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史話(秦)

中國書法史話(秦)

來源:中國美術網    時間:2008-08-29   【瀏覽字型大小:大 中 小】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中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的混亂局面自此結束。秦始皇稱帝後,採取了一系列有利國家穩定統一的重大舉措,其中之一便是統一文字。戰國時代,經濟文化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促使文字應用範圍擴大,漢字本身也因之發展勺諸侯各國雖使用相同體系的漢字,卻完全可以自行增損,加之中國幅員遼闊,邊緣地區自行其是,也然造成字體使用上的混亂。《漢書·藝文志》載:「古制書必同文,不知則闕,問諸故老。至於衰老,是非無正,人用其私。」「人用其私」就是顏師古注中所說的「各任私意而為字」,文字使用隨意性很強,各種繁簡字、異體字並行使用,作為社會交流工具的文字如此雜亂顯然不便。秦始皇順應歷史發展的要求,在中國歷史上建立了第一個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戰國時期,各國」言語異聲,文字異形」,同一個字往往有幾種寫法。全國統一了,文字不同,對於政策法令的推行和文化的傳播,是很大的障礙。秦始皇為了鞏固中央集權而實行的一系列文化政策(如統一全國文字),對書法藝術的發展出有深刻影響。根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的說法,秦代有八種字體:大篆、小篆、刻符、蟲書、摹印、署書、殳書、隸書。小篆是秦王朝統治者極力主張推廣的正式通行書體,是在大篆的基礎上經過簡化、改動等發展而形成的,字形是長方形,結構統一,線條均勻,它是漢字發展史上第一種具有規範、秩序之美的文字。我國原石尚存的石刻之祖--《石鼓文》,被認為是秦統一之前的戰國秦刻石。《石鼓文》在字體上近於秦小篆但組字不規範,故不屬小篆系列。但從它的造型取長方形,結構上多取平行線以作排列裝飾、線條圓潤等特徵上看,它的確是秦小篆的鼻祖。

 

  秦始皇的「書同文」措施廢除了大量的異體字、繁體字,統一到李斯等人寫就的字書上,漢字使用第一次在全中國範圍內有了統一的標準。

 

  李斯等人的字書今天我們已無從見到,但用秦小篆寫成應是確定無疑的。秦始皇在統一天下後,東巡各地,立石刻銘以歌功頌德,相傳石刻均是李斯所書,為標準的小篆樣板。除了東巡碣石一刻早已墮入海中,《之罘》一刻,原石散失無從細考外,尚有四石拓本有傳。秦代傳世的碑刻,都是對始皇帝赫赫威風的極力頌揚和歌功頌德的記銘文章。根據史書記載,當年的著名碑刻如《嶧山刻石》、《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之罘刻石》、《碣石頌》、《會稽刻石》的書體全是工整而美觀的小篆。和大篆相比,其藝術內涵相形見絀是一目了然的。篆書發展至秦代,已然完全被統一規範化了,專制的嚴厲,必然形成刻板,集權統治下的臣民,就應該是低眉俯首,謙恭和順的,反映在書法方面,循規導矩、嚴謹平正、均等的空間分割與嚴格的左右對稱,使其生命的活力與藝術之感染力已喪失殆盡,即便是表現藝術創作心態,也只能在刻板之中,稍有蜿蜓,但和整體的平正、嚴整、呆板相抗衡,顯得是那樣軟弱無力,文字的統一為書法藝術帶來的卻是窒息,若沒有後來漢代書法的磅礴氣勢和自由浪漫的色彩為書法藝術定名正身,真不敢想像這門藝術是否還能象今天這樣眩目於世界。

 

  且《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字多漫漶不清,《會稽刻石》和《嶧山碑》乃後人翻刻,雖說是規整的典範,但卻呆板之極,實在不足論其美。將摹本和現存原石對照起來看,除了筆畫的粗細差別較大外,筆意還是相當接近的,我們以此來綜合分析秦小篆的特色是可行的。秦篆用筆束鋒凝練而行,線條圓勁,保持中鋒行筆狀態;直筆和曲筆交相使用,構成了一定的律動感(也是小篆中唯一可表現動感的技術動作);空間構築以勻稱、中正、嚴整有序顯著,結字大小一致取縱勢,章法縱橫有序,整齊劃一。向我們展示的是嚴謹、秩序、肅穆的靜態美。

 

  從這種靜態美中我們看到了秦篆非常矛盾的性質。小篆對空間的幾乎絕對等距離的切割,用筆的唯一的中鋒狀態,章法布局的整齊劃一,使戰國金文里俯拾即是的靈活多變、富於生機的多樣統一的美喪失殆盡;先民們那種鬱勃無窮的想像力、生命力在這裡變成了趨向於機械的公式。書者可以毫無感情色彩的方式去重複書寫它、製造它。當秦代統治者向世人炫耀自己的成功與權威之時,藝術生命力在這裡被無情地扼殺了。其實小篆原本可沿著楚金文美術化的道路走下去,但這條路被秦王朝的政治需要無情地切斷了。但一部書法史未嘗不可說是一部文字的發展史,書法與文字在早期本是不可分的,只有文字(字體)發展了,書法(書體)才可能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秦小篆的規範性在自身過於規整的對比之下,其實倒是為後世的書法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因為在「書同文」之前的大篆,各種偏旁符號的形體不固定,每種偏旁在字體中的位置也不固定,書寫的筆順及筆畫數目也不固定。經過「書同文」有計劃、有組織的文字規範整理之後形成的小篆字體才基本定型,字的書寫筆順的固定和字形的固定對書法的意義尤為重大。有了筆順的規定,中國書法兩大美學特徵之一的「線條的運動」才擁有了可靠的基石。

 

  當然,我們還必須注意到: 「秦篆實際上從來也沒有真正佔領過一代書法或一代文字的歷史」。具體而言,它的理由有如下兩點:

 

    第一、秦王朝存世時間太短,它還來不及通過它的行政系統強行讓所有的異類文字退出歷史舞台,此外有效的文字教育系統尚未形成。

 

  第二、它沒有獲得實用的支撐。小篆固然便於辨認,但書寫起來卻很繁鎖。一是在結字上的均勻,二是筆畫上的粗細一致。對今天的書家來說,結字均勻、用筆粗細一致均易於做到,但在當時應該是很困難的事,其道理同於讓兒童寫正正規規的字很難一樣。如此繁鎖,非但民間應用不取,即使在官方也很難做到--秦始皇時代頒布的國家律令和官方文字,便使用相對草化的詔版式篆書。秦始皇在兼并六國之後,為維護統治地位,頒布了許多重要規劃,與此同時 又發表統一度量衡的詔令,多刻於小型銅板之上,後稱」秦詔版」,有人譽其為」小篆之宗」。

 

  詔版的文字內容有兩種,基本相同,但規格卻是多種多樣的,有自由隨意,大小懸殊者;也有工整勻齊,一絲不拘者,從書法藝術的要求來選擇,當然前者的審美價值高於後者。其線條瘦硬果斷,形體雖然極方整,但大小的參差和中軸線的搖擺卻使它顯得縱橫自如,洒脫姿意,加之章法疏密有變,布局黑白差異頗大,令其展現出活潑逗人的意趣。尤其那細挺而略帶稚拙的刀刻之意,倒和甲骨文之神韻有異曲同工之妙,顯示出高古的氣息格調,在秦代小篆那勻整,對稱、刻板的主體風格之中,詔版這種」自由分子」,就顯得格外突出了。

 

  可見,在秦當時,官方使用的篆書體系便存在著正、草兩種。當李斯等人為秦始皇歌功頌德時,其心態恭謹而虔誠,他們選擇了篆書的正書--正楷化的小篆,一絲不苟而顯得拘謹、呆板;詔版主要用於記事,實用的需要決定詔版銘文選擇了篆書的草書--「草化」的小篆,字形大小不拘,行列不整,結構疏密不一。按理,詔版是皇帝用來發布詔書的,用途既正規,書寫時應該像《泰山刻石》一樣工整嚴謹。但事實上,秦始皇剛剛統一中國時,有許多法令需要頒布,一項法令又必須在全國許多地方同時分布,務必要翻刻多件,當時又缺乏今天這樣的印刷條件,因而刻手們無法像泰山封撣那樣鄭重和從容,只能相對急就,而這實際上是得到了秦始皇的認可。《史記·秦始皇本記》中說:「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上至以衡石量書。」即秦始皇每天要看一石的竹木簡形成的官文。官文的文字連詔書的工整也不如,直接是當時民間流行的草篆即秦隸(亦即和我們現在看到的秦簡相類似)。可見,即使王朝最高層的統治者內部,也沒有辦法完全使用正規的小篆。

 

  通過上面的敘述,我們便可發現短暫的秦朝實際使用著兩個文字體系:一是篆書體系,一是隸書體系。這時的隸書實際上便是篆書的草書體系,而在篆書體系內部又使用著正規和草率的兩種書寫形態。實際上,從秦朝開始,「中國文字的發展便走向了複線形態的發展道路」,這也許是秦代書法有別於其他時代書法史的重大意義所在。

  

    我們今天能看到的秦代書跡有:刻符、詔版、權量文、墨書竹簡、璽印等,著名的有《新妻阝虎符》 、《陽陵虎符》、《商鞍方升》等。」權」,秤錘也,又叫」斤」。」量」,是斗斛。其上所刻者甚多。其文其風也與詔版之內容形式大致相同。秦代小篆,詔版石刻之外,還有泉(錢)文,可補二者之不足。也稱作」泉權」,是古幣上的文字。有詩曰:」琅琊碑滅斯書絕,遺韻區區阿堵傳,貨幣紀秦廣聞見,搜羅惜來到泉權。。。。。。」的文字。從側面說明了泉文在小篆中的地位也值得一提。秦代刻符、秦詔版、秦權量以及秦璽印文字,都屬於秦小篆體系文字,但它們的筆畫結構不同於圓轉流動的刻石文字,而是以方折為主。秦代墨書竹簡多是秦隸,屬於古隸,在篆體中含有隸書筆意,它主要流行於民間,後來有一位管理監獄的小官吏程邈把民間的隸書加以搜集、整理,使它成為小篆的輔助性書體,便於事務繁忙的小官吏們書寫。今天我們所能見到的湖北雲夢澤睡虎地出土的竹簡文字,就是秦古隸書法的範例 。秦代雖然只存在了短短15年,然而在漢字書法史上留下了燦爛的一頁,對於兩漢書法和後世整個書法的發展都有影響。

 

  1、《嶧山刻石》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炫耀自己的功績,巡遊天下,曾在嶧山、泰山、琅琊台、之罘、碣石、會稽這六個地方立了七塊石碑;秦二世時,又在這些刻石上加刻了一道詔書,說明這些文字是始皇帝所制。六地刻石文字,相傳均由丞相李斯用小篆文字書寫後刻石,歌功頌德,以留傳後世。

 

  《嶧山刻石》 ,一作《繹山刻石》,原石刻於公元前219年,是秦始皇出巡各地,到達嶧山(在今天的山東省鄒縣境內)時立起的一塊石碑,它是秦代七塊著名的小篆刻石中最早的一塊石碑。原石早在唐代以前就因為被野火焚燒,已經殘缺斷裂。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歷代翻刻本。後世翻了一番刻本中,以宋代淳化四年(933年)鄭文寶根據南唐文字學家徐鉉臨摹的本子摹刻得為最佳,因為重刻於陝西西安(當時稱長安),所以此碑的拓本世稱」長安本」或」陝本」,此碑現存於西安碑林。《嶧山碑》書法以中鋒運筆,全用圓筆,勻稱圓勁,沒有粗細變化,宛轉圓活的曲筆和挺健舒長的直筆交叉運用,曲直對比,線條如同一根根圓勁的鐵絲,所以人們又把以它為代表的秦代小篆刻石書法稱為」鐵線篆」。結體上半部分較緊密,下半部分的筆畫延伸加長,較寬鬆疏朗,字的重心偏上,給人一促高峻肅穆的感覺,字的左右兩邊是對稱平衡的;在章法布局上,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排列得非常整齊。

 

  2、《泰山刻石》

 

  《泰山刻石》 也稱《封泰山碑》,是秦始皇東巡時刊立的六地刻石之一,刻於前219年。原石現只存留了10個字,本來在山東泰安泰山頂上玉女池,乾隆五年被火燒毀,現已移岱廟中。留傳下來的拓本以明代安國收藏的共165個字的拓本(又稱」安國本」)為最好。作為秦代小篆書法的代表作,用筆上完全是中鋒圓筆,線條圓渾而勁拔;結體上,字體呈長方形,左右兩邊對稱,空白均勻,整齊、嚴謹、統一;章法布局上是縱橫有序,從整體上來看,呈現出一種靜態,顯得冷靜而肅穆。

 

  3、《秦廿六年詔版》

 

  《秦廿六年詔版》 是一塊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06年)頒布有關命令的銅版。從《秦廿六年詔版》來看,詔版文字的書法特徵與秦刻石有很多差別,以《嶧山刻石》、《琅琊山刻石》等為代表的秦小篆筆畫圓轉流動,結字勻稱端嚴,章法整齊一致,而詔版文字從形貌上來看仍屬直筆,曲筆也不圓潤宛轉,結體和章法布局上,左右不對稱,上下不平行,字體左傾右斜的情況很多,字的大小不一,疏密穿插,行與行之間,字與字之間參差錯落。詔版文字一方面由於鑄刻時比較草率,另一方面也因為受到民間流行的古隸書風影響,所以顯得質樸而率直,是秦篆中獨具風格的作品。

 

  4、《陽陵虎符》

 

  符,是古代朝廷用來傳達命令、調兵遣將的憑證,上面刻有文字,由左右兩塊合成,國君和派出的軍事將領各拿一塊,用的時候以兩塊能不能合攏來驗明真假和身份。虎符是虎形的符,秦代的符流傳到現在有三件,《陽陵虎符》 就是其中之一,並且它的左右兩塊都保存了下來,非常罕見,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左右兩塊分別刻有相同的12個小篆文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它是一件有很高藝術水平的刻符,所刻的小篆筆畫圓勻,筆力雄健,對稱均衡,結體緊密,字距較寬,疏朗自然。近代學者王國維認為刻符上的文字由李斯書寫,並且對這一刻符非常欣賞,稱讚它是」秦書之冠」。

 

  5、《睡虎地秦簡》

 

  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省雲夢縣睡虎地秦墓出土了竹簡1100餘支,字數近4萬。據專家研究,這批竹簡的書寫時間在戰國末期至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五年(前217年)間,是秦國和秦朝的文字墨跡,內容涉及編年體史書、秦國法律等方面 。這些文字的書寫時間雖然在丞相李斯奉秦始皇之命整理、推廣小篆的前後,但它們是書法史上所稱的」秦古隸」,屬於戰國末期在民間和低級官吏階層興起的」隸書」,許多字雖然在形體上還保存了篆書結構,但寫法上已是大大簡化了篆書用筆的嚴謹性,行筆有方有圓,隨意自然,書寫便捷,在今天看來是一種成熟而流暢,質樸秀朗的藝術風貌,表現了較高的藝術水平。這些珍貴的文物現保藏在湖北省博物館。

 

  李斯 

 

  楚國人,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李斯做了秦王朝的丞相,由於他精通大篆文字,秦始皇就命令他以大篆為基礎,對字體作簡化、改動,使線條圓潤勻稱,結構統一定型,成為秦代的通行書體-小篆。根據司馬遷《史記-始皇本記》記載,當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炫耀他的文治武功,幾次東巡東南諸郡縣,每到一地就要樹碑紀功,以流傳後世。相傳共有六處刻石都是李斯書寫。李斯小篆」畫如鐵石,字若飛動」,筆畫線條圓凝遒勁,圓轉的曲筆和靜長的直筆一起使用,使字呈現出既靜穆又飛動的姿態。這些小篆刻石既促進了小篆字體的普及,又以其獨特的藝術風貌,在中國書法藝術史上第一位有確切記載的書法大家。雖然他做人為官不夠忠直,終落得個誅連九族,腰斬於咸陽的下場,但他對於書體的變革和書法的發展是有貢獻的。

 

  程邈 

 

  字元岑,系先秦時代秦始皇時下社人,原為衙縣獄吏。自幼學書,精研古文奇字,尤工篆體,最可寶貴的是他善於放開視野,繼承創新。增損大篆書,去其繁複,而自創新體,因其較之篆書簡易便寫,端莊優美,始授之於民,很快流傳開來,秦始皇見之甚喜,令其為御史,歷代書法專著偶有評述。

 

  北魏王愔《古今文字志目》中卷所列秦、漢、吳五十九人中,則有程邈。南宋羊欣的《采古來能書人名》中說:程邈」善大篆」。唐代虞世南在《書旨述》中稱程邈書」朴略微奧」。唐李嗣真《書後品》所列程邈書為之上品,評云:程君首創新體、」規範煥于丹青。」張懷瓘《書斷》卷上稱讚程邈書」正合文質,程君是先。乃備風雅,如聆管弦。長毫秋勁,素體霜妍。推峰劍折,落點星懸。乍發紅焰,旋旋紫煙,金芝瓊草,萬世芳傳。」

 

  讀古人定評,看程邈真跡法書,人證物證,皆說明一點:首創正體,程邈是先。端莊優美,千古流傳。今學正書,切記讀看。繼之摹臨,取法其間。在取法時,須注意領悟程邈是怎樣把篆書的圓轉寫法,改變為方折的筆畫,巧妙運用提、按、頓、挫和輕、重、緩、急的技法,把象形的縱勢體制變成正書筆畫的方正結構,已經基本具備了後世」永字八法」的各種筆法,為正體書法奠定了樸實的基礎。

 

  程邈,作為正書傑出的奠基書藝大家之一,是當之無愧的。

推薦閱讀:

會買私人飛機的4類中國人
破除不良「小圈子」 ■劉書劍 中國軍網
中國轉融券業務試點將於28日推出
中國餐桌上的潛規則你知道嗎?(圖)
中國古代星空區劃之 星官、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TAG:中國 | 書法 | 書法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