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的問題與對策
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非常高興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幼兒園健康教育領域的問題和解決的策略。
大家都知道在幼兒園教育綱要當中,健康領域是五大領域之首,由此也可以看出,健康領域對孩子一生髮展的重要作用,那麼今天的講座,我想從六個方面和大家一起來分享。
第一,談一談《綱要》對健康教育的指導意見。
簡而言之可以歸納為幾個字,就是「四目標、七內容、四要點」,那麼《綱要》對健康領域的四個目標是。
第一,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第二,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第三,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第四,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那麼在內容與要求當中,《綱要》是這樣說的。
第一,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係,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
第二,與家長配合,根據幼兒的需要,建立科學的生活常規,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
第三,教育幼兒愛清潔、講衛生,注意保持個人和生活場所的整潔和衛生。
第四,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營養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第五,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遊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第六,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第七,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那麼通過這兩方面的內容來看,首先身體健康是一切目標之首,另外情緒的安定和愉快,也是目標非常重要的一點。那麼在我們的日常健康教育活動當中,教師就要注意對孩子形成一個安全、溫暖、有序、和諧的師生關係,讓孩子在這個集體的氛圍當中,感到放鬆,感到愉快,在這樣的心理條件下,他才能夠有更多的精神和精力,用於在別的方面的發展上。
第三大點是指導要點。
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這一點也在目前網站上的一些視頻當中比比皆是,那麼在孩子的幼兒園期間,孩子的心理氛圍,甚至比物質環境更為重要,那麼孩子在幼兒園裡頭,老師對他是不是有愛的環境,是不是接納,是不是充滿著鼓勵,那麼對孩子良好的心理特徵的形成,健全人格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第二,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並指導幼兒自立自理的嘗試。那麼這一點也是在目前的一些幼兒園當中存在的一些矯枉過正的現象。因為在幼兒的戶外體育鍛煉當中,很容易出現一些危險,那麼個別的幼兒園老師,就把孩子關在房間里,避免他們出去活動,以免發生危險,其實恰恰相反,在這樣一種關束和保護情況下,孩子的能力得不到鍛煉,他的身體適應能力,大大的減低,反而在他出去的時候,容易出現安全的事故,所以說我們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和照顧的需要,還要給他提供大量的環境,讓他們能夠鍛煉和提升自己,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只有這樣孩子在社會上,才能夠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和意識來保護自己。
第三,健康領域的活動,要充分尊重幼兒生長發育的規律,嚴禁以任何名義進行有損幼兒健康的比賽、表演或訓練等。
第四,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那麼在這「四個目標、七個內容和四個要點」當中,非常全面詳細地構建了健康教育,教師應該遵循的原則、目標、方式方法、指導要求,對我們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開展健康教育活動,都是非常重要的指導性的文件。
那麼第二大點,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因為孩子在幼兒園期間,他的身體和心理發展特點決定了老師可以給他什麼樣一種教育的方式和目標,因此掌握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是每一個幼兒教師,必備必不可少的功課。那麼首先我們來談一談小班幼兒身心發展特點,那麼在生理上小班幼兒表現在比以前他的身體更結實了,不像以前那麼容易生病,這個年齡,兒童的身高增長的速度,比前幾年要略慢一些,一年只增長七公分左右,體重增加1.5到兩公斤,身體的組織結構和器官的功能都有所增強,另一方面3到4歲兒童的精力,比以前充沛了,身體和手的基本動作,已經比較自如,那麼在小班的年齡段里,老師可以和孩子做一些,像追逐跑,或者是像貓媽媽帶著小貓出來,一起捉貓貓藏遊戲等等這樣一些活動,那麼在小班的這個年齡段當中,孩子的心理特點是,他模仿能力非常強,是這一時期兒童的主要學習方式,他們通過模仿,掌握別人的經驗,習得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說他們喜歡模仿,在家裡媽媽打電話的樣子,燒飯的動作等等,另外小班的幼兒,還很喜歡學同伴的樣,遊戲的時候,喜歡與同伴擔任同樣的角色,因此在戶外體育活動當中,教師在投放材料的時候,要儘可能地給小班幼兒同樣的重複多的教具和玩具,這樣避免幼兒在遊戲當中發生爭搶。
那麼中班的孩子,這是三年學前教育當中承上啟下的一個重要的階段,也是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那麼在生理上,中班孩子的動作發展更加完善,體力明顯增強。4到5歲的兒童精力非常充沛,他們的身體開始結實,體力比小班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步行走一定的路程,基本動作更加靈活,不但可以自如的跑、跳、攀登,而且還可以扳腳站立,會拋接球,能騎小車等等,手指的動作也比較靈巧,可以熟練的穿脫衣服,扣鈕扣,拉拉鏈,系鞋帶,而且也會摺紙、串珠、拼插積木等等精細的動作,動作質量明顯提高,既能靈活操作,又能堅持比較長的時間,因此在中班這個年齡段,在基本動作上,就比起小班來講要增加難度。在心理方面,中班孩子的集體中行為的有意性增加了,他的注意力集中了,集中精力干某一件事情的時間,也比以前延長了,小班的集體活動一般在15分鐘左右,到了中班就可以達到25分鐘,他們能夠接受成人的指令,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
那麼到了大班,在身體上面,大班的孩子可以連續地行走20到30分鐘,而不感到疲倦,不但走得很好,而且還會跑、跳、攀登,手的動作也更加靈巧,能夠用鉛筆書寫、畫畫,還能夠用剪刀等手工的工具。在大班的年齡段裡面,老師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更加有挑戰性的動作,而且這個階段的孩子,他也自主地選擇一些具有高難度的,有挑戰性的動作,來滿足自己的身體對發展的需要,那麼在心理特點上面,大班的孩子他的合作意識開始逐漸的增強了,在相互的交往當中,他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玩伴,也能與三五個小朋友一起開展合作性遊戲,他們逐漸明白,公平的原則和需要服從集體約定的意見,也能像其他的小夥伴介紹解釋遊戲的規則,比如在體育遊戲中,可以幾個小朋友一起,他們能自主地分配角色、道具,能夠用語言行動等進行表現,並有一定的合作水平,規則意識也逐步開始形成了。
那麼到了大班,孩子們開始逐步學習著控制自己的行為,遵守集體的一些共同的規則,比如在遊戲結束了,要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處;在發言的時候,知道要舉手,同意了才能發言等等,在大班的後期,兒童們特別會喜歡一些有規則的遊戲,比如像體育遊戲,棋類遊戲等等,對於在活動中違背規則的行為,兒童們常常會群起而攻之,但是這一時期的孩子,對於規則的認識還沒有達到自律,還在一個他律的水平上,規則對兒童來說還是外在的,因此孩子的規則實踐方面還會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
那麼小中大班孩子年齡特點介紹完了之後,第三個內容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健康教育領域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塊內容就是體育活動,那麼在體育活動當中,作為我們的幼兒教師,應該遵循哪些規律呢?
我想孩子的年齡和身心特點是有科學規律的,那麼體育活動也是有科學規律的,只有我們遵循科學規律,有目標,有針對性地設計和實施活動,才能夠達到健康地發展孩子的目的,否則可能會事與願違。
那麼在體育活動當中,需要孩子們的身體參與,應該分析孩子在體育活動過程中的生理、心理變化特點,以及影響的因素,考慮幼兒身體及動作在運動過程中的變化特點,因此在幼兒的體育活動當中,應該遵循兩個規律。
第一個規律是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能力變化的規律。
第二個規律是動作機能形成的規律。那麼首先我們來談一談第一個規律,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能力變化的規律。人體在運動過程當中,生理機能能力是不斷變化的,而且是有一定的規律的,一般在開始的時候,能力會逐漸上升,然後達到在一定時間內保持較高的水平,最後又逐漸的下降,這個過程可以分為上升、平穩、下降三個階段,這個變化過程是一個客觀的規律,那麼在上升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用比較短的時間,將孩子們組織起來,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和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願望和積極性,使孩子在身體運動前,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準備,並通過一些準備性的身體活動,提高機體的活動能力,以適應運動量比較大的活動。
那麼大家都知道,在幼兒園的體育活動設計當中,一般的體育活動,大體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熱身階段,第二個是基本活動階段,第三個階段是放鬆階段。一般來講,不管是什麼樣的體育活動,它都會有這三個階段的出現。那麼熱身的階段,我們主要就是完成生理機能上升階段當中,對活動提出的要求,通過簡單的活動,讓身體的機能開始逐漸提升,達到一個為後面的基本活動做準備的一個良好的準備狀態,那麼在上升的階段,應該做好哪些方面的準備呢?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入手,第一個方面是生理與心理上的適應性準備,孩子知道要進行體育活動時,大部分他們都非常的積極,非常的興奮。情緒高漲、積極踴躍,那麼這些變化,會使孩子的心跳加快,血液當中的葡萄糖含量也會增加,能加速身體各個器官克服惰性,使機體的活動能力較快的上升,以適應即將開始的身體運動,但是也有一部分幼兒的反應是消極的,他們表現為焦慮不安,膽怯退縮,動作遲緩等等,產生這些反應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生理上的原因,比如說殘疾、肥胖、疾病,還有一些是心理上的原因,比如說膽小,動作比較笨,自己缺乏自信心,性格相對孤僻等等,作為幼兒教師,應該注意觀察,每個孩子的反應,對於那些有消極反應的兒童,應該注意培養他們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信心,科學地運用教育技巧,語言藝術及體育活動的創設,引導和鼓勵幼兒,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使孩子能夠積極主動地、心情愉悅地投入到即將開始的體育活動中去。
那麼第二個準備是要做好與活動相關的一些準備工作,目的主要是幫助幼兒克服身體各個器官的惰性,提高機體的活動能力,使之較快的上升到較高的水平,以適應較大活動量的身體活動。那麼這個準備活動的內容,也就是剛才我們說的,第一階段熱身活動。那麼這個熱身活動的內容,從哪些方面來入手呢?可以是一般性的準備活動,比如說孩子們從頭到軀幹、四肢,最後到腳,從頭到尾活動一遍,那麼這些叫一般性的準備活動。主要是促進幼兒身體的全面發展,使身體主要的肌肉群、關節和韌帶都得到充分的活動,也可以是專門性的準備活動。比如說我們在進行跳繩活動之前,可以專門地活動活動孩子下肢部位的肌肉、關節、韌帶,以及參與活動的肩帶部位,以防止正式參加活動時,被拉傷,或者是損傷。幼兒的體育活動,一般負荷量比較小,不需要嚴格的區分一般性和專門性的準備活動,形式也可以豐富多彩,比如說可以模仿操、遊戲、歌舞表演、律動等等,來進行熱身的活動。當然,如果在一些相對,對孩子的某一個身體部位要求比較高的運動活動時,做一些專門性的準備活動,我想也應該是有必要的。
那麼第二個階段是平穩的階段。在這一階段當中,幼兒各個器官的活動能力,已經逐步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他的身體工作能力處於最佳的狀態,大腦皮層具有適宜的興奮性,這個時候身體的運動效率是非常高的,能適應一些激烈的運動,而且學習和練習動作的效果也比較好,由於孩子的神經細胞和肌肉組織比較容易疲勞,所以保持相對較高的水平時間是很短的,但是如果孩子在這個階段當中,情緒比較愉快,再加上活動量也不是很大,那麼幼兒的疲勞現象出現的也會晚一些,這個階段持續時間的長短,是因人而宜,與每個人的年齡,體質狀況,心理狀態以及活動的具體情況是有關係的。根據這個規律和孩子的特點,老師們可以把運動強度比較大,還有難度比較大的內容,安排在這個階段,同時還應該注意這個階段活動內容與方式的多樣化,注意動與靜的交替,急與緩的結合,身體不同部位的練習也應該交替進行,運動負荷的安排,要逐步加大和有節奏,以激發和保持幼兒積極昂揚的運動情緒,那麼在這個階段當中,也可以說是我們體育活動的一個核心的階段,那麼怎麼樣保證體育活動的目標達成,保證這個效果效率最高,那麼這個階段的利用是老師需要下工夫的。
那麼第三個是下降的階段,孩子經過一段時間的身體運動之後,尤其是在進行大量的活動量的運動之後,它體內的消耗能量比較多,身體開始出現疲勞的感覺和現象,機體的活動能力逐漸下降,這個時候教師應該組織幼兒逐漸結束活動,可以安排一些簡單的,動作比較緩和的活動性遊戲,尤其是在一些激烈的運動之後,更應該注重這一環節,它有利於消除幼兒的疲勞,使幼兒的身體得到放鬆,促使能量的恢復,並使孩子的情緒逐漸平穩下來,有益於孩子的身體健康以及隨後的活動安排,那麼我們在設計體育活動當中的放鬆活動,就是針對著下降階段,孩子的體能的變化來設計的,一般來講,讓孩子們在大運動量之後,有一個舒緩的自然的環節,過度下來,讓心率慢慢的降下來,這個也是非常必要的,那麼老師可以選擇一些,舒緩的輕柔的音樂,配上舒緩的輕柔的動作,把在剛才的運動練習過程當中,緊張的肌肉進行放鬆,激烈的心情得以平復,那麼對孩子下一階段的活動做好鋪墊。
在孩子的體育活動當中,身體機能活動變化的上述三個階段當中,上升階段短而快,平穩階段延續時間比較短,承擔急劇變化的能力比較低,下降階段恢複比較快,那麼這個就是孩子身體生理機能變化的規律。
第二個是動作技能形成的規律,動作技能也稱為運動技能,是人們在運動中掌握和有效完成專門的動作能力,或者按一定的技術要求完成動作的能力,那麼在幼兒園的體育活動當中,動作技能的鍛煉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塊內容,像走、跑、跳、平衡、鑽爬、投擲等等,這些動作技巧的完成,對孩子下一步身體的發展,是非常必要的,而動作技能的形成,則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是條件聯繫的建立與鞏固的過程,它能夠激發活動者的興趣,提高活動的積極性,使大腦皮層處於最適宜的興奮狀態,並且具備掌握這個動作需要的基本素質的技能,是形成動作技能的重要條件。實踐證明,動作技能的形成與提高,大致包括粗略的掌握動作,改進和提高動作,動作趨於鞏固,運用自如等相互聯繫的三個階段,要加速幼兒掌握動作技能的過程,取得動作技能形成的良好效果,就必須遵循動作技能形成的規律,那麼第一階段是粗略的掌握動作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對動作有了初步的印象,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廣泛擴散,因而在動作上表現出肌肉過分緊張,不協調、不準確,有多餘的動作,有的時候會有力不從心的感覺,肌肉感覺遲鈍,主要依靠視覺表象來控制和調節動作,那麼在教學活動當中,我們老師們首先要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鼓勵他的學習信心,對膽小、體質差的幼兒,更要給予鼓勵和幫助,要抓住動作的主要環節,進行必要的講解和示範,使孩子對動作的整體性,有一個全面的直覺的印象。要給孩子提供更多的練習機會,讓孩子親自去體驗和實踐,初步學會動作,不要過多的強調動作的細節,或者過多的糾正孩子錯誤的動作。
第二個階段是改進提高動作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經過反覆的練習和觀察分析示範動作,以及聽老師的講解,初步形成了動作的概念,大腦層興奮和抑制的過程逐漸集中,特別是分化意志有了發展,由泛化進入了分化,在練習過程中,動作比較放鬆、協調,連貫和準確,多餘的動作逐漸開始消失。但是動作還不夠熟練和鞏固,遇到新的刺激動作,容易變形,多餘動作又會出現,在這個階段,在教學過程當中,老師應該運用多種的教法,幫助幼兒掌握動作的細節部分和技術關鍵,逐步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這一階段幼兒掌握動作的程度有明顯的差別,要針對不同的情況,找出錯誤的原因和改進的方法,通過反覆的實踐和練習,使孩子能夠輕鬆自如的協調正確的完成動作,使動作日益完善。
第三個階段是鞏固和運用自如的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動作概念明確,大腦皮層興奮和抑制過程更加集中,動力定型已經牢固的建立,動作協調、準確、熟練,在複雜的條件下,能夠比較熟練的來運用,在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們要幫助孩子鞏固和提高已經掌握的動作,經常加以複習和鞏固,不斷變化練習條件和動作組合,使動作更加熟練和不斷提高,根據幼兒運動能力發展水平和具體情況改進動作的細節和發展身體的素質,以不斷提高動作的質量。上述這三個階段是有機聯繫的,劃分是相對的,各個階段並沒有明顯的界限,是逐步過渡,逐步發展的,每一個階段的出現,持續時間的長短,與孩子的水平、特點以及教材的內容,教師的教學方法有很大的關係,不能統一的規定和要求,在教學工作當中,應該從實際出發,靈活的運用並遵循這一規律,另外老師在掌握了這一規律之後,還可以根據活動的具體內容和目標,針對這三個方面的階段,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孩子更好的、更快的過渡到熟練掌握動作階段。
第四個大的問題,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健康教育領域中,體育活動的有效的組織形式。那麼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幼兒園的體育活動組織形式,有多種的分類方式,比如說按照戶外體育活動的地點不同,我們可以把它分為園內體育活動和園外體育活動,或者是室內體育活動和室外體育活動,按照體育活動組織的嚴密程度,和教師指導方式的不同,我們可以把它分為,正規性體育活動和非正規性體育活動。那麼按照幼兒在園的一日活動中,參與體育活動的時間和內容的不同,我們通常把幼兒園體育活動的組織,分為以下的幾種形式。
第一,是早操活動,這裡所指的早操活動,並不是一般意義上,所指的晨間體操活動,而是做操和晨間其他體育鍛煉活動的總稱,在天氣晴好的時候,通常要求在幼兒園戶外活動場地上進行,如果遇到了下雨的天氣,可以在教室內做操,或者利用走廊,開展體操和小型遊戲活動,在天氣炎熱或者是寒冷的季節,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在專門的體育活動室當中進行。活動的時間一般在半個小時左右,而且要求每天都要按時進行。活動的形式大多採用集體,比如說集體做操,和自選活動,比如利用運動器械,尤其是利用各種小型器材,進行的小型多樣的體育遊戲和活動相結合的方式。這種活動方式,在全面鍛煉孩子的身體,養成幼兒良好的身體姿態,培養幼兒自覺參與和積极參与身體鍛煉良好習慣方面,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堅持每天做操,還有利於培養幼兒持之以恆,不怕寒暑,不怕困難等良好的意志品質,並且能夠有效的提高幼兒身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加對疾病的抵抗力。
第二,是體育教學活動。體育教學活動,也就是我們傳統意義上說的體育課,是幼兒園體育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它通常採用集體全班或者是小組的教學活動方式,在沒有特殊情況,比如說下雨或者天氣過熱過冷的條件下,也要求在戶外場地上進行。體育教學活動,並不是每天都進行,在現代的幼兒園當中,各年齡班的體育教學活動,一般每周安排一到兩次,並且大多採用遊戲的方式來進行。
第三,是戶外體育活動,對戶外體育活動的理解,我們不能籠統的認為,戶外體育活動就泛指在戶外進行的體育活動,如果這樣理解,就很容易與上面的兩類活動混為一談,首先與戶外進行的體育教學活動相比,這裡所指的戶外體育活動,是指非正規性的體育活動。一般來說,它並不強調活動組織的緊密性,而且老師大多採取間接指導的方式,來組織和實施活動,而體育教學活動,作為一種正規性的體育活動,則往往比較強調活動組織的嚴密性,而教師的指導,主要採取直接指導的方式來組織和實施活動。其次與戶外進行的早操活動相比,早操活動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做操,二是晨間其他的體育鍛煉活動。從活動形式和內容上來分析,早操活動中,第二部分的活動,實際上是這裡所指的戶外體育活動的組成部分,但是戶外體育活動在時間上的安排更為靈活,或者的形式更加多樣,活動的內容也更為廣泛,就好像我們在強調分組教學區域活動的時候,戶外體育活動就像在室外的一個體育方面的區域一樣,讓孩子自選材料,在相對寬鬆的時間環境器材當中,自由的與器材材料發生互動。
那麼戶外體育活動,也是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重要組織形式,在正常的情況下,戶外體育活動必須在幼兒園戶外場地上進行,如果有特殊的情況,戶外體育活動也可以在體育活動區,或者是室內的海洋球池,訓練室等等,專門的體育場所內進行,並且確保每天的活動時間一定要有。那麼在我們的規程當中也明確的規定,幼兒每日的戶外體育活動時間,不得少於1小時。
在時間的安排上,戶外體育活動一般有兩個時間段,一是晨間,或者是上午的某個時間段,二是下午的某個時間段,活動的內容主要是器械運動,或者是利用小型器材進行自主遊戲和活動。有時也可以安排做操,比如孩子午睡之後的戶外活動,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但通常採用自選的方式,因此,戶外體育活動,更能夠發揮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也更有利於教師實施因人施教。
那麼除了上面說的幾種基本組織形式之外,我們幼兒園體育活動,還可以有體育節、運動會、幼兒短足,或者是短途遊覽,親子運動會等等。那麼在日常的教學活動當中,老師們還可以發揮聰明才智,可以用多種多樣的組織形式,來讓幼兒的體育活動鍛煉達到有效。
那麼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分享第五個問題,設計幼兒體育活動時,應該注意的問題,那麼相信這也是廣大幼兒教師普遍比較關注的,那麼在設計幼兒體育活動時,應該根據孩子的生理、心理的發展水平,以及幼兒園體育活動的特點來進行,如何使自己所組織的活動適合幼兒,並且有效,要注意從以下六個方面考慮。那麼第一個要考慮的就是日常性,那麼日常性的含義是,幼兒體育活動,應該合理的安排在幼兒的每日生活的各個環節,《綱要》中明確的規定,幼兒每日的戶外體育活動,不得少於一小時,幼兒教師必須讓幼兒在戶外進行各種體育活動,使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在每周一次的體育課中,只能重點指導幼兒正確的練習各種基本動作,教授新操節和新的體育遊戲,而大量的複習練習,鞏固和提高,特別是身體素質的練習,必須重複安排在日常戶外活動時間內進行,因此我們要注意,首先每天都應該讓孩子進行適當的體育活動,每天在早操和戶外活動的時間裡,讓孩子適當的參加一些身體運動,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提高機體的適應能力,激發幼兒愉快積極的情緒,使幼兒活潑開朗,精神飽滿,其次注意幼兒一日生活中動靜的交替安排,為了保證幼兒的身體健康,避免幼兒神經細胞過於疲勞,在幼兒比較安靜或活動之後,尤其是智力活動之後,應該安排幼兒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從而使孩子的生活有節奏,有規律,賦予變化,那麼我們在日常的帶班過程當中,也經常的發現,假如因為長期的陰雨天氣,或者是冬天非常寒冷,不適合外出活動這麼一些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孩子們在班裡的情緒往往很難去控制,往往老師把嗓子喊破了,但是孩子就是靜不下來,其實他的原因也在於,孩子的日常生活缺乏了動靜交替,更多的是在教室里,進行了安靜的活動,而沒有讓他在戶外的場地當中,進行的釋放體力,心理得到了儘可能的滿足,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的情緒就會出現一些問題。
第二是適量性。適量性的含義是指幼兒體育活動的運動負荷,也就是活動量,要按照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來進行設計,人體機能的改善和提高,必須在適當的運動負荷的刺激下,才可能實現,那麼負荷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到幼兒身體的發展和發育,影響到幼兒體育活動的成效。如果說運動負荷過小,或者是停留在同一個水平上,則人的身體機能,不能夠進一步提高,增強體質的效果也不大,也不利於動作技能的掌握,如果說運動負荷的增加過猛過快,運動的刺激超出了幼兒身體所能承受的限制範圍,不僅不能增強體質,反而會有損幼兒身體正常的發育,甚至有害於健康,還會降低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對練習產生畏難情緒,喪失信心,有時甚至還會發生傷害事故。只有適宜的活動量,才能使幼兒的身體,承受適宜的生理負荷,從而有效的增強孩子的身體器官,系統的適應性,提高幼兒機體的功能,促進幼兒的生長發育和身體的健康,那麼這也是我們為什麼在體育活動當中,一直要關注運動量和練習密度,如果說這節課的運動量和練習密度不夠,那麼有可能這麼多孩子在參與體育活動當中,他們的時間就是隱性的浪費。那麼如果說練習密度和運動量過大,會使孩子產生無法恢復的疲勞,讓孩子身體的恢復機能下降,反而會對他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這個也是體育活動的科學性的一個方面的體現,因為孩子的身體在運動過程當中,不僅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負荷,而且也要承受一定的心理負荷。因為身體的運動,並非是單純的人體運動,它還伴隨著人的認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心理過程。影響幼兒心理負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心理活動的強度和時間,比如注意的強度和持續的時間,記憶的質量和廣度,思維的水平、意志的努力和情緒的變化等等,還有教材內容的難易程度,教師的教態,教學方法,教學環境的用具等等,在教學當中,我們首先要合理的制定體育活動計劃,並且認真的組織每一次活動,不僅要合理的搭配體育活動內容,還要根據不同的季節,場地器械條件等等因素,使體育活動各方面的工作,都要貫徹適量性的原則。其次,要注意保持幼兒適度的心理負荷,在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心理負擔不宜過大,教師要充分發揮和利用身體運動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價值,以達到身心和諧發展的目的。
第三個要關注的是多樣性。多樣性的含義是幼兒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選用的指導方法也應該豐富多彩,它的作用主要有兩個,一是充分發揮各種組織形式的指導方法的優勢,更好的完成體育活動任務。第二是通過運用多種形式和方法,提高和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性、積極性和主動性,豐富幼兒的生活,幼兒園最常見的體育活動組織形式,有早操,體育課和戶外體育活動,還有區域活動,室內活動,體育遊戲,小型運動會,遠足和短途旅行等等,它們都具有各自的特點,任務和目標,任何一種組織形式,都不可能完成全部的幼兒體育活動任務,必須依靠各種組織形式的相互補充和配合,才能豐富幼兒的生活,擴大幼兒的視野,更好的促進幼兒身體的發展和心理的健康,共同實現幼兒體育活動的目標。而且幼兒各種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都帶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時又都具有一定的價值,無所謂好壞優劣之分,關鍵在於能互相補充,相互配合,相互促進,以求全面實現幼兒體育活動的任務,促進其身心和諧的發展,因此幼兒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應該是豐富多彩的。
第四個問題是要關注循序漸進,那麼循序漸進的含義,是指教學的內容、方法和運動負荷方面的安排,都要根據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逐步深化,不斷提高,在安排教學內容時,首先要注意方式方法,要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教學過程中,簡和繁,易和難都是相對的,同一內容,對身體發展水平不同和掌握動作程度不同的幼兒來說,就是有不同的感受,因此老師要密切的聯繫實際,全面考慮、統籌安排,以達到全面發展的目的。其次,教學內容要有系統性,要注意教學內容的互相聯繫性和連貫性,做好計劃、備好課,吸收教材和以前學過的內容要合理的搭配,以達到逐步提高的目的。再者,要有節奏的,逐步提高負荷,在體育活動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負荷的加大是漸進的,它是貫徹循序漸進的原則的重要體現,因為人體的發展的規律和超量負荷的原理,運動負荷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可以使機體產生良好的適應性,不同負荷的體育活動內容,可以有節奏的按照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變化的規律進行安排,在一學年、一學期,或一定的活動階段,運動負荷應該保持一種總的提高的趨勢。
第五,是興趣性。幼兒的體育活動,主要通過幼兒感興趣的體育遊戲或遊戲的其他形式進行的。那麼體育遊戲既是教材又是手段,我們在設計體育遊戲時,首先要考慮不同年齡幼兒的特點,選擇教材,研究教法,有目的的發展幼兒各項基本動作的技能,提高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興趣,促使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全面鍛煉幼兒的身體。比如在基本體操的教學活動中,就可以創編一些模仿操,對各種動物的動作進行模仿,還可以增加角色表演和故事情節,使做操的過程更具有趣味性,從而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幼兒體育活動設計中,合理的運用興趣性原則,是調動幼兒積極學習和活動的一個重要階段。
第六,安全性。安全問題是體育鍛煉中的最重要的問題,由於孩子的體力較弱,獨立活動能力較差,缺乏運動經驗,特別是運動中衛生和安全的教育,自我感覺和反應能力低,情緒高漲時,最容易忽視安全方面的問題,以及忽視了遵守規則,因此安全問題在幼兒體育教學和其他體育活動中,顯得尤為重要。必須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發生傷害事故。在教學和活動中,我們老師要思想上高度重視,認真鑽研教材,了解運動衛生知識,研究傷害事故發生的原因和規律,制定必要的制度規則,並教育幼兒認真遵守,如玩兒攀登架、滑梯等運動器械的規則,還可以在醒目位置懸掛提示,在活動中,注意運動生理衛生,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運動負荷要適量,注意個體差異,飯前飯後不做劇烈的運動等等。選用的運動項目性質和動作的難度,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活動能力,加強組織教法的嚴密性,如投擲的時候不能面對面投,從高處往下跳,爬障礙時,要進行必要的保護和幫助,場地小,人數可以多分為幾組,採用分組練習,依次練習等方法,以免發生碰撞,在孩子情緒激動時,或者是注意力分散時,要及時加以調節,注意場地、器械、服裝、環境等方面的安全衛生,保證場地平坦,不起塵土,各種器械齊全、清潔、牢固,不應帶有尖、稜角,檢查幼兒服裝,不穿過多過厚的衣服,褲帶、衣扣系牢,口袋裡不能放硬物等等。
第六個大的方面,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實施幼兒體育活動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調節活動量,關注孩子的發展。在遊戲進行中,教師要善於進行觀察,以調整遊戲的活動量,如果發現有運動量不足,或者是過大時,就應該及時的採取增減活動的緊張程度,比賽的次數,擴大或者是縮小場地,或者進行輪流活動或短時間休息。另外還要注意對體質強弱不同的幼兒區別對待,比如在進行捕魚這個四散追逐跑的遊戲中,剛開始時可以先放一段音樂,讓全體的小魚自由自在的游一會兒,活動一段時間之後,可以先補體質弱的魚,對那些較胖的魚,不愛活動的魚,可在他身後假裝捕捉,督促他們多活動,然後再捉一些體質一般,或者是比較容易興奮,抑制自己活動量的魚,對體質強的可以不補他,這樣可以避免體質弱的吃不消,體質強的吃不飽的現象。
第二,要關注動作的發展。在遊戲的進行中,孩子們往往對遊戲的內容、情節,或者是比賽的勝負所吸引,而忽略了動作的正確姿勢,教師應對幼兒採取有效的措施,或補充一些必要的規定來抑制錯誤的動作,比如在某一個幼兒園,教師讓幼兒頭頂著沙包,在平衡木上走,而且提出了三個要求。第一個要求是複習走平衡木的動作,上體正直,不低頭,走的要平穩。第二,沙包如果掉下來,必須撿起來頂在頭頂上,從掉下來的地方接著走。第三,先做完的組為勝利,孩子為了快,顧不上身體的姿勢,一低頭沙包就掉下來,教師重新組織了遊戲,要求這次比賽不比快,只比哪隊掉沙包的次數少,結果幼兒比較好的完成了前兩個要求,達到了鞏固和提高走平衡木的教學目標。幼兒在遊戲進行中,出現了錯誤的動作時,教師可以用簡短的語言提醒幼兒注意,但不要經常讓幼兒立即停止遊戲糾正動作,最好是在遊戲的間歇時,教師指出錯誤的動作,強調正確的姿勢,還可以讓做得好一點的孩子進行示範,讓大家向他學習。
第三,關注培養幼兒遵守規則,重視品德教育。通過遊戲培養幼兒的集體主義精神,使他們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遵守紀律等優良品德,讓幼兒遵守規則,必須使幼兒了解規則,自覺自愿的遵守規則,而不是消極的被規則所限制,比如進行捕魚的遊戲,讓幼兒在指定的大圓圈裡四散跑,教師就可以向幼兒說明,這個大圓圈就是魚池,魚兒離不開水池,離不開水,如果跑出圓圈去,就算被捉到了,這樣講解,孩子就容易理解和遵守規則,在遊戲中如果出現了違反規則的現象,教師一定要分清原因,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
小班幼兒的理解力、記憶力和控制自己的能力比較差,尤其是在學習新遊戲時,要求他們嚴格執行規則是有困難的,所以教師最初不是過於嚴格的要求他們,應該循序漸進的逐步的提高要求。中大班的幼兒如果是為了比賽的勝負,而忽略了規則,教師就應該在比賽當中及時的提醒,在遊戲的結束時,評議執行規則的情況,在下次玩兒之前,進一步的明確規則要求。讓孩子們不僅僅得到身體的鍛煉,還進一步的提升他們的合作意識、規則意識和意志品質。
第四,關注安全的問題。那麼在遊戲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把幼兒的安全問題重視起來,由於孩子的體質比較弱,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性,以及獨立活動的能力差,容易興奮,自我保護能力比較低,缺少安全知識。因此在活動量比較大,動作比較難,組織紀律不好,場地不平整,或者進行器械練習時都容易發生傷害事故,所以老師在組織體育時一定要嚴謹,消除一切不安全的因素。
總而言之,我們所有的幼兒教師,應該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主觀能動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切實將孩子的體育活動設計好、組織好,讓它為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服務,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謝謝大家!(結束)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戰狼二》熊孩子張翰?
※教育部,請將不帶私貨的減負進行到底!
※如何反駁《被寵壞的中國式子女》?
※美國如何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關於運動的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