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寫短篇小說的幾點感觸
初學寫短篇小說,有幾點感觸說來以解心頭之結。?
一、小說來源於生活,但要高於生活。?
原來我一直被這句話左右,因為生活遠比文字精彩。的確,現世生活要遠遠比文字精彩得多。但要看你如何採擷。或呈善,或呈惡,總得給人們呈一種現象。?
假如你有足夠信心全盤端上的話,那就要看你怎麼去盤活這盤食物了。當然得讓它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引人耳目。不是不可,有的故事完全可以。這也在乎講故事人的高超技巧。或許在你聽的一瞬間已有一條鏈子出來。就像自行車的鏈子,腳一蹬,它便可轉動。只要你踩著,它就一直轉動;一旦你停下來,它也便噶然而止。但小說,便不容你這樣,它可能婆婆媽媽,可能頭緒萬千,可能讓人說不上誰對誰錯,這就需要你來剝皮抽筋,撿練適合或自己需要的來描述了。 好比莫泊桑的《項鏈》,他的小說走線就非常清晰:借項鏈;丟項鏈;陪項鏈;10年後得知項鏈是假。讓人讀來從不覺得他有什麼疏漏或瑕疵。所以說小說的布局還是重中之重的。?
二、短篇小說的概念?
概念這東西,不能避諱。?
短篇小說的概念,讓我們來看百度的解釋:它是小說的一種。其特點是篇幅短小,情節簡潔、人物集中、結構精巧。它往往選取和描繪富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片段,著力刻畫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反映生活的某一側面,使讀者「借一斑略知全豹。」正如矛盾所說「短篇小說主要是抓住一個富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片段,來說明一個問題或表現比它本身廣闊得多、也複雜得多的社會現象的。」?
三、故事不同於小說?
有時候,人的思想會受一些網路小說的干擾。糾結於故事和小說之中,仍是百度解答。?
區別之一:小說可以對某一個人物進行心理刻畫或某一些特定事件作描述,可以是一個故事的截面,沒有結局,引發讀者的深思;而故事一定得有個結局,否則就不是故事了。?
區別之二:故事沒有人物心理刻畫仍然是故事,而小說缺乏人物心理刻畫則難成小說;小說的寫作手法比較精緻,而故事寫作手法較乾脆。比如:看到別人吃東西,我也覺得肚子餓了。這是故事的寫法。看到他在吃東西,我的肚子不爭氣地響了起來,才發現自己早已餓得不行了。這是小說的寫法。?
區別之三:小說可以展開大篇幅的環境描寫,而故事如果這麼做,會導致情節在速度感上停滯。?
區別之四,故事可以不用考慮人物在想什麼,只要把過程與結局說出來,就是故事。?
區別之五,從表現的主體來看,小說是寫人的,所有環境、心理活動、語言、動作的描寫,都是為塑造人物形象而服務的,必須符合人物的身份和特徵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小說的情節是由人物的思想決定而發展著,有時候作者自己都不知道結局是什麼,只能按照書中主人公的性格向下走。而故事的結局早已落定,只是其間的情節或曲折或複雜。?
小說注重細節,故事講究情節。細節,是緩慢的甚至是靜止的,它捕捉人物心理一閃而過的鏡頭,常常影射社會或日常生活所隱蔽的另一面,並將畫面定格,讓讀者去思考,去體會。?
而故事情節,是動態的,是一件事件發展的必然過程,是組成故事中一個個或大或小的懸念,嚴格說,許多「經典」小說,並非真正小說。?
當我們看完一個故事後,在腦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常常會是它的故事內容,而不是故事中的人物。而小說就相反了,它讓我們牢牢記住了故事中的那個人物,並將人物命運背後更多值得思索的東西帶給人們,引起人們的深思。?
四、每一首唐詩其實都是一篇精彩小說?
思緒亂七八遭時,我們不妨讀一下唐詩。?
且引王昌齡的幾首詩來看:《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本來辛漸到達鎮江的時候就下著秋雨,但詩人卻把人的情感加到了雨的身上,讓貶居送客的詩人感到心頭滲透了寒意,把景、事、情水乳交融地描寫出來了。並且後面還作了交結,你回到洛陽如果那裡的親友問到我的情況,你就說,我的心仍像玉壺中的冰那樣純潔無瑕。?
《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候。?
瞧瞧詩人怎麼說:本來閨中少婦原本並不知愁,一日春光明媚,心情很好,巧把自己隆重打扮一番登樓賞景,然登樓後,忽然映入眼帘的青色楊柳,悔意卻一下湧上心頭。——夫榮妻貴,好男兒當志在功名,光耀門楣,而不是小家之樂。也許夫君遠行的時候,自己也曾如此這般支持並鼓勵過他,怎奈這春風楊柳一觸離情,一發不可收拾……?
《長信秋詞五首(其一)》?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
這首詩詩人更是厲害,他從戶外井邊,寫到門戶之間的珠簾,再寫到室內的熏籠,床上的玉枕,從遠到近,句句換景,句句騰挪,終於讓人看到熏籠畔,玉枕上的一位孤眠不寐的少女,真正讓人學習!
推薦閱讀:
※關於我的2017年,寫在2018年初
※有沒有那麼一個人!?
※[轉] 看了關於婆媳關係文章.感觸頗深!
※觀點丨什麼是心靈的境界~
※煩時點進來看看,感觸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