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16:逆反 銼掉不如套牢。 父母對孩子逆反的反感,原因是自己的權威地位受到損害。
過渡期的孩子有什麼特點: 一、他們突然變得讓父母百思不得其解,有時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好像老子天下第一。他們反抗權威,對父母不尊,不敬,不服,卻對父母的反應與批評極端敏 感。事實上,與父母衝突越厲害的孩子對父母越依賴,衝突是為了掙脫依賴。從物理定理看,與父母聯結緊密的孩子,分離出來的動能大,釋放的熱量也較大。聰明 的父母容忍孩子對抗與依賴雙重心理欲求,對孩子做事莽撞卻得意忘形假裝欣賞,以此來為他拓寬發展的路。愚鈍的父母卻會揮舞大棒,用不恰當的批評與「鎮壓」 來引發孩子的心理退縮。 二、他們突然有了一些古怪的行為問題:如緘默,關門獨處,答非所問,凝神靜思。尤其多見的是強迫性傾向:對一些簡單的問題,諸如「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類無解的問題窮根究底。要麼是為求準確耗費大量時間,要麼是做事毛焦火辣,丟三落四。夫妻情感分離的孩子,古怪越多,彷彿是要拚命地吸引父母的關注,為家庭創造共同的話題。 三、他們突然對家庭問題敏感,甘願扮演家庭的替罪羊或者小大人。孩子們熱心做父母之間的調解人,在父母之間玩蹺蹺板,耍平衡。當「陰謀」難以得逞時,他們變得容易激惹,憤世嫉俗,彷彿是曾經倉海難為水的樣子。有的孩子會把對父母的憤怒轉向自己,頭疼、發燒、拉肚子,嚴重時逃學出走,無所不用其極。對付這些 「非法行為」的孩子,原本活得不輕鬆的父母猶如「屋漏偏逢連夜雨」,苦不堪言。 觀察17:競爭 我發現的缺點要多一些! 如果想要發現孩子的缺點,孩子就會不停的給你製造缺點。 夫妻在養育孩子的問題上存在一種隱藏的競爭。夫妻是不同性別的人,對獨生子女自然會有一種成長期待。這些期待正是塑造孩子思想行為的家庭動力。事實上,孩子跟誰親近,長大了性格、行為習慣也會更像誰。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家庭內常常有兩種類型的衝突,一是價值觀的衝突,由於教育的目的看起來是一致的,方法卻各自不同,因些在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雙親 互動最多、交流最多、衝突也最多。二是情感衝突,比如孩子更向著誰,更聽誰的話,更維護誰的利益。處在劣勢中的那個父母,會有較多的抱怨。這兩種衝突,前者是家庭意識層面的碰撞,後者是家庭感覺層面的較量。
其實,父母因教育孩子引發的衝突,是兩種家庭文化是否能在孩子身上延續的較量。每個人都在一個特定的家庭中長大,家庭文化會像基因一樣通過分離、配對、重組植根於我們各自的意識深層,影響著我們的內在感覺和我們的價值判斷。家庭衝突可以看成是兩種家庭文化「原型」,在潛意識指引下在孩子身上作「配對與重 組」,它是自然的,甚至是必須的。遺憾的是,我們的腦子從小被禁錮在對與錯、是與非、真與假、美與丑的價值體系中,缺乏多種哲學觀引導下的交流方式與視 覺,許多看起來只是文化多樣性的問題,爭來爭去就成了大是大非的問題。 漫畫中,父母手中的放大鏡正代表了父母自己家庭中祖祖輩輩延續、秉承、垂直傳遞的文化意識和價值系統。他或她從小耳濡目染,無形之中全盤接受的了一些理 念、態度、生活習慣、習俗、情感表達方式、對衝突的應答以及與人交往模式等。父母親總是一廂情願地、不自覺地、孜孜不倦地、甚至百折不撓地把內心認為好的 東西強加給孩子,希望從孩子身上看到「好」的回應,來滿足他們內心對價值的期待。 心理學認為,父母容易從孩子身上看到的「問題」,可能正好是父母早年未解決好的情結,甚至可能是幾代人也沒有解決好的家庭意識遺留。研究父母如何通過從孩子身上「發現」問題,使家族的「文化意識」得以代代留存,或者研究代際間期望壓力的傳遞模式與前輩的「債務」如何經由後代償還,是家庭治療師最關心的事, 因為這恰好是家庭的癥結所在。所以,我們常常會問「孩子的問題是誰最先發現的?」,或「誰最在意孩子的改變」。 觀察18:對抗 我是壞孩子,你們怎麼著! 如果孩子放棄並挑戰父母的價值觀念,父母的權威會像被抽了筋一樣變軟。 兒童發展心理的專家認為,孩子自我成長中最重要的是形成完整的自尊、自信、自立的心理能力,這比孩子的其它能力要重要十倍百倍。自尊像是孩子的靈魂之杯, 只有它完整時才能盛滿愛、智慧與良知。父母無意中挫敗孩子的自尊等於是給這個杯子戳了一個洞,不管孩子今後一生中多麼努力與辛苦,他的靈魂之杯仍會是空空 如也。試想,一個敢對父母叫板說自己是壞孩子的孩子,他的心靈早也是百孔千瘡。 我們大多數的父母表面上渴望孩子長大成熟,但內心深處仍舊害怕孩子有一天會不再溫順聽話,但孩子向父母對抗叫板的那一天或遲或早總會到來。我們的文化較多關注父母為子女奉獻多少,絕口不提父母從子女身上的諸多獲益。首先是關係獲益,不少的父母無意識的通過孩子實現權利慾、控制欲、自我中心;然後是心理獲益,犧牲孩子以滿足道德需求,從孩子身上尋求價值感,或逼迫孩子實現自己早年的未竟事業。 早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與西方的社會學者、教育家、心理學家聯合起來對家庭的負面進行研究,認為家庭在保護人的同時也是最傷人的地方。許多青少年帶著 殘缺不全的心從家庭走入社會,給社會帶來極大的不穩定。所以,西方國家才有了許多相應法律來監督和限制父母對子女的權利。看電影《刮砂》,你可能會對嘲笑美國的法律制度,把它看成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但這樣的「差異」的確更好的保護了許許多多受父母虐待的孩子。
經典派的精神分析學者,幾乎對每一種心理困擾、內心衝突和行為障礙都勾畫出一種與早年經歷相關的心理創傷病譜,這個病譜就是創傷發生的時間序列。比如說:「缺乏安全感、依賴和邊緣人格的成因是在嬰幼兒期(1歲以前)缺少母愛,或者母親的態度生硬,沒有讓孩子確立對他人的信任,因此人際關係不良,不能與人形 成親密關係,貪食,厭食是哺乳期未得到充分的口腔滿足(吮吸奶頭)。而貪婪、敵意、諷刺挖苦、愛批評人與兒童長牙以後未充分滿足嚼咬的快感有關。內向、壓 抑和強迫性人格與兒童在1-3歲時正常的情緒反應,如憤怒、生氣、破壞、宣洩等被父母過度控制有關。殘忍、無同情心、侵略性和病態人格又反過來與這些情緒 未被正確的引導,家庭內缺乏規則有關……諸如此類,難以贅述。心理分析的病因診斷一般也要搞清楚障礙來源於什麼期,如共生期、分離期、口欲期、前戀母或戀母期等等。 現在的父母,如果認識不到家庭在培養孩子愛心、善良和助人為樂的同時,也會滋生孩子的罪惡感、攻擊性、叛逆傾向和自私自利,肯定不會是一個好父母。觀察20:對策兵來將擋。 喜歡和青春期孩子較勁的父母,多半自己青春期也出過麻煩的人。 不現實是過渡期孩子的通病,他們特別容易把想像中的「現實」和生活中的現實混淆,搞出許多荒誕不經的笑料來。比如孩子們突然開始信神疑鬼,追求神秘主義, 開始喜歡看鬼片,恐怖片,偵探和探險故事,在他們的房間可以看到用鉛筆綁成的十字架或彩筆畫出的「靈符」。在考試的前夕,孩子會作無師自通的「禱告」,或出現其它一些儀式性動作,冷不丁可以嚇你一跳。穿什麼、吃什麼、做什麼似乎也一夜之間就有了各種禁忌。有的孩子還會大談死亡和世界末日,彷彿他們是最憂國憂民的一群。 對付這些,父母要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認同孩子可以擁有一些「行為紊亂」的權利。只有糊塗一時,方可聰明一世。性急的家長可以回想自己在相同年齡時的表現來自慰。 過渡期的孩子學習會受到影響,但卻不要把過渡期問題看成孩子學習不好的原因,這樣的解釋極具誘惑,孩子大人都省心,後果適得其反。成長是要付出代價的,父 母要後退一些,留出空間來尊重孩子的隱私,避免用非此即彼的是非觀來亂貼「標籤」。精力旺盛的父母最好用多重性的、多元的、既這樣又那樣的價值系統來引導 青春期的孩子,開闊他們的眼界,改變孩子思維的極端性和片面性。 心理諮詢師鼓勵家庭改善父母與孩子,父母之間的關係,增強家庭凝聚力,讓孩子順利度過過渡期。在婚姻分裂的家庭,父母也要違心地扮演「歡喜鴛鴦」,待孩子走出過渡時期後,方才各奔前程。
孩子的深陷過渡期並不是自己成長的動力不夠,而往往是盲目的父母火上澆油搞出的大麻煩。 觀察21:獲益 孩子,千萬別哭! 再權威的父母也經不住孩子沒頭沒腦的眼淚。 治療室里,面對有行為障礙或情緒異常的孩子,夫妻常常會互相推卸責任或埋怨對方,治療師被迫成為家庭問題的仲裁人,扮演一個運用反向力量來維持家庭穩定的權威角色。在孩子抑鬱時,一味想鼓勵或激活當事人,並通過削弱父母對孩子的控制來增加孩子的行為自覺性。在孩子躁動時,又反過來幫助父母壓制或限制衝動的 當事人。這兩種情況治療師看起來是在對症處理,實際上是替家庭分擔責任,構成治療師-父母-孩子擴大了的家庭系統。治療師成為平衡家庭的要件,可能誘導家庭對治療師的過度依賴,使家庭問題不僅不能解決,反倒出現慢性化發展。 另一類「狡猾」的孩子,把他們的情緒問題通過軀體的癥狀表達出來,被現代醫學標定為多動障礙,胃腸型癲癇,頭疼,消化不良,心慌,支氣官哮踹等兒童心身疾患。這些癥狀對家庭「硬」的關係有一種巨大的軟化力量,使父母矛盾相對緩和,孩子也可以從癥狀中「獲益」。 經驗缺乏的治療師認識到孩子得病的內在機制,便熱衷於對家庭進行矯治性干預,試圖讓家庭的對立關係變軟,幫助孩子從分裂關係中解脫。這樣的工作必然涉及對父母雙方的評價,為孩子建構得病成因,引入新的價值系統,讓家庭感到不安全。 成熟的治療師會採用中立的態度,迴避在對立的雙方中作選擇,有時甚至採用合稀泥的方法,模糊掉雙方的觀點差異,把對立的不合理接納為一種並存的合理。有時可以採用雙治療師策略,讓兩心理醫生代表父母雙方演繹如何把家庭的對立轉化為彼此的接納。 其實,情緒障礙是孩子內心對家庭處在矛盾對立中的一種逃避(一種分離願望),而軀體癥狀則是無數次分離受挫後情緒壓力下的軀體化。為了防備孩子的軀體長久的處在情緒緊張中,接受甚至鼓勵孩子情緒外泄是雙親和治療師都要清楚意識到的事。 觀察22:學習
讀書是重於一切的。 學習成績如果成了判斷孩子行為的唯一指標,父母離瘋狂就不遠了。 在一個家庭里,無論孩子有多少心理或行為方面的麻煩,只要學習過得去,家庭一般不會帶著孩子去找諮詢師。一旦孩子的學習不好,家庭很容易從孩子身上找到「原因」。在我的門診里,我會問:「如果你的孩子的心理問題治好了,父母怎樣看出來?」父母的回答常常是:「孩子能做到愛學習和學習好」。 有一個家庭,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經濟不錯,孩子的學習環境和條件都很好。父母事業有成,對孩子的期待也高,打小就讓她學外語,畫畫,鋼琴考級,游泳比賽,可謂全面發展。可偏偏到了14歲(初二),女孩得了「社交恐懼症」,見人就臉紅心慌,嚴重的時候不能堅持上課。父母雖然好強,看到如此痛苦的孩子 不得不軟下心來,給孩子充分減壓。孩子的上學成了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本是班上的尖子生不久就成了學習的「困難戶」,家長身處兩難,內心焦慮日漸明顯。 面對這樣的家庭,心理諮詢師不會鼓勵家庭繼續替孩子減壓,而是要父母看清家庭內部的互動是如何把孩子的「問題」擴大成家庭的問題。父母需要維持家庭的內在規則,孩子必須自己面對她成長的壓力。比如,承認社交恐懼會影響孩子的人際感覺,或者會影響她學習的效率,但不會影響她校外的生活與學習。我們會給家長說, 真正的問題不是「社交恐懼」,這種恐懼人人都會有,人人都要學過這關。真正的問題是恐懼引發的對成長責任的「逃避行為」,不鼓勵逃避,就減少了恐懼的負性影響。父母有意減少對孩子「社交恐懼」的關注,孩子的麻煩也會少一些。 觀察23:強大 還是患病能幫助我。
問題可以使不自由的孩子獲得利益,讓父母以他為中心,像老驢推磨般地團團轉。 在我的腦海里,一直迴響著德國老師西蒙的話:「一個家庭里,不是系統構成了問題,而是問題構成了系統」。這裡的「系統」是指家庭內部人與人的關係以及由這些關係構成的家庭規則。一個患病的孩子會創造另類家庭關係和另類家庭規則,形成家庭內部新的平衡。 我接待了這樣的一個家庭,男孩子今年初三,面對即將到來的中考,緊張得出了胃腸疾病,不能吃東西,一吃肚子就漲痛得要命。幾天以後,身體衰弱得不得不到醫院打點滴。醫生診斷孩子是胃腸神經症或焦慮狀態,建議父母替孩子減壓來緩解孩子的心理癥狀,但收效甚微。 我在診室里和孩子談起學習,沒有看到他有明顯的情緒反應,多少還有些沾沾自喜。他對我說,初二的時候,為此病住過一月的院,期終考試仍是班裡的前三名。孩子的病有些古怪,於是我把注意力轉向他的父母親。 單獨和父親或母親見面時,感覺彼此對婚姻都有很大的怨氣,母親埋怨父親內向,固執,對孩子放任;父親數落母親霸道,專橫,對孩子殘忍。 和父母兩人在一塊交談時,他和她卻有明顯的矜持,要麼遮遮掩掩,要麼三緘其口,彼此都在迴避矛盾。 我把孩子叫進來,坐在父母身邊,氣氛卻一下有些和睦了,父母針對孩子到還有些交流,說話時也能互相補台,讓人感嘆:「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孩子忍恩仇」。 家庭治療師應已明白,孩子的癥狀是在維持一種家庭功能。疾病對家庭有一種很強的擾動力,每當夫妻的恩怨積攢到一定的強度,婚姻開始不穩定時,孩子的疾病就出來替夫妻瀉火。在諮詢中我得知,孩子不吃飯的問題從三歲時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父母為了孩子的心身健康,達成一個共識在孩子面前不爭吵,維持假想的和平。無數事實證明衝突白熱化的家庭,可以因為某個成員的患病變得矛盾消解而團結一致。殊不知這種和平假象,就像是吸毒上癮,孩子會迷上得病而不自知。 觀察24:惻隱 愛叫的鳥兒吃得飽。
與動物世界不同,父母總願意關心弱一點的孩子。 在多子女的家庭里,身體弱多病的孩子總會得到父母更多的寵愛,猶如愛叫的鳥兒吃得飽。 有一個家庭,父親在外平庸無能,在家卻是一個極具權威感的人,母親有些神經質,情緒常常或晴或雨。他們有兩個男孩, 老大嘴木納,性子還急,和父親就成了生冤家死對頭。老二嘴甜,動作伶俐,自然就是父母的心肝寶貝。慢慢的老大就成了家庭里提不起的嫩豆腐,老二發展卻順風 順水,在家是乖孩子,在外是好學生。 有一天,老大上學回家,被後面飛馳而來的摩托車撞傷了腰,撞折了右腿。躺在病床上痛苦虛弱的老大,激發了父母內心很強的惻隱之心,他們一反常態,開始對老大百般呵護,兩個多月的康復中,老大在父母的笑臉中過的是一種「神仙般」的日子。他與父母關係迅速增進的同時,在家裡逐漸聽到老二在唉聲嘆氣。 到後來,父母對老大的關懷成了一種擔心,因為老大的傷腿功能恢復總是不理想,這讓骨科醫生與運動神經科醫生傷透腦筋,百思不得其解。 心理醫生深知老大殘留的癥狀在某種意義上是潛意識要保留住父母對他的愛,潛意識希望用疾病來控制他所愛的人,類似一種心理補償性神經症。心理醫生要做的事正是對這樣的癥狀釋義,以增強家庭內部的交流。 許多婚姻里,妻子覺得她再也控制不住男人或將要失去她所愛的人時,神經衰弱就會來幫忙。太太病了,你還能忍心對她凶嗎! 在治療心理學中,心理疾病與功能障礙性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心理訴求,要改變不良的現實,如果我們主動去迎合這些改變,疾病就成了多餘的東西。 |
推薦閱讀:
※女人婚後跟該不該做全職太太或者全職媽媽?
※記錄我和爺爺奶奶的小事情
※父母吵架,大打出手,怎樣勸和?
※我是丁克,可是老公覺得對不起他媽媽非常自責,我該怎麼辦?
TAG:漫畫 | 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