:201)

在通常的婚姻關係中,由於對浪漫激情的三個重要影響因素——幻想、新奇和慾望——會隨著歲月而消減,因此浪漫的愛情也會減弱。親密比激情更為穩定,所以在依據親密、激情和承諾結合起來的愛情類型中,友伴的愛比浪漫的愛更為穩定。激情被認為是愛情關係中最為可變和最難於控制的。

三元理論界定的圓滿的愛,是當親密、激情和承諾都以相同的程度同時存在時,人們體驗的是「完全的」,或稱做「圓滿的愛」。這是許多人尋求的愛,但這在短時期內是容易的,但很難長久堅持。(莎倫·布雷姆等,2005:203)

在戀愛階段,對伴侶的理想化的讚美增進了浪漫,我們應該預期當人們開始住在一起,現實漸漸地侵入時,浪漫是會減退的。而這時如果有新發生的愛情,僅僅是新奇本身也會增加激動和精力,這也就是為什麼婚外戀總是讓在婚姻中已經麻木的人能夠再煥發青春的原因。

共偶的不同之處在於,「新奇」不是夫妻中一人單獨去獲得,而是雙方去共享一份相同的「新奇」。共同參與新奇、激發性慾的活動會讓浪漫伴侶感覺到彼此更加相愛。而且,「當慾望的喚起是由於另外一個有吸引力的人的存在時,浪漫愛情就會產生或至少得以增強。」(莎倫·布雷姆等,2005:205)這也就能夠部分解釋,為什麼一起參加共偶實踐可以給夫妻雙方帶來激情。

本研究的志願受訪者中,許多人坦呈,是為了激情參與共偶。但當共偶成為一種常規模式時,刺激與激情也將減弱。許多志願受訪者都描述了共偶實踐後的「舒暢感」,這其中包含激情過後針對親密關係的安全感。同時,當通過協商一致、不影響相互情感的共偶實踐來尋求激情的時候,親密與承諾也就同時建構起來了。因此,三元理論所講的圓滿的愛所需要的親密、激情、承諾,在共偶夫妻中就這樣成為可能。所以,共偶夫妻與普通夫妻的不同在於,他們可以通過共偶實踐,與伴侶享受新奇的探索,從而保持激情,實現「圓滿的愛情」。

(二)讓伴侶享受性,重新定義承諾

共偶圈子裡有一句話:「看到自己愛人幸福,是自己最大的幸福。」許多志願受訪者強調,實踐共偶的動機是讓伴侶獲得性滿足。對於共偶圈子之外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受到強烈質疑的動機。但是,又確實真實地存在著。

親密關係中最重要的承諾,便是相互愛的承諾。性專屬的承諾,也通常被理解為互愛的承諾的必然產物。但是,在現實的親密關係中,一直保持性的專屬成為越來越困難的事,伴侶間可能仍然互愛,但性卻可能出軌。性出軌又通常被理解為傷害了互愛的承諾,並將極大地威脅到愛與親密關係。

共偶夫妻修訂了這一關於親密關係的主流價值觀,將「性出軌」從「破壞承諾」中抽離出來,認為親密關係的承諾不包括性專屬,甚至使「性不專屬」變為二人間的「性承諾」,使相互同意的「性不專屬」成為互愛承諾的一部分,則愛被個性化地重新定義,成為個人的性腳本的一部分。親密關係的承諾因為相互商討建構的規則不僅沒有被破壞,反而加強。因此,在分析和評價共偶者愛的關係的時候,不能依據主流的對愛的理解,而應該依據當事人雙方自己對愛的理解。

在受訪者的經驗中,共偶的設想本身,是為了配偶的快樂,「為了讓對方在性上得到滿足」成為恩愛的一種體現,而不再以性的專有為恩愛的體現。伴侶間為對方的性快樂著想,就是這樣相互促進著。親密、激情、承諾,再次熔為一體。

(三)最激情:「看」伴侶和別人做愛

許多志願受訪者表示說,不僅是看,僅僅是想像,或聽伴侶敘述,就足夠刺激的了。在這個過程中,對伴侶的性激情得以強烈燃燒。正因為快樂來自於看到配偶和別人做時的快樂,所以,在共偶的過程中,自己參與與否並不重要。許多男人表示,喜歡單男加入勝於喜歡兩對伴侶共做。

在共偶實踐中,實踐本身與共偶對象,都成為伴侶間激情性愛的誘因。共偶者尋找的正是這種激情的感覺,而不僅僅是與陌生人多一次性交關係。

事實上,任何對禁忌的挑戰和顛覆都能夠帶來快感,這就是「破禁」的快樂。而且,「看」的過程,有一些嫉妒,有一些醋意,正是這微妙的心理感受,成了激情的催情劑。

在伴侶一起破除主流觀念的性的忠誠承諾的過程中,雙方還共同建構著親密和承諾,這使得伴侶和別人親密行為完全不具有破壞性。性的刺激便是安全的刺激,激情就這樣燃燒起來,正在情理之中。「圓滿的愛」,成為可能。

(四)自願參與,才真正「圓滿」

本研究志願受訪的夫妻都會強調說,他們一定要伴侶自願的情況下,才會去實踐共偶。自願,就是親密和承諾的保證。事實上,他們都不會為了激情而破壞掉了親密和承諾,那樣,想要的「圓滿的愛」也將不復存在。

即使成功動員伴侶參與了共偶,男人有時也會擔心這並不是伴侶所願,或伴侶從中得到的快樂不強,而成了「陪」他們。同時,一方面,男人希望伴侶「非常熱衷」,希望女方有著確保共偶是雙方親密和承諾基礎下的激情;另一方面,女性又以男伴的欲求為動力,認為滿足了男伴的激情需要,就是親密和承諾的體現。在這些糾結中,我們看到了受訪共偶伴侶對彼此情感的重視。雙方以不同的方式,追求著「圓滿的愛」。因為伴侶的快樂而快樂,這是親密、激情與承諾的全面體現。

三、動員與討論:實踐的前奏

達成共識的過程,包括動員與討論,而這二者是相互交織進行的。動員,是一方說服一方接受共偶;討論,是雙方在就共偶基本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就各種擔心的問題進行交流,討論各類風險及其規避。

(一)共偶的提出與接受

本研究志願受訪者的情況是,男性提出共偶建議時的方式往往比較直接,而女性比較含蓄;建議被伴侶拒絕後,多數男性開始進入漫長的說服與動員過程,而多數女性選擇了放棄。而如果男性選擇放棄,通常是因為男性原本共偶的慾望不太強。女性提出被伴侶拒絕後通常不會再反覆提議。

傳統賦予男性更多的權力,而這種權力使他們能夠使用直接的策略。社會傳統使女性在關係中擁有較小的權力,使她們更可能使用間接的策略如提出建議或對伴侶妥協來達到目的。這一領域中不同的研究結論可能恰恰反映了傳統性別角色正隨著時間而轉變,男性不像過去那樣擁有與生俱來的權威了。然而無論性別如何,擁有更大權力的人確實喜歡使用直接的策略,而在關係中權力較小的一方(更有可能使用間接策略)常常因這一點而導致不快的體驗。

此外,社會交換理論中關於家庭中權力資源的論述也可以用來解釋這種性別差異。而男性更多地使用直接的策略,如發出約會的邀請,而女性則更多使用間接的策略,如等待被邀或同意伴侶的提議。(莎倫·布雷姆等,2005:261-262)

共偶建議提出後,立即被伴侶爽快地接受,與伴侶達成共偶的共識,並不是一件容易事。這樣的個案在本研究中雖然少,但並非絕無僅有。

共偶共識的輕易達成,影響因素很多。在筆者看來,性腳本仍然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感情的影響需要到具體個案中分析。那些順利接受共偶建議的伴侶,其個人性腳本都能夠接受開放、多元的性。但這並不等於說他們在實踐前不需要具體的討論。而對於本研究中那些在伴侶提出共偶建議時,尚沒有完成共偶性腳本建構的人來說,則進入了長期的動員階段。

(二)塑造「淫妻」的過程

本研究中同伴侶一起共偶的男性受訪者,多數經歷了一個漫長的說服、動員伴侶的過程。仔細分析這個過程,不難看出,這便是對伴侶的性腳本進行改造的過程。

受訪者苗先生描述這是「理性動員」的策略,而更多男性志願受訪者強調了所謂動員女伴的過程是一個塑造「淫妻」的過程。這裡使用的「淫妻」概念,不具有貶意,甚至具有褒意。它是指那些正視自己的性慾求,勇於追求性快樂的女性。在父權文化下,女性的性慾被長期壓抑。女性性慾解放的過程,是男女平等的過程,是正視自己身體的過程,是去掉父權壓迫的過程,是身體自主的過程。所以,女性情慾解放,具有積極的正面意義。

塑造「淫妻」的過程,通常由男人想到共偶,提出共偶,並被伴侶拒絕開始,過程長短因人而異。這事實上是慢慢走出性禁錮的過程,也可以被理解為一個想像與排演的過程,總之是一個心理上脫敏的過程。畢竟,共偶是如此具有顛覆性,特別對於女性而言,格外需要一個脫敏的心理成長過程。以色情品為先導,在做愛時加入色情想像的動員過程,是許多共偶者都經歷過的動員過程。

動員和勸說的結果是,要讓女方要有選擇權。這也進入了討論細節的階段。通常,在進入細節討論的階段,說明共偶的大方向的共識已經達成,只是解決顧慮了。但這並不等於說進入細節討論後的伴侶都會最終實踐共偶,許多人在討論細節,甚至物色共偶對象的過程中,最後還是放棄了共偶的設想。

(三)解放顧慮,或放棄共偶

動員的過程,並不是簡單的一方說服另一方的過程。即使對於性觀念最開放的男性來說,走出共偶這一步,多數人也經歷了一個思想的成長曆程。雖然可能是男方最先來動員女方,但並不等於男方在開始動員的時候就真的已經把這件事徹底地想通了,已經沒有任何顧慮了。許多時候,動員伴侶的過程,也是動員者自己的想法進一步成熟的過程;說服伴侶的過程,也是說服者自我說服的過程。這也是一個共同探討風險,然後共同解決困擾,最終共同走向共偶的過程。

1、討論中評估與規避風險,強化「圓滿的愛」

共偶圈的精英建議說,要做到:「給你的配偶你自己想得到的同樣的尊重,向她保證她是你生命中的最愛,給她選擇她自己想做的人的自由,對她的焦慮有耐心,成為她最好的朋友和最偉大的傾聽者,這樣你就可以得到你夢想中所有的。」(Patti Thomas,1997:33-35)

伴侶間討論如何具體實踐共偶的過程,是充分分析各種風險,以及尋求規避之法的過程。因此,討論的過程也是各種預警的過程。討論時雙方更加親密,一邊討論一邊幻想更有激情,而且也強化了彼此的承諾,從而達成「圓滿的愛」。共偶者也不是盲目地追求性刺激的人,他們同樣是深思熟慮,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人。

2、討論後的放棄

討論中如果有一方認為風險是無法承擔的,其結果便也可能是最後放棄這次實踐。這同樣是討論的價值所在。

當我們討論女性為了照顧男伴的願望而接受共偶時,也需要同時考慮到,一些女性同樣為了照顧到男伴的願望,而放棄自己嚮往的共偶。如果前者是父權體制下的不平等,那麼,後者似乎也是。而如果我們只認為前者是男性對女性的控制,那無疑又是在以主流道德的視角先將共偶污名化,再假借父權來「分析」了。

討論共偶的過程,同時也是雙方確認親密,強化承諾,煽動激情的過程,這過程已經達成圓滿的愛。因此,即使討論的結果是放棄,受訪者也表示,將來未必會排除再行考慮共偶的可能。

四、物色:性資本與「門當戶對」

在現實中,伴侶內部達成一致意見與在外部尋找和選擇合作者是同時進行的,而且這兩個過程通常是同時進行,相互影響的。結識合適的對象,會有助於促進伴侶內部做出決定;而伴侶內部的交流狀態,也影響著他們(或其中一方)與網友商議共偶的進展。

尋找與自己這一對發生親密關係的影響因素其實比個人找對象還要多。除了個人喜惡、對社會控制的估量,也包括對性資本和「門當戶對」的考慮。

所謂性資本,可以理解為一個人的性魅力,在選擇性對象時的性優勢,如年齡和外貌,也可以包括經濟和社會地位。而所謂「門當戶對」,可理解為共偶雙方在社會階層、經濟地位、教育程度、經濟收入與外貌等方面的接近程度。

在共偶對象的物色與選擇上,社會交換理論同樣適用。這一理論認為,社會生活需要與他人交換回報,以得到需要的回報。我們只會與能夠提供足夠利潤的伴侶保持關係。由於每個人都這樣認為,那麼關係中的雙方都需要得到讓自己滿意的利益,否則關係將不會繼續。交換的回報可以是不涉及個人感情的好處,也可以是個人化的親密。(莎倫·布雷姆等,2005:143-144)

(一)確定共偶對象的五步驟

本研究的受訪者中,只有極個別受訪者在身邊熟人中發展共偶對象。絕大多數受訪者,都是通過互聯網尋找到共偶對象,並且建立起共偶關係的。這通常要經歷幾個步驟:1,發現目標;2,通過網上聊天進一步了解;3,視頻鑒定,或遠程性愛;4,見面交流;5,發生性關係。每個環節都會淘汰掉許多人,能夠從第1個環節一直走到第5個環節的,比例非常底。而這五個環節,就是進行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選擇的過程,是在這一交換行為中個人的得失權衡的過程。

上述這五個環節中,第3個環節有時是欠缺的。這是基於安全的考慮。在5個環節中,見面交流,無疑是最重要的。而「見光死」的情況,本研究所有的受訪者均或多或少地經歷過。

建立一個理想的共偶關係,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這又可以被理解為相互交換過程中的一種付出,目的是得到足夠多的回報。單男找夫妻共偶,因為在共偶過程中沒有女伴的付出,所以有時需要更多的努力作為替代。

共偶愛好者顯然也希望通過現實中的途徑,而非只是互聯網來結識共偶對象。隨著共偶現象越來越被人們所了解,介入共偶活動的人越來越多,這也成為了可能。

(二)聊天的過程很重要

對於不同的共偶者,可以決定一直走到第5個環節的因素是不同的,但其中,「見面聊天」是否聊好,意義非常大。

聊天包括網上聊,也包括見面聊,同樣重要。聊天的過程,就彷彿一次多邊戀愛的過程。通過聊天進一步了解對方,考察對方的各種相關條件,同時建立親密的情感認同。

有時,對對方的「滿意」與否可能並非來自表現,而可能是對某一性特質的好奇與看重。而且,在一些受訪者那裡,即使找到了合適的伴,實質的性活動也並不是會很快發生的。在他們眼裡,傾訴,彼此提供心理支持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聊得合適了,就是見面。庫克夫妻「用真誠換真誠」來概括見面時的態度。這其實同樣是社會交換理論所表述的,追求最大得到的過程。只有付出,才能換得「回報」。這種付出可以有不同形式的表現。

(三)「硬體」標準不是絕對的

對於不同的共偶者來說,其「硬體」標準可能是不同的,做出選擇的過程,就是依據社會交換理論,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過程。所以,沒有絕對的「硬體」標準,只有具體情境中的判定。

1、必須是夫妻嗎?

許多共偶的伴侶願意找單男(女),甚至只找單男(女),同時有一些共偶的夫妻,他們不僅不找單男,甚至連一對情人也不要,而要求必須是夫妻。他們認為,當雙方都是以夫妻投入的時候,彼此投入的「性資本」便是相同的,這是另一種形式的「門當戶對」,雙方得到的「回報」也就接近。

在受訪者牛哥看來,太太和情人都是他在共偶關係中的性資本,但這二者的價值不同,可能的回報不同,自然投入也就不同,因此,他帶太太出去,對方必須是夫妻,而帶情人卻沒有這個要求。

近幾年,假扮夫妻出來見面的例子越來越多了,圈子裡叫「搭幫子」。有的受訪者對此很不以為然,但也有很介意的。有受訪者對「搭幫子」的反對,是對未出現的丈夫的尊敬。在傳統父權文化下,妻子原本是丈夫的「性資本」,未經丈夫同意被別的男人帶去「搭幫子」,是對丈夫性資本的剝奪。而如果瞞過共偶的對方夫妻,因為雙方是建立在不同投入基礎上的,所以就是一次隱瞞了「價值」的不平等交換關係。

更為敏感的一種「搭幫子」,是和小姐「搭幫子」。對此,有受訪者表示更為反對。他認為,有小姐介入,性質就變了:衛生問題、整體的感覺問題。有受訪者看重的是幾個人談得來。在這個過程中,對性工作者的輕視,也是不能忽視的。

可見,共偶者的身份原則並不強。「知情同意」會成為一些原則的妥協,其背後的實質是:至少這也能夠完成一次共偶實踐,是有「回報」的,與沒有完成相比,是一次符合自己利益的交換行為。

2、年齡與性資本

雖然男人的年齡也會被一些女性所關注,但是,女人的年齡則是幾乎所有共偶關係中的男人都會格外關注的。女性的一向是性資本的重要組成。擁有一個年輕的女伴可以增加男人在共偶關係中的性資本,雖然年齡原本是那女人的資本,但因為她同男人一起共偶,這也就成了這個男人的資本了。擁有這樣一個女人的男人,在共偶中便佔有一定的優勢。

還有的人,將「女方沒有生過孩子」,作為必要的條件。這種對女性性資本的考量,更加明顯。

3、外貌與「門當戶對」

許多志願受訪者強調說,共偶關係的建立過程中,一定要「找門當戶對」的。這裡的「門當戶對」,包括了社會階層,也包括年齡、外貌等因素。

可能與許多局外人的想像相反,有些共偶者對共偶對象的外貌並不非常看重。但也有一些男人不僅在乎共偶對方的女人相貌,還在乎共偶對方的男人相貌。

不把外貌看得很重要,並不是說完全不在乎外貌。相貌不是共偶對象選擇時的重要考慮,但一定不能越過最低的接受度。因為如果對方太「丑」了,無法體驗到性的刺激與快樂了,「回報」不存在了,這個交換關係便無法進行。這仍然符合社會交換理論的原則。

在共偶的親密關係建立過程中,當事人的身份背景顯然會發生重要影響。因為年齡、教育程度、社會地位、職業等的不同,也決定了人們在價值觀、生活方式和處事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差異很大的人,很難建立親密關係,即使是短暫的親密關係。人們都是在尋找對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選擇,「門當戶對」的人才最有可能達到彼此付出與得到的回報相接近,從而建立交換關係。

五、行動:實踐及其影響

「第一次」行動顯然具有不同的意義,是許多受訪者一直無法忘懷,記憶深刻,而且在接受訪談時都難免提及的。

(一)第一次:一個「過渡儀式」

人類學家范·吉內普(Van Arnold Gennep)曾提出一個「過渡儀式」(rites depassage)的概念。通過這個「儀式」之後,一個人或其家庭從一種舊的狀態轉入新的狀態。

對於進行共偶醞釀已久的受訪者來說,第一次真正去實踐,彷彿便是一個「過渡儀式」。通過這個儀式之後,他們便成了「新人」了。禁忌被破除,自我完成革新,自然不會再像以前那麼激動和緊張了。

對於「第一次」,不同人的感受是存在差異的。有人覺得「第一次」非常開心,也有共偶者說,「第一次」的感覺並不好;也有受訪者表示,第一次比想像中的要自然、平常許多;對於失望,有人解釋,那是因為陌生而帶來的警惕;還有共偶者表示,「第一次」之後,有「如釋重負」的輕鬆感,這种放松,是一種終於突破了禁忌後的輕鬆與舒暢。

所有受訪者都不會否認,第一次對他們的影響是巨大的,就彷彿經歷並完成了一個「過渡儀式」。

(二)「儀式」後:身心解放

儀式之後,對於性、愛、婚姻的理解,有些人會有新的升華,從而在性觀念與性行為上發生非常大的變化。畢竟,邁出了共偶的第一步,便可以更加大膽地解放禁忌,還原自由,獲得真我。

當禁忌被打破之時,禁忌所象徵的負面評價也就瓦解了。雖然這些可能會被主流觀念指責為「變態」,但基於共偶者的價值觀是:性是為了娛樂的,不是為了禁忌的。

一些女性受訪者描述的心理歷程更是女性情慾解放的過程,真正實現了身體自主,而這是精神自主所必須的。中國女人因為自古以來的貞操觀念深入骨髓,這種從社會機制到文化理念再到道德的深入影響和內化,絕對不是僅僅愛情的私有制的觀念的破除這一點可以顛覆的。女性擺脫貞操觀束縛的過程,猶如破繭之蝶的羽化過程,是一種美,一種對制度的控訴和反抗,近乎於行為藝術。這才是革命性的。

同時,當共偶幫助人們去掉了性的「私有制」,去除了婚姻中「性一定要忠貞」的觀念,以極端的方式迅速完成了觀念的改變之後,他們對婚姻的理解就不一樣了,這也間接帶來了婚姻的穩定。

一些受訪者承認,共偶活動本身帶來的性刺激也會減弱,但這並不會影響他們和伴侶的感情,他們並不會為了不斷獲得新的刺激而沉湎於共偶中,反而可能會「回歸傳統」。

我們討論共偶帶來的身心解放,同樣要說:當事人自主地決定退出共偶也是身心解放的體現。無論開始共偶,還是退出共偶,只要是當事人的自願選擇,都是應該肯定與支持的,都是他們身心真正解放的結果。而如果開始之後便不能自主地結束,那反而不是我們要的身心解放了。

(三)污名之下,難免糾結

無論如何,共偶在我們的社會中仍然被貼著極度污名化的標籤,因此,一些共偶者對自己行為的態度很矛盾,就不難理解了。

雖然所有的受訪者都是經歷「千辛萬苦」的過程才真正開始共偶的,也都經歷過性腳本的改寫,但是,這並不等於說,他們都是超脫於主流社會價值觀影響的「超人」。

對於少數受訪者來說,他們一方面實踐著共偶,一方面內心又對共偶「抹黑」,無法坦然正視自己的行為選擇。雖然更多的受訪者認為「我們的身體和心理都很健康」,也存在一些認為自己「心理亞健康」的受訪者。

在我看來,在背離主流規範,與主流道德「為敵」時,如果內心不足夠強大,對自己的行為選擇沒有足夠正面的自我評價,便會常產生迷茫。

共偶者對共偶行為否定的言論,他們身心的矛盾之處,更多是建立在主流價值觀強大壓力的基礎之上,是被扭曲了的聲音。所以,我們不能因為他們有這些矛盾,就像主流社會中常見到的一些人的指責那樣,說他們是什麼「身心割裂」的。共偶行為並不讓他們矛盾,是主流社會針對共偶行為的污化名壓力讓他們矛盾的。共偶對他們的影響,應該被進行全面的審視。

雖然我們曾說明過,共偶者對主流社會的性腳本和價值觀都有所背叛,但是,不能要求他們所有人都像人權理論家那樣,有一套堅定的理論論述來全方位支持自己。少數共偶者在面對其他性少數人群上所表現出的不寬容,也佐證著他們性價值觀深受主流社會性的倫理觀念影響,具有矛盾與衝突之處。即使對於這極少數人,我們也應該持寬容的心態,允許叛逆者本身也有不足。

六、女性是「被迫」參加共偶的嗎?

局外人關於共偶的簡單想像中,有一條便是:共偶都是男人在說服、動員,甚至強迫女人。女性動員男性參與共偶的情況,確實非常少,但這至少仍打破了「都是」的迷區。

在筆者看來,不能夠簡單地因為男人更多具有決定權,就說共偶是一種父權機制。要判斷共偶行為的權力關係,至少還要有這樣幾個層次的考慮:1,即使女性很想共偶,她是否會主動地、積極地表示出來?2,男性主動,是否就可以說是男性機制?還要看女性是否自願來決定。3,共偶行為開始後,男人和女人從中各得到什麼?4,夫妻退出共偶行為的機制,比如退出行為中的決定權等。

(一)女性的「被動」與根源

1、「被動」,但並非「被迫」

本研究顯示,雖然女性更多是被男性伴侶「說服」參與共偶,但是,她們只能算是「被動」,而非「被迫」。二者的差別非常大。「被動」則不等於「被迫」。

在父權體制的社會中,主流社會針對男女有著不同的性價值觀塑造,這種雙重標準使得男女對於性的欲求是不同的,對於自我欲求的認知與追求也是不同的。男人被鼓勵在性上積極、主動、進取,不斷獵艷,而女人被鼓勵消極、被動、「守貞」、純潔、「不好色」,等等。所以,女性的欲求被壓抑了,女性很少能夠自覺地認識到自己對性的多元方式的嚮往,即使在有幻想之後,也羞於去主動追求,更不敢輕易對自己的伴侶說出來。而男性則完全沒有這樣的顧慮。因此,「被動」不等於說女性不情願,而可能是女性被「啟發」的過程。

在性行為的表達中,作為一種典型的性別模式,就是男性主動採取行為而女性被動進行反應。由於社會對男性的要求是要主動、佔主導地位、要表現得強有力,所以當他們展示這些特點的時候要比不展示這些特點的時候更有吸引能力。在男性佔據主導、女性受他人「主宰」的時候,一些人會因此更加舒服自在。

家庭中擁有更多社會經濟資源的人對家庭的各項決定有更大的影響。以該理論為指導的研究發現丈夫比妻子擁有更大的權力。因此,丈夫通常對共偶行為主動提出建議這一點不足為奇。

本研究中,接受訪談的女性對自己加入「共偶遊戲」有著各種各樣的解釋,而通過女性對「理由」的賦予這一行為本身,我們發現,即使是沒有性的守貞觀念的女性,她們畢竟也都受著社會整體性觀念的影響,無法做真實的自己。當將性看作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的時候,才會有這許多的遲疑與反覆。而如果是普通的一次朋友幫忙,無性的,我們就不會有這麼多想法。因此,女性被動本身是由於主流性規範對性行為多元選擇的禁忌與污名造成的。而女性參與共偶行為中意願的被動性,遠沒有一般人想像中的強烈,其中的阻礙,只需要一個簡單的理由,就可能被突破,而在筆者看來,最關鍵的理由就是「我願意」。

當社會文化要求女性在性方面需要保持矜持、剋制、被動狀態的時候,我們很難要求女性在「共偶」這樣的禁忌性行為中發生一百八十度的轉變。真實的現象是,女性在伴侶的帶領下,嘗試著、摸索著的參與「共偶」,並在此過程中不斷突破內心的禁忌,由被動到自發到自覺,去實現自己在「共偶」中獲得快樂的權利。這難道不是女性走向解放的另一條道路么?

異性戀關係中權力觀點的一個關鍵因素是誰去理解誰。男性在異性戀的關係中有更大的影響力,所以應該擁有更大的權力。在共偶的關係中,女性便經常需要去理解男性的欲求。

親密關係的理論認為,對親密伴侶幸福的依賴可以引起投入,體現了繼續維持關係的意圖。在本研究中,「投入」可以被理解為接受伴侶提出的共偶要求。投入的人會表現出更大的犧牲的意願,為了有助於關係而犧牲自我利益,是為了有益於伴侶或者促進關係的發展。投入改變了人們對關係的認識。投入的人們表現出一種覺知的優越感——他們認為自己的關係比別人的關係更好。尤其是,他們認為他們享受到更多的回報、而付出更少的成本。(莎倫·布雷姆等,2005:166-167)

上面這些論述,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讀女性的「被動」根源。但雖然女性可能是「被動」參與的,但如果不是內心真正接受,僅是「被迫」是無法成功實踐共偶的。在考察女性的「被動」參與時,我們還必須認識到性別權力關係的影響。我們承認在異性交往中,男性通常更具有性別權力。但即便是在這樣的權力關係之中,女性同樣是有自主權的。性別權力的存在並不等於所有女性都完全喪失了自主權。在「被動」參與過程之前與之中,女性都可以維持並爭取自己的自主權,而這個過程也可以理解為女性「賦權」的過程。

2、因為愛,才參與

許多受訪者都強調,他們是因為愛伴侶而參與共偶的。那麼,為了愛情參加共偶,還算自主嗎?這背後是否有親密關係中的權力壓力呢?

根據親密關係研究的相互依賴理論,當人們在關係中得到不錯的結果時,他們會依賴伴侶而不願離開他們。這意味著他們要使自己的伴侶快樂,這樣伴侶們就能繼續提供他們想要的回報。親密關係具有回報性,給伴侶帶來愉悅,增加了得到相應回報的可能性。如果給伴侶提供好的結果能夠使想要的關係繼續下去,即使需要努力和犧牲,最終也是利己的。

伴侶關係是一種共同(communal)關係,共同關係受對彼此需要的相互回應的願望和預期調節。尋求共同關係的人會避免嚴格的成本核算。即使看不到個人回報的機會,他們也會關注伴侶的需要。當他們幫助伴侶的時候自己感覺非常好。共同關係中的人通常會為伴侶做出一些小犧牲,其結果是他們享受到質量更高的關係。(莎倫·布雷姆等,2005:158-160)

當一個人真的在乎他/她的伴侶,就會努力讓他/她滿意或努力去保護對方,會為伴侶做任何事情。於是,我們就可以提出一個質疑:為什麼當伴侶之間為了目前或者未來的親密關係而彼此作出事業的、生活習慣的、愛好上的犧牲和妥協時,我們不會認為他們在做非自主的選擇,而在選擇「共偶」這一行為的時候就會被質疑是「非自主」的呢?在筆者看來,這裡更多的是主流文化強加於「共偶者」身上的對多人性行為價值的貶損和污名,甚而是對性的污名。

因此,我們很難認為一個女性在以愛情為理由的時候做出的決定是「被迫」的。當女人的性慾和需求一再被文化壓抑和湮沒的時候,在女性對共偶的參與中,如果需要一個理由來促使她們做出決定,那麼「愛情」也許是最好的理由。

(二)女性擁有「一票否決權」

許多受訪的男性共偶者都批評了主流社會絕大多數男人的「自私」。在他們看來,不允許妻子和別的男人做愛的男人就是自私的,是「壞男人」,而能夠讓妻子「平等」地享受這個過程的男人則是「好男人」。反對共偶者則無視這種女人的快樂,認為整個過程都是由男人策劃和主導的。

而重要的是,本研究發現,在很多時候,從決定實施共偶活動的一開始,女性擁有關鍵的「一票否決權」。

1、確定共偶對象的否決權

權力既能被授予,也能被收回。所以,也許對決策權的研究僅僅是衡量了較低層次的執行權,而沒有進一步探討決策控制者,對決策的研究由於沒有認真地考察決策類型及其重要性,因而也會出現失誤。因為擁有做出微不足道的決定的權力與擁有做出重要決定的權力是不一樣的。對決策權力的研究有時候會低估妻子一方的權力。(莎倫·布雷姆等,2005:158-160)

一些男性受訪者表示,雖然通常太太是「共偶」活動的被動參與者,但同時也是活動能否開始和持續下去的決定者。妻子滿意了,這種變化便會積聚,而如果妻子不能對共偶關係滿意,自然會退出,而再動員重新參與就困難了。女性對共偶活動滿意與否,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

雖然,傳統的資源性別控制觀念認為,丈夫比妻子擁有更大的權力,擁有較多的社會經濟資源的丈夫比擁有較少的社會經濟資源的丈夫有更大的權力。但我們看到,在共偶這個問題上,太太擁有了更多的權力:每次在關鍵時刻都有「一票否決權」,無論是一開始的討論還是後來的選擇對象、場合等等,在關鍵階段,太太看似是在被動接受丈夫的安排,實際上對整個活動的進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她可以選擇不做,可以選擇不和誰做,更可以選擇不以某種方式做,而且,並不需要太多解釋的理由——不喜歡,僅僅是不喜歡就可以了。女性在共偶中不容置疑的「一票否決權」恰恰反應了,雖然共偶是由男性最先提出,但是他的配偶在這過程中具有至少和男性平等的決定權。

2、性交過程中的拒絕權

既使做出了共偶的決定,達成了共識,與伴侶之外的人進入了共偶的私密空間,甚至衣服都脫了,如果女性改變想法,仍然有中止遊戲的機會。情侶中的女性在考慮行駛「退行」權的時候,似乎根本就不需要考慮在場的別人的感受。

最能受到女性的「緊急叫停」影響的是她的伴侶。正由於「共偶」是出於雙方親密關係的真實需要,伴侶的感受始終是第一位的,伴侶的任何不快、中止都足以讓對方產生強烈的反應,這種反應恰恰體現了中止者的權力。在這時,行使「退行權」的一方會引起對方的強烈關注和安撫,得到了控制對方行為和情緒的權力,而採取緊急修復關係的手段。

對任何一方不能強迫,不能「霸王硬上弓」,對這種無明文規定的規則的重視,才能使得遊戲得以順利進行。畢竟,共偶不是強姦,更不是輪姦。

3、權利是博弈的結果

我們訪談中的一些資料顯示,在安全套的使用上,男人比女人更容易最終掌握主導權,甚至女人的權利被剝奪了,但是,也不能如此簡單地看。

在這個過程中,男人起的決定作用非常大。「事實上,除了和極少數完全陌生的人做愛的時候,女人不具備掌控是否戴安全套的權力,這一權力在男人手中。我們只聽到女人陳述說想讓對方戴安全套而做不到,卻沒有聽到一個男人陳述說,當他想戴套的時候,會有女方反對。」(方剛,2005:143)

但是,我們不能簡單地便認為女性的權利在共偶情境中是必然被剝奪的。我們看到,女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在「保護自己」的關鍵行為上,具有不容質疑的權力。她依然可以完全出於自己利益的考慮,來決定是否參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選擇「看」而不是參與……這些都是女性在共偶行為中自我權利的張揚。其未必是一味遷就的,而具有著完全平等的權力關係。

所以,任何一個性別的權力在具體的性關係中都不是僵死的,而是存在一個博弈的過程的。因此,在床上關係中,如果女性不夠堅持,很有可能就會最終妥協,按男人的意願辦,而只要堅持,就具有最終的「一票否決權」。

七、共偶中的單男與單女

與兩對伴侶的共偶模式不同,單男或單女的存在,顯示出一些微妙的互動,三方的心理變化都頗多值得關注之處。

(一)單男何以成為可能

共偶的性活動中,單男加入伴侶的情況遠多於單女加入的情況,這很大程度是因為單女更難找到,而不是伴侶不想找單女。

一般人會認為,一對伴侶中的男人,總是希望通過共偶和另一個女人發生性關係;但有的男人卻只找一個單男來,看他和自己的伴侶發生性關係,自己卻得不到新的性夥伴。這與主流社會想像的共偶就是男人在「交換性夥伴」或所謂「換妻」有出入。

主流社會的誤讀,緣於過份簡化了共偶者的心理欲求。筆者在訪談中得到的印象是,伴侶願意接受單男,大致有這樣一些心理因素,這三種因素是交織在一起的:

1,男人為了讓伴侶享受到更好的性愛,其中許多是中年男人覺得自己在和太太的性愛中「力不從心」;而女性確實因為另一個男人的參與而獲得了性的高潮與滿足。

2,男人和女人都樂於體驗破除性禁忌時的性刺激;

3,主動讓伴侶和另一個男人發生性關係,使得男人獲得一種佔有與支配的成就感。同時,女性也因為男人的滿足而感到自己的價值。

渴望加入與其他配偶間的性關係的單身男人非常多,一方面是因為許多男人無法說服他們的妻子加入這樣的活動,另一個原因是,許多男人有雙重性標準,自己可以在外面風流,而老婆必須家裡「守貞」。一些男人一方面自己參與共偶,另一方面認為共偶的女人是淫蕩的。

(二)單男的「素質」決定成敗

單男和另一對伴侶嘗試共偶時的另一個常見現象,便是單男被「放了鴿子」,這很大程度上和人的審美和感覺是差異有關。一位受訪者對我說,單男的個人素質非常重要,順利地成為共偶關係中找到夥伴的單男,是需要有所經營的。

雖然伴侶中的男人會覺得找單男來,可以滿足他們的慾望和性幻想,但在單男看來,他是獲益最大的。可見,從每個人的角度看,自己都是「弄」了別人的得利益者。

單男的「素質」,還體現在他的成本核算心理。共偶圈一個不成文的規則是:和伴侶約會,通常是單男買單。但單男的經濟情況、約會中得到的快感等,都會影響到他對約會開支的態度,他會不自覺地判斷這次約會的付出與得到,在心中暗算「值不值」。單男的這一成本核算心理,同樣可以用交換理論來理解。付出的經濟代價,要與獲得的性享受相吻合,才會覺得這交換是值得的,否則便是「虧」了。

(三)弱勢的單男:心虛,被決定,等待授權,被安撫

按著社會交換理論,單男在「共偶」的過程中沒有提供交換的「物品」,參加「共偶」卻沒有帶來「偶」進行交換,在這關係中你便需要付出順從,處於弱勢,被決定。

西方的共偶著作也提到:共偶界一個不成文的規則是,單身男如果被選中,要格外留意解決好自己和那對配偶中的丈夫的關係,他應該尊重丈夫,在卧室里聽他的安排(Patti Thomas,1997:27-31)。

1、心虛的單男

單男,相對於共偶的另一對伴侶來講,是一個「外來闖入者」。一些受訪的單男描述的弱者心態是常見的。有單男表示,他們在共偶關係中是不放鬆的。他們會很顧及對方男人。對方男性在不在場,自己的心理緊張程度是不同的。

2、被決定的單男

單男還常常在活動中處於被安排的狀態,包括被男性,也包括被女性命令:女人在性行為中「命令」男人,是很少見的。而女性只有在談論傳統的女性話題的時候才會佔主導地位。令男人應該如何如何做,同樣違背了傳統的社會性別角色。但是,作為單男,會很平靜地接受,這就是社會交換下所規定的單男的被決定地位。

有受訪者告訴我們,他因為不戴套,從女方那裡傳染了性病,但私下裡是認為伴侶中的男方傳了性病給他們。但他沒有辦法說,只能背著自己傳性病的黑鍋,吃了啞吧虧,這也是單男的處境決定的。

3、等待授權的單男

在性關係中,處於被決定地位的單男通常很小心,總是等那個女人的男人(丈夫或情人)說話才開始行動。

在共偶關係中,單男往往要在得到伴侶中男性一方的授權之後,才會再去觸碰女方。這是因為,觸摸女性身體的權利屬於她的男性伴侶,而單男需要等待他把這個權利暫時地賜給自己。

在這裡,女人「擁有者」的男人的「開始」,是一種權力的象徵,單男和女人都需要等到這種「權力」的行使。在這裡,我們也看到女性被作為男性的性資本進行交換。

4、被安撫的單男

事實上,並不僅僅是單男會關注伴侶雙方特別是男方的感受,伴侶也會一起關注單男的感受。因為共偶實踐的順利與愉悅,要求每個參與者在其中都是自然、放鬆、快樂的。

單男的感受此時受到關注,不能認為是單男弱勢地位的改變,而只能理解為各方都想使性愛順利進行。單男自我的心理調適,與其他人對他感受的關注,同時促成了大家都能夠享受到良好的性愛,而不至於出現過於尷尬的局面。

(四)單女:態度與行為的互動,兩個女人的微妙關係

如果共偶中的單女專指作為陌生人在網上結交共偶的伴侶,並加入其性活動的女性,那非常少。雖然共偶中的單男不乏這樣的人。這類單女缺少的原因是顯爾易見的:我們的社會對男女有雙重性道德標準,即使女性有作為單女參加共偶的願望,多數也羞於像在網上公然物色共偶對象;女性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一個女性自己加入陌生人的性活動中,更有安全上的擔心;女性不需要像一些單男那樣,通過找伴侶的方式增加性交機會,等等。應該說,單女非常受歡迎,特別是雙性戀單女,可以和伴侶雙方同時性愛。

如果說單男在共偶過程中更關注另一個男人的感受,那麼單女則似乎更關注另一個女人的感受。畢竟,無論單男還是單女,似乎都是「闖入者」,與原伴侶關係中的同性「分享資源」的。單女通常更容易接受同性性行為,這在我們的受訪者的三人或其他多人性組合中非常常見。但這一點並沒有影響單女作為「闖入者」的微妙心理互動,即使在她們和另一個女人做愛的時候。

社會心理學研究態度與行為的關係。在現實中,態度與行為通常是相互作用、影響的。一方面有著開放的性觀念,對共偶接受的性態度,更容易參與到共偶中;另一方面,偶然的、「被動」的共偶實踐,也會幫助當事人改變性觀念與對共偶的態度。在單女這裡,這一點同樣適用。

單女進入共偶關係中,或者因為其原本性觀念與性行為便開放和活躍,或者因為偶然的機緣,她們在共偶關係中也會經歷許多微妙的心理體驗,促成她們的心理成長,包括對性、情的態度的改變。

八、共偶中的嫉妒

嫉妒是一種專門針對人際關係的一種消極的激情。

舍克認為,在一個社會中,「某些以嫉妒能力為基礎的社會控制,不僅對維持現狀,而且對事業進展也是必要的。」(赫·舍克,1988:316)

伴侶間因為對方與他人存在感情和性關係而產生的嫉妒,是最經常被提及的一種嫉妒形式,而且其嫉妒的「激情」程度似乎可以發展到極致。這種嫉妒,通常被認為對於「維持現狀」、感情與婚姻生活的「進展」有「必要」。共偶關係,對嫉妒的上述命題提出了挑戰。

共偶實踐本身,是否逾越了嫉妒?這需要從不同的視角進行考察。一方面,共偶伴侶「縱容」、「攜同」伴侶同他人發生性關係,似乎是對嫉妒的超越;另一方面,這種性關係都在伴侶的「控制」之下,而非一方隱瞞另一方的「偷情」。但即使如此,嫉妒作為一種情感仍然會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存在著,甚至,許多共偶夫妻會表示,他們希望也很享受共偶過程中的嫉妒。

(一)避免嫉妒,及時溝通

心理學家指出,嫉妒是一種消極的情感體驗,源自自己所珍視的物品或關係被現實中的或想像中的競爭對手獲得。表達嫉妒的三種典型感情是傷害、憤怒和恐懼。

如果個體認為伴侶未能履行其對關係的承諾,會有受傷感。個體想像遭拋棄或失掉關係可怕的情景會產生恐懼和焦慮感。

嫉妒可以分為反應性嫉妒和懷疑性嫉妒。反應性嫉妒是確實因為親密關係受到威脅,而懷疑性嫉妒來自對親密關係受到威脅的猜嫉。

對伴侶風流韻事的嫉妒反應會持續多年演變成懷疑性嫉妒,因為信任一旦失去就很難完全恢復。反應性嫉妒可以創造出以前未曾出現的懷疑性嫉妒。(莎倫·布雷姆等,2005:231)

共偶伴侶對對方的嫉妒,顯然很難輕易歸入反應性嫉妒或懷疑性嫉妒,而要到具體的情境中看。而且,即使被納入二者中的某一者,也仍然與傳統意義上的反應性嫉妒或懷疑性嫉妒有很大不同。共偶實踐是彼此「知情同意」後進行的,理論上講不應該有上述的嫉妒,但人的情感體驗是非常微妙的,正是基於對嫉妒「殺傷力」的認識,共偶伴侶會採取措施,儘可能去掉共偶關係中的嫉妒因素,不讓伴侶因為嫉妒受傷。

1、謹慎與迴避

單女參與伴侶的共偶實踐,伴侶中的男人就多些關注自己女伴的感受;單男參與伴侶的共偶實踐,伴侶中的女人就多些關注自己男伴的感受。因為,至少在形式上,這些被關注者都是這組合中最容易產生嫉妒的那個人。而如果是兩對伴侶共偶,對嫉妒的迴避就更加多元了。做所有這一切,關鍵是要使伴侶相信:我是愛你的,我和他(她)做愛是在你「主導」下的遊戲。

雖然共偶實踐是伴侶之間醞釀已久的,而且通常是就嫉妒這一問題討論過很多次的,已經達成了共識的,但在實踐中,還是要謹慎與迴避。這既是源於對伴侶的愛,也是源於對人類微妙情感體驗的認識。

2、溝通與成長

即使有了那麼多的謹慎與迴避,嫉妒仍然會侵擾一些共偶的伴侶。但如果一對夫妻彼此真誠,相信他們的愛和承諾,真正彼此都享受到快樂,嫉妒並不會是致命的因素。

溝通對於共偶的夫妻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好的辦法是:冷靜,抱著開放的心態傾聽,試圖去理解配偶的感受。夫妻間的感情不會因為外面的人而毀掉,而是因為彼此間內部的問題而毀掉(Patti Thomas,1997:15-16)。嫉妒不能避免,但要想到伴侶不是找人來替代你,只是相互享受刺激與激情,這種嫉妒就會消失(Patti Thomas,1997:37-39)。

共偶關係中對嫉妒的挑戰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沒有嫉妒,而是性刺激與性嫉妒的博弈過程,體味嫉妒的過程,超越極端的私人佔用式的嫉妒,而將嫉妒作為刺激的一部分的過程。共偶的誘惑與刺激,正存在於其間。完全沒有了嫉妒,也就沒有了共偶。

心理學家指出:我們必須擯棄嫉妒是「真愛」表現的想法。事實上,嫉妒是依賴的表現,反映的是我們自己的慾望、利益。嫉妒的產生並沒有考慮伴侶的幸福和健康,所以它的本質是自私的(莎倫·布雷姆等,2005:240)。

正如一位西方學者所說:共偶是一種非獨佔的性行為。共偶把人性中的秘密和不忠誠、人性中對多樣性的渴望展示出來,夫妻可以一起探索他們的快樂,而沒有秘密和罪惡感。共偶通過把私下的偷情和外遇這樣的欺騙從婚姻關係中移出,新的信任與開放使得夫妻有機會擊垮嫉妒 (McGinley, 1995)。

(二) 「吃醋」的催情效果

幾乎所有共偶者都說,他們因為事先相信不會嫉妒配偶與其他人的性關係,才會去共偶。幾乎所有共偶者也會說,他們在共偶過程中關注自己配偶的感受,不會讓他(她)嫉妒。但是,嫉妒真的可能如此徹底地從共偶實踐中清除嗎?

雖然說,只有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性的私有觀念和性嫉妒,才可能開始嘗試共偶,但共偶中如果排除了性嫉妒,便缺少了一種刺激的心理體驗,共偶實踐便有些無趣了,而如果性嫉妒超過一定限度,共偶實踐同樣會被毀掉。

所以,我們這裡使用的嫉妒,不能夠簡單等同於前面所談的反應性嫉妒或懷疑性嫉妒,更準確地用詞,也許應該是「吃醋」。

嫉妒的文化反應並不總是負面的。一般的戀人都清楚,製造出一點醋意,情侶關係會更深刻。共偶關係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共偶中對是否在同一房間的選擇正體現了這種心理博弈;而一些男性會表示,自己沒有射精前,看別的男人和自己的女伴做,會覺得非常刺激,會有一些酸酸的,但很享受這種嫉妒,做起來也非常激情。事實上,這些男人射精之前的「嫉妒」不是真正的嫉妒,而是一種催情效果,強化著自己的慾望。射精之後,自己的慾望已然消褪,看到別的男人和自己的女人做愛,這時的嫉妒才是真正的嫉妒。

共偶伴侶,有時會讓一方單獨去赴約,這既是在滿足對方單獨赴約的願望,另一方面,在另一方身上也能起到因想像而吃醋,因吃醋而催情的效果。

(三)嫉妒的性別差異

以往心理學的研究顯示,總體而言,在嫉妒方面性別差異不明顯。然而,人們傾向於認為女人更加嫉妒。這可能是因為女人更容易表現出自己的嫉妒心,而男人更傾向於隱藏自己的情感。男人承認自己的嫉妒會使他們顯得軟弱和有弱點,然而女人會傾向說出她們的感覺,從而獲得一種親密感。

人們還認為男女的嫉妒對象存在性別差異。研究發現男女兩性對待情感和性愛不忠的含義的判斷是有差異的。在女人看來,性不忠可以單獨發生,也就是說可以只因為性和某人建立關係,但是情感的不忠總是會伴隨著性的不忠,因此感情的不忠對女性來說是更具威脅性的,但這並不能說明女性在看重性的忠誠度上與男性存在差異。(方剛,2010:202-203)

關係中的不確定感也會導致嫉妒的增強。在關係中的自信無疑會受到個人整體自我價值感的影響,但是高自尊的人不總是比低自尊的人較少嫉妒。如果個體懷疑自己是否具備滿足愛人的能力,那麼即使高自尊的人也容易嫉妒。(莎倫·布雷姆等,2005:233)

這些,在共偶研究中也均得以呈現。

九、男性氣質的多樣性呈現

男性氣質的實踐在共偶中也同樣隨處可見,而且是與女性氣質的實踐相互作用的。

對男性氣質研究長期發揮影響的是性角色理論(sex role theory)。性角色理論定義的男人的性表現,通常被歸入這樣的期望中:

1,沒有女人氣。

2,成功。包括事業和性能力上的成功,這二者對男人同樣重要。

3,自信。在性上,男人應該強硬、自信、自我依賴。

4,主動的性。(David,D. S.,& Brannon, R.,1976:11-35)

共偶實踐中,男人不僅面對女人,通常還要面對另一個男人。男人間圍繞著性,進行著男性氣質的炫耀與角逐。筆者曾論述說,包括傳媒的影響在內,今天的中國社會存在一種「壯陽文化」(方剛,2008c:123-134)。這種壯陽文化下,男人在共偶實踐中唯恐自己表現得不夠「男人」,也就不足為奇了。

(一)性能力「比賽」

在受訪者中,以心理較量為核心的「比賽」常常可以被觀察到。而男人間的這些「比賽」,通常又是圍繞著陰莖進行的。

Ken Plummer認為,直到性角色理論被解構之前,男性氣質在性上的表現,一直被解讀為應該是充滿權力的、強烈的、受自然本能驅使的、難以控制的、陰莖中心的、只為了滿足生理機能的,等等。可以說,陰莖對男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男人用它來建構男性氣質。性能力的強大,是男性自我認同的主要標準,但性同時也是男人的麻煩,因為男人的性又與脆弱、易受傷聯繫在一起,男人的陰莖會背叛他,它是男人身體中最易受傷和柔弱的器官。(Ken Plummer, 2005:178-195)可見,男人對陰莖大小的關心,以及暗中的「比試」,似乎是無法避免的。

許多受訪的男性都說,不認為陰莖大就一定好,但他們同時也承認,當看到自己比別的男人陰莖大時,內心會比較「舒服」;性能力上的「比賽」也一樣,做的久的會更有自豪感,但多數人也不會表現出來。

共偶過程中,男人的性較量總是與男性氣質的較量聯繫在一起的,男人之間的比賽,女性會很敏感的感覺出來,有時候,女人對這種比賽可能會影響單男感受和現場氣氛有所擔心,便出來打圓場。

共偶情境中,不能排除其他男人間存在以社會地位和身份為中心的「品質」比賽,但因為性的比賽比突顯出來了,所以「品質」的比賽可能常常被忽視了。

從男性氣質的角度看,男人間的「比賽」是難免存在的,這是男性實踐其社會性別角色的一種渠道。

如果說男人間的「比賽」更多是彼此男性氣質的較量,那比較而言,女性之間的「比賽」則更多是為了得到男人的歡愉。還有一些時候,女人間的「比賽」會通過對對方身材或者外貌的貶低來表現心中的暗自吃醋。

(二)令人尷尬的陽萎

有受訪者說,共偶時男人陽萎的情況很常見,對此有不同的解釋。但無論如何,陽萎都是打擊男性自信的強大殺手。

1、各種可能的原因

群交情景中,這種「不行」的常見,是因為過於刺激,還是因為不夠刺激呢?受訪者解釋自己陽痿的原因多種多樣。

性通常被界定為私場景下的,真是一群人了,可能並不會體驗到想像中的刺激。有些單男參加活動並不是因為對共偶關係嚮往,而只是對於一次性機會的嚮往。如果是真的喜歡共偶,喜歡和夫妻同時做,那會因為對方老公在場感到更加興奮。

當然,我們也應該想到,幻想是一回事,幻想付諸實踐時是另一回事,所以,即使有些單男原本對與一對夫妻做愛有幻想,同樣可能在共偶情境中陽萎。

2、共偶中的禁忌

因為陽萎在共偶情境中經常遇到,所以伴侶一方普遍擔心單男陽萎,那會使整個遊戲變得無法進行下去。

共偶圈子裡的術語,將男人不行時,緊急找別人來替補,稱為「救火」,被找來的人就是「消防隊員」。可見,共偶現場的陽萎,是一件讓人掃興的事情。

3、對男性氣質的挑戰

性能力是男人建構自己剛性/支配趨勢男性氣質的重要途徑,陽萎無疑是最為打擊男性氣質的。

如果超越了剛性/支配趨勢男性氣質的統治,男人在面對陽萎時,則可能採取不同的心態。即使陽痿也不會讓自己失去對共偶的興趣,這是挑戰了剛性/支配趨勢的男性氣質,屬於正在實踐著柔性/關係均衡趨勢的男性氣質。

(三)拒絕「被共偶」的男人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通過否定性角色理論,一個新的概念——「支配性男性氣質」 (hegemonicmasculinity)被提了出來。Kessler等人在研究揭示,影響男性氣質的因素可分為許多種層次,包括性別的、階級的、種族的等等,它們共同參與了男性氣質的建構。因此,男性氣質是多元的,而不是單一的。而除「支配性男性氣質」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男性氣質,如從屬性、邊緣性、共謀性等。(Kessler,S.J., D.J.Ashenden, R.W.Connell, and G.W.Dowsett, 1982)

Ken Plummer指出,強調男人的性的這種多元化,並不是否定支配性男性氣質定義的支配性的性的存在,它非常常見,但不是唯一的。男人對這種支配性的性,同樣可以進行抵制與轉換。男人的性是社會行動的產物,並不只是內在動力。支配性可提供指導,但不會自然得到的,也是實踐建構的。(Ken Plummer,2005:178-195)

這一理論背景下,男性氣質研究者對男人的性的研究有很大擴展,對性的理解,只能在一個人的具體的關係中進行。絕大多數的男人和女人是共處於支配性男性氣質和性角色理論下的女子氣質中間的地帶的。性表現對於男人和女人來說並非絕然不同,針鋒相對。

我曾提出,男性氣質具有多種趨勢的理論。除了主流文化鼓勵的剛性/支配趨勢男性氣質之外,還有剛性/從屬趨勢男性氣質、剛性/關係均衡趨勢男性氣質、柔性/支配趨勢男性氣質、柔性/從屬趨勢男性氣質、柔性/關係均衡趨勢男性氣質,剛柔相濟//支配趨勢男性氣質、剛柔相濟/從屬趨勢男性氣質、剛柔相濟/關係均衡趨勢男性氣質,等等(方剛,2008c:45)。

按著傳統的支配性男性氣質理論對於男人的性的理解,男人都是好色的,都是主動地渴望性的。因此,如果有送上門的性機會,一定興高采烈地接受,絕對不會放過。但是,在我們的訪談中發現,事實並不總是這樣的。一些男人拒絕了受邀與他人分享女人的「美意」。而這一點,用男性氣質多種趨勢的理論就很容易解釋了。男性在具體的情境下所表現出來的男性氣質的多元化和趨勢化使得他們並不總如社會刻板印象那般「好色」和「來者不拒」。

(四)只能「共」他人女伴的男人

也有個別受訪者,是「捨不得」自己的女人,卻要別人的女人。從而呈現了男性氣質的另一種狀態。我們看到,「捨不得」的背後,仍然是一種私有的意識,同時也是將女性物化的表現,體現的是傳統父權文化下的支配趨勢男性氣質,這無疑是任何一派的女性主義學者都會批判的。當然,我也一樣很蔑視。

事實上,參與共偶活動的群體中,這樣的男人絕不少見,他們是更為陽剛/支配趨勢男性氣質的實踐者。只是,他們通常不會成為我的受訪者。

十、共偶中的同性性接觸

共偶情境中,同性間的性接觸,與當事人的性傾向無關,而與當事人對性的開放態度、好奇心有關。當然,也受著當事人的「同性戀恐懼」情結的制約。

共偶中的女女性接觸,通常普遍為女性所接受,甚至是男性嚮往看到的。但對於男男性接觸,共偶男子的態度卻存在差異。

在討論共偶中的同性性接觸之時,我們必須先明確一個理念:不能夠簡單地把人定義為同性戀者、異性戀者,或雙性戀者。對此,我們可以用酷兒理論來進行分析。

酷兒理論的第一個重要內容是向異性戀和同性戀的兩分結構挑戰,向社會的「常態」挑戰。女權主義者、酷兒理論家巴特勒提出「表演理論」,她認為:人們的同性戀、異性戀行為都不是來自某個固定的身份,而是一種不斷變化的表演(葛爾·羅賓,2000:1-14)。性的兩分模式(彼或此,異性戀或同性戀)在遺傳上是不穩定的。性,只有行為(doing),沒有實在(being)(李銀河,2000:5)。酷兒的性成為一個建立在不斷改變的表演的系列之上的行為,這一理論直接對以性傾向或性慾為基礎的性身份理論做出否定。

酷兒理論不僅是對異性戀文化的挑戰,也是對傳統的同性戀文化的挑戰,當它徹底否定性身份與性別身份之時,就不僅否定了異性戀身份,也否定了同性戀身份。

酷兒理論的哲學基礎是後結構主義和後現代主義,與福柯思想有著密切的關係,福柯多次提出同性戀是一種「生活方式」,所以,同性戀絕對不是一種性身份、性本質或性的種類,而是「一種經人選擇可以進入的狀態,一種在形成過程中的自我,是一種可供選擇的生活方式」。(李銀河,2001:197)

酷兒理論同時對傳統的婚姻觀念,對男女兩分結構,進而對所有關於性的舊有「模式」進行了顛覆。

(一)「表演」的同性性行為

對共偶情境中男男性行為,非常適合用酷兒理論與表演理論來分析。

受訪者對共偶中的同性性行為有許多自相矛盾的措辭。這種矛盾,便是因為人們沒有將作為一種情感的同性戀情,與作為一種性活動的同性性行為區分開來。按著酷兒理論,這只不過是一次同性性行為的「表演」與遊戲,至少在當時真的只是一種具體情境中、變化中的身體實踐,而與性傾向沒有關係,或者說,在性愛的快樂面前,性傾向的認定不重要了。

有受訪者認為,自己在經歷共偶之後,原本對女性不太感興趣的,漸漸喜歡上和妻子做愛了,這是自己「性傾向」改變了,共偶「可以用來研究同性戀的治療」。但是,如果以表演理論來分析,可以理解為,多次現場目睹男性與女性的性交過程,促發了其對異性性接觸的「表演」能力,從而擴大了他的性實踐疆域。如果說通常實踐異性性行為的人在共偶情境中可以接受同性性行為,那麼,通常實踐同性性行為的人一樣可以在共偶情境中接受異性性行為,道理是一樣的。

(二)更自然、投入的女女性接觸

如果說,共偶情境中的男男性接觸,還存在一方對另一方的「試探」和「挑逗」,甚至還存在一些抗拒的話,那麼,共偶情境中的女女性接觸則非常自然與平常,受訪者中幾乎沒有人表示會拒絕這樣的接觸,而且幾乎都有過這樣的性接觸,並且更加投入。

女女性接觸雖然多數和男性接觸一樣,是因好奇與遊戲開始,但會全身心地投入,至少在表面上玩出激情的感覺。之所以會有這種情況,顯然也是與文化的影響有關。父權體系下的異性戀文化,一直對女同性戀持相對寬容的態度。對女同性戀的想像滿足著男人的性幻想,同時女同性戀又沒有像男同性戀那樣挑戰父權體系非常看重的陽剛/支配趨勢的男性氣質。所以,女同性戀在我們的社會中更被寬容,女人也就更容易接受彼此間的親密關係,女女性接觸時更加坦然,更少心理負荷,自然也就容易投入。

(三)男人的「同性戀恐懼」

雙性戀的女性在共偶中是常見,並且受歡迎的。但雙性戀男性卻可能成為一個問題,許多夫妻聽說對方丈夫是雙性戀,就會拒絕參與。(Patti Thomas,1997:27-31)這顯然是因為男性對同性戀的恐懼遠遠大於女人。同時,是否能接受同性性接觸,除了情境因素外,更與「被摸」男人的性態度有關。

即使是在共偶情境中接受同性性行為的男人,也會有種種顧忌,並且建構出一些「理論」避免自己被貼上「同性戀」的標籤。以酷兒理論和表演理論來看,這些只不過是一些規避性傾向二元劃分的借口,同時也為「同性、異性性行為不是來自某一固定的身份,而是一種變化中的表演」的論點提供著佐證。

十一、共偶對象間的情感

共偶圈一個被經常提及的「共識」,是不能夠和共偶對象發生感情。因為伴侶間堅信彼此的愛不會因為共偶遊戲受損,才會參與共偶,而不能玩火自焚。但是,許多受訪者表示,他們很看重和共偶對象之間的「情感交流」。這其實是不矛盾的。「情感交流」可以被理解為對「感情獨佔」的一種有限超越,從而更增加了共偶的刺激性。否則共偶實踐便缺少了情調,便成單純的性交,心理和生理的快樂體驗都會大打折扣。

(一)暖昧是絕佳的催情劑

有受訪者不迴避感情的涉入,不迴避有感情的親密。甚至會認為:沒有「感情」的共偶,沒意思。這裡的感情,其實是一種相互間暖昧的狀態。說到底,這是一種同儕的親密感,相互心靈的支持。

在這裡,「感情」成為一種情調:暖昧、調情式的「感情」,對於共偶實踐的質量發揮重要影響。但前提是,涉及各方都要「能進能出」。

同時我們也要承認,共偶最大的刺激就是挑戰獨佔,而情感的獨佔隨著性的獨佔的破除或多或少也會有突破,其中的一些曖昧等複雜情感不能說完全是受伴侶控制的遊戲。但這些暖昧不會超出伴侶可以「主導」的範圍,不會導致伴侶間關係的損傷。

(二)接吻、不戴套、拍艷照:與「情」有關?

在共偶對象之間,是否接吻、是否戴安全套、是否拍性愛照,這些並不必然與共偶對象間的「感情」聯繫在一起,但是,信任、進入狀態、暖昧氛圍的影響,還是顯爾易見的。

1、接吻

在一些受訪者看來,「接吻比性交還要神聖」,因為接吻象徵著一種情感的投入。有受訪者認為,是否接吻,何「放開程度」有關,這在一定意義上是指是否進入熱烈的性愛境界的程度。如果各方都非常投入純生理的性愛,「迷迷糊糊的」,接吻就成為很自然的事;如果當事人很冷靜,心裡還很惦記著對方伴侶及自己伴侶的感受,就不太可能接吻。也就是說,接吻只是性愛狀態的一個指標。

接吻,有時在共偶情景中只是一種遊戲,有時,也和「喜歡」有關,這裡的喜歡,卻可能僅僅是欣賞外表,更有興奮性。

2、安全套

戴安全套通常是陌生人共偶時的必然要求,是否自覺戴套還會被看作素質高低的依據之一。與是否接吻有共通之處的是,一旦共偶對象間多了親密接觸,有了信任或「暖昧」,戴安全套的必要性便常被疏忽。雖然事實上,是否有病並不會因為「熟了」就改變。熟了,改變的是彼此的關係以及心理上的感覺。感覺上像是朋友了,而不只是性夥伴,再戴安全套各方都會覺得不自然了。

但對戴安全套的超越,並不一定都是發生在相互「喜歡」的共偶對象之間,而更多的,是與當事人的個性有關係。。

有受訪者認為,是否戴安全套是親密關係的一種象徵,如果別的男人和自己的情人也不戴套做,他們就太過於「親密」了。不戴安全套做愛所具有的親密關係與情感的象徵含義,確實存在。

3、性愛照

「拍艷照」在共偶者情境中,也不例外,共偶的性愛照姿式,多數會明顯地滿足男性多妻多妾的性幻想。

所有性禁忌都能夠成為刺激源,把那麼私密的內容拍下來,保存下來,自然會增加刺激。而共偶,既難以得到,又再加破禁,其性愛照拍下來,無疑就是刺激上加刺激了。既愉悅自己,享受自己當A片主角的放縱,又能從觀者的讚賞艷羨中得到心理滿足。

共偶時拍性愛照,當事人會更加謹慎小心,因為不同於夫妻或情侶,再好的共偶夥伴也是「外人」,更多不安全隱患。

作為一種妥協,有的共偶者在拍照時不露臉,這樣大家都可以放心保存。

(三)放任伴侶去暖昧

共偶關係中,伴侶與他人單獨約會,是一個新的挑戰。這意味著,伴侶不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和對方性交,即使培養出感情,另一方也可能完全不知道。對這一單獨約會禁忌的挑戰,通常需要對伴侶間的感情更自信。當然,這一挑戰本身,也能帶來更大的心理刺激。

在彼此高度信任與建立默契的基礎上,伴侶在情感上「喜歡」另一個人,也才更夠刺激。這就彷彿不僅在自己的掌控下伴侶和他人身體上做愛,而且情感上也和別人「做愛」,卻不會影響對自己的感情。這是一種更大的叛逆,也就帶來更大的挑戰與刺激,也更「催情」。

(四)志同道合的友誼

對非性以外事物的看法,比如對於人際關係、人生的看法,必然也會影響到共偶者間的情感交流,從而影響到性關係。

在筆者的理解中,同屬於性邊緣人、性少數人的交流,本身就會有一種歸屬感、安全感和親密感,因此,共偶的親密關係絕不僅僅止於性,有些共偶者相處久了會產生親密的友誼,在生活中也會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動,甚至會討論「拉幫套」過日子,就是兩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一起過日子,女人在兩家來回住。

十二、共偶對伴侶間親密關係的影響

人們通常認為,因為彼此感情冷漠,才會想到通過共偶尋找刺激,來「挽救婚姻」,而結果多是使感情破碎、婚姻解體,這背後的價值觀影響力非常大。但幾乎所有受訪的共偶者都對我說:因為彼此深刻相愛,才可能實踐共偶;而實踐共偶,進一步促進了他們夫妻的感情,提升了婚姻質量。

(一)共偶後:愛的更深,做的更爽

本研究幾乎所有受訪者均表示:共偶對感情和性有正面促進作用。而且,都是感情好的夫妻才去共偶的。

1、逾越禁忌,加深感情

共偶實踐中,夫妻雙方一起挑戰和逾越了性出軌這個最大的禁忌,破除了影響夫妻感情的最大障礙,在共同破禁過程中建立起的同盟關係更會使雙方感情升華。而即使是討論共偶本身,也是共同逾越禁忌的過程,而且通常是彼此表達愛與情感忠誠的過程。

在共偶中,目睹別人對自己伴侶的著迷,同樣可以提升自己對伴侶的熱情。而在共偶過程中伴侶表現出的對自己的愛,也會使自己對對方對自己的愛認識更加深刻。共偶給雙方帶來的特別的、全新的心理體驗和親密感,是以往很多親密關係都難以匹敵的。

2、促進了伴侶間的性愛

伴侶參加到共偶中的一個最大的樂趣,便是事後的坦率交流,正是在這個交流過程中樂趣才突顯,也才顯示伴侶雙方的「一體性」。事後對彼此細微的心動的回憶,對各方心理的分析,這些都是共偶者重大的樂趣所在。

夫妻間的性愉悅可以加深二人的感情,因帶著對方共偶而間接帶給對方的性愉悅,可能帶來更強的性愉悅,也就更強地加深雙方的感情。

(二)單獨約會?重新定義「忠誠」

我們的受訪者,普遍表示了對配偶的忠誠,他們重新定義的忠誠是:不會在配偶不知情、不許可的情況下,去和其他異性發生性或情的關係。

在主流社會習慣的思維中,對此也許難以理解。但是,共偶者間的這種「忠誠」是非常符合邏輯的。既然伴侶已經達到了共偶的境界,為何還需要再瞞著伴侶去找其它的性機會呢?即使是伴侶無法參與的,也通常可以得到伴侶的認可,特別是女人對於男人更加「縱容」。這樣的伴侶間的關係,是一種高回報的關係。

心理學對親密關係的研究揭示:人們在最具回報性的關係中更少說謊。(莎倫·布雷姆等,2005:244)性或感情的不忠貞、說謊都是背叛的典型例證,而對支持親密關係忠誠和信賴的規範的任何破壞行為也可以被認為是某種程度上的背叛。(莎倫·布雷姆等,2005:245)

伴侶間就共偶達成共識,也是親密關係成長的過程,是建立起高度信任與默契的過程。如果伴侶一方「不忠誠」,則可能會破壞掉這種信任。所謂忠誠,就是彼此知情的忠誠。也有共偶者能夠鼓勵妻子單獨約會的,那往往是伴侶關係親密到一定程度,共偶實踐多了之後才可能的。在知情情況下,一方單獨赴約,激起的些許醋意可以成為伴侶間性愛的興奮劑。

(三)因共偶受傷的傳聞

主流社會的想像中那種因為共偶實踐而對夫妻關係受到傷害的情況,在我的受訪者中沒有人直接經歷過。這不能理解為這種現象絕對不存在,可以理解為:因為共偶受傷的伴侶,可能很快就退出共偶實踐,也不會再主動、自願地接受關於共偶的訪問。

共偶者普遍都認為,如果不是伴侶討論清楚了,不是雙方自願的,而是有勉強的成份在裡面,那共偶則是不好的,有可能造成不愉快的結局。共偶圈的現行模式是,那些沒有達成共識、討論解決可能「受傷」情況的伴侶,通常不會參與共偶實踐。伴侶由最初產生意願,到討論蹉商,再到實踐,中間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評估風險,解決顧慮,討論各種可能……只有真正走完這個過程的伴侶們才會去共偶,而他們早在「預演」中「排練」了各種可能的「傷害」,並找到了避免的途徑。所以,真正實踐共偶的伴侶便絕少真的「受傷」了,這也更讓我們看到,前期的準備、溝通的過程是多麼重要。

受訪者也向我提供了共偶後離婚的例子,但我發現,這樣的案例並不是因為共偶本身導致的,而是因為兩人原本便不牢固的情感,以及共偶過程中妻子對丈夫的更深認識,對更好的生活的嚮往。

正如有學者指出的:共偶是雙刃劍,可以促進婚姻,也可能傷害婚姻。不同的解決取決於配偶使用了劍的哪一面,而不取決於劍本身。(Thio, 1988:270)

十三、社會控制:一個「全景敞視監獄」

社會控制是指一個社會的統治者,以社會組織體系為中介,運用社會規範以及與之相應的手段和方式,對社會成員(個人、群體、組織)的社會行為及價值觀念進行制導和約束,對各種社會關係進行調節和制約的行為,其目的是使社會按符合統治者利益的規則運轉(羅斯,1988)。

社會控制的類型有非正式控制和正式控制。非正式控制又稱軟控制,主要依賴同齡群體、家庭、朋友、同事以及其它對個人發生作用的群體的影響,這些群體帶給個人強大的壓力,個人害怕被拋棄、被羞辱,或者去尊重,所以要遵循群體規範;正式控制又稱硬控制,是官方的決定以及體系的建構所決定的,它的效果小於前二者,但仍會對個人的行為構成影響,其控制手段主要是獎勵與懲罰。

雖然,在經歷了和正在經歷著社會轉型的中國,對於私人性行為的正式的社會控制已經不再那麼突出了。按著「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的原則,婚外性、一夜情等所受的正式社會控制十分有限。(方剛,2005)但是,共偶卻可以用中國現行刑法中的「聚眾淫亂罪」來判刑。也就是說,對共偶的正式社會控制仍然存在。社會控制對於共偶者的最大威脅時:如果不遵守社會控制,就可能因為「聚眾淫亂罪」被關進監獄,同時還有聲譽、職業、家庭等全方位的重大損失。

同樣,在中國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對私人性行為的非正式控制總體上已經解體了。因為整個社會進入「後喻文化」,父母更少能影響孩子;連住居的社區管理者也轉變為服務職能了;等等(方剛,2005,349-353),但是,共偶行為更難以被社會所寬容,它承受的污名化更強。生活在中國大陸的志願受訪者,他們普遍感覺社會控制的無處不在。

(一)如履薄冰,膽顫心驚

有受訪者強調帶給自己壓力的不只是法律的制裁,而是「社會的倫理道德」,可見主流社會的咒罵聲同樣令人膽顫心寒,而不僅是法庭和監獄。

公權力的對共偶者的隱形控制是持續的。即使勇敢地走出第一步,實踐了共偶行為,仍然會心虛和緊張。這背後,便是福柯所謂「全景敞視監獄」的強大控制力。

福柯從社會權力的角度思考社會控制,他認為,權力無所不在,對私人行為的社會控制也同樣無所不在。權力便如毛絲血管般浸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性是權力得以實施的手段。」(福柯,1997:42)福柯借用邊沁的圓形監獄概念,指出,「獄中人」處於圓形監獄的各個牢房中,而監視者位於監獄中心的塔,牢房裡的人也知道有一個監視者隨時可以看到自己,福柯說整個社會就是一個「全景敞視監獄」,每個「獄中人」連越軌的設想都不敢有。「權力可以如水銀瀉地般得到具體而微的實施,而又只需花費最小的代價。」(福柯,1997:158)

可以說,在全景敞視監獄的監控下,共偶者在進行著自我控制。自我控制被認為是最有效而且花費最少的控制,它也最經常使用,只是我們許多時候意識不到。羅斯提出,「高超的控制方法是精神上的」,「一個良好的檢驗標準是自發性」,「只要社會把它的規範和準則銘記得在其成員的心上,我們依靠各種控制形式又有什麼關係呢?」(羅斯,1988: 325-331)

在這樣的社會控制體制下,就不難理解,有的受訪者說「找到一個合適的共偶對象,比找老公或老婆還難」了。至少,找老公或老婆,可以公開找,向對方示意,對方不喜歡也沒關係。而找人共偶,卻不可能這麼坦然。不要說找共偶對象,即使在接受我訪問時,許多志願受訪者也非常謹慎。

正是在這樣干預私人生活的社會文化下,共偶者才不得不如履薄冰地實踐著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

(二)共偶夥伴,也要防範

共偶者,不僅需要防範來自公權力的直接介入,還需要對同為共偶者的共偶對象進行防範。但是,這本質上仍然是懼於包括公權力在內的社會控制,而並非針對共偶夥伴。

1、摸清了再約會

共偶實踐的對象,是共偶者最密切接觸的人,是最能把握住他們的人,因此,也是共偶者最要防範的人。

在這個過程中,共偶者會希望知道對方的真實情況,但同時,在網上留下的身份和關係信息會給人以「都是假的」的印象。這說明,參與者對對象的謹慎以及自我保護的意識很強。南京馬教授一直是以真名真姓在共偶群活動的。他說自己是某大學的副教授,但並不會說是哪所大學的。但他表示,自己的真名實姓是他得到其他共偶者信任的策略之一。

2、熟,陌生:哪個安全?

一些受訪者認為「相對陌生」是最安全的,但不同人對此的看法不一樣,一些受訪者喜歡找熟人,認為找熟人更安全。志願受訪者中,多人都有找熟人共偶的經歷。大家知根知底,更放心,但也有風險,如果被拒絕,有可能會反目。

即使是陌生的共偶對象,也涉及到一個是否長期交往,變成「熟人」的問題。對此,共偶者的看法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受訪者表示「一次才安全,再多了就不安全了。」但也有受訪者希望長期固定,像走親戚一樣……。

選擇共偶對象的另一個考慮因素是共偶對象所在的地點。這也是考慮到社會控制的作用,以及「熟」與「不熟」的問題。

雖然本研究的受訪者對何為更安全的理解不同,但他們都在以自己的理解和方式追求著「更安全」。社會控制的強大影響力,一直是共偶者實踐他們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時的重要障礙和考慮因素。

(三)最怕傷害親人

家庭有二種,一個是自己的婚姻家庭,面對配偶和孩子,一個是出生家庭,面對父母和兄弟姐妹。據筆者的觀察,志願受訪者並不擔心共偶關係被家庭所懲罰,社會學所講的後喻文化的影響在此處發揮了作用。但他們普遍擔心,因為自己的共偶活動而讓家人「蒙羞」。擔心家人受到影響,擔心家人可能難以面對社會壓力。這甚至遠遠超出對公權力把他們關進監獄的懼怕。

(四)不做受控制的奴隸

本研究的受訪者雖然對於社會控制普遍採取迴避的態度,但是,他們都拒絕做社會控制的奴隸。這表現在他們一直都在積極策劃著共偶實踐,除個別受訪者外都已經實踐了。

受訪者蹦子不喜歡用「挑釁」這個詞,但他不想讓社會來控制自己的身體。他要自己控制自己的身體。可見,「自己控制自己的身體」對於共偶者是如此地重要,以至於他可以在某種程度上不管不顧那同樣令他禁忌的社會控制。中國人比較少有宗教的控制,我的受訪者中,蹦子是唯一的例外。2007年,蹦子正式成為一名天主教徒。這期間,他的思想也矛盾過,但是,他想:「又沒有傷害別人,我讓別人快樂,為什麼不可以呢?」所以,就在觀念中解決了這個衝突。蹦子說:「這是人性與道德的衝突,上帝應該是支持人性,讓人快樂的。」

十四、總結與討論

與「聚眾淫亂」 、「換妻」、「夫妻交友」這些辭彙相比,「共偶」或「換偶」更具有非污名的、非道德與法律譴責的、性別平等的、著眼於「一起做愛」而非「聯誼」的性質。共偶者是被污名化的性多元人群中的一種。共偶現象在中國的普遍存在,以及缺少相關的研究,使得我們這項研究的意義格外突顯出來。

筆者關於性道德與性人權的一些觀點,為此研究提供理論支持。在人類的歷史上,人類的性價值觀從來就沒有統一過。我這樣講,不是說不同文化、不同歷史時期沒有統一的性價值觀,而是說,同一文化,同一歷史時期,甚至同一所大學的同一個教室里正在上課的同一個班的學生中,性價值觀也沒有統一過。以往我們總是把多數人的性價值觀當作道德的標準,讓大家遵守,而對於不遵守的人便說他們在性上是「不道德的」。但是,多數人的性價值觀和性道德觀,可以拿來約束所有人嗎?在我看來,當然是不行的。

性是個人私事。只要沒有傷害到別人,他人和公權力就不應該干涉。而成年人彼此之間同意的,關起門來自己做的性,無論有多少人參與,也無論怎麼做,都是不會傷害到別人和社會的。只要沒有強行拉著別人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就不存在傷害。

有人說,這樣的性行為傷害了社會倫理道德,那它其實傷害的只是多數人的「倫理道德」、多數人的「價值觀」。而用多數人的性道德作為標準要求少數人的行為,是一種「性的道德霸權主義」。為什麼一個社會中的多數人總是不能懂得不應該以人數的暴力去剝奪少數人的權益呢?

還有人說,我看他做這些事就覺得噁心,他傷害了我的價值觀。是這樣的。但是,你的價值觀不是也在傷害別人的價值觀嗎?我們應該倡導價值觀的多元和諧並存。

在反對性的道德視角的同時,我強調性的人權視角。

性是一種人權。所謂人權,與生俱來,生而平等。每個人有選擇自己的性行為方式的權利,只要這種選擇沒有影響到別人的選擇就可以了。無論一個人選擇什麼,無論他的選擇多麼與眾不同,即使全世界所有的人都不贊同他的選擇,也應該尊重他這選擇的權利。因為身體是他自己的,性是他自己的,與別人無關。

性人權與性道德的關係是:性人權高於性道德,符合性人權的性道德是真正的性道德,而違背性人權的性道德便是侵犯他人權益的、虛偽的假道德。

一個社會,應該保障公民的性人權,而不是剝奪公民的性人權。

一個充分尊重了個人選擇的社會,才是一個進步、民主、開放、包容的社會。

有人會說,每個人都按自己的方式去做,社會不就亂了嗎?恰恰相反,每個人都得到尊重,每個個體都有機會充分自我實現的社會不會「亂」,而將是一個多元並存的、真正和諧進步的社會。

我們對那樣的社會的到來,充滿希望!

回顧中國社會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以來的歷史,婚前性行為、單身人士的性行為、老年人未婚同居、同性戀等等,都曾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洪水猛獸,但最終被社會所逐步接受,而且用時並不太久。這種轉變並未像當初反對者所預言的那樣成為社會墮落的標緻,而恰恰被今天的公眾認為是社會更加成熟、理性、寬容、自信、多元的體現。當越來越多的人們,能夠對自己所不贊同的事情報以尊重和寬容的態度之時,人與人之間無謂的摩擦和內耗就會越來越小,整個社會就會變得和諧,凝聚力就會越來越強。

參考文獻:

方剛,中國多性夥伴個案考察,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5

方剛,男性研究與男性運動,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c

方剛主編,性別心理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福柯,1997:《權力的眼睛――福柯訪談錄》,上海人民出版社

葛爾·羅賓等著,李銀河譯,酷兒理論,時事出版社,2000

李銀河,福柯與性,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美)莎倫·布雷姆,羅蘭·米勒,丹尼爾·珀爾曼,蘇珊·坎貝爾著,郭輝、肖斌、劉煜譯,親密關係,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

David, D.S.,& Brannon, R. (EDs.) ,1976:Theforty-nine percent majority: The male sex role,London:Addison-Wesley

Ken Plummer,2005:MaleSexualities, Handbook of studies on men & masculinities,editedby Michael Kimmel, Jeff Hearn, and R.W. Connell,Thousand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Kessler,S.J.,D.J.Ashenden, R.W.Connell, and G.W.Dowsett,1982: Ockers and disco-maniacs. Syden, Australia: InnerCityEducationCenter

Patti Thomas,1997,Recreationalsex :an insider』s guide to the swinging lifestyle ,Cleveland,PeppermintPublished Company

McGinley,Robert. 1995. History of Swinging. [Online] Steve & Sharon"s InternetLifestyle Club. Available:http://www.stwd.com/ss/info/history.html

Thio, A. 1988.Deviant Behavior, 3rd ed., New York., Harper-Collins


[1]歐文 J. 黑伯樂(2008年8月26日)。人類的性行為·形形色色的性行為·性少數·共偶者。赫希菲爾德性學資料庫,http://www2.hu-berlin.de/sexology/ECE6/html/3___swingers_.html


推薦閱讀:

無婚命研究
海外宋代繪畫研究
【獨角獸】公司研究:哪些優質個股受到資金「青睞」
具有兩個日柱的八字研究
明朱棣長陵風水研究圖解

TAG:親密關係 | 關係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