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張其成:揭開天書神秘的面紗,《易經》真的可以趨吉避凶嗎?

前言

撰文課評君

一杯清淡的水,在放了幾片茶葉之後

突然生出了几絲綠意來,而那乾枯了葉片

在很短的時間裡舒展開來

人常說,茶即人生

而這杯清淡的水,或就是《易經》

人的命畢竟不是全靠天定

《周易》的偉大不在於創造了

或者間接產生了一系列的「算命之法」

而在於它啟發我們明了人間的「貞正之道」

如果我們能沿著《周易》指明的這條「貞正之道」

人生道路必然能夠元亨利貞

一直以來被尊稱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經》,古老而神秘。它是遠古聖賢留給華夏民族的子孫傳統文化中一朵最耀眼的奇葩;它歷經數千年的滄桑之後,早已成為中華文化之根;它又宛如高牆深宮,其中景緻萬千,引得人們無限遐想。

基於此,今天課評君為大家品鑒的課程,便是張其成教授講的《易經》。

1

《易經》究竟是什麼?

《易經》,它晦澀難懂,引人遐思,令人充滿好奇。縱觀古今,它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經》,為儒家、道家以及中國化的佛家所信奉,又對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生命科學都產生重要的影響。

如此看來,《易經》涉及範圍之廣,研究其人之多是毋庸置疑的,所以這究竟是本什麼樣的書,應該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

關於這個看法,古往今來,文人學者們一直爭論不休——

宋代理學家朱熹認為說「易本卜筮之書;

郭沫若等現代和當代的一些學者也認為易經不過就是占卜之書,是遠古巫術的一些資料彙編;

章太炎先生認為《易經》是一本歷史書,講述了人類文化、發展的歷史;

德國的數學家和哲學家萊布尼茨看出「伏羲六十四卦方點陣圖、次序圖」與他早就發現的二進位理論相吻合便認為《易經》是科學書·····

易道廣大無所不包,從外延上講,易經內容廣博、包羅萬象。

然而就內涵而言,張教授卻堅持認為《易經》就是一本天書,之所以是天書,不因它難懂,而是指它講天道規律、是人生指南。

他覺得,《易經》最早是古人用來占卜探究天地變化規律的一本書,所以占卜是它的外衣,探究天道的規律是它的內核。

《易經》講天地人,即講天道、地道和人道,讓人在天地之間安身立命,使人對人世間的吉凶禍福有因應之道。

所謂天地之道,即為天地萬物的規律,所謂人道,即人生的一種指南,人生要怎麼做。張其成教授認為,天道統領地道統領人道,人道要服從天道。如是,才可窺入人生之境。

2

讀《易經》,有什麼用?

引用張其成教授的話說,《易經》重要的不是算命,重要的是改命。

學習易經的時候我們都會有所好奇有所期待,學習易經我們就能學會算命么?學習易經我就能窺伺天機么?我想,學習易經的人都會或多或少的帶著這樣的心態入門。

在這裡張教授告訴我們,易經不僅僅是算命,更重要的是講了如何改命。它是我們人生的一個指南。

很多人都會問:「命如何能改?能改的不叫運嗎?命運命運,命不能改,能改的是運」。

其實不然,我們改的是人的命,天命是不能改的,天命即天道,順天道為吉,逆天道則凶,天命不能改,改天命必遭天譴。

那麼我們究竟要怎樣才能知命改命呢?

張教授有言:想要知命,首先要學懂易經。因為易經是天道的規律,人生的指南,它講的是宇宙周期變化的規律,人類知變應變的大法則,是為人謀事的大智慧,即大規律、大法則、大智慧。它的本質就是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

比如因果律,坤卦中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就是因果。

再比如否極泰來,否卦和泰卦,地在上天在下是泰卦,天是陽氣要上升,地是陰氣要下降,這樣陰陽就溝通了。

否卦是天在上地在下,也就是陽氣在上,陰氣在下,這個中間就沒有溝通,沒有溝通,它就堵塞住了。

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是知識,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是智慧,易經教給我們的不是知識而是智慧。

其次,易有簡易、變易和不易三層意思。我們要學會去找出什麼是變化的,什麼是不變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抓住不易,隨時變易,回歸簡易。

科技在日新月異的變化,而不變的是人的喜怒哀樂和生老病死。人生在世,為人處事,學會易學之道,我們在生活工作中都會更為輕鬆自在。我們在變化中看清求不變的東西,然後隨時而變,隨機應變,隨世而變。

所以,學習易經重要的不是算命,而是知命改命!

3

《張其成講易經》,值不值得聽?

傅佩榮說:30歲之前要讀儒家,40歲之後讀道家,50歲左右讀《易經》。讀《易經》,是為了把握生命的全局,提升生命的境界。

南懷瑾說:《易經》是治心的葯,也是治心的方法。一般醫生能夠治身體的病,卻不能治心。

張其成則說:《易經》是本講天道的書,但又絕不只是講天道,恰恰是通過天道來講人道,講人應該怎樣按照天道來做人做事。

以天道,初窺人道,以大見小或是一個好的方法。所以,我們常講國學應從孩童時起學,雖然兒時理解能力差,但隨著人生閱歷逐漸豐滿,所學方可成為所用。

所以,課評君覺得,讀《易經》其實就是讀人生,什麼卦象或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是否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來透徹其中的大道理,是十分難得的。

一本《易經》,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人生閱歷不同,見解便不同。南懷瑾也好,傅佩榮也好,張其成也罷,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或許可以將他們看作是窺探人生之路的指引,但自己的路,還是要用自己的方式走下去。

中國的文化,彈性很大,沒有一刀切的,沒有所謂正確答案,我們應當深窺事物變化的「質」,來完善未來世故的「量」,此方為大道!

4

課 評

總的來說,張教授的易經結合歷史趣事和生活軼聞,恰到好處的例子,如沐春風的聲音,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是易經學習的不二之選。但是整個課程都傾向於解釋爻辭,幾乎沒有涉及到象數,而象數和易理都是易學學習不可或缺的。

也就是說,想要在這裡聽一聽課就學會算卦算命,這是很難滴。再者,《易經》本身晦澀難懂,沒有台下十年功的專研和儲備,想要在朝夕之間把它讀個通透,那也是不可能滴。


推薦閱讀:

《聖經》告訴你一個好名字有多重要
 歷史上《易經》名人(一)
對《易經》的理解
易經智慧:真正聰明的人,為什麼更能居下不爭?
《丙昕說易經》第31集:五行生剋及萬物配屬講解(上)

TAG:神秘 | 易經 |