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意六合拳

把者,拳也;拳者,勢(式)也,山西、河南等地也有稱作把勢(式)和勢(式)口。四把即四種拳勢(式)的打法。

姬龍峰祖師老年得道,方創的早期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勢,前後各六勢」和「上四把捶」。

上四把捶,只是「頭肩肘手」上四把打法,沒有編人下三把(胯膝腳)意(氣)。故《姬氏墨本拳經》曰:「四把捶明練上四把,暗寓下三拳。」

  

經典上四把捶系根據《易》、《道》之「剛柔相摩,八卦相盪,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一陰一陽……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之理,從簡從易,不逐花架招式。不過上四把捶說來說去,練來練去也就是「橫拳、挑領、鷹捉、斬拳」陰陽二式,故「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

  

(一)熊出洞(侵撲站)

  

震右腳出左腳。右腿屈膝半蹲支撐身體重量,左腿屈置身前,腳尖上翹,腳跟點地;腰背一屈一伸,抖膀晃肩(二次),爾後兩臂屈肘夾肋,兩手自然下垂耷拉,一手在前護胸,一手在後護脘;頭臉略上抬,眼睛下吊,譜曰:「熊似觀天不看天」。(如圖1)

勁意:熊出洞要體現熊的沉穩之態。

 

(二)虎撲

  

右腿一蹬,提左膝上左腳,向前縱身猛一躥,帶動雙掌向前推捉並寓以向下撲按之意。左腳落定,左弓步,手心內含,掌根著力,拇指緊扣。眼睛圓睜上翻,逼視前方,有虎視耽耽之意。(如圖2)

上動不停,雙掌推捉出去,立即收回,置於腹前。兩肘用力夾脅。(如圖3)

勁意要點及說明:(1)推捉(撲)出手,先快速吸氣下沉丹田,當推捉到極點,用鼻噴氣,頓發雷聲「嗯——」,聲隨勢落,聲勢俱厲。(2)推捉(撲)出擊立即回收:第一,體現心意拳「打中有顧,顧中有打,打顧不分」。第二,體現心意拳「不合不打」,即手足、肘膝、肩胯之合(後人所創「十字把」是也);第三,體現「虎不現爪」之意。(3)《姬氏墨本拳經》記載著練秘傳十二把「虎撲雙把」和「雷聲鷹捉把」,皆有「三心要實,三尖要照」之說。即手心足心背心要實,和鼻尖肩尖膝尖腳尖要照(垂)直。譜曰:心一顫,氣貫四梢,五行封閉……可見心意拳出手定勢,內(真)氣充盈,方達堅實。正是老子「心虛腹實」之說也。「心虛腹實」來自於心意內功的靜養和定式樁功的修鍊。(4)上四把捶虎撲和鷹捉來自於秘傳二十把(又稱十二大勢)之「虎撲雙把」和「雷聲鷹捉把」。「虎撲雙把」和「雷聲鷹捉把」為十二把第六把和第二把,此兩把都為前六把(勢),主剛,但是不管其勁意、用意、勢口、打鬥的方式方法均有區別,最明顯的是虎撲用的梢節掌根技擊,而鷹捉用的根節頭肩技擊,此不贅述。(5)虎撲落式三尖照為鼻尖膝尖和腳尖。鷹捉落式為鼻尖肩尖和腳尖,也可說成鼻尖膝尖和腳尖。

  

  

(三)虎蹬山

  

左腳不動,右腳猛一蹬,上身前沖提右膝,帶動右手直臂前領,左手乘勢回勒停於右腋下(以擴胸),手心向下,扣腕勾垂。(如圖4)

 

上動不停,右腳略後撤,用力跺地,右腿屈膝半蹲支撐全身重量,左腿屈懸體前(或腳跟點地);右掌回抽下插於右胯際,左掌屈肘停於左膝前上方里側。(如圖5)

  

勁意要點及說明:(1)虎蹬山「陰陽相推」,體現「束展」二字,亦有「蓄勢待發」之意。(2)只有用力後坐,才有往前的反彈之力,完全體現「虎的一撲二剪三掀」撲食捉物或後坐前躥的本能本性也。(3)後學者有人將「虎蹬山」改為「虎坐坡」,盤法為:承圖4式,右腳向後撤一大步之同時,身體用力往後坐(臀),右腿屈膝半蹲,支撐全部重量,左腿屈懸體前(或腳跟點地);兩掌五指揸開,手心朝下,屈肘按於襠前和左膝內側(如圖5A)。上動不停,右腳一蹬上左步,身體向前猛一躥,帶動雙掌往前推撲,兩掌相合,拇指相扣……此時正值右腳邁過左腳尚未落地(瞬間動作,如圖5B)。上動不停,右腳一落地立即進左步,下接「過步箭穿」。個人謅見,後承者將「虎蹬山」改為「虎坐坡」,改得好改得妙,當應捧喝,無可非議。(4)有些後承者,將「虎蹬山」與下式「猴束蹲」混為一談,完全是一種誤識、誤導、曲解與訛舛。

  

(四)過步箭穿(躥)

  

左肩前送,上左腳進左步為第一步(如圖6)。

右腳迅速邁過左腳進第二步;雙手勾摟下垂,停在胸腹之前,雙肘夾肋,並完成第一次勾摟動作,(如圖7)。左腳上第三步,一旦落地,右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遽然震腳(墊步)於左腳跟處,右腳一震立抬左腳,或者說震右腳與抬左腳同步進行,即四五合為一步。(如圖8)

上動不停,左腳落地,右腳迅疾邁過左腳,屈膝下蹲。

勁意要點和說明:(1)過步箭穿左右行走共六步,四、五兩步並為一步。(2)過步箭穿行步如虎踐,墊步似馬奔。《姬氏墨本拳經》曰,「欺根拔梢,過步奪人。」又曰,「身要貼人,氣要襲人,步要過人。」其勁意變意用意為:①打人先上身,定勢(式)要過人。心意門內有句俗話「打人如親嘴」,只有使用過步方宜做到;②譜曰:「遠打一丈不為遠,近打一寸間。」只有使用過步方宜做到;③譜曰:「頭打起式點中央,渾身齊到勢難擋,腳踏中門奪地位,就是神仙也難防。」心意門出手進勢就想搶佔中門,奪得有利於我的「地利位置」,一旦踏入中門,即可粘貼住對方,只有使用過步方宜做到。(3)過步箭穿者,有過(人)之而無(躲)不及之意也。

  

(五)猴束蹲

  

承圖8式。左腳一落地,迅疾邁右步,右腿屈膝全蹲,支撐全身重量,左腿屈懸體前,腳跟點地,腳尖上翹;右手五指揸開(亦有握成拳的),下插至右胯際,左手也五指揸開,斜插至左脛內側,掌背貼住左脛骨。眼向前上方逼視。(如圖9)

勁意要點及說明:(1)右腿屈膝,束身沉臀,必須要練定步樁式,接下式起橫捶方有速度和力量。(2)圖9式就是心意六合拳秘傳《十形樁功》的「猴形樁」。

  

(六)橫拳

  

右腿一蹬,身體前躥,上左步成左弓步;雙手抱拳,由下向前向上弧形挑崩,眼平視(圖10)。在現代民間,此拳式全部被演繹衍化成左掌心合右拳。(如圖10A)

勁意要點及說明:(1)橫拳為上四把捶頭一拳,即第一把意(藝)。起把時從對方襠部開始,經腹胸喉直捅到下巴頦,用的是橫勁。正如譜中所說,「起為橫,落為順。」打起者皆為橫勁也,寓於著「恨地無環」之意。(2)起橫拳(捶),意念對方被我從襠挑翻丈外,仰面墜傷。(3)起橫拳與猴束蹲乃陰陽二勢也。河南等地練四把捶先練定式,並說成「頭拳熊式」和「頭拳鷹式」。不難看出,此舉系根據《姬氏墨本拳經》所說的,「鷹熊競志,取法為拳,進取為鷹,退守為熊,越此二勢,拳法失真」之拳論而創編。(4)定式乃內功與樁功結合之典範。同時亦體現「功拳一體」內家拳的特徵。

  

(七)鷂子入林

  

以右腳為軸,起身右後轉180度,左腳隨著右後轉身略向前托蹭;雙拳變掌,兩臂交叉,兩肘內裹,在右後轉身之同時,左掌經面部向右肩上方劃弧約200度,掌心朝外,右掌同時轉落於襠前,掌心捂襠以護陰。(如圖11)

(八)丹鳳朝陽

  

上動不停,上左腳,腳尖上勾,腳跟點地,腿挺直,右腿同時也蹬直,支撐身體重量;右手操起舉過頭頂,五指揸(炸)開,手心用力內涵,掌心斜朝上,尺臂內(扌周)勁,左掌內旋擰腕按於襠前,掌心向下。斯時有著托天踏地巨人之感(實為心法)。眼逼視前方。(如圖12)

  

勁意要點與說明:(1)回身擰腰右後轉身180度,猶如「鷂子索翅」「猛虎回頭」之氣勢勁力。(2)右後翻轉180度上左腳,左右臂帶動雙掌起落有致,全身「三關九節」舒展挺拔,渾然兀立,吸氣下沉,屏住呼吸……有著「蓄勢待發」之意。(3)鷂子人林和丹鳳朝陽是個連續完整的式子,寓於陰陽轉接,陰陽暗合。

  

(九)沉劈

   

蹲屈左腿而帶動身體倏然遽落,右腿屈蹬於身前,腿跟點地;同時右掌從頭頂往下直臂劈下,落在襠前,左掌在胸前迎擊正在劈落的右尺臂,發出巨響,然後反插至右臉旁,掌心朝外(也有掌心朝里的)。眼上翻,注視前上方。(如圖13)

勁意要領及說明:(1)劈為順勁,勢如破竹,有天塌地陷之意也。(2)沉劈又稱大劈,其用意變意套意甚多,如大劈裹橫、龍形滾橫、回身大劈,雞形大劈等等。(3)大劈往往與裹橫、插肘、插肩合用。(4)使用大劈,無論中門、偏門刃入還是翻滾旋入,前手必須外撥「罩把」掛上對方(即前手擊中對方頭臉懵然不知所措),爾後後腿曲繞過人,勾(或說成封)住敵手,同時直臂用力從頭劈到襠下,致人於死地。(5)左掌迎擊右尺臂,發出巨響,是一種秘練法,可以產生較佳的發力效果。

 

(十)挑領

右肩前領,上右腳成右弓步;右掌變拳由後向前向上弧形挑崩(後人多改為五指揸開,用掌挑擊),左掌同時落於襠前以護陰,掌心向下,掌指朝前(如圖14)。

  勁意要領與說明:(1)譜曰:「轉身挑領陰陽勢」指的就是沉劈與挑領。劈為順勁,勢如破竹,挑為橫勁,猶如崩炮;(2)劈時意念對方被我劈成兩半,挑時意念對手被我掀翻丈外,練時要注意「勇猛短毒急快狠利」八字心法。

  

(十一)鷹捉

右腿撤回與左腳並齊;右掌向下向後再向上向前回抽環抄,左掌也同時向右向後再向上向前環抄(瞬時動作,如圖15A、15B)。上動不停,右腳猛蹬地,身體前躥提左膝,雙掌貼身搓捉出去(瞬時動作,如圖16A、16B)。

上動不停,當雙掌搓捉至額前立即回拽,回拽到胸腹前邊,速變把向襠里按捺;左腳落成左弓步,頓發雷聲「咦!」頭臉斜向下,眼上翻。正如譜中所說,「鷹似觀地不看地」(如圖17A、17B)。

勁意要領與說明:(1)撤右腳,提左膝,上左步,身體前躥帶動雙掌貼身搓捉出去,要打出「火燒身的急勁猛力」,這裡暗寓顧法;(2)雙掌搓捉至額前,立即回拽並變把往襠里按捺,以反襯突出頭肩栽撞抖顫之寸勁,

頓發雷聲,聲隨勢落或說成勢隨聲落,以產生聲勢俱下、聲勢俱威之效果。譜中所說,「肩打一陰返一陽,兩手只在暗中藏,左右全憑蓋勢取,束展二字一命亡」指的就是打「鷹捉」把;(3)發雷聲,舌抵上齶,頸項扣力,提縮丹田,摔撮穀道,內氣催聲,聲催勢落,方可打出「顫勁」。「顫勁者出沒其捷,可使日月無光,而不見其形。手到勁發,天交地合,運於三性之中,發於一顫之頃」方能致人於死地;(4)雷聲為「六形(式)之一」,實乃為內式也。故《姬氏墨本拳經》雲,「雷聲者內式也,夫不可視,故作聲矣。」(5)雷聲作為內式,自然可以單練;(6)鷹捉與虎撲是有根本區別的。現代有些地區,有些名師把它們混為一談,把虎撲說成「鷹捉虎撲」,把鷹捉也說成「鷹捉虎撲」或「虎撲鷹捉」,洵屬誤識、誤承、誤導;(7)雷聲鷹捉把乃心意六合拳最為典範,最為狠毒,最有「利」於我的一把意(氣)。故譜訣:「把把不離鷹捉,步步不離雞腿」就寓於以上三層意思。

(十二)虎蹬山,與(三)同,略。

(十三)過步箭穿,與(四)同,略。

(十四)猴豎蹲,與(五)同,略。

(十五)橫拳,與(六)同,略。

(十六)虎觀山

右腳為軸,左轉90度,左腳向後撤一大步,形成低勢馬步樁,頭臉左偏,平視;雙掌緊握成拳,由前向下向後再向外內旋翻腕擰臂往兩邊撐,停於兩胯外側(如圖18)。

要點及說明:(1)虎觀山又稱霸王觀陣。左轉90度繼續左擰腰(計180度),頭臉左偏,平視,炯炯逼人,有著蔑視對方之神威霸氣;(2)河南等地,將虎觀山和下式迎門鐵壁合為一式,稱作「轉身反背鑽拳」「轉身反背提手」,未嘗不可。

  

(十七)迎門鐵壁

左轉身90度,上右腳提右膝;左手往前向上再往右經面部環抄一周,扒住正在由右胯際向前向上反背鑽拳的右尺臂肘彎,一起往前向上迎著對方中門正面捅貼出去(如圖19)。

勁意要領與說明:(1)左掌先向前向上向後向下環繞一周,再向前向上撩擊對方陰部,對方撤不及,必然彎腰撅臀往前探身,此時正置我反背鑽拳由下往上捅擊……這個勢子用意正是《姬氏墨本拳經》上所說的「望眉斬襠反背見」是也;(2)反背捅擊由下往前往上弧形運作,經襠胸喉直到下巴頦。其用意(氣)完全體現心意六合拳《八字心法》「勇猛短毒急快狠利」;(3)迎門鐵壁也可稱作迎面鐵臂、反背鑽拳、反背提手等。

  

(十八)斬拳

左腳不動,繼續左轉90度之同時,右腳猛踏落地;隨著右腳踏步落地之同時,原來捅到喉的反背鑽拳火速內旋翻腕,拳面朝下,拳背向外,再次經胸腹直捅到襠(如圖20A)。

勁意要點及說明:(1)迎面鐵臂和斬拳是一個完整的式子,不可分割。其中寓於「束展二字(一命亡)」和「陰陽暗合」。右拳一旦掛上(或者說觸及)對方,由襠到喉再由喉反向捋到襠,始終抵貼住對方身體,故後人稱作「粘手」,其打法說成「硬開三簧鎖」;(2)斬拳來回必經過襠,方可致人於死地,故對《八字心法》來說一字不缺,一字不少;(3)民間有人練斬拳,右腳踏步落地,身體幾乎全蹲,右拳直砸到腳面(如圖20B)。個人謅見,作為鷙猛剽悍的心意六合拳大強度低盤式的訓練未嘗不可。

 

(十九)抖身搶勁

身體略左轉之同時,左腳向右前方橫跨上一步;左手抱緊右肱臂,右手向左下方斜插至左胯際,掌心朝里,頭臉右偏,平視(如圖21)。

   

動作不停,右腳向右前方進一大步,左腳立即跟上半步,形成右雞步;雙掌朝里,雙臂同時向外分撥,並抖臂晃膀,猶如雞鳳鼓翼抖翎,此為右式抖身搶勁(如圖22)。

動作不停,右雞步的左腳跟半步尚未落定,就得立即隨著左後轉身180度往回撤上一大步,右腳跟上半步,又形成左雞步;右掌由右側下方向上經額前向左向下再向右環繞一周……左掌同時(略)向上向右向下再向左環繞一周,兩臂交叉(右上左下)於腹前並且不停地再往兩胯外側用力分撥抖膀,此為左式抖身搶勁(如圖23)。

勁意要點及說明:(1)此把意主要用於彈抖砍擊對方陰部。左右臂向兩邊同時分撥抖膀,除平衡態勢,同時可以發揮最佳發力效果;(2)此把意來自姬龍峰原傳心意六合拳秘傳《十二把》之「追風趕月把」,並且寓以追趕不舍之意。河南等地有稱之為「穗子把」,有些地方也有稱之為「撩陰把」和「雞步撩陰」;(3)很多後承者將「抖身搶勁」改為「懷抱頑石」,其練法:左腳向右橫過右腳,屈膝底盤全蹲(近似歇步);左右掌同時由外向里經小腹(前交叉,掌心均朝里,左內右外)再繼續向兩邊向上插抄迴環一周,爾後分別回拉至左右肩的前上方並迅速外旋翻掌,隨著底盤全蹲分落於左右胯外側,掌心朝上,掌指斜向前(圖24)。上動不停,雙腿右向旋擰,使之身體右轉90度,上左腳,右腳及時跟上與左腳並齊;雙掌相對向懷裡向上抄抱,停於胸腹前,右上左下,拇指疊合,兩肘夾肋(如圖25)。

上左腳提左膝;左肩前領身體往前躥,帶動雙掌往前上方推捉……接圖16式和圖17式打鷹捉把並作為收勢;(4)河南等地,從圖20式斬拳到圖24式懷抱頑石,是以右腳為軸,左腳猛一蹬,使之身體右向旋轉一周,即360度,爾後左腳橫向邁過右腳屈歇全蹲。這個式子改得好,它是低盤旋擰全歇後起抱頑石,有利於手眼身法步的大強度訓練。同時映現出翻擰揮灑、雄渾跌宕「心意功夫」之本真。

  

(二十)雷聲鷹捉

隨著左後轉180度之同時,雙腳騰空躍起,空中完成交叉換腿(右前左後);右肩前領,身體向左後轉後的前上方猛一躥,雙掌向額前上方推捉(如圖26)。上動不停,雙腳同時落地或者左腳先於右腳;兩掌先往懷裡拉拽,爾後向襠里按捺以反襯突出頭肩栽撞抖顫之「寸勁」,頓發雷聲「咦!」勢隨聲落,聲勢俱厲。頭臉斜向下,眼上翻,鷹似觀地不看地(如圖27)。

勁意要領及說明:(1)姬龍峰原傳心意六合拳秘傳經典《上四把捶》,是以圖27式雷聲鷹捉把作為收勢的;(2)後承者,有人將圖27式起身撤右腳時,雙掌相合用力往前猛一推,以產生向後起身的反作用力(瞬間動作,如圖28式),致使身體和諧平穩地恢復原來站立姿式(如圖1)。這個式子加得好,符合「人體運動力學」;(2)經典《上四把捶》雷聲鷹捉把作為收勢,打的是右肩,特別要注意。

有關《四把捶》的幾點說明。

第一,河南等地心意門,有的將《四把捶》之「橫捶、挑領、鷹捉、斬拳」先改為「四拳八式」定步樁式訓練,爾後連成套路。改得好改得妙,符合「功拳一體」內家拳之特點。這樣便能煉就「己成四拳,隨機應變;靜如山嶽,動則崩翻」。

第二,姬龍峰原創心意六合拳秘傳精典《上四把捶》為何沒有「四拳八式」定步樁式訓練?稍加揆之便知。姬龍峰原創惟一套路《上四把捶》,完全根於《心意內功》(初中乘之「內丹功」)、《十形樁功》和《十二把行樁盤功》……爾後進入《上四把捶》套路訓練,定步樁式和步步發力沒有必要。

第三,不佞稗作如願發表,以期拋磚引玉,招徠更多的心意同門同道和武術愛好者,參於討論,窮理盡性,格物知致,探賾索隱,深究「心意六合」之真諦。


推薦閱讀:

肩與胯合是指用胯指揮支配肩的運動嗎?如果是的話,肩自己的動作怎麼配合胯?
水氏家傳心意六合拳六藝
心意六合拳遮陽單把
心意六合拳秘傳十二大勢
心意六合拳譜 古手抄本

TAG:心意六合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