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是的,你應該用personas(角色)

作者 Leisa Reichelt

閱讀本文英文原文(翻譯:沖沖 校對:賀煒)

本文最初發表於disambiguity

Persona似乎在時尚之間進進出出,不久前,人們崇尚充滿研究細節寫就的persona,如今,設計師卻似乎更傾向於將Persona請出他們的流程。因此,personas到底有沒有用,還是我們應該停止浪費時間繼續深挖它的價值呢?

我最早是在一個學術環境接觸persona的,persona似乎是一個很好的想法,然而我總是用他們來證明而不是指導我的設計,「證明」更像是一種從後往前的過程。從那時起,我工作的地方或多或少地都將persona包含在他們的流程中,用的多了,我意識到persona事實上具有讓人難以置信的價值,卻並不是由於人們如今認為的許多原因。

如果在一個用戶為中心的項目中工作(令人感激的是,如今我做的大部分項目都是這樣的),相比不把persona當作流程的一部分的做法,我更願意將persona的開發包含在流程中。

然而,就像我以前說過的——我發現persona事實上在設計中是沒有用的,我很少藉助他們做出設計決定。對我來說,persona與設計無關,儘管如此,並不能否認persona在其他方面不具有難以置信的力量。

Persona作為交流用戶中心設計流程的工具與其他方法截然不同

你的客戶是否認為,用戶研究和測試很大的幫助他們意識到實現想法的過程中的存在的某個問題?(如果你沒有鼓勵利益相關人積極的參與到觀察研究和測試中,你已經失掉了很多了)。然而,讓客戶真正的了解什麼是用戶中心設計——你需要personas

Personas總是應該與關鍵的利益相關人協作完成——越多協作越好。Personas通常可以來自現有的市場personas或者用戶原型(userprofiles)(然而,請別錯誤的認為這些由市場部門提供的persona是可以不經過任何加工而直接使用的)。利用任何可能的機會,用某些用戶研究來驗證你的personas——例如情景訪談,實驗室的測試,或者與公司里那些定期與和客戶直接打交道的人(我發現那些在呼叫中心工作的人往往對用戶真正喜歡什麼具有極富價值的見解)。

Personas應該定義你設計的產品的邊界。一個通常的誤解是,personas就是創造一系列的「典型」或者「象徵性」的用戶。事實上更為有用的是使用personas融合邊緣情況的行為或需求。包含這些種類的personas意味著你事實上能夠最終使你的產品適合更大比重的目標用戶,也能夠提供「限制」personas的可能 (想想Clevis McCloud如果你讀過《Inmate》——如果他能用,任何人都能用)。

創建包含邊緣情況的personas,然後對persona和他們的目標按優先順序排列順序,這樣對決定包含什麼功能,不包含什麼功能有很大幫助。還能夠幫助確定哪些任務和結果是最常見的,或者更重要的。

Personas能夠很好的指導需求定義。

在設計之前,你就需要知道你的產品是什麼以及它能做什麼。他的核心特徵是什麼,他的高級功能是什麼。Personas能夠很好的指導對需求的討論和決定。

不好的用戶體驗的最大的原因在於擁有太多的功能性。那些可以做太多事的產品,或者那些高級功能的優先順序高過了主要功能的產品。

在開始實現功能前,使用personas對功能進行測試非常有好處。然後使用那些以數字標出了重要程度的personas標出各種特徵的優先順序,這些personas也是我們用來指導整個應用程序或網站設計優先順序的優先順序的工具。

使用這樣的評價過程讓設計過程以用戶為中心成為習慣和自然,在項目團隊中頁非常有助於達成共識。

Personas避免了「彈性用戶」

假設我正在鼓勵你更多或更不同的使用personas,如果你最近沒有讀,讓我鼓勵你花點時間讀讀 Alan cooper的《精神病人管理精神病院》(註:國內譯為「交互設計之路——讓高科技產品回歸人性」)。這部經典由於讓程序員生氣而出名,因為Alan並沒有奉承他們,然而這書提供了真正的最初personas這個概念背後的想法,我認為看完這本書,你會發現自己會更傾向於規律的使用personas。

今年年初,我重讀了這本書,特別的看到了彈性用戶的說法。這就是利益相關人對「用戶」需要,「用戶」想幹什麼,「用戶」希望什麼的陳述中的用戶,因為在這些環境下,用戶未經定義,概念廣泛,因此,這些利益相關人幾乎能說任何他們想說的,並且也沒有真正的辦法來抵觸這觀點。

Persona的創造意味著用戶群已經多多少少被定義了,所以用戶想要什麼的這類廣泛而模糊的陳述應該能夠被某種東西檢驗了。相比僅僅使用「用戶」這個詞來允許任何需求都被隨便的提出,這些斷言現在能夠以更接近所定義的用戶性格和目標的personas進行測試和驗證了。

使用你已有的內容來創建personas

有的時候你有一大堆研究結果,有時候你手頭什麼資料也沒有,不管怎樣,persona都是有用的。當然,你知道的越多越好,然而就算是一個簡單的口頭描述也非常有用。

不久之前,我在一個設計小組中用了下面的persona:

『Betty是退休人員,住在近郊的紐卡斯爾是負責當地的鄰里守望章』

這就是個persona了。但有它沒它相當不同,因為它為一個網站創造了一個邊緣的persona,而這個網站原本的目標用戶是統計學家。創建Betty使小組能夠看到設計的網站儘管能夠很好的幫助那些理解統計語言的人但對Betty是完全沒用的。同時我們也發現了那些為Betty設計而事實上並不一定適合她的網站。有的時候,一幅鉛筆勾畫的persona能夠帶來更多的意義。

你應該關心你的persona開什麼車

Persona常常被批評的地方在於有的時候創建persona像是在完成寫作練習。

「Clare 28歲,住在Primrose山。她有輛Prius,然而僅僅在周末開,她有一隻小狗,每周她遛兩次。Clare是單身但不時的約會,她喜歡旅遊。」

只要persona是與設計有關的,這就對了——但是這些到底和設計有什麼關係?當你將persona基本作為交流工具,這些小的細節都變得很重要了。畢竟——你努力要作的是要人性化「目標聽眾」。作為人,當然要關心這些小細節,正是這些細節幫助personas與別人聯繫起來,也讓他們變得真實。Clare到底開什麼車真的重要嗎?從某種程度上,是的。人們所選擇開的車或者住的地方告訴我們這些人們是什麼樣的。Clare開什麼車為Clare的個性增加了深度。然而,我從未贊成去實際的調查這些細節。他們是交流工具,如果人們不知道Prius是什麼意思,就沒有用它的意義了。明白?

不要為persona設計

就像我開始提到的——包含了邊緣的行為和需求的persona。從你的persona中,你能夠確定什麼功能需要包括,核心功能是什麼。一旦你得到了這些信息——你已經讓自己通過創建persona而開始了解用戶——這時可以把persona放在一邊了,用你作為設計師的技巧來設計吧。

如果你用persona來緊密的指導你的設計,你最終支持的是一系列的邊緣情況。這總是會危機到你的核心功能的。這不是好的設計。

一旦你設計產品,你就可以用persona來評價設計,並且以它來幫助你作與利益相關人之間的溝通,來解釋你的設計為什麼以及怎樣支持persona的目標和任務。

不要忍不住參考你為personas創造的目標和任務列表,像拼七巧板一樣的設計頁面的布局。會失敗的。

所以,對於Personas,我非常著迷。但是你需要明白persona的用處在哪兒並適當的使用,並且不要太被他們的創建過程吸引——用你手頭的資料來創建,帶著你的利益相關人一起,並且告訴他們如何做到用戶中心,繼續做設計偉大的用戶體驗的重要的事業。

Leisa Reichelt是倫敦地區的用戶體驗顧問,現在在澳大利亞的悉尼

出自:http://www.uigarden.net/chinese/shi-de-ni-ying-gai-shi-yong-persona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電影《危城》中古天樂飾演的角色曹少璘?
有哪些明星,明明顏值偏低卻強行出演帥氣美麗的角色?
太祖秘史角色介紹?
《秦時明月之君臨天下》的天明是什麼樣的角色?
韓彩英出演《漂亮男人》的角色有哪些特點?

TAG: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