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殉國後,明朝還有多少軍隊?數量讓人難以置信
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崇禎皇帝朱由檢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今景山)自縊殉國。在許多人的觀念中,肯定會認為一個王朝混到帝王都上吊自殺的地步,肯定已經是窮途末路了。不過,當時的明朝雖然形勢確實很差,但卻並非無路可走,至少明朝的軍事實力還遠沒到瓦解的程度。那麼,崇禎皇帝殉國後,明朝還有多少軍隊呢?
崇禎皇帝殉國後,明朝的備用領導班子立刻在陪都南京運轉起來,小福王朱由崧(福王朱常洵之子)被擁立為皇帝,即弘光皇帝,歷史上將這一時期稱為南明。
南明的主要軍隊有大名鼎鼎的「江北四鎮」以及坐鎮武昌的寧南伯左良玉手下的八十萬大軍,合計兵力遠超百萬。雖然「江北四鎮」和左良玉手下的軍隊以雜牌軍為主,但在人員數量上遠超「闖王」李自成的大順軍和滿清的八旗軍,擁有壓倒性優勢。
如果要追溯到崇禎皇帝殉國的時候,明朝的軍隊還包括遼東總兵吳三桂手下的數萬人,雖然相比南方的百萬大軍,這點人數不算多。但這是整個明朝最精銳的部隊。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明朝還有這麼多軍隊,為什麼崇禎皇帝還要自縊殉國呢?其實關鍵問題就在於當時的信息不對稱。剛剛開始得知李自成的軍隊要攻打北京時,崇禎並沒想到後果會如此嚴重。當後來李自成率起義軍包圍了北京的時候,崇禎想逃也逃不出去了。最後,崇禎帝在自縊前留下絕命血書上面寫道:「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這裡的「然皆諸臣誤朕」六個字,道出了崇禎帝對於大明亡國是有多麼的不甘。
崇禎皇帝殉國了,可是明朝半壁江山仍在,手中還有百萬雄兵。按理說,守住剩下的半壁江山,應該能做到吧。可是南明的「弘光政權」不到一年時間就被推翻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南明雖然還有很多軍隊,但無論是「江北四鎮」還是左良玉,都已經擁兵自重,不聽從中央的指揮了。如果崇禎帝還在的話,情況可能會好些。可是崇禎帝一死,弘光皇帝的法統性存在很大爭議,所以就根本指揮不動這些大軍閥了。
1645年,左良玉以「清君側」為名,起兵造反。當軍隊到達九江的時候左良玉病發身亡。他的兒子左夢庚繼承了指揮大權後,繼續率兵東進,結果受到「江北四鎮」中黃得功的阻擊。眼看無法成功拿下南京,左夢庚乾脆率領八十萬大軍投降了滿清。這支原本屬於南明的最強大武裝力量就這樣成了壓倒南明「弘光政權」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久之後,清軍南下。「江北四鎮」中,劉良佐、劉澤清、高傑所率的「三鎮」官兵全部投降,只有黃得功率部與清軍作戰。但在戰場中黃得功被不知哪方射來的箭射中,知道無力回天的黃得功在絕望中拔刀自盡。最後一支捍衛南明弘光政權的軍隊就此終結。
推薦閱讀:
※勤奮的崇禎,為何亡魂煤山
※崇禎的四個恩怨和明朝的兩個死結 可悲可嘆!
※奸臣的妙用:沒有奸臣,崇禎連南遷苟延殘喘都不行
※此人自稱是崇禎的第11代後人,卻不姓朱,有尚方寶劍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