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國強|馬虹先生矢志不渝地堅守
弘揚恩師馬虹的蠶絲精神
導讀:
恩師馬虹先生永遠地離開我們走了,他卻把寶貴的武學遺產留給了我們,把他那寶貴的精神財富留給了我們。他那幾十年如一日為而不爭,矢志不渝堅守傳統拳架、堅守太極拳規矩、堅守太極拳理論陣地,治學嚴謹,無私奉獻的精神境界,永遠值得我們學習,永遠激勵著我們。
一、堅守傳統拳架拳架是太極拳深刻內涵的載體,是太極拳全部功夫的基礎。恩師馬虹先生生前最重視的就是拳架的修鍊和傳承。他幾十年走遍長城內外,大江南北,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不辭辛苦,奔走呼號,矢志不渝地傳播由陳發科、陳照奎父子傳下來的大架、老架、低架傳統陳式太極拳。他反覆強調,「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繼承、傳播陳照奎先生傳下來的太極拳,一點也不要走樣。」其意志之堅定,胸襟之開闊,眼界之深遠,甚為罕見。
恩師馬虹先生認為,拳架是太極拳全部功夫中的基礎功夫,它具有其他功法練習(如站樁、推手等功法)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曾說過,站樁、打坐等氣功練習不能代替拳架練習,拳架本身就是氣功,就是樁功,是一種活樁功。他還說,也不能只練推手不練拳架。如果只練推手不練拳架,技術水平達到一定程度以後再提高就難了。所以,他特彆強調拳架練習的重要性,要求大家必須當作必修課天天練習,不得間斷。要天天打,月月打,年年打,千遍萬遍的打,風雨無阻,打一輩子。他介紹陳發科每天打拳30遍,要求其兒子陳照奎每天打拳20遍。恩師自己也是這樣,一直到老每天早晨都堅持打低架子兩遍以上,風雨無阻,大年初一,也是打完拳後才吃餃子拜年。2012年以後,他年事已高不再領拳了,但每天早上仍在隊伍後面堅持練兩遍拳。即使在病榻上生命垂危之際,念念不忘的還是拳。
恩師馬虹先生在強調拳架重要性的同時反覆強調拳架的規範性。要求大家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繼承,明明白白,規規矩矩的傳播。一點也不要走樣。他專門撰寫文章,提出了規矩的外形、完整的內勁、鮮明的技法、厚實的功力、太極拳的神韻、拳架處處合乎拳理標準拳架的六項指標。強調學完頭遍拳之後一定要請老師或者拳友看拳、改拳,就像照鏡子一樣,挑出自己的毛病,修正錯誤,規範拳架。針對有的拳友只注重學拳,不注重改拳的現象,他把當年陳照奎先生論改拳的文章挑出來重新發表。同時,指導我寫了一篇《淺議改拳》的文章,分別發表在2011年《太極拳》雜誌和校刊《陳氏太極拳研究》上。
恩師馬虹先生還特彆強調保持傳統拳架的完整性,提倡尊重傳統,科學發展,反對隨意增減和修改。尤其是反對所謂的創編套路、精簡套路。他說,目前社會流行的太極拳新編套路、精簡套路等等,不下幾十種,搞得人眼花繚亂,無所適從。我們就是要堅持傳統,科學發展。記得2007年夏天。那時,我任市直機關工會主席,為活躍機關文體生活,增進機關幹部的身體健康,在平山縣野生園度假村舉辦了市直機關文體骨幹及工會主席培訓班。請恩師馬虹先生和楊合發校長講拳授課,開班前請示恩師是否編一套簡化套路,以應對機關幹部的畏難情緒。恩師堅決否定了這種想法。他說,不能因難就易,因繁就簡。我們就是要堅持傳統,繼承傳統,保持傳統拳架的完整性。班上,他系統地講授了傳統陳式太極拳的豐富內涵、科學性和時代價值,強調了傳統拳架的完整性,受到大家的一致贊同。
2008年在陳家溝太極拳邀請賽上,馬虹先生作名家表演。那時,他已經82歲高齡,還是堅持打低架子,打完整的套路。當時我見他老人家汗流挾背,心痛得勸他少打幾式。他說,不行啊。要打,就打完整的,要不,就不打,不能讓人們感到太極拳就那麼幾個簡單的式子。同年,市委宣傳部和市社科聯邀請他在河北省藝術中心音樂廳《燕趙講壇》作講演,面對來自社會各界的聽眾,他又一次強調了大架、老架、低架傳統陳氏太極拳架的科學性、完整性及其時代價值。他指出文化是一種擔當,是一種傳承。太極拳作為武術文化,需要的就是這種擔當和傳承。傳統陳式太極拳的內涵十分豐富,它的文化內涵、養身內涵、技擊內涵等所有內涵都包含在拳架之內。太極拳由當初創編時的幾套拳,逐步走向成熟,濃縮、演化為現在的兩套拳,其間走過了幾百年,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承載著易學、醫學、道學、兵學、美學等厚重的傳統文化,凝聚著數百年來古人的心血。它是傳統文化和古人智慧的結晶,是個完整的體系,每招每式都有其內在的邏輯性,不能斷裂開來,不能輕易加以簡化和更改。如果不尊重傳統,隨意簡化更改,必然會割裂歷史,最終會影響太極拳的科學發展。恩師馬虹先生還強調,練習拳架要與推手練習、單式練習、輔助功法練習等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可偏廢。恩師生前的這些教誨至今言尤在耳,振聾發聵。
二、堅守太極拳的規矩
「大匠誨人,必以規矩」。恩師馬虹先生幾十年所堅守的就是太極拳的規矩。他堅守規矩,化乎規矩,教人以規矩,曾經多次調侃的說:「我這人就是『單打一,死認真,傻堅持』」。他反覆強調說,練拳最重要的是「明拳理、守規矩、懂勁道」。我從1993年開始跟隨馬虹先生學拳,二十多年來,無論是師父給我改拳、正拳,還是給別人改拳、正拳,或者辦班授課,我所見到的,聽到的都是恩師馬虹先生對太極拳拳理、拳法及其規矩的講述和要求。
恩師馬虹先生認為,守規矩最根本的是守「太極大道」這個規矩。以《易經》的太極陰陽哲理為指導,牢固樹立太極陰陽的整體觀,建立起太極拳的思維方式。他指出,太極圖是太極拳的秘訣,太極陰陽分合律是打開太極拳大門的一把鑰匙。所以,練習太極拳必須從整體上把握它,從陰陽交濟的觀點上理解它、運用它,並認清太極陰陽變化的螺旋形式。他說:「太極拳,從總的方面看,它是一個完整的統一的整體;剖析開來,它則處處包涵相互對立、對稱、相互依存、相互消長的陰陽兩儀;從其運動變化的形式來看,則無處不是圓的、弧形的、螺旋的順逆纏繞的運動著。一句話,合則太極,分則陰陽,動則螺旋。」凡是想打開太極拳大門的人必須手中掌握這把鑰匙,有了這把鑰匙,就能以一對萬,就能「頓悟圓通」。恩師馬虹先生還把太極拳運動與日常生活運動及其他體育運動進行比較性研究,指出整體運動觀是太極拳區別於日常生活運動及其他體育運動項目的重要特徵之一。反覆強調練拳要「周身一家」,「一動無有不動」,強調內不動,外不發,腰不動,手不發,上下左右、內外前後必須完整一氣。無論大小動作,都必須是以丹田帶動,由腰而胸、而背、而肩、而臂、而手。就是推手、散打也是強調「引進落空合即出」的整體勁。他強調太極拳是個圓形的整體,是個立體圓,而不是平面圓,所以,要時刻注意打拳三個圓,推手三個球。做到「非圓即弧」,「觸處成圓」,達到「渾圓一體」,「無凹凸,無缺陷」,「圓融精妙」的境界。
恩師馬虹先生認為,堅守太極拳的規矩,不僅要牢固樹立太極陰陽的整體觀,而且要深入研究和遵循太極陰陽運動變化的規律。對此,恩師馬虹先生進行過深入細緻的研究。到了晚年,恩師馬虹先生聚五十年練拳、教拳之體悟,把這個規律歸結為五個方面:一是陰陽的統一性。陰與陽,兩個方面同處在一個統一體中,是個密不可分的對立統一體。「孤陰不生,孤陽不長」,比如人體的左與右,前與後,上與下等,誰也離不開誰。二是陰陽的相寓性。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運用於拳中則是開中有合,合中有開,柔中寓剛,剛中寓柔,化中有打,打中有化等等。三是陰陽的互根性。陽是陰的根,陰是陽的根。「陽極生陰,陰極生陽」。運用在拳中則是逢左必右,逢前必後,逢上必下等等。四是陰陽的摺疊性。往複須有摺疊,運用在拳中則是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收先放,欲放先收,順勢借力,造勢借力等等。五是運動的螺旋形式。太極拳運動不是直線運動,而是非圓即弧,順逆纏絲的螺旋運動。陳鑫講:「太極拳纏法也」。恩師馬虹先生意味深長地講,「陰陽相濟」,實際就是把握好陰陽變化這五個方面的規律。這既是是太極拳必須遵守的規矩,也是太極拳達到神明階段的有效途徑。
恩師馬虹先生特彆強調要堅守太極拳對身體各個部位具體的規矩和要求。手、眼、身、法、步一點都不能馬虎。他對那種不遵守規矩的現象進行過嚴厲的批評,始終按照陳照奎先生傳授的規矩練拳、教拳。手型上,他特彆強調瓦攏掌,強調母指要與小拇指有相合之意,不能五指岔開,像五股鋼叉。在手法的運用上強調要弄明白什麼是拳,什麼是掌,是仰掌、俯掌、側立掌,還是穿掌、托掌、撩掌、切掌、搓掌等等。同時,兩手的位置要明白,是胸前中線,眼前中線,還是腹前中線、兩膝中線,是胯的外側,還是膝的外則等,都要搞得清清楚楚。眼神上,他特彆強調以視敵人為主,兼顧左右,反對眼隨手運,反對目無所向。身法上,他特彆強調立身中正,松靜自然。不贊成含胸拔背的說法。為此,他考證了歷代拳譜,指出含胸拔背是後人加的,老拳譜沒有這種說法。而且從練拳實踐來看,按照含胸拔背的說法練拳的人,大多數練成了駝背,成為「病」。他特彆強調大小動作以腰帶動,反對單擺浮擱。步法上,他特彆強調步型和腳的方位,強調要弄清什麼是弓蹬步,什麼是馬步,什麼是獨立步、不丁不八步,什麼是頓步、搓步、墊步等,反對弓馬不分,步法不清。根節上,特彆強調腳趾抓地,落地生根,強調兩腳基本平行。強調腳是動作的方向舵,腳尖的方向決定著勁力的方向。在每招每式中是扣腳,還是開腳,轉體時是以腳跟為軸,還是以前腳掌為軸等都要搞清楚。勁力運用上,他強調勁走螺旋,整體運作,對勁點、勁源、勁別、勁力結構、勁力的運行路線都要搞清楚,弄明白。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是一種規範,一種約束,堅守起來很難,長期堅守就更難。幾十年來,恩師反覆強調的就是太極拳的規矩,千叮嚀萬囑咐的是太極拳的規矩,要求後輩傳人所遵守的也是太極拳的規矩。其意可嘉,其心可鑒。三、堅守太極拳的理論陣地
恩師馬虹先生把太極拳作為一門終身修鍊的學問,傾注畢生精力進行理論上的歸納、總結和研究,耄耋之年仍然筆耕不輟,著書立說。不僅寫下了留與後世的四部太極拳巨著,構築了完整的太極拳體系,對太極拳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而且堅守太極拳理論陣地,站在理論前沿,引領大家向太極拳的深度廣度進軍,在報刊雜誌上發表了一百餘篇論文。恩師馬虹先生時常教導我們,一定要重視太極拳理論的學習和研究。他說:「任何一門學問,其原理屬於它的靈魂,所以,我們中國傳統文化各方面的先賢們,歷來都極其重視理論的研究及其在實踐中的指導作用。」他還引用陳鑫的話「學太極拳,必先讀書,書理明白,學拳自然容易。」「善學者,必以理為尚。」來激勵我們,引用明·馮夢龍的話「一時之強弱在力,千古之強弱在理。」來告誡那些不重視拳理學習的人。還告誡說如果不重視拳理學習「不流於狂妄,即涉於偏倚。」同時,他期望大家在忠實繼承的基礎上加強對太極拳實踐的理論總結和研究,取得更多更優秀的理論成果。他引導大家,從把握中國傳統哲理入手弄清太極拳的理論依據,依據現代科學知識驗證太極拳的時代價值。通過理論研究,明拳理,辨是非,提高自身分辨真偽的鑒別力。
恩師馬虹先生錚錚鐵骨,通過深入細緻的研究,對太極拳的一些熱點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質疑。如有人提出的太極拳「用意不用力」的問題,恩師就講,「太極拳強調意領形隨,意氣力三結合,單講求『不用力』是不科學的」。再如「眼隨手運」問題。恩師講,「眼看敵人為主,兼顧左右」符合技擊要求,只講眼隨手運是值得研究的。再如「含胸拔背」問題,恩師明確指出這種提法不科學。再比如有的太極拳不講技擊含義,把拳術變成了體操、舞蹈。對此,恩師則明確指出太極拳的本質是武術。打拳無人似有人,要把每招每式的攻防含義弄清楚。同時,對那些一味求松求軟,「大松大軟」觀點,對那些一味追求剛勁,一味講舒展大方,不講開合相寓, 一味講慢,不講快慢相間,動作直上直下,不講輕沉兼備等等觀點和現象,恩師都從拳理的科學性上進行了善意的批評。他循循善誘地要求我們不要盲從,要善於在拳理拳法上深入研究、體悟、實踐,辨明是非,馬虹老師在堅持科學論點時經常講「武藝有宗,學術無界。」主張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不應有條條框框,限制百家爭鳴,才能真理越辯越明。堅守科學,揚棄糟粕。
為了給大家提供一個研究、交流的平台,恩師馬虹先生早於上個世紀90年代就創辦了太極拳內部刊物《函授通訊》。後來,《函授通訊》改刊為石家莊陳氏太極拳學校校刊《陳氏太極拳研究》。恩師馬虹先生為校刊的建設關心備至,傾注了巨大的心血。我是2005年受恩師馬虹先生委託,從甄翠燕大姐手中接過編刊工作的,從第12期開始主編校刊,如今已編輯到第29期。在編刊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恩師馬虹先生堅守理論陣地的堅定性和他那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治學精神。每一期校刊編稿前,他老人家總是把全國各地的來稿交給我,與我研究,徵求意見,並鼓勵我大膽定稿,每次都慈愛的說:
「你是主編你說了算」。每期校刊定稿後,他老人家都親自審閱,然後交付印刷廠。恩師不顧年事已高,每一期都給校刊撰稿,在校刊上舉辦講座,並對校刊的編輯工作進行具體指導。比如欄目的設置,稿件的選擇、修改、校對等,指出其中的問題,提出改正意見,有時還親自動筆修改。每當校刊出現錯別字時,恩師總是嚴肅的說:「工作要認真,不得馬虎。你知道校對為什麼叫「校讎」嗎,就是對待錯別字像仇人一樣把它找出來。」可惜由於我們的工作水平不高,始終沒有達到恩師要求的那種高水平,留下許多遺憾。校刊《陳氏太極拳研究》是我們的理論陣地,恩師為之堅守了幾十年。當有人說到當代傳媒手段發達,網路書刊、視頻、微信、微博等越來越發達,會代替紙版書刊時。恩師搖搖頭說,紙版書刊與電子版書刊,其功能和作用是不一樣的,誰也代替不了誰。一定要把這塊陣地守好,把它的作用發揮好。
多年來,在恩師的指導下,校刊開展拳理講座,進行理論研討,交流學拳體悟,宣傳傳人風采,報道各地拳友的學拳成果和動態,受到了較好的效果。這是與恩師的關懷指導,拳友們的支持幫助分不開的,感謝恩師,感謝各位拳友。恩師關心校刊的編輯出版,更關心大家學刊、用刊情況,提倡大家學刊、用刊,隨時鼓勵大家積極為校刊撰稿,積极參与校刊的研討和交流,及時宣傳本地的練拳動態。當有人向他彙報從校刊的文章上學到了東西,有了收穫,有了新的體悟和提高時,他老人家都會開心的笑道,你們多寫些文章吧,把自己的體悟,收穫寫出來,共同交流,成果共享。
恩師永遠地離開我們了,但他那慈祥的音容笑貌卻常常浮現在眼前,他那崇高的堅守精神和謙敬品質卻永遠值得我們學習。我們決不辜負恩師的囑託,努力把太極拳事業做大、做強,把陳發科——陳照奎——馬虹一脈相承的傳統陳式太極拳發揚光大,為人民的身心健康做出應有的貢獻。
推薦閱讀:
※【觀音靈感歌】是三行先生書法作品
※喻繼高先生的工筆花鳥畫
※可惜不是你 周先生歷任女友衣品PK戰 ...
※轉盧昭源先生擇日名課
※算命先生一卦斷出我會離婚!我只當他胡說八道,沒想到卻成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