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術學綱要 陳維輝 (部分)
06-02
中國數術學綱要 陳維輝 (部分)
序
吾華有廣博之土地,眾多之人民,悠久之歷史,以文化遺產之豐富且複雜,迄未能作一總結,此固學者之大任,亦吾民族全世界所期待之偉業也。陳子維輝,始學地質,繼而涉獵各種自然科學,返讀先秦兩漢之文獻,擷取其科學性者,批判其迷信性者。凡天文、輿地、數術、音律、卜筮及出土文物諸方面,無不研究而系統序述之,務蘄達於貫通之境,以供作中國科學史之準備。此固時代之迫切要求,非徒矜誇我先民之造詣也。
予嘗謂科學發端於迷信,其始巫覡,握知識界之威權,任意放言天地鬼神,以博取蚩蚩之信仰。其後接觸實際曰多,遂得據之以為人民服務。故醫學者,所以療疾也,而始作於巫彭。地理學者,所以認識地形與生產者也,而集合巫者長期之經歷,以成《山海經》,凡山川、礦物、禽獸咸有記載;開科學性記載《禹貢》、《水經注》之端。讖諱者,假託孔子之言以為最高統治者服務者也,其淺薄極彰著,而其於天文、曆法則多出於實測,諱觀象授時者所不能廢。昔人對此諸端,疑信參半,迄未能定其真價值。今得一孳孳不懈懈陳子,窮工作之餘晷,一一分析古代遺書,不使有纖屑之屈仰,往往達旦不寐,作深刻之檢索,而古人之由迷信而進於科學之程序,遂得大白於世。陳子壯盛之年,具精密之觀察力、孳孳砭砭如此,他時成就之鉅,寧有涯量?因書此以勵之,願勿以不知者之妄議,而自馳此偉願也。一九七三年五月十八曰顧頡剛 書於北京瑞金路中國科學院宿舍序夫道祖老彭,三五為儀。名托黃帝,百家共之。數術從象,圖書有滋。天人感應,萬物化生。精微至理,格物致知。大小均有太極,順逆分化陰陽。醒三才之悠忽,佔五行於指迷。河洛連數,干支燮理。數窮天地,機逢時遇。把握陰陽,調合數術。難易尋源,頓悟真詣。拋磚引玉,管見哂之。一九八四年八月子瞻 陳維輝書
目 錄
一、數術源流二、三五之道(一)百家原理 (二)三五相包三、太極精微四、陰陽精微1陰差陽錯 2 陰腐陽焦 3 陰刑陽德 4 陰陽互根 5 陰消陽息 6扶陽抑陰 7 陰降陽升8 陰爭陽擾9陰厭陽移 10 陰和陽合五、圖數精微1先天卦位 2乾坤六子 3後天卦位 4十二辟卦 5==卦 6六爻時位 7河圖災害 8數洛書之數 9大衍之數10陽九百六11元會運世
六、五行精微1五行生剋 2五行乘侮 3五行承洽 4五行亢害 5五行病葯 6五行制化七、干支精微1天元陰陽 2地元陰陽 3人元陰陽 4地支遁干 5地支沖局 6刑合破害 7旺相休囚8長生死墓 9建平破收 10天干喜忌 11四時喜忌 12渾天子甲八、六壬指迷(一)三傳1賊克 2比用 3涉害 4遙害 5昴星 6別責 7八專 8伏吟 9返吟(二)判斷(二)程序
(三)驗證九、傷寒原理傷寒論的基本原理(一)傷寒六經傳變與經絡的發展(二)經絡的命名起源於五運陰陽(三)傷寒傳足不傳手的規律(四)傷寒中解時辰規律(五)傷寒的標本施治原則傷寒標本施治的方劑原理十、數術總論
1數術含義2精微理論十一、陰腐陽焦1陰刑陽德 2陰陽互根 3陰消陽息 4扶陽抑陰 5陰降陽升 6陰爭陽擾 7陰和陰合十二、圖數精微1先天卦位 2乾坤六子 3後天卦位 4十二辟卦 5==卦6六爻時位 7河圖之數 8洛書之數 9大衍之數十三、五行精微1五行生剋 2五行乘侮 3五行乘治 4五行亢害 5五行制化十四、干支精微1天元陰陽 2地元陰陽 3人元陰陽 4地支遁干 5地支沖局 6刑合破害 7陰腐陰焦8陰刑陽德 9天干喜忌 10四時喜忌
十五、六壬指迷1三傳2判斷十六、傷寒原理小結十七、中國數術學與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講座十八,《周易參同契》與中醫學氣功綱要以下為學員文章十九、簡論中國數術學與道家氣功1從周易出發闡明規律2從干支周期出發闡明規律3?=關係出發闡明規律4從河圖洛書的數角度闡明規律二十、關於氣功治療糖尿病的體驗
1患者病情簡介2氣功是怎樣治療糖尿病的3練功的基本做法二十一、簡談自發功二十二、淺論道家氣功二十三、略述道教與道家、墨家、養生家、儒家和佛教的之關係。1道教與道家 2道教與墨家 3道教與養生家 4道教與儒家 5道教與佛教二十四、淺述數術學與五行電子二十五、淺析《抱朴子》二十六、關於「人體場」探索之點滴1有關生物場概念的提出2人體場的基本模式和應用3體會和感想二十七、當代諸葛陳維輝——記陳維輝與他的「中國數術學」
【布易按】這件目錄,開列的清單也就是數術的內容。內容雖不齊全,四柱命理學隻字沒提,可見不是重點。今人有以算命謀生課徒斂財,自號「易聖」、「易神」者,其無知之極和無恥之尤,確是古今第一了。一、數術源流中國數術學是由什麼人創作的?它應當是老彭、巫彭、彭祖、彭咸家族共同創作的,他們述而不作,一代代地口授心授下去,並且託名給了黃帝。屈原《九章》中說:「望三五以為象兮,指彭咸以為儀。」《論語·述而第七》中說:「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孔子和屈原都一致地崇敬老彭是個偉大的聖人,老彭述而不作,主要傳授三五之道,他也是道家鼻祖。《世本》說:「巫彭作醫,……巫彭作巫」。老彭、大彭、彭祖就是巫者家族,他們是懂得巫術和醫術的。中國古代人民對巫者是很尊敬的,巫者並不是什麼壞的名聲,巫者就是聖人、智者的意思。
《國語·楚語》說:「是古巫者,必有智、聖、聰明者為之。」
彭祖稱大彭、老彭也有意義,大、老為長老的尊稱。《爾雅·疏》說:「大,長也。」《周禮·地官鄉老注》說:「老者,長也,系尊稱。」宋均說:「三老,老人知天地人者。五更,老人知五行更代事。」所以長老的大彭是懂得三五之道的老人。巫者是有文化知識的宗教師,除了中國古代漢族道教的巫者以外。納西族東巴教的巫師稱為「東巴」,「東巴」就是智者,他們掌握文字。所以老彭是三五之道的創始人。唐蘭在《略論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銅器群的重要意義》中說:「旭保是巫保,他們假論先知,這樣的史料也是第一次見到。」他又註明說:「大保就是巫保,總稱為巫……楚人稱巫為靈。《楚辭》:『思靈保賢兮,』洪興祖補註:『古人云,詔靈保……靈保神巫也。』」巫者就是大保、共保、靈保,道家也就是大彭、巫彭、彭祖了。道家中佼佼者稱為真人。《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數術……上古有真人者,提擷天地,把握陰陽。」《淮南子》說:「真人者,性合於真。」王充《論衡》說:「道家相誇曰『真人真氣……必謂吹呵呼吸、吐故納新也。昔有彭祖行之矣。』」《莊子》說:「吹呵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所以,彭祖也是道家的真人。歷史文獻上彭祖在堯時首次出現,而經歷夏、商、周至少說明他們是從事彭祖者的專業家族。《史記》說:「彭祖,自堯時,而皆舉用。」《史記索隱》說:「彭祖……後為大彭,亦稱彭祖。」《史記正義》說「封於大彭。」《莊子》說:「彭壽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武夷山志》說:「其嘗進雉羹於堯,堯封之彭城,故稱彭祖。「彭祖進入夏代變成了軍事家,他們也深深地影響了後世的兵法家。《周書》說:「皇天哀禹,賜以彭壽,思正夏略。」《竹書記年》說:「帝啟十五年……彭伯壽帥師。」彭祖在商代又變成守藏吏,有的人說彭祖被商王消滅了,有的人說彭祖投江自殺了,有的人說彭祖隱居了。《竹書記年》說:「武丁四十三年,王師滅大彭。」《漢書·楊雄傳·師古經》說:「彭咸,殷之介士也,不得其志,投江自殺。」《莊子釋文》說:「彭祖在商為守藏吏,在周為柱下吏。」《史記索隱》說:「按藏室吏,乃周藏書之吏也。」《武夷山志》說:「商賢大夫,即所謂老彭,隱居是山。」《路史》說:「商王拼系女,筏(上竹下錢)始去之。」張政烺在《試釋周初青銅器銘文中的易卦》說:「自商周有數術之易卦出現。」易是屬於三五之道內容之一,所以道家的源遠而流長。這就是說,三五之道的數術在商周已經定型了,這是巫者道家老彭所傳授的。【布易按】本節內容歸納一句話:數術的始祖是彭氏家族;後世對這個家族的稱謂,就是彭祖、彭咸、老彭、巫彭。作者使用的方法,叫做文獻考證,不叫論證,也不叫實證,其求真的精神是一樣的。
文獻考據是十分繁瑣的學問,要求引證全面,來源可靠,理解準確都是很難做到的。封建社會後期,因為不願意講天子聖明的假話、孔孟之道的套話,最有學問的知識分子就投入這個行列。文獻考據學成就最大的乾隆、嘉慶年代,人們稱為乾嘉之學,也就成了中國古代學術最後一道風景線。這以後西學引進,就是現代社會一線破曉的曙光了。此後,文獻考據學不再成為顯學,而引進了新思想、新方法,要求提升到古今打通和中外打通的層次,成為國學正宗的延續。二十世紀從顧頡剛到錢鍾書,大師級別人物寥寥無幾,是國學式微的標誌,只有少數考古學家才重視這個方法,他們需要文獻考據,幫助解讀出土文物。【布易按】目錄清單開列的內容,據今天的研究,準確說法應稱之為「方術」,包括方技和數術。這是必須講清楚的。術數或數術,古人通用,三國韋昭認為,數指曆數,術指占術;,時代變遷,內容不再限於曆數和占術,擴展成廣義的易數、玄數和模擬模型。《四庫提要》指出,數(術)學就是關於象數(信息編碼)及其乘除推闡、務求造化之微的學問,就是三百年前超前的認識水平。今天,給數術下一個古今打通的新定義,需要仔細斟酌,但不宜包括中醫、氣功、祝由、房中術等方技內容,則是肯定的。作者引用文獻表明,彭祖族是方術世家,通曉數術、創始方技的巫和真人。數術來源更古,公認的鼻祖是創製八卦的伏羲,也是有文獻根據的。【布易按】顧頡剛,著名的國學大師,1950年代成了廢物,而負責《二十四史》的校對和標點,也就是廢物利用,成就輝煌。可見,是金子就會閃光。做學問要有坐冷板凳的思想準備,而在那個特殊年月,還是一種無利有害的「地下」工作,需要良知裁決,也需要有接觸古籍的特殊條件。所以能讀到這件著作,理當珍惜。數術文獻有科學內涵,這個判斷是當年視作大逆不道、今天也經常被故意混淆的,而放任自流。作者陳維輝,擷取其科學性者,批判其迷信性者。方之今天鼓吹「八字決定一切」的江湖騙子和傳銷公司,學問和人品高下,有天壤之別。
按,蘇軾,字子瞻 ,號東坡。序文中的「一九八四年八月子瞻」連書,如果沒有刊誤,則「子瞻」兩字,當系作者仰慕東坡先生的學問和人品,取用的別名了。讀書遇到這樣的細節就要思考,孤證就存疑,要推敲原文才能知道。到了有發現問題的地步,就能開始做學問了。
二、三五之道(一)百家原理中國數術學是道家的基本理論。道家的主要理論精華是什麼呢?司馬談《論六家要旨》中專論了道家。他說:「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各守其分,則易行);其辭難知(幽深奧妙)。「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任其自然)。無成勢,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後(因物而利),故能為萬物主。有法無法,因時為業(成法為業)。有度無度,因物與合(度與物合)。故曰:『聖人不朽,時變是守(順時間而掌時機)』。虛者,道之常也。因者(因百姓之心,以制綱領),君之綱也。群臣並至,使各自明也。其實中其聲者(聲者各也),謂之端。實不中其聲者,謂之竅(竅,空也)。竅言不聽(空言無成,巧言令色),*乃不生,賢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何大道,混混溟溟,光學天下,復反無名。「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託者,形也。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死者不可復生,離者不可復返,故聖人重之。由是觀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司馬談綜觀了道家理論,精確地加以概括,分出道家無為學派的老子和有為學派的黃帝,並總為黃老,黃老為道家所共稱。王充《論衡》說:「黃者,黃帝也。老者,老子也。」道家最早提到神(精神)和形(物質)的關係。道家不承認靈魂不死,神與形分離,人就死了。因此,道家追求神形不離,講究長壽真人。《莊子·天下》說:「天下之治方術多矣,皆以其有為,不可加矣……百家之學,時或稱而道之。」《史記·五帝本紀》說:「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訓。」《漢書·武帝紀》說:「絀黃老刑名,百家之言。」《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先序今以上至黃帝,學者所共術。」百家共術黃老,黃老道家也是百家原理,具體說來有以下百家爭鳴的學者:《史記·老莊申韓列傳》說:「申子之學,本於黃老……韓非者……而歸本於黃老。」《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慎到……田駢、接子……環淵……皆學黃老道德之術。」這時,諸子百家共學黃老道術,道家理論遍及各學術領域。如《素問·氣交變大論》說:「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黃帝四經》說:「上知天時,下知地利,中知人事。」《黃帝四經》同樣被《黃帝內經》所引用,因此,黃老道家理論是百家共同原理。它講陰陽五行的數術學,數術學滲透在一切中國古代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哲學之中,這對於研究中國古代學術是多麼地重要哇!【布易按】現代人知識有兩個來源,傳統的和外來的。今人使用的語言包括這兩種成分,要了解古人思想,就需要有一個古今打通、中西打通的平台,這才會有透徹的理解。那就是關鍵詞貫通。今人通例,一項學問,強調理論的稱為學術,強調應用方面的稱為技術。與引進的science(科學)和technic(技術)大體相當。在罕用複合詞的古代,理論和應用側重不同,就取學、術對舉,數術又稱數學,方技又稱方術,就是這樣來的;類似用法有易學和易術。《四庫提要》中明確提出了數學的概念。按其闡述,就是關於圖像信息(象)的數字編碼的學說、學問。因為與現代人心目中(抽象)數學的概念不同,說的是(具象)數學,所以宜用象數之學予以特指,或者沿用「數術」一語。另外,數術與術數古人通用,其實內涵已經有側重不同的權衡,宜將數術看作象數之學的本身,或者核心理論部分,而將術數看作象數之學的應用體系。這樣的梳理,就是正名。正名的原則是蘊含傳統意義,但不使用古人語言,以免引進理解的偏差。易學包括象數之學和義理之學。易術就是象數之學和義理之學的應用系統,包括術數(含占卜、曆法)、方技(含中醫、氣功、兵法),以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三綱五常之類的應用。道家重視象數剖析,儒家重視義理髮揮,核心就是易學正宗--象數之學。易經為儒家六經之首,但是相對而言,儒家對象數之學本身貢獻不大,孔子注易,用意是發揮義理,拿來當作倫理學和政治學根據的。作者將數術學作為道家基本理論,原因就在這裡。象數起源可以追溯到中華始祖伏羲,早於彭祖、黃老和易經。因為象數就是易學的核心和原始宗旨,傳說伏羲創製八卦或創易,也就是二千年前當時的古今打通說法。伏羲創製的八卦,形式與我們知道的八卦完全不同,而原理相通,宗旨相同。
(二)三五相包中國數術學是道家的基本理論,《漢書·藝文志》說:「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合於堯之合攘易之謙之(《尚書》:火恭克讓,謙卦辭),一謙而四益(《易》辭:有謙。謙,同謙讓之意。)此其所長也。不放者為之,則欲絕去禮學,兼棄仁義,獨任清虛,可以為治。」道家無為和有為兩派為主。他們代表人物總計有:伊尹、姜太公、荀子、老子、關尹子、莊子、列子、黃帝四經等篇,共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漢書·藝文志》說:「數術者,皆明堂犧和史卜之職也。史官之廢久矣,其書即不能具,雖有其書而無其人。《易》曰『非其人,道不虛行。』春秋時,魯有梓慎,鄭有神灶,晉有卜偃,宋有子韋。戰國時,楚有甘公,魏有石申,漢有唐都,庶得鹿角。韋有因而成易,無因而成難。」數術共百九十家,二千五百八十二卷,共分為六種:天文、歷譜、五行、蓍龜、雜占、形法。這就說明了數術是天文(天文、歷譜)、人事(五行、蓍龜、雜占)、地理(形法)的三個方面,也就是三才,再加上了五行,就是三五之道了。三五之道的三是什麼意義?馬王堆西漢帛書《黃帝四經》說:「天執一以明三,天明三以定二,審三名以為萬事。」《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就是說,道是從無到有,產生了太極,太極就是無中一點的有,有就是太極,太極以有右面這一。二就是天宇宙,邵子說:「若論先天一事無,後天方要著功夫。」有了宇宙,天及其對立面的地,天地為二,加上人,生物成為三,從三產生了一切萬物。《詩·推度災》說:「太初行三節,雄雌俱行三節……三未分,別號混淪。」《禮·稽命微》說:「天有三統,物有三變。」太初即太極,初即為極,太極之始稱為混沌或混淪,逐漸形成天、地、人的三者,物質劃分有三變。有了三才變化這物,就產生了數。《史記·律書》說:「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周而復始。」程大昌《易原》說:「立一以為始,立二以為承,而立三以致極。繼其下者,遽為萬物,財其為一、二、三萬也。」數起於零,始於一,終於十。但成於三,三以後就成為萬物了。三賦於了很大的意義,同樣西方哲學也不例外。阿爾森·古留加《黑格爾小傳》中說:「按照畢達哥拉斯學說……始之源是一,有了二,便出現了多數……後新畢達哥拉斯學派……三賦有很大的意義。一通過二重新在三裡面達到它的圓滿狀態。對三的崇拜,從畢達哥拉斯學派傳到了基督教,畢大興安嶺哥拉斯學派把四看得比三更高。」列寧在《黑格爾邏輯學一書的摘要》中說:「從何開始,純存在Sein——不以任何東西為中介—……開始在自身中包含著無和「存在著」的有:它是二者統一。」「雖然,這個統一同方法的整個形式——三分法一樣,只是認識方式的一個完全表面的外在的方面。」「的確形式主義也掌握了三分法,並且保持了它的空洞的公式……然而,它還不會由於這種運用的庸俗而喪失自己的內在價值。對於理性東西的形象因而被發現這一點仍然應該給予很高的評價,儘管這個形象還沒有達到概念的地步。」「否定的否定的結果,這個第一項不是靜止的第三項,而正是,對立面的統一。這種統一是以自身為中介的運動和活動,向第三項即合題的辯證轉化的結果是新前提,是論斷等等。「這個新前提又成為進一步分析的泉源,而認識的內容已經進入了這個新前提,即第三階段中認識內容的本身進入了考察的範圍——於是方法就擴展為體系。」中國賢哲認為三生萬物,西方賢哲認為二生萬物。中國認為五行,西方認為四行,學術淵源和觀點不一。中國認為:太極生二儀,二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實際上或是空間解析幾何的三個坐標,而八卦也是(X+Y)的立方(這是個數學表達式,我打不出來)係數之和,從太極零點展開空間(X+Y)的立方=1+3+3+1=8,3為萬物始。(X+Y)的立方為萬物3,n為萬物。道家從三進入五,是一個極大的進展。《易·繫辭》說:「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注云「天地之數各五,五數相配,以合成金、木、水、火、土」。這就是說,三才和五行的數術變化規律,它是天下萬事萬物不斷變化流逝的運動,一切事物逃脫不了三五之道。數就是機,也是一切事物的變數。〖布易按,模擬組合的變化形式〗《後漢書·張衡傳》說:「數術窮天地。」 《後漢書·方式列傳》說:「極數右變而不詭俗,斯得於數術者也。」何旭國庫券:「數,機變也。」杜牧注《孫子》說:「數者,機數也。」《莊子·至樂》說:「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機也就是數。數是考察逆數,以克為準,考察事物走向反而的終止。《易源》說「五行相生,遇三致克」。如下圖(1) (2) (3)生 生 生金 水 木 火克五行到三數產生克,三五以變,也就是產生了生克關係。《黃帝四經》說「天下之事,必有巧驗。審於行文武之道……王天者之道,有天焉、有人焉、有地焉,三者參用之……道者,神明之原。神明者,處於度之內,而見於度之外者也……五正即布以同五明。左右執規,不堪不定……五帝用之,以術八天地……賢人咸起,五邪乃逃。」三五相包,循環不已。《史記·曆書》說:「三五之正若循環,窮則返本。」《史記·高帝紀》說:「三五之道若循環,終而復始。」《淮南子》說:「昔者,五帝三五之蒞政施教,必用三五。何謂三五?仰取象於天,俯取度於地,中取法於……人乃澄列金木水火土之性。」《史記·曆書》說:「為國者,必貴三五。」《漢書·律曆志》說:「數者……始於一而三之……而五數備焉……始三五相包……太極運三辰五星於其上,而元氣轉三統五行於下。」三五相包是道家的至道,它也是數術學中的基礎理論,因而,數術學也是百家的共術。【布易按】中國人認識世界的模型,起源於圖像思維。《周易》說:「易者,象也。」圖像可以解析成原色的排列組合,黑、白二原色,在數字和文字形成後,便出現數字定位(奇偶)和文字命名(陰陽)的表述。最簡單最容易的對比色,擴展成4色、8色…64色、256色,構成一個數字化的編碼序列,太易數序列。8卦和64卦,就是一種簡易的圖像思維,規範化、標準化的基本模式。圖像的作用是模擬,模擬就是象。黑、白二原色,可以模擬一切直觀現象,全靠圖像組合;組合形式越豐富,模擬度越高。組合元素可以用編碼數字來表達,這樣就能通過結構相同的數字組合來代替圖像組合,探索研究圖像模擬的規律。圖像解析成三原色、五原色,相應的數字稱為太玄數和五行數,文字命名為三才和五才,才通材,那就是圖像思維的母材、元件。對象可以解構為陰陽兩儀(兩大類儀錶元件),或天地人三才(上下中三個品種),或五行(兩類三種最小的擴展系統)。它們反映了圖像思維認識深化的需要。所謂三五相包,它們包容的內容是一個同構的圖像,同一性的現象和本體,相包即相蘊涵的概念,最簡易的圖式就是負陰抱陽的太極。今人見到的太極,是一個雙色圖標,原則上它也可以是一個三原色或五原色的標記。所謂三五相包,說的就是圖像思維的編碼原理和組織規則--不會有多大問題吧。三、太極精微什麼叫做太極?太者,《說文》說:「滑也,一曰大也。」《康熙字典》說:「初也。」《爾雅·釋器》說:「大,長也。」《正物》說:「猛也,甚也。」 極者,《說文》:徐曰「極者……今謂高及甚為極。」 《康熙字典》說:「窮極,又至也。又取止也,又瘦也。」《地理知本金鎖秘》說:「至於太極二字之命名,極者,以理之極至者。這道理極妙、極微、極元、極精,而又極大,故曰極矣、無復加矣。太者,凡事准乎至理。」那麼,太極就是事物無限初始而無邊際狀態的涵義,極就是事物無限小和窮盡而難察及狀態的概念。什麼叫做易?易者,《周易》說:「易者,象也。」《正義》說:「夫易者,變化之總稱,改變之殊稱。」《公羊傳注》說:「交易,猶往來也。」《繫辭》說:「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易就是圖象變化、否定之否定的概念。太極就是包括宇宙間無窮無盡、大大小小一切事物。它們是最原始、最基質、最初態的變化規律。太極的變易產生一切。太極總是一起成為一切事物事物必然性、協調性、系統性的開放與閉合的矛盾轉化,走向逆的過程的統一模型。模型也就是圖象吧!《淮南子》說:「托小以包大,在中以制外,行柔而剛,用弱而強,轉化轉移,得一之道。」《類經圖翼》說:「因而大以成大,小以成小。大之而立天地,小之而悉秋毫,渾然太極這理,無乎不在。」所以,宇宙是個太極,人身是一個太極,萬物各自有太極,細胞是一個太極,分子是一個太極,原子是一個太極,太極之理無處不在。事物從大到小的多層次狀態中,歸結為統一模式,就是太極。太極為什麼是「一」?《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易原》說:「一太極也,二兩儀也。易之太極,理當為一。」《繫辭》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注云「有必始於無,故在太極生兩儀也。太極者,無稱之稱。」疏曰「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類經圖翼》說:「化生於一,是名太極,太極動靜而陰陽……此五行分焉。」太極說是一,也稱為太一,或太初。《列子·天瑞》說:「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混淪者,言萬物相混淪,而未相離敢。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無形之,易變為一,一變為七,七變為九。九變者,究也。乃復變而為一,一者,形變之始。」《詩推度災》說:「太初行三節,雄雌俱行三節(節猶氣也)」,而雄含物魂(扶陽、九、七之數為物之生魂。)曰太素也。三未分,雖號混淪。抑陰,陰為魂,八六之意,為時之死魂。《說文》說:「魂,陽氣也。魄,陰氣也。」《爾雅釋詁》說:「魂,間也。」時間或間隙。這樣,列子提出了二個問題,一個是混淪三分,另一個是七變為九。什麼是混淪?先有太易,然後三分為氣的太初、形的太始、質的太素。三未分,但氣形質已孕育具備,稱為混淪,渾淪也是太極。《類經圖翼》說:「太虛者,太極也。太極本無極,故曰太虛。天元紀大論曰『太虛廖廓,肇基化元』,此之謂也。」《黃帝四經》說:「恆先之初,迥同太虛。虛同為一,恆一而止……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知虛之實,後能太虛。這就說明也,太易變成也太極或太虛,就是一,一中涵三。有太初、太始、太素未相離時,又稱渾淪。氣、形、質分,從太初而至太素。一氣化為三清。」見下圖:太極、太虛(圖略) 為什麼七變為九?《易原》說:「一之變七,七之變九,因河圖矣。而夷易無形埒者能生形變之一,正指太極這生,一也。」 「一變為七九,不以次數者,全舉陽數,領其都會也……法一、七、九以該三、五,則夫二、四、六、八亦包乎陽變之內矣……冬水、春木、夏火、中土、秋金,即其一、三、七、五、九,形變之序矣……水之數一,是復變一也。」可是程大昌還沒有說清楚,如按河圖數來說。那麼,天數中只有二個成數,天七成之,天九成之。七九之成,以成為變。天九生金,金又生水,故天九又變天一。《繫辭正義》說:「故明易之道,先舉天地之數也。」張衡也說:「數術窮天地。」說數術,就要用先天數,以河圖來推衍也。數術可以代表一切宙事物。《左傳》說:「物生而後有象,象而後有滋,滋而後有數。」這就是說,太極扶陽,陽雄為物生之魂,陰雌為時死之魂,貴物有象,象才有數,七為少陽,七變為九,九為老陽,太陽居一而連九,九復生為一。少陽居三而連七,七中實涵三變。現在我們來分析太極圖,圖就是象。(原圖不詳)【布易按】關於太極。有圖形象徵符號,有古今中外文字詮釋和發揮,還有一個特殊的數字化編碼(一),一個具象的概括,奠基數、起序數代表的圖形編碼。理解太極的契機,就在圖像思維。按,量變漸變、滑也,質變突變、猛也;居先為初,展開為長;宏觀為太,微觀為極……太極,一切平滑系統和暴漲系統,直觀的初始狀態和展開形式,進入思維層次,就是貫通宏觀現象和微觀現象的終極性原理。這是一個內涵和外延重合的基本概念、超級概念、超越一切的終極概念。按照哲學教科書乾澀的定義,就是真理了。圖像思維的表述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從宇宙和生命(人)世界到夸克世界,每一個整體,混成旅或獨聯體,都是一個內涵自洽的太極。從觀物立場(客觀)出發,既不唯白、也不唯黑;太極凝聚了中國傳統思想的哲學特色:拒絕近代西方唯一元論的形而上學;來自純概念(語文)思維路線的唯物論或者唯心論偏執的傾斜,那是一種僵化頭腦中的文字遊戲。現代西方的智者,比方海德格爾,打破僵化哲學的辦法,就是重提圖像思維。他們的驚喜,就是發現中國的太極。作者的發揮領先於時代(1060年代),而難免當年僵化用語的痕迹。比方矛盾轉化、(對立)統一之類。矛盾是內部差異極端的狀態,不具有普遍性;事物正常的狀態不是一方克服另一方的矛盾的統一,而是長期共存的差異的同一,圖標就是負陰抱陽的太極。太極思維反對肉體上人格上將「敵人」消滅的恐怖主義的理論和實踐。下面關於太極概念在哲學、數學和科學領域內的發揮,貼文有些缺陷,原文展示不足,不再一一說明了。有必要指出的,關於老子的「道」,有一個貼近文字本義的現成解釋:所謂道,就是圖像思維的總路線,太極、兩儀、三才,就是這條圖像路線上的產物,時髦一些,就是中國人固有的標準化的像素分析系統。
太極的色式是從無到有,從有到無,萬物一切都在生長流逝變化之中。黑格爾的公式是從無到無,從無到無。恩格斯在《卡爾·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中說:「一種自己承認是從無通過無到無的方法,在這種形式上,在這裡是根本不適用的。」因此,黑格爾的公式和太極公式根本不一樣,太極公式在哲學中更賦有生命力。在太極圖中有關環節和鏈條的規定,在黑格爾那裡也有某種含糊的猜測。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說:「在黑格爾那裡,自在包含隱藏在某種事物,某種過程或某種概念之中的尚未發展的對立所具有的原始同一性,而在自為之中,這些隱藏的因素的區別和分離已經顯現出來,它們的抗爭也開始也……不管一切漸進性,從一種運動形式轉變到另一種運動形式,總是一種飛躍,一種決定性的轉折……運動的轉移是一個包含各個中間環節的,有點複雜的過程。那麼,真正的轉移可能因為省去鏈條中的最後一個環節而被推延到任何時候。」太極的環節是無,延伸的環節到鏈條也是否定的無。那麼,第二環節就是有,也就是陽。再從陽到陰鏈條中再否定,否定也第二環節的有,就變成也第三環節的無。因為,太極公式是從無到有,從有到無,這就不同於黑格爾的無——無——無的公式。太極圖是個圓圈、連環,但是,它是封閉的又是開放的模型。列寧在《黑格爾哲學一書摘要》中說:「科學是一種自身封閉的圓圈,這個圓圈的末端通過中介而同這個圓圈的開端。即簡單的根據連接在一起,間時這個圓圈是圓圈的圓圈……這一鏈條的各個環節便是各門科學。」列寧在《談談辯證法》中說:「人的認識不是直線(也就是說不是沿直線進行的)而是無限地近似於一患圓圈,近似於螺旋的曲線。」太極是圓圈或連環,分為兩條鏈條,陰陽中各有一個臍點,臍點,臍點也是分化發展中旋轉的運動中心。陰陽交際處是可分又不可分,分化後又變成也兩極分化,兩極分化又取得自身陰陽平衡,又形成二個太極,或三個太極,或萬個太極,如同下面所說。《類經圖翼》說:「物各一太極,包兩儀於子粒。」《地理知本金鎖秘》說:「陰陽二氣,相為終始,互為胚胎,而示嘗離也。」太極是連環,但連環是可以解開的。《莊子·天下》說:「連環可解也。」圓圈連環是如何解開的?《類經圖翼》說:「陽數奇而屬天,陰數偶而屬地。」《繫辭疏》說:「天一,地二,至謂之神。」《地理知本金鎖秘》說:「蓋陽一,陽者,天之根……陰二,陰者,地之根。」這就是說,連環從陰環節可以打開,陽爻——,陰爻-- --,其實合起來為三,總為一。當從陰環節打開以後,變成也螺旋,兩根鏈條是否定之否定,走向上升的認識。實際上,環節與環節為距離r,第一環節為質點m1,第三環節為質點m2。那麼,螺旋距為某一數,假定為—G(見注)這樣,就變成也牛頓定律宇宙引力公式 F=—G(M1M2/R的平方)……(1)如果,把環節的質點定為Q電荷,或者定為M磁力,則可得出:庫侖定律:FQ1Q2/R的平方……(2)高斯定律F=M1M2/R的平方……(3)可是,有上升,就有下降,這樣形成8字的雙環,就變成也質點自旋向上或向下,這樣就有也自由度的選擇,時空中每一點都有它的自由度。太極是否可以反映出弱作用力和強作用力,那就需要研究了。不過起碼可以反映大到宇宙和小到電磁作用力吧。這就是「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的原理吧。太極圖是怎麼產生的?太極圖反映也地曰關係,二分太極陰陽而成四項,這就道生一,一生二,二就是時空開始的四時八節。從圖3—4,可以看到,地軸為23度27分傾斜,四季正月建寅為左旋,太陽日躔從亥為右轉,在虛線上,內圈外圈俱為陰,為太陰。註:如果太陽為陽,就會另有一個太陽。《博雅》說「二百七十六萬歲」,說明太陽伴星太陰的距離,2600000年一次。冬至,俱為陽一,為太陽。夏至,外為陰,內為陽,為二少陽。外為陽,內為陰,少陰。又為東南西北空間方位,時空系統為地日關係。太極圖反映地月關係,見圖3—5,三分太極陰陽而成八卦的六子卦,這就是三生萬物,大道開始。從圖3—5中可知,月亮人初一朔晦而右轉,內圈、中圈、外圈俱為陰爻,故為坤,陰盛而晦,陰雌為時間的死魄。初六,內圈、中圈為陰爻,外圈為陽爻,故為震。十一,內圈有陽爻,中圈、外圈為陽爻,故為兌。十五,內圈、中圈、外圈俱為陽爻,故為乾,陽盛而望,陽雄為物的空間生魄。二十曰,內圈、中圈為陽爻,外圈為陰爻,故為巽。二十五曰,內圈為陽,中外為陰,故為艮。從二十三曰,月亮子時出,而終於二十曰亥時出。冬至夜半子時以前算當日,子時初刻算第二日,冬至至晦,沒有餘幾日,則無閏月,冬至到晦,如餘二日或六日,明年就閏二月或六月。所以太極圖是個旋渦圖,陰陽各一旋渦臂。如分四象,就有四個旋渦臂,如分八卦,就有八個旋渦臂。如果,把圖3—5視為銀河系,銀河中央線是個內圈的大圓,和天球赤道平面傾斜成62度,有從銀河系的核心到螺旋臂,好象是一幅太極圖。太極圖還有二點需要說明:第一、如果陽為物之生魂,為空間,陰為陽之死魄,為時間。陰陽交際之處,反映了空一時的極度畸曲。第二,陰陽上就會有奇點,就是太極圖上的臍點,這個臍點實際上就是空洞,也是黑洞和白洞。這樣,太極圖就是個模型,這個模型給出也萬物一切大大小小的統一模型。剛才,我們介紹太極圖的銀河系及地日、地月關係,那麼,我們再看看太極圖,並從此出發讓它來幫助我們分析萬物大大小小的模型吧。假定說,我們看到的總星系,它是陽為主的正粒子所組成的宇宙,在陽的螺旋臂的對立面,會不會有一個以陰為主的負粒子所組成的宇宙。如果把陽的宇宙稱為運動的實際,把陰的宇宙稱為靜止的空虛,反過來按自由度的選擇,以參考系相對性來說,它們也可以顛倒。這樣,從負粒子世界也出來的負信息,當它到達正粒子世界時,就產生湮沒,因而正負粒子世界都不會得到對方的信息。但是,陰陽是統一的旋轉,有可能在螺旋臂的末端,會相對提供極少的對立方的微信息。假說僅僅是假說,但科學有時還要用它去思維。如果從本星系來看,似乎是從不規則星雲,發展到旋渦星雲,然後到規則星雲(橢圓、圓等),旋渦星雲可以看成太極模型。現在,我們從宏觀世界進入微觀世界。細胞分裂產生了中心體分化的兩極,星體圍繞之。每條染色體裂成二個染色體,最後分成兩個細胞,如果拿氨基酸生命密碼來看,也是由多肽組成的雙螺旋體,這也給我們勾出一幅太極模型。最後,我們把粒子用太極模型來分析,換句話說,我們還是來假定,粒子前進時,又是直線又是螺旋的運動。D·Z·弗里德里曼和P·范尼爾森在《超引力》一文中指出:「另外一類稱為擴展超論的理論有更堅強的限制和完善的統一,這套理論恰有領先組。」見表3—1理論粒子自旋=0自旋=1/2自旋=1自旋=3/2自旋=2n=1 11n=2 121n=3 1331n=4 ………
現在難以評價這個理論如何,從表3—1來看,實際上就是(X+Y)N次方的係數變化,這和前面所說的,就是太極的數。楊振寧在《從歷史角度看四種相互作用的統一》中指出:「都得到一個普遍規範場,它的方程式為:(略)「其中電磁相互作用是一個規範場……引力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是非歐幾何的理論,這個理論,毫無疑問是一個規範場……弱相互作用,剛才我說過也,通過溫伯格—薩拉姆的想法也要把它變成一個規範場……強相互作用現在大家也都相信是規範場。總而言之,所有物理里的基本相互作用都是規範場。「普遍的規範場等同於纖維叢上的連絡,什麼叫做不平凡的纖維……繆畢烏斯帶子就是把一條帶子的兩端一正一反連接起來,一個纖維叢最基本性質,不在它的某些部分,而是在它連接方式上……但目前絕大多數物理家都認為規範場和纖維叢的觀念引入到物理中來是一個大家都已接受的事實。」這也是符合於太極模型?當然問題不這麼簡單。不給發現,我們把太極環以陰偶環節點打開後,形成也一個S型螺旋,不管上下自旋,都有一定的自由度。由於上下兩個S形螺旋,近繆畢烏斯反帶接就形成也一個8字的不平凡纖維叢。這時,8字不平凡纖維叢有三個特點:其一是,陽的部分從外而內,陰的部分從內而外,陽在外時為前進,陰在內時為後退,這是太極模型。其二是,道德把太極開放成S形,二次把兩個S形封閉成8字形,三次把8字形開放成螺旋,這就是開放—封閉—開放的三生萬物。這時,三五相包,寓意五行於其中,螺旋外為五行相生,內為五行相剋,土位居中,這就是三五相包原理。見圖3—6。其三是,三生萬物。我們把帶子反接成8字形,從縱向剪開。道生一,那麼第一剪後,成為大些8字不平凡纖維叢。一生二,那麼第二剪後,成兩個套扣的8字不平凡纖維叢。二生三,第三次剪開後,形成三個8字不平凡纖維叢。三生萬物,剪n次,形成套扣n個8字不平凡纖維叢。這樣,把哲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統一在太極模型之中,這個模型就是規範場和不平凡纖維叢。
四、陰陽精微什麼叫精微?精,按《廣韻》的解釋是「細也。」《易·繫辭》也說過:「精義入神,以致用也。」《正義》說:「精義,物理之同者也。」《疏》說:「言聖人用精粹微妙之義。」微,按《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至道在微,變化無窮,熟知其原!……余聞精光之道大聖之業。」滑伯仁說過:「至微者,理也……體用一原,顯微無間,得其理,則象可得而矣。」《類經圖翼·陰陽體象》說:「物各一太極,包儀於子粒……則至廣至極、至微至精。」這就是說,精微就是精華而變化無窮的公理,它是一切事物變化的總原理。就象牛頓在三百年前說過:「幾何的輝煌之處,就在於只用很少的公理,而能得到如此之多的結論。」同樣,中國數術學中太極、陰陽、五行、干支是很少的公理,也同樣能得到很多的結論。中國古代一切科學都在應用著它這就比幾何更加地輝煌吧。更有甚者,微積分和數理邏輯的創始人萊布尼茲就是從易圖中發明了二進位制的數學和計算機。最近德國學者又注意到了==卦與分子遺傳學中的三聯遺傳密碼錶相似。南京大學朱燦生等在《從月亮運動獲得<太極—卦圖>的具體形式》中說明:「太極……您是科學燈塔的認識時代開始了。」這是大有深意之處。從幾何的平等線公理點的不同,就發展出非歐幾何學。愛因斯坦加以應用以後就產生了相對論,實際上,現代核子物理學是經常使用模型法的。那麼,世界上一切大大小小的模型圖式會不會是通過太極陰陽、五行、干支的理論來實現呢?這是值得我們很好地去深思的。現在我們認為,太極原理是從無到有,並從有到無的有無相生規律。兩極(陰陽)分化的互根是最初始也是最一般和最基質的事物發展變化的原理。那麼,陰陽精微仍然存在於太極之中,我們就必須逐步從太極而邁進陰陽之門。大家可以看到國內著述之中所談到的陰陽概念,它不外乎是中醫學及文史哲的範疇,其中闡述的怎麼樣的,大家可以去考慮。國外來說,1979年,加拿大滑鐵盧大家Wei·L·Y博士將陰陽學說歸納為三個定律:1、陰陽第一定律——在穩定系統中陰陽平衡,在非穩定系統中陰陽不平衡。2、陰陽第二定律——陰陽互根。3、陰陽第三定律——陰陽轉化。我們不加以評論,還是從中國傳統的陰陽精微——《素問·陰陽離合論》中所說的「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其要一也。」——的這個規定來理解。這就是說,陰陽變化是很多的,它的根本原理還是太極,但是陰陽還有它的獨特規定,並不是幾條定律或若干具體應用所能全部概括的。現在,我們探討陰陽精微的時候,並非是先談的就是第一定律,後談的就是最終定律,我們只是從把握陰陽和於數術觀點去闡明一切事發展變化的關係。什麼叫做陰陽呢?馬王堆西漢帛書《黃帝四經》中說:「無晦無明,未有陰陽……今始判為兩,分為陰陽。」《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易·繫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是故,易有太極,乃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疏曰:「兩儀為兩體客儀也。」《淮南子·天文訓》說:「故曰太昭……精為陰陽。」這就是說,陰陽是從太極之中產生出來的互體。陰陽兩儀就是兩種不同的儀式,因為儀也就是儀式、模式、圖式、形式、客儀、事宜的涵義。兩儀就是兩種圖式和符號。太極圖中黑色就是陰儀,其符號為— —,白色就是陽儀,其符號為——,這是太極中的兩大柱。陰儀:靜、黑、雌、柔、正、偶刑、關、海、冷、散、無、死。陽儀:動、白、雄、剛、奇、單德、開、陸、熱、集、有、生。陰儀代表了偶數、陰晴、反向、安靜、黑色、柔和、內在、負數、仰上、空虛、右邊、刑殺、關閉……等等的一系列的涵義。陽儀代表了奇數、光明、正向、運動、白色、剛強、外在、正數、俯下、實際、左邊、德生、開放……等等的一系列的涵義。這就是說,太極產生二儀,就是一分為二了。楊上善注《太素》中說:「從道生一,謂之補也。一分為二,謂之天地也。」天地也就是陰陽,這樣一分為二地斷分下去,而產生了萬物。如下式(S為太極,n為無限。)Su=a1+ a 2+ a 3+……+ a n=2分之一+4分之一+8分之一+……+2的n次方分之一<1limSn = lim(a1+ a 2+ a 3+……+ a n)n-d n-d=lim(2分之一+4分之一+8分之一+……+2的n次方分之一)=1兩儀生四象又是什麼意思?《素問·陰陽離合論》中說:「天為陽,地為陰,曰為陽,月為陰……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載,萬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陰處,名曰陰中之陰;則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陽。陽予之正,陰為之主。故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科,藏因冬。」王冰曰:「春夏為陽,故生長;秋冬為陰,故收藏。」《春秋繁露》說:「春者,少陽之選也。夏者,太陽之選也。秋者,少陰之選也。冬者,太陰之選也。」這就是說,陰陽兩儀產生了四象,春為少陽,陰中之陽,夏為太陽,陽中之陽,秋為少陰,陽中之陰,冬為太陰,陰中之陰。《素問·金匱真言論》說:「故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平旦至曰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曰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這時四象又和時節、時間相對應,如圖4——2。那麼,什麼叫做象?《易·繫辭》說:「一闔一辟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見乃謂之象。」疏云:「氣漸積重,露見迷蛔,乃謂之象。」《儀禮·士冠禮》注云「象,法也。」這就是說,象就是象徵、圖象、萌象,或者是法度、象限的意思。但是,象古字的就是道家有為、無為的為字。羅振玉《類編三九》說:「為,從爪從象,意古者役象以助勞,其事或尚在服牛乘馬之前。」四象就是四為了,從無到四為的有,正是說明道家有無相生的理論。從4—2可以看到,分為四個象限後,太陰、太陽象限內是純陰陽。少陽、少陰象限內是各含陰陽。太陰是北方、冬季、冬至,又是合夜到雞鳴,從酉到子為子時,陰中之陰。少陽是東方、春季、春分,又是雞鳴到平旦,從子到卯為卯時,陰中之陽。太陽是南方、夏季、夏至,又是平旦到曰中,從卯到午為午時,陽中之陽。少陰是西方、秋季、秋分,又是曰中到黃錯,從午到酉為酉時,陽中之陰。太極為零,分陰陽為兩爻,道生一,一爻變為陰陽,二爻變為四象,二生三,三爻變為八卦。四象生八卦,八卦就是空間變化,三爻變而成八卦,那麼,X+Y立方=1+3+3+1=8,也就是空間坐標的變化。《詩推度災》說:「太初行三節,雌雄俱行三節。」《易?繫辭》說:「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疏「天、地、人三才,至極之道。」天 地 火 水 澤 風 雷 山1 2 3 4 5 6 7 8(卦象略)乾 坤 離 坎 兌 巽 震 艮 三 六 中 中 上 下 仰 復連 斷 虛 滿 缺 斷 盂 碗爻也就是符號、效動,它代表了符號的變動疊加,三次的六爻(三陰三陽)變化疊加成為八卦,見圖4—3。下面我們開始探討陰陽精微原理的幾個方向,它會使我們對陰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一)陰差陽錯鄧恭《地理知本金鎖秘》說:「凡陰差陽錯之處,則分不得金,立不得向。自古至今,知者不多其人,可痛也。」分金立向是指羅針定向,其中陰見陰為差,陽見陽為錯。實際上就是指月亮運行中的潮汐變化,陰差陽錯是潮汐漲落最高點和最低點的八次停頓處,它說明引力變化的規律。見圖4——4。「陰差陽錯」是人們平常的一句口頭禪,當事物發生陰差陽錯的時候,於是產生了差錯、失誤、錯誤、錯過的過程,總的是動機不對而產生了種種過失。這是說,空間事物變化中要把握時間變化的重大意義,陰差陽錯本身就是時空體系變化,它也是道家的重大理論。馬王堆西漢帛書《黃帝四經》中說:「其時嬴而事絀。」、「其時絀而事嬴……聖人不巧(朽),時反是守……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天予毋取,究數而止……」 嬴絀變化,反將其拖。道家從月亮盈虧和潮汐的觀察,他們才領悟出來空間事物運動所產生了差錯的停滯現象。時空變化中的時間機遇是多麼地重要,人們要重視時間呀。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千萬不要發生什麼陰差陽錯。所以,《黃帝四經》給我們帶來了可貴的精神財富,這也是聖人深觀陰陽消息的理論吧。(二)陰腐陽焦《黃帝四經》說:「在陰不腐,在陽不焦」。《呂氏春秋》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這就是說,陰是靜的,靜止也就會產生腐爛,陰又是水,水太靜止而不流動就會產生腐敗現象,所以事物必須要運動,死水一潭就會出現腐爛。流水不腐,運動不滯。陽也就是動,運動又是升華,陽又是火,火的升華運動就會燒焦,旺火成堆就會燒焦,所以:文火不焦。《淮南子》說:「入火不焦,入水不濡(腐)。」又說:「積陰則沉,積陽則飛。陰陽相接,乃能成合。」那麼,水中積累的物質越多,它就會產生出腐敗或者變質的沉澱。火中積累的溫度越高,它就會產生出升華或者熱量飛失,任何事物總是走向否定自己的反面。只有陰而陽之,陽而陰之,才能達到和諧的環節。(三)陰刑陽德陰為刑殺,陽為德生,這都是從月亮晦明的道理而衍生的。《黃帝四經》中說:「極陰以殺,極陰以生……春夏以德,秋冬為刑……刑德皇皇,曰月相望……是以有晦有明,有陰有陽……不諶不定,凡諶之極,在刑與德……陰謀不祥,刑於雄節,危於死亡,守弱節而堅之,胥雄節之窮而因之……我不藏故,不挾陳,向者已去,至者乃新,新故不謬,我有所周……貴陽*陰,達陽窮陰……師陽役明,言陽默陰。」那麼,春夏為德生,秋冬為刑殺。從曰月相望,月借曰光,在繞地球之中產生了晦明,這就是公元前幾千年,中國道家早就已經領悟到了的自然現象。晦就是刑,也是虛(絀),明就是德,也就是實(贏)。不管陰陽理論的發展如何,但是它們最後都最於太極。陰就是刑,如果刑於雄節,就會死亡或失敗。所以,要守弱胥雄,吐故納新,*陰貴陽,役陰師陽,默陰言陽。以後專門研究刑德的百家學派就是以此為基本理論,而且他們把刑德理論應用到社會科學中去。《淮南子?天文訓》說:「冬至則斗北中,繩陰氣極,陽氣萌,故曰:冬至為德。曰夏至,則斗南中,繩陽氣極,陰氣萌,故曰夏至為刑……陽氣為火,陰氣為水……陰陽後刑德,有七舍。何謂七舍?室、堂、庭、門、巷、術、野。十二月,德居室,三十曰先曰至十五曰,後曰至十五曰,而徒所居各三十曰,德在室,則刑在野,德在堂,則刑在術;德在庭,則刑在巷。陰陽相德,則刑德合門。」《協記辨方》說:「陽為德,陰為刑。陽之為德也,在不化乎陰,而陰之為德也,在棄其本位而從乎陽。」那麼,除了春夏為德,秋冬為刑以外,另外,德中有刑,刑中有德。冬至為刑,陽氣萌,所以冬至為德。同理,夏至為刑。陰陽刑德,這就是七個劃分的範疇。以十二月冬為刑,冬至為德。因此,德在室,刑在野。德在堂,刑在術。德在庭,刑在巷。陰陽氣均,曰夜分平,稱為刑德合門。所以,冬至始從刑中生德,夏至始從備中生刑,孤陽不長,孤陰不生,刑德有內外之分,它有室野之別。陰陽兩氣相當,稱為刑德合門。這又是進一步探討了刑德互根的結果。(四)陰陽互根程大昌《易原》說:「陰陽之交,有互體相入者焉。凡曰:相錯、相雜、相易、相盪、相推、相摩、相資、相感、相攻、相建、相悖,是皆合二,以成其互者也。」《類經圖翼》說:「陰根於陽,陽根於陰,陰陽相合,萬象乃生。」《淮南子》說:「所謂道者……背陰而抱陽,左柔而右剛,履幽而戴明,變化無常,得一之原,以應無方。」《老子》說「元牝之門,是謂天地根……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地理知本金鎖秘》說:「陰生則陽成,陽生則陰成,陰陽二氣,相為終始,互為胚胎,未嘗相離也……陽根於陰,陰根於陽……陽在陰中陽逆行,陰中陽中逆行……陰陽合德而卦生。」這就是說,陰陽是相互地糾纏的,它們都以對方為自己生存發展的條件,陽嵌入陰,陰含於陽,它們成為相賴生存的根源。陰仰陽俯,背陰抱陽,履晦載明,陰生陽成載陽生陰成,互為胚胎,若即若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男有女性激素,女有男性激素,反其逆行,沖氣以合德,這就產生出了卦象,這就是矛盾對立統一體的規律。(五)陰消陽息《地理知本金鎖秘》說:「但陰陽之消長,必以其漸,既長矣,黨與盛矣,而未得居中用事,彼權雖在握,則時尚未到……黨聚於內,敵已退於外,時乃當可,天下事勢如是。扶易者,時勢而已矣,未睹其時勢而能成功者,鮮矣……大而元會運世,小而歲月曰時,與夫世道治亂,國家盛衰,人事興廢,天象升降,以至潮水上落,花草開謝,莫不本此消息……陽消陰息,陰消陽息,不消不息,乃消乃息。」《史記?曆書》說:「獨有鄒衍……乃散消息之分。」《周易》說:「天地盈虛,與時消息。」《易諱》說:「盈則消損,虛則增益,為天道循環之理」《史記?曆書》說:「正義雲乾者陽生為息,坤者陰死為消。」《詩含神霧》說:「推到三光,建分八節,以應氣,凡二十四消息。」《莊子》說:「盈虛消息。」陰陽消息是把事物發生髮展看成了不斷運動和質量轉化的時空體系,它們又是在新老關係中出現的突變的現象。它們是從消息盈虧的原理之中,以觀察曰、月、潮、水、草、木、社會歷史事物等等一切必然發展和新生衰亡的規律。但是,陰陽消息還有一定規定,它首先規定了「元「。《春秋內事》說:「乃消息禍福,以制吉凶,始合以為元。」《樂葉圖微》說:「時元者,受氣於天,布之於地,以時出入,萬物者也,四時之節,動靜各有分次,不得相逾,常以度行也。」《樂動聲儀》說:「上元、戊辰、夜半、冬至、北方水……中元者,人氣地……下元者,地氣也。」元是時空的起始,具體來說,就是曆法的不同規定。天元就是天統,人元就是人統,地元氣就是地統。《前漢書?天文志》說:「十一月……故黃鐘為天統……六月……故林鐘為地統……正月……故太簇為人統。」天統就是天正,十一月建子為周正,地統就是地正,六月建未為商正,人統就是人正,正月建寅為夏正。另一說,地統建丑為商正?這怎麼分析呢?徐發《天元歷程》說:「分野實出地統,地統之意,冬至之半,太陽曰躔皆9。」《河圖括地象》說:「天左舒而起於牽牛,地右辟而起於畢昴。」那就是說,以天動左起於鬥牛,為天統起算點,地右動起於昴畢,以畢9度為起算點。那麼,天統建子起於斗,地統建未起於畢9度。天統、天正、天元為黃鐘、地統、地正、地元為林鐘。人統建寅起於營5度,人統、人正、人元為太簇。《淮南子》說:「正月建寅,曰月俱入營室五度。」有時以地統十二月建丑,有的以六月建未,可以研究,如果曰躔畢9度,為芒鍾。張培瑜在《漢初曆法討論》中說:「漢初曆法……選夜半朔旦芒種算起」。這是否有什麼關係?可以討論探討一下。《詩含神霧》說:「天不足西北,天無陰陽消息,故有龍銜精以往,以照天門中。」天門起陰陽消息,天門即天關,都是曰月五星出的地方。天門起算元始和「際」際也是邊際、邊界、條件。以亥為天門起點,以起消息。《詩訊厲樞》說:「建五始,五際。而八節通,卯酉之際為革改,牛亥之際為革命。神在天門,出入候聽。大明在亥,水始也。四牡在寅,木始也。嘉魚在巳,火始也。鴻雁在申,金始也。卯,天保也。酉,祈父也。午,柔芑也。亥,大明也。然則亥為革命,一際也。亥又為天門出入傾聽,二際也。卯為陰陽交際,三際也。午為陽謝陰興,四際也。酉為陰盛陽微,五際也。」《翼奉》雲「聞五際之要……須曰食地震之效,昭然可明。」際為邊界,為太極陰陽之際可分又不可分。見圖4——5。五際是可以知道曰食地震人事預測的變化,這無疑是從粗線條的基礎上又前進了一步。(六)扶陽抑陰《地理知本金鎖秘》說:「一部大易,扶陽抑陰。」馬五堆帛書《黃帝四經》說:「貴陽*陰,達陽窮陰。」張仲景說:「」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後世方書也說:「陽症見陰,病必危殆;陰病見陽,雖困無害。」《周易》說:「內陰而外陽……內小人而外君子。」這就是說,扶陽抑陰是陰陽法則重要原則。陽是運動,陰是靜止,一切事物變化之中總是著眼於運動之陽,而不是月光之下的世界出現了靜止的一片死寂,而且也沒有任何新鮮事物。(七)陰降陽升劉元系《素問玄機原病式》說:「冬,陽在內而陰在外,地上寒而地下暖,夏則反此者,乃真理也。假令冬至為地陰極,而生陽上升,夏至則陽在上,而陰在地中者……如冬至子正一陽升而得其復,至於巳則陽絕,而六陰備。是故得其純乾,夏至午正則一陰生而得後,至於亥則陽復也。然子後百南,午後面北,視卦之爻,則子後陽升,午後陰降,明矣。」這就是用地表和土壤中熱梯度的溫差來表示陰降陽升的陰陽消長規律。冬至子時一陽生於足下,五陰而一陽,這就是復卦,代表了陰消陽長;夏至午時一陰生於手上(舉手),五陽而一陰,這就是垢卦,代表了陽消陰長。劉元素又說:「然子後面南,午後面北,視卦之爻,則子後陽升,午後陰降。」這就是說,以子午線為準,東半球人們看到卦爻,卦爻是正面方向。人們看到一陽爻在足下逐漸上升。西半球人們看卦爻,卦爻是反面方向。人們看到陰爻在手上逐漸下降。這就是陰降陽升的原理,它廣泛應用到中醫學中去。見圖4——5。(八)陰爭陽擾陰爭陽擾是陰陽矛盾鬥爭的原理。《素問?陰陽別論》說:「陰爭於內,陽擾於外。」《春秋感精符》說:「陰精不舒,陽偏不施。」《素問?瘧論》說:「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陰陽相移也。陽並於陰,則陽實而陰虛……陰氣逆極,則復出之陽,陽與陰復並於外,則陰虛而陽實……並於陽,則陽勝;並於陰,則陰勝。」《素問?太陰陽明論》說:「陰陽異位,更虛更實,更逆更從……故陽道實,陰道虛。」這就是說,陰就是內虛,陽就是外實,陰爭陽擾。陰如不舒,陽偏不施,陽於並陰,陽實陰虛;陰並於陽,陰虛陽實,陰陽矛盾鬥爭結果是一方戰勝另一方。它們表面看起來似乎一方消滅了另一方,實際上一方現象被另一方現象的傾向所掩蓋,而且包含於其中。(九)陰厭陽修陰厭陽移是物極必反的原理。《春秋感精符》說:「陰厭陽移……極陰反陽,陰陽反陰。」《說文》雲「厭,壓伏。」陰為水海,柔伏,陽為大天,剛浮。陰為下,陽為上,陰為散,陽為聚。故北方極為水,南方聚為陸。大陸漂移,際之可與不可分。故大陸漂移,板塊之際,際為邊界,產生地震,陰水伏則陽陸移。《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靜陽,陽生陰長,陽爻陰藏……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從陰引陽,從陽引陰。」這是陰陽矛盾轉化中的物極必反原理,這還有純陽包陰、純陰涵陽的涵義,這是表面到內在的一系列事物質量轉化互變的道理。(十)陰和陽合陰和陽合就會變化而形成另一種變態事物。《淮南子》說:「陽陰相接,乃能成合。」《地理知本金鎖秘》說:「陰陽合德而卦生……純陽不生,孤陰不長,此其陰陽未合其德……若剛柔有體,則陰交於陽,陽交於陰矣。三男三女,爍然成列。」《類經圖翼》說:「陰陽盡而四時成,剛柔盡而四維成……陰陽相合,萬角乃生……凡萬物化生,總有二氣……氣有不同,萬物適值其氣,隨其受而成其性。」《春秋元命苞》說:「陰陽聚而為雲,和而為雨。陰陽凝而為雨,陰陽合而為雷,陰陽激而為電,陰陽交而為虹霓……陰陽怒而為風,亂而為霧。」《易稽覽圖》說:「陰陽合而為電輝。」這不就是電學原理么?《國語》說:「陽伏而不能出,問追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詩推度災》說:「明陽之制陰,陰之倚陽。」《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陽平陰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決。」所以,陰陽合德和平秘會產生出新生事物,它從天象到地理而以至於人事。一切事物發展的起點充滿了陰陽相合,但是它們又總是走向反面,陰陽離決,它們會從新生而走向衰老死亡。
後補(2008年11月18日) 五、圖數精微什麼叫做圖數?圖,《說文》說:計畫、難也。徐諧曰:圖畫,必先規畫也。《康熙字典》說:圖象也。這就是說,圖就是象,也就是畫。畫,《釋名》說:畫,掛也,以五色掛物象也。《正韻》說:卦,畫也。郭沫若先生說「隸是古規字」。畫就是卦象,也是規畫。因此,八卦也是八畫,這可以見到以下根據。《禮含文嘉》說:地應以河圖洛書,乃則象而作易。《魏志?高貴鄉公紀》易博士淳于俊曰「包犧因燧皇之圖,而制八卦。」《易繫辭》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易靈坤圖》說:遂皇始出,握機矩。《玉海》說:伏犧始畫八卦,是謂先天有圖象,而未有書。《尚書序》說:八卦之說,謂之八索。《漢書?五行志》說:伏犧……受河圖,則而匝之,八卦是也。這就是說,遂人氏時代只有圖象,人們已經懂得了用規矩來畫象。高昌絹畫中伏犧、女媧手裡拿著規矩表示畫象,這就是包犧根據河圖、洛書來判定了八卦、八畫、八索。因為有了規矩才能夠成為方圓。人們已經知道用規矩來畫方圓。從而產生出畫河圖洛書之象,並且從圖象而得到了八卦、八畫、八索。數,《漢書》說:自伏犧畫八卦,由數起。管子說:「皰犧制九數。」《左傳僖公十五年》說:「龜,象也。筮,數也。物生而後有象,象而後有滋,滋而後有數。」《國語?鄭語》說:「故先王以土為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紀以立純德,合十數以訓百體、出千品、具萬方、計億事、材兆物、收經入、收亥極。」注云「八索、八體以應八卦……數極於亥(左女右亥)也。」《易繫辭》說:「三五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下之父。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熟能與於此。」《集韻》說:「十兆曰經,十經曰亥」。這就是說,伏犧畫出八卦,就有了規矩來制定了九數。表證了任何事物都會產生出圖象、象徵,由於有了象徵就會有滋展,最終產生了數術。數術從圖起,從八卦、八索產生十、百、千、萬、億、兆、經之亥數,以至於無窮。所以,三五之道產生出三五之數。無窮之數,形成了天下一切事物的圖象、象徵的類型體系。從有窮至於無窮,就是從圖到數、從數到圖的自然辯證過程。這是我們探討的圖數精微:中國數術特點是圖數。萊布尼茲由圖數而悟到二進位制,圖數的作用太大了。(一)先天卦數《周易?說卦》說:「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來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沐之,日以煊之,艮以止之,兌以說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動萬物者,莫疾乎雷,撓萬物者,莫疾乎風。燥萬物者,莫燥乎火。說萬物者,莫說乎澤。沐萬物者,莫潤乎水。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然後能變化,即成萬物也。」圖5——1(略,先天卦位之圖,有卦形、卦名、卦之五行及先天卦數。)這就是說,陰陽變理而排演八卦,先天卦位是代表空間變化的一種方程式。先天圖數是表示了混沌時候宇宙起始形成的規律。圖象形式說明了:清氣上升而形成天空,宇宙塵凝集形成了星宿,大地地殼構造運動變成了山峰河澤,雷電風雨交加在海中形成核酸,大海動蕩和火山噴發使世界生命和生了出來。每個卦象代表了一定的數,數才是宇宙和諧的規律,不過易數是逆數,它代表了走向反面的否定之否定自己的函數。一切事物都在運動不止。雷電震動孕育著大地而產生了生命,風在吹散蒸發使氧碳元素在自然環境中循環,雨水不斷地濕潤著大地並供給生命基本源泉。煊就是晒乾、光明、烈火的意思。太陽光給予生命以光合作用和能源。艮是「限」和「垠」的同義字,它是指界限、終止、邊際的意義。也就是產生出地質上地層生物不同時代的進貨演變。兌是蛻變喜悅的同義字,兌卦表示生命不斷進化、蛻變表示生命不斷進貨、蛻變而最終產生出人類智慧動物的喜悅。那麼,乾是天,它化生了萬物。坤是地,它養育了萬物。一切事物都在不息不斷地發展和消亡之中。(二)乾坤六子《周易?說卦》說:「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謂之長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謂之少男。兌三索而得女,故謂之少女。」程大昌《易原》說:「索者求也,以陽求陰,以陰求陽。凡往而有求,則為索也……此之謂爻變也。」見圖5——2(卦形略)坤母 乾父三索 兌 少女 三索 艮 少男二索 離 中女 二索 坎 中男一索 巽 長女 一索 震 長男長放在下位,中放在中位,少放在下位,三爻都以陰陽來區別,從下往上來索求變化,於是人類產生了國家與家庭的起源。(三)後天卦位《周易?說卦》說:「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艮,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絮齊也。離也者,明也。萬物皆見也,南方之卦也。聖人南面而聽天下,鄉明而治,益取諸此也。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焉。故曰說言乎兌。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陽陽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疏》說:「震是東方之卦,斗柄指東為春,春時萬物出生也……兌是象澤之卦……是西方之卦,斗柄指西,是正秋八月也……坎是象水之卦……正北方之卦,斗柄指北,於時為冬。」見圖5——3。先天卦位只談空間,後天卦位才是時空體系的方程式。並且它包括了三五至道。先天卦位談天地,後天卦位談天地人(生物),並且包括了時間、節氣、空間、方位、五行等等。這就是把圖數推向前進的一步,所以後世學術一般都採用後天卦卦位方程式。上面易經所說的後天的卦位是先起于震,帝出乎震,帝是上帝的意見,蘭天的太陽出現在東方,這時北斗柄指向了東方,這是天下是春天。二月春分後,雷雨震動並驚醒了蟄伏的生物,花蒂含苞待放而葉出了燦爛的梅花和桃花,大地呈現出了一片草木芳菲的景象。大地回春使萬物繽紛而呈現出一片青翠芳蕪,震木是表示溫暖,這時稼穡逐漸地成長了。夏至到了,北斗柄指向了南方,天下是夏天。離指美麗、光明、燦爛的意思,它代表了火的炎熱。生物都在茂盛地生長著,紅花在開放,蟬也在林蔭深處鳴叫。農民都忙于田間勞動。秋分到了,北斗柄指向了西方,天下是秋天,為兌表示喜悅、說唱的意思,它表示了金的涼爽。天地、田間一片金色波浪,農民以喜悅的心情來慶祝豐收。冬至到了,北斗柄指向北方,天下是冬天,坎表示了勞役、勞工的意思。黑夜漸漸長了,農民忙於修倉庫,加橋樑和做寒服、遣差役。最後,到了艮卦,艮就是指定界限的意思,這是一年終止又開始界限之際,這就是按農曆勾畫出了一幅古代勞動人民社會生活及季節變化的天地圖象吧!(四)十二璧卦璧卦的璧字,《白虎通》說:「璧者,外圓象天,內方象地。」《詩?衛風》說:「如圭如璧」,圭是觀測日影長短、用來測時節。璧表示日月同璧,天、地、日、月運行的規律。璧又通用於辟,辟就是君,所以,璧卦又稱天子卦,它能反映四時八節、十二月等陰消陽長的規律。《易卦通變》說:「冬至,晷長一丈三尺,當至不至,則旱,多溫病。未當至而至,則多病暴,逆心痛,應在夏至……立春,晷長丈一寸六分……春分,晷長七尺三寸六分……立夏,晷長四尺三寸六分……夏至,晷長一尺四寸八分……立秋,晷長四尺三寸六分……秋分,晷長七尺三寸六分……立冬,晷長一丈一寸二分。」孫谷按:「此律以晷影候病,厄通於內經五運六氣矣。」《地理知本金鎖秘》說:「歷以十二月為一周,自復而臨而泰而壯而快而乾。六陽月也。自後而遁而否而觀而剝而坤,六陰月也。」見圖5——4。(圖略)公元前173年西漢汝陰侯的天文占盤與儀器,公元前436年曾侯雲漆箱上二十八宿,它們反映了璧卦的梗概。璧卦代表了玉璧,是日月五星運行的意思。十一月子,一陽初動於腳下,第一爻逐漸上升。邵康節說:「乾遇巽時觀月窟,地知雷處見天根。」坤為地,震為雷,地雷為復卦,又稱天根。乾為天,巽為風,天風為後卦,又稱月窟。五月午,一陰初動於腳下,第一爻逐漸上升,一年各月從寅開始而右轉,三陽開泰,日躔從亥開始,始於營室而左轉。這就是地右轉,天左轉的道理。二至、二分、四立的日晷影長以分計,分別列於內方。璧卦以後應用到天文、地理、醫學、人事的各個方面去作用是很大的。(五)六十四卦《難易尋原》說:「八卦因而重之,為六十四卦,是之謂小成。」其易象次序是有一定的變化規律的。就六十四卦演進之地位言,則曰時;就其本身所含之剛柔符號言,則為物。每一類卦之第一卦,謂之首卦。第五卦曰遊魂卦,第八卦稱為歸魂卦。六十四卦皆以基本符號陰爻與陽爻,為其構成的原料,三五錯綜,不可方物。這就是說,八卦重疊成為六十四卦,易象是有次序變化規律。爻的演變代表了地位時值,爻的陰陽變易代表了事物空間,八類各包括八卦。第一卦首卦重複自己。第二卦走向反面,第一爻陰陽互變,逐步上升變到 第五爻為止。第五卦下卦與首卦相反稱為遊魂卦。《易繫辭》說「遊魂為變」。第六卦變後,第七卦從上卦四爻變,第八卦下卦與首卦下卦相同,稱為歸魂卦,錯綜變化,見表一。(略)(六)六爻時位《易繫辭》說:「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四多懼,近也。柔之為道,不利遠者。其要無咎。其用柔中也。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凶,五多功,貴*之等也。其柔危,其剛勝邪。」《難易尋原》說:「卦者,時也。爻者,位也。卦以存時,爻以示變,爻以適時之變也。是六位時行,周六六虛。」動則觀其變爻,視其應時。陽居陽位,陰省陰位,為當位,為得位,為吉。初爻、三爻、五爻為陽位,二爻、四爻、上爻為陰位;初爻、二爻、三爻為內卦,為體、為貞、為主、為主;四爻、五爻、上爻為外卦,為賓,為用,為晦,為上。由下至上的變卦謂已往,由上至下的變卦為將來,上為尊位,下為卑位,上兩爻為天,下兩爻為地,中間四爻為人事。初爻為不及,上爻為太過,下爻承上爻,上爻乘下爻。初爻為幼,上爻為老,五爻為君位,二爻為臣位,三四兩爻為內外相交之際,表示處於不定地位;初爻上爻為事之外,二三四五為事之中,其卦之下為頭為初為凝,為潛,為端;其上為未,為戰,為亢為穹。卦之地位曰時,剛柔曰物。靜卦為體為貞,動卦為用為悔。本卦為主,變(之卦)為客。凡占初爻動者,事未現,機甚微,其應遠。二爻動者,事可為,機可成。三爻動者,事我凶,機甚危。四爻動者,事不可忽,機尚宜慎。五爻動者,事有功,機甚鈍。六爻動者,勢已緊,事太過。三四爻,為交際,為或,稱疑,稱商,稱進退,因處內外卦之交,有相交義。應者,同志之象。如五位之尊,宜二應之。承乘者,順逆之象也。陰下承上陽,則承順。陰上乘下陽,則承為逆。初上者,事之外也。中四爻,事之中也。二五為中且正,當位亦曰正。第四爻近五天而親者,慎而已矣。二爻遠而任(職)者,譽可致焉。三爻則在不遠不近之間,於情則未孚,於勢則攔阻,於任則已重,於人則已節,於進退則恆難,於牽制則甚多,此其所以三多凶。六爻全不變動者,謂之靜爻,占本卦之象辭,以內卦為貞,外卦為悔。一爻變者,以本卦變爻之辭占。二爻皆變者,以本卦所變之二爻之辭來占,但以上爻(外卦)為主。三爻皆變者,以本卦及(變)之卦的彖辭占,本卦為貞,之卦為悔。四爻皆變者,以之卦的二個未變之爻之辭來占,但以下卦為主。五爻皆變者,以之卦的未變爻的辭來占,即以變化後的卦的未變一爻的辭來占。六爻皆變者,以之卦的彖辭來占,乾坤兩卦以兩卦之用爻,用九用六來占。見圖5——5。未、上、太過、已往 上爻、斗、戰、變窮、亢 陰位 天 五爻、位、天 陽位為賓、用晦、外卦 四爻、多懼、益事 陰位 交 人為主、體貞、內卦 三爻、多凶、高位 陽位 際 事 二爻、位、地、人 陰位 初、下、不及、將來 初爻、冷、端、潛 陽位 地這就是六爻的時位,卦象講時間,爻位講空間,爻是指相交、校對、功效、變動的形式,爻表示空間變化,卦表示時間變化,爻代表六個方向時空狀態。產生動態時要看條爻,也就是看變爻的矛盾對立面。陰變陽或陽變陰,如果陽爻位於陽位,陰爻位於陰位,稱為當位或得位。從初爻發展到上爻,「亢則害,承乃治」,亢就是過份、極強的意思。二多譽而四多懼,「中」就是「正常、成功、內合」的意思。三多凶而五多功,以陽剛為主。這是爻象時空變化中矛盾的統一體。(七)河圖之數《易繫辭》說:「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又說:「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易原》說:「其書言七八之象,九六之變,皆以十五為宿,蓋於圖乎得之敢。」《地理知本金鎖秘》說:「原河圖之數,其數五十有五,洛書之數,四十有五,合計共為一百,此天地之全數也……圖則生數居內,成數居外……而陰陽相包之理,三五互根之道。」《易河圖數》說:「龜取生數,一、三、五、七、九。筮取成數,二、四、六、八、十。一與六同宗,二與七同道,三與八為朋,四與九為友,五與十同途。」《難易尋原》說:「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萬氏彈峰易拇更正河圖洛書》說:「蓋河圖外方而內圓,一、三、七、九為一方,其數二十也。二、四、六、八為五方,其數為二十也。」胡煦《周易函書約存》說:「大衍,圓方之原,大衍勾股之原……河圖加減之的,洛書乘除之原。」《周髀算經》說:「數之法,出於圓方……以為勾廣三,股修四,徑隅五。」《類經圖翼》說:「天圓徑一而圍三,三各一奇,故曰參天。三三而九,陽數從此而流行。地方徑一而圍四,四為二隅,故曰兩地,二四合六,陰數從此而凝定。三二相合,是為五數,故圖書之數,皆以五居中也。河圖以天一生水,一得五而六,故地以六成之而居北。地二生火,二得五而七,故天以七成之而居南。天三生木,三得五而八,故地以八成之而居東。地四生金,四得五而九,故天以九成之而居西,天以五生土,五得五為十,故地以十成之而居中。生數為生而居內,成數為配而居外,此則河圖之定數也。」見圖5——6。(略)這就是說,天數為奇數,地數為偶數。生數在內,成數在外。河圖一、三、七、九為二十。二、四、六、八為二十。加上十五之數,正好是五十五數。河圖之數由圖而起。米蘇里的龐卡人、新墨西哥祖尼人的北冬和南夏,阿茲特居克人的巫術數4、5、6、7,均有血緣關係。河圖洛書排列組合是組合數學。它和富蘭克林縱橫表近似,不過前商而後繁吧!美國D?S?哈拉西在《仿生學》中說:「這種計算速度快如閃電的電子計算機……但是牽涉到歐勒氏縱橫表這樣的問題時。一台電子計算機工作一百多個小時也得不到答案……雖然人的計算僅僅是計算機速度的零頭,但是只有人才能另一種思維方法得到縱橫表的答案。」實際上,河圖是古代算盤的起源,河圖是加減之原。如果把五做為算盤上盤一粒,加上下盤一粒,就會明白為什麼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河圖為圓方之原,就是勾股之原。解方圓必須引伸到三角。因為,徑7,圓周22,方28。圓方相加為50。如果勾三股四弦五,其平方各數相加也為五十。這就是從圖到數,從數又到五行,一切都是有條不紊地形成整體觀。大衍之數五十,就是以五為衍母,五乘十為五十。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把二五為十,把十分成一九、二八、三七、四六、五五,都是十。(八)洛書之數《難易尋原》說:「洛出書,聖人則之。載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其中,陰居四維。陽居四正,虛其中十,眾妙之門,是為九宮。」順則相生,逆則相剋。一變生水,六化成之。二化生火,七變成之。三變生木,八化成之。四化成金,九變成之。五變虛位,為演母也。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變通莫大乎四時,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維,而明生焉。一年四季,周而復始,曆象則由此推出。太陽七色,一白坎,二黑坤,三碧震,四綠巽,五中黃,六白乾,七赤兌,八白艮,九紫離,九宮八卦代表太陽七色。《屍子》說:「日,五色。至陽之精。」《孝經授神契》說:「日神五色。」《淮南子?天文訓》說:「東北為分德之維也。西南為背陽之維也。東西為常羊之維也。西北為虢通之維也。」胡熙《周易函書約存》說:「洛書乘除之原。」吳光耀《河圖洛書大義》說:「河圖,洛書。本陰陽一氣所生。八卦、九宮、十干、十二支、五聲、二十律,一切盈虛消息之理。河圖為之陽,洛書為之陰,證諸其物之象、之類、之氣、之德、之理,然後及數。」《後漢書?張衡傳》說:「且律、歷、卦、九宮、風角,。數有徵效,世莫肯學。」《地理知本金鎖秘》說:「原河圖之數,其數五十有五。洛書之數,四十有五,合計為一百,此天地這全數也。」宋代楊輝說:「九子斜排,上下對易,左右相更,四維挺出。」漢徐岳九宮演算法就是洛書。見圖5——7。這就是說,洛書為45數。曆象五行從此產生。並且古人已經知道太陽有七色了。洛書是乘除之原,四直線相乘為五之倍數,四角乘中數為10的倍數,縱橫相加15,河圖加洛書為100整數。(九)大衍之數《易?繫辭》說:「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拉,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拉而後掛……乾上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當期之日、之策二篇,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女子七歲,腎氣盛……七七任脈虛。丈夫八歲,腎氣實……八八則齒髮去。」《內經?素問?天元大紀論》說:「天以六為節,地以五為制,局天氣者,六期為和備,終地紀者,五歲為一周……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氣為一紀,凡三十歲,千四百四十氣,凡六十歲而一周。」《類經圖翼》:「若以陰陽之次第老少參之,則老陽為一而數九,少陽位二而數八,少陽位三而數七,老陰位四而數六……合河洛二數,共成一百,乃為天地自然之全數……小衍十,兩其五也,大衍五十,十其五也,故又曰五數祖。邵子曰『天地之本起於中』,夫數之中者,五與六也。五居一、三、七、九之中,故曰:五居天中,為生數之祖,六居二、四、八、十之中,故曰六居地中,為成數之主……惟是數之為學,圓通萬變……亦有能逃於數之外者否乎?……則天地特數中之一物耳……象數之多,可因一而推矣。」見圖5——8。這就是說,二個五為小衍,五個五為大衍,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陽爻6的0次方乘以36(36/4=9老陽)=216坤之策,一百四十四。陰爻6乘以24(24/4=6老陰)=144。乾坤之策共360,等於一年的數。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陽爻192*爻別36=6192,陰爻192*爻別24=4608,加在一起一萬一千五百二十,等於萬物之數。少陰少陽主七八,人之生,老陰老陽主六九,人之老。天數五居中數,地數六居中數,五陽接於六陰,六陰制於五陽,總不離五與六,五十是數。六就是節制。如12月,24節氣,360日是6的倍數。那麼,空間是5,時間就是6,所以張介賓說:「是以萬候之數,總不離於五與六也。」(十)陽九、百六。《正法圖》說:「天圓十二鋼,地方十二紀。天綱運闕三百六十輪為一周,地紀推,機三百三十輪為一度,天運三千六百周為陽數。地轉三千三百度為陰蝕。天氣極於太陽,地氣窮於太陽。故陽極則教,陰否則蝕,陰陽勃(左孛右攴)蝕,天地氣反。天地氣反,乃謂之小劫。」「天運九千九百周為陽蝕,地轉九千三百度為陽勃,陽勃則氣窮於太陰,陽蝕則氣極於太陽……天地改易,謂之大劫。」《運度經》說:「靈寶自然運度,有大陽九,大百六也。小陽九,小百六也。三千三百年為小陽九,小百六也。九千九百年為大陽九,大百六也。夫天厄謂之陽九也。注厄,《增韻》雲『困也。』地丐謂之百六也……甲申之歲,是其天地運度,否泰所終,一聖君受任於壬辰之年。」註:3300小陽九百六,小劫;9900年大陽九百六,大劫。《易九厄訐》說:「三統是為元歲,元歲之閏,陰陽災,初入元,百六陽九,次三百七十四,陰九,次四百八十。註:初入元,百六歲,有厄者,則前元之餘元也。」《錄異記》說:「唐堯之時……陽九百六,交周之運,甲申之年,洪災之會。」《律曆志》說:「十九歲為一章,四章為一部,二十部為一統,三統為一元,則一元有四千五百六十歲。初入元,一百六歲,有陽九,謂旱九年。次三百七四歲,陰九,謂水九年,以一百產歲並三百七四歲,為四百八十歲。」注云:六乘八之數。《墨子》說:「禹七年水,湯五年旱。」《漢書·律曆志》說:易九厄雲,初入元,百六陽九;次三百七十四,陰九;次四百八十,陽九;次七百二十,陰七,;次七百二十,陽七;次六百,陰五;次六百,陽五;次四百八十,陰三;次四百八十,陽三;日四千六百……歲與一元終,四千五百六十,災歲五十七。《地理知本金鎖秘》說:「百六而雲災害者,何哉?以其河洛之數已極,而又浮於其數之天也。河之數共得五十有五,洛之數共得四十有五,河洛合計,共得百數,而得天地之全數矣。天地之數起於中……此邵康節所以怕處其極者。」這就是說,地轉三千三百年為陰蝕,為小劫,為小陽九,小百六。天運九千九百年為陽蝕,為大劫,為大陽九。大百六,那麼,天困謂陽九,地丐為百六。一元4560歲,初入元,開頭106歲為陽九,加上374歲為陰九。共四百八十歲。是初入元之前餘氣。以後 又加陽九480歲……為災害陽九百六,交周之運在甲申之年,洪災之會。所以,河圖洛書共數100,加上天數9為中數,以6為中。(天可為六節,地以六成數)共106歲,成為了百六災害。發下式(一元經歲)+(災歲)4560+57=4617年(一元)(陽九百六)(陰九)(陽九)陰七 陽七 陰五 陽五 陰三 陽三4560= 106= + 374+ 480 +720+ 20+ 600+ 600+ 480+ 48057= 9 +9 +9 +7 +7 +5 +5 +3 +3(十一)元會運世《類經圖翼》說:「一分統十二秒,一時統三十分,一日統十二時,一月統三十日,一年統十二月,一世統三十年,一運統十二世,一會統三十地運,一元統十二會。」《史記·天官書》說:「夫天運三十歲一小變,百年中變,五百載大變,三大變一紀,三紀而大備,此其大數也。」《尚書·考靈耀》說:「五百載,聖紀符,四千五百六十歲,反初命乙起,河出圖,聖受恩。」《乾坤鑿度》說:「立德之數,先立木、金、水、火、土德,合三百四歲,五德備,凡一千五百二十歲大終。」《春秋考歷序》說:「八元,三百四歲為德運,七百六十歲為代軌,千五百二十歲為天地出符,四千五百六十歲為七精反初,以文命者,七九而衰,以武興者,六八為謀。」《春秋命歷序》說:「自開璧至獲麟,二百二十七萬歲,分為十紀,每紀二十六萬七千年,凡世七萬六百年。」張說《握符頌序》說:「所謂三十五際者也,禹以金德王……生數四百年。契以水德王……成數六百年……稷以木德王,……成數八百年……命歷有歸,此其大較特算之從,莫能究也。」《禮斗威儀》說:「天運二十九萬一千八百四十歲,而反太素。」見圖5——9,表二。這就是說,一文一武,一張一弛,6、8文治,7、9武興,從所不勝,走向反面,以河圖書而起運。總之,7、9為文命,6、8為武興,一文一武,一張一弛。 從所不勝 亥 6、8文治 10代600年 304年 午 火 20代700年 304年 40代900年酉金 7、9武興 卯 木 30代800年 304年 +50代1000年 6、8文治 10代600年 227600年 304年水表二運數變運30年(小變) 100年(中變) 500年(大變) 1500年(紀) 4600年(三紀) 260000年(突變) 太了伴星276萬年德運76年(紀) 304年(四時*年德運) 760年(代軌,文武各380年) 1520年(五德*304一紀) 4560年(六甲*760年出符) 291840年(天運)歷運70600年(世) 267000年(紀) 2276000年(天地開璧)代運土壬(50代1000年) 木壬(30代800年) 金壬(40代900年)火壬(20代400年) 水壬(10代600年)文武運文命7、9而衰,武興6、8為謀,7金9火,火生金,文命代軌,7為酉,為午,為午酉之間,6水8木,木勝土,土勝水,武興代軌,在6、8之間,6為亥,8為卯,在亥卯之間。元會運一日十二時,一月三十日,一年十二月,一世三十年,三百六十月一運為十二世,三百六址年,一會為三十運,三百六十世,一萬八百年。一元統十二會,三百六十運,四千三百二十世,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六、五行精微什麼叫五行?五者,《增韻》說:「中數也。」《易繫辭》說:「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注云:「天地之數各五,五數相配,以合成金、木、水、火、土」。《類經圖翼》說:「第人知夫生之為生,而不知生中有克,知克之為克,而不和克中有用,知五之為五,而不知五之為中,五五二十五,而復有互藏之妙焉。」《易原》說:「圖書之寫造化,固皆天地五行之數矣……五行生剋之原。」行者,《廣韻》:「適也,往也,去也。」《康熙字典》說:「道也。」《玉篇》說:「行,跡也。」《類篇》說:「隱也。」《尚書·供乾》說:「初,一曰五行。」鄭康成曰:「行者,順生行氣。」《白虎通·五行》說:「五行者,謂金木水火土也,言行者,欲為天行氣之義也。」《三命通會》說:「五行者,往來乎天地之間而不窮者也。故謂之行。」《協紀辯方》說:「行者也,言其行於地也。質行於地,而氣通於此數之有五焉。故曰『五行。』」這就是說,五行是從天地的五數配合,產生了金木水火土,五數是中數,它反映了生克之原。五行實質上就是五種符號的代數,它的性質具有運動的行跡,或者特定的系列和素質的集合,它還代表了時空、因果關係。因而,它是元素模型,也是系列論的模式。五行為什麼分為水火木金土?水者,《說文》說:「准也。北方之行,象眾水叢流,中有微陽之氣。」《釋名》說:「水,准也,准平物也。」《尚書·洪範》說:「五行,一曰水……水曰潤下。」鄭康成曰:「此數本諸陰陽所生之次也。」《白虎通·五行》說:「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陰氣在黃泉之下,在養萬物。水之為言准也,養物平均,有準則也。」火者,《說文》說:「火,毀也,南通之行,火而上,象形。」《釋名》說:「火,化也……物入中皆毀壞也。」《尚書·洪範》說:「二曰火……火曰炎上。」《白虎通·五行》說:「火在南方,南方者,陽在上,萬物垂枝。火之為言委,隨也。言萬物布施,火之為言化也。陽氣用事,萬物變化也。」木者,《說文》說:「冒也。冒地而生,東方之行。」《尚書·洪範》說:「三曰木……木曰曲直。」《白虎通·五行》說:「木在東方。東方者,陰陽氣始勃,萬物始生,木之為言觸也。陽氣動躍,觸地而出也。」金者,《說文》說:「從革不違西方之行。」《尚書·洪範》說:「四曰金,金曰從革。」《白虎通·五行》說:「金在西方,西方者,陰始起,萬物禁止,金之為方,禁也。」土者,《集韻》說:「從吐,……五行之一。」《說文》說:「地之吐萬物者也……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尚書·洪範》說:「五曰土……土愛稼穡。」《白虎通·五行》說:「土在中央,中央有吐,土主吐含萬物,土之為言,吐也。」這就是說,水火木金土為五行,它們有一定的時空系統和氣質元素的集合群。《類經圖翼》說:「五行者,水火木金土也。五行即陰陽之質,陰陽即五行之氣。氣非質不立,質非氣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陰陽之氣也。」《國語·鄭語》說:「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盡在棄矣。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萬物。」這就是說,五行事物之間變化關係,這種變化關係是以氣的無形成質的有形而依賴制約的。(一)五行生剋五行中有特定的資生與克應的關係。《類經圖翼》說:「故其相生者,則水以生木,木以生火,火以生土,土以生金,金以生水,自其相剋者言:則水能克火,火能克金,金能克木,木能克土,土能克水。」《諏吉述正》說:「五行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五行相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注曰:在河圖以順生為序,在洛書以逆克為序。生:《玉篇》說:「產也。」《穀梁傳·庄二年》說:「獨陰不生,獨陽不生,獨天不生,合然後生。」這就是說,五行相生是產生、資生、助長的概念。它又分為兩方面,生我者為母為恩,我生者為子為親。這以河圖順行方向為生。見圖6——1。克,《說文·徐鍇》說:「能勝此物,謂之克也。」《詩·小雅》說:即克有定,靡人弗勝。「這就是說,五行相剋是克定、克服、致勝的概念。它又分為兩方面。克我者為貴為難,我克者為才為仇,為它以洛書逆行為方向為克。(圖6——2)(二)五行乘侮五行中因偏盛偏衰產生乘侮的關係。《命理探原》說:「徐大升曰『金賴土生,土多金埋;土賴火生,火多土焦;火賴木生,木多火熾;木賴水生,水多木漂;水賴金生,金多水濁。』「「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多水縮;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土能生金,金多土弱。「金能克木,木堅金缺;木能克土,土重木折;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能克火,火炎水灼;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衰遇火,必見銷熔;火弱逢水,必為熄滅;水弱逢土,必為於塞;土衰遇木,必遭傾陷;木弱逢金,必為砍折。「《素問·五運行大論》說:「氣有餘,則制以所助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已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於提也。「乘,《康熙字典》說:「勝也。「《周語》說:」乘人不義,陵也。「這就是說,五行相科是乘勝、乘襲、消滅的意思。它又分為兩方面,乘我者為天,我乘者為折。例如:火弱逢水,必為熄滅,以乘我者為天。又如,木能克土,土重木折,支我乘者為折。如圖6——3侮,《集韻》說:「慢易也。「揚子《方言》說:」侮,*稱也。」這就是說,五行相侮是輕侮、卑*、濁晦的概念。它又分為兩方面,侮我者為濁,我侮者為晦。例如,水賴金生,金多水濁。為侮我者。又如,火能生土,土金火晦,為我侮者。見圖6——4。(三)五行承治五行承治是五行互相承受、治用、中和的概念。《難易尋原》說:「抑強扶弱,損多益事,泄有餘,補不足,化不及,制太過,致中和之要訣耳。」「金旺得火,方成器皿。火旺得水,方成既濟;水旺得土,方成池沼;土旺得木,疏通生物;木旺得金,方成棟樑。」「強金得水,主挫其鋒;強水得木,方泄其勢。強木得火,方化其頑。強火得土,方止其焰。強土得金,方制其壅。」《類經圖翼》說:「陰陽相合,而生成之道存乎其中……所謂克中之用者,如火之炎熾,得水克而成既濟之功。金之頑鈍,得火克而成煅煉之器。木之曲直,得金克而成芟削之材。土之曠墁,和木克而見發生之化。水之泛壅,得土克而克堤障之用。此其所以相剋者,實以相成也。」《星平會海》說:「死木偏宜活水長濡,頑金最喜洪爐久煉。太陽火忌木木為仇,棟樑材喜斧斤為友。」承,張景岳說:「由微而著,更相承襲。」治,《荀子·修身》說:「少而理曰治。」五行承治是治用,承治的意思。《素問·六微指大論》說:「承乃制。」制用以達到中和。見圖6——5。(四)五行亢害。五行亢害是指走向對立面的轉化關係。《素問·六微指大論》說:「亢則達……害則改亂。」《素問玄機原病式》說:「所謂木極似金,金極似火,火極似水,水極似土,土極似木,旨也。故曰:亢則害,承乃制。謂己亢過極,則反似勝己之化也。」五行亢害是走向反面的規律。見圖6——6。(五)五行病葯五行病葯是指知五行之病而用藥。故書雲「有病方位貴,無傷不是奇。」不能全求中和。《神峰通考》說:「蓋人之造化,雖愛中和,一一於中和,則安得探其消息……是則土為諸格之病,俱喜木為醫藥,以去其病也……若病重而得葯,大富大貴之人也。病輕而得蘊含,略富略貴之人也。無病而無葯,不富不貴之人也……又得中和,並無起發可觀,此是平常之人也。」關於五行病藥專門有規定的規律。《神峰通考·凋枯旺弱四病說類》說:「何以謂之雕也。如玉雖至寶也。而貴有雕琢之功。金雖至貴也。而貴有鍛煉之力也。苟玉之不雕,雖曰荊山之美,則為無用之玉也。金雖不煉,雖曰麗水之良,則為無用之金也。」「何以謂之枯也?風霜之木,春華之至可觀焉。旱魃之苗,得雨之機難遏也。故沖霄之別健,貴在三年之不飛,驚人之聲雄,貴在三年之不鳴。是以清涼這候,恆伸於火烈之餘,和煦之時,每收於苦寒之後。「何以謂之旺也?群芳茁長可觀,植木之光輝,萬物之凋零,可謙。其金之肅殺,是以各全其質,各俱全形。「何以謂之弱也?雨露不足,則物性為之消磨,血氣不足,人身為之嬴瘦。天根可躡,六陽之弱可聞乎?月窟可探,六陰之弱可究也。「這就是說,五行之病,應當有散雕刻作用,枯旺弱的病都有一定法則可尋。《神峰通考·損益長生四葯說類》說:「何以謂之損,損其餘也。」「何以謂之益,益者,益其不及也。」「何以謂之生,六陽生處,真為生也。」「何以謂之長,春蠶作繭,木氣主微,夏熱成爐,炎光始著。」這就是說,盛堅者雕之,曲屈者伸之,旺相者殺之,弱否者泰之,這為四病。四葯為調整太過、不及,損者損其太過,益者益其不及,能生者真生,能長者真長,這是四葯。(六)五行制化五行制化是三者生克之關係。〈類經圖翼〉說:「母之敗也,子必救之。如水太過,火受傷矣。火之土子,出而制焉。火之太過,金受傷矣,金之子水,出而制焉。金之太過,木受傷矣,木之子火,出而制焉。木之太過,土受傷矣,土之子金,出而制焉。土之太過,水受傷矣,水之子木,出而制焉。蓋造化之兒,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星平會海〉說:「得用以制其克者,其凶可免。得恩以化其克者,反凶為吉。雖定於生克而吉凶之變,實遷於制化矣。」「又有制而不能制者,其制也。有化而不能化者,反化其化也。假如,火命用土以制水,而有木以克土,則土不能以制水矣。用水以化火,又以金以儻水,是水豈能為木之所化乎?有生中不生,克中不克者,有不生卻生,有克卻克者。生中不生,如水能生木,或木被金傷之重者,木金無氣,不受水生,或水被土傷之甚者。水即無氣,不能生木,故水火雖若相生,而何相生之有,是謂生中不生,不可遽謂其生也……克中不克。如土能克水,水得金生之力乾。水生乘旺,土不能克。或土被木克之甚者,土即受傷無力克水,故水土雖曰相剋,而何相剋之有,是謂克中不克,不可遽謂之其克也。不生卻生,如金逢火制,本不能生水者也,或土來入垣,反火生土,而土生金,則金卻能生水矣。非生地生者乎?又土不能以生水,而土旺實能生金,卻能生水矣,非不生卻生者乎?又土不能以生水,而土旺實能生金,則土能生金,金亦能生水,是亦不生卻生者也。不克卻克,如土逢木製,本不能以克水者也,或火來入垣,反為木生火,而火生土,則土卻能克水矣,非不克卻克者乎?又火不能以克水,而火旺實能克金,則金不能以生水,而水亦受火之克,是亦不克卻克者也。有克而不敢克……有生猶未生,克能勝生,而致於克者,自克原無克,生能檔克,則亦致於克乾……生生者。不生生,而不生生者,能生生。克克者,不克克。克乾,能克胡。見圖6——7、6——8。(圖略) 第八章 干支精微什麼叫做干支?干者,《獨斷》說:「干,乾也。其名有十,亦曰十母。」《詩詁》說:「木旁生者枝,正出者為乾。」《白虎通》說:「甲乙者,乾也。」《論衡》說:「甲乙有支幹。」《廣雅》說:「甲乙為乾,乾者,日之神也。」《皇極經世》說:「二干,天也。十二支,地也。《左傳·昭七年》說:「天有十日。」《素問·六數後大論》說:「」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子甲相合,命曰歲者。」這就是說,天就是乾,也就是樹乾。乾就是日的神,十干也就是十日,十日為甲乙……壬癸。為什麼十乾和太陽、樹木發生關係?《山海經·大荒南經》說:「犧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經·海外東經》說:「謁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經·大荒東經》說:「湯谷上有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鳥。」古代傳說,天上有十日,從扶桑樹上輪流照耀天下,也是犧和產出址日,但是日中有三隻腳的烏鴉。根據長沙西漢帛畫,上方右側,太陽中有烏鴉,下有扶桑樹和其它各日。武威磨嘴子54號東漢墓銘中,太陽中有烏鴉,還有一隻七尾狐,七變於九,七尾狐可能是九尾狐。《春秋元命苞》說:「陽數起於一,成於二,故日中有三足烏。」《楚辭·大同》說「烏焉解羽。」《山海經·海外東經》說:「朝陽之谷……其狐四足九尾。」《說文》說:「狐,妖獸也。」《卓雅》說:「狐生疑,疑則不可以合類。」古代人認為太陽中有烏鴉和狐狸,表示太陽中有黑子已變幻。《黃帝蝦蟆經》說:「日斗者,色赤而天光,陽氣大亂。」《淮南子》說:「日中有俊烏,月中有蟾蜍,日月失其行,簿蝕天光。」《春秋潛潭巴》說:「日含王宇。」《漢書·五行志》說:「成帝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可是對於幾日並照?它也是指黑子在日中之數目,從堯時一直到唐代都有紀錄。《淮南子》說:「逮堯之時,十日並出。」《竹書紀年》說:「夏胤甲八年,……十日並出……帝癸二十九年,三日並出。」《晉書》說:「晉閔帝建興五年,三日並照。」《唐書·突厥傳》說:「五日並出。」因此,黑烏鴉與九尾狐是表示了黑子成對、成群出現形象。支者,《獨斷》說:「支,枝也,其各十有二,亦曰十二子。」《說文》說:「木本別生條也。」《徐曰》說「枝本作支。」《博雅》說:「寅卯為枝,枝者,月之靈也。」《韻會》說:「十二支,辰名也。」《爾雅·釋天》說:「歲陽者,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是也。歲陰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這就是說,支就是枝,也是樹枝。枝是月的靈,十支就是十二月,十二月就是子丑……戌亥。《子平真詮》說:「甲乙行乎天,而寅卯受之,寅卯存乎地,而甲乙施之。」為什麼十二支和月亮發生關係?《山海經·大荒西經》說:「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棲,生月十有二。」古代傳說,天有十二月,它是由常棲產出十二月,月中有兔和蟾蜍,根據馬王堆西漢帛畫,上方左側,月中有蟾兔。《春秋演孔圖》說:「蟾蜍,月精也。」《春秋元命苞》說:「蟾蜍,陰精……月之為言,陰也。兩設以蟾蜍與兔者,陰陽相居,明陽之制陰,陰之倚陽。」《淮南子》說:「月照天下,蝕於蟾蜍。」《釋名》說:「日月虧曰蝕,稍小侵虧,如蟲食草木之葉。」《禮·曲禮》說:「兔曰明視。」陸佃說:「兔,吐也。明月之精,視月而生,故曰明視。」為什麼帛畫中月左東而日右西呢?《史記·曆書》說:「日歸於西,起明於東,月歸於東,起明於西。」《尚書疏》說:「天道左旋,日體右行。」揚子《方言》說:「日運為躔。」所以,月左日右,代表日月運行。(一)天元陰陽天平又稱為天元,它是以十干為循環的符號,這種符號代表時空體系,《諏吉述正》說:「甲丙戊庚壬,為陽干。乙丁己辛癸,為陰乾……甲乙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三國通會》說:「甲乙其位木,行春之令,甲乃陽內而陰尚包之,草木始甲而出也。乙者,陽過中,然未得正,方尚乙屈也,又乙軋也,萬物皆解莩甲,自抽軋而出之。」「丙丁其位火,行夏之令。丙乃陽上而陰下,陰內而陽外,陽丙其強,適能與陰氣其丁,又丙,炳也。萬物皆炳然著見而強大(案《史記·律書》曰:」「丁者,言萬物之丁壯也。」戊己其位土,行周四季,戊陽土,己陰土,又戊茂也,己起也,萬物含秀者,抑屈而起也。庚辛其位金,行秋之令,庚乃陰乾陽,更而續者也。辛乃陽下,史在上,陰乾陽極於此,庚更故也。(案《史記·律書》曰:「庚者言陰氣更萬物」,《說文》曰「象冬時萬物庚庚有實也。」)「壬癸其位水,行冬之令。壬之言任也,壬乃陽生之位,壬而也胎,萬物懷妊於壬。癸者揆也,天令至此,萬物閉藏,懷妊於其下,揆然萌芽,此天之道也。」《難易尋原》說:「甲,介也,孚也,坼也,為松柏木。乙,芽也,仁也,屈也,為花草木。丙明也,炳也,熱血也,為太陽火。丁,心也,強也,心靈也。為燈光火。戊,茂也,高原也,厚也,為泰山土。己,已也,起也,卑濕也。為田園土。庚,庚也,橫也,續也,為斧斤之金。辛,新也,經濟也,為珠寶金。壬,任也,妊出。為大海水。癸,揆也,度也,為雨露……東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己土。(二)地元陰陽地支又稱地元。它是以十二支為循環的符號,這種符號了代表了時空體系。《諏吉述正》說:「子者,北方至陰,寒水之位,而一陽始生,壬而為胎,子之為義,此十一月之辰也。(史記律書雲「子者,滋也,言萬物滋於下也。」)至丑,陰尚執而紐之,又丑陰也,助也,謂十二月終始之際,以結紐為名焉。」《難易尋原》說:「甲與己合化土,乙與庚合化金,丙與辛合化水,丁與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乃是五運原則,陽年是為太過,陰年則為不及,相合逢龍則化。」五虎遁訣: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為頭,丙辛之年從庚算,丁壬壬寅正求,戊癸甲寅建正月,十干年月順行流。五鼠遁訣:甲己還進甲,乙庚丙作初,丙辛推戊子,丁壬庚子居,戊癸起壬子,時之定不虛。地支相破就是互相破壞散移關係。《難易尋原》說:「地支相破,散子,移也。子酉破,午卯破,巳申破,寅戌破,丑辰破,未戌破。」地支相害是互相仵穿的關係。《難易尋原》說:「地支相害,仵也,阻也,不利親也。子未相穿,丑午相穿,寅巳相穿,申亥相穿,酉戌相穿,卯辰相穿。」(七)旺相休囚旺相休囚是指生克生用的關係。《難易尋原》說:「五行得令,則為旺相之氣。當旺者旺(同類),我生者相,將來者迷氣也。我克者死,克我者囚,生我者(老矣)。四季以三月穀雨前三日,六月大暑前三日,九月霜降前三日,十二月大寒前三日,開始當土旺,五行各旺七十二日。」(八)長生死墓長生死墓是事物發展中新陳代謝規律。《難易尋原》說:「訣曰,長生、沐浴(敗)、冠帶、臨官、帝旺、衰弱、疾病、喪死、墓庫、絕地、胎氣、養育。」「甲木生亥,乙木生午,丙戊生寅,丁己生酉,庚金生巳,辛金生子,壬水生申,癸水生卯。」一切事物都有一定的周期輪迴,如行、住、壞空、生老病死、少壯老滅、生長收藏、新陳代謝之規律。古云:生旺墓,法象堪興之法。陽順行,陰逆行,陽之生位,即陰之死地,陽之滅,即陰之生。《協紀辨方》說:「十干由長生而沐浴,十二位皆逆轉,陽死則陰生,陰死則陽生。此二氣之分也。陽臨官則陰帝旺,陰臨官則陽帝旺,此四時之會也。順逆分合俱極妙理論,十干則分陰陽,論五行則陽統陰,尤天地自然義也。」(九)建破平收建平破收是指五月循環的道理。《難易尋原》說:「斗指建除,建、除、滿、平、執、破、危、成、收、開、閉。建滿平收黑道,除危定執黃道,成開皆可用,閉破不相當。」《協紀辨》說:「建者一月之生。故從建起義,而參伍於十二辰。古之所謂建除家言也。建次為除,除舊布新,一生二,二生三,三者數之極。故曰滿,滿則必溢矣。易曰:坎不盈,祗既平,故繼滿必以平。平則定,建前四位則三俁,合亦定也,定則可執矣,太繼之以執。執者,守其成了,物無成而不毀,故繼之以破,即破而心之危,夫心能危者,事乃成矣,繼危者成。建三合備也,即成必收,自建到此,而十,十極數也,無終極之理,故開之,開之雲者,十即一也,一生二,二生三,由此一而三之,則復為建矣,建固生於開者也,故開生氣也,氣始萌芽不閉,則所謂發天地之房,而物不能生,故受之以閉終焉,惟其能閉,故復能建,與易同也。」(十)天干喜忌天干喜忌是指五行之間有一定喜忌關係。《滴天髓》說:「甲木參天,脫胎要火,春不容金,秋不容土,火熾乘龍,水盪騎虎,地潤天和,植立千古。」《命理探原》:「純陽之木,參天雄壯。火者,木之子也。旺木得火,而愈敷榮,生於春,就助火而不能容金。生於秋,則助金而不能容土矣。寅午戌丙丁多見,則坐辰則能采之。申子辰壬癸多見,而坐寅則能納之,使土氣不幹,水氣不消,則能長久矣。」「乙木雖柔,卦羊解牛,情丁抱丙,跨鳳乘猴,虛濕之地,騎馬亦憂,蘿藤系甲,可春可秋。」「乙木者,如生於春之桃李,夏之稼穡,秋之柚桂,冬這奇葩。坐丑未能制柔土,如卦宰羊,解割牛然。只要有一丙丁,則雖生申酉月,亦不畏之。生於子月而又庚辛壬癸透者,則雖坐午,亦難發生,故知申酉丑未月為美,甲與寅多見,如弟從兄之義,譬之藤蘿附喬木,何加砍伐哉?」「丙火猛烈,欺霜侮雪,能煅庚金,從辛反怯,土眾成慈,水猖顯節,虎馬犬鄉,甲來焚滅。」「火,陽精也,丙火爍陽之至,故猛烈不畏秋而欺霜,不畏冬而侮雪。庚金雖頑,力能煅之,辛金本柔,合而反弱,土其子也,見戊己多,而成慈愛之德。水其君也,若壬癸旺,而顯忠節之風。至於未遂炎上之性,而遇寅午戌一二位者,露甲木乾燥而焚,滅矣。」「丁火柔中,內性昭融,抱乙而孝,合壬而忠,旺則不烈,衰而不窮,如有嫡母,可秋可冬。」「丁干屬陰,火性屬陰,柔而得其中矣。外柔順而內精明,內性豈不昭融乎?乙,丁之嫡母也,乙畏辛而丁抱之,不若丙抱甲,而反能焚甲木也。不若己抱丁,而反能晦丁火也,其孝異乎人矣。壬,丁之正君也,壬畏戊,而丁合之,外則撫恤戊土,能使戊土不敢搞乎壬也,其忠異乎人矣。生於夏令,雖逢丙火,特讓之而不助其焰,不至於烈矣。生於秋冬,得一甲木則倚之不滅,而焰至於無窮也。故曰:可秋可冬,皆柔之道也。」「戊土固重,即中且正。靜翕動辟,萬物司命。水潤物生,火燥物病。若在艮坤,怕沖宜靜。」「戊土非城牆堤岸之謂也,較己土特高厚剛燥,乃己土發源地也,得乎中氣,而且正大矣。春夏則氣辟而和萬物,故為萬物之司令了。其空屬陽,喜潤不喜燥,坐寅怕申,坐申怕寅,蓋沖則根動,非地道之正也,故宜靜。」「己土卑濕,中正畜藏。不愁木盛,不畏水旺。火少火晦,金多金光,若要物旺,宜助宜幫。」「己土卑薄軟溫,乃戊土枝葉之地,亦主中正,而能畜藏,故土雖柔而能生木,非木所能克,故不愁木盛,土深而能納水,非軍所能盪,故不畏水狂,無根之火,不能生溫土,故火少而火晦,溫地能潤金氣,故金多而金光,此其無為而有為之妙用。若要萬物充盛長旺,惟土勢固厚,又得中和之氣,溫暖方可。」「庚金帶煞,剛健為最,得水而清,得火而銳,土潤則生,土干則脆,能贏甲兄,輸於局妹。」「庚金乃天上之太白,帶煞而剛健,健而得水,則氣流而清,剛而得火,則氣純而銳,有水之土,能全其生,帶火之土,能使其脆,甲木雖強,力足伐之,乙木雖柔,合而所弱矣。」「辛金軟銳,溫潤而清,畏土之多,樂水之盈,能扶社稷,能求生靈,勢則喜母,寒則喜丁。」「辛乃陰金,非珠玉之謂也。凡溫軟清潤者,皆辛金也。戊土多而能埋,故畏之。壬水多而必秀,故樂之。辛丙這臣也,合丙化水,使丙火臣伏壬水,而扶社稷。辛,甲之君也,合丙化水,使丙火不焚甲木,而救生靈,生天處而得己土,則能晦火而存之,生於冬而得丁炎,則能敵寒而養之,故辛金生於冬月,會見丙火……雖貴亦不忠……不克有不和,見丁……皆貴且順。」「壬水通河,能泄金氣,剛中之德,周流不滯,通根透癸,衝天奔地,化則有情,從則相濟。」「壬水乃癸水之源,發於昆淪,癸水即壬水之歸宿,扶桑之水,有分有合,運行不息,所以為百川也。亦為雨露也,是不可歧而二之,申為天關,乃天河之口,壬水生此,能發西方金氣,周流之性,漸進不滯,剛中之德使然也。若申子辰全,而又透癸,則其勢沖奔不可遏矣。合丁化木,又生丁火,可謂有情,能制丙火,不守丁火之愛,故為夫義而君仁,生天九夏,則巳午未中火土之氣,得壬水熏蒸而成雨露,故雖從火,而未嘗不濟也。」「癸水至弱,達於天津,得龍而潤,功化斯神。不愁火土,不論庚辛。合戊見火,化象斯真。」「癸水乃陰這純至而弱,故扶桑有弱水,直達於天津,得龍而成雲雨,乃能潤澤萬物,功化斯神,凡柱中有甲乙寅卯,皆能運水氣化木,制火,潤土,養金,定為貴格。火土雖多不懼,至於庚辛則不賴其生,亦不忌其多,惟合戊化火,何也?戊生於寅,癸生於卯,卯屬東方,故能生火……凡戊癸得丙丁透者……皆能化火。」《神峰通考》(十一)四時喜忌四時喜忌是指五行空間和時間的關係。《窮通寶鑒》說:「春月之木,猶有餘寒,得火溫之,始無盤屈之患,得水潤之,乃有舒暢之美,然水多則木濕,水缺則木枯,必須水火既濟方佳,至於土多則損力堪虞,土薄則豐財可許,如逢重金,見火無傷,假使木強,得金乃發。」「夏月之木,根干葉燥,由曲而直,喜水盛以潤之,忌火火以焚之,宜薄土不宜厚土,厚則為災,惡多金,不罪少金,多則受制。若夫重重見木,徒自成林,疊疊成林,終無結果。」「秋月之木,形漸凋零,初秋則火氣猶在,喜水土以資生,中秋則果實已成,愛剛金以劍削,霜降後不宜水盛,水盛則木漂,寒露前又宜火炎,火炎而木實,木多則多材之美,土厚無自立之能。」「冬月之木,盤曲在地,欲土多以培養,恐水盛而亡形,金縱多克伐克害,火重見溫暖有功,歸根復命之時,木病安能輔助,惟忌死絕,只宜生旺。」「春月之火,母旺子相,勢力並行,喜木生扶,不宜過旺,旺則火炎,欲水既濟,不宜太多,多則火滅,土多則晦,火盛則亢,則金可以施功,縱疊見富餘望。」「夏月之火,勢力當權,逢水制則免自焚之咎,見木相必遭夭折之狀,遇金必發,得土皆良,然金土雖為美利,無水則金燥土焦,若用火盛,太過必致一危。」「秋月之火,性息體休,得木生則有復明之慶,遇水克難跳熄滅之災,土重掩光,金多奪勢,火見火以光輝,雖疊見亦有利。」「冬月之火,體絕形亡,喜木生而有救,遇水克以為殃,欲土製以為榮,愛火比為利,見金則難任而為財,無金則不遇磨折。」「春月之土,其勢最孤,喜火生扶,忌木克削,喜比助力,忌水揚波,得金制木為強,金重又盜土氣。」「夏月之土,其性最燥,得盛水滋潤成功,見旺火亢燥為害,木助火炎,生克不取,金生水泛,財祿有餘,見比肩寒滯不通,如太過又宜木襲。」「秋月之土,子旺母衰,金多則盜泄其氣,木盛則制伏純良,火重不厭,水泛非祥,得比肩則能助力,至霜降不比無妨。」「冬月之土,外寒內溫,水旺財豐,金多身貴,火盛有餘,木多無它,再逢土助尤佳,重得身強力有壽。」「春月之金,余寒未盡,貴乎火氣為榮,休弱性弱,欲得土生為妙,水盛則金寒,有用的於無用,木盛則金折,至剛轉為不剛,金來比助,扶持最喜,比而而無火,失類非良。」「夏月之金,尤為柔弱,形質未備,更忌身衰,水旺呈祥,火多不妙,遇金則扶持得壯,見木見助鬼傷身,土厚埋沒封鎖光,土薄資生有益。」「秋月之金,當權得令,火來煅煉,遂成鐘鼎之材,土復資生,反有頑濁之氣,見水則消越透,逢木則琢削施威,金助愈剛,過剛則折。」「冬月之金,形寒性冷,木多難施斧鑿之功,水盛則不免沉潛之患,土能制水,金體不寒,火來生土,子母成功,喜比肩類聚相扶,欲官印溫養為功。」「春月之水,性濫滔淫,若逢土製,則無橫流之害,再逢水助,必有堤崩之憂,喜金生扶,不宜金盛,慾火既濟,不宜火炎,見木施功,無土散漫。」「夏月之水,外實內虛,時當固際,欲得比肩,喜金生助體,忌火旺太火,木盛則耗泄其氣,土盛則克制其源。」「秋月之水,母旺子相,得金助則清澄,逢土旺則濁混,火多則財盛,太過不宜,木重則身榮,中和為貴,重重見水,增其少泛濫之憂,疊疊逢土,始得清平之象。」「冬月之水,正應司權,遇火除寒,見土歸宿,金多反致無義,木盛是為有情,水微則喜比為助,太盛則喜土為堤。」(十二)渾天甲子渾天甲子是干支和八卦的關係。《難易尋原》說:「乾金甲子外壬午,坤土乙未外癸丑,震木庚子外庚午,坎水戊寅外戊申,艮土丙辰外丙戌,離火己卯外己酉,木巽辛丑外辛未,兌金丁巳外丁亥。」《蠡海集》說:「納之為言受也,容受六甲於八卦中也。」《考原》說「乾納甲壬,坤納乙癸,乾坤包括始終之義……震巽陰陽起於下,故震納庚巽納辛,坎離陰陽交於中,故坎納戊,離納己,艮兌陰陽極於上,故艮納丙,兌納丁……陽干皆納陽卦……陰乾皆納陰卦。」標籤: 綱要
數術
陳維輝
.
推薦閱讀:
※中國茶藝:茶藝何解?
※MSCI納A在即,這些中國股票已被外資搶先布局
※中東這國要賣天然氣給中國,和美俄搶市場!中國為何十分歡迎?
※劉亞洲:甲午戰爭中國失敗是制度的失敗
※中國道路的歷史合法性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