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潤發完勝沃爾瑪和家樂福的十個秘訣!
誰是中國商超之王?一般人腦海裡面第一時間立刻會想到的是沃爾瑪,家樂福,不喜歡洋貨的國民,還會大聲的喊出華潤萬家或者是永輝。
NO!都錯了!根據2011年度和2012年度中國超市數據顯示,一家來自台灣的,名叫大潤發的超市連續兩年蟬聯中國零售超市銷售冠軍,甚至連世界零售業巨頭沃爾瑪,家樂福都敗走其手,這一家在一二線城市品牌知名度不是那麼大的超市,靠什麼要的秘訣實現了其銷售額的瘋狂成長,從而成為中國超市連鎖之王呢?
二三線城市的新興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正在追趕一線城市,任何搶先進入的零售商都更有機會成為本地顧客的購物天堂。從2004年開始,大潤發利用其台資身份在二三線城市開了很多門店,位置都很絕版,這是其他外資門店無法做到的。
事實證明,大潤發和歐尚兩個品牌旗下共擁有197家門店,超過已有186家店的家樂福和沃爾瑪;去年銷售規模高達561.68億元,佔據大陸市場12%的市場份額,高於沃爾瑪的11.2%;它亦是國內單店贏利最強的大賣場,2010年單店銷售額為3.23億元。在過去三年,其營業額年複合增長率達21.8%。
這個神秘的中國零售冠軍是如何煉就的?
以租養店的模式:創業初期,大潤發高層均無零售業經驗,但幾乎都有經營工廠的背景,工業化管理是大潤發與其他同業者最大的不同點,即開闢以租養店的模式。大潤發與其他大賣場的最大不同就在於其附屬的超大的商店街。大賣場獨具的商圈效應「開到哪裡哪裡就繁榮」,通過經營賣場所具備的充沛人流,可享受最大租金收益。以大潤發上海楊浦店為例,其附屬商店街的面積甚至遠大於賣場,一年租金的收入就超過1500萬元。
學習能力:大潤發最初是模仿萬客隆的倉儲模式經營,但在大陸開到第三家門店的時候,黃明端在走訪國內大賣場後發現萬客隆門可羅雀,隔壁的家樂福卻是門庭若市。於是馬上改變倉儲式銷售業態,轉換為大賣場經營模式。
在創業早期,從賣場設計、T型動線、貨架、陳列、堆貨甚至管理制度均源於家樂福。但在其日後的經營過程中,黃明端發展出了一套獨有的經營模式:介於美式中央集權體系和歐式以門店為主的模式之間的「均權制度」。
在門店管理方面:門店不具有正常銷售商品的調價權,也不具有採購權,但在敏感性商品的價格方面,店長卻享有業內最自主的權力—調整品類,可對敏感性商品進行競爭性調價,其內部將之稱為「堡壘商品」。
大潤發的堡壘型商品共分以下幾種:民生必需品、廠商直供的、銷售量大(日均銷量大於300件)的、價格最低(別人無法輕易攻破)的、好的陳列位置(促銷區天天便宜POP)的和季節性商品。每一門店均設6到7人的市調小組,每日收集周邊方圓5公里內競爭者數千項常購商品價格。在價格方面,敏感性商品價格每天調價一次,產品一變價,IT系統就會自動更新該產品的毛利率。而毛利率則直接與採購人員績效掛鉤,以刺激其低價採購。
異常管理:如缺貨、負毛利、負庫存、滯銷、清倉商品、損耗管理等。為了實現基礎數據準確,門店每年至少有三次貨品大規模盤點,部門每周均進行盤點,周一是百貨,周四是雜貨、生鮮和客服盤點。大潤發為店鋪配置了價格不菲的RF(移動商品掃描儀)槍,每把價值上萬元,每次盤點,大潤發均有兩個小組進入輪流盤點,而盤點員並不知曉自己RF槍上最終商品的掃描數據,兩組盤點數據結果僅有店長知曉。這就避免了盤點員的人為作弊。
大潤發幾乎沒有任何短板,每塊板都夯的很紮實。
三四年前,大潤發和沃爾瑪、家樂福在類似區域的門店銷售額還旗鼓相當,但現在,沃爾瑪和家樂福單店大約只能達到大潤發60-80%的銷售業績。如果大潤發在開店三年以上的沃爾瑪或家樂福門店2公里內開設新店,現在大約可以搶走其一半的客流;而家樂福或沃爾瑪在大潤發的老店周圍2公里範圍內開店,則只能帶走約1/4至1/3的客流量,彼此的競爭力差距由此可見一斑。
商超市場競爭激烈使得其忠誠度並不高,因此必須便宜制勝。大潤發為此特意推出自有商品,以同等質量,便宜10%低價傾銷。
其吸引人流的秘訣在於「除了顧客的錢不能賺,其他的錢都要賺」。大潤發一方面開源節流,上架費、贊助金、回饋金、貨款浮差、進場費等係數入賬,另一方面,力推源頭採購模式,其最終目的不是為了壓低進貨成本,而是為了降低售價回饋顧客。
以大賣場最關鍵的貨品—生鮮類產品為例,大潤發價格普遍低於對手10%到20%。為了方便消費者,大潤發的生鮮區域通常會設在一樓,蔬菜水果陳列多為平攤式的,需要補充的菜和水果就在貨架下面,理貨員可隨時補貨。大潤發蔬果科大約每個賣場均有十餘人,幾乎是同等賣場的兩倍,其核心工作就是補貨、整理、剔除損耗產品或移到折價框內打折銷售。隨時補貨使得大潤發的蔬菜水果被亂翻的幾率只及其他賣場的20%到30%,生鮮商品破相的概率大大減小。
沃爾瑪、家樂福等則不同。其生鮮貨品比例小於大潤發,其次,不少門店的設置都是將百貨類區域放置在一樓,生鮮食品設在二樓。因為百貨類商品為非剛性需求產品,銷售不如生鮮,人流不旺的超市多將百貨放在客人必經之地的一樓以拉升銷量,但這種布局以增加生鮮必需品的難度為代價,不符合本土消費習慣。
在採購方面,大潤發的採購體系分作全國總采與華東、華北、東北、華中、華南五大分區。前者負責系統合同的簽訂,大約80%的採購通過其採購;後者負責單品維護、銷售訂單以及日常管理工作。大潤發賣場基本價格體系是由新品進場時總部採購的進貨價格、競爭對手的零售價格、毛利以及廠商建議零售價確定。在新品上市三個月內,價格多維持在設定點上,但過了新品期後,產品價格即不受總部控制,門店享受充足的自主權。
為了提高反應速度,大潤發一般將其訂單分為三種:正常訂單、促銷訂單以及緊急訂單。正常訂單每晚12:00由門店課長審核後由IT系統自動傳真至供應商。促銷和緊急訂單由門店課長手工直接下單。
最具價格殺傷力的產品就是印花商品(即超低價商品)。大潤發會將DM(郵寄商品目錄)推向當地會員。此外,大潤發還發展出「分群DM」的秘密武器,針對不同族群消費者,加送不同需求的專屬DM,將零售店從「大量營銷」時代向「精準營銷」過渡。
大潤發是中國零售業中會員制度起步最早、發展最完整的公司之一,時至今日已擁有超過1500萬名會員,會員體系的消費能力通常能佔到大賣場1%至1.5%營業額。好的會員體能夠讓採購、銷售和倉庫都能看到顧客反饋。如果將大潤發的會員單品投資算作會員成本,這個體系通常會耗費營業額的2-3%。在家樂福看來,會員體系是企業成本,但在大潤發看來這是利潤中心。
大潤發在會員制之上所開發的另一個殺手鐧就是紅利集點制度。這一制度通常用於獎勵忠誠顧客,可以讓消費者「自己決定特價商品」:會員重複購買同一商品時會有九折紅利優惠。現在,大潤發已將該制度延伸至供應商一端。一般而言,供應商都會在淡季以特定贈品方式促銷,大潤發則鼓勵供應商將贈品改為向大潤發購買紅利點數的方式。如此一來,消費者可以利用消費點數換取其最喜愛的產品,更容易刺激消費提升銷量。
「低價」是大賣場的核心價值,為了讓東西「便宜、便宜、再便宜」,大潤發為此獨創了一套「KISS」戰略,即「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以生鮮類為例,大潤發採取直采模式以確保最低價。為了採購到充足的水蜜桃,大潤發甚至會包下無錫的整座水果山。
與家樂福或者沃爾瑪相比,大潤發在成本控制、採購量及談判技術方面相差無幾。其低價形象的樹立得益於大潤發非常聰明地避開與家樂福正面競爭,採購比家樂福更為低端的產品以獲得低價。
假設家樂福在保暖內衣分類的核心價格點是200元/套,大潤發則選購其他品牌的內衣以保持核心價格點在120元/套。如此一來,顧客會明顯地感受到大潤發的商品價格更低。大潤發亦更善於選擇中低檔百貨或非食品類商品及供應商,此類商品可比性不強,消費者很難比較。
大潤發習慣以買斷生活必需品的方式大打價格戰。以某醬油供應商為例,其500毫升的醬油正常售價為每瓶8元,競爭者品項售價為每瓶5元,大潤發則以包貨(一切費用全免且不退不換)的方式買斷經營,令其售價低至每瓶3.9元。如此低的折扣很容易令顧客對大潤發產生低價的印象。
「細節的被執行」
大潤發賣場的基本功概括為FCCA,即:
Full(飽滿,商品的量感陳列)
Clean (清潔,設備、商品等邊邊角角的清潔)
Clear(標識清楚)
Atmosphere(商業氛圍的營造)。
如果能做到這些,消費者停留的時間會有所加長,購買的商品也會增加。為留住顧客構築了完整的系統。市調、商品價格品類的調整以及渠道價格優勢可最大限度留住老顧客;免費班車、DM等會員定期的活動可爭取到更多的新顧客。兩者之上,大潤發則用服務鞏固顧客關係。
細節管理,其競爭力源於「細節的被執行」。大潤發將進場產品細分為9種狀態:
正常銷售、新品試銷(2-3月試銷期)、新品決定期(兩周)、策略性大宗商品、保留10天、季節性商品(禮盒等)、切貨商品(一次性商品、促銷裝、加量裝等)、進入刪除(有庫存、促銷以及特賣時開通)、刪除商品。
一些銷售不佳的產品會被列入黑名單,例如連續2-3月銷量排名在同類產品處於後20%的、發生3次以上訂單未到貨情形的。
在生鮮區域,綠葉菜採用噴霧的貨架,以增強量感與新鮮度。大潤發對抹布的清洗與消毒、冷藏櫃與冷凍櫃的恆溫設定、生熟食品的隔離與擺放、加工人員的穿戴與操作等都作了詳細規定。比如,熟食炸油鍋每隔兩三個小時就要拿試紙測試一下遊離脂肪酸的含量,一旦超標馬上換油。上架鮮肉每日由專人檢查陳列櫃的溫度至少五次。
大潤發規定,收銀台在客流高峰時排隊不允許超過5人。為了實現這一目,大潤發特別訓練收銀員的掃描速度,不達標的不可以上崗。強大的IT系統可以自動生成每天、每周、每月的客流量曲線圖,便於店長對收銀員進行靈活排班。
門店業績實時查詢系統,實時數據管理可以使每個店長清晰看清自己所處的位置。其內部審核與調價流程一般需兩周或一月。其決策並非拍腦袋,主要參看家樂福、沃爾瑪、麥德龍等主要競爭者每一品類的價格標籤。
店鋪運營的最核心部門是「領航員系統」。這是一個由各店課長、經理、店總經理以及採購人員組成的5-10人的決策小組,這些成員定期開會,提前半年做商品規劃以及品項確認,以消費者需求驅動採購。也因此,大潤發時常以特立獨行的姿態做出迥異於競爭對手的行動。當意見相左時,大潤發的決策則以一線的品類課長意見為重,而非店長意見。
源頭採購策略「低進低出」、絕非「低進高出」,這仰仗於採購團隊的專業度。以採購休閑食品類的蜜餞炒貨為例,一般的零售企業採購僅有一人,其關注點只有品牌、進價、供應商的實力等表層的東西,而大潤發僅瓜子採購就有整整一個團隊,熟知全國各地瓜子的特點、成本、優勢與劣勢,因而有能力採購到質優價廉的產品。
為了提高貨品響應速度,大潤發在大陸興建了四個自有周轉倉庫,一個總倉的投入相當於一般零售企業5-10年的利潤,不僅如此,大潤發還自建了汽車物流,這增強了供應鏈的反應速度,也減少了中小型供應商的負擔。大潤發網路配送系統與各個店鋪相連,總倉每天定期收到分店發來的庫存以及訂單信息,匯總之後,物流計劃部門會制定倉儲作業計劃、配貨計劃、批次計劃以及線路計劃。在貨物裝車同時,IT系統會自動算出包裝物、周轉箱的門店使用清單。裝貨人以此核對差異。由於數量的高度準確性,門店驗貨時只需清點總的包裝數量即可。在業內,大賣場的凈利約在3%左右,而通過設立物流中心,凈利就能相差0.5%至1%。
表格化管理:
管理的秘訣就是讓數據說話。對於賣場的中層課長來說,其商品管理考核涉及的關鍵數字包括缺貨、負庫存、負毛利、滯銷、SKU、庫存天數、庫存金額等,業績管理考核包含預算、業績、達成率、去年業績、進步率、毛利額、去年毛利額、進步率、客單價等。一旦業績達成率低於90%且考試未能通過,這些待晉陞者半年內即不得晉陞。
在門店前端,大潤發設計一種將損耗率與獎金掛鉤的制度。每個門店發放季度獎金前,總部會檢視該門市的損耗率與目標值的差距。如有員工有惡意損耗的情形,全店員工的獎金都將受影響,從而促進其內部互相監督。僅此一招,大潤發的損耗率就一直控制在2‰到3‰,遠低於同業10‰的水平,僅此一項每年即可節約數億元。
對賣場而言,損耗最大的一項為顧客遺棄或收銀台無法結帳的「孤兒商品」。大潤發分店均有一名值班課員負責收集這些孤兒商品。這一收集活動從9:30一直持續到21:30,共計九次。
缺貨的管理:
缺貨管理的重中之重就是雜貨,這不僅因為其業績佔比高,還因為其商品都是快速消費品,因此對廠商的控制也非常重要。
在大潤發全國門店,每個門店均有一名IT系統員工每天早上6:30分上班,每天列印超過一尺厚的報表,這些報表經過細緻裝訂轉交給採購,營運,客服(收貨和會員卡管理),後勤等責任人,店鋪運營完全通過系統的各種報表來提醒和稽核。
對商品進行精細分類是大潤發店鋪提升坪效比的基礎。其價格標籤信息頗為強大,不僅包含商品的排面管理,還包含庫存管理、時間管理、商品分類及具體商品信息等。例如其標籤有諸如1:1:20這類數字代碼,意思是陳列排面數為1,陳列層數為1,必須由外至內陳列20袋。如果商品庫存低於20則意味著無法滿足陳列要求。
這些簡單的數據包含了高深的店鋪管理知識。首先,數字代碼可以計算商品的排面是不是合理。如果把100天才銷售1個的商品陳列成100個的結果是浪費排面。反之,每天銷售100個的商品陳列成10個,那意味著每天至少補貨10次,過高的頻率可能造成補貨不及時。
事實上,大潤發的底層員工薪水並無競爭力,其留人的秘訣在於一系列完備培訓以及晉陞體系。大潤發規定門店管理幹部選拔的人事權在商品部等職能部門,而日常的考核與管理的許可權又在門店,交叉考核避免某一個部門領導的好惡形成對人的偏見。
什麼是大潤發的成功秘訣?
答案是:
一是設定目標;
二是利用績效考核與激勵制度進行目標管理。
如何做到這些?
第一要競賽,大潤發無時無刻都在進行比賽;
第二是集體表揚;
第三是員工分紅的配股制度、期權和獎金等。
大潤發勝人一籌的十個秘訣:
1.選址
總裁微服私訪,慎重選址,少有潛規則。
2004年至2008年,利用台資的曖昧身份打擦邊球,大潤發在二三線城市開了很多門店,位置都很絕版。每次新店都要考100分,要開成大潤發有史以來最好的門店。
2.低價
選擇中低檔百貨或非食品類商品及供應商。這些商品可比性不強,從而巧妙避開了與家樂福等正面競爭。
市場調查:為保證低價,每店配備六至七人的快速查價小組,針對方圓5公里內的競爭對手做市場調查。競爭對手產品一變價,計算機系統就會自動更新該產品毛利率,而毛利率又與採購人員的績效掛鉤。依此,大潤發確保價格具有市場競爭力。
買斷政策:以某醬油產品為例,500毫升正常售價為每瓶8元,競爭對手售價為每瓶5至15元,大潤發以包貨的形式(一切費用全免且不退不換)將售價壓低至3.9元。讓顧客在可比較產品上形成大潤發低價的印象。
「KISS」戰略:即「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對大米、豬肉、水果等,盡量從供應源頭直接包下,以取得最好的價格、最優的貨源。
3.供應商關係
結成合作夥伴關係:向供應商提供服務與收取費用直接掛鉤,國內唯一。
不「壓榨」供應商:與之訂立共同成長計劃書式的購銷合同,批量培養有實力的供應商。
不「拖欠」供應商:有別業界兩三個月的賬期,大潤發盡量以最快速度給貨款。
不「為難」供應商:供應商不用考慮賄賂成本。
4.了解消費者
對顧客進行分類研究。
進行針對性的營銷。
5.採購
採購權:區域總部和總部都擁有,而不是像家樂福那樣徹底當地化,也不像沃爾瑪那樣全球供應商採購。保證價格透明。
採購體系:一般的零售企業,採購休閑食品類的蜜餞瓜子炒貨往往就是一個人,所以採購中關注的只能是品牌、進價、供應商實力等;而大潤發僅採購瓜子一項就會是一個團隊,他們知道全國各地瓜子的特點、生產成本、競爭的優勢與劣勢所在,保證優中選優。
6.店面陳列與服務
以寬敞明亮並具現代感的購物環境為主基調。在內部設計與布局上,採用了「豐」字形的簡單購物路線,豐字中間的豎線為幹道,橫線為商品分區,清楚地將商品種類標示在干支路線的醒目位置。
在入口、出口或者關鍵路線上設置美食街、主題餐廳、精品專櫃、兒童樂園等,讓顧客在購物之餘享受更多元的休閑服務。
部分分店依照當地顧客的生活習慣,特別規劃藥店,郵局,機動車、電動車和自行車的停車空間等。
為方便消費者,生鮮區域通常設在一樓。
最重視生鮮區的陳列和維護。
班車覆蓋面廣,在上海流行一句話:找到大潤發就能免費回家。
7.防損
為從內部把利潤摳出來,大潤發把損耗率與獎金掛鉤。每個門店發放季獎金前,總部會檢視該門市的損耗率與目標值的差距,來判斷獎金加發或扣除。如果有員工偷吃食物或偷喝飲料,全店員工的獎金都將受影響,從而促進互相監督。大潤發的損耗率一直控制在2‰到3‰,遠低於同業10‰的水平。每年可節省上億元。
8.學習與本土化
成功複製歐尚的營運經驗又迅速本地化,當年大潤發和歐尚合作之初,派出大量人員去歐尚學習,並且拷貝了後者所有的內部營運文檔。
將大陸市場分為華東、華北、華中、華南與東北五大區,每區設業務總經理,實施本地市場策略。
9.管理
分店業績即時查詢系統:是大潤發將管理落實到每一個細節的神經中樞。相對於許多量販店的每日結算系統,大潤發能做到實時數字管理,永遠處於上緊發條的狀態。
最重視神秘客制度和SGS超市服務標準,以實現外部客觀監督。
幹部以身作則,眾高層幾乎365天親力親為巡店。
10.員工關係
真正分享成果:全員持股,只要正式入職6個月即可按年薪10%計算持股額。
員工忠誠度很高:店長和高級主管流動率是零。店長以上高管基本從基層員工提拔。
高層理念:員工最重要,一個企業的成功要歸功於員工,失敗則是領導層的錯誤。
實行民主監督:「草根調查體系」讓最基層員工有權監督上級的操守。
推薦閱讀:
※華商韜略丨「陸戰之王」黃明端,贏了所有對手卻輸給時代的人
※前樂視董事長血虧165 億,黯然離職!大潤發悄然易主,高管大面積換血
※阿里收購大潤發首談「婚後」生活,吳曉波講未來最賺錢的行業
※白天像菜市晚上火爆過大潤發,北海同和水岸傳銷成災
※阿里224億拿下大潤發 | 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