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譜三國|三國最黑的借刀殺人!他們為何要除掉這個天才?

作者簡介:立早閑人,本名顏永章,泉州人,公共管理碩士,早年因追求名利而奔波勞累,在而立之年遭遇人生第一坎後淡泊明志,致力將自己的人生閱歷轉化成文字,寫出人性之廉恥,告誡世人勿瘋癲。

黃祖雖無勇無謀,但能獨自固守荊州要塞江夏18年,也算是荊州之主劉表的得力幹將,劉表的心腹,貼心之人。《全三國文》中有小霸王孫策對黃祖評價:祖宿狡猾,為表腹心,出作爪牙,表之鴟張,以祖氣息。看來孫策的評價是最靠譜,黃祖素來狡猾,是劉表的心腹之將。而劉表之所以能那麼囂張也全靠黃祖支撐。為此孫策認為黃祖是劉表的第一大將。但黃祖有性格缺陷,這點被自己曾經的屬下甘寧黑得不亦樂乎。再加上黃祖為人粗蠻,缺乏政治頭腦,動不動就被自己的上司劉表利用一下,被上司當刀使,殺個把劉表不好下手的人,諸如彌衡。畢竟劉表也算是東漢的男神,江夏八俊之一,天下名士,一派文人雅士風貌,怎麼會不顧自己名聲,親自動手殺掉禰衡這個放蕩不羈的文士。為此對這種類似切不動、煮不熟、嚼不爛的滾刀肉式禰衡就丟給黃祖,讓粗蠻的黃祖收拾他,真正達到曹操和劉表借刀殺人的目的。

黃祖殺禰衡在《三國演義》中沒有正面的文字描述,只是通過劉表在江夏的手下彙報時知道起因、經過和結果。黃祖與禰衡一起喝酒時,兩人都喝醉。期間黃祖問禰衡在許都有什麼高人。可禰衡在許都,甚至對同時代的人都看不起,稍微看得順眼一點的也就是孔融和楊修。但禰衡對他倆也不客氣,常常對人說,也就大兒子孔文舉(孔融),小兒子楊德祖(楊修)還湊合,其它小子提都懶得提。禰衡說這話時,自己只不過二十齣頭,孔融已經四十歲了,竟被呼為「大兒」,可想而知禰衡是多麼狂悖。可黃祖就是一個粗蠻的武將,暴躁的軍閥,還很不知趣,竟然會繼續問禰衡「似我何如?」禰衡直接回答:「汝似廟中之神,雖受祭祀,恨無靈驗!」見過罵人的,但沒見過這樣罵人的,喝醉酒的禰衡舞舌若劍,愈發狂妄。雖是自討沒趣,但同樣喝醉酒的黃祖卻沒有曹操那麼好的氣量更沒有劉表那麼好的雅量,更不怕擔負什麼殺害名士的破罪名,酒杯一扔,大怒曰:「汝以我為土木偶人耶!」二話不說就把禰衡給砍了。可禰衡至死罵不絕口,到死也要保住自己那一派名士風度,狂妄自大,對掌握自己命運的人一如既往的諷譏、責罵。這正應了那首詩:黃祖才非長者儔,禰衡珠碎此江頭。今來鸚鵡洲邊過,惟有無情碧水流。一語點出黃祖的才能不能與長者相比,而這裡長者可能是指孔融、曹操和劉表。由於黃祖的粗蠻,也因禰衡酒醉說些狂妄之言,就被砍了頭,丟了命。

在亂世時代,倒霉的往往是老百姓或是純文人,而這些純文人可不包括政客、謀士、史官等人,單指靠文學混飯吃的人。

像禰衡這種文人一沒有生活技能二沒有賺稿費的機會,只能靠自己的狂妄或別具一格來賺些名氣,以便在亂世中生存下去。漢代選拔人才是察舉制度,其主要特徵是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並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察舉本意是發現真才,日久卻慢慢變成地方長官的一項特權。那些與地方長官有良好交情或能給長官送厚重禮品者,在競爭中就有了優勢。漢代的察舉,缺乏硬性的客觀標準,最終使察舉制失去了生命力。因此,像禰衡這種即不是富二代又不是官二代,只能靠些「歪門邪道」來賺名氣,尋求到一官半職,好在亂世中尋求生存之道。

筆者按:粗蠻之人,其性情易怒且暴躁到底。一旦犯上粗蠻,便失去了道義,喪去了正常的頭腦行動方向和做法。而黃祖殺禰衡之因,無非是酒醉發生口角。可禰衡卻不幸地碰到粗蠻的黃祖,招來殺身之禍。

推薦閱讀:

《三國演義》中徐庶的介紹是什麼?
信息安全有多重要?看完這篇你就秒懂了...
新三國演義有什麼看點?
《三國演義》連環畫手繪本欣賞1:《北海救孔融》
在斗羅大陸3龍王傳說中,唐舞麟是不是唐三的兒子?

TAG:三國 | 殺人 | 天才 | 臉譜 | 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