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 湖 許士中】配合共修《楞嚴經》了知:「悲欣交集」原是佛教語言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 (節選)

。。。。。。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身心瞭然。得大開示。觀佛菩提及大涅槃。猶如有人因事遠遊。未得歸還。明了其家所歸道路。普會大眾。天龍八部。有學二乘。及諸一切新發心菩薩。其數凡有十恆河沙。皆得本心。遠塵離垢。獲法眼凈。性比丘尼聞說偈已。成阿羅漢。無量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於是,阿難以及大眾們,一時身心瞭然明悟,得到大開示,觀仰到了佛菩提和大涅槃的境界。就像有人因為有事遠遊,還沒有歸家便知道了他歸家的道路,法會中的全部大眾、天龍八部、有學無學二乘,以及那些所有新發露其心的菩薩。其數多如十恆河的沙數,都得見了本心,遠離了塵垢,並獲得法眼妙凈。本來是屬比丘尼,聽完了這偈語即刻成就為阿羅漢。無量的眾生,都發露了正等正定覺心。 

阿難整衣服。於大眾中合掌頂禮。心跡圓明。悲欣交集。欲益未來諸眾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門。是中修行得無疑惑。常聞如來說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我雖未度。願度末劫一切眾生。世尊。此諸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欲攝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於菩提心得無退屈。 

阿難整肅了衣服,在大眾中合掌頂禮,他心跡圓明,悲喜交集,為了利益未來的眾生的緣故,拜佛說道:大慈大悲的世尊,我現在已覺悟了成佛的法門,在其中修行能夠得獲無疑惑。常常聽如來佛說這樣的話,自己還未得度,即先度別人,是菩薩發的心愿,自己覺悟圓通,又能夠使他人覺悟,是如來佛應世的原因。我雖然還未度入聖地,卻願度末法世間的一切眾生得入正道。世尊,這些眾生離開佛越來越遠了,而邪道法師所說的法,有如恆河沙那樣的多。要想攝收妄亂的人心,令其進入正覺,如何能使他們安立道場,遠離開各種魔事,並使他們所發的菩提心不得退卻呢?

 爾時世尊於大眾中。稱讚阿難。善哉善哉。如汝所問安立道場。救護眾生末劫沉溺。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阿難大眾。唯然奉教。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淫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凈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砂。何以故。此非飯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輪轉三塗。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這時,世尊在大眾中對阿難稱讚道:善哉善哉,你所問的如何安立道場,救護末法世中沉溺的眾生。現在你仔細聽我說。阿難和大眾皆欣然承領佛的教誨。如來說:阿難,你常聽我在毗奈耶中宣講的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收攝其心說的就是戒,由戒而生髮定,由定而開發慧。這就叫做三無漏學。阿難,什麼叫做攝心?我稱之為戒。就像這世界中的六道眾生,如果其心不淫,就不會隨順他們的生死而相續輪迴。你修習正覺三昧,原本是為了出離塵世的勞苦,那麼,淫心不除滅,就不可能脫離出塵世。縱然你有很多的智慧,甚至有禪定現示面前,如果不斷除淫心,那必會墮入魔道。上品者成為魔王,中品者成為魔民,下品者成為魔女,這些魔也有跟隨的徒眾,並各自以為已修成無上道。在我滅度以後的末法時代之中,這眾多的魔民會在世間昌盛熾烈,到處施行貪淫魔道,並且以此為善知識,使眾生沒落到愛欲坑中,從此失卻了菩提正道。你教世人修正定正等正持,首先要斷除淫心,這就叫做如來先佛尊第一決定清凈明誨。所以,阿難啊!如果不斷除淫心而去修習正道,就像蒸沙石想使其成為飯一樣,縱使經歷百千劫的時間,最終仍只是熱沙而已。為何會如此呢?因為這本來就不是飯,只是沙石罷了。如果你以充滿淫慾的身體去尋求成佛的妙果,即使你得了奇妙的悟解,它卻只是淫根,終究還是淫。到最後還是會輪轉在三塗中,必然不能脫出這個輪轉。佛的涅槃境界,通過怎樣的道路來修持證得呢?必須使淫慾動機欲身欲心都斷滅掉,以至於連斷滅都沒有了,這樣對於佛菩提才是可以希望的。我這樣說的,才叫做佛說,不像這樣說的,就叫做波旬說。 

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難。我令比丘食五凈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凈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清凈比丘及諸菩薩。於歧路行。不蹋生草。況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諸眾生血肉充食。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為彼緣。如人食其地中百穀。足不離地。必使身心。於諸眾生若身身分。身心二塗。不服不食。我說是人真解脫者。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阿難,還有十方世界的六道眾生,如果其心沒有殺戮之念,就不會隨順其生死的相續而輪轉。你修習正覺三昧,為了是要脫離塵世的勞苦。如果殺心不能斷除,便不可能脫離塵勞。縱使有許多智慧、禪定現示面前,如果不斷除殺心,必然墮入神魔道。在神通之中,上品之人成為大力鬼,中品成為飛行夜叉和各種鬼師等等,下品成為地行羅剎,這些鬼神也有其徒眾,均亦自稱得無上道。在我滅度以後的末法時代中,這眾鬼神將在世間熾盛昌繁。自己聲言從食肉得到了菩提路。阿難,我叫比丘們吃五凈肉,這些肉都是我的神力化生出來的,本來就沒有生命根的。婆羅門居住的地方,大地多半蒸濕,加上有許多沙石,草菜不生長,我就加持大悲咒神力,以此大慈悲,假託成為肉,你們即吃到了這種味道。無奈如來佛滅度以後,你們吃眾生的肉,還稱自己叫佛弟子。應當知道,這些吃肉的人,即使心開悟以為入了正覺,他們仍只是大羅剎,終將得報應而沉入生死苦海,根本不是佛的弟子。像這樣的人,相互殘殺,相互侵吞、蠶食而沒有完結,哪裡可說這些人能脫離三界呢?你教世人修持正道,第二要斷除殺生。這就叫做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凈明誨。所以,阿難啊!如果不斷除殺生,而去修習禪定者,就像有人堵塞自己的耳朵高聲大叫,卻希望別人聽不到,這叫做欲蓋彌彰。持戒清凈的比丘和眾菩薩在不同的道路上行走時,不會去踐踏有生命的小草,更何況是用手去拔。什麼叫做大悲憐呢?就是悲憐人們取那些眾生的血肉來作食物。如果那些比丘,不穿來自東方的絲綿絹帛做的服裝,不著本土產的皮鞋裘衣,不飲食乳汁乳酪,這樣的比丘才稱得上真正在自己有生之世不計酬報,並還清了宿世的債務,從而不游於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之中,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身上穿的東西,也就是色緣事物,正如人吃了地中生出的百穀,腳卻沒有離開土地,必然使自己的身心同各種各樣的眾生有緣。如果這人將身體和心分開,將身體的需要和貪殺貪慾分開,那麼,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解脫者。像我所說的,才叫做佛說。不像這樣說的,即是波旬說。

 阿難。又復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奸欺。稱善知識。各自謂已得上人法。誘惑無識。恐令失心。所過之處。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貪。成菩提道。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於殘生。旅泊三界。示一往還。去已無返。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卻非出傢具戒比丘。為小乘道。由是疑誤無量眾生。墮無間獄。若我滅後。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提。能於如來形像之前。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揖世間。永脫諸漏。雖未即明無上覺路。是人於法已決定心。若不為此捨身微因。縱成無為。必還生人。酬其宿債。如我馬麥正等無異。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斷偷盜。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三決定清凈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偷修禪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滿。縱經塵劫。終無平復。若諸比丘。衣缽之餘。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餓眾生。於大集會。合掌禮眾。有人捶詈。同於稱讚。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與眾生共。不將如來不了義說。回為己解。以誤初學。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阿難,此外,這世界中的六道眾生,其心無偷盜之念頭,就不會隨順其生死而相續輪轉。你修習三昧正覺,原本是要脫離塵世的勞苦,那麼,偷盜之心若不斷除,是不可能脫離塵世之苦的。即使你有很高的智慧,甚至禪定現示於前,如果不斷除偷盜之心,必然墮入邪道。在邪道中,上品者成為精靈,中品成為妖魅、下品成為邪人。這些鬼魅群邪,也有自己的的徒眾,並且各自以為成就了無上道,在我滅度以後的末法之世,很多這類妖邪將在世間熾盛,它們潛藏著欺騙陰險,自稱為善知識,各自聲稱自己得了上人法,以此來炫耀迷惑那些無知識的人,恐嚇他們使其迷失本性,它們所經過的地方,那裡的家庭就會耗散殆盡。我教導比丘們,遵循一定的規矩行乞食物,使他們放棄貪心,走上菩提正道。這些比丘們,自己不烹煮食物,只將自己殘餘的生命,漂泊旅行在三界之中,給他們指示出生命只是一次往返而已,使他們離去三界便不再返回。什麼叫做賊人?假借穿著我的衣服,任意販賣佛法,而造作各種惡業,嘴上講的都是佛法,卻又不是出家受了具足戒的比丘。像這樣的小人之乘,由於他們疑惑迷誤無量的眾生,使眾生們墮入了無間地獄。如果我滅度後,有哪位比丘發願心要修持正道,能在如來的像前,在身上燃上一盞燈,或燒一個指節,或在身上點一柱香,我說這個人無始無終的宿債一時便會勾消了結。長久出離世間,便永遠脫離各種漏行。雖然沒有即刻明白無上的正等正覺之路,但這個人已下定決心修佛,如果不能為此而捨棄種種微細業因,縱然修成無為法,必終將輪還為有辦法中的生人,而還報其宿債,這就與我從前食馬麥的事一樣。你教誨世人修持三昧正覺,要斷除偷盜,這叫做如來先佛世尊第三決定清凈明誨。所以說,阿難,如果不斷除偷盜而修禪定,就如有人用水去灌漏桶而欲求其裝滿,即使經過無數劫的時間,終將不會裝滿的。如果諸比丘,除了自己的衣缽之外,不蓄分寸私財,行乞來的食物吃不完的就用來分施給飢餓的眾生,在大集會時,合掌禮敬眾生,即使有人罵你也如同聽到稱讚之言。這樣必定會使得身和心二者都可以捨棄。能將身軀血肉與眾生們共存,不將如來所說的不了義歪曲為自己理解,並以此去迷誤初學佛法的人,佛授印這樣的人是得了真正的正覺的。像我這樣說,才叫做佛說,不像這樣說的,即是魔王波旬說。

 阿難。如是世界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淫。三行已圓。若大妄語。即三摩地不得清凈。成愛見魔。失如來種。所謂未得謂得。未證言證。或求世間尊勝第一。謂前人言。我今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諸位菩薩。求彼禮懺。貪其供養。是一顛迦。銷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佛記是人永殞善根。無復知見。沈三苦海。不成三昧。我滅度後。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或作沙門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婦。奸偷屠販。與其同事。稱讚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泄佛密因。輕言末學。唯除命終。陰有遺付。云何是人惑亂眾生。成大妄語。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復斷除諸大妄語。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四決定清凈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其大妄語者。如刻人糞為栴檀形。欲求香氣。無有是處。我教比丘直心道場。於四威儀一切行中。尚無虛假。云何自稱得上人法。譬如窮人妄號帝王。自取誅滅。況復法王。如何妄竊。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求佛菩提。如噬臍人慾誰成就。若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實。入三摩地永無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薩無上知覺。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阿難,如是世界中的六道眾生,雖然身心沒有殺盜淫的念行,這三種行持已經圓滿,但如果說大謊話大誑語,那麼,他修持的正道是不會清凈的,反而會成為愛欲,成為魔道,最終失卻了佛種。所謂沒有得而說得,沒有證而聲言證,或者追求世間的尊榮顯貴,在人的面前宣稱,我現在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道、辭支佛乘、十地地前諸位菩薩果位等等。希望人們在他面前恭敬詠贊他,貪圖人們供養,這是一種外道修行,早就消毀滅卻了佛種,就像有人用刀砍斷了多羅木一樣。佛授記這樣的人,永遠殘損了善根,不會再有妙知覺見,沉入三苦海中,不能成就三昧正覺。我滅度以後,要眾菩薩和阿羅漢們,在末法之世中去應現其身,顯作種種形相,去濟度那些流於輪轉之中的眾生,這些菩薩和阿羅漢們有的應身作沙門,有的應身作白衣,有的應身為居士,有的作人間帝王、宰官,或者童男、童女。這些應身,甚至於有淫女、寡婦,奸偷屠販,並與他們做同樣的事情。通過稱道禮讚佛法,使這些眾生的身心入正覺三摩地。但始終不說出自己是真正的菩薩,真正的阿羅漢。他們不泄漏佛的奧妙密因,不輕易將佛的密因說與未學之人。唯有除了在生命終結之時,暗中遺言告知自己是何人而已,他們不是惑亂眾生,不是大妄語。你教誨世人修持正道,然後要斷除那些大妄語,這叫做如來先佛世尊第四決定清凈明誨。所以,阿難,如果不斷除大妄語,就像雕刻人的糞便為檀香果的形狀,想求其散發香氣,可是卻一無是處。我教導比丘們誠心安立道場,將這四威儀施行在一切行為中,不要有任何虛假。什麼叫做自稱得了上人法呢?比如窮人妄自號稱帝王,只能自取誅滅。更何況是法王,哪裡可以妄心竊取。發心不誠,成就果位就會曲折多磨,這樣來求佛菩提,就像去咬自己的肚臍,試問有誰能夠做到呢?如果眾比丘心如直弦,一切都是真實的,他們就能修入正德正覺,永遠不會有魔事。我授印這樣的人得獲成就菩薩無上知覺,如像我這樣說,叫做佛說,不這樣說,即是魔王波旬說。

 

回復 | 推薦給朋友 | 轉貼  舉報

 
試解弘一大師臨終絕筆之心境
平 湖 許士中

弘一大師的絕筆「悲欣交集」(書於1942年)
  弘一大師在1942年10月13日(農曆九月初四日)午後8時,安詳圓寂於福建泉州不二祠溫陵養老院晚晴室。臨終前3天即農曆九月初一下午6時,書「悲欣交集」四字並自注「見觀經」一紙交侍者妙蓮法師,為其最後絕筆(見附圖)。如何解讀,值得推敲。

  弘一大師的一生頗具傳奇,直至今日,不解之謎屢見不鮮,眾說紛紓我想能否從大師同一時代與他親近的人所寫的紀念文章中,找一點線索來了解大師。如今要解讀臨終絕筆,似乎更應注重於佛教角度,來進行探索研究,或許如此方可略窺其端倪。如閩南諸佛弟子所作奠章是這樣說的:「公以聖賢應化之身,出現於南閻浮提,其土眾生具有大乘根器之中華國土。時而遊行學舍黌宮,時而遊行藝苑劇社,時而遊行梵宇覺園。出其文心雕龍手腕,天女微妙舌根,鐵畫銀鉤筆法,迦陵頻迦音聲,作種種善巧方便,於種種族類,種種眾會,種種道場,種種說法,化度眾生。……境界高深,誠非凡夫俗眼之所能了別也。公於現代佛化,為中興一大尊宿,於傳南山宗軌範,則八百年來一人而已[1]。」大空法師說:「大師實為乘願再來人也,無量劫來,本自具足悲願,故雖在家處俗,即已悲天憫人,淳靜慈悲,不同凡流。迨出家之時節已至,卒能舍富貴妻子,名利技藝,而勤修梵行,皎然以『難捨能舍,難行能行』之模範,示觀於世間,化度於眾生。……觀大師一生之精神,應化之幻跡,所表現於世間者,除持律清凈,念佛精深,『梵行高遠』之外,尤有『慈悲一切』之大慈大悲,令人深感其廣大深刻也。及至最後往生,仍將大慈悲之精神,全體表現於此『悲欣交集』之四字中耳[2]。」

  佛教界有僅研究佛法教理,修行方法(即理論)的「佛學」者,也有依教奉行,如法修持(即實踐)的「學佛」者。因為佛學的目的不光是研究佛學,而是為了更好地去學佛,這才是佛教的整體內容和根本所在。「佛學」和「學佛」二者分而不分,不分而分,互攝互融,缺一不可。若只是研究佛學,沒有很好地向佛學習去修行證實,最多也只能成為一個佛學家,不能稱之為高僧。高僧就必須兼具佛學和學佛這二個方面,並且以學佛實踐。悟與證的深淺作為衡量的重要標準。被佛教界尊稱為經中之王的八十一卷《華嚴經》裡面所說的不外乎「信、解、行、證」,這足以證明此種關係的重要性。弘一大師是佛教界公認的一代高僧,所以本文從佛教學佛的角度來作一探索,試解大師臨終所書的「悲欣交集」所指何意?此時的心境如何?

  大師的「悲欣交集」四字對於不同角度、層面的讀者來說,就會出現不同的理解。如學者葉聖陶先生解釋「欣」字,一輩子「好好的活」了,到如今「好好的死」了,歡喜滿足,了無缺憾[3]。上海音樂學院錢仁康教授認為「『悲』是悲憫眾生的苦惱,『欣』是欣幸自身得到解脫[4]」。大空法師說「大師之所謂『悲』者,悲眾生之沉溺生死,悲娑婆之八苦交煎,悲世界之大劫未已,悲法門之戒乘俱衰,悲有情之愚慢而難化,悲佛恩之深重而廣大,總之為慈愍眾生而起之『稱性大悲』也。大師之所謂『欣』者何,欲求極樂,欣得往生,欣見彌陀而圓成佛道,欣生凈土而化度十方[5]」。葉聖陶先生解釋的「欣」,只屬「好人」範圍,似乎只說到佛教所說人乘,也就是五戒標準,並且沒有解釋「悲」字。錢仁康教授和大空法師解釋很好,二人基本相同,而大空法師的解釋更為完備,非常精要。又著《弘一大師傳》的作者台灣陳劍慧教授說「弘公把『悲欣交集』交給他的法侶——妙蓮法師,是告訴妙蓮,他是決定 『往生』了。『悲欣交集』是弘公當時臨終的情境。是一種念佛見佛,一悲一喜的境界,不見佛的人,便不知道念佛也會起悲心[6]」。此說甚妙!和盤托出弘一大師當時之心境,而此境是無法用語言文字所能表達的,只有過來人才能知曉,有同等感受之人才能道出!

  筆者認為:要進入大師當時寫「悲欣交集」之心境,還得從大師自注「見觀經」三字入手。大師預知後人很難理解和契入他的境況,特自注「見觀經」來指明方向和契入點。據台灣李璧苑教授考證:弘一大師書信,題跋中平生述及的「悲欣交集」共五次。在佛教典籍中的「悲欣交集」與「悲喜交集」也約有十幾部,十幾處中出現。又將有關佛教經文中可能與「觀經」名近或亦略稱《觀經》之經列表有14部,一一考證,但均無此「悲欣交集」之詞。只有《觀無量壽佛經》(簡稱《觀經》)有類似於「悲欣交集」之情景,也沒有 「悲欣交集」文句。經過大量考據研究,李教授提出「見觀經」三字應為主要線索之觀點[7]。現不一一列舉。筆者認為:現在第一要確定,大師自注的「見觀經」指的是哪部經?第二怎樣去解讀「見觀經」和「悲欣交集」?

  弘一大師出家後即依蕅益大師禮地藏,誦普賢,闡教宏律,歸心凈土。而臨終前六天的情況是解讀的關鍵。葉青眼《千江印月集》中寫道「廿八日叫蓮師抵卧室寫遺囑。廿九日囑臨終助念等事[8]。」八月廿九日下午囑咐妙蓮的五事中第二件是關於往生助念方面,大師囑咐道:「當助念之時,須先附耳通知雲,我來助念,然後助念。如未吉祥卧者,待改正吉祥卧後,再行助念。助念時誦普賢行願品贊,乃至所有十方世界中等正文,末後再念南無阿彌陀佛十聲,不撾木魚,大聲緩念,再唱迴向偈,願生西方凈土中,乃至普利一切諸含識,當在此誦經之際,若見予眼中流淚,此乃悲歡交集所感,非是他故,不可誤會[9]」。 葉青眼記載中說「八月三十日整天不開口,獨自默念佛號。越至九月初一日上午,為黃福海居士寫紀念冊二本,下午寫『悲欣交集』四字交蓮師。初二日命蓮師寫迴向偈。初三日因蓮師再請吃藥,示不如念佛利益,及乘願再來度生等囑。初四日因王拯邦居士力懇吃藥及進牛乳,說十誦戒文等。是晚七時四十五分鐘,呼吸少促,八時正遂吉祥西逝。」[10]

  據以上記載,得知弘一大師在臨終前6天內集中關注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和乘願再來度生之事上。現粗淺解讀一下,有助於契入大師所寫「見觀經」和「悲欣交集」之心境。「助念時誦普賢行願品贊,乃至所有十方世界中等文」,表示大師一生修持得力於《華嚴經》中的《普賢行願品》,而「末後再念南無阿彌陀佛十聲」和「再唱迴向偈,願生西方凈土中,乃至普利一切諸含識」,表示《普賢行願品》中的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大師亦復如是。與歷代高僧大德一樣為未來修行者作一示範,具體落實在最後稱佛名號上。又以凈土五經中《觀無量壽佛經》中的:「如是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和《無量壽經》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中的「十念必生願」表示決定往生,並且發願重來度化,普利一切眾生。所以大師晚年經常書寫《華嚴經》中的「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經文廣為結緣。話說至此,順便提一下,以往佛教念誦文本的迴向偈中古人均以「願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作為迴向念誦之文。弘一大師卻把最後一句「不退菩薩為伴侶」改為現在所用的「普利一切諸含識」。「含識」二字是佛教用語,解釋為含有心識,靈性之有生命眾生。可見發心廣大,度生之心切,也是大師所修證,大慈大悲的一種自然流露。

  據上述事實得知,弘一大師臨終前極為關注念佛往生和乘願度生之事。所以在此時所寫的「見觀經」,應該與凈土宗經典有關,才能與當時之事實相合。凈土宗所依據的經典是五經一論,即《佛說阿彌陀經》、《佛說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普賢行願品》和《往生論》。大師所指「見觀經」應該就是簡稱《觀經》的《觀無量壽佛經》。「當在此誦經之際,若見予眼中流淚,此乃悲歡交集所感,非是他故,不可誤會」之囑咐,表明大師當時所現境界的感受,怕人誤會,故提前說明。其意為請不要用凡情測度我悲歡交集時眼中流淚的現象。所以九月初一日所寫的「悲欣交集」亦復如是,怕別人誤會,特別註明「見觀經」。「八月三十日整天不開口,獨自默念佛號。越至九月初一日……下午寫『悲欣交集』四字交蓮師」。通過整天獨自念佛,大師提起正念進入念佛三昧,故而念佛見佛,境界現前,此時隨手拿起一張曾寫過字的紙(見附圖,背面隱約可見字跡)來記下當時之心境,極其自然。怕後人誤會,特註明「見觀經」三字來說明「悲欣交集」之原因。

  然而我們在《觀經》中找不到「悲欣交集」四字。以愚測度此四字是大師念佛見佛的三昧境界,而其感受與《觀經》中的韋提希夫人相同。同時大師也見到了如《觀經》所說的一切境界,這與凈宗初祖慧遠大師在臨終時所見到的也一樣,故而「悲欣交集」。「初二日命蓮師寫迴向偈」,表示大師功德圓滿之意。「迴向」在佛教中極為重要,表示將所修持種種功德迴轉凡情,歸向菩提(即自利利他)。印光大師歸納迴向有三種義「一迴向真如實際,心心契合。此即回事向理之義。二迴向佛果菩提,念念圓滿。此即回因向果之義.三迴向法界眾生,同生凈土。此即回自向他之義[11]」。 「初三日,因蓮師再請吃藥,示不如念佛利益及乘願再來度生等囑」,表示大師發起了大菩提心,悲憫眾生,故而上求下化,自利利他。只有一心求生凈土,方可乘願度生,普利一切含識。「初四日因王拯邦居士力懇吃藥及進牛乳,說十誦戒文等。是晚七時四十五分鐘,呼吸少促,八時正遂吉祥西逝」。表明大師在生命垂危之際,還是念念不忘佛之遺教「以戒為師」,以宏揚律宗為己任,使佛法永住神州,此舉將永作人天之典範。「吉祥西逝」,證明大師學佛悟證深入,來去自由,學本師釋迦牟尼佛所示現涅槃之吉祥卧相。故大師火化後「得舍利一千八百餘顆,舍利塊五六百顆[12]」。所謂舍利者,梵語設利羅,乃戒定慧忍力功德薰修所致。

  大師臨終時心中所現的境界與《觀經》上所描述的一般無二,這或許才是弘一大師自注「見觀經」的真實含義。為此必須了解《觀經》上講了些什麼內容和境界。《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劉宋西域三藏法師畺良耶舍譯,簡稱《觀無量壽經》、《十六觀經》、《觀經》,是凈土宗所依據的根本經典之一。經中講述了印度王舍城有一太子名阿闍世,聽從惡友調達的教唆要加害其父母,王太后韋提希夫人在極悲痛之際,舉身投地,號泣向佛,五體投地,求哀懺悔,求佛廣說無憂處,願當往生永離此五濁惡世。於時佛說了凈業三福,十六妙觀的修行方法。俾一切眾生,悉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則是心作眾生,是心是眾生,眾生煩惱業海,從心想生之義。末明九品往生正因。當佛說完此修行方法時,韋提希夫人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及阿彌陀佛。心生歡喜,嘆未曾有,豁然大悟,證無生法忍,五百侍女發起了菩提心,願生彼國,佛給予授記,皆當往生彼國。

  簡言之即是,見佛聞法,證無生的境界。「無生法忍」簡稱無生法,「無生」是佛教用語,解釋為「遠離生滅之真如實相體也,真智安住於此理而不動,謂之無生法忍[13]」。

  其次要了解一下歷代凈土宗高僧在臨終時的境界。在佛教典籍中的《凈土聖賢錄》中記載了大量出家在家修行人的往生事迹。現例舉四位凈土宗祖師往生的境況,有助於我們去解讀弘一法師「見觀經」的註解和「悲欣交集」所感受的真實含義。

  一、凈土宗初祖晉朝慧遠大師

  「……師居山三十年,跡不入俗。專志凈土,澄心觀想。三見聖相,而沉厚不言。義熙十二年七月晦夕,於般若台之東龕,方從定起,見阿彌陀佛,身滿虛空,圓光之中,有諸化佛,觀音勢至,左右侍立。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回註上下,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佛告遠曰,我以本願力故,來安慰汝。汝後七日,當生我國。……遠謂弟子法靜,惠寶曰,吾始居此,十一年中,三睹聖相。今復再見,吾生凈土必矣。即自製遺戒。至八月六日,端坐入寂,年八十三[14]」。文中所說「澄心觀想」,就是《觀經》中的十六觀修行方法。慧遠大師依據《觀經》,在中國創立了凈土宗。「三見聖相」中所說的聖相,就是阿彌陀佛。從「見阿彌陀佛,身滿虛空……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一段,完全與《觀經》經文中所介紹的境況相合。「我以本願力故」,就是指《無量壽經》中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願,故稱之為本願。

  二、凈土宗十一祖清朝省庵大師

  「十一年臘月初八日,告弟子曰,明年四月,吾其去矣。遂掩關一室,日課佛名十萬聲。明年四月十二日,告眾曰,月朔以來,再見西方三聖,其將往生乎。遂書偈辭眾。明日,斷食慾,斂目危坐。五更,具浴更衣。十四日,將午,面西寂然。送者麇至,忽張目曰,吾去即來。生死事大,各自凈心念佛可矣。合掌連稱佛名,遂逝。年四十九[15]」。

   三、凈土宗十二祖清朝徹悟大師

  「嘉慶十五年二月,預知時至,辭諸外護。囑曰,幻緣不久,虛生可惜,各宜努力念佛,他年凈土好相見也。臨寂半月前,示疾,命眾助稱佛號。見空中幢幡無數,自西而來。告眾曰,凈土相現,吾將西歸。至十二月十七日申刻,復告眾曰,昨見文殊、觀音、勢至三大士。今復蒙佛親來接引,吾去矣。眾稱佛號愈厲,醒面西端坐,合掌凝眸曰,稱一聲洪名,見一分相好,言畢,結印而逝[16]」。

   四、凈土宗十三祖民國印光大師

  「師之寂也,預知時至。二十九年春,復章緣凈居士書有雲,今已八十,朝不保夕。又雲光將死之人豈可留此規矩。逮冬十月二十七日,略示微疾。至二十八日午後一時,即命召集在山全體職事及居士等至關房會談。告眾曰,靈岩住持,未可久懸,即命妙真任之。眾表贊同,乃詹十一月初九日為升座之期,師雲,太遲。改選初四,亦云,遲了。後擇初一,即點首曰,可矣。……初三晚,仍進稀粥碗許。食畢,語真達等雲,凈土法門,別無奇特,但要懇切至誠,無不蒙佛接引,帶業往生。此後精神逐漸疲憊,體溫降低。初四早一時半,由床上起坐雲,念佛見佛.決定生西,言訖,即大聲念佛。二時十五分,索水洗手畢,起立雲,蒙阿彌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發願,要生西方。說竟即移坐椅上,面西端身正坐。三時許,妙真至,承囑咐雲,汝要維持道場,弘揚凈土,不要學大派頭。後不復語,只唇動念佛。延近五時,在大眾念佛聲中,安詳西逝[17]」。

  以上四位凈土宗祖師在臨終時的經過皆具二條共同點,一預知時至,二見佛。弘一大師與以上高僧一樣也是預知時至的。大空法師在《痛念弘一大師之慈悲》一文中說:「民國二十七年復其弟子豐子愷教授書中即言曰『朽人年來老態日增,不久即往生極樂,故於今春在泉州及惠安儘力宏法,近在漳州亦爾;猶如夕陽,殷紅絢彩,隨即西沉,吾生亦爾,世壽將盡,聊作最後之紀念耳』觀此則知大師之所證實不可測,一心圓明,深入念佛三昧,澄然正定,故能於四五年前已預知往生之時,且其生平不時流露神通不可思議事,此亦定能發通,德厚流光,終不可掩耳。然則大師之雲『悲欣交集』,豈非曲為眾生示現此慈悲之語,俾令有情皆發同體大悲欣求往生極樂之意乎[18]」。 1942年7月26日距大師圓寂僅有月余,在給王夢惺居士信中說:「……朽人老態日增,精神恍惚,未能往尊邑弘法,至用歉然。菩薩尊號,附奉上。屬書警語,以精力不支,僅能書數葉,俟他日暇時書就,託人奉上。不久閉門靜養,謝絕緣務,誦經念佛,冀早生極樂耳[19]」。又據夏丐尊先生在《弘一大師的遺書》一文中說:「……這封遺書似乎是卧病以前早寫好在那裡的,筆勢挺拔,偈語雋美,印章打得位置適當,一切決不象病中所能做到。前一封信是陽曆十月一日發來的,和陰曆對照起來,那日是八月廿二日,恰好是他感到不適的前一天。信中所說,如『將於雙十節後閉關』,以後於尊處亦未通信,且特地把一張照片寄贈,諄諄囑嗣後和諸善知識親近,從現在看來,已儼然對我作了暗示了。豫知時至,這兩封信都可作為鐵證,不過後一封是取著遺書的形式罷了[20]」。以上事實足已證明大師預知時至,來去自由。

  複次「悲欣交集」之「悲」字,在佛教中有更深的解釋,《大智度論.釋初品大慈大悲》卷二十七云:「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由於弘一大師發心廣大,度生心切,現在又能見聞佛法,往生極樂證無生法忍,可以真正去實踐多生以來的度生大願,此種悲與欣之心境交集在一起,非是語言文字所能表達的!李圓凈居士在紀念弘一大師《去去就來》一文中說:「接到泉州報知弘一大師已於夏曆九月初四晚八時圓寂消息之後,悲仰中不自覺地翻檢大師的遺札,劈頭就見『朽人近年以來,精力衰頹,時有小疾。編輯之事,僅可量力為之,若欲圓滿成就其業,必須早生極樂,見佛證果,回入娑婆,乃能為之。古德云:去去就來。……朽人近年對於自己之著作,不願輕易出版者,一以凡夫情見僭為編述,恐未能契理契機,必須先生西方,回入娑婆,乃可負荷弘法之重任[21]」。當時任泉州開元慈兒院院長的葉青眼居士在《千江印月集》一文中說到大師發願重來時說:「公之不舍眾生,發願重來,實不自近始。……公時謂余曰『我今年六十,星者亦如是說,故我擬即謝絕一切,專修凈業,以求往生』。言下意志堅決。余聞是言,私心鬱抑,跪下請曰『願依華嚴經普賢行願,請善知識莫入涅槃之義,求公久住世間,利益我等』。公曰『汝有所不知,一手一足之力度得幾何,不如力求上品上生,再來力量乃大耳。似此故知發願重來,不自近始[22]。」大師臨終前謂妙蓮法師云:「我生西方以後,乘願再來,一切度生的事業,都可以圓滿成就[23]」。弘一大師大願如此,而臨終所現與《觀經》所說之境界相同,見佛聞法,頓證無生,發願「乘願再來,一切度生的事業,都可以圓滿成就」。現在成為事實,能不「悲欣交集」!

  據以上資料分析,是否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弘一大師臨終前心境所現與《觀經》中的韋提希夫人相同——見佛聞法,頓證無生。又與凈宗初祖慧遠大師有著相同的感受——見到《觀經》所說的極樂世界種種景象。而「見」,「現」在古漢語中兩字相通,是否此處之「見」當作「現」解。當《觀經》之境「現」與弘一法師眼前時,弘公自然就發起了悲憫眾生沉淪生死之苦,欣喜自己離苦得樂;並由於當下見佛聞法證無生,了卻大師多生多劫度生「普利一切諸含識」之大願。此「悲」轉化為撥除眾生之苦有大力量了,「一切度生的事業,都可以圓滿成就」,而感到欣慰無量。如此感受之「悲」「欣」交集在一處,故而自然寫下「悲欣交集」之感受,並請大家不可以凡情測度,特指明「見觀經」即依現出觀經之境界,去理解當時之感受。

  以上所說歷代凈宗祖師和弘一大師臨終時的境界,為什麼如此殊勝?如此神奇?我想這就是大師所要寫下「見觀經」和「悲欣交集」之真實含義。《觀經》中所說的十六觀的修行方法,就是要表明經中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道理。就是要表明此種因果規律,也就是《維摩詰經》中「心凈則佛土凈」,和古德所說的「一切唯心造」的哲理。所以大師臨終前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和念南無阿彌陀佛十聲,作為示範。並且希望大家都能發起此無上菩提之心「自度度他」、「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大願!

  以上試解弘一大師臨終絕筆,由於是大師修證所感,唯心所現之境界,只有與大師有同等修證者,方可知曉,方能道明。愚猶如盲人摸象,臆測如此,不知大師在常寂光中能點頭首肯否?

  

  參考文獻:

  [1]大雄書店1943年版《弘一大師永懷錄》310頁

  [2]大雄書店1943年版《弘一大師永懷錄》261頁

  [3]西泠印社2000年2月版《弘一大師新論》73頁

  [4]西泠印社2000年2月版《弘一大師新論》75頁

  [5]大雄書店1943年版《弘一大師永懷錄》263頁

  [6]台灣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3年版陳慧劍著《弘一大師傳》530頁

  [7]西泠印社2000年2月版《弘一大師新論》78頁

  [8]大雄書店1943年版《弘一大師永懷錄》255頁

  [9]大雄書店1943年版《弘一大師永懷錄》256頁

  [10]大雄書店1943年版《弘一大師永懷錄》255頁

  [11]蘇州靈岩山寺《印光大師文鈔》三編卷二458頁

  [12]大雄書店1943年版《弘一大師永懷錄》93頁

  [13]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1078頁

  [14]蘇州靈岩山寺《凈土聖賢錄》上冊33頁

  [15]蘇州靈岩山寺《凈土聖賢錄》中冊67頁

  [16]蘇州靈岩山寺《凈土聖賢錄》下冊14頁

  [17]蘇州靈岩山寺《凈土聖賢錄》下冊《中興凈宗印光大師行業記》12頁

  [18]大雄書店1943年版《弘一大師永懷錄》263頁

  [19]大雄書店1943年版《弘一大師永懷錄》207頁

  [20]大雄書店1943年版《弘一大師永懷錄》139頁

  [21]大雄書店1943年版《弘一大師永懷錄》155頁

  [22]大雄書店1943年版《弘一大師永懷錄》258頁

  [23]大雄書店1943年版《弘一大師永懷錄》263頁  

  

  作者系平湖市書法家協會理事、居士

推薦閱讀: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大法表
《楞嚴經之五十陰魔》色陰魔之十:妄見妄說
大佛頂首楞嚴經破妄識無處(七處徵心)第5片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四

TAG:語言 | 佛教 | 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