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探微》(52)涅槃真實法,世皆不牢固
《法華探微》(52)
涅槃真實法,世皆不牢固
「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行處,此中便應起塔,一切天人皆應供養如佛之塔。」
如果你是個老參,應該會知道這段經文本身就是一個公案。雖然佛這樣說了,但是我們要不要真的把這個人待過的地方全都買下來建塔?當然不用,因為前面已經講了「不須為我復起塔寺」,你只要「悟入佛慧」就可以了。這段經文是可以拿來參究的,這裡不多作解釋,免得糟蹋一個大好公案。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我滅度後, 能奉持此經,
斯人福無量, 如上之所說,
是則為具足, 一切諸供養。
以舍利起塔, 七寶而莊嚴,
表剎甚高廣, 漸小至梵天,
寶鈴千萬億, 風動出妙音。
又於無量劫, 而供養此塔,
華香諸瓔珞, 天衣眾伎樂,
燃香油酥燈, 周匝常照明。
惡世法末時, 能持是經者,
則為已如上, 具足諸供養。
若能持此經, 則如佛現在,
以牛頭栴檀, 起僧坊供養。
堂有三十二, 高八多羅樹,
上饌妙衣服, 床卧皆具足,
百千眾住處, 園林諸浴池,
經行及禪窟, 種種皆嚴好。
若有信解心, 受持讀誦書,
若復教人書, 及供養經卷,
散華香末香, 以須曼瞻卜、
阿提目多伽, 薰油常燃之。
如是供養者, 得無量功德,
如虛空無邊, 其福亦如是。
況復持此經, 兼布施持戒,
忍辱樂禪定, 不瞋不惡口,
恭敬於塔廟, 謙下諸比丘,
遠離自高心, 常思惟智慧,
有問難不瞋, 隨順為解說,
若能行是行, 功德不可量。
若見此法師, 成就如是德,
應以天華散, 天衣覆其身,
頭面接足禮, 生心如佛想。
又應作是念: 『不久詣道樹,
得無漏無為, 廣利諸人天。』
其所住止處, 經行若坐卧,
乃至說一偈, 是中應起塔,
莊嚴令妙好, 種種以供養。
佛子住此地, 則是佛受用,
常在於其中, 經行及坐卧。」
這個重頌和經文的內容差不多,我們就不解釋了。
《妙法蓮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有善男子、白佛言:「世尊!若善女人,聞是《法華經》隨喜者,得幾所福?」
而說偈言:
「世尊滅度後, 其有聞是經,
若能隨喜者, 為得幾所福?」
這時,彌勒菩薩向佛請問:「佛滅的後世,對《法華經》能起隨喜心的人,會有怎樣的福德和功德?」你可能會覺得奇怪:「前面佛不是已經講了很多隨喜的功德嗎?彌勒菩薩為什麽還要問呢?」你看,這一品就叫「隨喜功德品」。之前佛雖然講過隨喜的功德,但都是在解說個別法義時零零星星提到的。現在可以說是彌勒菩薩請佛再作一個詳細的總結,強調隨喜的功德。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如來滅後,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智者,若長若幼,聞是經隨喜已,從法會出,至於餘處,若在僧坊,若空閑地,若城邑、巷陌、聚落、田裡,如其所聞,為父母、宗親、善友、知識,隨力演說。是諸人等,聞已隨喜,復行轉教;餘人聞已,亦隨喜轉教。如是展轉,至第五十。阿逸多!其第五十善男子、善女人,隨喜功德,我今說之,汝當善聽。
針對彌勒菩薩的問題,佛就開始演說隨喜《法華經》的功德:「如來滅度的後世,如果有出家、在家弟子,或是一般的世間智者,無論長幼,當他們聽到這部經的法義,覺得不錯以後,去到別的地方,或在僧坊,或在空地,或在城市、街巷、村落、田間,把記憶中的法義隨力轉教給父母、親戚、好友、舊識等等。這些人聽後也同樣隨喜轉教。像這樣輾轉相傳,一直傳到第五十個。現在,我就來演說這第五十個人的隨喜功德。」
當《法華經》被輾轉傳到第五十個人這裡時,肯定已經所剩無幾。我們現在可以把傳五十人理解成傳五十代。你要知道,法華會現場的情況,在結集成經典時已經省略了很多。比如前面那些從地踴出的菩薩,他們用偈讚嘆佛,是一直說了五十個小劫,但是,這些話經文都沒有寫下來。可見,我們現在看到的經文,跟佛現場講的相比,肯定縮水了不少,很多細節在集結成經時都被略去了。可以說,如果不是當場聽,只是看文字記載的經教,現在的我們已經不知道是第多少代了。不過,就算現在看到的經典比原始的少了很多,但只要能對「一切眾生皆能成佛」這個核心法義起歡喜心,我們的法供養也一樣能夠成就。
從這段經文也可以看出來,佛陀鼓勵我們「如其所聞……隨力演說」,這相當於佛世尊第一手的授權,有了第一手的授權,我們不用再去尋找第二手、第三手的授權。人間的法律,允許人民有依法講學、著述的自由。佛教顯然也能適應現代這種開放的氣氛,大家都可以隨力演說佛法,成就法師功德。既然說「隨力演說」,如果你有能力,當然也可以組織一個團體來宣說《法華經》,只要所說符合三量,佛菩薩都會隨喜讚嘆。
「若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眾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若有形、無形,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無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眾生數者——有人求福,隨其所欲娛樂之具,皆給與之。一一眾生,與滿閻浮提金、銀、琉璃、車璩、馬腦、珊瑚、虎珀,諸妙珍寶,及象、馬、車乘,七寶所成宮殿樓閣等。是大施主,如是布施滿八十年已,而作是念:『我已施眾生娛樂之具,隨意所欲,然此眾生,皆已衰老年過八十,髮白面皺,將死不久,我當以佛法而訓導之。』即集此眾生,宣布法化,示教利喜,一時皆得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盡諸有漏,於深禪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脫。於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寧為多不?」
彌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無量無邊。若是施主,但施眾生一切樂具,功德無量;何況令得阿羅漢果。」
佛用一個譬喻來解說這第五十個人的隨喜功德。比如一個人,為了積累福德,在八十年中,傾其所有布施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的所有眾生。對每一個眾生,他都隨他們的喜好施以最上好的妙物,比如滿一閻浮提——也就是四分之一個佛國土——那麽多的七寶,還有象馬、車乘等交通工具,以及七寶建造的宮殿樓閣等等,也就是讓這些眾生全都過上最好的生活。他這樣一直布施了八十年,然後心想:「現在,這些眾生都年老體衰,已經離死不遠了。我應該教授他們佛法,讓他們得到解脫。」他就把眾生招集起來,演說聲聞法,讓他們都成就了聲聞乘的果位,從初果到四果不等。這些人繼續修習,最後都成了俱解脫阿羅漢。
講到這裡,佛問彌勒菩薩:「你覺得這位大施主成就的功德多嗎?」菩薩答道:「他成就的功德無量無邊。僅僅財布施的功德就已經很大了,何況他還成就了法布施,把他們都教成了阿羅漢。」
佛告彌勒:「我今分明語汝,是人以一切樂具,施於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眾生,又令得阿羅漢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佛就告訴彌勒菩薩,這個人所得的功德,還不如第五十個聽聞《法華經》的人隨喜一偈的功德多。前者不及後者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百千萬億分之一,甚至無法用算數、譬喻計算。
佛這是在告訴我們:人天乘和二乘的善功德積累得再多,跟大乘法相比,也完全不成比例。布施眾生,代表人天福報的財布施;教導他們成為俱解脫阿羅漢,代表解脫道的法布施。這個施主成就了兩種這麽大的功德,佛卻說他完全比不上第五十個聽法隨喜的人。為什麽呢?因為諸佛如來出現於世的「一大事因緣」,就是要讓眾生都成佛,只要有人不成佛,世尊就會覺得不夠好。雖然這個大施主把那麽多眾生教到俱解脫阿羅漢,但他們離佛道都還有一段距離;而這第五十個人,就算他聽到的《法華經》不完整,可能只是一偈,甚至只是「一切眾生皆能成佛」這一句話,但他只要有一念隨喜,就在菩提道上種下了善因緣,不遠的將來一定會成佛。所以,兩者的差距是很大的。當然,如果你不僅隨喜,還知道諸佛菩薩是住在般若實相的智慧之中,那就更不容易了,這一點下面會講。總之,成佛的功德是最大、最究竟的,再殊勝的人天善法和解脫道都比不上。
這些隨喜的人,在成佛的路上可能還會經歷很多波折,但在佛陀看來,都是「轉身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華經》裡說的世界,動不動就是「阿僧祇」、「恆河沙」,時間也都長到嚇人。我們也一樣,要把心量放大,相信自己一定能夠速成佛道。
「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德,尚無量無邊阿僧祇,何況最初於會中聞而隨喜者,其福復勝,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得比。
第五十個隨喜的人都能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功德,最初的那個隨喜、轉教的人就更不用說了。
不過,我們也要知道,雖然都是「隨喜」,但也有程度上的差別,這就和前面講的「信解」有關係了:如果一個人僅僅是聽到人家說「一切眾生皆能成佛」,心裡覺得「聽起來好像不錯」,那他離成佛還比較遠;當他能親證般若實相的智慧,確信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必將成佛,他心裡的這種確定無疑的歡喜,則是更加增上的隨喜,他也能緣著這個智慧,腳踏實地地向成佛邁進。當然,在修學的道路上,大家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順其自然就可以了。
最初聞而隨喜的功德,雖然非常不得了,但是以佛法的原理來說,聽聞而得的知識為正教量,實證而得的知識為現量,現量超過比量。所以,只要能夠實證實相般若,功德便超過最初聞而隨喜的人。
「又,阿逸多!若人為是經故,往詣僧坊,若坐、若立須臾聽受,緣是功德,轉身所生,得好上妙象馬、車乘、珍寶、輦輿,及乘天宮。若復有人於講法處坐,更有人來,勸令坐聽,若分座令坐,是人功德,轉身得帝釋坐處,若梵王坐處,若轉輪聖王所坐之處。
佛又告訴彌勒菩薩:如果有人為了這部經去聽法,不論他是坐著正正經經地聽,還是站在門邊隨便聽聽,只要他聽了那麽一下,生起一絲信受,以這個功德,他就會生在人天善處,擁有各種上好的象馬、車乘、珍寶和轎子,甚至得升天宮。再者,如果有人已經坐在會場聽法,看到其他人來,趕忙招呼人家一起聽;看到座位坐滿了,就把自己的座位分出來同他一起坐,以這個功德,他不久就能生作帝釋天、梵王,或作轉輪聖王。
「僧坊」,以前講過,就是出家人的房舍,這裡雖然只說「往詣僧坊」,其實也代表其他說法的地方。「輦輿」,是人抬的車,相當於轎子。「轉身即得」,前面也講過,佛經說「轉身」,不一定是指下輩子,這其實是個副詞,表示很快、不久。不過,你要知道,這一段說的都還是人天福報,並沒有多麽了不起,如果你跑去聽經還是為了這些目的,那你真是沒有把《法華經》聽進去。
若以出世法來解說,「轉身得帝釋座處」不但不誇張,還是很保守的話,實際上是「轉身得詣諸佛住處」。但是前後兩句並無差別,因為帝釋、梵王、轉輪聖王與佛並無差別。這句經文也是公案,有志於大乘見道者,不妨於此處參究。
「阿逸多!若復有人,語餘人言:『有經,名《法華》,可共往聽。』即受其教,乃至須臾間聞,是人功德,轉身得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利根智慧,百千萬世終不瘖瘂,口氣不臭,舌常無病,口亦無病,齒不垢黑、不黃、不踈,亦不缺落,不差、不曲,唇不下垂亦不褰縮、不麁澁、不瘡胗,亦不缺壞,亦不喎斜,不厚、不大,亦不黧黑,無諸可惡。鼻不匾?,亦不曲戾,面色不黑,亦不狹長,亦不窊曲,無有一切不可喜相。唇舌牙齒悉皆嚴好,鼻修高直,面貌圓滿,眉高而長,額廣平正,人相具足,世世所生,見佛聞法、信受教誨。
「阿逸多!汝且觀是,勸於一人令往聽法,功德如此,何況一心聽說、讀誦,而於大眾為人分別、如說修行?」
佛繼續說,如果還有人,邀請其他人一起聽聞《法華經》,就算只聽了一會兒,以這個功德,他不久也會生到佛國淨土,成就敏利的智慧和端正的形貌,世世在佛座下聽聞說法,信受教誨。勸一個人去聽法都有這麽大的功德,那些一心諦聽讀誦、為人解說、如法修行的人,功德就更大了。
經文用了很多詞句來描述相貌的莊嚴,我們不一一解釋了。簡單來說,就是難看的、令人不喜的情況他都沒有,身形的各個部分都是端正、令人生喜的。「轉身得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陀羅尼菩薩,就是能「總持一切諸佛所說,不忘不失」的菩薩,能夠跟這樣的菩薩共生一處,你不久也會成就「總持一切諸佛所說,不忘不失」的智慧和功德。
不過,凡事都有兩面。隨喜《法華經》的功德這麽大,一旦反過來毀謗《法華經》,或者毀謗弘揚《法華經》的菩薩法師,果報就會變成反向的。例如,隨喜者的功德是身形端正,毀謗者的果報,便是身形醜陋;隨喜者的功德是「轉身得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毀謗者的果報便是「轉身即與謗三寶者共生一處」——這是什麽地方呢?當然是三惡道了。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人於法會, 得聞是經典,
乃至於一偈, 隨喜為他說,
如是展轉教, 至於第五十,
最後人獲福, 今當分別之。
如有大施主, 供給無量眾,
具滿八十歲, 隨意之所欲。
見彼衰老相, 髮白而面皺,
齒踈形枯竭, 念其死不久,
我今應當教, 令得於道果。
即為方便說, 涅槃真實法,
世皆不牢固, 如水沫泡焰,
汝等咸應當, 疾生厭離心。
諸人聞是法, 皆得阿羅漢,
具足六神通, 三明八解脫。
最後第五十, 聞一偈隨喜,
是人福勝彼, 不可為譬喻。
如是展轉聞, 其福尚無量,
何況於法會, 初聞隨喜者。
若有勸一人, 將引聽法華,
言此經深妙, 千萬劫難遇,
即受教往聽, 乃至須臾聞,
斯人之福報, 今當分別說。
世世無口患, 齒不踈黃黑,
唇不厚褰缺, 無有可惡相,
舌不乾黑短, 鼻高修且直,
額廣而平正, 面目悉端嚴,
為人所喜見, 口氣無臭穢,
優鉢華之香、 常從其口出。
若故詣僧坊, 欲聽法華經,
須臾聞歡喜, 今當說其福。
後生天人中, 得妙象馬車,
珍寶之輦輿, 及乘天宮殿。
若於講法處, 勸人坐聽經,
是福因緣得, 釋梵轉輪座。
何況一心聽, 解說其義趣,
如說而修行, 其福不可量。」
重頌的內容和經文差不多,但其中有一句特別重要,講的是「涅槃真實法,世皆不牢固」。這是告訴大家,三界當中的法,包括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是無常危脆的,只有三界外的涅槃能夠恆常存在。這是六見處的濃縮版,請大家一定要把常住法和無常法區分清楚,才能聲聞見道。
推薦閱讀:
※獨生子女移民後,中國老人在美國的真實「養老」生活
※揭穿:男人和女人出軌的真實心理
※句句真實,與好友共賞!
※大乘無量壽經解 真實功德第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